领导(Leadership )的概念

合集下载

领导(Leadership)概念

领导(Leadership)概念

(1)领导行为。

豪斯认为“高工作”和“高关心”的组合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还需考虑环境因素。

在1974年他与米切尔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四种领导行为:①指示性的领导行为。

让下属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怎么做、工作日程、决策都由领导作出(此方式类似于主导型结构和任务导向型行为)。

②支持型领导行为。

与下属友善相处,领导平易近人,关心下属的福利,公平待人(与关心型及关系导向型相似)。

③参与型领导行为。

与下属商量,征询下属的建议,允许参与决策。

④成就导向型领导行为。

提出有挑战性的目标,要求下属有高水平的表现,鼓励下属并对下属的能力表示出充分的信心。

第三节领导理论(2)情景因素。

途径――目标理论提出领导方式要适应情景因素,该理论特别关注两类情景因素,一类是下属的个人特点,另一类为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

①个人特点。

主要包括下属的控制点、经验和知觉能力。

控制点是指个体对环境变化影响自身行为的认识程度。

根据这种认识程度的大小,控制点分为内向控制点和外向控制点两种。

内向控制点是说明个体充分相信自我行为主导未来,而不是环境控制未来的观念;外向控制点则是说明个体把自我行为的结果归于环境影响的观念。

接受内因控制认识的个人相信一切结果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为所产生的;而接受外因控制认识的个人则往往把发生的结果归因于运气、命运或“制度”。

相信内因决定论的人喜欢参与型的领导行为,相信外因决定论的人则宁可采用指令型的领导。

假如下属认为自己能力不强,则他们更喜欢指令型领导;反之,有的人自视甚高,则可能对指令型的领导行为表示忿懑。

管理者对下属的个人特点是难以影响并改变它的,但是管理人员对于环境的塑造及针对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节领导理论②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非下属所能控制,它包括以下的情况: a.任务结构。

当任务结构很明确时,如采用指令型领导行为效果就差,对于一些很平常的工作,人们并不需要其上司老是喋喋不休地吩咐如何去做。

领导力教案ppt课件

领导力教案ppt课件

马期很想和子贱交流一下工作心得,于是他找到了宓子贱。
宓子贱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有着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在他的面前
,巫马期感觉到了一定的压力。但作为师兄弟,大家还是开始了谈话。

个人的谈话是从寒暄客套开始的,不过很快就进入了正题。巫马期带着崇拜的眼
神,羡慕地握着子贱的手说:“你比我强,你有个好身体啊,前途无量!看来我
要被自己的病耽误了。”子贱听完巫马期的话,摇摇头说:“我们的差别不在身
体,而在于工作方法。你做工作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可是事业那么大、事情那么
多,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勉强支撑,最终伤害自己的身体;而
我用的方法是调动能人给自己做工作,事业越大可调动的人就越多,调动的能人
越多事业就越大,于是工作越做越轻松。”
情绪掌控:
1、主动保持和谐人际关系;2、公开场合不乱发脾气,不谩骂员工;3
、对员工之指正斥责,能掌握适当场合与情境;4、会换位思考
决断力:
1、碰到问题时,能根据事实,收集正确信息,当机立断做决定,
并勇于承担后果;2、对于突发状况,能作完善的判断与处理。
-
7
领导者的七项责任
确定组织的价值观 确定发展方向和绩效目标 关注顾客需求和期望 营造积极的经营环境 完善组织的治理 评审组织的绩效 履行社会责任
设计 执行 改善
2. 市场
人员 3.
流程 4.
组织运行系统 组织免疫系统
-
21
9洞察力之环境营造
1. 对顾客和伙伴讲求诚信 1-10分
2. 组织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0分
3. 个人有的学习成长的空间 1-10分
4. 5.
员 领工导的人健带康头和遵安守全 游得 戏到 规保 则障1-110-1分0分文

管理心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领导

管理心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领导

• 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的有效性 S=f(L,B,E) * 领导者 * 被领导者 * 领导环境
•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 菲德勒模型 • 路径—目标理论
• 不成熟—成熟理论
• 情景领导理论
a
38
1. 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
• 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和施米特(Warren H.Schmidt)提出 • 领导风格的多样性 * • 领导方式随机制宜 *
a
34
领导方格图 *
a
35
老杜的一上午
• 早晨8点30分,公司常务副总、董事老杜接到市政府电话,通知企业开展 冬季消防检查;10 分钟后老杜打电话给保卫部门,通知他们去处理这项 要求; 9点15分老杜接到库房电话,被告知房屋后墙再次被人敲了个洞, 又有几十箱产品被盗; 8分钟后,老杜打电话给市公安局请他们改善本 地治安状况…。整个上午老杜接电话、打电话,倒也挺忙。
a
39
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 *
a
40
2. 菲德勒模型
a
41
• 两种领导方式: 任务导向型、关系导向型
• 三种领导环境因素: 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 八种(三类)领导环境类型: 有利、一般、不利
• 有效的领导方式: 有利与不利——任务导向型 一般——关系导向型
a
42
你怎样看?
• 某位领导者说:“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首先过问今天哪些员工过生日, 并及时派秘书送去生日蛋糕和贺卡。”对于这种做法,各方面反应不一。根 据菲德勒模型,你认为这种领导方式更适合于怎样的领导情景?
• 预算拨款
a
8
(二)领导艺术
• 领导过程的艺术性在于将组织成员个人愿望和需要的满足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结合起来。

管理学领导的定义

管理学领导的定义

管理学领导的定义
领导是管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组织中具有指导、激励和协调作用的人。

领导者不仅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在管理学中,领导者通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和自由型。

权威型领导者通常是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具有强大的权力和决策能力,能够有效地指导和管理下属。

民主型领导者则更注重员工的参与和意见,他们会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自由型领导者则更注重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他们会给员工更多的自由和空间,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除了领导者的类型之外,管理学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领导概念,如领导力、领导风格、领导行为等。

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所具备的影响和激励员工的能力,它包括个人魅力、智慧、情感和行动力等方面。

领导风格则是指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它包括权威型、民主型、自由型等不同类型。

领导行为则是指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如指导、激励、协调、监督等。

领导是管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组织的发展和进步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领导名词解释管理学

领导名词解释管理学

领导名词解释管理学领导是指在组织中拥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人,能够带领团队或组织达成既定目标的能力和行为。

领导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组织和团队的运作和管理。

领导涵盖了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领导理论、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等。

领导理论是研究领导行为和领导力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领导者如何影响他人,从而促使他人达到组织或团队的目标。

领导理论主要分为传统领导理论和现代领导理论两大类。

传统领导理论主要强调领导者天生具有领导能力,而现代领导理论则更注重领导者的经验、技能和行为。

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管理团队时表现出的行为和偏好。

领导风格可以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激励型等不同类型。

权威型领导者主张单向指挥和控制,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且能够有效地组织团队实施;民主型领导者则更倾向于团队共识,注重团队成员的参与和决策,倾听和尊重成员的意见;激励型领导者注重激励和激励团队成员,通过激发团队成员的动力和才能,使团队取得优异的成绩。

领导行为是指领导者在工作中展示的具体行为和作为。

领导行为可以通过领导者的言行和示范来传递价值观、激励团队和塑造组织文化。

领导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目标设定、沟通和交流、决策和问题解决、团队建设和激励等方面。

effective leadership includes inspiring and motivating employees, setting clear goals and expectations, 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 making sound decisions, fostering teamwork, and creating a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 effective leader also demonstrates empathy, integrity, and accountability, and leads by example.领导在管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领导 名词解释

领导 名词解释

领导名词解释领导是一个具有指导和管理能力的人或团体,能够引导他人向特定目标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领导的核心是影响力和能力,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论来激励和指导团队成员,使其自愿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工作。

首先,领导要具备强大的影响力。

领导者必须能够在团队中树立权威和威信,通过自身的言论和行动来影响和激励他人。

他们要有让团队成员愿意追随和认同的能力,使团队成员自愿地按照领导者的指导行事。

领导者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和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团队,同时也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和想法。

其次,领导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领导者需要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适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流程,确保团队的高效运转。

他们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冲突,使团队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

领导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地分配资源,激励团队成员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

另外,领导者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能力。

他们要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和要求,确保团队成员理解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同时,领导者还要善于倾听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反馈,给予团队成员足够的信任和自主权。

领导者应该能够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融洽,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最后,领导者还应具备一定的领导创新能力。

领导者要有勇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能够带领团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敏捷和灵活性。

他们要善于察觉市场和业务动态,能够灵活地调整战略和发展方向,带领团队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总之,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影响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能力的发挥,领导者能够激励和引导团队成员,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使命,同时也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领导和领袖的不同

领导和领袖的不同

领导和领袖的不同我有一个朋友,十多年前对领导力leadership的认识就很深刻,无师自通地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那时,他刚刚工作不久,我在电话中问他:"有没有当上领导"他的回答充满智慧:"当领袖,不一定要当领导."领导和领袖有什么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导leader,指的是担任正式领导职务的人,肩负着领导lead组织前进的职责.而领袖英文也是leader,指的是那些真正发挥领导lead作用的人.领袖不一定是领导.也就是说,发挥领导作用的,不一定是担任领导职务的那个人.比如遵义会议后的毛泽东,他不是名义上的领导,但他是领袖.与之对应,领导不一定是领袖.也就是说,担任领导职务的那个人,不一定发挥了领导作用.每个组织都有领导,但是有太多的组织只有领导,没有领袖.这些失败的领导,以及许多新官上任的领导,最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因为自己当上了领导,所以别人就该被自己领导.对于他们来说,还需要区分领导lead与管理manage的不同.引用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的说法,管理是确定具体的计划,然后配备人员等组织资源,并监督和控制执行过程;领导则是确定长远的方向,联合群众朝着此方向前进,并激励和鼓舞他们.当上了领导,别人只是该被你管理;要想让别人被你领导,你需要有领导力leadership-其实更准确的译法是"领袖力". 领袖力是对未来的洞察力,对不确定性的决断力,对愿景和价值观的沟通力,对风险的承受力,对群众的激励力.这些能力,尽管有天生的成分,大多是可以后天学习的.这些能力,都是需要证明、需要赢取的影响力,不随职位而来.随职位而来的是权力,比如奖励和惩罚的权力,但是,不管胡萝卜还是大棒都不是领袖力. 当上领导,只是有了下属;只有把下属变为追随者,领导才成为领袖.当上领导,只是有了权力;要当领袖,需要的是领袖力.领袖力不随职位而来,是必须learn和earn而来的. 从领导到领袖,是领导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领导

领导

路径目标理论(2)
下属的特性
领导者的 职能
back
领导者 行为
受到激励 的下属
工作环境
有效的 组织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必须结合下属的成熟程度选择适宜 的领导方式。保罗.赫塞提出了: 四种领导风格 四种成熟程度 四种有效领导方式的 选择方法
四种领导方式
命令型(低关系——高任务):领导者决策, 强调指挥和控制,不重视人际关系和激励。
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的过程。
back
领导的作用
3.激励作用
领导 的作用
1.指挥作用
2.协调作用
领导者要引导不同职工朝向同一个目标努力,
协调这些职工在不同时空的贡献,激发职工的工
作热情,使他们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保
指挥作用:指在组织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醒、胸怀 全局、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认 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
back
四分图理论
领导行为四分图

怀 维
高关怀

低定规
高关怀 高定规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低关怀 低定规
低关怀 高定规
back
定规维度
管理方格图理论

案例链接
1.9



关 心
1.5


5.9
9.9 1.1:贫乏型的管理
9.1:任务型的管理
1.9:俱乐部型管理
5.5
9.5 5.5:中间型管理
9.9:团队型管理
-- 决策在领导者鼓励和协助下,由组织成员集体
讨论决定 -- 下属有较大的工作自由、选择性和灵活性 -- 主要以非正式权力实施领导 -- 领导者与下属关系融洽

护理管理学领导精品PPT课件

护理管理学领导精品PPT课件
2、说服型; 3、参与型; 4、授权型
(三)、路径---目标理论
两大主题:1、下属如何建立工作目标和工作 方法、路径;
2、领导者所扮演的角色,即如何 帮助下属完成工作的路径---目标循环。
四种领导方式:1、指示型领导行为; 2、支持型领导行为; 3、参与型领导行为; 4、支成就导向型领导行为;
第三节管理者的领导艺术
(五)常用创新技术 1、头脑风暴法 2、形态方格法 3、综摄法
第四节 管理决策
一、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概念(decision making)是
指管理者在领导活动中,为了实现预定的 目标而做出的各种选择和决定。 (二)决策的理论基础
(三)决策的类型
1、按照决策的主体划分:个人与集体; 2、按照决策影响范围的大小划分:宏观与微
二、行为领导理论 (一)领导方式论 1、独裁是领导; 2、民主式领导; 3、放任式领导;
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三)管理方格理论 1、协作式管理; 2、中庸式管理; 3、俱乐部式管理; 4、权威式管理; 5、贫乏式管理。
三、权变领导理论
(一)、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及模型
(二)、情境领导理论 领导风格:1、命令型;
三、管理者的创新管理
(一)、创新的含义 创新(innovation)是形成一种创造性思想并
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 的过程,创新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
(二)创新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的内容 1、制度创新 2、技术创新 3、市场创新 4、管理创新 5、文化创新
(四)创新的过程 1、收集素材 2、深思熟虑 3、酝酿储备 4、领悟发现 5、确立完善
(二)授权的原则 1、合理授权原则 2、以信为重原则 3、量力授权原则 4、带则授权原则 5、授中有控原则 6、宽容失败原则

管理和领导的区别

管理和领导的区别

管理和领导领导(leadership)是管理(management)的重要部分,但领导似乎又可以从管理中独立出来。

管理学的创始人法约尔在谈到管理与领导的区别时说,领导就是寻求从企业拥有的所有资源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引导企业达到它的目标,就是保证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的顺利完成。

显然在法约尔看来,领导无论在层次还是在意境上都高于管理.如果不能从理论上有效地澄清“领导与管理的区别”这一问题,那么管理学就可以替代领导学.而事实上领导学与管理学却有着严格的区分.因此,有必要澄清一下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与管理的最大区别体现为:领导是一种变革的力量,而管理则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

哈佛商学院的亚伯拉罕·扎莱兹尼克指出,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在动机、个人历史及想问题做事情的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他认为,管理者如果说不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也是以一种非个人化的态度面对目标的;领导者则以一种个人的、积极的态度面对目标。

管理者倾向于把工作视为可以达到的过程,这种过程包括人与观念,两者相互作用就会产生策略和决策;领导者的工作具有高度的冒险性,他们常常倾向于主动寻求冒险,当机遇和奖励很高时尤其如此.管理者根据自己在事件和决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他人发生关系;而领导者关心的是观点,以一种更为直觉和移情的方式与他人发生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在《变革的力量-领导与管理的差异》一书中十分精准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他从企业领导和企业管理的角度,将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完整地提炼出来。

他认为,管理和领导,虽定义不同,但显然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涉及到对需做事情作出决定,建立一个能完成某项计划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尽力保证任务得以完成。

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却不能掩盖两者之间的差异性:(1)管理的计划与预算过程趋向于注重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范围,强调微观方面,着重风险的排除以及合理性;而领导过程中经营方向的拟定,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注重宏观方面,敢冒一定风险的战略以及人的价值观念.(2)具有管理行为的企业组织其人员配备趋向于注重专业化,挑选或培训合适的人担任各项工作,要求服从安排;而联合群众的领导行为则注重于整体性,使整个群体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并且投入进去,实现所确定的目标。

第十一章 领导与权力

第十一章  领导与权力

□ 连续带模式的价值 □ 连续带模式理论的改进
图9-10 经理非经理人员 行为模式连 续分布场
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赫塞—布兰查德情境理论) □ 主要观点:下属的成熟度水平是一权变变量,领
导风格应与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相适应,方能达成有效 领导。
• 成熟度: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程度。 □ 情境理论的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 • 指示(高任务—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干什 么、怎么干、何时何地去干,其强调指导性行为。 • 推销(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行为与支
① 指导职责。
② 服务职责。 ③ 协调职责。 ④ 激励职责。 2. 领导绩效 由被领导者群体活动的 绩效来表现和衡量。
(四)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 联系:① 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来的; ② 都有较强的复合性和相容性; ③ 从事管理工作同时也在担负着领导工作。 2. 区别: 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 领导具有全局性; ① ④ 管理主要处理复杂的问题; 管理具有局部性;
第11章 领导与权力
§9.1 领导概述 § 9.2 领导特质理论 §9.3 领导行为理论 §9.4 领导权变理论 §9.5 领导理论的新发展 §9.6 权力与政治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Email: 马新建 mxjsx3@
§9.1 领导概述
一、有关领导的基本概念 (一)领导的含义与本质
的许多品质靠后天培养和训练形成。 □ “才能本身并不就是成就”。
二、现代特性理论
□领导者的素质不是生而具有,而是在实践中逐步 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研究领 导特质可以为选择、使用和培养领导者提供明确的标 准、方向和内容。 □美国企业界:合格领导者应具有的10种品质:
(1)合作精神(2)决策才能(3)组织能力 (4)精于授权(5)善于应变。(6)勇于负责(7)敢于求新 (8)敢担风险。(9)尊重他人。(10)品德超人。

领导( 67页)-领导与其它管理职能ppt课件

领导( 67页)-领导与其它管理职能ppt课件

17
权力性影响力的特点
对他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
影响力是外来因素,以外推力的形式发挥 作用; 被影响者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 影响程度是有限的。
2018/11/18
18
2018/11/18
19
四川省交通厅原厅长
2018/11/18
20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
non-authority power
领导(PPT 67 页)-领导与其 它管理职能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种类、构成因 素,领导的作用。 2. 掌握特征理论、行为理论、权变领导理论 的代表人物和基本内容。 3. 熟悉领导、领导者的含义,领导与管理的 关系。
2018/11/18
2
领导与其它管理职能
计划
组织
控制
人员
领导
关键
3
2018/11/18
第一节 领导一)领导(leadership)的含义
是指管理者通过影响下属达到实现组
织和集体目标的行为过程。
三个属性: • 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一个体; • 本质是人际影响; • 目标:组织目标
2018/11/18
5
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领 导 管 理 行为方式: 通过协调,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共 权力构成: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的结果。 性 本质 权力基础+个人影响 正式职位+合法权 力 区 对象 人 6大元素 组织 别 性质 组织或非正式团体
2. 个人权力 private authority
专家权力(expert authority) 参照权力(referent authority)
2018/11/18 14

领导的名词解释管理学

领导的名词解释管理学

领导的名词解释管理学领导的名词解释:管理学角度下的探讨领导这个词在日常生活和组织管理中被广泛使用,但关于领导的定义和解释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

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领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要素和技能。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领导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

在管理学中,领导被定义为一种影响和激励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领导者是一个组织中的核心角色,他们通过指导和激励员工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成功。

领导包含了一系列的技能和特征,如沟通能力、决策能力、激励能力等。

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应该能够理解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同时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创新。

领导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和角色中体现。

首先,领导可以存在于个人层面。

每个人都有领导的潜力,无论是在家庭、社区还是工作场所中。

个人领导力体现在个体的能力和表现上,他们能够以身作则,激发他人的积极性,并推动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其次,领导可以在组织层面发挥作用。

组织领导力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对员工的指导和激励能力。

一个优秀的组织领导者能够建立一个积极的组织文化,激励员工展示他们的潜力,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决策推动组织的发展。

此外,领导还可以在团队层面展现。

团队领导力是指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对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激励能力。

一个强大的团队领导者应该能够统一团队的方向,激发团队成员的合作和创新精神,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

领导在管理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好的领导者可以激发员工的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团队的协作和效率。

他们能够为组织设定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引领组织走向成功和变革。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具有强大领导力的组织更有可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然而,领导力并非天生的才能,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来不断发展和提高的。

管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模型,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发展出卓越的领导力。

通过培养沟通能力、决策能力、激励能力等方面的技能,个体和组织可以提高领导力水平,并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能力。

leadership 的近义词

leadership 的近义词

在撰写文章之前,我想先明确一下“leadership”的概念。

Leadership(领导力)通常被定义为一个人通过影响他人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与“leadership”概念相关的近义词,并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这一主题。

1. 领导力的近义词1.1 领导才能1.2 领导艺术1.3 领导风范1.4 领袖地位1.5 领导者素养领导力不仅涵盖了对团队的管理和指导,还包括塑造组织文化、鼓舞员工和推动创新等方面。

“leadership”的近义词也应该能够体现这些方面的含义。

2. 领导力的内涵领导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情商、执行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等多个方面。

“领导才能”这个近义词更加突出了领导力的综合性和多元化。

在组织中,具备领导能力的人往往能够影响他人、激励团队,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3. 领导力的外延除了在组织中展现出来的能力之外,“leadership”的近义词还应该能够体现出领导者的魅力和个人魄力。

在这方面,“领导风范”是一个更贴切的表达。

一个具有领导风范的领导者往往能够吸引和激励他人,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4. 领导力的含义“Leadership”的近义词还应该能够突出领导者的社会影响力和责任感。

在这方面,“领袖地位”可以更好地体现出领导者在组织、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具有领袖地位的人往往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5. 领导力的修养“leadership”的近义词还应该能够体现出领导者个人的修养和素养。

“领导者素养”这个近义词更加突出了领导者对自身修养和内在修炼的重视,强调了领导者的从容和谦逊。

在总结回顾本文内容时,我们可以看到,“leadership”的近义词涵盖了领导才能、领导艺术、领导风范、领袖地位以及领导者素养等多个方面。

领导者不仅需要在管理和组织方面具备才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风范和社会影响力,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在修炼。

我们可以说“leadership”涵盖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给予领导者更多的责任和挑战。

领导leadership意义

领导leadership意义

管理者提 出問題、 徵求建議 ,再做決 策。
管理者界 定範圍, 要求群體 做決策。
管理者允 許部屬在 上司界定 的範圍內 運作。
a
8
領導行為連續帶之選取準則
管理者本身內部的力量(如對所選擇的領導 風格的滿意水準)
員工的內部力量(如準備承擔責任) 情境內部力量(如時間壓力) 長期下應該朝向更以員工為中心的風格邁
任務行為

M3
M2
M1
a
28
領導—成員交換理論
由於時間的壓力,領導者會和部屬中的某一小團 體建立特別的關係,這些人所組成的內團體,受
到領導者的信任及更多的關注,並擁有不少的特
權。那些落在外團體的部屬,則分享較少的領導
者時間,較少領導者可控制的酬賞,他們和領導
者的關係建立在正式權威上。
內團體的挑選準則
a
13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之結論
有效領導者之行為表現
支持員工的行為或與員工的關係為重 督導時以團體方式而非個人方式 設定較高的工作目標
a
14
管理方格(Robert Blake and Jane Srygley Mouton)

1, 9
鄉村俱樂部管理

經理人關切人們有人際關係
之滿足需求,因而創造舒適
行為理論—後天
優良的領導者可經由訓練培養
a
7
領導行為連續帶 (Tannebaum & Schmidt)
主管為中心 的領導
管理者運用職權
員工為中心 的領導
部屬享有自由
管理者做 決策並宣 佈之。
管理者推 銷決策。
管理者提 出想法後 請部屬提 出問題。
管理者提 出暫時性 決策,視 情形再加 以修正。

管理心理学领导理论

管理心理学领导理论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心理学领导理论
四、领导的类型
¨ (一)领导工作类型 ¨ 政治思想领导 业务领导 行政领导 学术领导 ¨ (二)领导方式(或作风)类型 ¨ 专制型 民主型 放任型
(三)领导体制的类型 ¨ 领导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心理学领导理论
五、领导者的威信
被领导者心理上赞扬、尊敬、信任感。
成员明白所要实现的目标。 (4)坚定的信念。他们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愿意从事
高风险的工作,承受高代价,为了实现目标能够自我 牺牲。 (5)创新的行为。他们的行为是创新的、新颖的、反传 统的、超出规范的。在获得成功时,这些行为通常令 成员感到惊异而备受崇敬。 (6)变革的代言人。他们被认为是激进变革的代言人, 而不是传统现状的卫道士。 (7)环境敏感性。能够对需要变革的环境加以有效地限 制,对资源进行切实可行的评估。
⑴善言辞;⑵外表英俊潇洒;⑶智力过人;⑷具有自
信心;⑸心理健康;⑹有支配他人的倾向;⑺外向而
敏感
• 斯托格尔(R.M.Stogdill)领导品质的十项特征。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心理学领导理论
特质理论
¨ 研究主体是领导者的人格特征 ¨ 目的是根据对以往有成就的领导者的人格特征
分析,寻找出一些典型的、重要的特征 ¨ 用这些特征作为依据来预测什么样的人可以做
•三、领导者的权力与影响力
•(一) 领导者的权力
• 1、领导者是权力的拥有者。 • 2、权力是构成组织的必要条件。 • 3、地位决定权力,运用权力是领导艺术。
• 权力的类型:法定的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

专家权力,参照权力。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心理学领导理论

leadership的用法和短语

leadership的用法和短语

leadership的用法和短语一、leadership 的用法- 作名词:- 表示“领导;领导地位;领导才能”。

例如:He has strong leadership.(他有很强的领导才能。

)- 可用于形容某个组织、团队等的领导力量。

如:The company's leadership is committed to innovation.(公司的领导团队致力于创新。

)二、leadership 的短语- take the leadership:担任领导。

“I should take the leadership in this project? Well, that's a big challenge!”(我应该在这个项目中担任领导吗?哇,那可真是个大挑战!)- under the leadership of:在……的领导下。

“We made great progres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our boss. Isn't it amazing?”(在我们老板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难道不令人惊叹吗?)- leadership skills:领导技能。

“Do you have leadership skills? Just like a captain steering a ship through stormy seas.”(你有领导技能吗?就像一位船长在暴风雨的海洋中驾驶一艘船那样。

)三、leadership 的固定搭配- exert leadership:发挥领导作用。

“How can we exert leadership in this chaotic situation? It's like trying to light a candle in the dark.”(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呢?这就像在黑暗中试图点燃一支蜡烛。

【精华】浅谈对领导的理解1

【精华】浅谈对领导的理解1

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领导者的权力 (1)《浅谈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气质》 (5)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领导者的权力领导权力是指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组织里因占有领导职位而形成的权力,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施行的强制性支配和控制力量。

领导权威与领导人及其意图是否得到被领导者的认同直接相关。

一般地说来,被领导者的认同是权威合法化的最终基础,接受和服从是领导权威的先决条件,所以领导权威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权力运用情况的反映。

领导者要提升领导权威,充分得到被领导者的拥护和支持,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自然影响力,合理地使用强制性影响力,使强制性影响力和非强制性影响力有机结合和统一,并努力扩大与增强非强制性影响力。

领导权力是领导权威较高的一种境界,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心悦诚服地自觉拥护、配合与服从,对领导者所组织、指挥的活动的积极愉快地参与。

结合周恩来的人格力量这一案例中,体现周恩来领导的成功之处,如何运用其领导权力,让人民更坚定地追随他,拥护他。

周恩来总理的完美道德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如清泉流水自然流淌,让人不能不受其影响。

他对他所献身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与坚定,他对祖国的热爱与深情,他对人民“甘为孺子牛”的态度与胸襟,他对同志的关爱与宽容,他对自己近乎苛刻的无私与严格,他毕身不忘带头加强世界观改造的自重与自省,他忍辱负重、相忍为党大海般的心胸与气度,……作为一个领导者,怎样对待权力,正确对待权力,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民主原则。

领导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

人民群众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授予领导者以一定的权力,也可以因其不称职而收回这种权力。

领导者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善于自觉地倾听、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建议和意见。

2.为民原则。

领导者是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权力的,只能运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或达到任何个人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领导行为。

豪斯认为“高工作”和“高关心”的组合不一定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还需考虑环境因素。

在1974年他与米切尔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四种领导行为:①指示性的领导行为。

让下属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怎么做、工作日程、决策都由领导作出(此方式类似于主导型结构和任务导向型行为)。

②支持型领导行为。

与下属友善相处,领导平易近人,关心下属的福利,公平待人(与关心型及关系导向型相似)。

③参与型领导行为。

与下属商量,征询下属的建议,允许参与决策。

④成就导向型领导行为。

提出有挑战性的目标,要求下属有高水平的表现,鼓励下属并对下属的能力表示出充分的信心。

第三节领导理论(2)情景因素。

途径――目标理论提出领导方式要适应情景因素,该理论特别关注两类情景因素,一类是下属的个人特点,另一类为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

①个人特点。

主要包括下属的控制点、经验和知觉能力。

控制点是指个体对环境变化影响自身行为的认识程度。

根据这种认识程度的大小,控制点分为内向控制点和外向控制点两种。

内向控制点是说明个体充分相信自我行为主导未来,而不是环境控制未来的观念;外向控制点则是说明个体把自我行为的结果归于环境影响的观念。

接受内因控制认识的个人相信一切结果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为所产生的;而接受外因控制认识的个人则往往把发生的结果归因于运气、命运或“制度”。

相信内因决定论的人喜欢参与型的领导行为,相信外因决定论的人则宁可采用指令型的领导。

假如下属认为自己能力不强,则他们更喜欢指令型领导;反之,有的人自视甚高,则可能对指令型的领导行为表示忿懑。

管理者对下属的个人特点是难以影响并改变它的,但是管理人员对于环境的塑造及针对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节领导理论②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非下属所能控制,它包括以下的情况: a.任务结构。

当任务结构很明确时,如采用指令型领导行为效果就差,对于一些很平常的工作,人们并不需要其上司老是喋喋不休地吩咐如何去做。

b.职权制度。

正式职权制度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特点,如果正式职权都规定得很明确,则下属会更欢迎非指令性的领导行为。

c.工作群体。

工作群体的性质会影响领导行为,如果工作群体为个人提供了社会上的支持和满足,则支持性的领导行为就显得多余了;反之,个人则会从领导人那里寻求这类支持。

第三节领导理论(3)途径――目标模型。

途径――目标模型表明,领导人的行为会影响下属的工作动机,而个人特点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这种关系的性质,如图所示。

途径――目标领导理论是一种动态的理论,目前看来尚不够完善,此理论的原意是以一般的术语来表达的一种理论框架,以便能更进一步探索其相互间的各种关系,随着将来研究中的新发现,这种理论也将得到修正。

第三节领导理论如果工作顺利完成,领导者将满足下级的需求领导限定下属须作的工作以取得成绩领导阐明下属的工作角色下属增长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信心领导者获知下属的需求领导者提高下级工作成的价值性上级指出所作出的努力及动机完成任务第三节领导理论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SLT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科曼于1996年首先提出的,后由赫塞和布兰查德进一步予以发展。

(1)四种领导风格。

领导生命周期使用的两个领导制度与菲德勒的划分相同: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

但是,赫塞和布兰查德则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们认为每一行为有低有高,从而组合成以下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第三节领导理论①指导型(高任务――低关系)。

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

②推销型(高任务――高关系) 。

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的行为与支持性的行为。

③参与型(低任务――高关系)。

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与沟通。

④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

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或支持。

第三节领导理论(2)下属的成熟程度。

该理论认为“高任务、高关系”的领导不一定有效,“低任务、低关系”也不一定经常无效。

有效的领导应根据情景以及下的成熟程度,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

赫塞和布兰查德把成熟程度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它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工作成熟度是指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

工作成熟度高的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完成他们的丁作任务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

心理成熟度是指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

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鼓励,他们靠内部动机激励。

第三节领导理论(3)领导生命周期模型。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任务行为,纵坐标代表关系行为,第三个坐标则为成熟度。

根据下属的成熟度量(从M1到M4),有四种不同的情况,这样成熟度、任务行为及关系行为间有一种曲线关系,随着下属成熟度的提高,领导风格(从S1、S2、S3至S4)就按顺序逐步转移。

四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为:指导型(高任务――低关系)、推销型(高任务――高关系)、参与型(低任务――高关系)、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

第三节领导理论低任务高关系低关系低任务高任务高关系高任务低关系参与推销授权指导关系行为 S3 S2 S1 S4 任务行为高低高成熟中低高不成熟 M4 M3 M2 M1 下属的成熟度(工作、心理) 图7-3 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第三节领导理论对于低成熟度(M1)的下属,由于这些人对于执行某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他们既不能胜任工作又不能被信任,因此,这时就应使用指导型的领导风格,领导者可以采取单向沟通的方式,明确规定其工作目标和工作规程,告诉他们做什么,如何做,在何地、何时去完成它。

对于较不成熟(M2)的下属,由于这些人开始熟悉工作,并愿意担负起工作责任;他们有积极性,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技能,这时,推销型的领导方式更为有效。

领导者应以双向沟通的方式给予直接的指导,并对他们的意愿和热情在感情上加以支持,这种领导方式通常仍由领导者对绝大多数工作作出决定,但领导需把这些决定推销给下属,通过解释和说服以获得下属心理上的支持。

此时的管理者应对其下属充分信任,并不断给予鼓励。

第三节领导理论对于比较成熟(M3)的下属,由于他们不仅具备了工作所需的技术和经验,而且也有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并乐于承担责任,他们已能胜任工作,因此不希望领导者对他们有过多的控制与约束。

这时,领导者运用参与型领导方式较为恰当。

领导者应减少过多的任务行为,以双向沟通和耐心倾听的方式,加强交流,鼓励下属共同参与决策,继续提高对下属感情上的支持,不必再去具体指导下属的工作。

对于高度成熟(M4)的下属,由于下属不仅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而且也愿意并具有充分的自信来主动完成任务并承担责任,此时,领导人应充分授权下属,放手让下属“自行其是”,由下属自己决定何时、何地和如何做的问题。

因此,授权型领导方式对于高度成熟的下属更为适用。

第三节领导理论总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为情景领导理论提供了又一个有用而易于理解的模型,该理论再次说明了并不存在一种万能的领导方式能适合各种不同的情景,管理的技巧需配合下属目前的成熟度,并帮助他们发展,加强自我控制。

因此,各种领导风格必须因势利导灵活运用。

第三节领导理论联想需要三个层次的领导人能独立做好一摊事情的人能带领一班人做好事情的人能审时度势,具备一眼看到底能力,定战略的人联想的人才观第三节领导理论中国五代的企业领导者第一代、荣毅仁、王光英等为代表,是所谓“中国走过来的民族资本家”,公私合营后,最终退出了企业家的行列。

第二代、以一汽厂长饶斌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家,为铸造中国的民族工业流尽了心血。

第三代,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国企型如步鑫生、贝兆汉、马胜利、于志安、刘瑞旗,乡镇企业型的鲁冠球、钟华生、何亨健、李经纬、潘宁、宗庆后,私营企业的任正非、刘氏四兄弟,国有民营的柳传志。

其中不少人物在90年代后纷纷落马。

第三节领导理论第四代,主要在90年代大展雄风和赢得声誉的一批企业家,他们和80年代以冲突旧体制的改革家不同,更多的是在市场中打拚出来的英雄。

如史玉柱、怀汉新、姜伟、吴炳新、吴思伟、王石等第五代,在IT领域和许多新兴领域,一批20-40岁的年青人快速成长。

如吴鹰、王志东、汪延、丁磊、张朝阳、宋朝弟、陈天桥等。

这批年青人已和传统体制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他们更崇尚自由、崇尚个人创业,他们是市场经济的新宠,代表着<a name=baidusnap0></a>明天</B>和未来。

第三节领导理论【管理小知识】不同领域的管理人才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执行官COO: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首席运营官CFO: Chief Finance Officer 首席财务官CTO: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首席技术官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官CHRO:Chief Humane Resource Officer人力资源总监CBO: Chief Business Officer 首席商务官CCO: Chief Communication Officer 首席沟通官第三节领导理论 (2)构成非权力影响力的主要因素①品格。

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道德、品行、人格等。

优良的品格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因为品格是个人的本质表现,好的品格能使人产生敬爱感,并能吸引人,使人模仿。

下属常常希望自己能像领导者一样。

②才能。

领导者的才干是决定其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才干通过实践来体现,主要反映在工作成果上。

一个有才干的领导者,会给事业带来成功,从而使人们对他产生敬佩感,吸引人们自觉地接受其影响。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③知识。

一个人的才干是与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知识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和客观世界认识的程度。

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知识丰富的领导者,容易取得人们的信任,并由此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

④感情。

感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

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相互的吸引力越大,彼此的影响力也越大。

因此,如果一个领导者平时待人和蔼可亲,关心体贴下属,与群众的关系融洽,那么他的影响力就往往较大。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3.领导影响力运用效果的影响因素(1)领导者职权与个人素质的结合程度。

一般情况下,如果领导者个人素质、个人专长与所处职位能有机结合,则权力运用效果最佳;如果领导者个人专长及个人素质与所处职权不能相得益彰,则权力运用效果很不理想。

在现实生活中,领导者可以通过个人素质和个人专长来强化职权运用,获得更好的效果。

(2)组织系统结构优化的程度。

组织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定层次领导者的上级或下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