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教学设计(沈融)
初中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26f74102020740be1e9b40.png)
认识计算机硬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组成,并能说出不同硬件的名称;(2)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展示活动,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2)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和认识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能描述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准备八台拆开外壳的电脑(可以是坏的或淘汰的)、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发展的文字、图片、视频剪辑、电脑广告等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前期我们已经学了部分软件知识,老师故意留下一节知识没有学习,通过前面的学习,谁能告诉我,计算机都能做些什么呢?生:看电影,打游戏、听音乐、搞设计、购物、学习等。
师: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精美的画面,都是我们喜欢看到的,是不是?有么有不喜欢看到的呢?继续展示硬件故障画面,你知道计算机这是告诉你什么信息吗?硬件出故障了!!!你应该怎么办?如果想给自己的旧机器升级或者直接买台新电脑,你能看懂这些广告的内容吗?生:不能,也不知道硬件出故障该怎么办。
师:那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对于计算机的硬件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处理一些简单的硬件故障。
师:引出本节课内容后,课件展示出来。
大部分的同学对于硬件都不是很了解,那相信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就知道如何去挑选一台电脑了。
(二)新授: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分类以及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并简单介绍冯·诺依曼。
其次介绍主机箱里面的各个部件。
1.CPU师:那老师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2*4*4=?生回答。
师:请问我们在做这道数学题的时候,运用的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生:大脑。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96bc44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1.png)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以及功能,学习硬件设备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能够初步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 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能够初步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硬件设备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设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
2. 讲授环节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图示,分别介绍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基本设备,在讲解的同时,对每个硬件设备的功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主机: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由CPU、硬盘、内存、主板等组成,是控制计算机运行的中央控制器。
显示器:是计算机输出设备的一种,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后的各种信息,显示器有CRT和LCD两种类型。
键盘: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一种,主要用于输入文字、符号等,键盘有标准和小键盘两种类型。
鼠标:是计算机输入设备的一种,主要用于进行指针的移动和选择功能,鼠标有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
在讲解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之后,教师向学生介绍硬件设备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硬件设备的分类:计算机硬件设备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中央处理器等。
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插上电源;连接相应的设备线;启动计算机;选择使用相应的硬件设备。
3. 练习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设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在实践中掌握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4. 总结环节教师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有了较好的认识,掌握了硬件设备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能够初步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中打下基础。
但是本节课程过程较为简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下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中去。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365c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2.png)
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设备、软件等工具 ,通过实验操作获得感性认识或验证理论知识的方法。在本 课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 连接计算机硬件,并观察连接后的变化。
运用实验法时,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设备和工具,确保 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总结词: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介绍计算机的外 部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
2. 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详细讲解计算机 的内部结构,包括CPU、内存、硬盘、 光驱等。
详细描述
1. 计算机的基本构成:介绍计算机的基 本构成,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 标等。
3. 检查硬件故障:介绍如 何检查计算机硬件故障, 如开机无反应、显示器黑
屏等。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方法。在本课程中,教师需要系统地讲解计算机硬件 的组成、功能和连接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硬件的全面认识。
运用讲授法时,教师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 认知和兴趣,提高他们的 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意识。
背景介绍
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工作、学习 、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计算机硬 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计 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为后续 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5cd4c48d7c1c708a145be.png)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第3课、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认知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3、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能力发展: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情感素养: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感知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学难点系统关机器材准备资源准备:计算机硬件图片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教师: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看看这图片上都是什么?学生:计算机教师:对,是计算机,那你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吗?显示器:显示计算机输出的文字、图片、图像等信息,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主机:计算机的核心设备。
其中包括了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的核心部件,执行各种运算的部件,存储信息的部件等。
它帮助人们处理各种信息,指挥各个设备协调工作。
键盘鼠标:用来输入各种命令、文字等,是指挥计算机工作的桥梁。
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任务(设计意图: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
)跟老师一起欣赏作品。
教师:这些精美的图片、精美的文字、五彩缤纷的动画,还有一些引人入胜的影片,这些都是用什么来制作的呢?学生分组讨论,都是利用一些软件制作的作品。
三、将惊喜“寄”给远方的好朋友。
教师:同学们,人类历史上曾经用很多种方式来传递消息,你知道都有那些传递方式?学生:骑马、信鸽、邮递员、空运等。
教师:还有一种更快捷的传递方式――电子邮件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可以发送和接收邮件,这种邮件被称为电子邮件。
四、观察总结(设计意图: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师:通过上面的活动总结我们用了那些信息的主要方式?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五、总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各方面的知识。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7041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9.png)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及组成;2、掌握常见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3、学会如何选购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基本概念及组成: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分类、组成及其作用;2、主板:介绍主板的组成、功能、规格型号和选购方法;3、CPU:介绍CPU的组成、功能、规格型号和选购方法;4、内存:介绍内存的组成、功能、规格型号和选购方法;5、硬盘:介绍硬盘的组成、功能、规格型号和选购方法;6、显卡:介绍显卡的组成、功能、规格型号和选购方法;7、声卡:介绍声卡的组成、功能、规格型号和选购方法;8、网卡:介绍网卡的组成、功能、规格型号和选购方法。
三、教学重点: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及组成;2、常见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点;3、如何选购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
四、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和作用;2、掌握选购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1、图示讲解:通过图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和作用;2、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选购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方法。
六、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及组成,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讲解知识点:分别讲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功能和特点,以及如何选购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3、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选购和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4、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内容;5、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难点,提出课后复习要求。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认识和理解程度;2、作业检查: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价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评价图示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2、反思教学难点的处理方式:反思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是否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反思教学内容的安排:反思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共)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共)](https://img.taocdn.com/s3/m/b38f0e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2.png)
网络通信协议
详细解释网络通信协议的 作用、分类及常见的通信 协议,如TCP/IP、HTTP、 SMTP等。
数据传输过程
阐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过程,包括数据的封装、 传输、解封装等步骤。
互联网发展历程回顾
互联网的起源
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背景及 早期的网络形态,如ARPANET
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
探讨了物联网设备中的硬件组成,如 传感器、微控制器等,以及它们在智 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THANK YOU
照提示完成安装过程。
软件卸载方法
在控制面板中找到需要卸载的软件, 点击卸载按钮进行卸载;或者使用 第三方卸载工具进行卸载。
软件使用方法
启动软件后,根据软件的功能和界 面提示进行操作;如果遇到问题可 以查看软件的帮助文档或者在线搜 索相关教程。
04
网络通信与互联网应用基础
网络通信原理简介
网络通信基本概念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核 心硬件。
硬件的功能与作用
详细解释了每个硬件在计算机运行中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硬件的选购与安装
介绍了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硬件,并提供了硬件 安装的指导。
拓展延伸:新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多媒体技术概念及特点
集成性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
控制性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 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多媒体技术概念及特点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https://img.taocdn.com/s3/m/a7ef645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8.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各部件的功能理解;2. 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护。
教学准备:1. 计算机硬件模型;2. 计算机硬件相关图片;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复习已学的知识。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吗?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展示计算机硬件模型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主板、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光驱等。
3. 详细介绍每个硬件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以一台实际的计算机为例,讲解各个硬件部件在计算机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2.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计算机硬件的结构,加深对硬件组成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份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手抄报。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如何正确维护计算机硬件吗?3. 拓展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手抄报,加深了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六、深入了解中央处理器(CPU)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CPU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使学生掌握CPU的主要性能指标;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CPU的操作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_认识计算机硬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_认识计算机硬](https://img.taocdn.com/s3/m/a77341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f.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_认识计算机硬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3. 计算机硬件的选购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选购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拆装计算机,了解硬件结构。
4. 小组讨论法:讨论计算机硬件选购与维护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硬件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硬件包括哪些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3. 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展示各部件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其外观和功能。
4. 讲解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作用:详细讲解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5. 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拆装,深入了解硬件结构。
6. 讨论计算机硬件选购与维护: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计算机硬件,以及如何维护硬件设备。
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总结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9. 板书设计: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2. 内存3. 硬盘4. 显卡5. 外设等二、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作用1. CPU:计算机的核心,负责运算和控制。
2. 内存:临时存储数据,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3. 硬盘:永久存储数据,容量越大,存储越多。
4. 显卡:负责显示计算机画面,影响图形处理能力。
5. 外设: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用于扩展计算机功能。
三、计算机硬件选购与维护1. 选购: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2f5b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06.png)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概念。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硬件组成。
利用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概念的理解。
发放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后自学。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组成2.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件。
让学生了解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利用实物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硬件设备。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计算机硬件组成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第三章:中央处理器(CPU)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
使学生掌握中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3.2 教学内容中央处理器的结构: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等。
中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指令fetch、de、execute 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
利用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央处理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发放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后自学。
第四章:内存4.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内存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让学生了解内存的容量和速度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内存的概念和分类:RAM、ROM、Cache 等。
内存的作用和计算机性能的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内存的概念、类型及作用。
利用实例,分析内存容量和速度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内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edcac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3.png)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较高,希望通过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能较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实践和探究来获取知识,喜欢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
过程: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计算机硬件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计算机硬件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 学习电脑硬件组装教程,了解如何组装一台电脑,掌握各个硬件的安装方法和注意事项。
- 阅读电脑硬件故障排查指南,了解常见的电脑硬件故障现象及其解决方法,提高电脑维护能力。
- 学习使用计算机硬件设计软件,如电路图绘制软件、PCB设计软件等,提高计算机硬件设计能力。
课堂
1. 课堂评价:
- 通过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如“计算机硬件包括哪些部分?”“CPU在计算机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等,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④ 运用幽默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讲解更加生动有趣。
⑤ 设计一些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谜语或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电脑的基本硬件设备》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电脑的基本硬件设备》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b5e41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8.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电脑的基本硬件设备》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电脑的基本硬件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学会使用简单的电脑硬件设备。
3.情感目标:激发对电脑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电脑的基本硬件设备。
2.教学难点:理解电脑各硬件设备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一台电脑(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学具:每人一台电脑模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台电脑,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电脑的组成部分。
2.邀请幼儿谈谈对电脑的已有了解。
(二)基本环节1.认识电脑硬件设备(1)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主机,讲解主机的作用。
(2)教师带领幼儿认识显示器,讲解显示器的作用。
(3)教师带领幼儿认识键盘,讲解键盘的作用。
(4)教师带领幼儿认识鼠标,讲解鼠标的作用。
2.操作体验(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简单操作。
(2)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尝试使用键盘和鼠标。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操作体验。
(三)拓展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电脑硬件设备图,请幼儿找出对应的设备。
2.教师讲解电脑的其他硬件设备,如摄像头、耳机等。
(四)结束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优点:1.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2.教师讲解生动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
3.操作环节设计合理,使幼儿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不足:1.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对键盘和鼠标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拓展环节略显匆忙。
1.加强对个别幼儿的指导,提高操作熟练度。
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3.持续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通过互动和直观演示,让幼儿能够识别并理解电脑的基本硬件设备。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e8b89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d.png)
《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能够识别并说出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3)学会使用专业工具对硬件进行检测和维护。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热爱;(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设备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1)主机:CPU、主板、内存、显卡等;(2)外部设备: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3)存储设备:硬盘、U盘、光盘等。
2. 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1)CPU: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数据处理和运算;(2)内存:临时存储设备,用于存放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3)硬盘:永久存储设备,用于存放系统和应用程序;(4)显卡:负责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转换为图像显示在屏幕上;(5)主板: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桥梁,负责数据传输和电源供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
2. 教学难点:(1)硬件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2)硬件设备的性能指标和选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硬件设备在计算机中的应用;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提问:计算机硬件包括哪些部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 讲解:(1)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展示相关图片;(2)讲解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观察并描述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让学生动手拆解计算机,直观了解硬件设备的外观和连接方式。
4. 课堂小结:(2)强调硬件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高中信息】认识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及作用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认识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及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98a9a9866fb84ae55c8dae.png)
认识计算机主要硬件设备及作用教学内容分析《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是七年级上册活动三导购电脑设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本节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学生将会了解和认识组成计算机的基本硬件设备及作用,为后面学习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做好铺垫。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通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主机、显示器、鼠标和键盘等通常可以直接看得见的硬件设备,部分学生还了解主机箱里有主板、CPU、内存,硬盘等基本硬件设备,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认识不是很清晰,特别是对主机的认识不系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设备及作用,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及课件,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组成部件,由学生总结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协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硬件各部件与其作用的对应关系难点:硬件各部件与其作用的对应关系。
教法学法本节课首先运用了游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的结合方法,引出本课课题。
接着运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分组实践法,通过小组分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学习,在团队合作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学法分析: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分配的任务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学习。
2、小组协作:在上课之前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强弱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_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d8aad2b910ef12d2af9e7db.png)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计算机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是咱们目前市场上最新的一台电脑,那么大家,谁愿意成为它的东营地区的代理商,向咱们在座的各位客户介绍一下这款电脑的硬件配置呢?(学生根据宣传材料作介绍)对学生的介绍给予适时点评和引导。
我们要想把计算机介绍清楚就需要对计算机硬件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所有学习的内容——认识计算机硬件。
请同学们打开“学习目标”部分,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带着三个学习问题到“资源库”中,认真地阅读相关材料,找出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学习和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如果有看不懂的计算机术语,可以互相讨论一下,或者问问老师;对于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如果对某些设备需要解释的话,可以互相讨论一下,使用过高级设备的同学可以相互介绍一下。
三、探究过程,师生活动。
1、拼图游戏,完成任务一:在黑板上已经准备好写有计算机系统组成部件以及常用设备的卡片,大家能不能把它们放到适当位置,拼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教师引导示范:“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要正常运行需要由两部分组成,是哪两部分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那么计算机硬件又由哪几部分组成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拼出硬件的组成结构图吧!”师生互动,交流,学生轮流上台拼图。
2、探讨交流,完成任务二:首先针对拼图结果进行论证是否合理。
然后,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比较熟悉的硬件常用部件,教师针对该部件利用课件进行知识点强调和汇总。
分析完各部件之后,谈谈对于硬件以及硬件五大组成部分的认识,最后师生交流汇总出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那么这些硬件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比如:计算8+4/2=?”首先让学生结合人处理这个问题的途径,换位思考一下,计算机硬件五大组成部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探究第三个问题:计算机工作原理是什么?师生交流汇总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教学设计(沈融)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教学设计(沈融)](https://img.taocdn.com/s3/m/46e92ff9fad6195f302ba600.png)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莆田中山中学沈融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认识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3.学会计算机主机和主要外部设备的正确连接。
(二)过程和方法1.观察法:本节课借助计算机各部件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员仔细观察部件的外观,并能基本了解各部件名称和功能。
2.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了解购买一台计算机所需的部件以及如何正确连接台式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等。
3.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师给学员充足的活动空间,建立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员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培养学员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用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认识硬件各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教学难点:连接计算机外部设备。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广播控制系统。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计算机各部件图片及实物等。
教学过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
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计算机,那么你们知道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对学员的回答进行小结:很多学员都回答了计算机是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大家回答的都没错,但是不够完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硬件组成,对今后电脑维护有一定的帮助.课件展示课题:计算机硬件组成(板书)任务一: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板书)提问:说一说你认识的硬件设备名称。
(教师利用实物和课件图片展示多种计算机硬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P26,并思考:一.计算机硬件的定义(板书)教师根据学员回答情况,进行归纳小结: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
(板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7-P29, 了解主机里面的部件。
二、观察台式计算机,认识计算机硬件。
教师打开已拆开的主机,展示部件实物,并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进行讲授。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fa79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0.png)
生4:我不只认识了百宝箱中硬盘 这一宝贝的名字,我还通过观察, 认识了这一宝贝是西捷酷鱼,它的 容量是500G,它的转数是5400。 ……(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到本课为止,同学们除了完成 任务一,任务二的知识目标外、我 们还对计算机百宝箱之外的硬件 进行了探究,相信这个过程会让我 们的同学收获颇多,所以我们的同 学最有发言权,下面就请我们同学 来做本节知识的总结吧! 生1:我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 生2:从本节课中,我感觉到动手 的快乐,并在快乐的环境中认识了 计算机的硬件。
学生回顾操作过程,用 自述的方法归纳总结整 理知识点。
使学生敞开胸怀,各抒己见,碰 撞出新的火花,为完成知识目标 提供各种不同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述的形式,强化巩固 知识点,并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 的兴趣,提高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主板、电源、CPU
2、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作用:主板---桥梁电源——心脏CPU---大脑
探究:探究计算机的硬件还有哪些 呢?
拓展
师:同学们,计算机的硬件你都认 识了吗?
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在一
探究
生1:认识了,电源,主板……
种和谐的、友好的、热 烈,紧张又激动的气氛
使学生在达成任务一,任务二的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都能熟悉的 讲出百宝箱里的宝贝名字,可是除 了百宝箱之外计算机还有没有哪 些硬件呢?
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教师
学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信息技术(第10册)认识计算机的任务一: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学生此前学习了探究 信息的特性及价值,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使用身边的信息技术工具等。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能使信息 化学习更便捷,认识计算机的硬件起到一个很好的升华的作用。
幼儿园计算机启蒙教案:认识电脑硬件
![幼儿园计算机启蒙教案:认识电脑硬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eb67f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5.png)
幼儿园计算机启蒙教案:认识电脑硬件教案名称:认识电脑硬件教案难度:低适用对象:幼儿园儿童教学目标:1.认识电脑硬件的基本部件。
2.理解电脑硬件的作用。
3.能够正确使用电脑硬件。
教学内容:1.电脑硬件的主要部件: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箱。
2.电脑硬件的作用:鼠标和键盘用来输入指令和操作电脑,显示器用来输出电脑信息,主机箱用来存储和传输数据。
3.正确使用电脑硬件:演示正确使用电脑硬件的方法和步骤,提供实践机会。
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主题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电脑硬件的基本部件。
步骤2:展示电脑硬件向学生展示电脑硬件主要部件,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主机箱,并介绍它们的作用。
步骤3:讲解电脑硬件的作用向学生介绍鼠标和键盘用来输入指令和操作电脑,显示器用来输出电脑信息,主机箱用来存储和传输数据。
步骤4:演示正确使用电脑硬件向学生演示正确使用电脑硬件的方法和步骤,如如何连接鼠标、键盘、显示器和主机箱,如何正确使用鼠标和键盘等,提供实践机会。
步骤5:结语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电脑硬件的认识。
教学方法:图示教学、演示教学、互动教学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脑硬件教学难点:学习正确使用电脑硬件的方法和步骤教学资源:1.电脑硬件实物或图片2.演示工具3.绘本或其他相关教材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和参与互动。
2.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电脑硬件,如是否能够连接鼠标、键盘、显示器和主机箱,是否能够正确操作电脑。
3.采用面谈、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1.通过绘本或其他相关教材,深入探讨电脑硬件的作用和发展历程。
2.提供电脑硬件拼装或维修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实用技能。
3.安排学生观看科普视频,了解更多关于电脑硬件的知识。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片段教学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片段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5b6633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7f.png)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片段教学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梁瑞剑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展示活动,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组成,并能说出不同硬件的名称;2.了解计算机主机箱内硬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通过小学阶段学习,已经从外观上初步认识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CPU、硬盘、内存条、主板等主机箱内的基本硬件及其作用,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核心硬件。
本单元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起点,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除了学习相关知识外,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本学期面对的是初一的新生,虽然他们在小学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并认识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但他们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见过主机箱内的硬件,本课就从实物入手,让学生亲自观察主机箱内的硬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交流了解主机箱内硬件的功能和作用,以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和认识计算机主机箱内的硬件,能描述主机箱内硬件的主要作用。
2.难点:硬件各部件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
五、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广播控制系统。
2.资源准备:计算机硬件各部件10套,教学课件。
七、板书设计: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八、教学反思1.本课最大的亮点是改变教学方式,实现认识计算机硬件这种偏理论型课在计算机房组织教学,利用教师提供的实物、学案等相关学习支撑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展示和讨论,突破以往满堂灌的形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达到理想的目标。
2.在探索新知时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互相讨论,交流思想,获取最大的成功。
3.在展示交流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相互交流能力。
4.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
莆田中山中学沈融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认识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3. 学会计算机主机和主要外部设备的正确连接。
(二)过程和方法
1. 观察法:本节课借助计算机各部件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员仔细观察部件的外观,并能基本了解各部件名称和功能。
2.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了解购买一台计算机所需的部件以及如何正确连接台式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等。
3.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教师给学员充足的活动空间,建立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员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 培养学员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用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硬件各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教学难点:
连接计算机外部设备。
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广播控制系统。
2.教学资源:教学课件、计算机各部件图片及实物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问引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
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计算机,那么你们知道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对学员的回答进行小结:
很多学员都回答了计算机是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组成,大家回答的都没错,但是不够完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硬件组成,对今后电脑维护有一定的帮助.
课件展示课题:
计算机硬件组成(板书)
任务一:认识计算机硬件设备及作用(板书)
提问:说一说你认识的硬件设备名称。
(教师利用实物和课件图片展示多种计算机硬件)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材料P26,并思考:
一、计算机硬件的定义(板书)
教师根据学员回答情况,进行归纳小结: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
(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7-P29,了解主机里面的部件。
二、观察台式计算机,认识计算机硬件。
教师打开已拆开的主机,展示部件实物,并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进行讲授。
讲授:1、主机箱中的部件(板书)
(1)主板:(板书)
◆主板:主机箱里安装的电路板就是
主板,它是整个电脑的基板,是CPU、内
存、显卡及各种扩展卡的载体;
◆主板是计算机各部件的连接桥梁,
它负责管理和协调各部件的正常运行。
(2)CPU(中央处理器):(板书)
◆电脑的核心部件,决定计算机的性能,
是电脑的心脏;
◆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目前主要由Intel和AMD两大公司生
产;
◆发展:286、386、486、奔腾、PⅡ、PⅢ、PⅣ、双核、三
核、四核。
(3)内存:(板书)
◆内存也称内部存储器;
◆是电脑的一个临时存储器,它只负
责电脑数据的中转,不能永久保存数据;断
电后数据会丢失。
◆通常内存容量为: 512MB 、1G、2G、
4G;
(4)硬盘:(板书)
◆硬盘:也是外部存储器;
◆电脑中的所有程序、数据、材料等
都存放在硬盘中,里面存储的信息不会由
于断电而丢失;
◆存储容量大,硬盘一般容量为160GB、
320GB、500GB、1T、2T。
(5)显卡:(板书)
◆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是跟显示器数据线
连接。
◆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于从事专业图
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
◆显卡的好处直接影响图像显示效果。
◆现在很多主板都有板载显卡(也称集成显卡)。
(6)声卡:(板书)
声卡也叫音频卡:声卡是多媒体技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声卡的基本功能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
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转换,输出到耳机、音箱、
扩音机、录音机等声响设备,发出美妙的声音。
声卡接口一般与音箱、话筒、麦克风连接。
声卡的好坏直接影响输出声音音质的效果。
现在很多主板都有板载声卡(也称集成声卡)。
(7)网卡:(板书)
网卡: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
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或
者是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PCMCIA
卡)。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或
网络适配器或网络接口卡NIC但是现在更多的人愿意使用更为简单的名称“网卡”。
网卡要与网络线上的水晶头连接。
网卡坏了,网络就不能使用。
(8)光驱:(板书)
◆可以移动的存储介质,光盘分
CD和DVD,
CD有700MB 、DVD有4G等;
◆通过光盘驱动器进行读写操作;
◆普通光盘都是只能读不能写的;
◆有一种特殊的光盘CD/DVD-RW是可以
写的,但需要使用“光盘刻录机”才能把数据
写到光盘上。
(9)电源:(板书)
电脑电源是把22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
为电脑配件如主板、驱动器、显卡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
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结]
主机箱中的部件有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
声卡、网卡、光驱、电源等组成。
(板书)
2、认识计算机常见的外部设备及作用(板书)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通过I/O接口与计算机的主板连接。
(1)输入设备:负责将信息输入计算
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手写板、
扫描仪、话筒等。
(2)输出设备:负责将计算机内的信息输出,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课堂实践]
请学员观察各部件实物,了解各部件名称和功能。
教师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一台主机,让学员拆开,引导学员结合课本和课件知识说出各部件名称和功能。
让学员自主学习、小组协作、主动探究,自己构建新知识,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教师巡视检查,个别指导,给学生提供适当帮助。
(2)班级交流,师生评价。
【拓展应用】
思考:如果您想购买一台电脑需要配置哪些部件?
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光驱、电源、音箱等。
(组装机还需要机箱和CPU风扇)
如果考虑价格优惠,可以选择板载的(显卡、声卡和网卡)
三、连接分体台式计算机的常用外部设备
台式计算机需要将主机与各外部进行连接,包括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网线和音箱等,才能正常运行。
教师边讲授边演示P34
1、连接键盘、鼠标
2、连接显示器
3、连接音箱、耳机、麦克风
4、连接USB设备
5、连接电源线、网线
(二)课件展示
接线应注意的几点:(板书)
➢一般设备不支持热拔插。
➢遵循先后原则:
1、先插上键盘、鼠标、以及其它外设,最后再插上电源;
2、拔下时,应该先拔下电源,再拔其它的连接设备。
➢插线时,特别要注意方向。
[课堂创新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连接计算机外部设备,教师巡视、指导。
[课堂练习]
【师生回顾】
课件展示计算机各种硬件图片,师生共同说出它们的名称。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各部件的名称、作用,懂得购买一台电脑所需的配件,以及如何连接电脑的外部设备。
希望大家回去有空复习一下所学知识,加深对硬件知识的理解。
以便今后电脑日常维护。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