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DOC)

合集下载

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

摘要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电阻炉设备对温度精度的要求很高,但是因为加热设备本身的一些缺点,如到达温度后还有一定的升温空间,精度控制效果不理想.所以对电阻炉内温度进行调控有很大的难度。

而且常规的方法对温度进行调节,其调节结果基本上都有一部分的超调量,而这些超调量会使温度精度进一步下降。

本文正是基于电阻炉设备的这些缺点,研究引用模糊PID控制方法使电阻炉温度调节拥有更小的误差、调节的反应速度更快。

设计一种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使用模糊策略PID温度控制器,将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的灵活性、简便性以及Robust集为一体的基于模糊策略的电阻炉温控系统。

关键词:模糊 PID 单片机温度控制电阻炉Abstract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resistance furnace temperature control equipment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but because some of its own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aving a large inertia, the lag is seriou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other shortcomings led to control system performance poor poor control. And most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control result has overshoot and most of the time part of a larger overshoot temperature leads to further deviate from the results.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tudy on fuzzy PID control the resistance furnac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ith a small amount of steady-state error, settling time and fast effect. Design of a microcontroller core with STC89C51 controller, fuzzy policy PID temperature controller, the PID control and fuzzy control flexibility, simplicity and Robust set as one of resistance furnac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uzzy strategy.Keywords: fuzzy PID Temperature Control resistance furnace目录摘要 (1)A B S T R A C T (2)第1章绪论 (5)1.1 电阻炉工作背景 (5)1.2电阻炉温控系统研究现状 (6)第2章系统的总体设计 (7)2.1 电阻炉温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7)2.2 电阻炉的构成 (9)第3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10)3.1 主控芯片的选型 (10)3.1.1芯片选型(和3.1表达重了) (10)3.1.2 晶振与复位电路的设计 (11)3.2 温度采集模块电路 (12)3.2.1 温度传感器选型 (12)3.2.2 温度传感器与A/D接口电路 (14)3.3 温度设定模块电路 (15)3.4 温度超限报警模块电路 (16)3.5 外部通信模块电路 (17)3.5.1 接口器件的选择 (17)3.5.2串行通讯接口的电路 (18)3.6输出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18)3.7温度显示模块电路 (19)3.8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21)第4章基于Fuzzy控制系统仿真 (22)4.1传递PID算法 (22)4.2模糊PID系统设计 (25)4.3 仿真结果分析 (26)第5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30)5.1 系统的总体程序设计 (30)5.2 温度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31)5.3 温度设定模块程序设计 (32)5.4 温度超限报警模块程序设计 (33)5.5 温度显示模块程序设计 (34)5.6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36)5.6.1 模糊PID控制器 (36)5.6.2 模糊自整PID算法 (38)5.7 外部通讯模块程序设计 (38)结论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第1章绪论1.1 电阻炉工作背景自从发电电流的热效应以来,热效应产生的电流首先在家用电器,小电炉用使用电流热效应,后来又在实验室使用。

基于模糊Smith预估的恒温箱控制系统

基于模糊Smith预估的恒温箱控制系统
” a gt i
( 1 )
e 卜设 定值与输 出的偏差 “ u 卜- 辛 俞出函数 K 比例系数 广 K 广积 分系数 K旷馓 分系数 _ 参数 K 、 l D 系统有不同的影响 , 系数 l 的作 用是 加快系 p 、 对 K K 比例 ( P 统响应 速度 , P 大系统响应 速度越快 , K越 但容易 产生超调 , 甚至造 成系 统不稳定 ;积分系数 K 的作 用是 消除系统的稳 态误差 , I l l 越大 系统的 ( 静 态误差 消除越快 , K 过大 , 但 l 在响应过程初期会产生积分饱和现象 , 会造成较大 的超调 ; 微分系数 K D的作用是 改善 系统的动态特性 , 在响 应过程 中抑制偏差 , 对偏差变化进行 提前预报 , n K 过大会使 响应过程提 前制动 , 延长调节时间 , 降低系统的抗 干扰性能 。 I PD参数的确定 , 一般 可采用 Z g r i o 方法 , i l- c l ee N hs 离线的找到一组适合 的参数使系统基本接 近最优。
3Smi 制 系统 . t h控 .
恒温箱的温度控制 系统 的数学模 型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 , : 如 箱外 环境温度变化可 能改变恒温箱 的数学模型 , 开关箱 门的热量交换 , 在恒 温箱中放人物体会形成短时不确定干扰 ,因此难 以得到控制系统的准 确数学模 型,mt控制效果仍不理想 。 S h i 4模糊 S t . mi h预估计 PD控制器的设计 I 在 工业控制过程 中, 经常会遇到纯滞后 、 时变 、 非线性的复杂系统 , 对于这类控制对象采用常规 PD控制难 以达到满意 的控制效果 。模糊 I 控制的优点是不要求掌握受控对象的精确模型。将模糊控制与 PD控 I 制器结合起来 , 控制器既有模糊控制 的灵 活性强 、 使 适应性好 的优 点 , 又具有 PD控制器精度高的特点 , I 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 但是它没 有从本质上克服系统大滞后性 。 将模糊控制方法和 S t 预估方法想结 i mh 合, 既能克服系统的大滞后性又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 本文设计的基于 模糊 S i 预估控制器在 PD控制参数 的 K 、 l 。 mt h I PK、 前加 入三个模糊控 K 制器来控 制调整控制参数 。 达到最优组合 , 在反馈环 中加 入 S t 使 并 i mh 预估补偿系统滞后。 考虑 PD控制系统 比例 系数 、 I 积分 系数 、 微分 系数 K 的各 自 的作用 , S i 预估 PD控制器的三个控制量设置模糊控制逻辑来进 对 mt h I 行整定 , 调节各参数达到最佳组合 , 从而提高控制质量日 模糊逻辑控制 。 器的输入为误差 e输 出为控制参数的调节量 F C 、L 。 L 。 , L C、 C。分别定 F F 义三个 模糊控 制器 F C 、 L 。 L 。输 入分别 用语 言变量值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负 L F C、 C , F N ( 大 )N ( 中)N ( 、M 负 、 S 负小 )Z ( )P ( 、 O 零 、s 正小 ) M 正 中)P ( 、 ( P 、 B 正大 ) 来

基于PLC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温度模糊PID控制

基于PLC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温度模糊PID控制

基于PLC的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温度模糊PID控制陶 权,谢 彤(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摘 要:本文介绍了用S7-200实现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中锅炉夹套的温度模糊控制设计思想,对模糊PID控制的结构、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模糊PID控制的PLC实现进行了分析,文中详细介绍了模糊控制器程序的编写方法,结果表明,用PLC 实现的模糊控制器简单实用。

关键词: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模糊PID;PLC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7241(2010)10-0022-05T emperature Fuzzy PID Control in the Process ControlExperimental Device Based on PLCTAO Quan, XIE Tong( Guangxi V 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Nanning 53000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design concept of realizing temperature fuzzy control for boiler jackets in the process control system experimental device by using S7-200, in which the structure of fuzzy PID control, fuzzy PID controller designing and PLC implementation of fuzzy PID control are analyzed,and the fuzzy controller programming is also introduced in detai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zzy controllers consist of PLC are both simple and practical.Key words: process control system experimental device; Fuzzy-PID; PLC1 引言本校自动化实验室采用的“THJ-3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是基于工业过程的物理模拟对象系统,该系统包括流量、温度、液位、压力等热工参数,可实现系统参数辨识,单回路控制,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比值控制,解耦控制等多种控制形式。

基于Labview和Matlab的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研发

基于Labview和Matlab的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研发

基于Labview和Matlab的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研发庄源昌;高罗卿;郑湃;王晓峰【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4(22)8【摘要】文章以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模糊控制工具箱及PID工具包等为开发平台,设计温度测控系统;利用Matlab Simulink 进行仿真实验,并与常规PID 的控制效果比较;利用模糊逻辑(fuzzy logic)模块及LabVIEW提供的仿真模块(simulation module)建立系统仿真框图;通过仿真曲线分析模糊PID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动态调整Kp,Ki,Kd的设置,缩短了控制器的设计周期,明显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以及稳态响应,具有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总页数】4页(P2485-2487,2507)【作者】庄源昌;高罗卿;郑湃;王晓峰【作者单位】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江苏常州213164;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300;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江苏常州213164;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江苏常州2131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相关文献】1.基于模糊PID自适应整定参数的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 [J], 龚育林2.基于模糊PID负荷跟踪型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J], 任新瑞;马立新3.基于模糊PID的点胶阀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J], 邓圭玲;冯志逸;周灿4.NI正式推出LabVIEW20周年纪念版LabVIEW8.20提供与The Math Works,Inc.MATLAB语言语法的兼容性、基于FPGA的快速系统原型设计,以及全新的调制解调工具包 [J],5.基于限幅模糊PID算法的果酒温度控制系统 [J], 张堂玉;龙祖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WORD型模糊控制电子教案

WORD型模糊控制电子教案

WORD型模糊控制电子教案第一章:模糊控制基础1.1 模糊控制简介模糊控制的起源和发展模糊控制与传统控制的比较模糊控制的应用领域1.2 模糊集合与模糊逻辑模糊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模糊逻辑的基本原理模糊推理与模糊判断1.3 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模糊控制器的结构与设计模糊控制算法的实现第二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结构与设计2.1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概述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定义和特点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应用领域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要求2.2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输入输出层的结构设计模糊化层的结构设计规则库的设计解模糊层的结构设计2.3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设计模糊集合的划分与选择隶属度函数的设计模糊规则的设计与优化第三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仿真与优化3.1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仿真方法模糊控制仿真系统的构建模糊控制仿真的基本步骤仿真结果的分析和评估3.2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优化方法基于规则的优化方法基于隶属度函数的优化方法基于控制效果的优化方法3.3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性能改进改进控制器的动态性能提高控制器的鲁棒性降低控制器的计算复杂度第四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4.1 WORD型模糊控制器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仿真结果与实际应用效果分析4.2 WORD型模糊控制器在速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速度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仿真结果与实际应用效果分析4.3 WORD型模糊控制器在其他电子系统中的应用例如: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等第五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实验与验证5.1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硬件实验平台实验硬件的选择与搭建实验系统的调试与验证5.2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软件实验平台实验软件的选择与使用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5.3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实验结果与验证实验结果的对比与评估实验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第六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实例6.1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WORD型模糊控制器设计电机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电机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际应用效果分析6.2 控制系统中的WORD型模糊控制器设计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际应用效果分析6.3 其它实例及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如: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等第七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性能分析与评估7.1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静态性能分析稳态误差分析静态特性曲线分析7.2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动态性能分析动态响应特性分析过渡过程性能分析7.3 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性能评估指标控制效果评估指标系统稳定性评估指标计算复杂度评估指标第八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优化方法8.1 基于遗传算法的WORD型模糊控制器优化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遗传算法在WORD型模糊控制器优化中的应用优化结果分析与评估8.2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WORD型模糊控制器优化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粒子群优化算法在WORD型模糊控制器优化中的应用优化结果分析与评估8.3 基于神经网络的WORD型模糊控制器优化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与实现神经网络在WORD型模糊控制器优化中的应用优化结果分析与评估第九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9.1 WORD型模糊控制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工业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化学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等9.2 WORD型模糊控制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灌溉系统等9.3 WORD型模糊控制器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等第十章:WORD型模糊控制器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WORD型模糊控制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新型模糊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发展WORD型模糊控制器与其他控制技术的融合跨学科研究与创新应用10.2 WORD型模糊控制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应用于更多领域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与、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福祉与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模糊控制基础:理解模糊集合与模糊逻辑的基本概念,以及模糊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结构。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恒温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恒温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恒温模糊控制系统设计水温恒温在很多工业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温以确保产品质量,或者在实验室中需要保持水温恒定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水温恒温,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模糊控制,以更好地调节水温并确保其恒定性。

一、系统设计1.系统组成该水温恒温模糊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水温,通常采用温度传感器来获取水温数据。

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负责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水温数据进行控制算法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

3)执行器:负责控制水温调节设备,比如加热器或制冷器,以使水温保持在设定的恒温值附近。

4)人机界面:用于设定水温的目标值、显示当前水温以及系统的工作状态等信息,通常采用液晶显示屏或LED灯来实现。

2.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工作流程如下:1)单片机通过传感器获取实时水温数据,并与设定的恒温值进行比较。

2)根据实时水温和设定值之间的差异,单片机通过模糊控制算法计算出调节水温的控制信号。

3)控制信号送往执行器,执行器根据信号控制加热器或制冷器对水温进行调节。

4)单片机不断循环执行上述步骤,使水温保持在设定的恒温值附近。

二、模糊控制算法设计模糊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进行推理和决策的控制方法,适用于非线性、不确定性系统的控制。

在水温恒温控制系统中,可以设计如下的模糊控制算法:1.模糊化:将实时水温和设定水温映射到模糊集合,通常包括“冷”、“适中”和“热”等。

2.模糊规则库: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系列的模糊规则,描述实时水温和设定水温之间的关系。

3.模糊推理:通过模糊规则库,进行模糊推理,得到相应的控制信号。

4.解模糊化:将模糊推理的结果映射到实际的控制信号范围内,作为执行器的输入。

通过模糊控制算法设计,可以更加灵活地调节水温,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恒温控制需求。

三、系统实现在实际系统的实现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设计好传感器的接口电路来获取水温数据。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首先介绍了温度控制系统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了PID控制算法和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

接着,我们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温度控制系统;PID控制算法;模糊PID控制算法;控制性能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进步,温度控制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工业生产中的温度控制、环境监测中的温度控制等。

传统的温度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控制目标。

然而,对于存在非线性、时变性、模型不准确等问题的温度控制系统来说,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不一定能够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因此,引入模糊PID控制算法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2. PID控制算法和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2.1 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PID控制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组成。

具体来说,PID控制器根据当前的偏差,分别计算比例部分、积分部分和微分部分的控制量,最后将这三个控制量进行线性组合,得到最终的控制量。

PID控制算法具有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2.2 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模糊PID控制算法是PID控制算法与模糊控制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法。

模糊控制算法能够处理非线性、不确定性的系统,因此在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非线性控制时,模糊PID控制算法可以更好地适应系统的变化。

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PID控制算法中的参数进行模糊化,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当前的控制误差和误差的变化率进行模糊推理,从而实现对温度控制系统的精确控制。

3.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3.1 系统结构设计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温度控制器等部分。

基于PLC的模糊控制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PLC的模糊控制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PLC的模糊控制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2-16T08:08:00.046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1年第16期作者:马少辉[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在工业控制生产中,我们比较倾向于PID控制。

因为它的控制方法比较容易被工厂人员所接受和掌握,而且它的研究成本低,所以被广泛应用。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控制系统,由于受到众多非线性因素影响,数学模型就会不好建立,PID的控制就会受到限制。

比如遇到典型的复杂的控制系统例子,它有着多种可变因素的复杂系统,导致我们很难精确的分析系统的动静态特性。

由于它的控制器结构及参数已经固定,所以不能实时地根据误差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

马少辉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珠海市 519070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在工业控制生产中,我们比较倾向于PID控制。

因为它的控制方法比较容易被工厂人员所接受和掌握,而且它的研究成本低,所以被广泛应用。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控制系统,由于受到众多非线性因素影响,数学模型就会不好建立,PID的控制就会受到限制。

比如遇到典型的复杂的控制系统例子,它有着多种可变因素的复杂系统,导致我们很难精确的分析系统的动静态特性。

由于它的控制器结构及参数已经固定,所以不能实时地根据误差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

关键词:模糊PID控制;pH值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引言PID控制器作为温度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ID控制器具有的优点是原理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算法成熟,并且使用时不用依赖非常高级专业的技能。

因此用PID控制器来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输出方差最优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将参数整定问题转化为一个非凸优化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求得全局最优解,实现了最小方差PID参数整定。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随着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温度控制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从汽车制造业到化学工艺,从冶金到电子工程,温度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维护各类工艺技术的基础设施。

由于这种应用的重要性,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改进一直都是众多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模糊神经网络(FNN)为改进温度控制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温度控制是一种控制现象,涉及被控对象的温度反馈系统,这是一个“输入-输出”模型,它指的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在工业中应用温度控制,该模型由输入和输出环节组成。

输入部分称为控制律,它是一种控制量,用来确定控制系统输出的变化;而输出则为实际控制值,它指示被控对象的状态,如温度和压力。

二、模糊神经网络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模糊神经网络(FNN)是一种模糊控制理论中的神经网络结构,它通过模糊推理算法来解决模糊逻辑问题,具有自适应性和决策性,多次引用系统的非线性性质,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各种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模糊神经网络在温度控制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模糊控制器采用模糊规则定义规则,并且可以根据系统状态更新规则,使用自适应技术来跟踪变化的状态,而模糊神经网络则利用神经网络的技术,对模糊控制器的表现进行评价,使其具有自适应性和可调节性,从而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数据处理部分、模糊决策部分和控制决策部分。

首先,采用控制对象的反馈信号作为输入,输入到温度控制系统中,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将实时温度信号转换为规定的模糊变量,再利用模糊推理算法,根据模糊变量决定出控制变量,最后进行参数估计和控制决策,从而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温度控制。

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优势(1)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性强,采用模糊规则建立模糊控制器,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状态自动调整控制量,使之自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控制的准确性和精确性;(2)模糊神经网络在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技术,使其具有仿生学上一种行为,具有可调节性和反馈性,能够对不确定的控制对象有效控制,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准确性;(3)模糊神经网络的实现比较简单,因为采用的是模板匹配算法,不需要考虑系统的模型参数,只需要调整模板变量即可,使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变得非常容易和快捷。

模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模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成 模糊 量 。模 糊语 言集 合 的子 集E △ 和 ,
的 合成 规 则进 行 模糊 决 策 ,得 到 模糊 控 制
再由 和 △E 以及 模 糊 控 制规 则刖 提 推 理 统 。它 采 用 F z y P D 据 u z — I 复合 控 制 算 法 , 使 器 变 换成 1 V ( 4 0 A ~5 或  ̄2m )的标准 信 号 L 的A D 其 既 具 有 模 糊 控 制 灵 活 、 响 应 快 、 适 应 和 送 到P c / 模 块 中 ,控 制器 根 据预 先 以2 为 周 期 , 占空 比为O l O 的脉 冲 输 s ~ 0% 出至 固 态继 电器 ,形成 O 2 V A 的 电压 ~2 O / C
模糊 控 制 器 的基 本 组 成 如 图 1 示 , 所
它 包 含 有 模 糊 化 接 口 、规 则 库 、模 糊 推 和 鲁 棒 性 。 该系 统 采 用 P C 为 控 制系 统 L作
理 论 基础 ,采 用计 算机 控 制 技术 构 成 的一 理 、清 晰 化 接 口等 部 分 。输 入变 量 是过 程 的 核心 ,通过 对 偏差 的 智能 化 处理 ,以及 种具 有 反馈 通 道 的闭环 结 构 的数 字 控 制系 实 测 变量 与 系统 设 定 值 的差 值 ,输 出变 量 引 人最 大 最 小 限幅值 ,智 能分 段控 制 等概
确的数 学模 型,其控制 系统 的性 能不佳。故设计一套 模糊控制的加 热系统,加热 主要 由蒸 汽来完成 ,在反应容器 内部装有一个温度 传感变送器 ,把测量得 到的数 据经过可编程控制器处 理后 ,如未达 到所 需要的温度则继续打开电磁 阀通入蒸 汽对罐体 内液体进行加 热,如果 温度达到的所需要的温度则关闭电磁闻。

《基于PLC的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范文

《基于PLC的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范文

《基于PLC的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环形炉作为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其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及设备使用寿命。

因此,基于PLC的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成为了现代工业控制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的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基于PLC的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执行器(加热元件)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其中,PLC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执行器进行温度调节。

温度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环形炉内的温度,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

执行器根据PLC控制器的指令,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从而实现温度的控制。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PLC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控制算法的设计和编程。

控制算法是系统实现温度控制的关键,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PID控制算法具有结构简单、参数易调整等优点,在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编程方面,需要根据硬件设备的接口和通信协议,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PLC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三、系统应用基于PLC的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

在冶金行业,该系统可用于钢铁冶炼、连续铸造等工艺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化工行业,该系统可用于反应釜、蒸馏塔等设备的温度控制;在建材行业,该系统可用于窑炉、熔炼炉等设备的温度控制。

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从而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系统优势基于PLC的环形炉温度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高精度: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第2 6卷 第 3期 2 0 1 3年 5月 文章编 号:1 0 0 2 — 6 6 7 3( 2 0 1 3 )0 3 —1 3 3 — 0 3
机 电产 品 开 发白 刨 新
De v e l o p m e n t&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Ma c h i n e r y& E l e c t i r c a l P r o d u c t s
0 引 言
Ab s t r a c t :T h e h o t wa t e r t e mp e r a t u r e i n t h e d i r e c t h e a t i n g b o i l e r i s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l e d o b j e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Wi t h t h e f u z z y c o n t r o l
关 键 词 : 模 糊 控 制 ; 温 度 控 制 ;M a t l a b
中 图 分 类 号 :T P 2 7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2 — 6 6 7 3 . 2 0 1 3 . 0 3 . 0 5 5
( He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Co l l e g e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Zh e n g z h o u He n a n 4 5 0 0 0 1 , Ch i n a )
a n d t e mpe r a t u r e c on t r o l c omb i n i ng t o g e t he r f o r r e s e a r c h,t h e h a r d wa r e c i r c u i t d i a g r a m a nd s o f t wa re l f o w c ha r t a nd p r o ra g m re a d e s i g n e d a c — c or d i n g t o t he a c t u a l d e ma n d f o r c o nt r o 1 .The k e y b oa r d i s a pp l i e d t o i n p ut t e mpe r a t u r e a n d c o nt r o l LED d i s p l a y s y s t e m be t we e n t h e s e t t e m- pe r a t u r e a n d me a s ur e me n t t e mp e r a t ur e c o n ve si r o n.Th e c o r e d e s i n g o f t e mp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s ys t e m i s b a s e d o n t he s i ng l e c h i p AT8 9C5 1 .At l a s t ,t he s i mu l a io t n s o f wa t r e Ma d a b i s a pp h e d t o c o mp a r e t he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lt u s b e t we e n uz f z y c o n t r o l a n d t r a d i t i o na l PI D c o n ro t 1 . Ke y wo r ds :f uz z y c on ro t l ;t e mp e r a ur t e c o n ro t l ;M a t l a b

1.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1.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1.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在开始设计模糊控制器之前,需要明确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是什么。

输入可以是系统的状态或者外部的信号,输出可以是系统的输出或者控制器的输出。

2.确定输入和输出的量化范围:输入和输出的范围需要进行量化,以便在模糊控制器中进行处理。

量化范围通常是以数字的形式表示,例如温度范围从0
到100度。

3.确定模糊变量:模糊变量是指控制系统中模糊化的变量,例如温度可以被表示为模糊变量“冷”、“温暖”和“热”。

模糊变量的数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4.定义输入、输出模糊集:输入、输出模糊集是指输入、输出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应的模糊语言变量。

5.定义输入、输出隶属函数:隶属函数用于描述输入、输出变量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

6.建立模糊控制规则: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特性,建立合适的模糊控制规则。

7.建立模糊控制表:根据模糊控制规则,建立模糊控制表,用于指导模糊控制器的实际运行。

8.模糊推理:根据输入的变量和建立的模糊控制表,进行模糊推理,得到相应的输出结果。

9.反模糊化:将模糊推理得到的输出结果进行反模糊化处理,得到具体的控制量或决策结果。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度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算法,具有简单、稳定和可靠的特点。

本文将以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为主题,详细介绍如何设计和优化一个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PID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PID控制算法是根据当前误差、误差的变化率和误差的积分来计算控制器的输出值。

PID控制器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组成。

比例部分根据当前误差来计算输出值,积分部分根据误差累计值来计算输出值,微分部分根据误差变化率来计算输出值。

PID控制算法通过不断调节这三个部分的权重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在设计温度控制系统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感知环境温度。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和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等。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可以提高温度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接下来,需要选择合适的执行机构来控制温度。

常见的执行机构有加热器和制冷器。

加热器可以增加温度,制冷器可以降低温度。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执行机构,并采用PID控制算法控制执行机构的输出。

在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温度控制的目标值和控制范围。

目标值是系统希望达到的温度值,控制范围是允许的温度波动范围。

设置合适的目标值和控制范围可以使系统运行稳定,并且在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大的温度波动。

在设计温度控制系统时,还需要根据系统的特征进行参数调节。

PID控制算法的参数包括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比例增益决定了控制器对误差的敏感程度,积分时间决定了控制器对误差积累的敏感程度,微分时间决定了控制器对误差变化率的敏感程度。

通过合理调节PID控制算法的参数,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温度控制系统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例如,温度控制系统可能受到气温变化、风速变化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模糊PID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

《基于模糊PID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

《基于模糊PID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如化工、食品加工、冶金和医药等领域,对温度的精确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传统的PID控制算法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非线性系统和外部干扰的鲁棒性较差。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旨在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二、模糊PID控制原理模糊PID控制是一种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

它通过引入模糊逻辑来优化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非线性系统和外部干扰。

1. 模糊逻辑原理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近似性的方法。

它通过将人类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模糊规则,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

在模糊PID控制中,模糊逻辑主要用于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外部环境。

2. PID控制原理PID控制是一种基于误差的反馈控制算法。

它通过比较系统输出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计算出一个控制量来调整系统。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PID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实时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误差,计算出加热或冷却的控制量,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三、基于模糊PID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基于模糊PID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模糊控制器、PID控制器、执行机构和温度传感器等部分组成。

其中,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

1. 模糊控制器设计模糊控制器是系统的智能部分,它根据系统的实时状态和历史数据,通过模糊逻辑推理出合适的PID控制器参数。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包括模糊化、知识库、推理机和去模糊化等部分。

其中,模糊化是将实时数据转化为模糊变量;知识库包括模糊规则和参数;推理机根据模糊规则和参数进行推理;去模糊化是将推理结果转化为实际的控制量。

2. PID控制器设计PID控制器是系统的执行部分,它根据模糊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计算出实际的加热或冷却控制量。

基于模糊PID的温室温度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基于模糊PID的温室温度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模糊 P I D控 制器 的结 构 如 图 1所 示 。其 中 , 模 糊 控 制器 被设 计 为 一 个 二 维 输 入一 三 维 输 出 的 系统 , 其 第 1 个 输 入 为温 度偏 差 e( 即t 一t 。 ) , t 为 第 n次 测 量 的温 室 内实 际 温 度 值 , t 为设 定 值 ; 第 2个 输 入 为 温 度偏 差 的 变 化 率 e c( 即d e / d t ) , 输 出分别为 P I D 3
P I D控 制方 法 , 可 根 据 温度 偏 差 和 温度 偏 差 变 化 率实 时调 整 P I D参数 。通 过 MA T L A B仿 真 表 明 , 该 控 制 方 法 可 以
使 温 室温 度 控 制 系 统动 态 响 应 快 、 鲁棒 性 强 、 稳 态 精 度高 、 超调量小 、 抗 扰 动 能力 强 , 具 有 良好 的控 制 效 果 。
个增益的调节量 A K 。 , A K i , A K 。模 糊 P I D 控 制 系 统
控 制 实现 温 室 温 度 的调 节 。模 糊 控 制 是 基 于 丰 富 操
作 经 验 总结 出来 的 , 用 自然 语 言表 述 控 制 策 略 ,无 需
建 立 精确 的数 学 模 型 ,适 用 于 解 决 非 线 性 系 统 的 问 题_ l I 2 J 。通 过仿 真 表 明 , 本文设计 的基于模糊 P I D 的 温 室 温 度控 制 系 统 具 有 较 高 的 控 制 精 度 和 较 强 的 鲁 棒性 , 并 且很 大 程 度 上 提 高 了系 统 的 自适 应 性 , 获 得 了 良好 的控 制 效果 。
的稳 态精 度 。K值越 大 , 系 统 消 除静 态 误 差 所 需 的 时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引言广告插播信息维库最新热卖芯片:LXT908PC EPC1LC20MAX153CAP ADG527AKR TLC542IFN MAX538BEPA CD54HC374F3A M62392FP LTC1643ALCGN CY7B145-25JC电加热炉是典型工业过程控制对象,其温度控制具有升温单向性,大惯性,纯滞后,时变性等特点,很难用数学方法建立精确的模型和确定参数。

而PID控制因其成熟,容易实现,并具有可消除稳态误差的优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但其性能取决于参数的整定情况。

且快速性和超调量之间存在矛盾,使其不一定满足快速升温、超调小的技术要求。

模糊控制在快速性和保持较小的超调量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但其理论并不完善,算法复杂,控制过程会存在稳态误差。

将模糊控制算法引入传统的加热炉控制系统构成智能模糊控制系统,利用模糊控制规则自适应在线修改PID参数,构成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系统,借此提高其控制效果。

基于PID控制算法,以ADUC845单片机为主体,构成一个能处理较复杂数据和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器,使其既可作为独立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又可与微机配合构成两级控制系统。

该控制器控制精度高,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2 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该系统设计的硬件设计主要由单片机主控、前向通道、后向通道、人机接口和接口扩展等模块组成,如图l所示。

由图1可见,以内含C52兼容单片机的ADUC845为控制核心.配有640 KB的非易失RAM数据存储器、外扩键盘输人、320x240点阵的图形液晶显示器进行汉字、图形、曲线和数据显示,超温报警装置等外围电路;预留微型打印机接口,可以现场打印输出结果;预留RS232接口,能和PC机联机,将现场检测的数据传输至PC机来进一步处理、显示、打印和存档。

电阻炉的温度先由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检测并转换成微弱的电压信号,温度变送器将此弱信号进行非线性校正及电压放大后,由单片机内部A/D转换器将其转换成数字量。

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选题指南四层电梯的PLC控制设计工业以太网及现场总线互连的工业控制策略的研究智能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与设计CVCF稳压电源的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及其在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基于组态软件MCGS锅炉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PLC及其网络的电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DAQ卡的电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基于80C196MC单片机无刷直流调速系统硬件设计基于PLC及其网络的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自动铣床PLC控制系统机加工自动线PLC控制系统设计基于以太网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分布式交流电动机的运行监控基于PLC的金属切削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输液滴速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LC与变频器的交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基于PLC控制的锅炉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基于CAN总线住宅小区水电气检测系统设计WinCC在配料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组态软件WinCC 在转炉氧枪枪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智能解耦控制方法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无功功率的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现场总线过程控制通讯系统设计单片开关电源及PCB设计基于PLC的静态切割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LC的智能炉温网络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多路温湿控制系统设计PLC在转炉氧枪枪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网络课件开发智能化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智能控制技术CAI课件的设计与研制多工位组合机床PLC 控制系统设计冶炼设备微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智能UPS的研究与设计——(后备式UPS电源设计)基于PLC的金属切削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送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倒立摆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全自动机床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基80C196MC单片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软件设计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基于西门子PLC及其网络的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智能化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基于MATLAB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智能解耦的仿真研究基于固高倒立摆系统的控制平台开发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软开关氩弧逆变电焊机的研究与设计产品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微机控制系统基于DSP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基于DSP的矢量控制系统设计电器装配线PLC控制系统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智能UPS的研究与设计——在线式中功率UPS电源设计基于PLC的电镀行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电器装配线PLC控制系统智能楼宇配电系统及综合防雷的设计研究基于DTMF的智能电话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Lonworks技术的智能家居网络系统设计掺混PLC控制系统:电动机智能软起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自适应算法的目标跟踪控制研究基于DSP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基于PLC(FX)燃油锅炉控制系统基于MCGS的水箱液位的自适应PID控制基于DSP的微机保护平台设计基于Sugeno模糊模型的倒立摆模糊控制全自动洗衣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即热式电热水器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基于模糊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LC的压砖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于CAN总线的库房温湿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及其在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基于PLC的压砖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基于Lonworks总线的住宅小区安防测控系统电饭煲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基于MCGS的锅炉水温智能解耦控制的实验研究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研究与应用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课件开发闸门(启闭机)控制系统设计PLC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在半导体搬运装置中的运用基于OMRON PLC的污水处理系统基于触摸式按键的温控器设计——下位机单元设计OFDM调制系统设计——编码部分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可调温度亚克力软化炉的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LC的四层四站双速客梯集选控制系统集中供热热力站微机监控系统设计水位检测仪系统设计PLC银行排号系统设计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基于CAN总线的医疗呼叫系统水温自动控制系统小型热水锅炉系统设计水中油自动检测系统工业板料自动测长裁剪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LC技术的立体双层停车设备的研发设计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电力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开关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作息时间控制钟系统2-基于PROTEUS的多功能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电子显示屏)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抢答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节水灌溉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抢答器)基于单片机的窄带脉冲宽度检测)单片机在无线数据的应用)基于51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基于单片机的水位检测仪系统)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扫描式抢答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报时定时控制系统)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基于单片机的路口灯火控制及显示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话智能远程遥控器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报告)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便携式仪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LCD点阵字符显示屏应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秒表时钟计时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出租车计价器设计)改善单片机系统用电效率的微控制器)基于单片机的LED显示的电压表电路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话报警器系统设计)单片机控制短信收发)基于单片机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单片机和计算机的串行通信)基于单片机的电动自行车遥控检测装置)51单片机大容量数据存储器的系统扩展)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数字联网火灾报警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速度里程表的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计)基于单片机的DTMF远程通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控系统设计报告 )采用实时时钟芯片DS1302+AT89C2051的红外遥控LED电子钟)1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PLC控制花样喷泉2. PLC 在数控车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3. PLC控制五层电梯设计4. 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切割系统电气控制设计5.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6. PLC 交通灯设计7. 双恒压供水西门子PLC毕业设计 8. 世纪星组态 PLC控制自动配料系统9. 三菱梯形图PLC控制四层电梯 10.三菱PLC五层电梯控制11.全自动洗衣机西门子PLC控制 12.基于PLC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13.工业用洗衣机的PLC控制 14.PLC在配料生产线上的应用15.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 16.基于PLC电梯控制设计 17.基于PLC中断技术的集选电梯控制系统实现 18.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19.简易电梯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20.PLC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 21.机械手PLC控制设计22.PLC控制锅炉输煤系统 23.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24.PLC控制的自动售货机25.PLC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应用 26.PLC在电网备用自动投入中的应用 27.自动铣床PLC控制系统28.基于PLC的金属切削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9.于单片机的输液滴速控制系统设计30.基于PLC控制的锅炉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 31.基于单片机无功功率的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 32.单片开关电源及PCB设计33.基于PLC的静态切割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34.基于PLC的智能炉温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35.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多路温湿控制系统设计36.基于PLC的金属切削机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37.送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8.全自动机床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 39.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设计40.基于西门子PLC及其网络的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41.产品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微机控制系统42.智能楼宇配电系统及综合防雷的设计研究43.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44.全自动洗衣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45.基于PLC的压砖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46.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究 47.单片机太阳能热水器测控仪的设计 48.起重机遥控控制系统的设计 49.555定时器温度控制电路设计50.基于单片机的超速报警器的电路的设计 51.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 52..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5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54.全自动剪板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55.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设计 56. 220KV变电所及综合自动化毕业设计 57.LED显示系统设计 58.继电保护毕业设计5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毕业设计论文60.某小区五层住宅楼客梯的PLC控制课程设计 61.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62.35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 63.电气综合防雷设计 64.某办公楼照明设计 65.某办公楼工程电气设计66.基于单片机的照明控制系统67.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68.2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69.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70.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71.于PC和单片机的数字示波器设计72.宾馆设计电气案例分析73.工业锅炉检测控制系统74.家用浴缸水温的PLC控制75.塑料大棚温度自动控制系统76.PLC传送带控制系统77.楼宇对讲防盗门78. PLC锅炉灭火保护系统。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食用菌大棚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食用菌大棚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模糊PID 算法的食用菌大棚温度控制系统研究李再新1,2,陈继飞1(1.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昆明650224;2.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玉溪653106)摘㊀要:食用菌大棚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时滞性的复杂系统,传统的开关量或常规PID 控制很难满足设计要求㊂该研究设计一种基于STM32F103CRT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加入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算法,利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温度实时采集,单片机运算处理,光耦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对热风机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温度调节的目的㊂并在MATLAB /simulink 环境下建立常规PID 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比常规PID 控制方法具有低超调量和调节时间短等较好的控制效果㊂关键词:食用菌大棚;模糊自适应PID ;STM32F103CRT6;温度控制系统中图分类号:TP27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doi :10.14031/ki.njwx.2024.01.004Research o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Edible Mushroom Greenhouse based on Fuzzy PID Algorithm LI Zaixin 1,2,CHEN Jifei 1(1.College of Machinery and Communications,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2.Yuxi Agricul-ture Vocation -Technical College,Yuxi 653106,China)Abstract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edible fungus greenhouse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time delay,and it is dif-ficult for traditional switching or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In this study,a fuzzy adap-tive PID control algorithm is designed based on STM32F103CRT6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ntrol core,and the DHT11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is used for real -tim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s oper-ated and processed,and the optocoupler solid -state relay drive circui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hot blower,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emperature regulation.In the MATLAB /simulink environment,the simulation models of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and fuzzy adaptive PID control are established,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tter control effects than the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 method,such as low overshoot and short adjustment time.Keywords :edible mushroom greenhouse;fuzzy adaptive PID;STM32F103CRT6;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作者简介:李再新(1990 ),男,内蒙古宁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化㊂通讯作者:陈继飞(1976 ),男,云南曲靖人,博士,高级实验师㊁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3D 打印材料及技术㊂0㊀引言我国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总产量占全球七成以上,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㊁消费国和出口国[1]㊂由于食用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同生长阶段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对食用菌的人工种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㊂在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若能实现对食用菌大棚的温度控制,可大大提升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㊂常用的食用菌大棚温度控制有简单的开关量控制㊁PID 控制㊁模糊控制㊁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等㊂其中开关量控制最为简单,其原理是通过实时采集的温度来控制调温设备的开关状态,从而实现对温度的调节,但该方法存在控制效果不稳定㊁精度低等缺陷;PID 控制相比于开关量控制,在精度㊁滞后性㊁非线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常规的PID 控制中超调量较大,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食用菌的生长㊂因此,针对食用菌的生长特性研发超调量低㊁响应速度快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㊂1㊀系统设计食用菌的生长受温度㊁湿度㊁二氧化碳浓度㊁光照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温度作为影响食用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食用菌的生长㊁产量及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因此,本研究只针对温度控制这一参数进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使该系统有更好的拓展性,采用有51个I /O 口的STM32F103CRT6增强型单片机芯片为核心,通过空气温湿度传感器DHT11对食用菌大棚内温湿度信号进行实时采集,信号线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STM32F103CRT6单片机,从而将采集的温湿度信号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㊂同时,中央处理器会将此时的温度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在模糊PID 的运算和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光耦固态继电器模块,利用光耦固态继电器驱动电热风机进行温度调节(图1)㊂图1㊀食用菌大棚温度控制系统框图2㊀系统硬件设计食用菌大棚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供电模块㊁中央处理器模块㊁固态继电器输出模块㊁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模块㊁按键模块㊁显示模块㊁电热风机模块等组成㊂下面将对上述重点模块进行详细说明㊂2.1㊀供电模块本系统的供电电源采用220V 交流输入,通过开关电源将220V 交流电变成9V 直流电源后,经过7805稳压芯片组成的稳压电路,将电压转换为5V,稳压后的5V 直流电源通过AMS1117稳压器将其转换为3.3V 直流电源,再为单片机供电㊂具体电源电路详见图2㊂图2㊀供电模块原理图㊀㊀2.2㊀中央处理器模块本系统以STM32F103CRT6为核心,芯片为ARM32位Cortex -M3CPU,最高工作频率72MHz,1.25DMIPS /MHz,芯片上集成512KB 的Flash 存储器,6~64kB 的SRAM 存储器㊂2.0~3.6V 的电源供电和I /O 接口的驱动电压等,具有功耗低㊁可靠性高㊁抗干扰能力强和可扩展性高等优点[2-3]㊂因此,该芯片满足本次系统设计的所有需求㊂2.3㊀温度采集模块DHT11是一款数字信号输出的复合型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该传感器还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非常适合应用在该系统中㊂DHT11有四个引脚,其中1号引脚接5V 的电源,4号引脚接电源负极GND,2号引脚接上拉电阻后连接单片机I /0口㊂具体连接详见图3㊂2.4㊀固态继电器输出模块输出电路利用单片机输出I /0口直接与光耦芯图3㊀温度采集模块原理图片EL871连接,通过光耦隔离单片机与输出电路,从而起到保护单片机的作用[4]㊂光耦的输出端连接NPN 型三极管的基极,利用控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导通状态,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吸合达到对热风机工作状态的控制,从而对温度进行调节㊂固态继电器模块原理图见图4㊂图4㊀固态继电器模块原理图3㊀控制算法及仿真根据相关文献[5-6],食用菌的菌柄一般处于20~30ħ生长最快,温度在26ħ为生长速度最大值;食用菌子实重量在24ħ时最大,超过26ħ子实重量下降速度非常快㊂综上所述,常规PID 控制超调量较大,很难满足食用菌的温度控制要求,本次研究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方法,即通过处理器计算出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值与设定温度值的偏差e 和偏差变化率ec ,对e 和ec 进行模糊化处理和模糊推理,然后经清晰化处理得到PID 控制器的三个修正量即ΔKp ㊁ΔKi ㊁ΔKd ,最后再通过PID 控制进行温度调节,本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PID 超调量过大的问题,还能提升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7]㊂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5所示㊂图5㊀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系统结构图㊀㊀3.1㊀模糊PID 控制图5中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为模糊子集E㊁EC,输出变量为ΔKp ㊁ΔKi ㊁ΔKd [8]㊂它们的语言变量模糊子集都是取为{NB,NM,NS,ZE,PS,PM,PB},7个量化等级,模糊论域均取为{-1,-0.8,-0.6,-0.4,-0.2,0,0.2,0.4,0.6,0.8,1},详见图6㊂图6㊀输入输出隶属函数曲线㊀㊀模糊推理是模糊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和人类实际操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语言控制规则[9-10]㊂本系统具体模糊控制规则如表1所示㊂㊀㊀将表一中的模糊规则编辑到模糊控制器中,在控制规则库的观测窗口中可以观测出ΔKp ㊁ΔKi ㊁ΔKd 与输入变量e 和ec 的关系(图7)㊂表1㊀模糊控制规则表[10]ec eәKp әKi әKd NB NM NSZEPS PM PB NB NM NSZE PSPM PB NB NM NSZEPSPM PB NB PB PB PM PM PS ZE ZE NB NB NM NM NS ZE ZE PS NS NB NB NB NMPSNM PBPBPM PS PSZE NS NB NBNM NS NS ZE ZE PSNS NB NM NMNS ZE NS PM PM PM PS ZE NSNSNBNMNS NS ZEPSPSZE NS NM NM NS NS ZE ZE PM PM PSZE NS NM NM NM NM NS ZEPS PM PM ZE NS NS NS NS NS ZE PSPS PSZE NSNS NM NM NM NS ZEPS PS PM PB ZE ZE ZE ZE ZEZEZE PM PSZE NS NM NM NMNB ZE ZE PS PSPM PB PB PB NS PSPS PS PS PB PBZE ZE NM NM NMNBNBZEZEPSPMPMPB PB PBPMPMPMPSPSPB 图7㊀ΔKp ㊁ΔKi ㊁ΔKd 规则库观测窗㊀㊀3.2㊀仿真试验使用MATLAB /simulink 软件搭建常规PID 控制系统和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采用式(1)的数学模型作为两个系统的传递函数[2]㊂G(s)=e -30s140s +1(1)设定PID 控制系统参数初始值Kp ᶄ=4.1㊁Ki ᶄ=0.03㊁Kd ᶄ=20[3]㊂系统仿真模型框图,如图8㊁图9所示㊂㊀㊀其中图9为图8中模糊自适应PID 子系统模块内部结构图,它以偏差e 和偏差变化率ec 作为输入量,经模糊推导得到PID 参数的修正量әKp ㊁әKi ㊁әKd ,再将修正量送入PID 控制器中进行PID 控制,以此完成整个模糊PID 自适应控制㊂食用菌生长对温度要求比较高,通常情况下在24~26ħ最为适宜,结合这一特性,本次控制系统设置目标温度值为25ħ,系统仿真时间设置为600s,常规模糊PID 控制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图8㊀系统仿真模型框图图9㊀模糊自适应PID 子系统模块内部结构图温度响应曲线如图10所示㊂图10㊀常规模糊PID 与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的温度响应曲线对比图根据图10中两种控制方案的温度响应曲线可以计算出系统超调量㊁调节时间和峰值时间等参数,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㊀两种方案的仿真参数对比算法超调量/%调节时间/s峰值时间/s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 2.3512988.79常规模糊PID 控制26.0013188.79㊀㊀从表2中可以看到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的超调量为2.35%,常规模糊PID 控制的超调量高达26%;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的调节时间为129s,常规模糊PID 控制的调节时间为131s㊂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方案各方面参数都优于常规模糊PID 控制,其系统超调量低㊁响应时间快还比较稳定㊂4㊀结论本研究是基于STM32F103CRT6单片机设计的一款针对与食用菌大棚的温度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了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算法,把常规模糊PID 控制算法跟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算法进行建模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算法,调节时间短㊁超调量低的控制特性,满足食用菌大棚温度控制系统的各项要求,具有现实可行性㊂另外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空余的I /O 接口可为后续的湿度控制㊁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和水肥一体控制等功能研究提供了较大的便利㊂参考文献:[1]㊀翟虎渠,曹树青,万建民,等.超高产杂交稻灌浆期光合功能与产量的关系[J ].中国科学,2002,32(3):211-217.[2]㊀郑子乔,罗星.温度和湿度控制对食用菌生态高产栽培效果的影响分析[J ].中国食用菌,2019,38(8):21-24.[3]㊀岳文杰,谢守勇,陈翀,等.基于模糊PID 的温室温度控制器设计与仿真[J ].农机化研究,2014,(4):194-197.[4]㊀张淑清,胡永涛,张立国.嵌入式单片机STM32原理及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5]㊀卢翠香,郑永德,邱春锦,等.食用菌生长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22(24):109-111+115.[6]㊀李燕萍,李艳婷,徐莉娜.环境条件和营养因素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3):39-40+86.[7]㊀王晓燕,周志文,吴韬.温室大棚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32(3):63-64.[8]㊀王安,杨青青,闫文宇.模糊自整定PID 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 ].计算机仿真,2012,29(12):224-228.[9]㊀段科俊,李明.基于混合隶属度的模糊PID 温室控制[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9,47(11):32-37.[10]段科俊,李再新.基于模糊自适应PID 的农业温室系统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19):7-9.(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调研报告题目: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日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一、主要目标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一个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

1)对以前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全面的综合并将其联贯。

2)学会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和进行相关社会调查的能力3)学会了查阅文献的方法和培养查阅文献的良好习惯。

4)提高专业相关外文的阅读、翻译能力。

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5)提高编写程序的水平,优化软件结构。

提高电脑绘图水平。

二、技术性能指标:1)温度控制在0~100度(水温),误差为±0.5。

C。

2)恒温控制。

3)LED实时显示系统温度。

并通过键盘输入给定温度三、简要工作原理以AT89C51单片机为模糊控制器,结合温度传感变送器,A/D转换器、LED显示器、静态电子开关等,设计出一个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温度控制系统。

在系统中,温度传感变送器获得温度的感应电压,转变成1~5V的标准电压信号,再由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进入单片机内部。

单片机将给定电压的A/D转换结果与测量电压的结果相比较,得出偏差量。

然后跟据模糊控制算法得出控制量。

在执行器中由开关频率较高的静态电子开关完成,采用模拟的PWM控制方法,改变同一个周期中电子开关的闭合时间。

从而调节加热开关的导通时间,以达到控制效果的目的。

四、课题文献综述1、《动力锅炉燃烧系统的模糊控制策略》1)作者:刘向杰、柴天佑、刘红波2)摘要:基于模糊控制策略给出了锅炉系统新的控制方法。

工业锅炉的主要动态包括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特征、不稳定性、时滞和负荷干扰,采用传统控制方法难以实施有效的控制。

运用GPE(Gausian partition withevenly spaced midpoints)模糊控制系统对锅炉对象的主汽压进行研究和实时控制,模糊控制器能够克服许多干扰因素,产生良好的控制效果,最后给出了模糊控制同传统方法的比较结果。

3)模糊控制器的应用本文的线性推理规则表示:IF error is Ej and rate is Rj THEN output is U(i+j)。

Ei代表着一个误差模糊,Rj代表一个误差变化率模糊集,U(i+j)代表着一个输出量模糊集。

4)实施结果上述控制策略用于现场实际对象,尽管现场运行存在很大的干扰,主汽压仍然显示良好的跟踪效果。

可以看出其的主要特征是强干扰及动态变化模糊控制器能够克服许多干扰素,显示了强鲁棒性并产生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2、《模糊控制在水厂混凝投药系统中的应用》1)作者:王强、周建萍2)摘要:针对给水平混凝剂投放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时滞性和模糊性等问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模糊控制的思想,介绍了混淆是非凝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说明了混凝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3)混凝投药控制模糊系统的设计输入E和输出U的论域分别分为7个和9个等级。

对于浊度E和输出输出控制U取模糊语言值均为:{PB(正大)、PS(正小)、ZO(零)、NS(负小)、NB(负大)}可以得出基于手动操作人员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专家的有关知识确定混凝控制的规则库,它包含以下5条规则。

若E为NB则U为PB;若E为NS则U为PS;若E为ZO则U为ZO;若E为PS则U为NS;若E为PB则U为NB;4)结束语:混凝模糊控制是总结熟练操作人员专家的经验形成控制规则而实施控制的一种先进方法。

这种控制系统运行至今,工作稳定可靠,动态性能好。

它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控制方法中过程复杂、结果不准确、对变化及干扰适应和抑制能力差等不足之处。

3、《单片机在退火炉炉温模糊控制中的应用》1)作者:周景振2)摘要:讨论了利用模糊控制技术设计的单片机模糊炉温控制系统,并将其应用于退火炉炉温控制上。

试验表明,这种控制系统比传统的PID调节控制系统精度高、速度快3)制器的设计考虑到退火炉炉温具有非线性、时变等特点,单片机模糊炉温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理论,通过总结操作人员对过程的操作和控制的经验,用模糊条件语句构成控制规则,采用极大极小合成运算原理,从而得到一个模糊炉温控制模型。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步骤大体分三步:精确量模糊化、模糊推理、解模糊。

4)模糊控制规则推理在单片机模糊炉温控制系统中,采用If Ai and Bi Then Ci为模糊控制规则。

其中,Ai为误差模糊子集,Bi为误差变化模糊子集,Ci为输出量模糊子集。

为了充分利用模糊控制量向量所取得的信息,本控制器系统采用加权平均法将模糊控制向量转化为精确控制向量。

4、《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中的分户温度模糊控制》1)作者:刘曼兰,王可崇2)摘要:房间温度控制是典型的时变迟滞系统,用常规PID控制方式很难实现有效控制,而常规FUZZY控制因其稳态性能不佳,又不能满足某些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中的分户智能温控装置对室内热环境实现智能控制的稳态温差不超过±1℃的要求。

笔者设计出了一种行为自校正模糊控制器,应用到某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中的分户智能温控装置中,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行为自校正模糊控制器的性能优于常规FUZZY控制器和PID控制器。

3)行为自校正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对于一个已经设计好的经典模糊控制器,由于其控制规则不够完善,则在某些情况下,当系统的内部参数发生较大变化时,其控制效果往往不佳。

若在该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性能测量环节,一个控制量校正环节,所得到的校正量与原模糊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控制量,这样就能实现对原控制量的校正,这就相当于对原控制规则进行了修改,从而构成一种改进的行为自校正模糊控制器。

4)结果分析行为自校正模糊控制既克服了PID控制对系统参数适应能力差的弱点,又克服经典模糊控制稳态误差比较大的缺点。

行为自校正模糊控制比PID控制有更强的鲁棒性,比经典模糊控制有更小的稳态误差。

而且其控制效果完全满足某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中的分户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所提出的控制性能指标。

但该行为自校正模糊控制器没有解决因模糊量化取整运算而引起的量化误差和调节死区的问题。

因此在稳态阶段,仍有一定的稳态误差,甚至可能会有稳态颤振现象。

笔者认为如果对E,EC,U,P都不采用模糊量化取整运算,而是采用模糊数模型在线插值的方法,则能从本质上消除这种稳态误差。

5、《挖掘机液压系统模糊控制方法的研究》1)作者:李克杰2)液压系统控制的基本内容液压系统是挖掘机实现各种运动和进行自动控制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液压系统的性能决定着挖掘机的质量与工作效率。

现代挖掘机能够根据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自动实现分功率的变量与全功率变量,以保证任何情况下发动机均不超载,使发动机运行平稳且功率得到充分利用;还应设置减速系统(Auto Slow)和负控制系统(Negative Control),以便当其工作装置不动作时,使发动机油门自动减小,并使液压泵排量减至最小以节省能量。

根据挖掘机工况变化大而快这一特点,为有效利用以动机功率,且保证安全,正常作业,现代挖掘机控制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速度传感检查发动机转速是否在输出范围内,并控制液压泵驱动扭矩使二者匹配及防止发动机熄火。

(2)流量分配控制为实现工作装置的联合动作,需对每执行元件(如斗杆液压缸、铲斗液压缸等)提供不同的压力和流量。

当液压系统只有一台主泵时,通过流量分配控制使各执行元件同时动作,满足不同作业的要求。

(3)行走马达控制设置高速、中速、低速行走自动选择系统,实现机器行走随外载荷变化自动无级调速,使行走速度与操纵手柄原位置相对应。

(4)预热在液压油温低于某一界线时,发动机转速自动增高,液压磁流量即随之增加,液压系统很快被加热。

(5)突发增力对主溢流阀施以背压,使系统溢流额定压力上升,短时间提高作业功率。

以上功率的实现,多与对液压系统的控制有关。

由于液压系统的信息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分析和实践表明,模糊控制非常适用这一类系统控制。

3)液压系统模糊控制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模糊控制器,由模糊化、模糊推理、模糊判决(反模糊化)三部分组成,模糊控制工作原理见图1,其中虑线部分表示模糊控制器;e、ec分别表示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E,EC为模糊化的偏差及偏差变化率;u表示模糊控制量,u*为标度变换前的精确量;K1、K2、K3皆为标度变换系数;r、y分别为输入量和输出量。

对于变负载情况的进、回油旁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采用均匀分布的隶属度函数曲线;控制总表生成时,首先将三个语言变量e、ec和u划分为7挡,即用7个模糊子集;正大(PL),正中(PM)、正小(PS)、零(ZO)、负小(NS)、负中(NM)、负大(NL)表示。

e、ec相应于各模糊子集的取值,即为隶属度。

它表示某一确定量对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

控制规则确定了输入e和ec与输出u之间的某种关系,是由“F..THEN.”的条件语句来描述的:IF e is A AMD (or) ec is B,THEN u is C。

4)外载荷变化使液压泵输出压力在系统溢流阀调节压力范围内变化时,由模糊控制可得到接近发动机额定功率的变化规律,且最大的差值不超过5%。

而一般的工程机械用发动机的扭矩储备系数为1.06--1.14左右。

因此,由模糊控制委动机自身特性的结合,完全可以使发动机稳定正常的工作。

6、《热电阻在烟叶初烤炕房温度控制中的应用》1)作者:高明远2)摘要:以炕房温度工艺要求为例,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核心、以Cu50为传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

实践证明温度测量电路新颖、测量比较精确,装置控制性能良好。

3)硬件设计本系统选用AT89C51作为CPU。

根据本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控制精度要求,本装置选择了热电阻式传感器Cu50作为测温传感器[3]。

Cu50测温范围-50℃~+150℃,工作范围20℃-80℃,线性度好,灵敏度高,价格适中,满足了该系统的技术要求。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主要取决于温度测量精度,因此,为了保证精度,从硬件采用了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测量中传感器的连接采用新的三线制方法[1],补偿由导线引起的误差;第二,选用高精度低漂移运算放大器OP07作为运算放大的电路,第三,测量电路采用恒流源供电。

A/D转换器选用常用的ADC1005CMOS10位A/D转换器,即可满足技术要求。

该芯片总的非调整误差为±1LSB,输出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单电源+5V供电,模拟量输入范围为0-5V[4]。

有三个输出通道:一个报警电路,二个电机驱动电路分别控制风门电机的正反转。

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驱动电路采用交流固态继电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