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标准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标准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温升高:体温多次超过摄氏度,通常以腋下温度为准。
2. 发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超过三周。
3. 检查未能确诊:经过一周的系统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常规检查等,仍未能确定病因。
请注意,不明原因发热并不意味着无法找到病因,只是目前的医学手段尚未能确定病因。
同时,每个人的基础体温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因此,突然发热并不一定等同于不明原因发热。
如果遇到不明原因发热,建议先到急诊就诊,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由医生进行初步判断,并指导下一步到哪个专科科室就诊。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
不明原因发热的经典定义不明原因发热(FUO)是指体温持续超过38.3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3周,且经过全面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后,仍然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现象。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临床难题,因为它可能涉及多种病因,包括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FUO的定义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当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了“经典三联症”,即发热、超过3周时间、未能找到病因。
此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FUO的深入研究,这一定义也在不断演化和完善。
1987年,NIH又进一步细化了FUO的分类,将其分为以下4类: 1. 经典FUO:指体温持续超过38.3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3周,经过全面检查仍然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
2. 医源性FUO:指由于医疗操作、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引起的发热。
3. 感染后FUO:指在感染得到治疗后,发热仍然持续超过3周的情况。
4. 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引起的FUO:指由于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发热。
除了以上分类,还有一些其他的FUO分类方式,比如按照病原体分为细菌性FUO、病毒性FUO、真菌性FUO等;按照病理机制分为免疫性FUO、代谢性FUO等等。
FUO的病因复杂,需要全面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定。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其中,微生物学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血培养、尿培养、痰培养、脑脊液培养等方式,寻找可能的感染病原体。
此外,影像学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于发现肿瘤、结核、淋巴瘤等导致FUO的疾病。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PET-CT等。
对于FUO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感染性FUO,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肿瘤性FUO,则需要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手段;对于风湿性疾病引起的FUO,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FUO
•
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 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即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即在1961年 FUO)。即在1961年 Petersdorf和Beeson通过对100名病人前瞻性的研 Petersdorf和Beeson通过对100名病人前瞻性的研 究第一次提出“不明原因发热” FUO)的定义: 究第一次提出“不明原因发热”(FUO)的定义: 反复发热超过38.3℃,病程持续3 反复发热超过38.3℃,病程持续3周以上,并且在 1周的住院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的疾病。由于医疗 技术和诊断流程的进步,许多患者可在门诊治疗 和检查,故在1992年Petersdorf又提出,将“ 和检查,故在1992年Petersdorf又提出,将“入 院后1周仍无法明确诊断”修改为: 院后1周仍无法明确诊断”修改为:经“1周详细的 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 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
• 1.经典型 • 满足经典型的诊断标准需要至少3次医院内病情的评估,3 满足经典型的诊断标准需要至少3次经过一周的检查而未确诊。经典型FUO最常见的原因是 诊,或在门诊经过一周的检查而未确诊。经典型FUO最常见的原因是 感染性疾病,恶性疾病和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疾病。 2.院内型 • 院内型是指住院至少24小时出现发热而入院前无明显感染迹象的 院内型是指住院至少24小时出现发热而入院前无明显感染迹象的 FUO,至少3 FUO,至少3天未确诊可考虑此诊断。此类疾病包括脓毒性血栓性静 脉炎,肺栓塞,艰难梭菌小肠结肠炎和药物热。在鼻胃插管或鼻气管 插管的患者中,鼻窦炎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3.免疫缺陷型 • 免疫缺陷型是指中性粒细胞数500/mm3或更少的患者的反复发热, 免疫缺陷型是指中性粒细胞数500/mm3或更少的患者的反复发热, 3天后仍未确诊。此类中的大多数患者,发热原因是机会性细菌感染。 通常会采用广谱抗生素来覆盖最可能的致病原。如白色念珠菌和曲霉 菌引起的真菌感染必须要考虑。少见的有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4.HIV相关型 HIV相关型 • 包括HIV感染的门诊病人持续4周的反复发热,或住院的HIV感染 包括HIV感染的门诊病人持续4周的反复发热,或住院的HIV感染 病人持续3天的反复发热。尽管急性HIV感染是经典型FUO的一个重要 病人持续3天的反复发热。尽管急性HIV感染是经典型FUO的一个重要 原因,但是HIV病毒可导致患者易于发生机会感染。此类疾病包括鸟 原因,但是HIV病毒可导致患者易于发生机会感染。此类疾病包括鸟 分支杆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在HIV感染的 分支杆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在HIV感染的 患者中,非感染因素引起的FUO是少见的,此类疾病包括:淋巴瘤, 患者中,非感染因素引起的FUO是少见的,此类疾病包括:淋巴瘤, Kaposi’ Kaposi’s肉瘤和药物热。在考虑此类疾病时,患者所处的地理位置是 尤其重要的信息。
不明原因发热防治规范
不明原因发热诊疗指南一、定义及分类不明原因发热(FUO)是指体温数次超过38.3℃,发热持续3周以上,经1周住院检查仍未确诊的发热。
根据疑似病因将不明原因发热分为:经典型、医源型、免疫缺陷型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型,各型不明原因发热的特点不同,要与不同疾病相鉴别,诊断程序也不相同。
另外应根据定义排除普通发热及自限性发热。
1.经典型经典型包括符合以往不明原因发热标准的病例,强调既往的健康人。
要求在医院检查至少3天,3次门诊检查或1周的全面系统的门诊检查,仍未明确发热原因者。
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恶性肿瘤、胶搏血管病。
2.医源型医源型是指住院至少24小时,数次发热,人院前未证实有明确感染源(尽管有可能被感染),至少观察3天而未明确发热原因。
病因包话细菌性静脉炎、肺栓塞、梭状芽抱杆菌小肠结肠炎、药源性发热。
经鼻食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窦炎也是可能的原因。
3.免疫缺陷型即中性粒细胞减少型是指反复发热,中性粒细胞不超过500个/ml3,观察3日仍未明确发热原因者。
发热多由条件性致病菌感染引起,这类患者大多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要考虑到真菌引起的隐性感染,如肝脾念珠菌病和曲毒病,而少见的单纯疙疹病毒感染,多伴有典型皮肤症状。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型是指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人反复发热超过4周或住院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人反复发热超过3天。
尽管急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是经典型不叫原因发热的重要病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也可导致条件性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的不明原因发热要与感染性疾病相鉴别,如鸟一胞内复合分枝杆菌肺炎、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及巨细胞病毒。
在病因诊断中还要充分考虑地理因素。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中,非感染因素较为少见,包括淋巴瘤、卡波西肉瘤及药源性发热。
二、鉴别诊断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关键在找出病因,临床上主要应鉴别四类疾病,即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可引起发热的疾病。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与处理
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的发热,常伴随有头痛、失眠、焦 虑等症状。
06 不明原因发热的预防与注 意事项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
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增强心肺功能,提 高身体抵抗力。
进行力量训练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抵抗病毒 和细菌感染。
保持良好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 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肿瘤性疾病
如淋巴瘤、白血病等,常伴随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
药物热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等可引起发热,常伴随有皮疹、关节 痛等症状。Biblioteka 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中暑
由于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发热, 常伴随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引起的发热,常伴随 有心悸、多汗、消瘦等症状。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室内清洁,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
合理饮食
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在流行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及早就医,明确诊断并治疗
观察病情
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伴 随症状,如持续高热、 寒战、头痛等,及时就 医。
个学科领域。
通过对不明原因发热的深入研究, 有助于更好地指导患者治疗,改
善患者预后。
定义和分类
定义
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发热持续时间长、热型不规则、伴随症状不明显或缺乏特异 性,且经过常规检查和初步治疗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发热。
分类
根据发热的持续时间和病因,不明原因发热可分为急性发热、亚急性发热和慢 性发热。其中,急性发热病程在2周以内,亚急性发热病程在2周至3个月之间, 慢性发热病程超过3个月。
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不明原因发热(FUO)指持续体温超过38.3℃(100.9℉)三次及以上,持续时间超过3周,而经过简捷的询问、窥诊和常规血液检验等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一类疾病。
不明原因发热是一个临床常见但也十分复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能由多种病因引起。
在对不明原因发热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和分析,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和辅助性检查。
首先,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鉴别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这包括病程描述、热型、发热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寒战、出汗、疲劳、纳差、体重下降等),以及既往病史、近期接触史(包括旅行史、医院或家庭中有无感染者接触史)、疫区接触史等。
有些特定的病史信息可能能够提供诊断线索,如旅行史提示可能的疟疾、登革热、裂谷热等;药物史提示可能的药物热等。
其次,体格检查是诊断不明原因发热的重要步骤。
医生应注意热度、皮肤黏膜、淋巴结肿大、心肺状况、腹部体征、关节肌骨等体征。
体格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如心脏多瓣膜损害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听诊异常提示可能的结核或真菌感染等。
实验室检验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凝血功能、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等)、免疫学检查等。
血常规可提供感染性、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线索,如白细胞增多提示感染等;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检查常常有助于发现一些疾病的特征性改变,如肝功能异常提示可能的肝脏疾病、凝血功能异常提示DIC等;炎症指标的增高提示可能有炎症或感染存在;免疫学检查可帮助评估免疫功能是否异常。
辅助性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组织学检查(如活检)等。
影像学检查可发现一些病例的特异性改变,如X线胸透可发现肺结核、肺脓肿等;CT、MRI可发现腹部、盆腔等器官的病变;组织学检查可明确病变的性质,如淋巴结活检可明确结核感染。
在鉴别诊断时,需要根据临床上的不同特征和提示重新进行病史、体格检查,针对不同的可能病因进行实验室检验和辅助性检查。
“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经验谈
03
谁来负责诊治FUO
必须明确“FUO”的病因诊断和病因明确 后的治疗需要分别对待 “FUO”的起源可能涉及全身各系统或各 器官 感染科医师负责病因诊断也许更为合适 理由
“FUO”在明确病因之前无法作系统归类;
近半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系病原体感 染;
感染病科医师接触的“热症”较多,经验相对 丰富;
2.试用抗菌药物:药物选择、治疗时间、观
恶性淋巴瘤(少数情况下);
3.诊断性治疗:适用范围:结核、风湿病,
六、FUO病因诊断的几个特定规律
1.FUO的病因绝大多数为三大类疾病
感染性疾病:半数左右 风湿性疾病:20% ~ 30%左右 恶性肿瘤:10% ~ 20% 仍有5~10%的病例最终不能明确诊断
(三)广范围的辅助检查,着重考虑与疑似疾 病相关的“特异性”检查项目
方法:
四、FUO病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举例:
(四)掌握一定线索后进行一些针对性较强的 检查
1.肿大的淋巴结活检; 2.皮肤、肌肉、血管、浅表部位包块活检; 3.液性包块的穿刺; 4.心包、胸腔、腹腔、关节腔积液、脑脊液穿 刺; 5.进一步的影象学检查。
四、FUO病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二)认真、过细、彻底的体格检查:
不放过任何可疑体征; 不放过任何部位; 需要引起重视一些重要的体征: 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 肿大、畸形、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 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罗音,局部叩痛, 等等; 容易被忽视的体征:口、咽、甲状腺,等
四、FUO病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三、FUO病因诊断对临床医生的要求
四、FUO病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2.发热规律:是否伴有寒战、是否有节律性、是
否总是与其他特定症状伴随(如皮疹、关节 痛),是否有季节性;
95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95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1. 引言1.1 文章背景不明原因发热是指在排除明显疾病因素后,患者仍持续发热,达到一定时间,占据住院病例的10%左右。
这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焦点。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涉及感染性、非感染性、肿瘤性和其他多个方面。
由于其病因不明确,对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
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明确诊断思路,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对95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参考信息,促进对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95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可能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过程的总结,希望能够揭示不明原因发热的潜在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95例患者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做出贡献。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了95例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
通过病历系统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详细整理。
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系统性分析。
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总结不同病因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经验,综合分析得出每个病例的最终诊断和治疗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不同病因对应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注重了病例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尽可能覆盖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因的患者群体,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还采用了多学科协作的方式,邀请了内科、感染科、放射科等专业医师共同参与疾病诊治过程,以确保病例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不明原因发热诊治体会
32(50%)
结缔组织病
2(5.6%)
17(26.6%)
恶性肿瘤
1(2.8)
4(6.2%)
其它
1 (2.8)
1 (1.6%)
未明
3(8.3%)
10(15.6%)
对各科医生都可能是一种挑战
感染科
呼吸科
消化科
免疫科
血液科
普内科
……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考虑
确诊前的病情观察、病人处理
FUO病因诊断很重要
(+)
(-)
(-)
重视病原学检查
病例举例(1)
乔××,女,44岁 间断发热2月, Tmax38℃,伴胸闷憋气20天 基础疾病:溶血性贫血,长期小量激素治疗 既往结核性腹膜炎史 Hb 7g/dl,考虑溶贫活动,将阿赛松加量至40 mg qd; Tmax升高至39℃ UCG:二尖瓣赘生物形成,多次血培养:(-) 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停用激素,并予头孢类及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无效,建议行外科手术,患者拒绝 强力抗感染治疗下,疾病进展, 新出现淋巴细胞为主的脑膜炎 血三系下降 呼吸困难,双肺弥漫病变,ARDS 肺部病原学检查(痰,BALF,肺活检组织)均阴性
病例举例(4)
孟××,女,56岁,山东籍,农民; 反复发热9月; 2007年2月起发热,T38.7℃,伴畏寒、寒战、乏力、头痛等,无明显咳嗽、咳痰、胸闷等; WBC 10.3×109/L,Hb 61 g/L,Plt 111×109/L,ESR 67 mm/h,CRP 42 mg/L; 2007-4胸部CT:左肺下叶占位; 拟“重感冒、巨幼贫、慢性溶血性贫血、肺隔离症伴感染”,先后予加替沙星、替硝唑、头孢××、美洛西林舒巴坦、丁胺卡那、先锋霉素V、奈替米星、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舒巴坦及强的松等治疗无效; 拟“肺隔离症”拟手术,但因发现Plt 73×109/L手术暂缓,遂入内科病房;
不明原因发热应考虑哪些因素
:不明原因发热应考虑哪些因素文/张伟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三大主要原因感染如腹腔脓肿、骨髓炎、亚急性细菌性心膜炎、胆管系统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钩端螺旋体病、立克次体感染等由细菌、病毒、真菌导致的感染。
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肾上腺样瘤(血沉加快)、肝癌(肺转移性肝癌)、心房黏液瘤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till病(成人发作不明原因发热或发热待查(FUO)需要满足以下三点: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9;住院3天未诊断的患者或3次门诊未诊断的患者。
持续3周以上的发热一般可以排除自限性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感染虽不易诊断,但发热一般不超过3周。
如果体温超过38汇,还要注意排除那些体温调定点偏高、体温昼夜波动大的患者。
鉴于此,目前大多数FUO患者是作为门诊患者接受诊断1和治疗的。
因此,第三条标准已经修°改,包括'了门诊和住院患者。
在开出一系列复杂而昂贵的实验室检查前,医生必须找到患者符合FUO诊断标准的证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真正发热的证据。
首先,应该在每天早晨6点和下午6点为患者测体温,以排除体温昼夜波动的干扰。
其次,应该使用电子温度计,以排除伪热。
热型一般对确定病因没有帮助。
的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血管炎、风湿性多肌痛,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亚急性甲状腺炎。
六个次要原因不明原因的肉芽肿性疾病该病常表现为发热、乏力和肝脏受累。
肝功能检查显示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肝活检显示肉芽肿。
局限性肠炎该病表现为持续发热,但患者一般没有胃肠道的主诉。
因此,一般建议消化道造影检查排除该病。
家族性地中海热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经常性的腹腔浆膜炎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疾病,此外它也能导致胸膜炎和心包炎。
家族史对诊断该病十分重要。
药物热是最常见的FUO的偶然因素,易引起药物热的药物有抗组胺药、巴比妥、苯丁酸氮芥、苯妥英钠、腓屈嗪、布洛芬、碘化物、甲基多巴、异烟脐、咲喃妥因、青霉素、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水杨酸等。
不明原因发热(FUO)PPT课件
结节性多动脉炎
12
FUO的诊断策略
13
询问病史
热型
热程与 热度
是否发热
伴随症 状
病史线 索
14
询问病史
发病急缓与轻重 首发症状、主要症状及并发症状 有关医院检查、介绍资料 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既往类似发病情况 个人病史和传染病、流行病学资料 询问各系统常见症状
扩大问诊领域,鉴别性问诊
9
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
➢ 占FUO的20%-30%,而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已 经成为FUO 病因的另一个主要病因;
➢ SLE、SS、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多见,另外成人 Still 病亦多见,多发生在年龄<50岁的人群。颞 动脉炎是老年人FUO的常见原因,没有特殊的 血清学标志物,几乎所有的患者有较高的ESR值 ,诊断通常要求颞动脉的活检;
➢ 在以腹部和胃肠不适为主要主诉的患者中,炎 性肠病是FUO的可能原因。
10
其他
➢ 药物热:许多药物均可引起发热,但抗生素仍是 主要原因。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不合理的药物滥用, 尤其是成分不明中药的使用所导致FUO 病例并不 少见。
➢ 功能性发热近年来报道屡见不鲜,年轻女性多见, 与目前工作、生活压力有关,无需特殊治疗。
3
FUO的分型
➢ 经典型(Classic):体温>38.3 ℃ ,发热持续时 间>3周,门诊就诊3次或住院>3天未能明确发 热病因,常见于感染、恶性肿瘤、胶原血管 病。
➢ 医源型(Nosocomial):体温>38.3 ℃ ,住院时 间>24小时,但入院时无发热,也不处于潜伏 期,超过3天未能明确发热病因。常见于:艰 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药物热、肺栓塞、细 菌性静脉炎、鼻窦炎。
不明原因发热概述
临床医生通常将初步评估无法确定病因的发热性疾病称为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有时也称为无定位体征的发热(fever without localizing signs)。
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大多数发热性疾病在做出诊断前已痊愈或因出现显著特征而得到诊断。
FUO是指经过详细评估和诊断性试验仍无法确定病因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发热性疾病。
在过去几十年里,已发表了大量采用上述FUO定义的大型病例系列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认识FUO患者,还有助于理解FUO随时间和新型诊断技术而变化的情况。
本文将总结FUO的定义、特殊患者人群以及成人FUO的诊断方法。
关于引起FUO的常见和不常见疾病以及对FUO儿童的概述,具体讨论参见其他专题。
(参见“成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评估”)定义根据对100例患者进行的前瞻性分析,Petersdorf和Beeson于1961年提出FUO的定义,该定义长期被视作临床标准[1]:●多次测量体温均超过38.3℃●发热至少持续3周●住院检查1周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该定义已用于比较和对比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和特殊患者人群中的FUO(表1A-B)[1-10]。
有人建议对该定义进行改进,包括取消对住院评估的要求,因为门诊评估越来越完善[11]。
也有人提出扩展该定义,纳入发热持续时间可能不长的医疗保健相关性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和HIV相关性发热[12,13]。
确定患者存在FUO —如上所述,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不是界定FUO的唯一标准。
在做出FUO的结论前,应该已经完成以下评估但仍不能发现病因:●病史●体格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包括分类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血培养(在不同部位至少间隔数小时分别采血3套;若需使用抗生素,所有血培养标本都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酶和胆红素●如果肝功能检查结果异常,则进行甲型、乙型和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尿液分析,包括显微镜检查和尿液培养●胸片检查如有症状或体征指向某个特定器官系统的病变,应进行进一步化验、影像学检查和/或活检。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及策略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路及策略一不明原因发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1. 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不明原因发热定义为反复发热超过38.3℃,持续3周以上,其中至少1周住院系统检查仍病因不明。
针对FUO深入细致的检查,至少包括以下方面:①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反复体格检查;②常规化验:血尿常规(包含显微镜检)、肝肾功能、电解质、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③特殊化验: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RF)、铁蛋白、3次血培养(用抗生素前)和尿培养、病毒(CMV、HIV)、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结核菌素试验;④影像学:胸片,腹部超声。
经过上述检查如果仍未明确诊断,才考虑FUO。
2. 不明原因发热的传统病因文献报道FUO的病因至少有200余种。
常见原因包括(:①感染:细菌感染,如布氏杆菌病、伤寒、结核等;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真菌感染,如曲霉、耶氏肺孢子菌。
②结缔组织病(非感染炎性):类风湿关节炎(RA)、脊柱关节病(Sp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大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多动脉炎、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PMR)、炎性肌病、成人Still 病;③肿瘤:淋巴瘤、血液病;④内分泌疾病: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⑤其他:功能性低热、药物热、伪装热等。
导致FUO的感染性疾病病因之所以难以确定,主要在于三方面:①感染部位比较隐匿,例如心内膜感染;②致病微生物为非典型病原体,如巴尔通氏体、利什曼原虫等;③结核: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
此外,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病导致的FUO占主导地位。
在肿瘤性疾病中,目前认为导致FUO最常见的病因是淋巴瘤,临床表现隐匿。
其他疾病,如急性甲状腺炎、药物热等,临床中也要进行充分鉴别。
文献显示,1964—2007年期间,在诊断的发热患者中,感染比例逐年下降,FUO的病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
在我国历年诊断的发热患者中,感染患者仍然占大部分,然而FUO 患者也在逐年增多。
不明原因发热应急处置预案
不明原因发热应急处置预案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疫情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多名具有‘共同发热临床表现的患者,.呈现一定的聚集性,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危害,指导和规范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应急处置jI:作,保障我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氏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盐城市亭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1、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盐城市亭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区政府成立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负责全区重大不明原因发热疫情应急:r作的指挥机构。
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成员包括区政府办公室、区卫生局、教育局、公安局、建设局、宣传部以及各镇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心,由卫生局具体负责。
2、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现场卫生应急工作指挥部’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冈发热疾病时,在区突发公共甲生虑急中心设立群体性不明原冈发热疾病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现场的卫生应急处理:.i:作。
其主要职责是:统一指挥、协调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调查处理工作;及时报告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关情况,提出有关工作建议;对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疾病应急处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
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疫情监控组、医疗救治组、综合信息组、技术督导组、后勤保障组。
3、发生疫情时各组别的j1:作职责:(1)疫情监控组:制定本地区应急预案,部署各项防治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审核报告J:作,及时组织隔离和疫点消毒;指导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分中心及其他医疗单位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做好病人隔离、预防性服药和消杀一_lj作,划定疫点疫区范同;组织专家定期对疫情动态进行分析,调整对策和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工作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性疾病:
• 有关FUO的今年研究发现,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性疾 病是比恶性肿瘤性疾病更常见的原因。 • 在十几年前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热是FUO的常见原因 ,但随着血清学检测的进展,这些疾病可在短时间内 诊断清楚,因此目前已不在FUO常见病因范围之内。
• 目前,因为Still病和颞动脉炎即使在血清学检测的帮 助下,短期内仍然不能诊断,所以他们已经成为导 致FUO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Still病在小于50岁的人群中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 • 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 这样的多系统炎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具有 颞动脉炎症状和高血沉的患者应早行颞动脉活检。 • 其他原因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冷球蛋白血症、多 肌炎、Wegener肉芽肿病和结节病等。在以腹部和 胃肠不适为主要主诉的患者中,炎性肠病是FUO的 可能原因。
• 腹腔内脓肿则常见于空腔脏器穿孔,憩室炎,恶性 肿瘤性疾病。随着先进检查设施的出现,FUO中腹 腔内脓肿的比例正在逐渐减少。
• 大多数典型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的心内膜炎是 容易诊断的,但是,由于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或有 难培养的微生物存在,FUO更可能出现于血培养阴 性的心内膜炎患者中。 • 一些病毒感染能使发热时间延长,从而是FUO的一 种常见原因,其中CMV感染是最常见的,但EB病毒 和HIV病毒也是FUO的原因之一。
4、其他疾病:
• 在其他疾病中药物热是最常见的,部分原因是由于 机体对某些药物的高敏感性造成的。 • 这些药物包括:利尿剂、止痛药、抗心律失常药、 镇静剂、某些抗生素、巴比妥类、水杨酸盐、磺胺 类药物等。 • 其次肝硬化和各种肝炎也是FUO的潜在原因。
• 深静脉血栓形成,尽管是FUO罕见原因,但临床上 一定要考虑到,并且应行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 诊。 • 人为热与具有一些医疗知识的患者有关,多数发热 病程可持续6个月以上。 • 另外,栓塞和血肿的吸收也可引起FUO,甲亢和甲 状腺炎偶能表现为FUO。周期热,例如家族性地中 海热是罕见的,常发生在特殊人群中。
一、概率思维法
• 1)病程与病因的关系
5、诊断不明疾病:
• 大约有10%的FUO患者不能明确诊断,其中约96% 小于35岁的患者最终会退热,但老年人仅68%最终 退热。 • 在解放军总医院497经典型FUO患者中,诊断不明 疾病为39例(7.8%)。
四、诊断过程: •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 获得一个详细的病史是确定FUO病因的最 基本步骤。 • 病史应包括症状的开始状态和具体表现,持 续时间和周期。
③免疫缺陷型 :
• 免疫缺陷型是指中性粒细胞数≤500/mm3的患者出 现的反复发热,3天后仍未确诊。
• 此类中的大多数患者,发热原因是机会性致病菌感 染。通常会采用广谱抗生素来覆盖最可能的致病原 ,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引起的真菌感染也要考虑, 少见的有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④HIV相关型:
• 包括HIV感染的门诊病人持续4周的反复发热,或住 院的HIV感染病人持续3天的反复发热。尽管急性 HIV感染是经典型FUO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HIV病 毒可导致患者易于发生机会性感染。此类疾病包括 鸟分枝杆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和据细胞病毒 感染。在HIV感染的患者中,非感染因素引起的 FUO是少见的。此类疾病包括:淋巴瘤、Kaposi's 肉瘤和药物热。在考虑此类疾病时,患者所处的地 理位置使尤其重要的信息。
回顾:
• 1961年Petersdorf和Beeson通过对100名病人前瞻 性的研究后第一次提出“不明原因发热”(FUO) 的定义: • 即反复发热超过38.3℃,并呈持续3周以上,并且 在1周的住院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的疾病。 • 由于医疗技术和诊断流程的进步,许多患者可在门 诊治疗和检查,故在1992年Petersdorf又提出,将 “入院后1周仍无法明确诊断”修改为:“经1周详 细地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
不明原因发热
(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
一、基本概念 :
• 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 指所有的不明原因发热。 • 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即不明原因发 热(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FUO亚型的主要特征 :
经典型FUO 体温〉38℃3周 ,3次以上门诊 ,或者住院3天 社区、诊所或 医院 感染、恶性肿 瘤性疾病、结 缔组织和炎性 血管疾病 院内型FUO 体温〉38℃3 天,入院时不 存在,也不处 于潜伏期 医院 院内感染、术 后并发症、药 物热 免疫缺陷型 FUO 体温〉38℃3天 ,培养阴性, 粒细胞计数低 于1000/mm3 医院或诊所 主要是感染 HIV相关型 FUO 体温〉38℃, 住院超过3天, HIV感染诊断明 确 社区、诊所或 医院 HIV原发性感染 、典型及非典 型分枝杆菌病 、CMV感染、 淋巴瘤、弓形 虫病、隐球菌 病。
• 随着疾病种类的不断变化,如HIV感染的出现和中 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数量的增加,1991年Durrack 和Street AC提出一个更加全面地FUO定义 : • 他们根据潜在病因将FUO分为4种亚型——经典型 (classic FUO)、院内型(nosocomial FUO)、免疫 缺陷型(neutropenic FUO)和HIV相关型(HIV associated FUO)
•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降低恶性肿瘤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并可减轻患者痛苦,但是这种药物的反应不能用来 确诊疾病。
• 试验性的应用抗生素治疗极少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只会给以后的诊断增加困难。
五、诊断要点 :
• 在FUO的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特征思维方法和概率思维法。 • 而这两种方法往往结合使用。在多数情况下,一般 先试用概率思维法,找到诊断方向、发现诊断特征 后,再采用特征思维法明确诊断。
回顾:
• 我国在1999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上 FUO定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 ,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 不能明确诊断者。
诊断标准:
• 目前诊断主要是采用Petersdorf的标准: • ①发热病程≥3周; • ②体温多次≥38.3℃; • ③经1周详细地检查仍未明确诊断者;
• 寄生虫感染中应该首先考虑临床意义最大的弓形虫 病和疟疾,此外阿米巴病、锥虫病等也是FUO的发 热原因。 • 另外,随着发热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可能性逐渐减 少,恶性肿瘤性疾病和人为热较则常见。
2、恶性肿瘤性疾病:
• 在成年人中,一般认为恶性肿瘤性疾病是FUO中第 二常见的发热原因,然而,在近来研究中发现,恶 性肿瘤性疾病仅占FUO的7%~13%。 • 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的常规应用有 利于早期发现多种肿瘤,因此,肿瘤不再像以前那 样是FUO的常见原因。 • 老年人中,随着年龄等因素的原因,以及诊断手段 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性疾病是FUO的常见原因。
• 2、最初的实验检查:
• 确诊FUO的必备项目,包括血细胞计数、ESR、常规的生化 检查(包括肝酶)、尿液分析、尿培养、至少2次血培养、 胸部X射线检查。 • 根据体格检查的异常、患者的年龄、从患者身上获得的特殊 病史和最初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再决定需采取的进一步检查。
• 不提倡先应用抗生素来处理FUO,因为抗生素可能隐藏多种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 进一步的询问,应包括用药史:是否用过处 方药、减肥药和中药;从事的职业;是否用 过毒品和饮酒史;是否接触过宠物;外出史 和曾经到过的地方;性活动;家族遗传病; 以前的手术史(尤其影响到是否有异物)等 其他既往的病史都应该仔细询问。 • 在FUO病人中,反复的体格检查是非常重要 的,因为关键因素常在最初检查中遗漏,并 且随着时间的持续,体征更容易表现出来。
• 4、针对性的诊断检查:
• 对于经过前述检查仍未确诊的患者来说,需要 更多详细的检查并且需要专家会诊。
• 1)粟粒性结核
• 2)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重复的血培养
• 3)急性疟疾感染 • 4)颞动脉炎——颞动脉活检
5、试验性治疗:
• 包括感染在内的许多疾病,对皮质类固醇的反应是 短暂的,只有对皮质类固醇介导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皮质类固醇才可应用。
• FUO的原因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的分类。
• 例如,自限性病毒感染的疾病在老年人中很少见, 但是颞动脉炎、肿瘤和结核在老年人中则可能出现 。另外,外出人员由于可能接触少见的感染物质, 从而扩大了FUO原因的范围。
1、感染性疾病:
• 感染性疾病仍然是FUO的最主要原因。
• 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感染约占FUO的1/3。最常见 的感染是结核、腹腔内脓肿、心内膜炎、鼻窦炎、 骨髓炎和CMV感染。 • 结核感染总是FUO的一个常见原因,粟粒状肺结核 和肺外病灶的结核是FUO最常见的形式。
① 经典型 : • 满足经典型的诊断标准需要至少3次医院内病 情的评估,3次看门诊,或在门诊经过1周的 检查而未确诊。 • 经典型FUO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和炎性血管性疾 病。
②院内型: • 院内型是指住院至少24小时出现发热而入院前无名 显感染迹象的FUO,至少3天未确诊可考虑此诊断。 • 此类疾病包括脓毒性血栓静脉炎、肺栓塞、难辨梭 菌小肠结肠炎和药物热。在鼻胃插管或鼻气管插管 患者中,鼻窦炎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 引起FUO的肿瘤中最多见的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 ,常见的为霍奇金病和其他的淋巴瘤。 • 其他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例如多发性骨髓瘤和白 血病也是FUO的较少见原因之一。 • 大多数血液系统疾病可通过血清和尿蛋白的免疫学 检测、骨髓穿刺检查来确诊。
• 在实体瘤中,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引起FUO的原因 ,较少见的是肝细胞癌,结肠和胃肠道、肺和乳腺 的肿瘤。 • 心房黏液瘤很少是FUO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超 声心动图广泛应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