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轼的豪放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苏轼的豪放词

苏轼现存三百四十余首词,各种风格的豪放词仍居少数,现存苏词绝大多数仍属于婉约词。但他的豪放词题材扩大,思想内容与形式都独具特色,尤其风格多样:以散句入词,以诗入词,开创辛词之沉郁,飘逸、旷远、绮丽、豪放、清雄、刚健、开朗,联想丰富,比喻新奇,结构莫测,用笔挥洒自如,自由张扬个性,创新意识浓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之他那广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一步入词坛,立刻给词坛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一、豪放词风的形成及其原因

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因此他的一生在政治上屡受挫折,但在文艺创作上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苏轼豪放词风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一)、革新词风是历史所趋

词,原是民间之物,题材宽广,思想活泼,风格清新,作为一种新兴诗体,本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可惜晚唐温庭筠等花间派词人在发展词令的同时,却把词引向了“艳科”的小径。北宋初期多数词人,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体现到歌词创作之中,他们的作品初具风雅体貌。然而囿于传统偏见,词坛依然沿承五代遗风,即使是代表时风的晏欧词,也只被目为“词中西昆”。柳永词倒是出现了极大的变化,但主要是形式上,其内容仍是“花间”的继续。

另一方面,北宋一些著名文人在政治上都有比较大的抱负,他们不满晚唐五代以来卑靡的文风,故掀起了文学革新运动,余波所及,在词坛上也受到了影响。在范仲淹的词里已有一些风格豪放的作品,如《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出苍凉劲拔的特色,开拓了新的词境。创造出新的腔调,发豪放派词风之先声,而王安石更明白反对依声填词的作法,到了苏轼继承了他们的作风。

(二)、苏轼旷达豪放的自然野性

在苏轼生命和艺术中,贯穿首尾都充满了非同一般的“野性”。从苏轼在诗词中喜欢用的意象中,“我们就能多次地看到‘野鸭’‘野鹘’‘野凫’‘野菊’‘野桔’等这样一些具野味意象的诗作”(木斋先生《苏轼野性论》第一节)。这种“野性”,有崇尚自然之野性,也有狂放不羁之野性;是自然之性,也是不驯服之性。它其实是苏轼徘徊于出仕与归隐之时形成的特殊人生观。诚如朱靖华先生所言:“实是他好纵放逸,浑朴天真,雍容旷达与大自然打成一片的情怀的体现”。(朱靖华《论苏轼晚年中的野性》)苏门学士晃补之说他“居士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①“横放杰出”四字正是对东坡性格的准确概括。

苏轼的野性寄于山水之间,他崇尚自然,不拘格套。《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狂野。这首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并对于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颇为得意。苏轼的这种野性,造就了词坛上独有的豪放词。正是有了他的狂放不羁,才有了他豪放的词风。对苏轼的豪放词风,南宋胡寅有一段很著名的评价,他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②

宋初词坛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沉寂局面,从柳永开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神宗、哲宗、徽宗时,苏轼,黄庭坚、秦观、贺铸和周邦彦等“元祐词人群”带来了宋词的空前繁荣。他们的词多表现个体人生的失意不幸,都市化的文学镀上了一层想象中的山林化色彩。③而苏轼是其中的中流砥柱,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豪放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还有其曲折的经历和鲜明的个性是他豪放词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和基础。

二、豪放词的风格、艺术特色

(一)、豪放词派的创立

自从明人张南湖首创词有婉约、豪放两派之说,后之论词者,大多宗之。但也有学者提出

我们衡量词史上的名家,究竟有多少可属于婉约派?有多少可属于豪放派呢?一般公认的比例数,大致是五比一。”(见郑骞《词曲的特质》)北宋豪放派一般仅承认苏轼一人,而苏轼的豪放词,按台湾王保珍先生所标举,为20余首(参见王保珍《东坡词研究》):“综观全部东坡词,其豪放之作,不过二十至二十五首之谱,比例不大。”也有论者认为苏轼词真正够得上是“豪放”词的,仅有“大江东去”一首而已,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豪放”词派的存在。

这种现象,说明对“豪放”词艺术特质、审美价值缺乏理论的、系统的认识。可说是论者对豪放词的直观感受,尚缺乏细致的分析。

苏轼最早的词作,按王文诰《苏诗总案》载,为熙宁五年(1072)所作《浪淘沙》,词句尚为“绮陌香尘”“槛内群芳”之类,可说是尚在学步欧晏。翌年所作的《行香子·过七里滩》,已堪与苏轼之诗名匹配,尤其是上下片之结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均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但仍未见苏轼之人格、性格、词格。之后作的《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堂庑渐大、登临渐高,使用了大字眼、大角度,使用了议论的句式。已可见苏轼豪放洒脱词风的苗头。

真正实现豪放词风创作的,是苏轼随后的知密州时期。试看其《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密州之前,东坡确无此类“鄙俚浅近、叫呼眩鬻”之作,此词特点有五:一是多用议论而非传统词作之具景细微的刻划。全词由“世路无穷”以下皆为议论,一气贯下,如此气势,舍东坡其谁也?二是由议论而产生了直露,而非传统词作的含蓄蕴籍。写景物而云“野店鸡号”,抒情怀而云“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此亦确非一般词人所敢写;三是多用典故,以补议论之空乏;四是用大字眼,如“千字”“万卷”“千端”等,铺大景致,如“云山摛锦”等;五是全词既有“孤馆灯青”一类景物所透露的惆怅感,又有“袖手何妨闲处看”的洒脱感,形成一种超旷豪逸的总体审美感受。此五者,皆后来“豪放词”之特质。此词作为坡公在词风转折时期之作,其意义在于对传统的某种破坏,而不在新风格之建立。因此,尽管艺术上有不成熟或太过之处,亦不足为怪。苏轼抵达密州之后的词风,基本上沿着上述特质加以发展,终于使豪放词风得以确立。

随后作的著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身在荒远的北国,思念家乡,梦会亡妻,这无疑是典型的婉约词题材,但一入东坡之手,便绝不似柳七、秦观之作。他将豪迈、洒脱的胸襟溶入令人九曲回肠的题材之中,而使人在“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些表面凄凉的意象之中,感受到某种超旷之美。词人写凄清悲凉,却绝不深入细腻地刻画,而是以“千里”“十年”“泪千行”及“明月夜、短松岗”这些大字眼、大景致、大画面来表现,从而化凄清为苍凉,转婉约为豪放。可以说,这是一首以“豪放”写“婉约”之作。是苏轼第一首艺术上获得空前成功的豪放、婉约结合之作。

其后便是那首著名的描写出猎场面、气势如虹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推出了雄浑的第一首豪放词代表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