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1、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指按照“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模式,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2、“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中的“三”和“一”分别指什么?“三证合一”中的“三”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照;“一照一码”中的“一照”是指新营业执照,“一码”是指统一代码。
3、“统一代码”是什么?统一代码全称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国家标准委依据《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文件规定,依据《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制规则》(GB32100-2015)赋予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码,共18位,由五部分构成,其中: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其中工商部门的代码标示为9;机构类别代码1位,其中企业的代码标示为1,个体工商户的代码标示为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码标示为3;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主体标识码9位;校验码1位。
4、“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依据是什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依据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和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质监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等。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

全国“三证合一”政策解读1、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指按照“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模式,将原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下简称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2、“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中的“三”和“一”分别指什么?“三证合一”中的“三”是指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照;“一照一码”中的“一照”是指新营业执照,“一码”是指统一代码。
3、“统一代码”是什么?统一代码全称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每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国家标准委依据《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文件规定,依据《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制规则》(GB32100-2015)赋予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码,共18位,由五部分构成,其中: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其中工商部门的代码标示为9;机构类别代码1位,其中企业的代码标示为1,个体工商户的代码标示为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码标示为3;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主体标识码9位;校验码1位。
4、“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依据是什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依据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和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质监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等。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知识点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知识点一、背景和意义1.背景:传统的工商、税务、组织机构三证独立办理,企业需要提交大量材料、跑多个部门,繁琐耗时,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简政放权,我国决定进行“三证合一”。
2.意义:推行“三证合一”能降低企业创办和运营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和监管,防范非法经营和欺诈行为。
二、实施主体和适用范围1.实施主体: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主体。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新设立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现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申请变更、注销等登记事项的情况。
三、“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流程3.窗口受理阶段:企业提交在线申请后,需要前往工商部门窗口进行资料审核和受理,需提交纸质版的相关文件。
4.综合审核阶段:工商部门根据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投资额等信息。
5.发证阶段:审核通过的企业将获得一张新的“三证合一”证照,此后即可正式开展经营活动。
四、成效和问题解决1.成效:通过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企业开办时间从过去的20多天缩短到5个工作日以内,办理登记的简易工商登记从原来的分别需要10个工作日和6个工作日分别缩短到3个工作日和1个工作日。
2.问题解决: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遇到个别地区的操作不规范、申报材料不统一等问题,这时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和投诉,以便及时解决。
五、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2.注意事项:企业在办理“三证合一”登记时,应提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要求,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配合相关部门的审核要求和流程。
六、延伸发展1.政务服务一体化:在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基础上,政府还可以进一步推行政务服务一体化,将更多的相关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体,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企业登记服务。
2.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投资和创业者,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5.09.10•【文号】税总函〔2015〕482号•【施行日期】2015.09.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税总函〔2015〕4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工商总局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及有关文件精神,现就税务部门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关具体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落实好“三证合一”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简政放权、便利市场准入、鼓励投资创业、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
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税务总局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三证合一”改革有关工作做出了详细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级税务机关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三证合一”改革的重要意义,顾全大局、主动作为,积极采取措施、攻坚克难,认真学习贯彻系列文件精神,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优化各项工作流程,落实岗位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到人,确保“三证合一”改革顺利实施。
二、切实做好“三证合一”工作衔接根据有关工作部署,2015年10月1日要在全国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
各地税务机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国税、地税之间的协作合作,做好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配合,统筹做好改革前后的过渡衔接工作,确保现有登记模式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平稳过渡。
10月1日起,全国将正式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_规章制度_

10月1日起,全国将正式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
9月22日,全国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视频会召开,国务委员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县长李晖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三台分会场参加会议。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即: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由原有的工商、质监、税务部门分别颁证,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会议传达了国务院总理重要批示精神。
会议指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有利于市场准入、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推进简政放权,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健全社会诚信体系。
会议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坚持便捷高效,提高准入效能;坚持规范统一,抓好关键环节;坚持统筹推进,形成改革合力。
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培训宣传,加大宣传解读力度,及时解答和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三证合一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引言“三证合一”是指将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张营业执照,旨在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自2015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确保该制度的顺利实施。
一、三证合一的背景1. 政策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注册登记程序繁琐,效率低下,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决定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2. 国际趋势“三证合一”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企业注册登记的简化,如英国、新加坡等。
我国推行“三证合一”,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二、三证合一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对市场主体登记信息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依法予以登记。
市场主体登记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领取营业执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市场主体登记机关应当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张营业执照。
3. 《关于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意见》《关于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意见》要求,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市场主体办理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时,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营业执照。
4.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企业应当依法公示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基本信息。
5.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在办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后,及时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基本信息进行公示。
三、三证合一的登记程序1. 设立登记(1)申请人向登记机关提交设立登记申请书、章程或者合伙协议、注册资本证明、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等材料。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政策解读

一.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一照一码”的登记模式。
二.武汉市什么时候实施“三证合一”改革?按照工商总局等六部门的改革部署,全国将从2015年10月1日起,在新设企业和变更企业中,全面推开“三证合一”改革。
湖北省决定从2015年9月10日起在全省先行全面推开此项改革。
按照省市同步推进的思路,武汉市同步启动“三证合一”改革。
三.武汉市哪些市场主体适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根据规定,武汉市“三证合一”改革,适用于全市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分支机构。
个体工商户和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暂时未纳入改革范围,待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相关事项后再组织实施。
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哪些新亮点?“三证合一”改革的核心是便利市场准入,简化手续、缩短时限、便民利民。
其亮点体现在“六个一”:1.一套材料、一表登记:按照“保留必需、合并同类、优化简化”的原则,对工商、质检、税务部门的申请文书及提交材料规范进行整合优化,实行“一套材料”和“一表登记”申请。
2.一窗受理:企业只需到工商部门“一个窗口”申请即可,方便企业办照。
3.一个部门审批:工商部门统一受理企业申请并审核后,申请材料和审核信息在部门之间共享,减少重复性审查。
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予以受理和办理,3日内发照。
4.一照通用:各相关部门要在各自的领域认可、使用、推广“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对已领取“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企业在办理相关事务时,不再要求企业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5.一码管终身:营业执照上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从源头上赋予企业全国统一的主体识别号,使企业拥有全国唯一的“身份证号”,企业主体注销后,该代码将被保存,保留回溯查询功能。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知识点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知识点2020年10月1日起我国实施“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制度,即所谓的三证合一。
具体就是说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合并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今天,小秘书就把“三证合一”的那些事儿全都整理在一起跟大家做个汇总存档方便以后工作中的查询使用。
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负责全市“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协调推进工作。
同时,设立了企业换照过渡期(2020年9月1日—2020年7月31日),企业应当于2020年7月31日前完成新营业执照的换发工作。
过渡期结束后,旧营业执照一律作废。
1税务登记是否就取消了啊?省工商局相关人员表示,“三证合一”是政府推动简政放权的重大举措,通过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监管有效衔接,体现了放管结合、部门共治的原则。
其实“三证合一”并非是将税务登记取消了,只是将此环节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口受理,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这个营业执照在税务机关完成信息补录后具备税务登记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2那“三证合一”之后,企业该怎么办理注销登记呢?首先您需要先向税务主管机关申报清税,填写《清税申报表》。
企业可向国税、地税任何一方税务主管机关提出清税申报,税务机关受理后将企业清税申报信息同时传递给另一方税务机关,国税、地税税务主管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分别进行清税,限时办理。
清税完毕后一方税务机关及时将本部门的清税结果信息反馈给受理税务机关,由受理税务机关根据国税、地税清税结果向纳税人统一出具《清税证明》,并将信息共享到交换平台。
3我们公司在“三证合一”后30日内未到税务机关报道,是不是就逾期登记了?各省税务机关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落实国务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建设方案调整相关信息系统的通知》(税总办发〔2020〕160号)要求,落实企业纳税人识别号与统一代码的衔接方案,配合有关单位,搭建省级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并改造自有税务应用类系统及网上办税等系统,实现与税务总局统一推广系统的对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5]89号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5]89号](https://img.taocdn.com/s3/m/f390d9f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4f.png)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市政府印发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5]89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5年6月2日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和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苏政办发〔2014〕102号)等文件要求,现就在全市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以下简称“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目标,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政府工作要求,积极贯彻落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力争实现“一照一码”;简化准入程序,改进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投资创业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便捷高效,规范统一。
按照材料简化、程序简便的要求,通过优化整合审批流程,建立联办工作机制,方便申请人快速通过市场准入环节。
对纳入“三证合一”范围的企业,以依法行政为前提,在统一的工作标准下,实现“统一受理、数据共享、并联审批、核发一照”。
(二)统筹协调,同步推进。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三证合一”协调推进工作机构,确保“三证合一”工作落实到位,苏州市级层面“三证合一”工作由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义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登记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和。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将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并为一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极大地简化了企业登记手续和程序,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精力。
这一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繁琐而复杂,需要企业前往多个部门分别备案,导致政府资源重复配置,工作效率低下。
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将各个部门的信息整合在一张证书中,节省了政府的人力物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政府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服务企业和促进经济发展上,推动政府职能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
其次,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由于手续繁琐,需要企业支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大大简化了登记手续和程序,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节约了企业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更是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
再次,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着信息孤岛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互通,不利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将各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使企业的信息更加透明,提升了市场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到其他企业的各类信息,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着官僚作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营商环境的改善。
而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可以减少官僚作风,降低腐败风险,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提高了政府的政务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之,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意义重大。
它不仅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还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什么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什么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的,分别由工商部门核发的、质监部门核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的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三证合一”后,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时提供的“税务登记证件”,包括纳税人领取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纳税人办理统一代码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凭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可代替税务登记证使用。
那么,在“一照一码”新登记模式下,临时税务登记取消了吗?
“三证合一”并非取消税务登记,临时税务登记法律地位仍然存在
过渡期间未换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企业申请临时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按照原规定办理。
“三证合一”并非取消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法律地位仍然存在,只是政府简政放权将此环节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窗受理,核发一个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这个营业执照同时具备原来三种证件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纳入“三证合一”并非万事大吉,未纳入“三证合一”的登记事项,还需要按现行规定办理,仍需执行现行税收政策法规。
比如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临时税务登记,纳税人税种登记、纳税人账户账号登记、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仍按原登记程序,由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到税务登记机关办。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促进企业创新和简化行政程序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旨在促进企业的合规发展和减少行政成本。
本文将介绍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背景、目的、实施和影响等方面。
一、背景在过去,中国的企业注册制度比较复杂,需要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书三种证照。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之间办理多项手续和提交多份资料,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消耗。
此外,由于这三种证照涉及到不同的政府机构,因此也造成了信息交换不畅和监管难度。
为此,中国政府开始着手改革企业注册制度,尝试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书三种证照合并为一证,以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政府效率和监管效能,并促进商业、投资和就业等方面的发展。
二、目的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简化企业注册流程,避免重复申报和信息核验,提高企业的注册效率和便利度;二是强化企业信息共享和监管,提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和减少企业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具体来说,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1.简化企业注册程序。
企业只需要提交一份登记申请表格和必要的材料,由注册机构一站式办理,避免了在不同的机构之间反复奔波,减少了时间和资金成本。
2.提高政府效率和监管力度。
政府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企业的注册情况和经营状况,实现信息共享和监管的无缝对接。
同时,由于企业信息登记更加完整和准确,政府对企业的信用监管和执法监管也更加精准和有效。
3.促进企业发展。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行政成本和时间成本,并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情况自201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按照新规定,企业在进行注册时只需提交一份《工商注册申请》即可申请企业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股东等信息的注册,而无需再逐一申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等多项证照。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知识点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知识点“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照合并为一张证照的登记制度。
该制度的出台旨在简化企业登记手续、减少企业负担、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以下是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相关的一些知识点。
一、制度背景1.1三证合一的背景和目的三证合一的背景是我国深化简政放权,推动市场化、法治化的重要举措,旨在减少企业登记手续,降低企业成本成本,简化政府管理程序,促进市场化和便利化的经营环境。
1.2三证合一的重要意义三证合一可以减少重复的检查和审批环节,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准入效率,降低创业门槛,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二、实施范围和登记主体2.1实施范围三证合一制度适用于市场主体登记和管理,包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
2.2登记主体登记主体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
三、登记事项和登记证照3.1登记事项登记事项主要包括企业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股东信息、经营范围等。
3.2登记证照登记证照是指颁发给市场主体的三证合一证照,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登记机关应当在颁发证照同时指引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四、登记程序和时限4.1登记程序登记程序包括申请材料准备、网上申请、预审、窗口受理、核准、领证等程序。
4.2登记时限登记时限是指从受理登记申请到颁发三证合一证照的时间,登记时限应当不超过5个工作日。
五、相关配套政策和举措5.1配套政策相关配套政策包括简化工商登记手续、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推行全程网上办理等政策。
5.2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是指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市场主体实行限制或禁止准入,促进公平竞争和市场有序运行。
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6.1法律法规的配套不完善三证合一制度的推行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
6.2信息共享不完善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重复核验和审核,增加了企业的办事成本。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中仍面临六大问题亟待解决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中仍面临六大问题亟待解决背景为了促进企业登记和管理的便利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国家在2014年底启动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即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纳税登记证合并为一个证照,称之为“营业执照”。
目前,三证合一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近七年,旨在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优秀的市场环境。
但是,改革中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六大问题1.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实现三证合一的核心就是信息共享,然而,存在信息不同步、信息安全隐患、数据重复、数据准确性等问题。
不同机构之间对于企业信息共享的接口问题也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2.信息公示责任不够明确三证合一实施后,企业信息公示的主体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转为资信信息机构。
但难免出现信息不全、信息错误、信息迟缓等问题。
如何保证信息公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系统接口操作繁琐实施到现在,状态还是传统的监管,由于接口问题导致的操作繁琐较为广泛。
企业申请三证合一证照后,在使用或者办理相关业务时需要提供组织结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反而混淆了企业办事的逻辑。
4.注册资本标准化仍需明确根据三证合一政策,工商营业执照中不再标注注册资本,同时注册资本的管理和核实也由工商局转到了税务部门。
但是目前,注明注册资本的业务还存在一部分场景,所以如何更加有效的引导企业标准化注明注册资本,仍需要加大引导力度。
6.对于企业治理的规范化要求未明确三证合一制度下,企业工商注册管理变得更简化,但是与管理简化对应的是企业治理要求的完善及规范化的重要性。
当前,对于企业治理的规范化要求,依然较少。
结论综上所述,虽然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在简化企业登记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面对新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力度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共享,提升信息质量,简化审批程序,推动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内容_规章制度_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内容导语:“三证合一”已经登台了一段时间,很多人仍然不熟悉,下面小编整理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一、“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内容(一)“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范围2019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只针对新设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统称“企业”)。
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类型纳税人不纳入这次改革,相关登记、管理制度仍按原规定执行。
(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过渡期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底为过渡期,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仍可继续使用。
在办理企业类市场主体变更登记时,换发“一照一码”执照,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由企业登记机关收缴、存档。
从2019年1月1日起,一律改为使用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原发证照不再有效。
(三)“三证合一”登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设计为18位,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1位):为登记管理部门代码;第二部分(第2位):为企业等纳税人类别代码;第三部分(第3-8位):为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第四部分(第9-17位):为主体标识码;第五部分(第18位):为校验码,由系统自动生成。
(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后纳税人识别号适用标准“一照一码”改革后,纳税人识别号由以下几个类型构成:1.已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其纳税人识别号采用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执行。
2.未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个体工商户以及以居民身份证、回乡证、通行证、护照等为有效身份证明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其纳税人识别号由“身份证件号码”+“2位顺序码”组成。
3.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居民身份证、回乡证、通行证、护照等为有效身份证明的临时纳税的纳税人,其纳税人识别号由“L”+“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L”+“身份证件号码”组成,作为系统识别,不打在对外证照上。
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近年来,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力求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便利和稳定的环境。
其中,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改革目标、具体措施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介绍我国原先的企业登记制度包括工商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
每个证照都需要独立办理,且由不同机构分别管理,给企业办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和成本。
为了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我国决定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二、改革目标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注册登记的便利性和效率,简化企业办事流程,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创新创业。
通过合并三个证照,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加快审批速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三、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我国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1. 一网通办:搭建统一的企业登记平台,实现一站式网上办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所有的注册登记手续,无需到各个部门排队办理。
2. 信息共享: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各部门间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减少企业重复办理手续。
3. 材料减证:简化申请材料,减少企业提交的证明文件,如合并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明为一证。
4. 流程优化: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加快企业注册登记进度。
四、影响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1. 创业便利:企业创业过程更加便利,注册登记时间大大缩短,减低了入场门槛,激发了创业热情,促进了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浪潮中。
2. 成本降低:合并证照、简化材料,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
企业用于办理注册登记的时间和费用减少,释放出更多资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3. 效率提升: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加快了审批速度。
企业办事更加高效,政府部门的工作也更加精细和专注。
4. 数据共享:各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避免了企业重复提交材料和重复办理手续。
有效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政务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义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简政放权,不断完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便利和优化的服务。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和繁重的登记流程却成为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减少企业注册程序,提高注册的效率和质量,我国于2024年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照合一,推行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首先,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助于减少企业注册时间和费用。
过去,企业注册需要逐个申请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整个流程繁琐繁重,不仅时间长,而且需要支付多项费用。
而现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简化了注册流程,企业只需要一次性提交相关材料,经过一个窗口办理各项手续,注册时间和费用大大减少。
这样,企业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核心业务的开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过去,企业经营者办理不同证照需要跑多个部门,导致信息不对称和监管困难,一些企业甚至存在违法经营的现象。
而现在,企业通过统一的登记制度,相关信息得到了整合,企业经营的过程更加透明,监管部门可以更加方便地对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了企业经营的规范性。
再次,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助于促进创新创业和市场竞争。
过去,注册流程繁琐费时,给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对一些创新创业的活力起到了不利的作用。
而现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大大降低了注册门槛,提高了创业者的参与意愿和积极性,促进了创新创业的发展。
同时,减少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助于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政府效能。
过去,企业注册需要跑多个部门,不仅浪费了企业和政府的时间和精力,也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的现象。
而现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了政府与企业的接触环节,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公正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6.23•【文号】国办发〔2015〕50号•【施行日期】2015.06.23•【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
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这一改革,可以进一步便利企业注册,持续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这是维护交易安全、消除监管盲区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对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一改革的重要意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这一利国利民的改革举措顺利实施。
二、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改革目标。
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一照一码”登记模式。
(二)基本原则。
1.便捷高效。
要按照程序简便、办照高效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登记效率,方便企业准入。
“三证合一“工作方案

“三证合一“工作方案三证合一工作方案一、背景和意义我国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注册登记制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登记制度存在着注册步骤繁琐、审批时限长、信息不通、制度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推动市场化进程,我国决定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即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个证照合并为一张证照。
这一举措的推出,将有力提高我国企业注册登记的便捷度和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措施1.目标:a.简化注册程序:通过“三证合一”,取消企业注册过程中的重复环节,提高注册的效率。
b.加强信息互通:建立统一的企业注册信息系统,实现各部门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共享、数据整合的能力。
c.降低经营成本:由于“三证合一”可以减少复杂的注册流程,使企业省去了多次往返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2.措施:a.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具体操作办法,确保的顺利进行。
b.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通过投入资金建设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共享,便于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c.简化注册流程:修订企业注册申请表格,并整合相关申请材料,压缩注册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d.加强人员培训: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使其熟悉新的登记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步骤1.修订法律法规:组织起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方案,并进行公开征求意见。
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修改,确保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投入资金建设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整合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的相关信息,确保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共享。
3.简化注册流程:修订企业注册申请表格,简化申请材料,压缩注册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在注册流程中引入线上申请和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
4.开展人员培训:对各级各类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新的登记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知识点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知识点一、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种证照合并为一个证照,即“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自2016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
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意义?1.简化繁琐的企业登记手续,减少企业行政成本。
2.降低企业办理各类行政手续的门槛和成本,推进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改革。
3.促进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的数据互通,实现了信息共享。
4.有利于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打破“企业复制”现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三、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适用对象?三证合一登记制度适用于新注册的所有企业和机构。
而对于已经颁发了“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企业,依法应当颁发“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
四、“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包含哪些信息?“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中包含了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营业范围等内容,其中主要包括:1.公司名称和住所。
2.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等主要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
3.公司的注册资金和实收资本。
4.主营业务范围和行业分类。
5.成立时间和营业期限等。
6.其他需要注明的企业基本信息。
五、如何办理“三证合一”登记?首先是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登记。
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中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办理。
其次是登记税务登记证。
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要先进行税务登记注册。
具体步骤是:填写《税务登记申请表》并提交各种资料,经过审批后领取税务登记证。
最后是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注册。
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同时,向组织机构代码管理部门提交有关材料进行注册申请,审批后领取组织机构代码证。
六、“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2015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发布。
在此基础上,2016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营业执照管理条例》的通知》出台。
七、“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改革未来发展趋势?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以来,为企业减轻了行政负担,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优化投诉举报平台和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14〕41号)、《辽宁省企业“三证合一”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辽工商发〔2014〕42号)及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展“三证合一”登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要求,自2015年3月1日起,本溪地区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企业登记制度.日前,记者专题采访了本溪市工商局副局长唐云,对相关政策予以解读.记者:什么是“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唐云:“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将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照)合而为一,将质监的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的税务登记号码统一加载在工商营业执照上的一种全新的登记方式.企业登记只需在工商登记窗口一站式办理,实行“统一受理、联动审批、限时办结、核发一照”的登记模式,简化准入手续,缩短办理时限,推进登记制度便利化,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记者:“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对比以往的登记制度有哪些变化?唐云:一是简化申请材料.实行档案共享,不再要求申请人向工商行政管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重复提交相同的申请材料.按照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要求,不再要求申请人向国税、地税部门提交验资报告或评估报告.二是简化审查环节.实行信息互认,工商行政管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共同审查的申请材料和登记事项,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其他部门不再重复审查.三是改革年检制度.对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企业,不再实行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制度.四是改革有效期限制度.对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有效期限与营业执照营业期限一致.五是暂停涉企收费.对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企业,暂停收取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工本费、技术服务费、key费用和年检费.六是加快集中审批进程.按照一级地方政府“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有关内设机构人员全部进驻政府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服务.记者: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唐云:一是一个窗口办理.过去企业办理“三证”,需要跑一个行政审批大厅或二个行政审批大厅的三到四个业务窗口.改革后,企业只须到一个行政审批大厅的一个业务窗口即可,从这个角度讲,大大省节了办理时间,也降低了办理成本.二是一套材料申报.改革前,对相同的申请材料,比如企业章程、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证明等,需要企业分别向工商、质监、税务部门重复提交.改革后,不再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相同的申请材料,提交一份即可.通过业务平台,实现部门共享.同时,实现一表申报,在工商登记申请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一张信息采集表,采集质监、税务部门需要的信息.在方便企业的同时,也节省了办理成本.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对工商、质监、税务共同审查的申请材料和登记事项,改革前,需要各自审查把关,改革后,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其他部门不再重复审查.通过业务平台,由工商部门将审查结果共享给质监、税务部门.四是实现了办理时限的大大缩短.以设立登记办理期限为例,目前的制度设计是工商部门3天、质监部门3天,国税、地税各1天,最后打印营业执照1天.在企业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前提下,需要8天左右的时间.初步实现了国务院文件提出的“简化手续、缩短时限”的总体要求.五是改革红利最大化.此次改革,不再要求申请人向国税、地税部门提交验资报告或评估报告.与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中作出的“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外)之规定,实现了相统一.同时,鉴于改革后不再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同步取消了组织机构代码年检制度、有效期限制度和收费制度.比如,有关文件明确的改革有效期限制度:对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企业,组织机构代码登记有效期限与营业执照营业期限一致.改革前,组织机构代码证有效期为四年,改革后有效期与企业的存续周期实现了相一致.这此改革内容,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红利释放的延续,或者说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红利,对企业的触及力最大、最直接,实现了改革红利最大化.六是实现了监管有效衔接.有关文件规定:“强化部门协同、提升监管效能”充分体现了放管结合、部门共治的原则.其一,实行信息共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核准公司股东、股权变更登记(备案)的同时,将公司股东、股权变更登记(备案)信息共享给国税、地税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工作.改革前,是工商部门登记后将这部分信息传递给税务部门,由于受技术手段及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限制,实际工作中落实得不是很好.改革后,将这一环节提到登记环节中,实现了信息共享全覆盖.其二,实行信用惩戒.对税务部门认定的非正常户纳税人,工商部门督促企业到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相应手续,在纳税人办理相关涉税事宜后,再予核准变更登记;对其法定代表人,未取得原税务登记机关出具的已办理完涉税事宜证明的,工商部门不予核准登记为新设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其三,实行联动监管.工商部门将吊销、注销企业信息共享给质量技术监督、税务部门,督促企业办理组织机构代码、税务注销登记.其四,严格市场退出.对未办理税务注销登记的企业,工商部门不予办理注销登记.这些制度设计,通过业务工作平台加以实现,对加强事中监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七是推动简政放权.《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意见》(辽政发〔2014〕21号)明确:改进和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各级政府要加大行政审批事项及相关服务项目向大厅集中的工作力度,推进部门审批机构成建制进入大厅.有关文件明确:按照一级地方政府“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各级工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有关内设机构人员全部进驻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服务;按照“市场主体在一个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的原则,加快调整登记事权管辖.这一要求,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记者:“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行后,企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唐云:一是企业省外经营需要特殊处理的问题.考虑到全国改革的不一致性,为方便企业省外经营,有关文件规定,对于企业省外经营,确需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由质量技术监督、国税、地税部门根据企业申请,凭其提交的加载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予以制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企业确需,需要提交相关情况说明;二是后发.凭其提交的加载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由质监、税务部门依托各自的业务系统,予以制发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关于此种情形下的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有效期限问题,由质监部门确定,应该与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期限相一致.二是已有组织机构代码证到期问题的处理.对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前已设立的企业,办理的原组织机构代码证有效期限到期了,且无变更登记情形的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如何处理.有关文件对此种情形未做出具体规定,可以按照现有登记模式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延续,也可以换发“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三是不纳入“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登记市场主体仍然按照现行规定办理.有关文件规定,我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含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以下统称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和税务登记,适用本办法.目前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登记仍然按照以前的规定办理.四是未纳入三证合一的登记事项还需要按现行规定办理.比如有关文件规定,临时税务登记,纳税人税种登记、纳税人账户账号登记、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仍按原登记程序,由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到税务登记机关办理.再如企业开户银行及银行账号、财务负责人(会计)、办税人、从业人数、电话等发生变化的,以及纳税人房屋、土地、车船情况变更登记,仍按原税务变更登记程序,由企业到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国税登记窗口、地税登记窗口办理等等.记者: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目的意义以及对我市经济发展能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唐云: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施行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2014年6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大力减少前置审批,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简化手续,缩短时限,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市场准入制度的具体实践.面对当前全市经济处于调整期和加快建设“三都五城”新本溪的形势任务,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工商局、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在全市加快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将有利于释放社会资本活力,激发社会投资热情,促进市场主体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对电子商务、新兴企业、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力.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有利于营造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近年来,虽然各部门在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市场准入机构多、准入程序复杂、手续繁多、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对此呼声很高.由于一些部门互为前置条件,办齐手续需要跑几个部门,往往要花很长时间,牵扯了很大精力,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转.“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施行,减去了创业者的无谓的负担,减少了时间成本,减轻了社会成本,提高了政府效率,节约了职能部门的时间、经济、人力等成本支出,确是一件提高效能、节约成本、方便企业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