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不等式的总结及应用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详解
解:设DQ长为y(m),则
x 4 xy 200
2
A
M
N
B
故:
200 x y 4x
2
E
F
(2)解: x 0
s 4200x 210 4xy 80 2 y 400000 2 38000 4000 x x2
2
2
400000 S 38000 4000 x x2
分析二、 挖掘隐含条件
∵3x+1-3x=1为定值,且0<x<1 则1-3x>0; 3 1 可用均值不等式法 ∵0<x< ,∴1-3x>0 3 1 1 3 x 1 3 x 1 2 ∴y=x(1-3x)= 3x(1-3x)≤ ( ) 3 12 当且仅当 3x=1-3x 即x=1 时 y
3
2
x 4000 当且仅当 200吨时,每吨的平均成本最低
不等式定理及其重要变形:
(定理) a b 2ab(a, b R)
2 2
ab ab (推论) 2
( a, b R )
ab
ab 2 ( ) 2
1 例1、已知:0<x< ,求函数y=x(1-3x)的最大值 3 分析一、 原函数式可化为:y=-3x2+x, 利用二次函数求某一区间的最值
y 2x 3 x y 3 2 2
当且仅当
y 2 x 即: y 2 x 时取“=”号 x y
即此时
1 y 2x x 而 2 2 2 x y 1 2 y 2 2
ymin 3 2 2
本题小结: 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检验最值存在的 充要条件,特别地,如果多次运用均值不等式求
最值,则要考虑多次“≥”(或者“≤”)中取
均值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均值不等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不等式,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平均值不等式可以用来分析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它可以用来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例如,在一组数据中,如果我们知道其中的平均值和方差,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平均值不等式来确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次,平均值不等式可以用来分析一个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我们知道其中的平均值和方差,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平均值不等式来分析这个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判断这个系统是否稳定。
此外,平均值不等式还可以用来分析一个系统的可靠性。
例如,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我们知道其中的平均值和方差,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平均值不等式来分析这个系统的可靠性,从而判断这个系统是否可靠。
最后,平均值不等式还可以用来分析一个系统的效率。
例如,在一个系统中,如果我们知道其中的平均值和方差,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平均值不等式来分析这个系统的效率,从而判断这个系统的效率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总之,平均值不等式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来分析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用来分析一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等。
高中数学均值不等式公式总结及应用2018.1
均值不等式应用2018.11. (1)若R b a ∈,,则ab b a 222≥+ (2)若R b a ∈,,则22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2. (1)若*,R b a ∈,则ab b a ≥+2(2)若*,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时取“=”)(3)若*,R b a ∈,则22⎪⎭⎫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x >,则1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若0x≠,则11122-2x x x xxx+≥+≥+≤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4.若0>ab ,则2≥+ab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则22-2a b a b a bb a b a b a+≥+≥+≤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5.若R b a ∈,,则2)2(222b a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ps.(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应用一:求最值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3x 2+12x 2 (2)y =x +1x 解:(1)y =3x 2+12x 2≥23x 2·12x 2= 6 ∴值域为[ 6 ,+∞)(2)当x >0时,y =x +1x≥2x ·1x=2; 当x <0时, y =x +1x = -(- x -1x )≤-2x ·1x=-2 ∴值域为(-∞,-2]∪[2,+∞)解题技巧技巧一:凑项例 已知54x <,求函数14245y x x =-+-的最大值。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2 当且仅当ab=ab 时等号成立,
1 1 2 所以 2+ 2+ab≥ab+ab≥2 2, a b 1 1 a2=b2 当且仅当 2 =ab ab
,即 a=b= 2时取等号.
4
bc ac ab 3.(1)设 a,b,c 都是正数,求证: a + b + c ≥a+b+c. 1 1 (2)已知 a>0,b>0,a+b=1,求证:a+b≥4.
∴y=4x· (3-2x)=2[2x(3-2x)]
2x+3-2x 2 9 ≤2 =2. 2
3 当且仅当 2x=3-2x,即 x= 时,等号成立. 4 3 3 ∵ ∈0,2, 4 ∴函数
3 9 y=4x(3-2x)0<x<2的最大值为 . 2
如何处理? 提示:当等号取不到时,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来
求解.
[题组自测] 1.已知 a、b、c∈R 且 a+b+c=1, 1 1 1 求证:(a-1)(b-1)(c -1)≥8.
证明:∵a、b、c∈R 且 a+b+c=1, 1-a1-b1-c 1 1 1 ∴ ( a - 1)( b - 1)( c - 1) = = abc b+ca+ca+b 2 bc· ac· ab 2 2 ≥ =8. abc abc 1 当且仅当 a=b=c= 时取等号. 3
3 4 已知 x>0,y>0 且x+y =1,求使 x+y≥c 恒成立的 c 的取值范围.
3 4 解:∵x>0,y>0 且x+ y=1. 3 4 ∴x+y=(x+y)(x+ y ) 3y 4x =7+ x + y ≥7+2 3y 4x x · =7+4 3, y
3y 4x 当且仅当 x = y ,即 3y=2x 时等号成立, 此时 x=3+2 3,y=4+2 3. 要使 x+y≥c 恒成立,只需 c≤7+4 3. ∴c 的取值范围是(-∞,7+4 3].
均值不等式解题方法和技巧总结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和技巧几个重要的均值不等式①,、)(222222R b a b a ab ab b a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②,、)(222+∈⎪⎭⎫ ⎝⎛+≤⇔≥+R b a b a ab ab b a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③,、、)(33333333+∈++≤⇔≥++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④)(3333+∈⎪⎭⎫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 ,当且仅当a = b = c时,“=”号成立.注:① 注意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等”; ② 熟悉一个重要的不等式链:ba 112+2a b+≤≤≤222b a +。
一、 配凑(8种技巧)1.拼凑定和通过因式分解、纳入根号内、升幂等手段,变为“积”的形式,然后以均值不等式的取等条件为出发点,均分系数,拼凑定和,求积的最大值。
例1 已知01x <<,求函数321y x x x =--++的最大值。
解:()()()()()()222111111y x x x x x x x =-+++=+-=+-()()311111322241422327x x x x x x ++⎛⎫++- ⎪++=∙∙∙-≤=⎪ ⎪⎝⎭。
当且仅当112x x +=-,即13x =时,上式取“=”。
故max 3227y =。
评注:通过因式分解,将函数解析式由“和”的形式,变为“积”的形式,然后利用隐含的“定和”关系,求“积”的最大值。
例2求函数)01y x x =<<的最大值。
解:y ==因()()32222221122122327x x x x x x ⎛⎫++-⎪∙∙-≤=⎪ ⎪ ⎪⎝⎭, 当且仅当()2212x x =-,即x =时,上式取“=”。
均值不等式公式完全总结归纳
均值不等式公式完全总结归纳均值不等式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不等式,它可以用来比较数列或者函数中数值的大小关系。
均值不等式有很多种形式,常用的有算术均值不等式、几何均值不等式、调和均值不等式以及均方根不等式。
下面将逐个进行详细介绍:1.算术均值不等式:算术均值不等式又称为平均不等式,它是最基本的均值不等式。
对于非负实数a和b,算术均值不等式的表达式为:(a+b)/2≥√(a*b)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
2.几何均值不等式:几何均值不等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不等式。
对于非负实数a和b,几何均值不等式的表达式为:√(a*b)≤(a+b)/2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
3.调和均值不等式:调和均值不等式用来比较两个正实数的大小关系。
对于正实数a和b,调和均值不等式的表达式为:2/(1/a+1/b)≤(a+b)/2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b。
4.均方根不等式:均方根不等式是一种用于比较多个非负实数大小关系的不等式。
对于非负实数a1, a2, ..., an,均方根不等式的表达式为:√((a1^2 + a2^2 +... + an^2)/n) ≥ (a1 + a2 + ... + an)/n 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1=a2=...=an。
以上四种形式的均值不等式都是基于平均值的概念推导出来的。
它们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证明其他不等式时常常被用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四种常见的均值不等式形式,实际上还存在很多种不同形式的均值不等式。
比如幂均值不等式、可重均值不等式等,它们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结起来,均值不等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不等式,它包含了算术均值不等式、几何均值不等式、调和均值不等式以及均方根不等式等形式。
这些不等式在数学推导和证明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一、 均值不等式的含义及成立的条件(一) 原型: ;2:22ab b a R b a ≥+∈,都有、对于任意的实数 .3,333abc c b a R c b a ≥++∈+都有:、、对于任意的正数(二) 均值不等式:任意n 个正数的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这n 个正数的几何平均值两个数的均值不等式:若,a b R +∈,则2a b+a b =时成立)三个数的均值不等式:若,,a b c R +∈,则a b c ++≥a b c ==时成立) (等号仅当a b c ===d 时成立) (三)均值不等式常见的变形时取得最小值)为常数,则若时取得最小值)(注意当且仅当的最小值为,则常数若、、、对于任意的正数b a ((b a .22,122=≤=+=+≥+=∈+mm ab m b a m b a m b a m ab R c b a注意当且仅当若(注意当且仅当则常数、若c b a (c b a ,2===++==+=m c b a b a m abc3、几个常用不等式:① ab 2 ⎪⎝⎭233b c ++⎫⎪⎝⎭;③如果,a b R ∈≥2a b +2a b+(可以推广到n 的情形)【均值不等式的几何证明------用几何意义加深对不等式的理解】 (1)的几何意义ab b a 222≥+:如右图,不妨设0>>a b ,两个正方体的体积 之和为22b a +,两个矩形的面积之和为:ab 2 显然,这两部分面积之差ab b a 2-22+为图中 阴影部分面积..4,4abcd d c b a R d c b a ≥+++∈+都有:、、、对于任意 b(2)的几何意义ab ba ≥+2: 【其一】分析:设ab x =,其意义是什么?联想到圆幂定理:ab x =2如右图:设a AB =,b AC =,则a b BC -=,以BC 为直径作圆,切线AD 与圆相切于D 点,则有:AD=ab ,AO=2ba +(为什么?). 显然,AD AO ≥ 【其二】原式即的几何意义)(ab b a ≥+22: 如右图,设a AC =,b AB =,中点为BC D ,则,2b a AD +=,正方形ADEF 的面积=22)(b a + 矩形ACHG 的面积= ab ,这两面积的差= MHNE S 矩形,(为什么?)即22)(b a +=ab +S 矩形(注意:CD EN S S 矩形=(3)如右图:设a AC =,则,2ba AD +=, 则222b a +而b a )(22+这两个面积的差等于MNG S ∆即222b a +=22)(b a ++MNG S ∆(为什么?)ABCODFA BC D二、均值不等式的应用【适应性预备练习】1、课本P11练习1、2、32、课本P11习题1、2、3、4、6;2(4);(3);411)2( ;2211 ,322ab ba abab abb a )ba b)((a abb a R b a >+>+>++>++∈+)()成立的是(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不、、设 zxyz xy z y x R z y x cba b a c a c b R c b a ++≥++∈≥+++++∈+222,2614求证:、、)已知:(,证明:、、)已知:、( 【方法三种:均值不等式、构造函数的方法、配方法】(一)应用于证明不等式--------值不等式证之.1、 证明:log 5lg 42<(2)12222222444c b b a b a c b a R c b a ++++≥++∈)(、、、已知;(2) 4;))((13222c b a ac c b b a c b a c b a R a 、、b、c ++≥++≥++++∈+),求证:(、设9)111)(( (3)≥++++cb ac b a .8)1-1)(1-1)(1-1231,14≥≤++=++∈+cb ac b a c b a R a 、、b、)(;()(求证:,若、设 9111 (3)≥++c b a ; ;31)4(222≥++c b a )(2,,5222zx yz xy z cb a y b ac x a c b R c b a R z y x ++≥+++++∈∈+求证:、、、、、若4171(4).225)b 1(b )1(3)( ;425)b 1)(b 1)(2( ;811111,0,0622≥+≥+++≥++≥++=+>>ab ab a a a a ab b a b a b a )(,求证:、设【第(1)题方法:具有代表性,五种方法。
巧用均值不等式及其条件求最值
巧用均值不等式及其条件求最值(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张逸洁)均值不等式是高中阶段初等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不等式之一,在许多问题的解决中往往能发挥出它的独特功能,对于它及它各种变式的掌握和熟练运用也是求解很多与不等式有关的最值问题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归纳介绍均值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一些巧妙运用,希望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对高中生不等式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均值不等式1.22,2,a b R ab ab ∈+≥、(当且仅当a=b 时取“=”)。
推论:,a b R a b +∈+≥、,(当且仅当a=b 时取“=”)。
2.变形,对a b R ∈、积向平方和转化:222a b a b +⋅≤。
对a b R ∈、积向和转化:2()2a b a b +⋅≤。
注:这里有“最值定理”: 若,,,x y R x y s xy p +⋅∈+==2()2x y xy +≥⇔≤则x+y 运用此定理求最值时必须具备“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
3.333,3a b c Ra b c abc +∈++≥、、,(当且仅当a=b=c 时取“=”)推论:,a b c R a b c +∈++≥、、,(当且仅当a=b=c 时取“=”)4.变形:对3,()3a b c a b c R abc +++∈≤、、 方法小结:在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正数和的最小值时,凑积为定值;求正数积的最大值时,凑和为定值。
二、巧用均值不等式求解最值问题在求解函数最值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运用不等式,函数单调性,数形结合等方法分析解答。
本文着重介绍均值不等式在求解此类问题中的妙用,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归纳,拓展思维,灵活解题。
1. 连用例1:已知3222160,a b a b a b ab b-+>>-求的最小值。
解:32222222222161616166416()2a b a b a a a a b a b ab b ab b b a b a -+=+=+≥+=+≥+----()216.64a b a ⎧⎧=⎪⎪∴⎨⎨==⎪⎪⎩⎩2b=a-b 当且仅当即a分析:有时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只用一次并不能解决问题,通常需要连用来巧求最值。
均值不等式的总结及应用
均值不等式总结及应用1. (1)假设R b a ∈,,则ab b a 222≥+(2)假设R b a ∈,,则22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2. (1)假设*,R b a ∈,则ab b a ≥+2(2)假设*,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3)假设*,R b a ∈,则22⎪⎭⎫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假设0x >,则1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 假设0x <,则1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 假设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4.假设0>ab ,则2≥+a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假设0ab ≠,则22-2a b a b a bb a b a b a+≥+≥+≤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5.假设R b a ∈,,则2)2(222b a b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说明:〔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应用一:求最值 例1:求以下函数的值域〔1〕y =3x 2+12x 2 〔2〕y =x +1x解:(1)y =3x 2+12x2 ≥23x 2·12x2 = 6 ∴值域为[ 6 ,+∞〕(2)当x >0时,y =x +1x≥2x ·1x=2; 当x <0时, y =x +1x = -〔- x -1x 〕≤-2x ·1x=-2∴值域为〔-∞,-2]∪[2,+∞〕【解题技巧】技巧一:凑项 例 已知54x <,求函数14245y x x =-+-的最大值。
均值不等式在解三角形问题中的应用
均值不等式在解三角形问题中的应用在数学中,均值不等式是一种常见的不等式,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数学问题中,包括三角形几何。
均值不等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三角形中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三角形的边长、角度或面积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均值不等式在解三角形问题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均值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均值不等式是指对于任意一组非负实数,它们的算术平均数永远不会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这就是均值不等式的基本形式。
具体而言,对于任意一组非负实数 a1, a2, ..., an,均值不等式可以表示为:( a1 + a2 + ... + an ) / n ≥ ( a1 a2 ... an )^(1/n)。
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对于给定的一组非负实数,它们的算术平均数不会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这个性质在三角形几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三角形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三角形的边长、角度或面积。
均值不等式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些量进行比较,并且在解决一些三角形问题时提供了简洁而有效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来证明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基本不等式。
假设 a, b, 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根据均值不等式,我们有:(a + b) / 2 ≥ √(ab)。
(b + c) / 2 ≥ √(bc)。
(c + a) / 2 ≥ √(ca)。
将以上三个不等式相加得到:(a + b + c) / 2 ≥ √(ab) + √(bc) + √(ca)。
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不会小于第三边。
这是三角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而均值不等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证明方法。
除了边长之和的比较外,均值不等式还可以在三角形的角度或面积比较中发挥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均值不等式来证明三角形内角的平均值大于60度,或者证明三角形的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这些都是三角形几何中常见的问题,而均值不等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均值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在概率论、数论、统计学和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均值不等式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均值不等式的概念均值不等式是指对于一组非负实数,它们的算数平均数总是大于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若a1,a2,…,an≥0,则有:(a1+a2+…+an)/n≥(a1 * a2 * … * an)^(1/n)其中,a1,a2,…,an均为非负实数,/代表除法,*代表乘法,n代表a1,a2,…,an的个数。
这个不等式有时候也被称为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的不等关系。
二、均值不等式的应用1.求最大值和最小值在某些问题中,通过均值不等式,可以得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如,求函数f(x)=1/x在[1,2]上的最大值。
首先,我们可以对f(x)求导得到f’(x)=-1/x^2,然后将其置于均值不等式中,得到:1/2=(1+1/4)/2≥(1/x+1/y)/2化简后得到:xy≥4,因此,f(x)=1/x的最大值为f(2)=1/2。
2.证明不等式均值不等式可以用来证明某些不等式,特别是在不等式的证明中,一般都采用归纳法、绝对值法、平方和法、插叙法、套路变形法等方法来完成。
例如,我们来证明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1/2+1/3+1/4+…+1/(n+1)≥ln(n+2)-1。
证明:首先,将1/2+1/3+1/4+…+1/n-1/n+1写成一个和式,得到:1/2+1/3+1/4+…+1/n-1/n+1=1/2+(1/3-1/2)+(1/4-1/3)+…+(1/n-1/n-1)+1/n+1=(1/2-1/3)+(1/3-1/4)+…+(1/n-1/n+1)+1/n+1=1/2-1/(n+1)接着,将该式和ln(n+2)-ln2相加,得到:1/2+1/3+1/4+…+1/n+1/(n+1)+ln(n+2)-ln2=1/2-1/(n+1)+ln(n+2)把该式与等式(1)做比较,我们发现不等式成立。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技巧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技巧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是一个重要的不等式。
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是求最值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应用该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变系数、凑项、分离、取倒数、平方”等变形技巧构造定值,下面是笔者总结归纳的一些变形方法和技巧。
一、凑系数例1、求函数的最大值。
分析:由于不是常数,所以需将x的系数1变为2,使和为定值。
解:由,知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大值是二、凑项例2、已知,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因为,所以,故所以=0当且仅当:,即或时,等号成立,但不合条件,舍去,故当时,。
三、分离例3、求函数的最大值分析: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均值不等式,不妨将分子配方凑出含有(x+2)的项,再将其分离。
解:因为,所以,所以由及得即当时,。
四、取倒数例4、若,求函数的最大值。
分析:此题形式上无法直接用均值不等式,但通过取倒数则可解:因为,所以故五、平方法例5、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析:注意到的和为定值,所以又,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故。
评注:本题将解析式两边平方构造出摵臀ㄖ禂,为利用均值不等式创造了条件。
六、整体代换例6、已知,且,求的最小值。
解:不妨将乘以1,而1用代换。
=16当且仅当,且时取等号所以时,的最小值是16。
七、换元例7、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析:变量代换,令,则当t=0时,y=0当时,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故。
八、化归转化,例8、设,求的最小值。
解:因为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所以点评:若与分别利用平均值不等式,再相乘求最值,会出现前后取等号条件不一致。
总之,我们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变形技巧,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的妙用
均值不等式的妙用1.不等式建模应用问题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变量之间、变量与常量之间存在不等关系,适合应用不等式知识建模求解;有时问题可能是函数建模后转化化归为不等式解模,此类应用问题的求解思路仍然是:理解问题⇒假设建模⇒求解模型⇒检验评价,而关键和切入点是理解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2.不等式综合应用类型类型1: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及单调性判定问题.类型2:讨论方程根的存在性、根的分布及根的个数等问题.类型3:探究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参变量取值范围,最值问题等.类型4:探究数列的递增(递减)性,前n项和的最值等问题.3.基本不等式三.题型方法规律总结1.不等式应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或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另一类是建立函数关系,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问题.不等式的综合题主要是不等式与函数、解析几何、数列、三角等相结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综合题中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转化化归,注意灵活应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2.建立不等式的主要途径有:利用问题的几何意义;利用判别式;利用函数的有界性;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均值不等式.3.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题源丰富,综合性强,是高考应用题命题的重点内容之一.不等式应用题大都是以函数的面目出现,以最优化的形式展现.在解题过程中涉及均值不等式,常常与集合问题,方程(组)解的讨论,函数定义域、值域的确定,函数单调性的研究,三角、数列、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解析几何中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讨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4.解答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问题,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1)审题:阅读理解材料.应用题所用语言多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并用,而且文字叙述篇幅较长,阅读理解材料要达到的目的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就要求解题者领悟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用怎样的模型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明确解题的方法.(2)建模:建立数学模型,即根据题意找出常量与变量的不等关系.(3)求解:利用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解题,即将数学模型转化为数学符号或图形符号.(4)回验:回到实际问题,作出合理的结论.。
均值不等式常用变形及解题方法总结
均值不等式应用(一)均值不等式* 也可是值为正的代数式1.调和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3.算数平均数:4.平方平均数:·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常用: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他们的等比中项。
(二)常见变形1.2.3.4.5.6.()7.()8.9.()10.()11.12.(三)解题技巧(一定、二正、三相等、四同时)1.计算函数最值·形函数例:求函数2y =的值域。
(2)t t =≥2y =1(2)t t t ==+≥当1t t=时函数在x 轴正半轴有最小值,在y 轴负半轴有最大值,即1t =± ∵1t =±不属于区间[)2,+∞,故等号不成立,考虑单调性。
∵1y t t=+在区间[)1,+∞单调递增, ∴52y ≥∴所求函数的值域为5,2⎡⎫+∞⎪⎢⎣⎭·分离法例3.:求2710(1)1x x y x x ++=>-+的值域。
解:当,即时,421)591y x x ≥+⨯+=+(,当且仅当x =1时等号成立·换元法例:已知 ,则解:令 则·拼凑(系数、常数)例:已知x ,y 为正实数,且x 2+y 22 =1,求x 1+y 2 的最大值.解:x 1+y 2=x2·1+y 22 = 2 x ·12 +y 22x 1+y 2 = 2 ·x 12 +y 22 ≤ 2x 2+(12 +y 22 )22 ≤ 342例:已知54x <,求函数14245y x x =-+-的最大值。
解:∵54x <∴540x -> ∴11425432314554y x x x x ⎛⎫=-+=--++≤-+= ⎪--⎝⎭ 当且仅当15454x x-=-,即1x =时等号成立 ∴当1x =时,max 1y =。
·化积为和(因式分解、平方)例:已知a ,b 为正实数,2b +ab +a =30,求函数y =1ab 的最小值分析:这是一个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函数问题,再用单调性或基本不等式求解;二是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对本题来说,因已知条件中既有和的形式,又有积的形式,不能一步到位求出最值,考虑用基本不等式放缩后,再通过解不等式的途径进行。
均值不等式公式完全总结归纳非常实用
均值不等式公式完全总结归纳非常实用1.算术平均值不等式(AM):对于任意非负实数a1,a2,...,an,有(a1+a2+...+an)/n ≥ (√a1+√a2+...+√an)/√n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对于一组非负实数,它们的算术均值总是大于等于它们的平方根的算术均值。
2.几何平均值不等式(GM):对于任意正实数a1,a2,...,an,有(a1·a2·...·an)^(1/n) ≤ (a1+a2+...+an)/n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对于一组正实数,它们的几何均值总是小于等于它们的算术均值。
3.平均数不等式(QM):对于任意非负实数a1,a2,...,an,有(√(a1^2+a2^2+...+an^2))/n ≥ (a1+a2+...+an)/n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对于一组非负实数,它们的平方和的平均值总是大于等于它们的算术均值。
4. 加权平均值不等式(Weighted AM):对于任意非负实数a1,a2,...,an和非负权重w1,w2,...,wn,有(w1a1+w2a2+...+wnan)/(w1+w2+...+wn) ≥(w1√a1+w2√a2+...+wn√an)/(√(w1+w2+...+wn))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对于一组非负实数和它们的对应权重,加权平均值总是大于等于加权平方根的平均值。
5. 广义均值不等式(Generalized Mean Inequality):对于任意非负实数a1,a2,...,an和非零实数p,有[(a1^p+a2^p+...+an^p)/n]^(1/p) ≥[(a1^q+a2^q+...+an^q)/n]^(1/q)其中p和q是互为倒数的实数,即1/p+1/q=1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对于一组非负实数和给定的p和q,p次幂均值总是大于等于q次幂均值。
除了上述的基本均值不等式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均值不等式:6. 帕纳不等式(Peano's Inequality):对于两个非负实数a和b,有(a+b)^n ≥ a^n + C(n,1)a^(n-1)b + C(n,2)a^(n-2)b^2 + ... + C(n,n-1)ab^(n-1) + b^n其中C(n,k)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的组合数。
高中四个均值不等式
高中四个均值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均值不等式是一组重要的不等式,包括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平方平均数。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这四个均值不等式的定义、特点、证明以及应用。
一、算术平均数不等式算术平均数不等式也称为平均值不等式,是指对于任意非负实数 $a_1,a_2,\cdots,a_n$,有:$$\frac{a_1+a_2+\cdots+a_n}{n}\geq\sqrt[n]{a_1a_2\cdotsa_n}$$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_1=a_2=\cdots=a_n$。
算术平均数不等式的特点是,它是一组相对简单但应用广泛的不等式。
证明方法有多种,如引入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引用对数函数的性质等。
同时,算术平均数不等式与几何平均数不等式、调和平均数不等式和平方平均数不等式共同构成均值不等式的四大基石。
应用方面,算术平均数不等式可以用于证明其他不等式,如根据其性质证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夹逼定理等;还可以用于优化问题的求解,如求解简单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等。
二、几何平均数不等式几何平均数不等式是指对于任意正实数$a_1,a_2,\cdots,a_n$,有:$$\sqrt[n]{a_1a_2\cdotsa_n}\leq\frac{a_1+a_2+\cdots+a_n}{n}$$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_1=a_2=\cdots=a_n$。
几何平均数不等式的特点是,它是一组与比例有关的不等式,反映了乘法的稳定性。
它可以通过对数函数的性质、证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等方法进行证明。
应用方面,几何平均数不等式可以用于处理带有乘方项的优化问题,如优化几何平均数、加权几何平均数等;还可以用于证明其他不等式,如证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的基本形式。
三、调和平均数不等式调和平均数不等式是指对于任意正实数$a_1,a_2,\cdots,a_n$,有:$$\frac{n}{\frac{1}{a_1}+\frac{1}{a_2}+\cdots+\frac{1}{a _n}}\leq\frac{a_1+a_2+\cdots+a_n}{n}$$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_1=a_2=\cdots=a_n$。
高中数学均值不等式的十一大方法与八大应用(解析版)
均值不等式的“十一大方法与八大应用”目录一、重难点题型方法11.方法一:“定和”与“拼凑定和”方法二:“定积”与“拼凑定积”方法三:“和积化归”方法四:“化1”与“拼凑化1”方法五:“不等式链”方法六:“复杂分式构造”方法七:“换元法”方法八:“消元法”方法九:“平方法”方法十:“连续均值”方法十一:“三元均值”应用一:在常用逻辑用语中的应用应用二:在函数中的应用应用三: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应用四:在平面向量中的应用应用五:在数列中的应用应用六: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应用七:在直线与圆中的应用应用八: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二、针对性巩固练习重难点题型方法方法一:“定和”与“拼凑定和”【典例分析】典例1-1.(2021·陕西省神木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若x>0,y>0,且2x+3y=6,则xy最大值为( )A.9B.6C.3D.32【答案】D【分析】由x>0,y>0,且2x+3y为定值,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积的最大值.【详解】因为x>0,y>0,且2x+3y=6,所以xy=16×2x⋅3y≤162x+3y22=32,当且仅当2x=3y,即x=32,y=1时,等号成立,即xy的最大值为3 2.故选:D.典例1-2.(2022·湖南·雅礼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已知x>0,y>0,且x+y=7,则1+x2+y的最大值为( )A.36B.25C.16D.9【答案】B【分析】由x+y=7,得x+1+y+2=10,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详解】解:由x+y=7,得x+1+y+2=10,则1+x2+y≤1+x+2+y22=25,当且仅当1+x=2+y,即x=4,y=3时,取等号,所以1+x2+y的最大值为25.故选:B.【方法技巧总结】1.公式:若a,b∈R*,则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推论:(1)若a,b∈R,则a2+b2≥2ab(2)a+1a≥2(a>0)(3)ba+ab≥2(a,b>0)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1)“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注意多次运用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是否一致.3.技巧:观察积与和哪个是定值,根据“和定积动,积定和动”来求解,不满足形式的可以进行拼凑补形。
均值不等式的总结及应用
5、已知x,y为正实数,3x+2y=10,求函数W=+的最值.
解法一:若利用算术平均与平方平均之间的不等关系,≤,本题很简单
+≤ = =2
解法二:条件与结论均为和的形式,设法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应通过平方化函数式为积的形式,再向“和为定值”条件靠拢。
W>0,W2=3x+2y+2· =10+2 · ≤10+( )2·( )2=10+(3x+2y)=20
正解: ,
当且仅当 时,上式等号成立,又 ,可得 时, 。
变式:(1)若 且 ,求 的最小值
(2)已知 且 ,求 的最小值
技巧七
已知x,y为正实数,且x2+ =1,求x的最大值.
分析:因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二次和一次,故采用公式ab≤ 。
同时还应化简中y2前面的系数为,x =x =x·
下面将x, 分别看成两个因式:
因为 在区间 单调递增,所以在其子区间 为单调递增函数,故 。
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 。
练习.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x的值.
(1) (2) (3)
2.已知 ,求函数 的最大值.;3. ,求函数 的最大值.
条件求最值
1.若实数满足 ,则 的最小值是.
分析:“和”到“积”是一个缩小的过程,而且 定值,因此考虑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小值,
x· ≤ = = 即x= ·x ≤
技巧八:
已知a,b为正实数,2b+ab+a=30,求函数y= 的最小值.
分析:这是一个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函数问题,再用单调性或基本不等式求解,对本题来说,这种途径是可行的;二是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对本题来说,因已知条件中既有和的形式,又有积的形式,不能一步到位求出最值,考虑用基本不等式放缩后,再通过解不等式的途径进行。
平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
平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摘要:本文利用平均值不等式的特点,通过实例介绍了平均值不等式在电场强度、以及势能计算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电场强度;引力场强度;引力势能保守力;机械能守恒;质点作者简介:康洪庆,任教于云南腾冲县第一中学。
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高等代数知识,所以在应用中只能以初等代数为工具。
一、平均值不等式二、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结论:行星C从静止开始且从无限远处沿质量相等的A、B两行星连线的中垂线运动到O点的过程中,先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到达O点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动能达到最大。
到P点时,加速度最大。
三、引发的思考可见用平均值不等式求解和用微积分知识求解结果相同,殊途同归。
同理可求出引力场强度。
①微元法: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电荷从该点移到电势能为零的点电场力所做的功,选无限远处电势能为零,电荷的电势能为零,电场的电势也为零。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把单位电荷从该点移送到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力做的功。
按以上相同的方法引力场强度的极值和取极值的条件可用微分知识求解,行星在另一个行星产生的引力场中的引力势能,可用微元法和积分知识求解。
引力势能是负值。
通常说的重力势能也属于引力势能。
但重力势能的是以地面附近的物体作参考点,故重力势能可能为正值,亦可能为负值,离参考点距离越大,势能绝对值就越大,相对行星的一个物体的势能是以无限远处为参考点,行星在引力场中的势能为负值,离行星越远势能越大,绝对值越小,最大势能为零。
参考文献:[1] 范斯明.平均值不等式的引申公式及应用[J].中学理科参考资料,1998(7).[2] 平红云.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作者单位:云南腾冲县第一中学 679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值不等式总结及应用1. (1)若R b a ∈,,则ab b a 222≥+ (2)若R b a ∈,,则222b a ab +≤ (当且仅当b a =时取“=”)2. (1)若*,R b a ∈,则ab b a ≥+2(2)若*,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R b a ∈,则22⎪⎭⎫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x >,则1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2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4.若0>ab ,则2≥+a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22-2a b a b a bb a b a b a+≥+≥+≤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5.若R b a ∈,,则2)2(222b a b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说明:(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应用一:求最值 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3x 2+12x 2 (2)y =x +1x解:(1)y =3x 2+12x2 ≥23x 2·12x2 = 6 ∴值域为[ 6 ,+∞)(2)当x >0时,y =x +1x≥2x ·1x=2; 当x <0时, y =x +1x = -(- x -1x )≤-2x ·1x=-2∴值域为(-∞,-2]∪[2,+∞)【解题技巧】技巧一:凑项 例 已知54x <,求函数14245y x x =-+-的最大值。
解:因450x -<,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1(42)45x x --不是常数,所以对42x -要进行拆、凑项,5,5404x x <∴->,11425434554y x x x x ⎛⎫∴=-+=--++ ⎪--⎝⎭231≤-+=当且仅当15454x x-=-,即1x =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1x =时,max 1y =。
评注:本题需要调整项的符号,又要配凑项的系数,使其积为定值。
技巧二:凑系数 例1. 当时,求(82)y x x =-的最大值。
解析:由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此题为两个式子积的形式,但其和不是定值。
注意到2(82)8x x +-=为定值,故只需将(82)y x x =-凑上一个系数即可。
当,即x =2时取等号 当x =2时,(82)y x x =-的最大值为8。
评注:本题无法直接运用均值不等式求解,但凑系数后可得到和为定值,从而可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
变式:设230<<x ,求函数)23(4x x y -=的最大值。
解:∵230<<x ∴023>-x ∴2922322)23(22)23(42=⎪⎭⎫ ⎝⎛-+≤-⋅=-=x x x x x x y 当且仅当,232x x -=即⎪⎭⎫⎝⎛∈=23,043x 时等号成立。
技巧三: 分离例3. 求2710(1)1x x y x x ++=>-+的值域。
解析一: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均值不等式,不妨将分子配方凑出含有(x +1)的项,再将其分离。
当,即时,421)591y x x ≥+⨯+=+((当且仅当x =1时取“=”号)。
技巧四:换元解析二: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均值不等式,可先换元,令t=x +1,化简原式在分离求最值。
22(1)7(1+10544=5t t t t y t t t t-+-++==++)当,即t=时,4259y t t≥⨯=(当t=2即x =1时取“=”号)。
评注:分式函数求最值,通常直接将分子配凑后将式子分开或将分母换元后将式子分开再利用不等式求最值。
即化为()(0,0)()Ay mg x B A B g x =++>>,g(x)恒正或恒负的形式,然后运用均值不等式来求最值。
技巧五:在应用最值定理求最值时,若遇等号取不到的情况,结合函数()af x x x =+的单调性。
例:求函数224y x =+的值域。
24(2)x t t +=≥,则224y x =+2214(2)4x t t t x =+=+≥+因10,1t t t>⋅=,但1t t=解得1t =±不在区间[)2,+∞,故等号不成立,考虑单调性。
因为1y t t=+在区间[)1,+∞单调递增,所以在其子区间[)2,+∞为单调递增函数,故52y ≥。
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5,2⎡⎫+∞⎪⎢⎣⎭。
练习.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x 的值.(1)231,(0)x x y x x ++=> (2)12,33y x x x =+>- (3)12sin ,(0,)sin y x x x π=+∈ 2.已知01x <<,求函数(1)y x x =-.;3.203x <<,求函数(23)y x x =-值. 条件求最值1.若实数满足2=+b a ,则b a 33+的最小值是 .分析:“和”到“积”是一个缩小的过程,而且b a 33⋅定值,因此考虑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小值, 解: b a 33和都是正数,b a 33+≥632332==⋅+ba ba当b a 33=时等号成立,由2=+b a 及b a 33=得1==b a 即当1==b a 时,b a 33+的最小值是6.变式:若44log log 2x y +=,求11x y+的最小值.并求x,y 的值技巧六:整体代换多次连用最值定理求最值时,要注意取等号的条件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错。
2:已知0,0x y >>,且191x y+=,求x y +的最小值。
错解..:0,0x y >>,且191x y +=,∴()1992212x y x y xy x y xy ⎛⎫+=++≥= ⎪⎝⎭故()min 12x y += 。
错因:解法中两次连用均值不等式,在2x y xy +≥等号成立条件是x y =,在1992xyxy+≥立条件是19x y=即9y x=,取等号的条件的不一致,产生错误。
因此,在利用均值不等式处理问题时,列出等号成立条件是解题的必要步骤,而且是检验转换是否有误的一种方法。
正解:190,0,1x y x y >>+=,()1991061016y x x y x y x y x y ⎛⎫∴+=++=++≥+= ⎪⎝⎭当且仅当9y xx y=时,上式等号成立,又191x y +=,可得4,12x y ==时,()min 16x y += 。
变式: (1)若+∈R y x ,且12=+y x ,求yx11+的最小值(2)已知+∈R y x b a ,,,且1=+ybxa,求y x +的最小值技巧七已知x ,y 为正实数,且x 2+y 22=1,求x 1+y 2 的最大值. 分析:因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二次和一次,故采用公式ab ≤a 2+b 22 。
同时还应化简1+y 2中y 2前面的系数为12, x 1+y 2 =x 2·1+y 22= 2 x ·12 +y 22下面将x ,12 +y 22 分别看成两个因式: x ·12 +y 22≤x 2+(12 +y 22 )22 =x 2+y 22 +12 2 =34即x 1+y 2 = 2 ·x12 +y 22 ≤ 342 技巧八:已知a ,b 为正实数,2b +ab +a =30,求函数y =1ab的最小值.分析:这是一个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函数问题,再用单调性或基本不等式求解,对本题来说,这种途径是可行的;二是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对本题来说,因已知条件中既有和的形式,又有积的形式,不能一步到位求出最值,考虑用基本不等式放缩后,再通过解不等式的途径进行。
法一:a =30-2b b +1 , ab =30-2b b +1 ·b =-2 b 2+30bb +1由a >0得,0<b <15令t =b +1,1<t <16,ab =-2t 2+34t -31t =-2(t +16t )+34∵t +16t ≥2t ·16t=8∴ ab ≤18 ∴ y ≥118当且仅当t =4,即b =3,a =6时,等号成立。
法二:由已知得:30-ab =a +2b ∵ a +2b ≥22 ab ∴ 30-ab ≥22 ab令u =ab 则u 2+2 2 u -30≤0, -5 2 ≤u ≤3 2 ∴ab ≤3 2 ,ab ≤18,∴y ≥118点评:①本题考查不等式abb a ≥+2)(+∈R b a ,的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运算能力;②如何由已知不等式230ab a b =++)(+∈R b a ,出发求得ab 的范围,关键是寻找到ab b a 与+之间的关系,由此想到不等式ab b a ≥+2)(+∈R b a ,,这样将已知条件转换为含ab 的不等式,进而解得ab 的范围.变式:1.已知a >0,b >0,ab -(a +b )=1,求a +b 的最小值。
2.若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求它的面积最大值。
技巧九:取平方5、已知x ,y 为正实数,3x +2y =10,求函数W =3x +2y 的最值.解法一:若利用算术平均与平方平均之间的不等关系,a +b 2 ≤a 2+b 22 ,本题很简单3x +2y ≤ 2(3x )2+(2y )2 = 23x +2y =2 5解法二:条件与结论均为和的形式,设法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应通过平方化函数式为积的形式,再向“和为定值”条件靠拢。
W >0,W 2=3x +2y +23x ·2y =10+23x ·2y ≤10+(3x )2·(2y )2 =10+(3x +2y )=20 ∴ W ≤20 =2 5变式:求函数152152()22y x x x =--<<的最大值。
解析:注意到21x -与52x -的和为定值。
22(2152)42(21)(52)4(21)(52)8y x x x x x x =--=+--≤+-+-=又0y >,所以022y <≤当且仅当21x -=52x -,即32x =时取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