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地球的内部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课件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课件

摇晃 钻孔 称重 打B超 切割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4
思考:用这些方法了解地球的内部能行吗?为什么?
摇晃钻孔打B超切割称重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5
一、火山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6
思考:
从火山喷发现象中你看到了什么? 还知道了什么?
1.火山是地球的内部运动产生的。
2.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物质和 火山气体都来自地球内部。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17
拓展阅读:
地幔
• 范围:莫霍面与古腾堡面之间。 • 物质:铁、镁的硅酸。 • 厚度:(2900)千米。
距地表100-150千米范围内温度近于岩石的熔点, 地幔物质处于塑性流动状态,称为软流层,它是岩浆 活动的发源地。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18
拓展阅读:
地核
• 范围:古腾堡面以下到地心部分。 • 物质:铁。 • 厚度:厚(3470)千米。 • 组成部分:内核:(1278)千米。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2013年上
1
1. 地球的内部究竟有什么?
2.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 解地球的内部? 3. 科学家们又是如何探究的呢?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2
地球的内部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3
小组探究:
三个黑色塑料杯里分别是水、泡沫和石子, 不打开盖子,你能用什么方法分辨出来吗?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qiào
地壳
地幔 地核
14
地球
熟鸡蛋
地壳
蛋壳(√)
地幔
蛋白(√)
地核
蛋黄(√)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15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背景介绍本次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第二单元《地球的内部》,该单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地球的外形和构造:介绍了地球的形态、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地球的物质组成:介绍了地球的物质组成和化学元素成分;•地球的内部结构:介绍了地球的三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地核)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通过学习该单元内容,能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成,认识地球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

2.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成;•掌握地球的三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地核)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和创新的能力。

3. 教学策略与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以下策略与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习效果;•采用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采用评价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动力。

4. 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环节•使用PPT播放相关短片或图片,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和讨论,调动学生前置知识,铺垫本课内容。

4.2 多媒体课件教学•PPT中按照教学进度与教材知识点顺序,实现对知识的深入讲解和扩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模型与实例;•通过图示、模拟、数据、案例等手段,帮助学生形成透彻的认识、细致的描绘和归纳总结。

4.3 探究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适时采用课堂讨论、观察实验、模拟实验等探究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配合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学习效果。

4.4 开展延伸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丰富的延伸活动,如实验设计、报告撰写、绘画创作等;•在学生带着问题、探索中完成任务过程中,帮助他们形成知识链条、思维脉络。

4.5 总结与评价•结合学习主题,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师生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在提出问题之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思维好习惯。

最新版本地球的内部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3)

最新版本地球的内部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3)

通过收集地球内部的信息就 可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
科学家从哪 些方面收集 有关地球内 部的信息呢?
思考:
从火山喷发现象中你看到了 什么?还知道了什么?
1.火山是地球的内部运动产生的。
2.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物质和 火山气体都来自地球内部。
地热是地球内部运动的表现,它也 能为人类带来地球内部的信息。
地球小知识
•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厚 度约为3500千米。地核又分 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地核 占地球总质量的16%,地幔占 83%,而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 地壳,仅占1%而已。
地球
地壳 地幔 地核
熟鸡蛋
蛋壳(√) 蛋白(√) 蛋黄(√)
制作活动:我的“地球”
注意:1、色彩。 2、厚度。

蛋白地相壳当于地球的
,蛋黄相当地于幔地球的

地核
3.地核 是地球的核心部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
2.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
三、认真选一选:
1.地幔的下面是
,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B
判断题
1、如果不看盒子的内部,我们是无 法正确判断盒子里的内容的。()
2、现在人们能够达到的地球深度为 14千米。()
3、火山是地球深处喷发出来的液体。 ()
4、鸡蛋的结构和地球结构相似。()
答案:1、× 2、√ 3、√ 4、√
科学家们对于地 球内部的认识,很多 还只是建立在猜测和 推断的基础上。
在我们地球内部还有很多不为人知 的秘密,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和更加深入的探究。希望同学们刻 苦学习,勤奋努力!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3. 地球的内部》课件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3. 地球的内部》课件1
地球内部的各部分。 • 3、计算表部的构造, 现在仍然是一个谜团, 科学家也仅仅是一种预 测,你有什么更好的办 法探索地球内部吗?展 开你的想象,把它画下 来。
地震过后
地震
倒塌的房屋
冰岛地热
地球小知识
•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薄薄的一 层。各地的地壳厚度不同,高 山地区厚些,海洋地区薄些,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33千米, 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
地球小知识
•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 叫做“地幔”,厚度约2900 千米,距地表100-150千米范 围内温度近于岩石的熔点, 地幔物质处于塑性流动状态, 称为软流圈,它是岩浆活动 的发源地。这是地球内部体 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球小知识
•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厚为 3478千米,地核又分为外核和 内核两部分。外核由液态物质 的铁、镍元素组成,厚为2200 千米,内核由固态物质组成 , 厚为1278千米。
地球构造模型制作步骤:
• 准备: 橡皮泥、小刀 尺子
• 1、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 2、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表示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地球的内部(2课时)课件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地球的内部(2课时)课件
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做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先切开 来观察,然后在班上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地球像是一个煮熟 的鸡蛋……
点击输入标题
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提示: 1.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
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2.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3.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如何建立自己的地球构造模型?
火山 地震
地热 开采矿石
点击输入标题
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
科学家早就想钻孔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 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比做地球,就 连蛋壳还没能钻透呢!
但是科学家还是用其他方法打探到地球内部的一些 秘密:他们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 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 中传播较慢。
3、根据比例制作地幔整个地幔的厚度均匀。
的厚度为4毫米,然后然后轻轻揉搓,使地幔
包裹在地核上。
部分粘合,同时地核与
地幔形成一个整体。
实验步骤:
4、制作最外面的地壳。
把橡皮泥 压薄,越 薄越好。
实验步骤:
5、切开模型,展示自己制作的地 球构造模型。
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友情提醒: 1.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圈层 2.注意每个圈层的比例 3.制作时要注意由里到外
0.4cm 1cm
模型
地球是由里及外是由地核、
地幔、地壳构成的。地核最厚,
地壳相对于地核只是薄薄的一层。来自地幔地 核
地 壳
练习与拓展
填空题
1.科学家通过地震和核实验时产生的( 地震波 )来猜测地球 内部的一些秘密。地震波在( 坚硬 )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在( 较软 )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2.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 层叫做( 地壳 ),把地球中心部分叫做( 地核 ),把它 们两者中间的部分叫做( 地幔 )。

最新版本 地球的内部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1)

最新版本 地球的内部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1)
3 地球的内部
地球内部什么样?
探究
❖ 三个盒子里分别放有不同的物品。不打开盒 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装有什么?
12 3
活动要求
❖ 1.小组成员讨论使用什么方法猜出瓶子里的物品 ❖ 2.探究时注意物品的轻拿轻放 ❖ 3.小组成员间要有序拿物品,不要争夺。 ❖ 4.每观察完一个瓶子要及时做好记录,认真填写
❖ 2.发现规律
❖ 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试验 ❖ 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
石中传播较慢。
得出结论
手绘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 1.怎样区分圈层? ❖ 2.怎样确定厚度?
归纳绘制模型的步骤
❖ 选用三至四种颜色的彩笔,以便区分圈层 ❖ 根据前面计算的数据,大体估计各个圈层的
厚度 ❖ 一圈一圈涂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活动记录单。
❖ 活动记录单
编号
1
2
3
猜测方法
猜测结果
想一想
❖ 你的方法能用在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上吗?
❖ 科学家早就想钻孔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了,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 能达到14千米。
❖ 把熟鸡蛋比作地球, 连蛋壳还没钻头呢!
科学家如何打探地球内部的秘密呢?
❖ 1.观察自然现象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 (共24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 地球的内部|苏教版 (共24张PPT)
这是由伽利略探测器在 前往木星的途中于1992 年拍摄的地球与月球的 合影。
这是地球南极洲的照片,是由多张由伽利 略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拼合而成的。
照 11 这
片日是
。距伽
图地利
中球略
可 15 木见 印源自0 万星 探度英测
次里器
大时在
陆 发 19
和 回 90
澳的年
洲 地 12
球月
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 核三大部分。地壳厚约30公里,地 幔厚约2840公里,地核厚约3500公 里。每一部分又可细分。地核可分 为外部液态地核和内部固态地核, 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 则可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
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选用三至四种颜色的橡皮泥,以便区分圈层; 2、制作时从最里层开始。 2、根据数据,大体估计各个圈层的厚度;(内核1厘 米
外核1.7厘米 地幔2.2厘米 地壳薄薄的一层) 3、作好后切开展示(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各组讲
解自己的模型。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 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 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 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 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 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 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 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 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

最新版本23 地球的内部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最新版本23 地球的内部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地球的内部
地球的内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 内部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3.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1
地热
地震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读书 21页上面小资料, 思考:
1.科学家还会用什 么方法探测地球内
拓展阅读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意外 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 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 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 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 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 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镍元素 组成,半径为3480千米。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两部分。地核占地球总质量的16%,地幔占83%, 而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地壳,仅占1%而已。
制作活动:我的“地球”
注意: 1、色彩。 2、厚度。 3、顺序。
科学家对
于地球内部的 认识,很多还 只是建立在猜 测和推断的基 础上。在地球 内部还有很多 不为人知的秘 密,还需要得 到进一步的证 实和更加深入 的探究。
地球小知识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如果说把 整个地球比喻为一个蛋,那么地壳就相当 于蛋壳。各地的地壳厚度不同,高山地区 厚些,最厚处约70千米(如青藏高原)。 海洋地区薄些,最薄处约5千米。整个地壳 平均厚约33千米。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
地球小知识
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 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 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地幔又 可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PPT课件(同课异构) (3)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PPT课件(同课异构) (3)

在与写作和跑步相伴的几十年里,他既 勤勉耐 劳、不 惜体力 ,又谨 小慎微 地呵护 自己的 热情, 既怕惰 性来袭 ,又怕 用力过 猛。
他说: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 确无误 地旋转 到最后 。
坚持,从长远看,要循序渐进,就每一 天来说 ,要量 力而为 。
既要摸清自己的节奏,也要管住自己按 这样的 节奏坚 持下去 。不盲 从,也 不随性 ,不蛮 干,也 不懒散 。
地球小知识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 要由铁、镍元素组成,厚度 约为3500千米。地核又分为 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地核占 地球总质量的16%,地幔占 83%,而与人们关系最密切 的地壳,仅占1%而已。
制作模拟地球构造模型:
• 准备: • 橡皮泥、小刀 • 提示: • 1、小组分工合作 • 2、制作前要结合我们讲的三
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办 法,即利用地震波来揭开地球深 处的奥秘。原来,巨大的地震会 使地球震动,传出像巨锤撞击钟 那样的音波。这种音波有回声, 也会弯曲,在地底下碰到不同物 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人类是如何了解地壳里面的结构呢?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 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 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 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 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 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 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 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 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三个圈层。
只有不乱节奏,才能持之以恒。
3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心 态有关
坚持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 我们想 太多。
健身两周,就希望身材赛过谁;看了两 本书, 就期待 生活有 什么不 同;勤 奋两个 月,就 算计着 什么时 候能够 功成名 就……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

01
02
地磁学
地磁场的变化可以反映地球内部电流 体系的分布和变化,从而推断地球内 部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
03
重力学与地形学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和地形变 化,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 均匀性和动力学过程。
05
04
地球化学
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变化 过程,揭示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演 化历史。
03
地幔与软流圈
地幔组成与性质
01
02
03
地幔的组成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 成,包括橄榄石、辉石等 矿物。
地幔的性质
地幔岩石处于高温高压环 境下,具有粘性和塑性, 能够流动和变形。
地幔的分层
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 幔两层,上地幔顶部存在 一个软流圈。
软流圈概念及作用
软流圈概念
软流圈是指上地幔顶部一个相对 较软、易于变形的区域,是地球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 的内部
目录
• 地球内部结构概述 • 地壳与岩石圈 • 地幔与软流圈 • 地核与地球磁场 • 地球内部能量来源及表现 • 人类对地球内部探索历程及未来展望
01
地球内部结构概述
地球层次结构
01
02
03
04
地壳
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层,包 括陆地和海底地壳。
地幔
位于地壳下方,由硅镁质岩石 构成,占地球体积的约84%
地核密度极大,温度极高,达 到5700摄氏度左右,压力也极 大。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 液态的,内核则是固态的,由 于温度和压力的差异导致它们 的物理状态不同。
地球磁场形成原理
地球磁场主要由地核中的金属元素在自转过程中产生的电流所形成。
地核中的电流产生了磁场,这个磁场与地球的自转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色
0.5厘米 1厘米
地幔
红色
0.4厘米 0.8厘米
地壳 绿色或蓝色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很薄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内容: 地球构造模型 今天我得了
月 颗☆

评价项目 1、外形美观
☆☆☆ ☆☆ ☆ 下次努力
2、内部比例与色彩
3、组员的合作情况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课后作业:
收集资料,做成小报: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
活产生什么影响?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地球模型制作方案
(1)制作模型时用什么颜2)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
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地球模型制作方案
地核
橡皮泥颜色 橡皮泥厚度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2010年4月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2010年8月印尼锡纳朋火山爆发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2010年8月济南降水偏多,众多泉水水势旺盛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2.3 地 球 的 内 部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刘洋《开学第一课》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
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厚度不同在5---70 千米之间.
地核:
核心部分,厚 3400千米,温 度约为4700℃.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 度大约在1000 ℃ 到3000 ℃, 在地幔 的某些部分,岩石 已像糖蜜一样熔化.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3地球的内部 |苏教 版(共13 张PPT)
回首太空之旅,她感叹说:“在深邃、苍茫 的宇宙间,仿佛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宽广,领悟 到什么是无限。太空独特的失重环境,使我时时 刻刻都有鱼儿自由遨游的感受,无拘无束。在太 空,更被地球的美所震撼,这颗我们世代栖息的 星球,像极了一颗镶嵌在黑色丝绒布上的蓝宝石, 简直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