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合集下载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饲养管理、营养摄入、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奶牛产奶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1. 饲养管理因素饲养管理对奶牛产奶量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舒适的住房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干净的饮水和饲料等都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2. 营养因素奶牛需要得到充分和平衡的营养供给才能产奶。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饲喂的方法等都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奶牛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其产奶的需要。

3. 疾病防治因素奶牛如果患有疾病,会对其产奶量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奶牛疾病如乳房炎、病毒感染等都会降低奶牛的产奶量。

加强疾病防治工作,提高奶牛健康状况,对保证奶牛的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4. 饲料供应因素饲料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奶牛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饲料来维持其产奶的能力,如果饲料供应不足,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

饲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优质的饲料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

5. 饮水管理因素充足的饮水对奶牛的产奶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奶牛每天需要喝水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如果饮水不足,奶牛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进而影响其产奶量。

保证奶牛的饮水需求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6. 泌乳期管理因素奶牛在泌乳期需要特别的管理和照顾。

泌乳期的管理包括了产犊后的调理期、干期的管理和泌乳高峰期的管理等。

合理的调理和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在产犊后合理安排奶牛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可以刺激奶牛的泌乳功能,提高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 环境因素:a. 饲草质量:奶牛以饲草为主要饲料,饲草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产奶量。

高质量的饲草富含营养物质,能够提供奶牛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促进产奶量的提高。

b. 温度和湿度: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

奶牛对温度和湿度敏感,当环境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奶牛会因热应激而减少进食量,从而减少产奶量。

c. 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氨气和微尘等污染物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都有负面影响。

高浓度的氨气会刺激奶牛呼吸道,导致呼吸困难和炎症,进而降低产奶量。

d. 噪音和振动:过高的噪音和振动也可能对奶牛产奶量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奶牛应激反应增加,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减少激素的分泌,从而降低产奶量。

2. 饲养管理因素:a. 饲养方式:不同的饲养方式对奶牛的产奶量有一定的影响。

合理的饲养密度、舒适的休息区、良好的通风条件等都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b. 饲养管理措施:科学的饲喂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定时定量的喂养、合理的饲料配方、良好的饮水条件等都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产生积极影响。

c. 乳房健康:乳房健康是保证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定期检查奶牛乳房,并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或治疗乳房疾病,能够减少乳房炎症,保持乳房健康,进而提高产奶量。

3. 遗传因素:a. 遗传背景:奶牛的遗传背景对其产奶量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选育优良的奶牛品种,可以获得产奶量较高的奶牛后代。

b. 遗传改良:通过选择具有较高产奶量的优质种牛,进行人工配种,逐步改良奶牛种群的遗传基因,可以提高整个奶牛种群的产奶量。

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受到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的综合影响。

为了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我们需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科学管理奶牛的饲养过程,同时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高产奶牛品种。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奶牛产奶性能是指奶牛每天产奶的数量和质量。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饲养管理、饮食营养、环境条件和遗传基因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因素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饲养管理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奶牛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益。

首先,要提供足够的饲料供应,保持奶牛良好的营养状态。

每天要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合理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数量。

其次,要注意奶牛的运动和休息。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增加产奶量。

合理的休息可以缓解奶牛的疲劳,并提高奶牛的免疫功能。

此外,要定期给奶牛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和防治疾病。

其次,饮食营养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饮食营养可以提高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增加产奶量。

首先,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高质量的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

其次,要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合理安排饲料的种类和比例,确保奶牛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

此外,要定期分析饲料的营养成分,及时调整饲料的比例和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奶牛的产奶性能。

第三,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提供奶牛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益。

首先,要保持奶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奶牛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奶牛的食欲和消化功能,降低产奶量。

因此,饲养场应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其次,要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饲养场应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奶牛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要合理安排奶牛的饮水和放牧时间,确保奶牛的饮水量和放牧时间达到最佳状态。

最后,遗传基因也是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良的遗传基因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在选育奶牛时,要选择优秀的母畜和父畜,通过配种和繁殖技术培育出具有高产奶性能的后代。

此外,要加强对奶牛遗传基因的研究和控制,通过基因改良和遗传工程技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是人类最重要的家畜之一,其产奶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乳品的供应和质量。

而奶牛的产奶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营养、疾病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1. 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条件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的异常变化会对牛群的健康和产奶量产生不利影响。

夏季高温、空气湿度大,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体温升高、体重减轻和产奶量下降。

因此,在夏季应加强饲养管理、提供清凉的饮水、浴涤、调整饲料组成等措施,以使奶牛能够适应高温环境。

(2)卫生条件卫生条件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牛舍的通风、卫生等都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牛舍不通风、拥挤、环境肮脏,则会增加牛的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其产奶量。

因此,需要加强牛舍的卫生管理,保证牛舍内部清洁卫生,避免病菌滋生,保护奶牛的健康。

2. 饲料因素(1)饲料种类及组成奶牛的饮食是影响其产奶量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不同的饲料种类和饲料组合对产奶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合理的饲料组配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优质牧草和浓缩饲料一起喂养,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此外,不同季节和不同阶段的奶牛的饲料需求也会不同。

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

(2)饲料质量饲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饲料的质量包括营养成分的含量、口感、异味、新鲜程度等。

若饲料的质量差,奶牛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会影响其产奶量。

因此,应选择营养成分丰富、新鲜、干净的饲料来喂养奶牛。

3. 疾病因素疾病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奶牛患病会导致其消化道功能减退、卫生状况恶化,影响其饮食,进而导致产奶量下降。

而且某些疾病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在奶牛体内残留对奶牛的健康和奶制品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总之,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环境、饲料和疾病是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要了解不同因素的影响,做好饲养管理和防病工作,才能最大化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奶牛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是牛科动物中产奶能力最强的品种。

奶牛产奶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奶牛产奶量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乳制品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饲料质量、环境条件、健康状况、饲养管理和遗传因素等。

饲料质量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奶牛需要摄入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才能保持正常的产奶量。

饲料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产奶效率。

环境条件也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采光等因素都会影响奶牛的产奶情况。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提高奶牛的舒适度,从而增加产奶量。

奶牛的健康状况、饲养管理和遗传因素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健康的奶牛产奶量会更高,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率,而遗传因素则决定着奶牛的产奶潜力。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找出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关的优化生产方式建议,为未来的奶牛生产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乳制品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奶牛产奶量的稳定与提高是乳制品生产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了解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本文开展了相关研究。

研究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奶牛,提高产奶效率,增加养殖收益。

通过深入研究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奶牛养殖生产实践,并加速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对于促进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 正文2.1 饲料质量的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受到饲料质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优质的饲料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而劣质的饲料则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对奶牛的产奶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奶牛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来保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如果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成分,奶牛就会出现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进而影响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高产措施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高产措施
11 遗 传 因 素 .
懂 技 术 、有 经 验 的人 帮助 选 择 。 22 选 种 选 配 ,科 学繁 育 . 科 学 的 选 种 选 配 。 能 繁 育 优 良 的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高产措施
奶 牛 产 奶 量 的 高 低 。 首先 取 决 于 遗传 ,它是影 响产奶 量 的 内在 因素 。
奶 牛 高 产 稳 产 的 基 础 ,应 该 高 度 重 视 , 科 学 管 理 。 初 生 犊 牛要 在 初 生 后 几 小 时 内 喂 给 初 乳 ,喂 奶 讲究 定 时 、定 量 、
定 温 。 1周龄 犊 牛 即可 训 练 开食 ,促 进
其 产 奶 量 也 不 同 。 品 种 、血 统 、个 体 之 间 产 奶 量 的差 异 与 遗 传 有 关 ,通 常
富 的 食 品 . 日益 受 到 人 们 的 喜 爱 .其
消 费量 在 我 国显 现 出迅 速 增 长 的趋 势 ,
与 之 相 应 的奶 牛 养 殖 也 m 现 良好 的 发
由来 食 ,但 最 少 也应 保 证 每 天 4g 另 k。 外 还 应 保 证 奶 牛 饮 用 水 的 供 应 ,让 牛
不 同 品 种 奶 牛 的 产 奶 量 差 异 很 大 ,一 般 乳用 牛 的产 奶量 高 于乳 肉兼 用 牛 .
个 体 ,保 证 后 代 高 产 性 能 。要 有 计 划
杂 交 改 良 母 牛 .逐 步 培 育 产 奶 性 能 较
遗传因 主 成宝华 素一 要 有 品 种 和 个 体 的 差医局 . 地0 一 畜 禽 场 引 进 优 良 公 牛 冻 精 , 甘肃 省秦 安县畜牧兽 异 。 7 从 良种 0
高 的个 体 。
23 加 强后 备 牛 培 育 .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是一个牛群的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牧场经济效益和奶制品产业也有着直接影响。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疾病、环境等方面。

下面就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是遗传因素。

牛个体的遗传特质是牛产奶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优良种牛的选配,可以获得具有高产奶能力的后代。

研究表明,选择育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一方面是选择生长快、体形好、母性好、繁殖能力强的优良种牛。

通过基因检测和选择繁殖的方法,筛选出适合产奶的牛只,提高种牛质量。

其次是营养因素。

奶牛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产奶量。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配方和良好的饲养条件都是确保奶牛获得充分营养的关键。

饲养管理要合理规划,确保奶牛有足够的进食时间和充足的饲料供应。

科学的饲料配方能够满足奶牛对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饲养环境要干净整洁,空气新鲜,水质优良,确保奶牛能够安全舒适地生活。

其次是疾病因素。

奶牛生病会严重影响其产奶能力。

常见的奶牛疾病有乳房炎、口蹄疫、瘤胃脱垂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奶牛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其产奶量。

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是保证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措施。

常规的疫苗接种、定期检查和治疗、合理的消毒措施等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最后是环境因素。

环境条件对奶牛的产奶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是温度和湿度。

高温和高湿度会导致奶牛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从而影响其产奶量。

要确保饲养环境的通风和散热效果良好,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其次是噪音和光照。

过高的噪音会导致奶牛紧张,从而影响其食欲和产奶量,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助于调节奶牛的生物钟,保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奶牛产奶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疾病和环境等。

通过合理的选配育种、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的疾病控制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等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

综述关于制约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与建议

综述关于制约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与建议
综述关于制约奶牛产奶量的因素与建议
王 风 强
(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 8 5 1 1农 场 畜 牧 科 1 5 8 3 0 7)
摘要 : 文 章 中作 者根 据 自己 多年 的 实 际 工 作 经 验 , 对 制 约 奶 牛 产 奶 量 的 因素 进 行 了分 析 , 并 提 出 了相 关 的 建 议 , 希 望 对 以后
6 0 % 的增 加 , 甚 至还 会 更 多 。 一般情况下 , 温度应保持在 0 ~ 2 0 ℃最 佳, 同时每天保证光照 1 6小 时 。奶 牛 圈舍 若 潮 湿 阴 暗 , 且 残 留 堆
同。
1 . 2 生 理 素
对 于奶 牛 产 后 身 体 虚 弱 的情 况 , 应 在 它 产 后 第 6天 喂 服 壮 骨
止 汗 散 和气 血 宝 ( 补 中 益气 散 ) 各 1 剂, 连服 3 ~ 5天 。在 奶 牛 产 后 生 理 因素 主 要 包 括 产 犊 间 隔 、 奶牛初配年 龄及胎次 等 , 这 些 5天 内 , 应 少补喂精料 , 5天 后 , 按 照 奶 牛产 奶 量 的 持 续 上 升 渐 渐 因 素 都会 对产 奶 量 有影 响 。 比如 , 奶 牛 初 配 年 龄 过 早 或 过 晚 均 会 提 升精 料 量 , 可每 天不 应 超 过 0 . 5千 克 。 应 给 产 后 奶 牛 多 喂 一 些 制约奶牛第一个泌乳期 , 甚 至 对 它 一 生 的泌 乳 有 影 响 。奶 牛 干 乳 优 质 粗 饲 料 , 如苜蓿 、 干草羊草等 。 期 通 常在 6 O天 上 下 , 这 个 时期 主要 是 为母 牛 妊 娠 后 期 储 存 营 养 . 奶牛产后挤初乳应勤挤 、 少 挤 。第 一 天 每 次挤 0 . 5 ~ l 千克 , 每

奶牛如何保持产奶?多产奶?

奶牛如何保持产奶?多产奶?

奶牛如何保持产奶?多产奶?奶牛如何保持产奶?多产奶?我们通过多数养殖者的总结发现,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七个方面:营养与饲养、配种与繁殖、环境、牛的舒适度、疾病、生长、淘汰等,由此可见奶牛的科学饲养对奶牛保持产奶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奶牛如何保持产奶?多产奶?我们只要从影响产奶量的主要因素中我们可以因病就医、对症下药来逐一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产奶量的措施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营养是提高产奶量的条件和前提提高干物质采食量,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奶牛产奶量才能够平稳上升。

营养问题包括:优质饲料、营养配方、TMR饲喂方案等等,选择良好的优质的饲料原料至关重要,使用科学仪器分析检测营养成分及干物质含量,例如使用近红外分析仪及时检测TMR的营养成分等等,无杂质无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牧场的普遍重视。

繁育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和核心良好的奶牛品种是不可少的遗传资源,在牛源缺乏的大条件下,使用进口验证公牛冻精或性控冻精是获取遗传资源较快的途径之一。

在已经成型的牧场资源的改善也仅是通过繁殖的手段来实现,通过不断对牛群进行育种工作,选种选育,淘汰选留,建立核心群等等办法逐渐实现奶牛群的优质健康高产。

实现产奶量的提高需要缩短胎间距,降低泌乳天数,提高情期受胎率,要求配种技术人员适时配种,受孕率也要高。

及时不断地产犊是保证牧场奶牛泌乳能力的基石。

如果仅只做好繁殖工作,营养跟上不去的话,产奶量还只是一句空话,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饲养是提高产奶量的基础和屏障营养配方及TMR方案都有了,但是奶牛的饲养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犊牛期间的良好哺乳习惯既能够提高日增重,也能够促进其初产后产奶凉的提高,及时进行饲喂监控,管理好牛舍环境卫生及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及时进行奶牛的转群分群,及时发现牧场奶牛的不正常行为,通过饲养行为营养提供反馈意见。

设备设施是提高产奶量的福利和待遇设备设施及牧场设计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舒适,“奶牛休息好才会产奶好”。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1 影响因素1.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主要包括品种与个体两个方面。

奶牛的产奶量因牛的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如乳用牛的产奶量高于乳肉兼用牛,而不同的奶牛品种,其产奶量也会有所差别。

这主要是不同奶牛品种在遗传性能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导致其产奶量和奶的组成也有所不同,这是各品种的特征之一。

例如,在奶牛品种中,产奶量最高的是荷斯坦牛,但奶中乳脂率最低;娟姗牛产的奶乳脂率较高,产奶量却较低。

在相同的条件下,即使是相同的奶牛品种,因个体间的遗传素质不同,其产奶量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1.2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主要包括奶牛初配年龄、胎次及产犊间隔等,这些因素均对产奶量有影响。

例如,奶牛初配年龄过晚或过早都会影响奶牛首个泌乳期,甚至对其终生的泌乳有影响。

奶牛干乳期一般在60天左右,这个阶段主要是为母牛妊娠后期储存营养,增加体膘,而在分娩后出现体重降低做相应准备。

奶牛在不同年龄和胎次不断增加情况下,其产奶量都会出现变化。

通常情况下,奶牛繁殖是一年产一犊,产犊间隔为360~380天比较理想,如果延长则会影响产奶量,每延长一个月,其产奶量会降低2. 5%。

1.3 环境因素奶牛受到主观和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产奶量也会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饲料、饲养、疾病和挤奶四个方面。

其中饲料是奶牛摄取能量的基本来源,其不同类型与配方都会对产奶量产生直接影响。

各种饲料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配方进行配制,并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饲喂量,饲喂的饲料必须品质优良,适口性好,新鲜卫生。

此外,定期在奶牛日粮中补充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能使其泌乳机能维持正常。

奶牛饲养过程中,如果能确保牛圈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适宜,洁净卫生,且无噪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全年的产奶量能够有20%~60%的提高,甚至有可能更多。

一般情况下,温度以保持在0~20℃为宜,同时每天维持光照16小时。

奶牛圈舍如果阴暗潮湿,且残留堆积过多的灰尘和粪便,就会产生并释放有毒气体,影响奶牛健康,降低抵抗力,引发结核、伤寒等传染性疾病,进而影响整个牛群的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DOl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 1 —6 0 2 7 . 2 0 1 4. 0 1 . 01 8
胎 衣不 下 又 叫胎 衣停 滞 。指母 牛产 出胎犊 后 ,
会完全关 闭 , 从 阴道排出污红色恶臭液体 , 患畜卧 下时排 出量较多。液体 内含胎衣碎块 , 特别是胎衣 血管不易腐烂 , 很容易观察到 。向外排出胎衣的过
丝等 异物混 人 。
初产乳牛的年龄在 2 岁左右 , 由于本身 尚在发
育阶段 , 其产奶量较低 , 但随着年龄和胎次 的增加 ,
产奶量逐渐增加 ; 到6  ̄ 9 岁, 第4 7 胎时 , 产奶量达 到一生 中的高峰 ; 1 0 岁 以后 , 由于机体逐渐衰老 , 产 奶量又逐渐下降 ; 饲养 良好 , 体质健壮 的母牛 , 年龄 到l 3 — 1 4 岁时, 仍然维持较高的泌乳水平。相反 , 饲 养不 良, 体质衰弱 的母 牛 , 7 8 岁以后 , 产奶量就开 始逐渐下降。 分娩后 , 日产乳量逐渐上升 , 从第 1 个泌乳月未 到第 2 个泌乳月中达到该泌乳期 的最高峰 , 维持一 段 时间后 , 在第 4 个泌乳月开始 , 又逐渐下 降, 至第 7 个泌乳月之后 , 迅速下降 , 到第 1 0个泌乳月左右 停止泌乳 , 全期每 日 产乳量形成一个动态曲线 , 称为 “ 泌乳 曲线” 。该曲线反映了乳牛泌乳的一般规律 。 母牛发情期间, 由于性激素的作用 , 产乳量会 出 现暂时 陛的下降, 其下降幅度约为 1 0 %~ 1 2 %, 乳脂
养 原 则 是 在 加 强 产 后 乳 房 护 理 和 卫 生 管 泌动情素( 雌激 素) 和
助孕素( 黄体素) 对泌乳起 了抑制作用 , 泌乳量 显著 下降 , 第8 个月则迅速下降 , 以致干乳。 1 - 3 环境 因素 泌乳母牛 日 粮 中应给予多量的青绿多汁和青贮 饲料 , 根据泌乳母牛 的营养需要实行全价饲养。适 当的运动 , 经常刷拭牛体 , 牛舍 内保持通风 良好 , 清 洁干燥 , 合理安排工人 日程 , 定期进行 预防检疫 工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量是衡量奶牛养殖业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包括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环境因素(1)气候条件:气温和湿度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气候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

一般来说,奶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5°C,湿度控制在50-70%。

(2)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奶牛的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奶牛患病或产奶量下降。

(3)饮水质量:奶牛的饮水质量对其产奶量有直接影响。

水质过硬或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都会对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造成不利影响。

2. 饲养管理因素(1)饲料质量:良好的饲料质量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关键。

饲料中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足够丰富,可以满足奶牛的日常需要,才能提高其产奶量。

(2)饲喂量和饲喂数:饲喂量和饲喂数对奶牛产奶量也有影响。

适当增加饲喂量和饲喂数,可以提高奶牛的摄食量和消化能力,促使其产奶量增加。

(3)饲喂方式:饲喂方式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喂方式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其产奶量的增加。

3. 遗传因素奶牛的产奶量与其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良好的遗传基因能够使奶牛具备较高的产奶潜力,因此进行选种和配种工作对提高奶牛产奶量非常重要。

通过选择优质的母奶牛和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可以将优质的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提高整个养殖群体的产奶量。

还需要注意奶牛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奶牛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产奶量。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合理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等措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可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和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优质的饲料和良好的遗传基因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环境调控和健康管理等工作也不可忽视,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产奶的数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健康因素等。

下面将逐一分析这些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1. 遗传因素:奶牛的遗传背景对其产奶量有着重要影响。

高产奶牛品种通常具有高产奶基因,能够传递给后代。

选取高产奶牛基因的母牛进行配种,能够提高下一代奶牛的产奶量。

增加牛只的遗传多样性,也有助于提高整体的产奶量。

2. 营养因素:奶牛的饮食对其产奶量起着关键作用。

充足的营养摄入是促进奶牛产奶的基本条件。

奶牛需要摄取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满足产奶的需要。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料管理,能够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从而促进奶牛的产奶量。

3. 管理因素:良好的管理措施对提高奶牛产奶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奶牛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都需要科学合理。

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舒适的饲养环境可以减少奶牛的压力,提高其产奶能力。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措施,也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影响。

温度和湿度对奶牛的舒适度和食欲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奶牛的食欲下降和体热过大,进而影响其产奶量。

通风和排泄物处理等环境因素也需要得到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5. 健康因素:奶牛的健康状况对其产奶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奶牛患上疾病会导致食欲下降和生产力下降,从而降低其产奶量。

保持奶牛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兽医检查、预防疾病的发生,并及时处理疾病,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奶牛产奶量受到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健康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合理的遗传优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优良的环境条件和健康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益。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饲养管理水平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给、饲养环境、饮水、清洁卫生等方面。

科学合理的饲料供给是确保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奶牛需要根据其生长发育和产奶的需求提供适宜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质。

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也对产奶量有直接影响,饲喂过期或发霉的饲料会导致奶牛的食欲减退,进而影响产奶量。

饲养环境的舒适度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奶牛厌食和群体因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产奶量。

健康管理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获得高产奶量的奶牛需要保持身体健康。

奶牛需要进行定期的兽医检查,并接受必要的疫苗和药物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传播和发生。

奶牛患病会引起食欲下降、产奶量下降等现象,健康管理对于奶牛的产奶量至关重要。

遗传因素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奶牛的品种和遗传背景决定了其潜在的产奶能力。

良好品种的奶牛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奶潜力,并且更容易达到较高的产奶量。

在选种和配种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的奶牛,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精细化管理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发情检测和配种、泌乳期营养管理、生产参数监测等方面。

及时准确地发现奶牛的发情期并进行配种,可以确保奶牛的繁殖能力,从而增加产奶量。

泌乳期营养管理需要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和生理状态进行调整,保证奶牛摄取到足够的营养以满足其产奶的需要。

定期监测奶牛的产奶量、泌乳周期等生产参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饲养管理水平、健康管理、遗传因素和精细化管理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健康管理、选种配种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饲料是奶牛产奶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饲料能提供充足的
营养,促进奶牛的生长和乳汁产生。

饲料的种类也会对奶牛产奶量产生影响,不同种类的
饲料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对奶牛的产奶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2. 饲养管理的措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对奶牛的产奶量有重要影响。

包括饲养环境、
疾病防治、饲养密度等方面的措施。

合理的饲养环境能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
奶牛的压力和疾病的发生,促进奶牛的产奶量的提高。

3. 牛的品种和遗传背景:不同品种的奶牛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对产奶的能力有较
大影响。

选择优良的牛种,进行良好的遗传改良和繁殖管理,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

4. 奶牛的健康状况:奶牛的健康状况对产奶量影响很大。

奶牛在生理期和泌乳期,
由于身体的代谢和能量转化需求增大,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合理的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能
够降低奶牛的发病率,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5. 泌乳期的管理措施:泌乳期是奶牛产奶的关键阶段,科学合理的泌乳期管理能够
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包括注重泌乳期营养和饲料的供给,合理控制奶牛的饮水量和采食量,进行合理的泌乳期饲养管理等。

奶牛产奶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供给、健康的
疾病防治、优良的牛种选择和经营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 怎样提高奶牛产奶量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 怎样提高奶牛产奶量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怎样提高奶牛产奶量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奶牛的产奶量,取决于肉个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饲养管理因素。

那么,在生产中怎样提高奶牛产奶量呢?一般采用以下主要途径:一、选养良好品种和优秀个体饲养奶牛不仅多选产奶量高的品种,而且要注意选择个体生长发育好,身体健壮的奶牛。

目前世界奶牛品种中,荷兰黑白花产奶量最高,分布最广。

二、配备好饲草料饲料应以优质的青,干草和多汁饲料为主,精料只能作为营养的补充,奶牛是反刍动物,粗饲料不足,瘤胃中发酵产物乙酸,丙酸减少,反而会引起泌乳减少,乳脂下降。

三、供给充足饮水奶牛饮水不足,就会降低食欲,影响产奶量,还会使奶牛身上的粘膜干燥,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

奶牛一般的饮水量可按日泌乳量的3~5倍推算。

四、保证食盐供应氯化钠是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而奶牛冬季胃液分泌量增加,食盐需要量就相应增加,若供盐量不足,就会使奶牛食欲降低,饮水减少消瘦,奶量下降。

食盐的日给量应根据奶牛体重大小和产奶量高低而定,一般每日供给30--50克,除按日粮0.5%拌入料中外,也可专设盐槽,让牛舐食,但应控制食量,防止发生食盐中毒。

五、分别加喂下列饲料①补加胡萝卜素在乳牛产奶前一个月和产奶后92天的日粮中补加7克胡萝卜素制剂,能使泌乳期缩短约1周,而每个泌乳期净增产牛奶200公斤。

②加喂磷石膏磷石膏除古有丰富的硫钙外,还含有钾钠、铁、钡,锶和稀土元素。

在每头奶牛的日粮中添加71.5克,产奶量增加1.7%,每公斤牛奶的配合饲料消耗量可降低11.4%。

③喂小苏打给奶牛喂碳酸氢钠,可使产奶高峰大大提前,并持续32周不衰,同时可提高乳脂率3.1%。

具体做法是:将碱酸氢钠拌料喂饲泌乳期的乳牛,每头牛每天喂15克,占日粮干物质总量的0.8%。

④增喂氮、碳将尿素、芒硝同水配制成1:2的溶液,按每吨青贮饲料加5公斤尿素、0.5公斤芒硝的比例,均匀地洒在待贮的大麦,青玉米饲料上,可使青贮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4.9和,胡萝卜素增加37%,使乳牛每消耗IOO个饲料单位,产奶量比对照牛提高7.3~10.3公斤.⑤喂秕壳葵花籽秕壳葵花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饲料中加入10-20%,产奶量可提高15%左右。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主要方法 - 奶牛养殖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主要方法 - 奶牛养殖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主要方法-奶牛养殖在奶牛生产实践中,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奶的品质一直是人们广泛学习的问题,并探索出许多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改善牛奶品质的措施。

在奶业产业链中,所有的食用奶和奶制品的正常加工,乃至所有以奶作为配料的其他食品加工都离不开优质原料奶的生产。

原料奶的奶量和质量,对整个奶业的健康发展,对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提高奶牛产乳性能的主要方法。

1、优化种群结构不同品种的奶牛,其产奶能力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科学选购产乳性能优良的品种进行饲养,是提高奶牛总体产奶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奶牛品种方面以荷斯坦牛和娟姗牛两个品种产乳性能较好。

我国奶牛饲养品种主要以引进的荷兰的荷斯坦奶牛经过培育和改良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为主,由于荷斯坦牛毛色为黑白花片,故又称黑白花奶牛,个体产奶量为5500-7500kg,乳脂率3.4-3.7%。

个体方面应选择头颈清秀,鼻镜宽大,眼大隆起,背腰宽平,臀部圆而宽,四肢较细,蹄壁结实,关节灵活,全身被毛黑白相间。

乳房形状呈盆状,弹性较好,乳头长短乳头间距相等,乳静脉发达呈弯曲状,乳井要大而圆,在选购优良奶牛品种的同时,还要优化种群结构,牛群的合理年龄结构,应保持产犊1-2胎、3-5胎的母牛各占牛群总数的40%,6胎以上母牛比例控制在20%以内。

产乳性能方面,应对年龄大、体质差、患病的牛及时淘汰,高产奶牛的数量控制在总群的30%以上,生产性能一般的奶牛数量保持在总量的60%左右。

2、日常管理措施日常管理对促进奶牛发挥最佳泌乳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要保证奶牛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法,既能增强奶牛的食欲,又能确保营养物质充足、均衡,给奶牛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冬季应提供温水供其饮用,给奶牛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饲养环境,安静、清洁、卫生的环境可使奶牛身心放松,有利于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产奶性能的提升,做好圈舍冬季保温,防止贼风侵袭,夏季应加强通风散热,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加强卫生防疫,及时清理圈舍内外的粪便、污物及各种废弃物,定期对环境、围栏、场地、器具等进行消毒,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等。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分析奶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牲畜,它们的产奶量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奶制品供应。

了解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对于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保障奶制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分析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饲料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奶牛的饮食营养直接影响它们的生长和产奶能力。

不合理的饲料配给会导致奶牛体内营养失调,影响产奶能力。

科学合理地制定奶牛饲料配方,保证奶牛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提高产奶量的重要举措。

奶牛的生理状态也对产奶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奶牛的泌乳周期、产犊间隔等都会直接影响它们的产奶能力。

科学合理地控制奶牛的繁殖节律,合理安排产犊时间,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环境温湿度、通风条件对奶牛的生长、健康和产奶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

科学合理地设计奶牛舍的结构,保证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健康状况也是影响产奶量的重要因素。

奶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它们的食欲、消化吸收和产奶能力。

加强奶牛的疫病防控工作,保证奶牛健康和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

人为管理因素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的疫病防治措施,规范的奶牛泌乳管理都对奶牛的产奶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强人为管理因素的科学引导,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很多,合理的饲料配给、科学合理的繁殖管理、适宜的生活环境、健康的体魄状况以及人为管理因素都对奶牛的产奶量产生影响。

只有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率,保障奶制品供应。

希望本文能够为关心奶牛生产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促进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和奶制品生产的发展。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及措施环境因素:1.饲养环境:饲养环境应干燥、通风、卫生,避免过度拥挤。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氨气浓度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性能。

因此,应提供合适的饲养场所和设备,确保奶牛舒适度。

2.饲料质量: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性能。

饲料应该是高质量、均衡营养且易消化的。

合理的饲养饲料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此外,饲料应清洁,避免霉变、变质和污染。

3.饮水供应:奶牛每天需要大量的水来保持产奶性能。

因此,应该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并保持水源的稳定供应。

4.疾病防控:常见的疾病如乳房炎、病毒感染等会对奶牛的产奶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定期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管理因素:1.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饲喂时间、次数和饲喂量应根据奶牛的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定期观察奶牛的体况、毛色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繁殖管理:合理的繁殖管理对于改善奶牛的产奶性能非常重要。

确保奶牛在适宜的时间进行配种或人工授精,定期监测受孕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3.细致的卫生管理:细致的卫生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包括定期清理饲槽、给水设备和牛舍,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此外,定期给予奶牛梳洗、按摩和刷洗,维持其舒适度和健康。

4.牛群的选择及管理:选育优良的奶牛品种对于提高产奶性能非常重要。

选育品种应具有较好的乳质、产奶量、机体素质等特点。

合理安排牛群的组合和分群管理,确保奶牛之间的和谐共处。

5.营养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根据奶牛的生理周期和需求,科学调整饲料配方和喂养方式,确保奶牛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

总结起来,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包括饲养环境、饲料质量、饮水供应、疾病防控和管理因素等。

通过合理的饲养、繁殖、卫生和营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

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原因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原因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提 高奶牛的产奶量就要 选择 品种 好, 适 宜的 气温、 良好 的卫 生条件 、 预防疾病 的发 生。
关键 词 : 奶牛 ; 影响泌乳量的 因素 ; 措施
1 影 响奶 牛泌 乳量 的因素
1 . 1 遗 传 因素
奶量 , 少于 8 5 d 就会减 产 , 多于8 5 d 就可增 产 。但 如能 严格 地 控制 3 6 5 d 左 右 的产 犊 间隔 , 即产 后 8 5 d 配种。
较宜于产奶 , 荷斯坦牛最适宜的温度是 1 0 ~1 6 ℃, 气 优 良的个体 , 保证后代高产性能 , 通过冷配技术人员 温超过 2 6  ̄ C , 采食量下降, 下降是为了减少体热的产 的人工授精来进行繁育优 良的个体。 生, 采食量下降了产奶量 自然也就下降 了。冬季寒 2 . 3 加强饲养管理 。按照先粗料 , 后精料 , 定时定
2 0 1 4年 第 1 2 期
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原 因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贺 香 兰
( 福 海县 畜禽 繁 育 中心 , 新疆 福海 8 3 6 4 0品种 、 产犊的季节、 气温的高低、 饲料 、 干乳期的 长短 、 疾病 、 卫生条件 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要
饲 料 的营养 要 全 面 。一般 每 天 风侵 袭 , 对 奶 牛 产奶 量 也 有 影 响 。从 福 海 县 一农 场 量 的原 则 饲 喂奶 牛 ,
奶牛( 新疆褐 牛及荷斯坦 牛) 产奶情况看 , 每到4 、 5 、 挤奶 3 次, 喂料 3 次 。定期打扫卫生和消毒 , 保持 牛
6 、 9 、 1 0 、 1 1 月 份 产奶 量 高 , 平均为 1 6 k g , 而1 、 2 、 3 、 7 、 舍安静 。保证奶牛合理充分运动 , 每天 自由运动不 8 、 1 2 月 份则 产奶 量 降低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初 产 年龄 .
奶 牛 泌乳 能 力 随年 龄 和胎 次增 加 而 发生 规 律 性 的变 化 初 产母 牛 的年龄 在 2岁 半左 右 , 由于 本身 还在 生 长发 育 阶段 . 以产奶 量较低 。此后 , 所 随着年 龄 和胎 次 的增 长 , 产 奶量 逐 渐增加 。 到 6 9岁 , 待 ~ 即第 4 7胎时 , 奶量 达到 产

饲养奶 牛 的收入 . 主要依 赖 于成年 母 牛的 产奶 量 影 响 奶 牛产 奶量 的因 素很 多 , 了遗 传 因素 之 外 . 除 主要 有奶 牛 的生 理 因素和饲 养管 理等 。 前者 由奶牛 的个 体情 况所 决 定 , 难人 为控制 。 以改 善奶 牛饲养 管理 和环 境 , 很 所 对提 高 其产 奶 量和 改善鲜 奶成 分具 有显著 的作 用
影 响奶 牛产 奶 量 的 主要 因素 以及 提 高产奶 量 的措施
陈 宇 。 向 阳 靳 4 00 ) 502 ( 南农 业大 学 , 南 郑 州 河 河
中 图分类 号 :8 3 ¥2. 4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4 5 9 (0 2 0 一 0 8 0 10 — 0 0 2 1 )6 O 1 — 2 逐渐 增加 , 在第 2 ~ 0d 日产奶 量达 到该 泌 乳期 的 最高 约 0 6 . 峰 f 低产 母 牛大 约在 产后 2 ~ 0d 0 3 .高产 母 牛大 约在 产 后 4 ~ 0d。 0 6 ) 维持一 段 时间后 , 泌乳第 3 4个 月开 始又 逐渐 从 - 下 降 。泌乳 7个月 以后 。 速下 降 。泌乳 1 月左 右停 止 迅 0个 产奶 。一 般盛 乳期产 奶量 达到 3 5d产奶 量 的 4 %左 右 。 0 5 从停 止挤 奶 到 分娩 前 1 段 时期 称 为 干乳 期 母 5d这 牛 干乳 期一般 为 4 0d 但 因奶牛 的具体 情 况不 同 . 0 6 。 干乳 期 时 间长短也 不一 样 。干乳工 作 的质量 . 直接 影 响奶 牛 下
是产奶 量较高 的品种 , 但其乳脂 率相对较低 。同一 品种 内的 不 同个 体 . 其产 奶量和乳脂率也 有差异 。体质量大 的个 体其
绝对 产奶量 比体 质量小者要高 。在一定 限度 内. 质量 每增 体 加 I O g 奶产量 提高 1 0 g O , k 0k 。但 并不是 体质 量越大 产奶 0 量越 高 , 常情况下 , 牛体质量在 5 0 6 0 g为宜 。 通 母 5~5 k
2年 3)期 0 (4第 1 第卷 6 2
蠢南牲 座 坷畜 善 ◆
编者按 : 为深 入贯彻 落 实河南省 千 万吨奶 业跨越 工程 , 实施好 奶牛 单产提 升 行动 . 畜 省
牧 局 出 台 《 彻 落 实<河 南 省 人 民政 府 办 公 厅 关 于 实施 千 万 吨 奶 业 跨 越 工 程 的 意 见 > 实 贯 的
施 方案 》 详见 本期 《 策 法规》 目)按 照 实施 方案要 求 , 畜牧局 先后 召开奶 牛 单产提 升 ( 政 栏 。 省
行 动座谈 会 、 牛单 产提 升行 动启 动会 . 奶 以期更好 地推 动奶 牛饲 养方 式的根 本转 变、 高奶 提
牛 场综 合饲 养 管理 水平 和调 动 奶牛 养 殖积 极性 省 畜牧局 党 组 书记 李孟 顺 同志 在全 省 奶 牛 单 产提 升行 动启 动会 议 上就 如何 做 大做 强我 省奶 牛 产业 、提 高奶 业生 产 水平做 了重要 讲 话 , 中着 重强 调 了奶 牛 单产 提 升行 动 的 重点 和 关键 : 培训 , 高 一线 人 员管理 和 技 其 抓 提
1 遗 传 因素
生鲜乳 的产量和 品质受奶 牛品种 的影 响。不 同品种 、 个 体和体 质量 均影 响奶 牛产奶量 不同 品种 奶牛 的产奶 量和 乳脂率 有很大 的差异 。 在众 多的奶牛 品种 当中 。 荷斯坦 奶牛
胎产 奶质量 和数 量 奶 牛发 情 期 间 . 由于性 激 素 的作 用 . 产奶 量 会 出 现 暂 时性 的下 降 , 其下 降速 度 大约 为 1 %~ 2 0 1 %。在 此期 间 。 乳
术 素质 ; 抓技 术 , 力普及 奶 牛养 殖 实 用技 术 ; 承 包 , 极 开展 奶 牛养 殖技 术服 务 ; 大 抓 积 抓攻 关 , 解决 奶 牛养 殖 重 大科 技 难
题 ; 项 目, 抓 支撑全 省奶 牛单 产提升 行动 ; 典型 , 抓 为奶牛 单 产提 升 行动 树 立标杆 。为此, 本刊 将从技 术层 面 系列报 道奶 牛 有 关 生产技 术, 并持 续 关 注地 市典型 经验 , 配合 主 管部 门做 好 千 万吨 奶 业跨 越 工程 的技 术 服务 工 作 , 即将 召开 的 第三 在 届 中国奶 业大会 上展现 河 南奶业 的跨越 发展 。 望对 行 业有 所裨 益。 希
生 中 的最高 峰 。 l 以后 。 0岁 由于机 不合 算 的。实践 证 明 . 育成母 牛体 质 量达 到 成 年母

奶 牛 的初 产年 龄不 仅影 响头 胎产 奶量 . 而且 影 响终 生 产 奶量 。 初产 年龄 过早 , 于 2 小 4月龄 . 产奶 量较 低 , 因个 常
体 生长 发育 及泌乳 器 官的发 育受 阻 而影响 健康 初 产 时间
过晚, 于 3 大 0月 龄 , 奶量 和产 奶胎 次 减 少 , 产 从饲 养 成 本
2 生 理 因 素
21 年 龄 和 胎 次 .
23 发 情 与妊 娠 -
脂 率 略有上 升 牛妊 娠对 产奶 量的影 响 因妊娠 期 时 间长 母 短 而有 差别 。妊 娠初期 . 响轻 微 。从妊 娠第 5个 月开 始 . 影 泌乳量 显著 下降 。第 8个 月则 迅速 下降 . 至干 乳 。 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