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

合集下载

人体血压的波动规律

人体血压的波动规律

人体血压的波动规律血压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

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血压的波动,这是由于多种因素在人体内外的作用下引起的。

下面我将以人类的视角来描述血压的波动规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一过程。

一、早晨的血压波动每天早晨醒来时,很多人都会感到一种疲倦的状态。

这是因为在睡眠中,人体的血压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通常情况下,夜间睡眠时,血压会下降到较低水平,这是由于身体的休息和恢复过程。

而在早晨醒来后,血压会逐渐升高,这是由于身体开始活动,心血管系统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

二、运动对血压的影响运动是人体血压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的活动会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的泵血能力增强,这时血压会有所上升。

而在运动结束后,血压会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

三、情绪对血压的影响人的情绪状态也会对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处于紧张、焦虑或激动的状态时,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导致血压上升。

相反,当我们放松、愉快或平静时,血压则会相对稳定。

四、饮食与血压的关系饮食对血压也有一定的影响。

摄入高盐、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血压升高,而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则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五、年龄与血压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压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变硬,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这会导致血压逐渐升高。

人体血压的波动规律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过程。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时间、运动、情绪、饮食和年龄等。

我们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快,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只有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心血管系统,保持身体健康。

ABP

ABP

24小时平稳降压,将降压获益最大化 小时平稳降压, 小时平稳降压
西班牙的ACAMPA研究和日本的J MORE研究显示, 西班牙的ACAMPA研究和日本的J-MORE研究显示,大多数接受降压 ACAMPA研究和日本的 研究显示 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清晨时段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 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清晨时段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血压达标的 患者往往有清晨高血压。J-MORE研究采用自测血压显示,61%的 患者往往有清晨高血压。 MORE研究采用自测血压显示,61%的 研究采用自测血压显示 诊室血压正常者(<140/90mmHg)的清晨自测血压并未达标。 (<140/90mmHg)的清晨自测血压并未达标 诊室血压正常者(<140/90mmHg)的清晨自测血压并未达标。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导致的体位 性低血压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更易表现为非杓型血压节律。 性低血压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更易表现为非杓型血压节律。 这类患者的血压往往在夜间和清晨持续增高, 这类患者的血压往往在夜间和清晨持续增高,因而易发生靶器官 损害,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损害,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杓型血压
杓型血压
杓型血压
血压近日节律的临床意义
无论患者血压的平均水平如何, 无论患者血压的平均水平如何,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或 无明显下降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无明显下降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夜间/日间收缩压比值越高, 夜间/日间收缩压比值越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越 大,且这种相关关系独立于血压的平均水平之外。 且这种相关关系独立于血压的平均水平之外。
动态血压和诊室血压对心血管危险性的预测价值

H型高血压病患者如何用药

H型高血压病患者如何用药

H型高血压病患者如何用药刘富彪(翠屏区邱场镇卫生院;四川宜宾644000)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社会上常见的慢性病,病患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可能会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坏的表现。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越来越多,而且有年轻化趋势。

一种名为H型高血压的特殊类型高血压也开始逐渐出现在我们眼前,那么H型高血压与其他高血压有什么区别?危害有什么不同?应该如何用药治疗?我们一步步来了解。

一、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这是指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未明确病因的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

这是指一种病因明确,但高血压只是疾病临床表现之一的疾病。

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占高血压病患总数的90%以上,这里面就包含一些特殊高血压疾病,比如盐敏感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和H型高血压。

二、H型高血压的特殊性要了解H型高血压的不同之处,我们首先了解一种叫做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物质。

在我们人体血液中存在这么一种名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质,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

同型半管氨酸是身体机能维持正常运转的必需品,但通常会被快速代谢分解掉。

同型半胱氨酸对于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运转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浓度越低,说明这个人的机能越好。

当人的身体对这种物质的代谢分解出现困难,就会引起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升高,逐渐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这种疾病会破坏血管正常功能,加大几种严重致命的疾病发病率。

相关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会单独引发脑卒、高血压等疾病,浓度越高风险越大。

H型高血压就是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

由于地理环境、人种基因和饮食习惯等等因素,H型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病患中的比例远远大于欧美等西方国家。

三、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分级高血压严重等级:一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二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三级高血压:指收缩≥180mmHg,舒张压≥110mmHg。

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

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

龙源期刊网
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
作者:江平
来源:《大众健康》1999年第07期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血压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节律性变化。

清晨,一觉醒来,血压呈持续上升趋势,上午10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15~16时,又有少许升高,随着黑夜降临,血压降低,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午夜后至觉醒前这段时间,血压又有少许波动,但总的趋势是低平的。

由于老年人多患有动脉硬化症,夜间血压下降更为明显。

血管弹性减弱,使血压的自动调节作用减弱,当血压降至低于自动调节的下限时,血流缓慢,脑部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严重的可致脑梗塞发生。

传统降压药的服法一般是一日3次,或临睡前服药。

这种服法欠合理,不仅不能理想地控制一日的血压,甚至增加了诱发脑梗塞的危险性。

高血压患者日常起居健康宣教

高血压患者日常起居健康宣教

高血压患者日常起居健康宣教一、遵守良好的作息制度我国高血压病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是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常见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发生和预后与高血压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为了防止脑卒中的发生,高血压患者除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控制血压外,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是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措施。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秩序规律化、饮食习惯科学化、戒烟忌酒经常化以及培养多方面的业余爱好等。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制度、做到生活秩序规律化(1)高血压患者应该做到定时就寝、按时起床、按时进食、活动、学习和工作,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节律来作息和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健康及预防高血压病并发症(如脑出血、脑梗死)的发生。

(2)要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

一般每天7~8h,老年人可适当减少至每天6~7h;中午最好略睡片刻,这样可以减少脑出血发生的机会。

(3)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做到休作有时、忙而不乱、减少紧张;时间安排要得当、留有余地,做到从容不迫,防止紧张匆忙。

(4)注意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如果感到头晕、头痛、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时,要稍作休息,或到室外散散步,或在室内做做操活动一下,或用不同性质的工作交替一下,使大脑得到休息,这样有助于大脑疲劳的恢复,减少因工作紧张劳累而引起的烦闷不安、情绪急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习惯科学化高血压患者在饮食方面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且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避免过度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的质和量,使动物性蛋白质(如鱼、瘦肉、鸡、虾、鸡蛋、牛奶等)与植物性蛋白质(如大豆、花生等)合理搭配;饮食中要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帮助消化,改善体内代谢;此外,吃饭要定时,饮食不能过饱,尤其是晚餐不要太饱,以免影响睡眠,切忌暴饮暴食,以免突发脑血管意外;饭前、睡前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影响消化和睡眠。

医学生理学血压波动曲线

医学生理学血压波动曲线

医学生理学血压波动曲线医学生理学是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而血压波动曲线则是用来描述人体血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动脉血压。

动脉血压通常用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示,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的最高血压值,也称为高压;而舒张压则是心脏舒张时的最低血压值,也称为低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值称为脉压。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90/60到140/90毫米汞柱(mmHg)。

血压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心脏输出量、血管阻力、血液粘稠度等。

血压波动曲线是一个时间与血压值之间的图形化表示,通常以时间为横轴,血压值为纵轴。

血压波动曲线的形态和特征可以提供有关某个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信息。

在正常情况下,血压曲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夜间血压降低、早晨血压升高等。

而某些疾病状态下,血压波动曲线会出现不规则的变化。

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正常血压波动曲线:正常血压波动曲线通常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血压通常呈现出昼夜节律性的变化,即夜间血压较低,早晨起床后血压逐渐升高,达到一定峰值,然后逐渐下降。

这种变化符合人体生理的节律性变化。

2.高血压波动曲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曲线通常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压力不断的增高,而这种变化会显示在血压波动曲线上。

高血压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增加,使血压持续升高,甚至出现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3.低血压波动曲线: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曲线通常呈现出持续降低的趋势。

低血压是指血压较正常范围更低的状态,这可能是由于心脏泵血量减少或者血管张力降低导致的。

低血压会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昏厥等情况。

4.异常血压波动曲线:除了高血压和低血压外,某些病理状态下的血压波动也会呈现出不规律的变化。

例如,在某些心脏病患者中,血压波动曲线可能显示出不规则的起伏,这与心脏功能的不稳定有关。

ARB在高血压中的治疗地位

ARB在高血压中的治疗地位


和家庭自测血压(SBPM)。常规血压测 量不能反映24 h血压的节律性变化,动态 血压监测可避免白大衣效应和安慰剂效 应。 ABPM的监测指标中常用来评价降 压药物疗效的有谷峰比值和平滑指数。 同时根据ABPM的监测结果可将血压的 节律进行分型,依此评价患者的预后。

长效降压药物降压平稳、持久,仅需日 服一次可控制全天血压,故有较佳的顺 应性,ARB就具有这种降压长效、平稳 及高效的特点。从目前上市的ARB来看 , 反映降压长效指标的谷/峰(T/P)比值 (见右图)均 >50% 。替米沙坦的T/P值 可达95%以上。

ARB药物在选择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氯沙坦对AT1受体的亲和力比对AT2受体 的亲和力大约高1 000倍。替米沙坦对 AT1受体的亲和力比AT2受体的亲和力大 约强3 000倍。对于依贝沙坦这两种受体 亲和力的差异在8 500倍以上,坎地沙坦为 10 000倍,对AT1受体亲和力最高的缬沙坦 为30 000倍。

对临床上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能在24 h 内平稳降压,降低整体血压水平;显著 降低患者清晨血压,阻遏清晨觉醒后的 血压骤升,使高血压患者安全度过心脑 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同时能够维持夜间 血压适度下降,恢复正常的血压模式, 有效保护靶器官#34;的原则进行客观的评价。美国JNCVI、JINC-VII和欧洲高血压指南都推荐 选用日服一次能够24小时平稳降压的长 效降压药,体现了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 原则。血压的确定一般以诊所血压作为 标准,但不能忽视动态血压测量(ABPM)
61%~72% 60%~70% ~ 70% ~ 85% ~100%
AIIA AIIA AIIA AIIA AIIA
氯沙坦 缬沙坦 伊贝沙坦 坎地沙坦 替米沙坦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水平越高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的排泄率越高,
3. 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判断
(1)当血压白天>=140/90mmHg. 夜间血压>=125/75mmHg 24h所测血压>=135/85mmHg占所测血压次数的百分率
>=50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2)1.2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呈日间上升 夜间下降趋势,为双峰双谷曲线.可见正常生理性波动.
见于健康者
(2)偶测值正常.动态值升高.偶测值明显低于动态值,表
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急状况有较强的升压反应
(3)偶测值升高.动态值正常,偶测值明显高于动态值. 称
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诊断高血压
(4)
偶测值升高.动态值也升高.偶测值略高于或接近动态值;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属于此种类型
2.确定高血压类型
(1)正常昼夜节律型:大多数轻.
1. 测试方法.分析指标及诊断标准
测试时间(8-9am) 至次日(8-9am): 昼间(6am-10pm)测量时间间隔为20min; 夜间(10am-6am)测量时间间隔为30min 监测期间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
分析指标
(1)24h平均收缩压(24h-sBP)与舒张压时(24h-
dBP)
(2)白
天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
(3)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舒张压(N-dBP)
(4)收缩压负荷(24h-sBPL)与舒张压负荷(24h-
dBPL即监测过程中血压>140/90mmHg的
次数百分比
(5)
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与舒张压负(D-dBPL)
(6)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与舒张压负荷(N-
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靶器官功能性 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良 好的血压控制能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血压 的测量准确与否,对于高血压的诊断,降压 疗效的评价,是否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预测 都至关重要.

三高人群注意及饮食事项

三高人群注意及饮食事项

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心脑血管病罪魁祸首“三高”!,严重危害现代人健康。

高血压系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

通常是以低于140/90毫米汞柱为正常,而高于160/95毫米汞柱为高血压。

因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故称“悄悄的杀手”。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它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杀手”。

高血糖是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是机体内一个独立存在的病理改变,病变部位在血液,病变性质是血糖代谢紊乱。

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可以有显性的症状,如口干渴、饮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隐性的症状,无明显主观不适。

三高的相互关系1.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脂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外源性的,就是我们每天进食中脂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而成;另一条是内源性的,就是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由肝脏、脂肪细胞及其它组织合成释放入血液。

人体除脑组织及成熟的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都可合成胆固醇。

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脏合成,10%小肠合成。

老年人不像年轻人,肝脏分解代谢减慢,分解脂肪的脂酶活性减弱,易造成脂肪堆积,再加上自由基的作用,使血脂在动脉壁上沉着,从而造成动脉硬化,这是老年人血管衰老的表现,也是老年人病理性衰老的病理基础。

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疾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

2.高血脂与高血压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血管的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粘度是形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而这三种因素与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

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升高。

24h全天动态平均收缩压

24h全天动态平均收缩压

24h全天动态平均收缩压1.引言1.1 概述概述24小时内动态平均收缩压是指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内测量到的收缩压的平均值。

血压是评估人体循环系统功能和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动态平均收缩压则更能准确地反映每天血压的波动情况。

过去,人们通常在特定时段测量血压,如早晨或晚上,以获取一个单一的数字来评估血压。

然而,这种方法无法全面了解整个24小时内血压的变化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血压的规律性波动。

动态平均收缩压的计算基于不同时间段内获得的血压数据。

通过连续监测血压,我们可以获取在白天和夜晚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值,从而绘制出一天内血压的变化曲线。

通过计算这些数值的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到整个24小时内动态平均收缩压。

了解24小时内动态平均收缩压的变化规律对于诊断和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很有帮助。

不同时间段内的血压变化反映了人体循环系统的日节律性、生物节律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活动对血压的影响。

通过分析动态平均收缩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血压波动情况,发现异常波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24小时内动态平均收缩压的定义、意义以及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还将总结其对健康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帮助我们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健康。

通过深入了解和关注24小时内动态平均收缩压,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简要介绍文章后续章节的内容和目的:说明本文将对24小时内动态平均收缩压进行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包括定义、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讨论,旨在加深对此指标的理解和认识,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引导读者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提醒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每个章节的内容,合理安排阅读顺序,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和主要观点。

高血压患者服药须知

高血压患者服药须知

高血压患者服药须知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它是心力衰竭、冠心病、脑中风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增高,而高血压正确的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对于高血压患者知晓服药的一些知识非常重要,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以下这些知识点吧。

一、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什么?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高血压病的主要危害是心、脑、肾、血管损害,以及由此引起的心、脑、肾、血管并发症。

有效地治疗高血压,能显著地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二、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

此外,a受体阻滞剂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患者。

三、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吗?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不会产生耐药性?高血压患者必须遵医嘱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不能随意停用。

长期服用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一般是对抗菌药物而言的。

有些患者开始服用一种降压药,血压很正常,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血压升高了,这不是因为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是因为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所导致的降压效果不好了。

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夏天气温高时,血压有所降低,冬天寒冷时,血压有所升高。

四、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医学研究证明:人的血压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性节律变化。

服用降压药应根据药物类型和剂型合理安排服药时间。

对于每日服用3次的短效降压药,第一次服药时间应在清晨醒后即服用,高血压患者无特殊情况,每天最后一次服药时间应在下午5-6时。

对于每日服用2次的降压药,则以早晨7时和下午4时各一次为好。

对于每日服用1次的长效及控、缓释制剂降压药,应在清晨醒后即服用。

24小时动态血压判断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判断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判断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判断标准如下:
1.24小时平均血压值,正常情况下,人体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

2.白昼平均血压值,正常情况下,白昼平均血压值应小于135/85毫米汞柱。

3.夜间平均血压值,正常情况下,夜间平均血压值应小于120/70毫米汞柱。

如果受检者24小时内血压监测数值均在参考数值范围以内,即为正常血压。

若是成人24小时平均血压大于或等于130/85毫米汞柱,白昼平均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35/85毫米汞柱,夜间平均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20/70毫米汞柱,即为异常血压,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

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

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

每天以上午9—11点,下午3—6点为血压的高峰时间,临床统计数字也表明在这两个时间内发生脑出血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的最多,而午夜睡眠中血压则降到低谷,最大差值可达5.33千帕(40毫米汞柱)。

再加上入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慢而无力,血液流动缓慢,又因已有6~11小时未进食,从肠道吸收水分较少,血液粘稠度的增高,所以是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缺血或梗死。

的高峰期。

临床观察发现,降压药在血压达到最高值时的前半小时至1小时前服降压药效果最好。

由此可见,服降压药物的最好时间是上午8点半,下午2点半,这样药物恰好与血压高峰期相遇,才能控制血压的增高。

经临床试用证明,采用上述时间服用降压药比一日3次服用的病人其脑猝死的发生率减少50%一70%。

睡前服用降压药,使人体血压明显下降,会导致脑、心、肾供血不足,促使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缺血或梗死。

及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的发生,甚至发生猝死。

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

每天以上午9—11点,下午3—6点为血压的高峰时间,临床统计数字也表明在这两个时间内发生脑出血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的最多,而午夜睡眠中血压则降到低谷,最大差值可达5.33千帕(40毫米汞柱)。

再加上入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慢而无力,血液流动缓慢,又因已有6~11小时未进食,从肠道吸收水分较少,血液粘稠度精液的常规检查。

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最好

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最好

用药之道用药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最好□湖北省荆州市第一医院(西院)副主任医师 罗 红近年来,患有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而高血压一般都是通过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绝大部分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所以降压药的服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认清血压的变化规律血压在一天24小时中不是恒定的,而是存在着自发性波动,它与体内激素水平和神经调节有关。

降压药何时服用,时辰有讲究。

1.正常成人:两高峰一低谷如同人体一天活动的生物钟和其他代谢活动一样,血压在24小时内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正常成人的昼夜血压节律表现为“两峰一谷”(两高峰一低谷)。

如在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

第一高峰:6~10点;第二高峰:16~18点;低谷:夜间0~4点。

根据这个时间节律画出来的曲线就像一把长柄勺子,医学上称为“勺型血压”:勺子的长把是日间血压,勺子是夜间血压,底部就是最低血压。

2.老年人:两高峰两低谷而老年人则不同,老年人昼夜血压节律除了前述的“两峰一谷”,在中午12~14时还有一个低谷,比成年人多出一段血压低谷期,呈现为“两峰两谷”(两高峰两低谷)。

很明显,高血压患者容易在峰值的时段血压升高。

然而,随着动脉硬化的进展和合并其他疾病,这种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可以被改变,夜间的血压可以升高,甚至可以高过白天,勺型曲线变成了“非勺型”甚至“反勺型”,这就出现了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当然也有夜间血压特别低的,称为“超勺型”。

所以说,诊断高血压时,有条件的患者应该做一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为医生的诊断和用药选择提供帮助和参考。

了解选择的降压药种类1.长效还是短效降压药分短效、中效、长效作用3种剂型,不同的降压药该什么时候吃,要具体分析。

长效降压药:适宜清晨空腹服用,每天服1次。

中效或短降压药:每天2~3次,最好能根据血压变化规律,选择服药时间。

一般药物的作用是在服药后半小时出现,2~4小时达血药高峰,如每天在血压节律的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

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

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

[综述]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36寸液晶2010-11-151 正常人血压24小时的变化规律通过24小时动态监测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后,发现大部分人的血压存在两个高峰和一个低谷。

早晨起床后6~8时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时后开始下降;到下午4~6时为第二个高峰,不过其高度比第一高峰略低;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2~3时为低谷,也是全天的最低点;最后血压逐渐上升,再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血压的波动曲线呈“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形状。

二十四小时血压曲线图也有专家对我国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总结为两个血压高峰和两个低谷,即早起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为第一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到下午5~8点为第二个高峰,也是全天血压最高时间;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1~2 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最后血压逐渐上升,再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

2 勺型,深勺型,非勺型血压总体上来说,血压的自然波动规律为白天血压高,夜间血压低;如果夜间血压下降的幅度是白天血压的10%~20% ,称为勺型血压;如果大于20%称为深勺型或超杓型血压;如果夜间血压下降不超过10%称为非勺型血压;夜间血压不降反升的为反杓型血压。

勺型血压为人体的正常生理调节血压,而非杓型、超杓型、反杓型高血压者易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3 血压晨峰现象3.1血压晨峰的概念:通过对24小时血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24小时血压的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在清晨,即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在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的最高水平,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血压晨峰现象。

”3.2血压晨峰的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血压的晨峰现象和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皮质醇,血管内皮系统等因素有关,这些系统的活性及其功能的大小也随着白天和黑夜的变化而变化,引起了血压的节律性变化。

3.3.1血压晨峰与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可能是引起血压晨峰的重要原因,通常人体24小时儿茶酚胺水平与昼夜变化节律相一致,当人体在睡眠状态下,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减少,心脏的收缩性和心输出量就相应的减少,当人体有睡眠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要增加心输出量,供给生命活动的能量,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灌注,交感神经系统便是维持这种变化的重要物质之一,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压的升高;可见,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并非24小时内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而变化,当这种变化规律与人体生理活动协调一致时,便更好的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在一定生理范围内的血压晨峰维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一旦这种协调被打破,长期的,过高的,超过生理功能的血压晨峰便成为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

老年高血压9大特点

老年高血压9大特点

家庭医药 2016.0826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及糖尿病栏目特约协办:三正医疗·塔能——脑健康专家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血压波动范围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血管顺应性降低,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易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而出现血压波动范围较大,特别是收缩压波动幅度较大。

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波动,则明显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天内血压波动范围可在40/20mmHg 以上。

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需谨慎选择降压药物。

3.清晨高血压增多老年人清晨高血压,指老年患者清晨醒后1小时内的家庭自测血压或起床后2小时的动态血压记录≥135/85mmHg,或早晨6:00~10:00的诊室血压≥140/90mmHg。

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在年龄40~79岁者为19.4%,80岁及以上者为21.8%。

大家知道,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间,而血压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从发生机制上来讲,清晨时交感活性增加,儿茶酚胺类收缩血管物质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这些因素共同增加了清晨高血压的风险。

4.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增多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力下降大于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

体位性低血压在年龄65岁及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可达20%~50%,而老年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的比例更高。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老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若只是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

每天以上午9—11点,下午3—6点为血压的高峰时间,临床统计数字也表明在这两个时间内发生脑出血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的最多,而午夜睡眠中血压则降到低谷,最大差值可达5.33千帕(40毫米汞柱)。

再加上入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慢而无力,血液流动缓慢,又因已有6~11小时未进食,从肠道吸收水分较少,血液粘稠度的增高,所以是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缺血或梗死。

的高峰期。

临床观察发现,降压药在血压达到最高值时的前半小时至1小时前服降压药效果最好。

由此可见,服降压药物的最好时间是上午8点半,下午2点半,这样药物恰好与血压高峰期相遇,才能控制血压的增高。

经临床试用证明,采用上述时间服用降压药比一日3次服用的病人其脑猝死的发生率减少50%一70%。

睡前服用降压药,使人体血压明显下降,会导致脑、心、肾供血不足,促使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缺血或梗死。

及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的发生,甚至发生猝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