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达标训练:417解放战争含解析)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训练: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1946年10月10日,梁潄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

次日梁潄溟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国共产党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解析:审清时间限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时,国民党已经发动了全面内战,企图消灭人民民主力量。

答案: A
2.“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

……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

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 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由题目中信息“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知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掀起战略反攻序幕,故A项正确;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之一,时间是194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淮海战役是1948年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
是1949年4月,故D项错误。

答案: A
3. 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作出该判断的背景是( )
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47年以及材料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说明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故本题选择B项。

答案: B
4.下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
答案:A
解析:此题所列的四幅图中,后三幅是三大战役形势示意图,第一幅是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形势示意图。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这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5.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
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平,说明战役的地点跟北平有关,辽沈战役主要在辽宁沈阳,故A项错误;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故B项正确;淮海战役主要在淮河、海河,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故D项错误。

答案: B
6.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国民党总统府,那是一个让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历史永久铭刻的伟大时刻,它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A项时南京的反动政权仍然存在着。

C、D两项前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已经覆灭,所以答案选择B项。

答案: B
7、1949年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的直接意图是…()
A.缓兵之计
B.屈服求和
C.划江而治
D.国共合作
答案:A
解析:由于国民党在三大战役中的失败和国内舆论的压力,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元旦发出了“求和”声明,其真正目的是以和谈为掩护,作缓兵之计,等待时机。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 )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③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

③表述错误,排除含③的A、B、D三项。

答案: C
9、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的总特点是由合作走向决裂,造成这种局面的最基本的原因是()
A.中共的政治、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壮大
B.国民党顽固地坚持一党独裁制度
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主次地位发生变化
D.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答案:C
解析: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抗日;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而阶级矛盾则上升为主要矛盾,由于国共两党分别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两党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国共关系的破裂。

10、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

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
答案:A
解析:蒋介石的失败主要是他逆历史潮流而动,推行反动独裁统治,违背民意,不能说他的失败是天意。

11、关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曾先后肩负起民主革命使命
B.划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D.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
答案:D
解析:此题中A、B、C三项所述都是正确的,只有D项不正确,新中国的成立只能说标志着民主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不能说“彻底”完成,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所进行的如土地改革等仍然属于民主革命的任务。

12、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答案:A
解析: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这一任务最终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

但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

须知这个问题的决定,全在于共党。

国家能否转危为安,人民能否转祸为福,乃在于共党一转念之间。

所以我们同胞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问明共党对和
平之意向究竟如何。

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办法。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败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

——《蒋介石新年文告》(节录)1949年1月1日请完成:
(1)蒋介石文告中说:今日时局为和为战,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党。

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2)为什么说蒋介石的文告是假和平?
参考答案:(1)不正确。

因为:①全面内战是蒋介石集团不顾人民的和平愿望和共产党的和平诚意,一手挑起来的。

②蒋介石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奢谈“和”“战”,实际上是为自己和国民政府开脱战争责任,企图嫁祸于中国共产党。

(2)蒋介石企图在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和反动军队,即继续维持国民党统治权的前提下与共产党和谈,显然缺乏诚意,其目的是争取喘息时间,编练军队,企图卷土重来。

这充分暴露了文告的虚伪性。

解析:由于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的大溃败,再加上美国和国民党内部的压力,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以新年文告的形式向中共发出了“求和”声明,从文告内容可以看出蒋介石想把进行战争的责任
完全推给共产党,想保存其伪宪法、伪法统和他的反动军队。

这显然是缺乏诚意的,其和谈也只是作为缓兵之计,目的是等待时机,准备卷土重来。

所以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是假和平。

1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40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

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

——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请完成:
(1)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2)渡江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3)渡江战役胜利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任务将是什么?
参考答案:(1)基本歼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使其无法再组织有力的抵抗。

(3)国民党政权覆灭。

(4)肃清残余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全中国。

解析:此题所提出的几个问题都很直接,要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5、南京见证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今天,南京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阅读下列有关南京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

——《光明日报》(1)“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这跟哪个历史事件有关?材料二、先生的陵墓,位于紫金山麓,坐北朝南,建筑宏伟。

其祭堂的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的横额。

中山陵每年吸引观光游客达500万人次。

(2)据材料二,分析中山陵成为旅游胜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1949年4月)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何伟大意义?
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南京、1.842等,结合所学的知识: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割让香港岛。

第(2)问
在解答的时候要注意一方面从孙中山本人的丰功伟绩分析,另一方面不要漏掉中山陵自身建筑价值和旅游价值。

第(3)问先根据材料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不可沽名学霸王”等,结合所学分析,材料描述的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

然后回答意义即可。

答案: (1)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们深切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中山陵位于紫金山麓,建筑宏伟,属优质旅游资源。

(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意义: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