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人性思想的发展
人性论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逻辑发展摘要:哲学伦理学之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是人性论问题,人性论是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是对人自身本质的认识。
孟子、荀子分别提出“性善论”和“性恶论”,奠定了传统人性论的基础。
汉唐学者折中孟荀,建立了“性三品”、“性善情恶”等学说。
宋代以后的学者总结了前人成就,完成了“义理之性”、气质之性的理论构建。
关键词:人性论中国古代逻辑发展人性论是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
道德是人的主体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完善的学说,是从道德的角度对人的存在、发展及其本质完善的认识。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从西周开始就对人在宇宙中的作用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文化传统。
人成为传统伦理道德最为关心的核心内容,而对人的认识首先就必须回答人究竟是什么,他与自然界其他存在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从而论证道德的必需与可能。
正是对人的认识的这一特殊视角,形成了中国传统伦理学说德性主义的人性论思想,为天人合德的道德学说提供了人性论的依据。
一、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一种人性论,他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论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子”、“良能”。
《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即“不忍人之政”。
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他的这些观点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但是他主张的不是人性本善,而是人心向善。
“仁、义、礼、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存在先验的善之同时,认为人之所以会有不善是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二节 中国人性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人性思想的发展我国现代学者在研究我国思想史时常用“重人事,轻自然”一句话概括其研究特点,的确,考察我国古代思想史有关人性的论述和研究便可发现,我国古代关于人的研究及其人性的论述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我国人性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除了继续我国古代人性研究的理路的同时,也介绍西方的人学思想,并作简单的阐发,没有很有影响的学说或流派。
一、中国先秦时期的人性观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由于众多的理论家人性观点是与其善恶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现实研究中,许多学者多从这一维度来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学者的人性学观点,由此,把我国中国古代关于人性论的观点总结为四种:一是性善论者,以孟子为代表,二是性恶论者,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三是性无善无恶论者,以世硕为代表,四是性亦善亦恶论者,以扬雄为代表。
但是这种考察远未穷尽我国古代学者关于人性研究的思想。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以上四种思想,但也介绍其他一些有关人性思考的观点。
我国的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开始考虑人性问题,那时的人们认为人性是善的,这种善性是上天赋予的。
这种人性观可以称为天降善性论。
在古籍《尚书·汤语》记载:“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见《十三经注疏》,第162页。
)恒即常,恒性就是常性。
常性可以有两种理解,常作普遍的意思,那么常性就可以理解为人有共同的本性。
常如果作不变的意思,那就可以把常性理解为不变的人性。
《孔氏传》:“衷,善也。
”孔颖达疏:“天降善于下民……与善于民”。
古人把“衷”解释为“善”。
这就是说,上天把“善”赋予人民,使他们有了善的本性。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人性论。
(一)孔子的人性论孔子从共同性与差别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应然性和实然性以及智与愚的角度来说明人性。
首先,他认为,作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论语·阳货》)对此,有学者这样理解:“第一,从人之性对犬之性、牛之性来看,人与人为同类,所以说‘相近’。
先秦至朱子人性论观点发展脉络
先秦至朱子人性论观点发展脉络摘要:关于人性善恶的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很多先贤圣哲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所涉及,相关材料也十分丰富。
本文即希望通过对南宋朱子以前这方面材料之简单梳理,获得对此问题的一个大致认识。
关键词:人性论先秦至朱子同天道问题一样,人性问题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先秦开始,很多思想家就已经展开了对人性问题的思索和探讨。
孔子最早提出人性问题,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①对此问题,孔子并没有进一步展开论证,也没有具体说明人的本性是什么。
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八个字,已经包含了人性论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性”与“习”,亦即先天之性与后天养成两个方面,对后世人性论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孔子以后,关于人性的讨论主要围绕着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展开,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一、人性无善无恶论,以告子为代表。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②告子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和孟子辩论表现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大都保存在《孟子·告子上》中。
兹引如下:“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
’“告子曰:‘食色,性也。
……”③从以上引文,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告子的观点主要是建立在“生之谓性”的基础上的,其对“性”的界定,乃是人生来即具有的东西,所以“食色”亦是性。
人生来之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正如杞柳生来并不特为桮棬,水自然流淌并不专往东西。
二、性善论,以孟子为代表。
孟子性善论提出之际,首先面临的便是告子“生之谓性”说的挑战,在与告子的辩论中,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理论层层展开。
针对告子所言“性犹杞柳,义犹桮棬”的说法,孟子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漏洞,指出告子所言,是站在人的角度来对杞柳桮棬作判断,而对杞柳本身而言,桮棬非但不是一种提升,反而是对其本性的“戕贼”,以此反推,那么告子竟是以“仁义”为对人之戕贼么?从而将告子推到理屈词穷的境地,不得不更换说法,因而有了湍水之喻,孟子乃用搏激之喻予以回击。
中国人的性观念变化的轨迹
中国人的性观念变化的轨迹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更新时间:2007-12-18从开始改革开放到现在,将近20年快要过去了。
中国人在性方面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又是因为什么呢?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跨进21世纪。
1980年,两个表面看来与性无关的事物横空出世了,它们给中国人性观念的巨变打开了大门……它们就是1980年公布的新《婚姻法》和1980年开始提倡和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
在新《婚姻法》中,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
这似乎无关大局的一改,其实真够得上石破天惊。
从此,中国人逐步地确立了一系列新观念:爱情是婚姻的灵魂、爱情至高无上、没有爱情的婚姻才是不道德的……;从此,"五四"以来无数先进分子所苦苦追求的理想,终于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开花结果了。
于是,我们麻木惯了的心灵必然出现慌乱与盲动。
80年代初期,哪一家传媒没有开设过"道德法庭"来诅咒"当代陈世美"?多少人为"秦香莲上访团"撒下了一掬同情之泪?人们都天真地以为,那些钻《婚姻法》空子的家伙只是支流和一小撮。
有谁想到过,十几年以后,处处高歌"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我们一直在批判西方的性关系解放,一直在打"飞进来的几只苍蝇";可是时至如今,我们应该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一旦高扬起爱情的旗帜,不管什么样的民族,它的婚姻形态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巨变。
从1980年起,独生子女政策如同无尽的涌浪,如同水银泄地,不但成为国策,而且成为绝大多数城市夫妻的自觉行为。
它改变了我们的什么?不仅是核心家庭化,不仅是对于"小太阳"的争论,而是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合法地、铺天盖地般地宣称:人们之所以过性生活,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儿育女,甚至不允许仅仅为了生儿育女。
中国古代人性论之流变
暖, 劳而欲休 , 此人 之情性 也。④“ ” 薄愿 厚 , 恶愿
美, 狭愿 广 , 愿 富 , 贫 贱愿 贵 。⑧苟 子坚 称 人 生 来 ” 就好索 取 , 喜安 逸 , 求富 贵 , 多情欲 , 以 明言人 性 所 恶 。“ 今人 之性 , 而有好 利 焉 , 是 , 生 顺 故争夺 生 而
“ 性犹湍水也 , 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 性 之 无 分 于 善 不 善 也 , 水 之 无 分 于 东 西 犹
也 。②孟 子 日 :水信 无 分 于东 西 , ” “ 无分 于 上下 乎 ?
19 3
2 1 年 第 焉 , 是 , 生 顺 故残 贼 生 而 忠 信 亡焉 ; 生而有 耳 目之欲 , 有好 声色 焉 , 顺是 , 淫乱 生
的生活 环境 和 习染所 造 成 的。孔 子虽 未 明言人 性
善恶 , 但从他 “ 的思想来看 , 仁” 应该说基本倾向于 性善 。孟 子 发 展 了孔 子 的人 性 思 想 , 步 建 立 了 初
较 为完 善 的人性 学说 。孟 子 与告 子关 于人 性 的争 辩 , 为全 面地 反映 了孟 子性 善论 观点 。告 子 日 : 较
“ 人之性 , 可 以名性 ” ; 斗筲 之性 ” 圣 不 “ 是生 来 为
论气 不论性 , 明 。㈣“ 不 ” 性无 不 善 , 偏 弊 者 , 其 由气 禀清 浊之 不 齐 也 。@“ 清 则 才 清 , 浊 则 才 浊 。 ” 气 气
… …
恶的 , 即使教 化也 不能 转而为 善 , 因而 “ 斗筲 之性 , 又不可 以名 性 ” ; 于 两 者 间绝 大 多数 的是 “ 介 中
混, 但仍“ 可导而上下”下品者 , 五常” ; 因“ 之不具 , 且 性之 “ 不移 ” 故 只 能“ ” , 制 。
第一章人性论
第一章人性论本章主要阐述中国和西方人性论的历史演变。
主要教学要点:1、理解中国人性论理论演变的历史过程;2、理解西方人性论理论演变的历史过程;3、重点掌握马克思人性论的理论体系;4、人性与道德的关系。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思想史上人性理论的脉络古今中外思想史上对这些问题的典型观点大致包括以下几种:人性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人性在所有的人那里都一致,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性;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还是永恒不变的;人性是“善”是“恶”,是“不善不恶”,是“有善有恶”,还是“超善恶”,等等。
一、中国思想史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从先秦时就已经明确地开始探讨人性问题。
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界定并不一致,有些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1,最先提出“性”的定义的是告子。
告子说:“生之谓性”,即人生而具有的东西就是性;告子进一步把性的内容规定为食、色两种:“食色性也。
”2,孔子在人性论问题上只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没有进行专门系统的论述。
孔子把“仁”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他对人性充满乐观自信,对人的期望和要求都是很高的,把人的私利与公利对立起来,对人追求私利物欲,持贬抑或轻视态度。
孔子认为人性并非纯善纯美,也并非生而圣人君子,他认为人须经过自觉学习礼,加强自我修养才能成就人性之善。
孔子还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君子,而是只有少数人才有可能成为圣人君子。
由此他把人分为两极:圣人——凡人、君子——小人等。
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儒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定下了一个基调。
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认为告子的看法会混淆人、犬、牛等各种动物的区别,他从人与动物区别的角度来论述性。
孟子同样不同意告子把食色等感官满足作为性的内容,认为构成性的是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
4,荀子认为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尺度在于是否有“礼”,“礼”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者。
”荀子认为人性是“所生而有”、“无待而然”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生存本能。
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_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2).
第3卷第1期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12001年3月Journal of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logy(Social ScienceMar.2001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陈延庆(聊城师院马列部中国哲学所,山东聊城252000摘要:从某种意义,一部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史。
本文分析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得失,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儒学;理学;人性论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99(200101-0013-04 From Conf ucianism B efore Q in Dynasty to That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Chief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NatureCHEN Y an 2qing(Chinese Philo sophy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rxism -LeninismDepartment ,Liaocheng Normal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ChinaAbstract :In my opinio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before Qin Dynasty to that of the S ong and Ming Dynasty is also the histo 2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nature in some wa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idea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na2ture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and their significance or disadvantage ,and sho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 2ment of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nature.K ey w ords :Confucianism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human nature theory虽然神学是人学的先驱,但两者又是互为消长的,即人学的诞生是以一定程度的神学没落为前提的。
论中国古代的人性思想
论中国古代的人性思想摘要:对人性的探讨一直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亘古不变的话题,对于人性精彩纷呈的展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董仲舒持性无善无恶,世硕、漆雕开等人讲性有善有恶,都体现了古代思想家们关于人性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探究。
关键词:人性;性善;性恶;性三品Abstract: to explore the human nature has been our constant ancient thinkers of the topic, for human nature’s spectacular show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Mencius way goodness, xunzi sex evil words, no good without a sex dong evil, the collection of the QiDiao, such as open people speak a good sex, evil, reflect the ancient thinker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explore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Keywords: human nature; Goodness; Sex evil我国古代先秦百家对于人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荀子“人之生也固君子,人之生也固小人”的性恶观到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 《孟子•公孙丑上》],以及西汉董仲舒的“人副天数”的“性三品论”。
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最为代表性。
精彩纷呈、各持一端的人性思想对于后世君主治国安邦有着重要的借鉴,不同的思想也是对于所处时代的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年来国人性观念的演变
性心理、性行为、性道德和性文化等的判断与认识标准,带有
强烈的时代性,深受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
度诸方面宏观环境的影响。
中国是有着漫长封建历史的国家,人们在性观念上深受
传统思想的制约。虽然“五四”时期恋爱婚姻自由观曾引起广
泛社会影响,但受社会状况的制约,真正接受新思想的基本是
都市精英阶层,很难普及至整个社会。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
“谈性色变”的程度。婚姻之外的性行为不仅是被禁止的,同 时还受到社会强烈的道德谴责甚至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由
王明( 1962一)女,北京大学 医学人文学院教授、党委书记。中 国性学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性 人文专业委员会主任,首都女教授 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教学会中 国近现代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 药物依赖性杂志》编委。
国建立前,在中国传统的性观念和性伦理的桓桔下,国人的性
观念普遍趋于保守,且存在严重的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年轻 人在恋爱、婚姻、性行为上绝少有自己的自主权,基本上服从
“父母之命”和“媒灼之言”。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颁布的第一部法
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法律将婚姻自由作为 一种家庭制度固定了下来为国人自行择偶、自由恋爱、自主 婚姻、夫妻平等提供了制度与法律保证。自此,国人择偶的自 主意识不断增强,自主婚姻率迅速上升。然而,这一时期人们 的性观念主要围绕家庭,以养育子女为目标,仍然趋于传统和 保守。对“贞操”看得很重。而到了“文革”时期,整个社会 宣传和推崇“禁欲文化”,性的欲望被遏制、否定,甚至到了
术的日益发达,人们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逐渐由保守走向开放。学者李银河认
为其变化之大,可以称得上发生了一场“性革命”。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性观念在认知、实践等多
中国古代人性观念的演变与变革
中国古代人性观念的演变与变革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人性观念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变革。
从最初的自然而然,到道德规范的逐渐确立,再到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古代人性观念的演变历经了世纪的沉淀和积淀。
一、天命观在中国古代,人的命运往往被看作是由天定的。
在这种天命观的范畴内,人的一切都是由天赋予的,任何努力和奋斗都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这种观念的源头来自于古代中国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认为天是自然界的主宰,因此人的一切都是天给予的。
这种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观念。
二、儒家人性观随着儒家经典的逐渐形成和衍化,儒家人性观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和界定。
儒家认为,人是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的存在,具备了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因此,儒家追求的是在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以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稳定和团结。
儒家人性观的形成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古代人性观的一个里程碑。
它在不断的再创造中,不断地吸取和借鉴其他学术流派的优点,使中国古代人性观的思想体系更加丰富和完整。
三、佛教对人性观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对中国古代人性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的是个人的修身养性,以此来达到心灵上的净化和超越。
在这种观念下,人的本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掘和强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古代人性观的层次和内涵。
四、现代化对人性观的挑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古代人性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命运观和等级观与现代的法制和平等观念产生了冲突,从而引起了文化上的危机和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也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和转型的任务。
需要对传统人性观进行重新审视和建构,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总之,中国古代人性观念的演变和变革是一个历史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中国古代哲学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思想体系,为中国社会和民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国古代人性观的演变和变革也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加深刻和有益的贡献。
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便有了一个会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着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当时关于人性的学说可谓是各有特色;对人性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局面时常出现;但他们异中有同;形成了中国人性理论的总体特征..其中虽然有很多思想与我们现在的思想不相协调;也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思想..在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孟子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认为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是什么呢他并未明言;他举例说;禹治水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规律;因势利导;于是水就安然无事了..天虽然高;星辰虽然远;但一千年后冬至的日期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样人性也是有其规律;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论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说的善即人心中本来所固有的先验的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看来;这些“善端”是人天生就有的;因而亦在人性之列..孟子引用诗经天生育的众民;每一事物都有其规律;百姓把握了这些规律;就喜好优良的道德;在孟子看来;这个规律对于人本说就是向善;孟子以心善言性善;在他那里性在心中、心性为一..他认为人心中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善的动机;它们能够发展成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在孟子看来;因为人性中固有善的动机;所以人性是善的;显然;他是在动机论的意义上说明人性本善的..中国古代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况;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翻译过来就是说;现在人的本性中;生来就贪图名利;有恶的念头;有耳目之欲、喜好声色;如果对于人的本性不去克制;随其所欲;那么就会导致争乱不止;忠信之士死于小人的谗言;个人生活淫靡而礼义廉耻都会被丢掉..完全随心所欲没有约束的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混乱而不得治理的社会状况;这就证明了人性——是恶的..“性恶论”对于当前官僚主义严重、腐败横生;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下滑的社会现状来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治理当前的学术腐败、道德滑坡和政治腐败;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理性而非本性作为人的行动准则;以法治而非德治去规范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执政者的行为..在上;期以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在下;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最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中国古代“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战国中期人告不害和战国初期人世硕..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世硕则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后世赞成这个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扬雄、;唐代的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通过对人的有限性和创造性的论述;怎样实现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论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人性;就是人的共同特性..人的共同特性是什么;关系到我们个人、或者国家社会如何对待人;如何干一切事情;人如果不认识自己;那么做人肯定做不好;不成为其人了..谈论人性是“善”还是“恶”;其实是在“评价”人性;它的前提一是需要有一个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否正确;决定评价是否正确;二是“人性论”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人性”到底是什么——界定人的特性——的问题;径直谈论人性的善恶;不是给人“定性”;而是对人性进行“评价”..其实各家或说性善;或说性恶;都强调了问题的某各方面;都能够自圆其说的..。
先秦至两汉儒家人性论思想的演变_从孔子到王充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4/2004先秦至两汉儒家人性论思想的演变)))从孔子到王充唐明燕摘要:先秦两汉时期是儒学的发轫期,这一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对人性论核心问题的回答奠定了整个儒学人性思想发展的基调。
虽然他们的思想从出发点到结论均有所不同,但都贯彻了改良和完善人性这一儒学的基本宗旨,都注重对道德理性的发掘和弘扬。
各家学说互有所长,各有精辟之处,它们的相异性和继承性值得我们研究、发掘和借鉴,以便为新人性论的提出创造条件。
关键词:儒家;人性;善;恶作者简介:唐明燕,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博士(邮政编码100872)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359(2004)04-0112-03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儒学作为以研究人和人社会关系为中心的人学,尤其着力探讨人性的奥秘,形成了内容丰富、学派众多的人性学说,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便拟以什么是人性、有没有共同的人性,如何用人性来解释这善恶并存的世界,如何使人性不断健康化丰富化这些人性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为契入点,来探讨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的人性论思想,以期寻求到先秦至两汉儒家人性论思想演变的脉络。
一、温和而模糊)))孔子的人性论孔子是儒家人性论的开祖,他在人性问题上讲过一句简要的名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0。
[1]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测出孔子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有如下几点:首先,他承认人性的相通性与相近性,认为人的本性)))为善或为恶的潜在性及其才质是近似的;其次,他承认人性的变化性,认为后天环境对人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后天的习学不同,则人之为善为恶就大相径庭了。
由此,孔子特别强调人性的可塑性,强调教化与学习的作用,认为通过教育和个人主观努力,可以使人们确立高尚的价值观。
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0;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他认为:/仁者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0。
[2]孔子总是以极大的热情和最大的耐心来教导人们培养向善的意志,帮助人们理解修身养性的要义。
中国人性观念之演变
中国人性观念之演变江晓原性观念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人们身心健康的大问题,不适当的性观念严重损害人们的心理健康——接下来当然也就损害生理健康。
性观念又是一个继承性很强的问题,陈旧的性观念经常顽固地盘踞在现代人头脑中。
在本文的篇幅内详细讨论中国人性观念之演变这样的题目是极为困难的。
本文只能谈一些大致的结论和线索,如果读者有兴趣进一步追根问底,可参阅最近出版的拙著《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新版:《云雨: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东方出版中心,2006)。
古代中国人曾有着非常坦荡的性观念在许多当代读物中,古代中国人的性观念常常被描绘成阴暗的、不健康的,特别是充满禁欲主义色彩的。
一句“封建主义社会”如何如何,就将众恶归于古人。
这其间实有绝大的误解。
从先秦时代到今天,中国人的性观念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很有点象完成了一个轮回----当然更稳妥的套话是“螺旋式的发展”。
在文明发展史上,性规范有一个逐渐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上古之时,先民刚从野蛮状态过渡而来,性规范方在若有若无之间,与此相对应的性观念自然也非常“开放”和无忌。
但是在华夏文明进入成熟阶段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社会流行的性观念一直是非常开放和富有现代色彩的,这一点却是现代人通常不容易想象的。
古代中国人是重视人欲中的性欲的。
“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些著名的先秦古训,正反映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肯耐心研读孔子、孟子的“原著”,就会发现儒家哲学本来绝不是禁欲主义的,相反却非常重视人欲的满足——后来的宋明理学家虽然无不自称孔孟之徒,其实却是孔孟的不肖之徒。
从先秦两汉直到隋唐盛世,中国上层社会中的性关系一直是非常开放的。
《左传》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们的“通”——打趣来说,即古代中国贵族版的“廊桥遗梦”也——至少十六次,几乎每一次都有声有色,有的还酿成国际风波。
不妨拿卫灵公和他的夫人南子为例,以见一斑∶南子是那时有名的风流贵妇,连孔子去与她会晤了一次,都会引起弟子的不悦,孔子不得不指天划地自誓清白。
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逻辑发展
中州学刊 1999 年第 4 期 深刻地论证。它说 : 一阴一阳之谓 道 , 继 之者善 也 , 成之者性也。 ( 系 辞上 ) 性 不是 简单 的来 源于 天 , 而是天道本体运化在人身上的 本质体现。人 性之所 以为善 , 仁义 礼 智只 是其 具 体内 涵 , 而 最根 本的 原 因 , 在于人 性是 对 天道 之 善 ( 即本 体 的绝 对 道德 精 神 ) 的继承。由此 , 人性便与天道本 体直接联 系在一 起 , 人的道德完善不再仅仅 是个人的修 身养性 , 更是 宇宙运化 的 终极 完 善 : 穷 理尽 性 以至 于 命。 ( 说 卦 ) 这些观 点 , 对 宋明 理学 的人 性论 产生 了极 为深 刻的影响。 道家庄 子也以 人性 为人 的自 然本 性 : 性者 , 生 之质也。( 庄子 庚桑 楚 ) 但他 讲的 人性 主要 指人 的本真的精神自由 , 它超越 儒家的善恶 价值 , 是宇宙 大道的本然规定。因此 , 庄子 主张顺应自 然 , 全真保 性。人性的 完善并非以道德修养、 道德教 育去培 植、 改变天 生 之质 , 而是 返朴 归 真 , 实现 精 神的 绝对 超 越。和儒家相同之处 在于 , 道家 也把 人性 的来 源归 之于天 : 身非 汝有 , 是 天地 之委 形也 ; 生非 汝有 , 是 天地之委和也 ; 性命非汝有 , 是天 地之委顺 也。 ( 庄 子 知北游 ) 人性反 映了 天地 的自 然本 质。儒 家以 天为伦理道德之天 , 故人 性为 善 ; 道家 以天 为自 然 , 故人性自然 , 并且应当顺应自然。 法家韩非继承荀子以人性为人 的自然本 性的观 点 , 性命者 , 非所学于人也 ( 韩非 子 显学 ) , 但否 定人有自觉 向善 的可 能性。 在他 看来 , 人 性的 实质 就是人的 利欲 之心 , 每个 人的 行为 都是 为了 追逐 自己的私利 , 利益的交换与 算计 , 是 处理人与 人之间 关系的基本 准则。在 法家 看 来 , 仁义 道德 不仅 不是 人的天性 , 而且 与人 的天 性相 冲突。 由于 伦理 道德 调控的软弱性 , 使得它根本 无法规范人 们的行为 , 要 维护社会生 活的 正常 秩序 , 只 能借 助于 法律。 商鞅 说 : 民之性 , 饥而求食 , 劳而求佚 , 苦则索 乐 , 辱则求 荣 , 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 , 失礼之 法 ; 求 名 , 失性之 常。( 商君 书 算 地 ) 认为 伦理 道德 与人 性的 矛盾 导致了人们为利欲 之恶 的不 可改 变 , 而只 能依 靠法 律对之加以严格地制裁 , 才 能够避免其 泛滥 , 危害他 人和社会。由此 , 韩非 得出 一个 结论 : 吾 是以 明仁 义惠爱之不足用 , 而 严刑 重罚 之可 以治 国也。 ( 韩 非子 奸劫弑臣 ) 儒家的德 性主义主张 是不现实 的 , 只有法律才 能维 护社 会的 良好 秩序。 从这 里 , 我们 不难发现 , 如果把主体的自 觉由个体移 向社会整 体 , 否定现实个体具 有道德 自觉 的可 能性 和内 在根 据 , 76 就有可 能在社会的道德自 觉中扼杀人类个体 的道德 自觉 , 最终走向残 暴的 统治。 性恶 论在 中国 传统 伦 理道德发展史 上始终 未曾 占据 过主 导地 位 , 这也 是 一个重要的理论原因。 除了上述几 家的 观点 之外 , 在 人性 的道 德价 值 问题上 , 先秦时期 还出现 过世 子的 有善 有恶 论和 告 子的无善无恶论等理论。中 国传统伦理 思想关于 性 的理论格局基本形成 , 它确定了 以德论性、 主要关 注 于德性的理论方向 , 使得传统哲 学对天性、 物性的 认 识 , 都成为论证人性的理论环节。
中国伦理思想演变
第一题:概述从先秦到明清中国伦理思想演变的大体过程及主要学术形态与观点宏观上把握我国伦理思想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应是重中之重。
具体来说,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大体过程可以概括为:“德”的观念起源于殷周时代,而第一个提出比较系统道德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孔子。
孔子的伦理学以“仁”为核心,以及而后的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项道德原则,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占统治地位道德的理论基础。
汉代董仲舒用神学目的论改造了先秦儒家学说,并宣扬“三纲五常”和“仁义礼智信”。
宋明理学,以朱熹为代表在理论上为“君臣父子”伦理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明清之际,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人对理学提出批评,但仍然以“仁义礼智”为最高道德原则。
清末受西方文化影响,出现资产阶级伦理思想。
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儒家道德居于统治地位。
当然,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道墨法三家思想、魏晋时代的玄学、宋代理学陆九渊等一派以及外来的佛教等也都对我国的伦理思想的发展的各个阶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孔孟儒家的主要观点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他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
孔子主张遵循“忠恕”之道和“克己复礼”。
在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主张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在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学与思相结合起来。
孟子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
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他还认为天命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顺从人民的意愿就是敬天。
主张人性本善说。
提出先义后利,重义轻利思想。
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荀子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同时对法家思想也有吸收,主张礼法并施,王霸兼用,但以王道为主,要实现王道必须先有霸道;提出了“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主张“性恶论”。
第二章 人性理论
第二章人性理论组织行为学的管理,是以组织中的人为核心的管理。
如何看待人,如何理解人的本性,决定了管理者应采用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措施、办法。
因此,关于人性的理论,成为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的出发点。
第一节人性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论人性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人性这个词被用来说明人的本性,侧重于生而具有的特性。
人的行为是人的先天的生理特点与后天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至于人性,则诸家说法不一。
《淮南子.修务》:‚人性各有所修短‛,正是古人对人性之概括。
1.性善说主张性善者,多属儒家学派。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他作为儒家先贤,继承了孔子的理论而更加发挥。
孟子与告子有一段讨论人性的对话,被后人认为是最能反映孟子性善论观点的。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颈;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肤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
孟子性善说共有三个论点。
孟子第一个论点:人性是善说。
告子认为人性本身没有善恶的属性。
是受环境的决定作用。
在发大水的时候,东边的岸决了口则水向东流;西边的堤破了,水则冲向西边。
孟子则是高他一筹,指出水为什么要向岸外流呢?这是由于水本身的特性是向下流。
没有这个特点,它也不会向东或向西流了,因为堤岸外边地势更低,水总是流向低处。
同时指出人性趋向善良,正如同水向低处流。
如果利用其他的力量,如拍打、堵挡,也可以使水跳起来,或是从山下流到山上。
但这只是改变了水的‚行为‛,并没有改变水的‚本性‛。
告子的论证只是涉及水的‚行为‛表现,而未能说明水的‚本性的趋向‛。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儒家的性善说第一个论点是:人性之向善是天生的,至于人的行为表现能否体现其本性则取决于外界环境之作用。
第二个论点是:性善所指为何物?这在儒家学说中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仁、义、礼、智。
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善恶论
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善恶论人性论一直是中国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几乎每一个哲学流派都会涉及到人性问题的探讨。
总的来说,这些探讨基本可以分为四类: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有善也有恶、人性无善也无恶。
人性善关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孟子由“恻隐之心”推出“人性本善”了。
但是孟子的人性论内容除了恻隐之心外,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对应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性中确实有一些“恶”的存在,对此,孟子认为,人性之中的恶是因为人们抛弃了本性引起的。
虽然孟子的性善说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孟子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纯粹持有人性善观点的哲学家却非常少,大部分人是调和孟子和荀子的观点,认为人性既有善也有恶。
也正因为如此,诞生了很多人性二元论的观点。
孟子之后纯粹持有性善论观点的人是宋代的周敦颐,就是那个写了《爱莲说》的哥们。
周敦颐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诚”。
这个东西是圣人之本,是纯善的,仁义礼智信,一切德行都由它派生而来。
而这个东西就是人的本性。
但是周敦颐的这个观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宋明理学最有影响力的那一帮人,基本都倒向了人性二元论,并且把这种理论进一步精致化。
但是作为朱熹的四传弟子,元代的吴澄,以及明代的罗钦顺都不同意二元论的观点。
在他们看来,“同一阴阳之气以成形,同一阴阳之理以为性”,根本没有必要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因为这两个方面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东西,人性都是秉一气之理以成型的。
而从根本上讲,仁义礼智都是人性的内容,因而人性是善的。
再往后,清代的戴震提出了人性具有的三个内容:欲、情、知。
欲要求声色臭味,情发泄喜怒哀乐,知辨别美丑是非。
但是因为人的知觉高于动物,知礼义,辨是非,所以人性可以说是善的。
近代的康有为,原本是反对性善论的,但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为了推行他的“仁爱”哲学,又认为人性本善,他说:“不忍人之心,仁也,电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故谓人性皆善”。
虽然因为西方科学的传入,康有为的思想体系中多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但是本质上还是千年来儒家的那一套理论。
中国人性观念的发展演变
性的地位
• 《周易》中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 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 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 礼仪有所错。” • 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pì n ;玄牝之 门,是谓天地之根。 • 天人合一,阴阳和谐。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除了对医药学的贡献外对有关性学知识也有精辟论述在他所著的惫急千金要方房内补益33宋代开始的性禁锢宋代开始的性禁锢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宋元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制度和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强调对社会道德理法的规范和约束强调超越人性的理学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性
1、性的地位 2、性文化的发展 3、性观念的发展和文化的关系
• 风诗绝大部分是反映爱情、婚姻和家庭生 活的诗篇。有许多篇章,如《关睢》(周 南)、《静女》(邶风)、《溱洧》(郑 风)等, • 孔雀东南飞 • 野合
2、先秦以后至隋唐—性学的巨大发展与成就
•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批竹(木)简和帛书, 其中出土的200支竹(木)简书,即《十问》、 《合阴阳方》、《杂禁方》及《天下至道谈》四 种医书,实属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性医 学专著; • 晋隋以后,如《素女秘道经》、《玄女经》、 《养生要素》; •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除了对医 药学的贡献外,对有关性学知识也有精辟论述, 在他所著的《惫急千金要方· 房内补益》
• 因此男女之间的性交就成为天与地、阴与 阳、刚与柔、动与静这些对立因素之间的 沟通,这些对立因 性交中相交相济、相辅 相承,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当时的性 观念不认为性交是什么丑事坏事,反而是 合乎宇宙规律的自然之道。
性文化的发展
• 1、生殖器崇拜 • 2、性交崇拜 • 3、生殖崇拜
历史上中国和西方关于人性思想发展脉络
历史上中国和西方关于人性思想发展脉络中国传统的人性观从人性善恶论角度:孟子坚持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所谓的“性善”,是指人心天生所具备向善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善之心,人所固有,非由外铄我,我欲仁斯仁至矣”。
人性善论的基本意向是劝人为善,追求圣人境界,因为为善符合人之本性。
在孟子看来,“四心”即为“四端”,他们是仁义礼智的萌芽,而仁义礼智乃是道德上的善,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
荀子坚持性恶论,认为人的天性(自然和原本之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必须“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他认为,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则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西汉杨雄坚持人性有善有恶论。
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善和恶何者得到发展,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养。
龚自珍既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也反对荀子的“性恶论”,他认为善恶之心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发生的,这是龚自珍的“善恶皆后起”的观点。
从人性的自然属性角度:战国时的告子坚持人性无善无恶论,“食色,性也”,“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强调人性结构中的自然属性,在他看来,人性无非是人的食欲和性欲。
他提出“生之为性”和“性无善无不善”的理论。
韩非子强调人性中的利己性,特别是把人性恶看成极端的利己主义,并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是由人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决定的,人性中没有善良利他的因素。
韩非子把社会的一切秩序、价值、关系,人们的一切行为、思想、观念以至情感本身都还原为利害。
利害成了衡量、考察、估计一切的尺度标准。
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
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整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国人性思想的发展我国现代学者在研究我国思想史时常用“重人事,轻自然”一句话概括其研究特点,的确,考察我国古代思想史有关人性的论述和研究便可发现,我国古代关于人的研究及其人性的论述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我国人性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除了继续我国古代人性研究的理路的同时,也介绍西方的人学思想,并作简单的阐发,没有很有影响的学说或流派。
一、中国先秦时期的人性观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由于众多的理论家人性观点是与其善恶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现实研究中,许多学者多从这一维度来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学者的人性学观点,由此,把我国中国古代关于人性论的观点总结为四种:一是性善论者,以孟子为代表,二是性恶论者,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三是性无善无恶论者,以世硕为代表,四是性亦善亦恶论者,以扬雄为代表。
但是这种考察远未穷尽我国古代学者关于人性研究的思想。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以上四种思想,但也介绍其他一些有关人性思考的观点。
我国的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开始考虑人性问题,那时的人们认为人性是善的,这种善性是上天赋予的。
这种人性观可以称为天降善性论。
在古籍《尚书·汤语》记载:“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见《十三经注疏》,第162页。
)恒即常,恒性就是常性。
常性可以有两种理解,常作普遍的意思,那么常性就可以理解为人有共同的本性。
常如果作不变的意思,那就可以把常性理解为不变的人性。
《孔氏传》:“衷,善也。
”孔颖达疏:“天降善于下民……与善于民”。
古人把“衷”解释为“善”。
这就是说,上天把“善”赋予人民,使他们有了善的本性。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人性论。
(一)孔子的人性论孔子从共同性与差别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应然性和实然性以及智与愚的角度来说明人性。
首先,他认为,作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论语·阳货》)对此,有学者这样理解:“第一,从人之性对犬之性、牛之性来看,人与人为同类,所以说‘相近’。
‘相近’表明人有共性。
第二,从人类自身来看,人与人虽属同类,但智愚壮羸léi万有不同。
所以应当说‘相近’,不应当说相同。
这表明人又有个性。
总之,二者都是指人的自然性而言。
‘习’则不然。
‘习’是指人的社会性。
”1其次,在孔子看来,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的道德性,这就是“仁”。
“仁者,人也。
”这里,“仁”被孔子规定为人之为人的本质,仁是一种具有“善”质的道德规范或境界。
但孔子并没有说人性天然就是“仁”或者善,而是站在理想主义的立场上认为人的本质应当是仁,人性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培养,换言之,孔子“人性论的关键不在于对某种‘实然’状态的描述,而在于对人性‘应然’存在的讨论”2再次,孔子强调“上智与下愚不移”,这种观点似有否定“性相近”之疑,对此,有学者这样解释:“孔子以为人之生也,大体不远,而等差亦见,故必济之以学,然后归于一路。
孔子认为尽人皆须有此外工夫,否则虽有良才,无以成器。
”3这就使说,人都有性,而圣人的境界不是勉强能达到的。
(二)世硕的有善有恶论世硕作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
据研究世硕是战国时陈国人,是孔子弟子的弟子,但史书无传。
著有《世子》二十一篇。
《汉书·艺文志》录之于儒家书,今已佚。
他主张性有善有恶论。
他著有《养(性)书》,认为人性有善恶,培养人的善性,使善发展起来,就成为性善的好人。
相反,如果培养人的恶性,使恶发展起来,那么,他就会成为性恶的坏人。
也就是说,人性都有善恶两个方面,至于人会变成好人或坏人,全在于培养。
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
故世子作《养书》一篇。
密于贱、膝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
”(三)告子的无善无恶论告子作为战国时的思想家,他没有著作传世,其思想保存在《孟子·告子》中。
他主张人性无善无恶论。
首先,他把人性看成是人的先天本性,先天本性是自然的,没有善,也没有不善。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孟子·告子》)其次,他认为,现实中人的善恶表现全是后天影响和引导的结果,所以他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告子》)这就是说,人性就象流水一样,你向东引,水就向东流,你向西引,水就向西流。
水不分东西,人性没有善恶,道理是一样的。
文王、周武王领导得好,人民就好善。
周幽王、周厉王胡作非为,上梁不正下梁歪,引导人民乱来。
告子又说:“性犹杞柳也,义犹杯锩也。
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锩。
”(《孟子·告子》)这里是说,所谓仁义,人性中本来没有这种东西,1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96.2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7.3刘梦溪.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22-123.都是后天教育以后才有的。
人性就象自然生成的柳条,柳条经过加工可以编成筐。
人性经过教育可以变善。
如果说人性是善伪,那就是把柳枝当作柳筐了。
把自然物与人为加工的物相混淆了。
(四)孟子的性善论孟子主张“性善论”。
首先,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
因为人心天赋是善的,所以人性也是善的。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其次,孟子认为人的善性表现为四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再次,他认为人的本性的中的仁、义、礼、智之善性,天然地固有而存之于己,人只要内求于己,即可得之。
因此,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已。
”(《孟子·告子上》)只要我们求之用之,即在即有,即有即用,否则就会失去,“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孟子主张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
”为后世广为接受。
(五)荀子的性恶论荀子是性恶论的倡导者。
《荀子·性恶》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然而荀子的性恶与孟子的性善并非在一个层次上。
在《荀子·正名》中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性者,本始材朴也”,“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可见,荀子所谓的“性”是人人生来具有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属性,既包括人们感官的能力,又指人的心理欲求与情绪冲动。
所以,荀子又把“性”细化为“性”、“情”、“欲”彼此关联的三个层面。
《荀子·正名》中道:“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可见,荀子说性恶是就性之欲上来说的。
荀子强调人性的恶,所以主张“化性起伪”,由于他并不认为人性中有善,所以必须外求以成就德性,《荀子·性恶》中“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凡礼义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然而圣人亦是人,何以能起礼义呢?荀子解释道:“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即圣人经过不断的思想和积累经验,而制定出礼义、法度,可见荀子依然强调德性是外求于人性的。
二、中国汉-唐时期的人性观汉唐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中两个文化发展的昌盛时期,这个时期有许多思想家都对人性问题作过论述,尤其以西汉董仲舒、杨雄,东汉的王充以及唐代的韩愈的论述最具代表性。
(一)董仲舒是神学人性论西汉思想家、儒学家董仲舒是神学人性论者。
他认为人受命于天,人性是从天那里得来的,即人性神授。
以此为基础,他柔和先秦时代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两大思想体系,提出了性三品学说。
他认为人性从总体上分为仁(善)和贪(恶)两大特性,是天意造成了仁和贪按照不同的比例附加到不同的人身上,由此形成了三种人或三种品性的人。
一种是先天性善、不教而成的上品之性,他称其为“圣人之性”;一种是先天性恶、教也不善的下品之性,他谓之“斗筲之性”;还有一种是先天有善有恶、教而后能善的中品“中民之性”。
他认为上等人就是圣人,他们的性不仅生来就是善的,并且是超过“善”的,人类社会“善”的标准和具体内容就是由他们制定出来的。
上等人是不多的,只包括帝王和制礼乐、定法度的当权人物。
下等的斗筲之人是指社会中最贫苦最“低贱”的劳动人民,他们的性生来就是恶的,根本上不算是人性,简直把他们排挤在人性之外了。
圣人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宵之人则是愚昧的,不能受教育的。
除了上下两种人以外,其余的都是中民。
中民具有善质,但必须受了教育之后才能成为善性。
董仲舒把中民之性当作一般的人性,他所说的性就是指中民之性而言的。
他认为性只是质材,它的本身还不能说就是善,必须“待教而为善”。
这就是说性只具有教育的可能性,受了教育之后,这种善的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性。
他《春秋繁露·实性》中说:“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
”(二)杨雄善恶混论西汉杨雄在调和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性有善有恶论,或称善恶混论。
对于他的人性观有记载的文字不多,仅见的扬氏直接谈人性的论述多以其《法言•修身》中的论述为依据,其中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这就是说,他认为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恶,而人为善为恶的关键在于人是修善还是修恶,修善则变得善,修恶则就变得恶。
因此,在他看来,后天的学习倾向是使人是善是恶的关键。
这似乎也在告诉人们,人生而有成为善恶的潜基,学善而善长,习恶而恶成。
所以,在《法言·学行》中说,“学者,所以修性也。
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
学则正,否则邪。
”(三)王充的善恶三群等论东汉王充在人性论上的观点是人性善恶三群等论。
即王充把人性根据其所代表的对象分成三个群体,而这三个群体又是三个层次。
他认为,一些人生来就善,是中人以上的人;一些人生而就恶,是中人以下的人;而中人,无善无恶,或善恶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