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论文
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毕业论文
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毕业论文目录引言 (10)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0)(一)研究背景 (10)(二)研究目的 (10)二、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11)三、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原因 (11)(一)药物方面 (11)(二)机体方面 (11)四、研究背景及目的 (12)(一)安全性 (12)(二)有效性 (12)(三)经济性 (13)(四)适当性 (13)结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引言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药瓶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
用药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应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处方药一定不要不合理使用。
正确选择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求临床医师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要求对药物有全面的了解,特别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长期使用以后或用量较大时,更容易在患者身上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要全面掌握、充分考虑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以减少、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能避免药品乃至医药资源的浪费。
本文旨在引导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一)研究背景药品是双刃剑,药品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纵观国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都是很普遍的。
据报道,WHO评估:中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院,其中至少有250万人是因ADR 而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ADR,每年约死亡19万人,从而增加医药费40亿。
美国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死因的第四位,其中死于不良反应约有20万人,这些数据都是很惊人的。
(二)研究目的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医生必须做到对症下药,配伍合理,避免误用、滥用药物。
比如在使用抗生素时,尽量使用首选药物,做到足量、规律、按疗程用药,防止耐药性产生,在联合用药时,必须考虑药物有效性、安全性、适当性、经济性四要素,防止二重感染发生。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药品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效应、继发效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的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用药安全与药学服务
目录摘要 (3)第一章用药安全 (4)1.1科学用药的习惯 (5)1.2科学的医疗 (5)1.3注重保健学习 (5)第二章抗生素的滥用 (6)第三章药学服务的目的 (7)第四章药物的服用方法 (8)第五章药物的用法用量 (9)5.1内服药物的注意事项 (9)5.2外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9)第六章如何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 (10)第七章药物的储存 (11)第八章如何预防疾病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药物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科学合理地用药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用药安全知识的了解,并且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因此,人们应该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
作为一名医药销售人员,我们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快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工作需要,脚踏实地地开展药学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患为中心,保障用药的安全,合理经济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药学服物用药指导合理用药AbstractIn our daily life,drugs for our health to provide a guarantee,scientific reasonable medication for our health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erefore,we must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drug safety knowledge,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care.With the increasing concern on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ssues,the harm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Therefore,people should hold no disease is not just medication, disease to rational drug use.As a medical sales personnel,we should als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own quality and improve,quick to adapt to new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rk needs,down-to-earth to carry out pharmaceutical care,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to patients as the center,to guarantee the use of drug safety,reasonable economy so a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Pharmaceutical medication guide rational drug use第一章用药安全如何才能安全的用药,首先要正确认识药品,药品是具有两面性的,它不仅能防治疾病,也可能会导致疾病。
药品安全生产论文
药品安全生产论文药品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发展医药产业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药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药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因此,加强药品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首先,药品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药品作为医疗保健的重要工具,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理或不法行为,势必会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
因此,药品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其次,药品安全生产对于促进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药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规范的生产流程能够提高药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
同时,药品安全生产还可以增强消费者对药品的信任,提升市场的信誉,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另外,药品安全生产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药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企业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和自查自纠能力,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最后,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不盲目相信广告宣传,及时反映药品使用中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
为了实现药品安全生产的目标,还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药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可控性。
同时,加大对研发创新的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研发人才,推动药品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总之,药品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加强企业自律、加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加强科技创新,才能够建立起安全可靠的药品供应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和奋发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构建药品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用药安全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用药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重要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用药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一、引言用药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用药安全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本文将从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出发,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1. 药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和《新药遴选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和购进的合法性。
2. 药品储存、保管管理:执行《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等,对药品进行分区、分类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3. 药品调配及使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分析、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5.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工作:加强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三、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 药品质量监管不到位:部分药品存在质量问题,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2. 医师处方不规范:部分医师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滥用抗生素等问题,导致用药安全风险。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不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收集、分析、上报等方面存在不足。
4.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工作力度不够:部分医疗机构对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用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四、改进措施1.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完善药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生产、销售假劣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
2. 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加强医师处方管理,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安全用药论文【范本模板】
*****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安全用药浅谈入学年月___20**年*月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药学____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安全合理用药浅谈【摘要】…………………………………………………………………- 2 - 【关键词】…………………………………………………………………- 2 -一、患者用药误区…………………………………………………………- 2 -1、迷恋“高、进、新”药品…………………………………………- 2 -2、未按疗程用药………………………………………………………- 2 -3、长期使用某种药物…………………………………………………- 2 -4、无效用药……………………………………………………………- 2 -4.1、头痛使用止痛药……………………………………………- 2 -4.2、感冒使用抗生素……………………………………………- 2 -4.3、皮炎、瘙痒症用激素………………………………………- 2 -4。
4、腹泻使用抗生素……………………………………………- 2 -4。
5、盲目联合用药………………………………………………- 2 -4。
6、习惯用药……………………………………………………- 2 -二、滥用抗生素……………………………………………………………- 2 -三、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2 -四、零售药店存在的问题…………………………………………………- 2 -1、职业药师不在岗……………………………………………………- 2 -2、药店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 -五、多种原因导致医师用药水平较差……………………………………- 2 - 结束语………………………………………………………………………- 2 -参考文献……………………………………………………………………- 2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药物治疗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保持世代生生不息的物质基础,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方法,我们要保证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及其剂型和给药方法,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
规范病区药品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论文
规范病区药品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摘要】目的规范病区药品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及时、有效、安全。
方法建立健全药品管理组织体系及制度,统一管理标准,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药学相关知识的培训。
结果经过规范有效的管理,保证了药品的质量,有利于减少不良用药率的发生。
结论药品的管理和使用不当,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关键词】药品;管理;安全为保证住院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用药及时,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储备了不同种类的药品,其中包括部分急救药品、少量常备药品以及毒麻精神一类药品,是临床药品供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对其管理不当,将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美国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给药错误导致死亡中的70%是可以预防的。
英国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表明,59%的医院用药错误与护士有关[1]。
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目标一、二、三、五、九、十都与药学有关。
特别是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其中也包括有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品不良事件,与药学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
我院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以及对护士进行药学知识的规范化培训,以保证护士在临床上为患者用药过程的安全。
1建立健全药品管理的组织体系在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组成检查组,定期对病区药品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科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做到层层把关,有检查有督促,将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给科室,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进行追踪直至该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同时要求各科室设立1名药品质控员,选派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士担任,其职责是负责科室药品的安全管理,并对科内护士进行药品使用流程的培训指导与考核,达到人人规范用药,个个参与管理的目的。
根据药品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科内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完善药品管理规章制度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没有制度不成规矩,只有系统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药品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
农村药品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摘要】农村药品安全,是广大农民最基本、最现实的需求。
确保农村药品安全,对于保护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农村药品安全却存在着诸如假劣药泛滥、不合理使用与滥用严重、监管不到位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必须从这这些问题着手,采取具体措施,确保农村药品安全。
【关键词】农村;药品安全;问题;对策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24-02药品是防病治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而重要的商品。
药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子孙后代的繁衍发展,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现实的需求。
与城市相比较,农村药品的安全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人口众多,用药需求量大,加之广大农民安全用药的意识淡薄、知识匮乏;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药品市场管理困难较多,监管力量薄弱,药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因此,深入分析当前农村药品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对确保农村药品安全,保护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作为一名执业药师,曾对农村药品安全问题进行过深入调研,现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1 农村药品安全问题分析通过对当前农村药品市场流通、消费者药品使用、药品日常监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农村药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1 进药渠道混乱,假劣药品泛滥由于当前农村供应网建设进展缓慢,药品资源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了非法进药渠道和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由于农村药品进货渠道无法保障,假劣药品进不了正规医院和药店,往往就会钻到农村的药品代销店,农村也就成了假劣药的“重灾区”。
一方面非法的游医药贩走街串巷、上门兜售,农村商店偷偷销售,或者商贩在集贸市场上暗地销售;另一方面受利益驱动,少数农村医疗机构也暗地从个体药贩手中购买药品,或者从无证单位、零售药店违规直接批发,导致农村药品市场存在假劣药品多、过期失效药品多、游医药贩多的“三多”现象。
创新监管模式 确保药品安全论文
创新监管模式确保药品安全【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25-01药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在新疆这样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进程中,加强药品监管力度,确保各族群众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各级监管部门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药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药品生产企业不断增多,药品监管范围大、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期发生的“空心胶囊”事件,再一次说明加强药品监管力度的极端重要性。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对于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药品的监管,不能有一丝马虎和松懈,必须完善制度,创新管理,堵塞漏洞,确保安全。
目前,药品安全监管面临着新的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谋划新思路,通过创新监管模式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成效。
要立足实际,创新思维,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新的监管模式,实现重心下移,及时查找和消除风险隐患,变被动处置为提前预防,最大程度地减少药品安全事故发生率,着力构筑牢固的药品安全”防火墙”,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
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要着眼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局,把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摆在重要位置。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研究制订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同时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着力推动机构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要主动加强与同级卫生、机构编制管理、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商,并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进机构建设的合力。
2 创新实施社会化管理模式。
针对监管任务艰巨和监管力量不足的突出矛盾,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方式。
可借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强化城乡自治和服务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积极构筑药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将药品安全监管延伸到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层层落实监管责任,有效填补因政府监管力量不足而产生的缺位问题,使监管内容更加全面、监管形式更加多样、监管手段更加丰富、监管对象更加广泛,最终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监管。
药品安全生产论文
药品安全生产论文药品是人类重要的健康保障,药品安全生产是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
药品安全生产涉及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过程,要保证药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需从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和监督。
首先,加强药品质量监督。
药品质量是保证药品安全的基本前提。
要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建立健全药品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标准,加强药品质量检测,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其次,建立完善药品生产许可制度。
药品生产许可是药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和监管,对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及时依法予以取缔。
同时,对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加强定期监督检查,保证其生产过程的合法合规。
再次,提高药品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
药品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保证药品安全生产的关键。
要加强对药品研发和生产技术的管理和指导,推动药品研发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此外,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的自律管理。
药品生产企业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同时,要积极参与相关行业协会组织的自律管理活动,促进药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最后,加强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法行为要依法给予惩处。
同时,要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药品流通的安全和合法。
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配合,共同推动药品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综上所述,药品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药品质量监督,建立完善药品生产许可制度,提高药品研发和生产技术水平,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的自律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全面推进药品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医院药品管理制度论文
摘要:医院药品管理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优化药品管理流程,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院药品管理;问题;改进措施一、引言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医疗质量和医院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国医院药品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医院药品管理提供参考。
二、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药品采购管理不规范。
部分医院药品采购缺乏透明度,存在暗箱操作、回扣等现象,导致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2. 药品储存条件不达标。
部分医院药品储存环境不达标,如温湿度控制、防虫防霉等,影响药品质量。
3. 药品使用不合理。
部分医护人员对药品知识掌握不足,导致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物等现象。
4. 药品信息管理滞后。
药品信息更新不及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存在不足。
5. 药品管理队伍建设不足。
部分医院药品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
三、医院药品管理制度改进措施1. 完善药品采购制度。
加强药品采购监管,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药品采购的合法性、合规性。
2. 规范药品储存条件。
加强药品储存环境建设,确保药品在适宜的温湿度、防虫防霉等条件下储存。
3. 加强药品使用管理。
提高医护人员药品知识水平,规范用药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物等现象。
4. 优化药品信息管理。
及时更新药品信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品质量追溯等工作。
5. 加强药品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药品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结论医院药品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品管理队伍建设,提高药品管理水平,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食品药品安全作文
食品药品安全作文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食品和药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如果它们不安全,就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应该关注的问题。
首先,食品药品安全是国家的责任。
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食品和药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把关,确保食品和药品的质量安全。
此外,国家还应该加大对违法生产、销售食品药品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形成威慑效应,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次,食品药品安全也是生产企业的责任。
生产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以次充好,不得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原材料的检验,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次,食品药品安全也是消费者的责任。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和药品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不购买来源不明、包装破损、生产日期不清晰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同时,消费者还应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食品药品的真伪,不盲目相信广告宣传,不贪图便宜,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食品药品安全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食品药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购买、食用假冒伪劣产品,不随意服用药品,不滥用抗生素,不随意服用保健品,保护自己的健康。
同时,每个人还应该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举报,为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食品药品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企业、消费者和每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食品药品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共同为之努力。
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困境思考与应对论文
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困境的思考与应对摘要: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重拳出击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检察机关在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时陷入了一定的困境,本文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应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过错推定实害结果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爆炸西瓜、地沟油、毒胶囊、染色馒头、假牛肉(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毒豆芽、毒生姜、问题疫苗、刺五加注射液等事件不断触痛国人敏感的神经,针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愈演愈烈这一严峻形势,国家将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摆在了及其重要的地位。
一、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取得的成效(一)法律保障愈加完备。
《刑法修正案(八)》的颁布使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有了明确性的法条可依,更为严密的体现罪行法定原则。
例如《刑法修正案(八)》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将生产、销售假药罪由危险犯转换成了行为犯,只要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罪,降低了入罪门槛;《刑法修正案(八)》在四百零八条后增设了食品监管渎职罪,作为第四百零八条之一”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监管体制愈加顺畅。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九龙治水”的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提出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
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药品安全总结范文
药品安全是人们对医疗健康的追求,也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药品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药品安全的形势严峻,不断涌现的药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
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法诊治疾病和巨额的医疗费用。
因此,建立健全的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必须得到重视。
一、药品安全形势分析自2024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药品安全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了药品安全准入审评和药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药等违法行为。
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了药品安全工作。
二、药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1.监管弱化药品安全监管存在着一些弱化现象,如人员不足、资金不足、制度不健全等.2.监管手段落后目前,药品安全监管手段和技术还有待提高,药物安全监管和药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有待加强。
3.监管机构职能单一在药品安全监管中,监管机构的职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药品市场需求。
三、完善药品安全监管需要加强的方面1.健全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及其执行制定完善的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制药品生产、销售等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同时,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的监管,保证其健康向上的发展。
2.提高监管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要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3.扩大公众参与加强公众的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监管和教育引导。
同时,要促进媒体对药品安全问题的宣传。
4.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管的日常检查和监督,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药等违法行为,维护公众健康利益。
四、结语药品安全是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的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保证公众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只有所有社会成员共同的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为公众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药品与用药安全毕业论文
《药品与用药安全》班级:化学制药1631姓名:学号:一、高血压的特点和危害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1、缓进型高血压(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高血压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
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
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
血压急骤升高。
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
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
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
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五)动脉改变。
(六)眼底改变。
2、折叠急进型高血压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
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
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
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
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
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高血压病分期: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
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
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
②心力衰竭。
③肾功能衰竭。
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2、不同人群的高血压小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
药品论文安全用药管理论文: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安全用药管理
药品论文安全用药管理论文: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安全用药管理[摘要]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安全用药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统计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果本组800份资料中,发生不良反应40例,主要原因是:超量使用、个体差异、剂型因素、人为因素、药物自身因素、给药方法。
结论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针对性的加强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1]。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
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机体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本文主要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开的处方800份,其中药品不良反应有40份,占5%。
1.2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方法,统计40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资料中,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根据发生原因病例多少进行排序分析。
2 结果2.1 机体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40例中男性25例占62.5%,女15例占37.5%(2)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年龄段,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50%。
2.2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本组原因中超量使用占37%,个体差异占28.5%,剂型因素占18.8%,人为因素占12.5,药物自身占3.2%。
2.3给药方法:(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2]。
药品安全储存的方法论文
药品安全储存的方法论文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药品安全储存的那些事儿。
药品这东西啊,那可关系到咱的身体健康呢,要是储存不好,说不定就会影响药效,甚至还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所以呀,掌握正确的药品安全储存方法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了解药品的特性。
不同的药品有着不同的特性,咱得先把这些搞清楚,才能更好地储存它们。
比如说,有些药品对温度特别敏感,像胰岛素这种生物制品,要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那药效可就大打折扣啦。
还有一些药品呢,见光就容易分解,像维生素C片,要是放在太阳底下暴晒,那里面的有效成分就会流失。
再比如说,有些药品容易受潮,像颗粒剂、散剂这类的,一旦受潮就可能结块、变质。
所以呀,在储存药品之前,咱得仔细看看药品的说明书,了解一下它的特性,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
像家里的药箱,就可以放在卧室的柜子里,这个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干燥、阴凉,而且通风也还不错。
但是要注意哦,可别把药箱放在厨房或者卫生间这种潮湿、温度变化大的地方。
厨房做饭的时候温度会升高,而且油烟也大;卫生间呢,湿度比较高,这对药品的储存可都不太好。
三、分类存放药品。
药品也得有个“秩序”,不能乱七八糟地放在一起。
咱可以按照药品的类别来分类存放,比如说,把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这样可以避免拿错药。
内服药又可以按照功效再细分,像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等等,分别放在不同的小格子或者小袋子里。
外用药也一样,像创可贴、消毒药水、药膏这些,也都分类放好。
还有哦,要把成人药和儿童药分开存放。
儿童的身体比较娇嫩,用药的剂量和种类都和成人不一样,要是不小心拿错了,那可就麻烦啦。
另外,不同剂型的药品也最好分开,像片剂、胶囊、口服液这些,分开存放能让咱找药的时候更方便。
四、注意药品的有效期。
药品可不是放得越久越好哦,它们都有自己的有效期。
在有效期内,药品的质量和药效才能得到保证。
所以呀,咱在存放药品的时候,一定要把药品的有效期记清楚。
可以把快要到期的药品放在药箱的显眼位置,这样每次拿药的时候就能注意到,避免服用过期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安全与生命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姓名:彭燕熊丽娟戴三弟药品安全问题及其应对的决策【摘要】:针对目前我国药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探索如何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效率和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仅靠政府监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基于药品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来构建新的监管模式,即以药品市场主体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依托,强化药品市场主体的自律意识,实现诚信的药品市场主体与有力的药品安全监管有机结合,最终达到有效监管和保障药品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药品安全;药品监管;药物政策;药品市场。
【正文】药品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药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
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近几年的“齐二药”事件、欣弗药品不良事件、乌苏里江双黄连注射液致死事故等,不仅表明了我们药品安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更重要的是对人民的生命造成了损失。
因此,药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紧要问题。
药品安全的概念很宽泛,根据我国药事法律政策的原意及我国药品监管实践的需要,笔者将药品安全的概念界定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
狭义的药品安全是指药品质量特性中的药品安全性,即按规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安全性是药品的固有特性,药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因此各国政府在药品审批时都要求申报者提供各种毒性实验以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数据,并在药品上市后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再评价,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狭义的药品安全属于技术管理的范畴。
目前中国政府公文里的药品安全是个广义的概念,笔者尝试定义为:“药品能够合法供应、质量优良、价格合理并合理使用,不对人体健康或生命构成潜在的或事实的威胁或伤害的一种综合状态”。
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安全:药品能够合法供应并满足医疗需要,符合可获得性。
无证生产经营药品或者制售假劣药、临床必须的药品短缺,都属于供应不安全,会导致药品安全事件。
(2)价格安全:药品价格要相对公平、合理、质价相符,符合可负担性。
虚高药价,会影响到患者的有效购买力、导致买不起药品,也会导致药品安全事件。
(3)量安全:药品要符合法定质量标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合法审批的药品在生产、流通中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法定质量标准而发生的假劣药等违法行为,就是药品质量不安全,也会导致药品安全事件。
(4)使用安全:药品要被合理使用,包括患者从专业人员、标签说明书广告等渠道获得的药品信息要真实、准确、科学。
抗生素滥用大处方、虚假广告、药学服务不足、标签说明书警示不够等,都会导致药品使用不安全。
制度安全: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药品监管体制和法制,并依法严格监督处罚,确保公众健康。
可见广义的药品安全需要在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环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
为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安全,在2001年修改《药品管理法》后,中国已经逐步建立健全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法制,不断完善药品供应体系,稳步提高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积极维护公众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但由于药品安全监管是全局性的工作,而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法制、体制、监督体系不完善,某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药品安全事件。
因此在中国突发事件多、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必然是长期现象。
这些均表明,我国药品安全形势仍较为严峻,需要大力整顿,主要表现为:(1)违法无证生产经营假药。
药品的高赢利性,诱使许多不法分子铤而走险,2006年安徽阜阳特大制售假药案就是典型例子。
这起“史无前例”的假药案件中,警方查缴涉嫌假冒药品400余件,造假品种达30多个,货值金额400多万元,国内近20家知名企业及国外数家企业的畅销品牌成了造假者的主要仿冒对象,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药品质量事故频发。
如“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佰易免疫球蛋白事件”、“刺五加注射剂事件”等,都是药厂在原料采购、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违法,导致药品质量不合格、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恶性药品质量事故。
(3)非法渠道购销药品时有发生。
如药品经营企业或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小医院和药店,从不具备合法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或个人购进药品;或者生产经营企业将药品销售给无证者特别是非法医疗机构。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扰乱药品市场秩序,而且是药品安全的极大隐患。
(4)药品价格虚高。
从199年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连续25次对药品进行降价,但价格过高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药品价格虚高已严重抑制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使看病难、看病贵进一步加剧,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
(5)廉价药品短缺。
一些临床必须但价格低廉的药品如索米痛(去痛片)、氯苯那敏(扑尔敏)、环磷酰胺注射剂、新斯的明注射剂等曾经短缺;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临床急救、抢救药品短缺了近三年。
(6)药品不合理使用。
由于临床用药缺乏有效监管,非适应症用药、禁忌症用药、配伍禁忌用药、重复用药、过度用药、大处方等错误发生率居高不下,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危害了患者生命安全。
我国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比例70%以上,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合理用药的指标。
(7)虚假药品广告盛行。
在一些地方的电视报纸和网络上,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广告、处方药在大众媒体做宣传、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等违法药品广告比比皆是、屡禁不止。
“假药糖脂宁胶囊”畅通无阻,和虚假广告的推波助澜有着直接的关系。
许多患者看到虚假广告后,专门去买这个药,甚至邮购,导致上当受害。
(8)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频发。
最新的“鱼腥草注射剂”事件,“茵栀黄注射剂事件”,都是中药不良反应。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有些上市药品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的报告。
说明我国的药品尤其是中药上市前审批存在管理漏洞。
药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作为市场客体的药品本身的特殊性,作为市场主体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结构失调、恶性竞争,作为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医院自身体制、机制落后,作为医疗服务接受者的公众缺乏必要的医药知识,以及我国药品监管体制、法制、监督不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不健全等,都是导致我国药品不安全的关键因素。
(1)医药行业的特殊性。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是药品市场的固有特性,无法做到完全理性决策,所以医疗用药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此外药品使用效用高、直接生产成本低、行业利润高,是无证制售假劣药、非法渠道购销药品、虚假药品广告盛行等违法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结构失调、恶性竞争。
我国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剧烈、法律意识淡薄、质量意识差、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缺失。
因此,药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混乱,假劣药等质量事故频发。
(3)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机制落后。
以药养医的体制,以及诊疗规范缺失、医保制度不完善等,导致医院监管失灵,医生用药行为不规范,是药品不合理使用、药品价格虚高、廉价药品短缺等的根源。
(4)公众缺乏必要的医药知识。
国家层面的公众药品安全教育尚未开展,除了医生以外的药品信息渠道尚未建立,公众无法方便地获取有关信息、指导安全用药。
(5)药品监管体制、法制、监督不完善。
我国的药品监管体制由12个政府部门组成,数量太多以至于无法形成整合的协调的责任链相还会因监管任分散带来低效率,无法对医药行业形成有效监管。
在法制方面,目前我国在药品审批、企业审批、不良反应监测及违法处罚等方面的立法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药品质量标准和企业准入门槛低,违法处罚力度小,无法有效打击违法行为。
导致低质量的上市药品过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药品市场秩序混乱,给政府有效监管造成很大负担。
(6) 国家药物政策不健全。
药品涉及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多个环节,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药品安全事件。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整合的药物政策来理顺整个产业链,基本药物等核心药物政策也未全面落实,影响药物的可获得性及可负担性。
保证药品安全的对策我国的药品安全问题都和体制、法制、政策等基本制度不完善有关。
短期内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来减少证制售假劣药、药品质量事故、非法渠道购销药品、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
同时加大对公众的药品安全宣传,普及公众安全用药知识。
应以国家的名义,组织医药专家编写权威的用药指导,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及发放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手册,由社区医院、临床药师宣传等方式,对公众宣传普及药品安全知识,减少公众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提高其安全用药的能力和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药品安全的管理与监督,确保终端药品安全。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药品安全问题,需要完善整套药品监管的体制、法制、机制及政策等。
完善药品监管体制和法制通过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建立类似事业部制的高效、集权的药品管理体制,既能统一监管目标,又体现分工的专业性。
此外,完善药事法律体系,提高药品、企业和人员的准入门槛,以提高全行业的素质,完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预防和减少药品风险。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建立包括基本药物、价格合理、财政支持、供应体系、质量保证、合理用药、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监测和评估等内容的全面的、目标一致的医药政策体系。
强化医药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加大对医药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进行药事法律及质量责任的培训,树立全方面确保质量第一的观念,建立质量责任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并对医药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突出重点。
加强日常监管、现场检查、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以及媒体的透明监管,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通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院补偿机制、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加大对各级各类医院的准入、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药品使用等的监管,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1】《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药事管理与法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2】《对药品安全问题的几点认识》,方来英,中国药事出版社, 2008【3】《论社会信用体系与药品市场诚信建设》谢寿坤,朱荣欣,中国药事出版社【4】《试论构建我国完善的药品安全信用体系》洪兰,李野,赵健,中国药事出版社,2005【5】《药品安全生产概论》李志宁,李钧,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药品安全》,,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