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盘33-21区块为例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287f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7.png)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3-26T14:22:58.91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作者:李伟王虎刘春雷[导读] 在实际石油开采过程中,通过不断应用微生物技术,李伟王虎刘春雷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堡子湾作业区,陕西榆林 710200摘要:在实际石油开采过程中,通过不断应用微生物技术,可以不断提高原油开采效率,在实际开采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石油中微生物的有益活动,不断提高l的质量和效率在微生物代谢的实际过程中,相应的代谢物和代谢产物可用于原油的部分转化。
此外,它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原油和岩石等一系列特性,不断提高原油流动性,提高原油渗透效率,不断提高回收效率。
鉴于生物技术实际运作中最重要的联系是更合理地选择微生物菌株,我们必须根据战略、生长和繁殖的实际条件以及代谢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出其他选择。
只有这样,原油的流动性和液体-固体界面特性才能进一步提高,并与其他作物相比较。
这种试验性生物技术有广泛的应用,操作简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投资成本较低,效果迅速,底层和环境没有污染。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技术;石油开采;应用;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才能进一步满足我国各行业对石油的需求。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进一步介绍和了解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并进一步介绍和分析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激励因素,进一步探讨未来的应用方向和发展方向。
一、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概述与发展1.改进型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意义和特点。
微生物强化采油可通过向储油罐注入微生物所需要的独特菌株和营养物质,并利用石油作为原料、代谢气体或活性物质,帮助回收原油,从而改善石油的回收在采油业,微生物强化采油有许多好处:(1)成本低。
微生物在战略上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较长的反应时间和较强的适应性。
(2)简单的工作程序。
它可以通过常规设备实现。
浅谈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48bca1acc17552707220896.png)
浅谈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者:范洪江郭军龙陈尚桢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3期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高,现阶段,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石油工业的开采过程中,其中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本文将通过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特点以及优势研究,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我国石油开采业的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技术;特点;研究;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我国石油开采业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石油的采油率,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采工作对油层的破坏,减小了环境污染,为我国的采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1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概念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提高石油采油率的技术,也叫做微生物强化采油,这种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微生物的筛选,将油藏注入到筛选出的微生物或者微生物代谢产物中,通过微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或者代谢产物的生理特征,在开井采油时,就可以改变原油的粘性、表面的流速和石油的张力,还能大大改变石油的压力,从而提高石油的采油率。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不仅包括微生物学、油藏地质学还包括石油开采工艺学等学科,这种利用微生物采油的构想来源于美国人,随后,其他国家的石油专家也不断研究,使这项技术日益完善。
国内的相关学者已经筛选出来的多种能够提高采油率的微生物菌种,也能够利用微生物技术构建采用微生物的菌株。
中国石油多次召开微生物采用技术研讨会,不断发展和规划技术体系的建设,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的很对石油开采专家积极的学习国外的微生物采油技术理念,取长补短,使我国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但是中国的微生物采油技术还缺乏对菌种的评价和检测体系,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中还需不断的完善[1]。
2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特点及优势2.1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特点2.1.1 石油的地层条件影响微生物采油技术中的微生物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保证微生物在地层中繁衍生殖,油层内细菌的生长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只有保证油层内的氢氧离子浓度适中、营养物充足、压力和温度都适应微生物生长时,才能顺利的完成石油的开采工作。
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及应用
![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4b2d0202f60ddccda38a0e2.png)
α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及应用管润红,王志敏(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 摘 要:微生物驱油技术具有施工简便、不损伤油层、不影响原油质量、无污染,具有投入少、回收快、效益高的特点,能较大程度改善油藏非均质程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以其作为驱油体系具有创新性,可更好地适应高含水期油藏特性,是一种集调剖和驱替于一体的新型驱油技术。
文中对该技术在文明寨油田明159、明201井组的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是比较理想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方法。
关键词:微生物;高含水;明159井组;效果 通过微生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简称M EO R)、增加油井产量的方法已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等国取得成功。
微生物驱油技术施工简便、不损伤油层、不影响原油质量、无污染,具有投入少、回收快、效益高的特点。
故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前景十分诱人。
1 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小于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就种类而言,微生物可以分为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微生物3大类。
原核微生物可进一步分为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真核微生物又可分为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而非细胞类微生物可分为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用于提高采收率的微生物主要是原核微生物中的细菌。
细菌是个体微小(细胞直径约0.5Λm,长度约5.0Λ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强的原核微生物。
2 地层条件对细菌的影响用于采油的微生物必须能在地层中增殖。
影响细菌在油层中的生长、繁殖、代谢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包括氧化—还原电势、氢离子浓度、压力、温度、盐度、营养物的可利用性,以及不存在阻化剂或毒性因子等。
如果深埋在地下岩层中的这些条件与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基能够保证的话,微生物就能顺利地生长、繁殖和代谢。
文明寨油田从1982年投入开发以来,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目前个别井组采出程度已达25. 7%,综合含水达到91.7%,由于非均质的影响,有的小层采出程度已达到34.3%以上,进一步提高注水采收率潜力不大,而大部分小层吸水状况差,储量动用程度低,这些层水驱状况下挖潜比较难,急需在三次采油方面取得突破,提高驱油效率,充分挖潜油藏潜力。
试述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试述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5fc2b04431b90d6c85c7e2.png)
2019年09月据管理系统)系统在青海油田运行近3年时间,为今后进行各类研究应用开发,各类大数据分析、预测做到了强大支撑。
自2013年油气生产物联网(A11)系统示范工程的启动以来,青海油田建设CDMA 无线专网基站16座,TD-LTE 无线专网基站10座,覆盖6个采油气厂并建立有线光缆、无线基站为基础的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了对各个采油气生产单位的生产过程监测、分析,单井数据信息查询、预警、告警,设备物联运维管理、视频监测等功能。
现阶段A11系统累计录入监测单井口5500余口,油井3100余口,气井近900口,水井1500余口。
油气田声场过程中所有站场所采集的工艺数据均需要经过实时分析,这使得A11系统的建立成为必然。
该系统可以有效监控油气田的每个生产环节,让所有的操作流程均得到高质量的管理,继而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时间与物料损耗。
实现油田系统自动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优化控制软件与获得相关服务器与交换机等硬件设备的支持。
只有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均合理到位,同时进行有机结合后才可以有效开发研究油田井口的控制系统,从而通过不同的控制软件来提升每个油井的单井含油量、油气集输处理以及供水配电系统。
经过这一系列的监控,油气田在进行生产的具体流程中就可以更为高效的记录并分析各项数据,对生产过程中的每项环节开展合理调控,实现油气田的生产监控与管理一体化的目的,进一步提升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见图所示)2.2油田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各领域的科学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当前已有诸多油田管理部门开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至生产当中。
为了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共享,让资源获得更为合理的使用并最终实现集成化,相关部门逐渐开始使用多油气田综合管理系统来整合各项资源。
在油气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当将可视化技术、综合管理技术以及知识管理技术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同时清晰界定生产环节中的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与资源管理,从而令油气田管理数据的工作路径更为精细化、科学化。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cf6c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6.png)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
而石油资源作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些地区的石油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采油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以此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要求。
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和常规采油技术进行对比,其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在确保采油质量的基础上,大幅提高采油效率。
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引言:石油行业发展会对工业领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其与人们生活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石油资源能够为交通创造许多便利,并且在生活用品制造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人们生产生活对石油需求量逐渐增多,并且因为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确保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每个人的重要责任。
而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经过长期以来的发展,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其在采油工作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该技术实践应用进行深入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次采油驱油技术概述(一)技术理念该技术应用主要依靠的是物理及化学原理,通过物理反应及化学反应来开展采油工作的一种技术。
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除了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当前采油困难问题,还能够大幅提高采油工作效率,为油田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目前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人员的广泛认可。
(二)技术原理三次采油驱油技术之所以得到高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其汲取了二次采油驱油技术优势[1]。
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二次采油驱油技术方法的支持下,可以为油层注入一定的能量,并且还能够在油压控制的前提下进入水资源注入。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对油层水资源和石油资源粘度的控制效果,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相关领域人员针对此方面专门开发了活性剂,从而确保驱油效果达到预期。
(三)技术分类就目前来看,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在当前主要应用于三种环境中。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9e25ff56f1aff00bfd51e1b.png)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者:张宏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也应用了多种高新技术,如化学驱、热力驱、聚合物驱以及微生物采油等高新技术,其中微生物采油技术最受大家关注。
石油微生物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是将石油开采技术和微生物学联合起来,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使石油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主要叙述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石油微生物学;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应用石油,作为一种复杂的烃类混合物,是人类生活、经济以及科技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国家发展、竞争力以及国际地位的增强更是以石油为重要基础。
目前,世界资源紧张的现象日趋严峻,石油资源备受世界重视,然而石油的开采量仅约占地下原油量的五分之二,仍有大量石油需进一步勘探,故加强对微生物学采油技术的研究有助于石油开采技术的提升。
文中先介绍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概况及其发展,其次对微生物采油技术作用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当前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做出简要分析。
1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概述及发展1.1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涵义及特点微生物采油法通过向油藏注入特点的菌种及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使菌种能够在油藏中繁殖并且以石油为原料,代谢出的气体或活性物质来帮助原油开采,降低水油比等方法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在石油开采行业,微生物采油有较多优势:①成本低。
微生物在地层在地层中繁殖能力强,作用时间长,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②工序简单。
利用常规设备就能实施。
③应用范围广。
对于含蜡油井,小面积断块油层,非均质性严重的油层都适用。
④微生物来源广泛和应用灵活。
可以根据油藏特点,灵活利用生物工程、遗传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多功能石油降解的工程菌。
⑤微生物易于控制。
通过控制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控制微生物的数量。
停止营养物质供应,微生物的生长也将终止。
1.2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借助微生物使石油开采率提升的想法,最早由美国Beclman于1926年提出,1940年代,在石油研究所工作的Zobell首次将该想法运用于实际研究中。
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d9c7184a7302768e993946.png)
微生物驱油新型体系研究与应用摘要:研究了以淀粉-纤维素为基础的颗粒状本源微生物驱油营养剂对菌群的激活过程,并利用不同岩心模型评价了体系的封堵作用与驱油效果,探讨了该营养体系的调驱机理。
该体系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有效激活本源菌群,烃类氧化菌和发酵细菌是其激活的主要菌群,对原油有较好的乳化作用;现场试验表明,新体系能有效封堵高渗层,改变水驱方向,降水增油效果显著,投入产出比达1:9以上。
关键词:微生物驱油营养体系波及效率采收率近年来在大港油田进行的本源微生物驱油试验均采用水溶性的氮、磷盐体系,并补充定量空气以实现油藏好氧菌群的激活和原油的生物降解,这种体系主要强调‘驱’的作用,而忽视了‘堵’的作用。
水溶性营养物在注入油藏时会沿高渗区域窜流,在油藏中滞留时间短,微生物利用程度低,生物产物与油藏岩石和流体相互作用时间短,这是造成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现场效果不明显或见效慢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延长营养组分在油层中的滞留时间,满足微生物(和代谢产物)与油藏岩石和流体作用的时间要求,使代谢产物浓度和菌群密度达到较高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生物封堵作用,提高驱替压差,扩大波及体积。
开发了新型颗粒状的淀粉-纤维素基本源微生物驱油体系,对体系的激活效果、微生物代谢过程、封堵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单井组的现场试验,深入探讨了新型微生物驱油体系的调驱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一、室内实验1. 营养剂、原油与水样实验用营养剂是以工业副品为原料复配而成,加工成不同粒径的粉体或颗粒,属于天然产物,易悬浮于水中,具有廉价、易得、无污染、营养组分丰富等特点。
其主要组分为淀粉与纤维素(质量比大于80%),另外含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微量元素。
油、水样取自港西油田,地面原油黏度为47 mPa·s,重度0.91。
地层水矿化度9 029 mg/L,水型为NaHCO3型。
实验温度为50℃。
2、营养剂对菌群激活效果2.1有氧条件下的菌群激活用无菌的三角瓶,在油井采出水中加入2.0%的淀粉-纤维素基营养物,恒温振荡培养,用细菌计数瓶法定期检测常规油藏菌群的密度。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37ab8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2.png)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摘要: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注入水、聚合物溶液和CO2气体,可以改变油藏的流体性质,降低原油的黏度,并促进原油向采油井口移动,从而提高采收率。
然而,每种技术的应用都面临挑战,需要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持续改进,并注重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
多能联合驱动和综合优化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将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引言油田开发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原油采收率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通过注入不同的驱替介质,改变油藏的流体性质,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本文将以水驱技术、聚合物驱技术和CO2驱技术为例,探讨它们在不同油田中的应用情况,总结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定义和原理三次采油驱油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油田开发方法,旨在通过注入特定的工质或化学物质来改变油藏内部的流体分布和物理特性,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其原理基于了解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运移规律,通过改变油藏条件,减缓油藏压力下降和水的侵入,并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又称增采技术或强制排采技术,是通过在地下注入各种工质或化学物质,改变油藏内部的流体分布和性质,从而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油田开发方法。
三次采油中使用的工质可以包括水、气体、聚合物等。
这些工质被注入到油藏中,以替代原有的驱动流体(通常是天然气或水),改变油藏中的流体排列方式。
通过注入工质,尤其是水,会使原油和水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减缓油藏压力下降、油-水界面的扩展,并改变油藏中各相流体的分布情况。
这样,原油可以重新分布到采油井口附近,方便进一步的采集。
有些油藏中的原油粘度较高,不易流动。
通过三次采油中注入的化学物质,如聚合物,可以与原油发生作用,减低原油的粘度,改善其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某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某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c911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7.png)
某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发布时间:2021-08-12T15:17:47.67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4月10期作者:张怀杰,李福林,韩华,姚锋[导读] 石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必定有消耗完的一天。
因此,就应做好对石油开采的合理控制,张怀杰,李福林,韩华,姚锋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省,定边县,718600摘要:石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必定有消耗完的一天。
因此,就应做好对石油开采的合理控制,确保各项开采工作都能在有关制度标准下展开,以此才能提升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
因此,就应合理的利用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确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社会发展对石油资源的使用需求。
本文就针对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不仅从采油的效率以及质量方面由于一次以及二次采油驱油技术,而且在方法以及技术方面也是在此领域中的一个更新,并且逐渐加入了一定的人为因素,使得对油层中的石油资源的控制得到加强,因此,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可以根据我国目前各油田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应用,以促进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
1.三次采油驱油技术概述1.1三次采油技术的含义所谓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油层中自带的能量以及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油层进行补充的能量进行开采后,在通过化学、物理以及生物等新型技术来对尾矿进行开采的一种方式。
通过利用三次采油技术能够开采出更多的原油,并且这种技术已经广泛用于老油田的原油开采工作中。
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出现主要是在二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一种新型采油技术,并且此项技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2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主要类型在进行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注入蒸汽、填注化学物质以及注入气体或者是微生物等,使驱替相、原油的物理性质以及油水界面的性质得以改变。
目前,国际上发展的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已经初具规模,主要的类型包括气驱、化学驱、微生物驱以及热力驱等技术进行原油开采。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faebe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4.png)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摘要:石油在多个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近年来我国石油资源需求量明显提升。
我国油田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沉积盆地三角洲沉积体系中,沉积物分布不均、储油层差异较大、有大量泥沙积累、上气下油、储油蜡质胶质含量高、粘度大,因此开发难度大。
随着全球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及中国常规原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导致原油生产的成本增加。
采用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很好地提升采油效率与质量,使油田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让能源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
关键词: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0引言基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我国在能源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对采油技术进行有效优化,提升石油开采量,应该按照特定方式合理筛选特定去油剂配方,应该积极开展新技术探索,以充分提升油田采油量。
应用二次采油模式时,主要将清水注入油层中,确保油层中能量充足,保证石油开采作业顺利进行。
对于三次采油气,一般结合现阶段化学手段进行采油作业,可以有效分离油层中水、气、油,进而充分提升采油量。
基于创新现有采油技术,对三次采油和二次采油进行结合,研究新技术,以保证能源开采效果。
1注气驱油采油技术现阶段,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注气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因其有较强的稳定性,相比水驱受储层矿化度影响较小。
该技术更新换代了许多次,涉及多种注气类型,主要是向油田油层中注入烃类气体、二氧化碳、氮气、烟道气、空气等气体,气体与油层混相,注入气体向地层充能,反推油层压力;根据不同的油藏储层条件采用混相驱或重力稳定驱对石油高效驱替与采出。
现阶段常见的注气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价格低廉,能缓解碳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
向油层注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原油和水使原油体积膨胀,增加液体内的动能,增强原油流动能力,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油与水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降低界面张力,提高渗透率,一定程度上还能解出无机垢堵塞,提升采油率满足油田开采需求。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3eb7b7312b3169a551a4d4.png)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的开采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很多新型的采油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其中包括微生物采油技术。
微生物采油技术和传统的采油技术相比,它的效率极高,同时资金的需求也更小。
本文主要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进行相关探讨,旨在为采油技术的发展提供恰当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技术;石油开采;应用策略;引言:传统采油技术的效率较为低下,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的石油开采工作需要。
微生物采油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特性以及代谢产物提升石油的开采。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特点极为显著,它不仅有很广阔的应用范围,同时它的工艺流程也十分简单,所需的资金投入更低,同时也不会对开采的油层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快对新型石油技术的研究,进而更好地保障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概述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把微生物引入到油层中,让微生物在油层内部进行生长繁殖,产生代谢物,进而降低石油开采工作的难度,提升石油开采工作的效率。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是,微生物将石油当中的烷烃作为自身的营养源,进行生长繁殖相关的化学反应同时产生代谢物。
烷烃中的代谢酶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
在微生物进行生长发育时,会改变石油的现有结构,从而让石油的属性发生变化,最终让石油表面的活性得到加强。
微生物生长发育所产生的代谢物,还能够让油层的压力更强,对石油层级的黏稠程度有很大的影响,进而让油层有更强的流动性。
微生物在生长发育时所产生的很多代谢物,还能够让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更小,进而让原油有更强的表面活性,最终让石油开采工作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
微生物在生长发育的过长中,可以生成多种酸性物质,这类物质可以让原油附近岩石内部盐的溶解速度更快,从而让岩石的孔隙变得更大,进而导致岩石的渗透性变得更强,最终实现石油更加高效的开采。
2.微生物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策略当前阶段,我国的石油消耗量在不断增加,虽然有一些新的油田发现,但是石油的开采难度也变得越来越高,石油的开采效率严重不足,石油的持续稳定供应有很严重的风险。
浅谈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dae0c133687e21ae45a91e.png)
浅谈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作者:余璐来源:《石油研究》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采油技术得到了国内外石油工程研究人员前所未有的重视。
通过对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的研究,探讨了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我国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技术;特点;研究;应用石油作为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是人类生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资源。
它是国家发展、竞争力和加强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
目前,世界资源日益稀缺,石油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然而,石油开采仅占原油总量的五分之二,還有许多石油有待勘探。
一、微生物采油技术相关概念1.微生物采油的技术概念。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微生物学、地质学和油藏开采技术,结合实地指油藏和微生物中分离液体营养液注入营养,或者是直接在罐内层内,微生物在生长和繁殖材料中,通过改变某些物理化学特性,提高了石油的采收率。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核心是微生物菌株的培养和选择,提高微生物活性对提高采油效率至关重要。
2.按微生物对采油技术进行分类。
微生物采油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地表,另一类是在地下。
油回收技术在地面上方是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制剂在地上以生产高品质的采收率发酵微生物的代谢物,并注入层油以提高原油采收率。
典型的代谢物是微生物多糖聚合物、微生物表面乳化剂和活性物质。
微生物多糖的聚合物是从野生单核细胞外黄原胶中提取的。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微生物来源为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不动杆菌、节杆菌等。
发酵后的表面活性剂可通过萃取提取,置于油层中,提高原油采收率。
地下微生物回收技术比地下微生物回收技术具有更好的开发和应用潜力。
地下采油技术是将培养出来的优质微生物直接注入油藏的油层中,微生物进入油层后,在天然油层环境中发酵繁殖。
繁殖将伴随着大量代谢物的出现。
通过这种方式,微生物和代谢物将共同作用于原油,从而改变原油的理化性质,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地下微生物回收技术成本较低,避免了微生物代谢产物在地表的培养,并通过微生物在地表的繁殖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0b65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f.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有效利用及开采原油已成为重要议题。
传统采油方法如物理和化学驱油面临诸多挑战,如成本高、环境污染等。
因此,微生物驱油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此技术主要依赖于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对油藏环境的优化和油的采收效率的改善。
本文旨在探讨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以期为微生物驱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1. 微生物菌体与油藏环境的互动微生物菌体在油藏环境中生长繁殖,其与油藏环境的互动关系对驱油效果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菌体可以分解原油中的大分子烃类,产生可溶于水的物质,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此外,微生物菌体还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从储层中释放出来。
2. 微生物菌体促进岩石表面原油的解离微生物菌体可以通过吸附在岩石表面,分泌酶和代谢产物,使岩石表面的原油发生解离。
解离后的原油更容易被微生物菌体分解和利用,从而提高采收率。
三、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代谢的重要产物之一,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
在油藏环境中,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变原油的物理性质,使其更容易从储层中流出。
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还能吸附在岩石表面,改善岩石润湿性,进一步促进原油的解离和采收。
2. 有机酸和气体的产生在驱油过程中,微生物还会产生一些有机酸和气体等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能改变储层中的化学环境,促进原油的分解和溶解。
同时,产生的气体可以降低储层压力,有助于原油的采收。
四、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前景与挑战随着对微生物驱油机理的深入研究,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微生物驱油技术可以降低采油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其次,该技术能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寿命;最后,该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油藏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然而,该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种、如何优化菌体生长条件等。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采油工作中的应用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采油工作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6d3e72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a.png)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采油工作中的应用社会以及技术的发展进步让微生物采油技术进入人们的视线,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拥有投入资金少、施工方式比较简单便捷的优点,而且可以增加开采速度以及减少开采成本。
因此微生物采油技术受到重视并逐渐运用到采油过程中。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希望可以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标签:微生物采油技术;采油工作;应用生物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下也有了发展,并且在采油工作中也有更多的应用,为石油的开采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采油事业也因此有了质的飞跃。
采油工程的效率和质量也有所提高,使我国对石油能源需求日益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
为了让微生物采油技术更好的运用到采油工作中,要求相关人员对采油技术的特点与原理进行了解与掌握。
1 微生物采油工程的现状特点1.1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与传统的采油技术相比微生物采油技术具有施工简单、成本较低的优势,在油田开发中具有稳油控水、提高采油效率的优点。
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枯竭油田和高含水油田中有着强大的应用价值。
在2009年微生物采油技术就受到关注,并且在尼日利亚召开世界石油微生物技术大会。
我国的微生物采油技术虽然发展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现在我国许多的油田都已经开始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进行采油,已经取得较大成果。
微生物采油技术对石油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的研究成果适合应用到油田开采中,可以用来降低开采成本,提高技术可控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开采效率。
石油开采领域在未来还会增加对该技术的研究,让其在石油开采中焕发新的光彩,促进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
1.2 利用微生物进行采油的特点微生物采油具有传统采油没有的优势,是一种全新的采油技术。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提高采油效率、使采油流程的完成更加顺利、对油层具有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油井的污染。
重型原油在传统的采油技术上一直没有突破,但是在利用了微生物采油技术之后这一难题也被突破。
研究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 事迹材料
![研究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 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7c0f3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4.png)
研究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事迹材料摘要:油田的三次采油驱油技术是我国的相关技术人员根据传统的二次采油工艺进行技术上的优化,在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上都进行了改善,以达到加大油田开采效率为目的的一项技术。
在不断地实践和发展中,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已经得到了本质性的提升,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这项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石油产业产生正面影响。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1 三次采油的基本介绍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开采油田的过程中,利用物理技术或化学技术等,在不影响大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的一项技术。
在世界领域的发展中,这项技术已经成为了提高采油效率的主要技术。
1.1 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基本类型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类型也是有区别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聚合驱油技术,这种类型的主要特征是可以降低石油与油层中的注入水的粘度差,从而提高油层注入水所涵盖的体积范围。
第二种,表面活性剂混项注水驱油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油层中石油和注入水以及油层土壤之间的界面张力,以此来提高石油的开采率的一项技术。
第三种,复合驱油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以提升油层注入水的覆盖面积为目的,以此来提升石油的驱油效率。
1.2 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基本原理三次采油驱油技术与传统的二次采油驱油技术有明显的区别,二次采油驱油技术中,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物理方式向油田内部的油层中注入其他能量,来保证开采效率,而在三次采油驱油技术中,主要是向油层中注入水,这样可以保证油层压力的稳定性。
这一种技术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是有开采的效率,主要是提升了注入水的驱油效率,为开采工作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方便。
三次采油驱油技术比二次采油驱油技术更加提高了采油的精确度,能够准确地对地下油层进行开采,并且通过驱油活性剂的作用,让油田环境不再那么复杂,三次采油驱油技术是当下应用前景最好一项技术,可以从很多个方面增加油田的开采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a2437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a.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石油开采方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高成本、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微生物技术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驱油方法,其通过特定的生化过程对石油资源进行生物开采。
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为石油开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特性微生物菌体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其通过代谢活动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包括有机酸、酶、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生物降解性和表面活性等特点。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能够与原油中的烃类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石油的生物开采。
三、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和生物采油两个方面。
首先,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通过自身的酶系统将原油中的烃类物质进行分解和转化,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从而降低原油的黏度,提高其流动性。
此外,微生物还能产生一些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容易被采出。
其次,生物采油是指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产生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形成气泡与原油混合,使原油形成气液混合物,从而提高其采收率。
此外,微生物菌体还能在地下形成生物膜,将原油中的轻质组分吸附到膜上,从而实现对原油的采收。
四、代谢产物驱油机理代谢产物驱油机理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和生物聚合物的吸附作用。
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使原油更容易被采出。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能改变原油的润湿性,使油藏表面的润湿性从油湿性转变为水湿性,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生物聚合物如多糖和蛋白质等也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能够吸附在原油表面,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其更易于被采出。
此外,生物聚合物还能与地下水中的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有利于采油的胶体体系。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7f4b5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4.png)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驱油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采与利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研究课题。
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驱油物质,其在提高采油效率和改善石油开发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本文将对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的驱油机理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应用这些微生物技术,促进石油的开采。
二、微生物菌体驱油机理1. 微生物菌体种类及作用微生物菌体在驱油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体具有不同的驱油能力,如某些细菌能够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加易于被提取。
同时,部分菌体可以通过改变地层岩石表面的性质,从而提高其吸水性和采收率。
2. 菌体生长与原油降解在驱油过程中,微生物菌体通过生长和繁殖来增加数量,并通过新陈代谢作用降解原油中的有机物。
随着菌体的不断繁殖和生长,它们能够与原油中的大分子物质相互作用,降低原油的粘度,使其更容易被提取。
三、微生物代谢产物驱油机理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作用,这有助于将油滴从地层中分散出来并运输到井口。
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还能在井筒内形成稳定的泡沫层,防止原油的回渗。
2. 代谢产物的溶解作用除生物表面活性剂外,微生物代谢产物中还含有多种酶、氨基酸等具有溶解和催化作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原油的溶解和分离,提高采收率。
四、研究方法及进展1. 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地面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微生物菌体及代谢产物在驱油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同时,结合化学分析、物理模拟等手段,对驱油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2. 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驱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微生物种类和培养条件,以及优化菌体与代谢产物的比例等措施,可以提高驱油效果和采收率。
同时,微生物驱油技术还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对于改善石油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与认识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与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3e06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4.png)
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的应用与认识发布时间:2021-03-29T09:58:10.97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期作者:张雷孔琳刘伟[导读] 石油开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难度较高的内容,张雷孔琳刘伟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山东东营 257000摘要:石油开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很多难度较高的内容,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深入,石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石油的开采率,如何提升石油的开采率已经成为了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已经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石油开采的效率,还提升了石油开采的质量,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三次采油是我国油田开发技术上的一次重要飞跃,其借助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大大提高了驱油体积和开采效率。
关键词:油田开采;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引言化学驱三次采油技术是一项能够大幅度增油降水、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油田开发技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针对胜利油田地层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原油黏度高、综合含水率高、大孔道较为发育的特殊油藏条件,开展了三次采油技术的探索研究。
经过长期的室内实验研究,1992年开展了小井距三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和孤岛油田中一区Ng3层聚合物驱矿场先导试验,两个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
1994年在孤岛和孤东油田开展了聚合物驱扩大试验,1997年聚合物驱油技术在一类油藏实现工业化推广,此后,开展了一类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目前,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胜利油田持续稳产的主导技术。
一、三次采油技术阐述1、三次采油驱油的概念阐述在我国的油田开采中,出现了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最初的采油技术,是通过开采天气的技术来进行开采石油,所以石油的开采率很低,导致很多石油被遗留在地下,导致石油资源的浪费。
随之采油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采油量跟油田压力梯度的关系发明了二次采油技术。
浅谈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
![浅谈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639307aeaad1f347933f9f.png)
浅谈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浅谈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油田开发中利用微生物驱油,MEOR,技术提高作业效率和原油采收率,得到了世界生物工程的界的格外关注,微生物驱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代谢物质或其本身去油方法的总称,本文从驱油微生物的类型、驱油技术以及驱油局限等方面介绍了微生物驱油的概况并做以简单分析,一、微生物驱油技术浅析微生物在地下不但要生成原油流动性所必须的化学物,而且要在油藏环境下繁殖增长。
在微生物驱油的过程中,要经常注入营养物保持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有时还往油藏注入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作为碳源。
有的油藏还需要无机营养物作为细胞生长的基液或者作为有氧呼吸的另一种电子受体[1]。
微生物先在地面培养并分离和收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再经过加工处理再注入到油藏里驱油。
注入的营养物不微生物一起促进地下微生物的增长和产生代谢产物,通过油藏降压作用、界面张力、油相降粘以及选择性堵塞高渗区来提高剩余油的流动性,使得油藏增加采收率。
二、驱油用微生物的类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微生物工艺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1.把细菌的代谢物作为驱油剂注入地层。
这不化学驱类似,其原理是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溶剂、乳化剂等组合物,改善水的驱油性。
该种类工艺复杂、设备条件要求高。
,外源微生物法,2.直接在地层中有目的的培养和发展微生物,形成具有驱油特性的细菌代谢物,依靠地层固有的营养物,糖蜜、无机化合物等,进行地球化学作用,形成细菌代谢产物,脂肪酸、乙醇、表面活性组合物、生物聚合物、二氧化碳等,。
该类型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是目前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方向[2]。
,又称内源微生物法,在注微生物前,必须要确定油藏的特性,如矿化度、PH值、温度、压力和营养物情况。
岩石性质也很重要。
天然裂缝可能改变微生物有效进入油藏的方式,泥质的存在可能会吸收生物聚合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影响作用的发挥。
碳酸盐会迅速不酸反应,产生更大量的有里气体,例如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8
21 年第 3 刘尧刚等 : 01 期 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以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盘 3- 1 32 区块为例 实 用 技 术
( ) 生 物 在 油 层 中增 殖 , 成 生 物 1微 形 量. 当密 集 成 团时 可选 择 性 或 非选 择 性 地 堵塞地层 中的孔 道 , 而 改变 流动 方 向 , 从 扩 大 扫 油 面积 。 由 于 菌 体 通 常 附在 岩 石 表
3 微 生 物 驱 油 机 理
微 生 物驱 油是 通 过 内 、 源 微 生物 结合 调控 油 藏微 生物 生态 系统 , 图 1 其利 用微 生 物 自身 的 外 见 。
繁殖 、 代谢等功能 , 实现微生物群落结构定 向调控和油层 的深部调剖 ; 用微生物所具有的驱油机 利 理达到提高驱油效率的 目的, 从而降低井组对 应油井的含水 , 增加该井组对应油井 的产液量 , 最终 提高该井组的原油采收率。利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不同于常规的化学驱油 的单一机理 , 它是几
降低 . 大提高 采 收率 。代谢 产物 还 可 产生有 机 酸 、 面 活性 剂 , 而降低 界 面 张力 , 高洗 油效 率 。 大 表 从 提
代 谢产 生 生物 聚合 物 , 加驱 替 液 的 黏度 , 而 降低 流度 比 , 高波 及 系 数 , 可选 择 性 封堵 或非 选 增 从 提 并 择 性封 堵地 层 。
2 问题 的提 出
自 20 年投 产 以来 , 3 — 1区块 累计采 出 1. 03 盘 32 3 7万 t采 出程 度为 1 . %, 7 , 7 9 单井平 均产液 8
84 3综合 含水 6 .%, .3m , 78 注水 井 开 井 3F , I 日注水 9 3 7m 。在 开采 过 程 中 , 区块 油 水井 主要 暴 露 出 该
( ) 降解 烃类 的 微生 物可 将 高分 子 的石油 烃类 降解 为低 分 子 的烃 类 , 而 降低 石 油 的黏度 和 3 能 从
凝 固点 。 强原 油 的流 动 。 增
4 微 生 物 驱 油 技 术 室 内实 验
4. 脱 油效 率检 测 实验 1
( ) 1 0 石英砂 , 10 C下烘干 2 , 1取 0 0 g 于 2 o 4 h 冷却至室温 , 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 ) 1 0 英砂 , 入 15g原 油 , 分搅 拌 , 8 2 取 0g石 0 加 2 充 于 5℃ 下 烘 干 2 。冷 却 至室 温 , 4h 置于 干燥
器 中备 用 。 表 1 脱油效率检测实验结果
() 3 取烘 干带 油石 英 砂 5 0g置 于 吸水 排 油 仪 中 , 0 分别 加 入 2 5 的菌 液 置 于恒 温箱 中观 察 ,分 别 于 %、% 05 1 30 60 1 .,404 .h后 取 出读 取 出油量 。 .,. .,.,202 .,80 0,
摘 要 : 微 生物 驱 油 的 原 理 入 手 , 细 介 绍 了微 生 物 驱 油 的 试 验 过 程 及 结 果 。 对 长 庆 油 田 从 详 并 第 三 采 油厂 盘 3 — 1区块 实施 微 生 物驱 油技 术 前 后 进 行 了详 尽 的 对 比 和 分析 , 下 一 步 该 32 为
根据油田动态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 并借鉴侏罗系油藏开发规律 , 该油藏 区块含水处于快速上 升阶段 , 自然递减和含水上升率有所增大 , 其中自然递减 由 2 . % 2 3 升至 2 . %, 9 81 含水上升率由 4 4 5 .% 4
升至 45%。 .6 油藏 “ 水稳 油 ” 势 严 峻 。 控 形 、
个作用机理的综合 利用。只要碳源和其它营养物质充足 , 便可在油藏中利用其代谢产物或使细胞生
长。 扩大其使用范围。主要作用如下。
收 稿 日期 :0 1 o —1 2 1.5 6 作 者 简 介 : 尧 刚 (9 1 ) 男 , 东 I 人 , 理 工 程 师 , 究 方 向为 微 生 物 驱 油 技 术 。 刘 18 一 , 山 临沂 助 研
21年 第3 01 期
甘 肃 石 油 和 化 工
21 年 9月 01
微生物驱油技术 的研 究与应用
一
以长庆油 田第三采油厂盘 3 — 1 3 2 区块 为例
刘 尧 刚 屈 伟 平 张俊 程 , ,
(. 1中国石 油长庆 油 田第三采油厂 ,甘肃 白银 7 00 ; 5 0 6 2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 究院 , 京 10 8 ) . 北 0 0 3
如 下 问题 。
()注水 井 吸水 状况 差 , 面水 驱 不均 , 驱控 制 程度 较低 。 1 剖 水
21 00年测吸水剖面显示均为尖峰状或指状吸水 。 注入水易沿高渗段突进 , 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 度加快 , 使得存水率、 水驱指数下降 , 导致水驱效率降低。
() 2 含水 上 升趋 势 加 大 , 自然 递减 明显增 大 。 一圆 圈Fra bibliotek匝 巫巫
固 壁蔓 固
l
l
l
面 , 变 岩 石 表 面 的润 湿 性 , 而 将 岩 石 改 从 上附着 的 油膜替 代 下来 。 () 2 微生 物 产生 的代 谢 产物 可 产生 如 C C H 等气 体 , 加 油 层 压 力 , 而 O、 H 、 增 从 提高 产 能 , 同时 C C 在一 定 压 力 条件 下 可 以部 分 溶解 在 原 油 中 , 而 使 原 油 体积 膨 胀 , 度 O 、H 等 从 黏
项 技 术 的 应 用 起 到 了很 好 的借 鉴 作 用 。
关 键词 : 生物 ; 油 ; 究 ; 用 ; 水 微 驱 研 应 注
l 鄹 昌
微 生物 驱 油是 2 O世 纪 8 0年代 以后 迅速 发 展起 来 的一 项 提 高采 收 率 的技 术 .其 相对 于 其它 提
高采 收 率技 术 , 有 适 应 范 围广 、 具 操作 简 便 、 本 较低 等 优 点 。2 1 成 0 0年 , 油 三 厂根 据 实 际情 况 , 采 在 盘 3 — 1区块试 验 研究 并 应 用 了微 生物 驱油 技术 。 得 了较好 效 果 。 32 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