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浅析

合集下载

浅议谨慎性原则及应用

浅议谨慎性原则及应用

浅议谨慎性原则及应用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做出决策或行动时,应该谨慎地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和避免不良后果。

谨慎性原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个人生活、商业运作、政府管理等。

在个人生活中,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例如,在投资理财方面,我们应该谨慎选择投资项目,了解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谨慎性原则也很重要。

我们应该慎重选择朋友和伴侣,避免与不良人物交往,以免受到伤害。

在商业运作中,谨慎性原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企业在制定战略和决策时,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例如,在市场拓展方面,企业应该谨慎选择目标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企业也应该谨慎选择员工,确保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避免因员工不适应或不称职而带来的损失。

在政府管理中,谨慎性原则是保证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管理公共事务时,应该谨慎权衡各种利益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利益。

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应该谨慎选择工业项目,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此外,在财政管理方面,政府也应该谨慎决策,合理规划财政收支,避免财政赤字和债务过高。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应该谨慎选择商品,了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并避免受到虚假宣传的误导。

此外,在健康管理方面,我们也应该谨慎选择食品和药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或使用不合格的药品。

总之,谨慎性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后果。

在个人生活、商业运作和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谨慎性原则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谨慎地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后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谨慎性原则浅析

谨慎性原则浅析

浙江万里学院会计学论文班级:姓名:学号: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谨慎性原则浅析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基本原则之一,谨慎性原则可以体现在确认、计量、报告等诸方面。

它要求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才民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谨慎性原则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在评价会计信息质量时仍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加强相关的法规,明确滥用谨慎性原则的后果,要加强监督强化约束机制,力求实事求是、诚信为本,避免造成主观随意性。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必要性运用局限性一、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理论的认识1、对谨慎性原则理论的理解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利于企业经营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客观环境作出正确判断,从而规避经营风险,稳定盈亏;对于投资者来说,谨慎性原则有利于防止他们产生过于乐观的情绪,规避因虚增利润而导致利润分配侵蚀股本的风险;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谨慎性可以避免因提供盲目乐观的信息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而招致的索赔风险。

可见,谨慎性作为经济生活中的镇静剂是相当具有现实意义的。

2、谨慎性的必要性首先,谨慎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其次,谨慎性有利于规范会计信息质量;再次,有利于真实反映资产和利润的价值;最后,谨慎性有利于企业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谨慎性应用的局限性分析谨慎性的应用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权利,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带来使会计信息失真等负面效应。

探析会计业务中的谨慎性原则会计毕业

探析会计业务中的谨慎性原则会计毕业

探析会计业务中的谨慎性原则会计毕业一、绪论谨慎性原则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会计领域的地位勿庸质疑,本文将从其概念、运用、其实施的必要性和在我国会计中的正确应用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肯定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理论中的地位无法替代。

二、会计谨慎性原则概述ﻭ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

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报表使用者、企业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谨慎性原则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谨慎稳健的内容.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3。

1提取坏帐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赊销行为是企业开展销售业务的主要方式,由此引起的一部份应收帐款无法收回在所难免,客观存在的,于是了坏账.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另一种是备抵法,虽然考虑应收帐款中可能的坏帐损失风险,通过计损坏帐准备,防止了利润虚增,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但根据近年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按千分之3~5的比率提取坏帐准备,由于准备额过低,坏帐准备金额明显不足,未能达到谨慎核算的目的.因此,新制度规定应收帐款按备抵法取坏帐准备的提取比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自行确定,同时规定对期末应收、预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等都应列入风险管理中,这样使企业更加谨慎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不限制估计坏帐损失的方法,让其象成本核算那样自行选择适合的核算方法,固定下来,按提取比例提取,超支者报批或督促企业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坏帐的发生。

3.2加速折旧总的来说,我国不少企业的折旧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不能适应企业技术更新,生产的内在要求,为此现行新会计制度在强调采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允许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

其中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第一、许多固定资产在使用初期效率高,生产能力大,早期的营业收入大,为做到收入与成本恰当配比,就应让这些资产具有最大经济效用的早期多计提折旧;第二、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无形损耗,使得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价值应在短期限内收回等等。

方案-浅析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其完善

方案-浅析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其完善

浅析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其完善'一、对谨慎性原则的认识和理解谨慎性原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被会计入员认同和接受。

(一)研究者对谨慎性原则的起源提出了众多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契约解释。

按照契约理论,企业和各有关当事人之间由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利益、有限的视野和有限的责任,会产生诸多机会主义行为。

而谨慎性是对契约业绩的理想计量,它对利得有更严格的确认标准,从而可以限制有关各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效减轻企业和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2.诉讼解释。

投资者大多是风险回避者,他们希望能够立即得到有关潜在风险的信息,而对于有关潜在利得的信息却不甚关心。

因此,公司延期潜在的损失比延期报告潜在的利得会面临更大的诉讼威胁,也就是诉讼风险更可能源自于对收入与资产的高估而不是低估,会计入员为了避免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宁可失之低估,而不愿失之高估”,因而股东诉讼成为谨慎性产生和存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3.解释。

税收解释认为,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间的,使得人员有动机谨慎性原则来递延税收的支付。

谨慎性原则通过推迟收入的确认以及加速费用的确认而延期支付税收,可以减少税收支付的现值,增加公司的价值。

(二)谨慎性原则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第2号中,将谨慎性表述为:“谨慎性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个审慎反应,以确保商业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被充分考虑。

因此,在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之间有同等的可能性时,谨慎性要求使用比较不乐观的估计数。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1.会计中存在着的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了会计要素的精确确认和计量,必须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估计和判断;2.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风险性,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需要谨慎;3.使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的基础上,避免夸大利润和权益、掩盖不利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4.可以抵销管理者过于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正确决策。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应当假设不利情况可能出现,而不假设有利情况可能出现。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制定会计政策和计量项目时,要保守地判断和处理各种不确定因素,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谨慎性原则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的利益,还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让各方用户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本文将就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价值是企业净值的一部分。

由于各种原因,资产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市场变化、技术变革及自然灾害等。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资产价值下降,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根据谨慎性原则为可能的资产减值情况提前计提减值准备。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保证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还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潜在的风险和损失,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谨慎性原则在收入确认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收入确认过程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谨慎地判断和处理收入的确认时机和金额。

特别是在涉及长期合同和售后服务的行业中,因为收入的实现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根据谨慎性原则,在确认收入时进行合理的预估和调整,以保证收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避免过度乐观导致错误的收入确认,还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

谨慎性原则在财务报表披露中的应用。

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提供的主要经济信息报告,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用户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如实地披露各项财务信息,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在面对财务报表披露时,企业应当按照谨慎性原则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以让用户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谨慎性原则在成本和收益的匹配中的应用。

成本和收益的匹配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企业应当根据相关会计周期,将相应的成本与收益相匹配,以反映企业在该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财会论文-浅析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财会论文-浅析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浅析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摘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会计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财政部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的修订,突出和强调了谨慎性会计原则的作用,为企业实行谨慎性会计处理提供了法规基础。

本文就如何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看法。

关键字: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谨慎性保守性一、全面理解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一)谨慎性原则的概念。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企业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或是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度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也就是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我们都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记录和确认,而对没有肯定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尽可能少计或不计,真正体现资产、负债的含义,以免使会计报表所反映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乐观预测和盲目决策。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它是在保守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意味着消极保守,更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它是保守主义的“扬弃”,是对客观性原则的补充。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却奉行适度保守的会计处理。

(二)谨慎性原则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的科学运用能对会计信息的价值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www目前,会计信息不透明、不真实的现象相当严重。

财政部于1996年发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在第二章第二节中专门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其无疑成为会计诚信的法规保障。

笔者认为,强化企业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要求适度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将对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的会计信息。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应该保守,不得高估资产或者收入,不得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原则是对业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一种防范措施,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于公司的健康发展和经营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确保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如果没有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失真,误导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资产进行适当的折旧或者减值测试,确保资产价值不会被高估,从而避免因资产价值的高估而导致公司出现潜在的风险。

谨慎性原则还要求会计人员对存货进行适当的计提跌价准备,防范可能出现的库存跌价风险。

通过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有效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不得随意地将收入提前确认、将费用滞后确认,或者对资产进行虚增等行为,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有效地防范因财务造假而导致的各种问题,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还能够提高公司的信用和声誉。

在商业社会中,公司的信用和声誉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它关系到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增强公司的透明度和信任度,提高投资者、供应商和客户的信心,最终提升公司的声誉和信誉。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应用价值、应用方法以及谨慎性原则的限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加深人们对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理解。

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一种基本原则,它要求在计算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时,应该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需保守地评估和计量,确保报告真实和客观。

1、保证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谨慎性原则可以保证企业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这样可以为企业的融资、投资、经营等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

2、有效预防财务风险活跃的商业市场存在各种商业险情。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要保守地进行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的估值和计量,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财务风险。

3、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权益谨慎性原则为投资人和债权人保护资产和获取利润提供了可靠保障。

企业应该保守地计算资产价值、费用和负债,在公司遭受倒闭或资产出现损失时,投资人和债权人可以获取相应的债权或权益。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方法包括:1、资产预计减值对于已经形成的坏账或商业亏损等,企业应该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预测可能会存在的损失,并及时将资产价值减值。

2、费用及负债计量企业应该在会计核算中按照实际的计量价值计算费用和负债。

在计算利润时须将部分可能实现的损失计入计算,从而保证准确的财务报告。

谨慎性原则应用的过程中也有其限制。

1、会计师的主观判断会计师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

人类作为有限的生物,很难完全避免主观的影响。

因此,在企业会计实践中,要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增强审计师的专业素养,并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2、保守会计原则的滞后性企业在保守会计原则下计提坏账等费用时,往往在实际情况出现前就完成了计提,从而导致保守会计原则的滞后性。

结论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实践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可以保证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和客观。

浅析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

引言会计核算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谨慎性,现下,经济环境因素日益复杂,谨慎性已经成为会计实操者必然要求,我们要重视谨慎性在会计实操中的作用,对其在会il 核算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谨慎性原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历史性举措的实行,世界经济的融合与发展,会讣信息所在的经济环境因素越来越不确定,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用信息的风险逐渐加大,使得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但山于事物不是单一的,如果不能正确合理的使用谨慎性,那么将会造成无法佔量的损失,于是合理在企业中应用谨慎性原则,对企业提高对风险的抵御和规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会计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儿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主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宇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①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确认标准合理合法。

充分、合地佔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要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不确定因素越高,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谨慎性原则的U的在于避免虚夸资产和收益,抑制山此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会计从业人员总是会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并根据规定要求对企业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估,对将要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做出估计, 在企业经营中有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将风险尽可能的降低到能接受范围或者合理范围,使会计信息更加安全和可靠。

因此,谨慎性原则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二)谨慎性原则的演化谨慎性原则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其影响深远但乂颇具争议。

早期的谨慎性原则并不乐观,遵从的是受托责任观,其主要LI的为了减轻受托责任,对受托的财产不进行任何的估讣,甚至故意低佔资产和利润,乂缺少理论依据,遭到当时许多人的批评与反对;后来逐渐有了决策有用观原则,有了更多的理论依据,认为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要保持稳健的态度,考虑公允性,并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等的相关的需求,但其缺陷是没有明确说明含义与如何明确风险的考虑;随后理论和对于谨慎性原则的研究逐渐向实证研究转移,出现了大量的定义与理论,研究明确了谨慎性的原则对于利得和损失的证据的重要性,损失发生时要立即被确认,而利得实际发生后才能被确认。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师在进行账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时需保持谨慎的态度,对利润、资产和负债等进行适当的估计和处理。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于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会计实务中具有广泛的运用。

在资产估计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师对于资产的存在性和价值进行审慎的判断。

在进行资产计量时,应该采取保守的估计方法,将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考虑在内。

对于存货的价值计量,应按照较低的成本或市场价值进行计量,以避免对资产价值的高估,保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收入确认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师在确认收入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收入应当在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且确认的金额应真实可靠。

如果收入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存在争议的情况,会计师应选择保守的处理方法。

在涉及退货、质量问题或合同纠纷的销售交易中,会计师应对收入进行适当的调整并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反映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在负债计量和准备金的处理上,谨慎性原则也起到重要作用。

会计师应根据案例和经验判断潜在债务的风险程度,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取相应的准备金。

对于应收账款的准备金,会计师应根据历史数据和风险情况进行适当的估计,以反映潜在的坏账风险;对于担保债务的准备金,会计师应考虑到抵押资产的实际价值和担保债务的违约风险,进行适当的调整。

谨慎性原则还在财务报表披露和注记的处理上起到重要作用。

会计师应将财务报表上的重要信息进行相关注记,明确披露关键的假设、估计和风险等。

在年末财务报表中,会计师应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和假设进行明确的说明;对于存在诉讼争议的事项,会计师应对风险的大小进行合理估计,并在注记中披露相关信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浅议谨慎性原则范文

浅议谨慎性原则范文

浅议谨慎性原则范文谨慎性原则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原则,它要求我们在做出决策和行动之前,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和可能带来的后果,并采取谨慎的态度。

谨慎性原则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个人生活、职业发展、投资决策等,它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风险,提高成功的机会。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理解。

首先,谨慎性原则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在面对各种选择和决策时,我们常常需要慎重地权衡利弊,避免因冲动或盲目造成的后悔。

比如在选择朋友圈子时,我们应该谨慎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符合的朋友,避免与不良群体结交,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同样,在购物时,我们也要谨慎判断商品的质量、价格和服务,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谨慎性原则有助于我们避免陷入消费陷阱,并增强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把控。

其次,谨慎性原则在职业发展中也非常重要。

面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机会和挑战,我们需要谨慎评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能力,并判断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会。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保持警觉,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和个人能力的提升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场环境。

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盲目跳槽或追逐热门职业,而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提高职业成功的机会。

再次,谨慎性原则在投资决策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投资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行为,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投资回报率。

在做投资决策时,我们应该对投资对象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市场的风险和潜在收益,并根据自身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分散投资风险,避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防遭受重大损失。

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增加投资成功的概率。

总结起来,谨慎性原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则,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各个领域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动。

在个人生活中,谨慎性原则有助于我们避免盲目和冲动,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健康。

在职业发展中,谨慎性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和选择,并提高职业成功的机会。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应该保持谨慎审慎的态度,确保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至关重要,对于保障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谨慎性原则的概念、特点、运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念和特点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要求财务报表编制时应当及时地计提各种可能发生的损失,同时不得过高地计提各种可能发生的收入。

谨慎性原则的核心是要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计,从而在财务报表中充分体现这些潜在风险和损失,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全面。

谨慎性原则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健性,即在计提损失和费用时应该保持稳健的态度,合理地估计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损失,确保财务报表体现真实的财务状况;二是适度性,即在计提损失和费用时既要保持谨慎审慎的态度,又不能夸大损失和费用的计提,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计,确保不会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过大的影响。

1. 风险预测和损失计提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最主要运用就是在风险预测和损失计提方面。

会计人员需要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损失进行合理的预测和估计,例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通过对风险的预测和损失的计提,能够有效地保护企业的财务利益,避免因为风险和损失而对财务报表造成影响。

2. 收入确认和费用计提3. 会计估计和处理政策选择谨慎性原则还要求在会计估计和处理政策选择方面要保持谨慎稳健的态度。

会计人员在进行各项估计工作时,应该遵循客观、合理、可靠的原则,不夸大或缩小估计值,确保估计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处理政策选择方面,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处理政策,不得为了谋取短期的利益而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谨慎性原则的实际意义1. 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重要的原则之一。

它要求会计人员应该在面临两种选择时,选择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较差的办法,以避免过分乐观和虚报利润的现象。

以下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 准确记录损失和风险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准确记录企业的损失和风险。

这可以通过制定准确的准备金来实现,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2. 保险评估
依据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应该对企业资产进行保险评估,并考虑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在保险评估时,应该选择保险金额适当的保险政策来降低风险。

3. 合理估价
会计人员应该用谨慎性原则来确定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估价,以确保这些金额不会太高或太低。

如果企业过于乐观地估计它的资产价值,不仅会导致虚报利润,还可能会遭受损失。

4. 建立储备
依据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应该建立储备金。

这些储备金可以用于支付潜在的损失或不良债务,以确保企业财务稳健。

总之,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实务中应用广泛的原则之一。

通过正确应用谨慎性原则,会计人员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可以确保企业经营稳健。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原则,它在会计实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报表编制中,对可能存在的损失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确定收益时采取保守的态度。

它的存在和运用可以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防止虚假和误导性的信息对企业决策和利益相关方的识别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谨慎性原则的基本理念、运用方法、实际案例等方面,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谨慎性原则的基本理念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核心理念是“预见可能的损失,不预期未来的收益”,即在确定会计报表中各项账目的金额和计提各项准备时,要充分考虑到潜在的损失和风险,而对未来的收益持谨慎态度。

这一理念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能够得到客观、全面的反映,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真实可信的财务信息。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方法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见潜在的损失。

在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存在的损失进行合理、充分的预见和考虑。

对坏账损失、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进行计提,以保证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

2. 保守估计。

谨慎性原则要求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保守的态度进行估计。

对于收入的确认、费用的计提、资产减值等问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保守的估计标准,以降低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

3. 审慎披露。

在会计报表中,谨慎性原则也要求企业应当对可能存在的损失、风险等情况进行充分的披露。

在财务报告中应当注明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充分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实际案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具体分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某公司在年末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坏账准备的计提。

根据谨慎性原则,公司应当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坏账风险,并对可能的坏账损失进行合理的预见和计提。

浅议谨慎性原则

浅议谨慎性原则

浅议谨慎性原则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一)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通俗的说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有谨慎态度,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亦即资产计价时从低负债估计时从高,不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按照新准则的说法:企业对交易或则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算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则收益,低估负债或则费用。

谨慎性原则实际上是风险意识在财务上的体现,时适当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二)谨慎性原则基本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1.谨慎性原则的概念界定谨慎性原则又叫做审慎原则, 是指会计人员在面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应当保持严谨、谨慎、安全的态度, 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尽量少计或者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者提高警惕, 以便应付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 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2谨慎性原则的客观理论依据和必然性谨慎性原则源于会计中的不稳定性并植根于存在风险的经营环境, 有其存在的客观理论依据与必然要求。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市场的供求关系, 消费者的喜好等属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自然环境的变化,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属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企业内部人士的变动、员工素质的高低等属于内在不确定性。

任何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要与国家、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经济联系, 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企业的经济活动既要面临机遇, 又要经受考验, 从而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对这些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估计和判断。

企业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表现在应收帐款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售出存货可能发生的退货或者返修、资产的价值确定和减值损失的计提等。

二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现状1谨慎性原则应用的现状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应用十分广泛。

谨慎性原则是为了防止企业高估资产,低估费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要尽可能地预见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浅谈。

1. 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和意义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确认方面:在收入确认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收入的确认应该满足“收入实现和收入可靠”的要求,确保收入的确认是合理的和可靠的。

当存在收入实现和收入可靠性存在疑虑时,会计人员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收入进行适当的冲销和调整,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资产减值方面:在资产减值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企业的资产进行一定的减值测试,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的披露。

当存在资产减值的迹象时,会计人员需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可能存在的资产减值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披露,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准备金和减值准备方面:在准备金和减值准备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损失进行充分的评估和预见,并及时计提相应的准备金和减值准备,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会计政策和估计方面:在会计政策和估计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政策和估计进行一定的谨慎和审慎,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应该采取一种谨慎和审慎的态度,以保证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投资者利益: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和对企业的投资价值的认可。

(2)保护企业利益: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能够保护企业的利益,避免因为未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损失而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损失,保护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发展。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在企业会计实践中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会计记账和财务报告,不夸大收入和资产,不掩盖损失和负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务。

谨慎性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可靠,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以支持经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记账和财务报告时不得夸大收入和资产。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确保所记录的收入和资产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确凿可靠的。

在确认收入时,按照谨慎性原则,应该将收入确认为实际产生的金额,而不是按照预估的金额进行确认。

这样可以避免虚构收入,充分保证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还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涉及重大交易和重要财务信息时要审慎谨慎。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对涉及重大交易和重要财务信息进行细致、准确的调查和核实,以确保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并购交易时,按照谨慎性原则,应该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确保所获取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以避免风险和损失。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和信息披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时,应该合理地对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在可能发生的风险、负债和费用方面进行充分的预测和计提。

本文将从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内涵、应用及其意义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确认在会计处理中,收入的确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

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当保守地进行估计和计量,应该将收入计入财务报表的金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过高地确认收入所导致的风险。

2.资产价值评估在企业资产价值评估中,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保守地对资产进行评估,尤其是对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项目的计量。

企业在资产价值评估时,应该合理地对资产进行折旧、摊销或减值预提,以保证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负债和费用计提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在计提负债和费用时应当保守地进行估计和计量。

企业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费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前计提相应的负债和费用,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4.资产减值计提1.保护企业利益谨慎性原则可以保护企业利益,避免因为财务报表的不真实、不客观和不公允而造成财务风险,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经营。

2.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谨慎性原则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增加报表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信任度,有利于企业获取资金和投资者信任。

3.保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4.防范风险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企业提前预见风险,合理进行财务预测和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避免风险和保证经营安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意义及运用_投资项目财务评价软件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意义及运用_投资项目财务评价软件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意义及运用_投资项目财务评价软件关键词谨慎性原则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会计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及本质谨慎性原则也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指某些会计事项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致虚增账面利润、夸大所有者权益的方法为准的原则。

遵循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并处理会计事项时,要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作出合理预计。

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是对资本保值以及企业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加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决策者应保持警惕,以应付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现如今由于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谨慎性原则被广泛运用在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财务分析过程中,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也应遵守谨慎性则,以便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评价信息,确保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二、谨慎性原则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意义一方面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会对投资项目未来的运行状况带来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都是靠提前估算得来的,其中一些项目内容是否发生或者发生数额的大小是不确定的,所以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是很有必要的。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体现的谨慎性原则表现在:加强项目的风险分析,提高财务评价信息决策的相关性,对项目成本内容与数额的估算应充分,对项目投资额和收入的估算要谨慎,不要高估,对现金流入量的估算和现金流出量的估算要谨慎、适当、充分。

项目投资前期,决策是关键,而决策的依据是可行性研究的结论,由此可看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是项目投资前期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是在对项目未来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分析其财务可行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项目财务的可行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所以在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够提高各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带动投资的积极性,如果是涉及外商投资,无形中对于引入外资有一定的影响。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实践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指的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会计处理应该保持慎重和谨慎的态度,遵循保守的方法和原则,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下面对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谨慎性原则在收入确认上的应用。

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应该在确认收入时保持慎重的态度,确保收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可靠的证据来确认收入,避免虚增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从而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谨慎性原则在费用核算上的应用。

企业在计提费用时应该保持慎重的态度,尽量遵循实际发生额原则,将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和金额计提。

对于有可能发生的费用,企业应该提前计提,避免后期费用的集中冲击,从而保持财务报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评估上的应用。

企业在计提资产的价值时应该保持慎重的态度,避免将资产价值虚增或高估。

对于有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企业应该及时进行减值测试,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进财务报表。

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并提醒管理层关注资产的潜在风险。

谨慎性原则在准备财务报表时的应用。

企业应该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保持慎重的态度,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慎校验,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企业应该仔细审查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核对各项数据的计算和记录,排除错误和遗漏,从而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和可信。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践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企业应该在处理收入、费用、资产和财务报表时保持谨慎和慎重的态度,遵循保守的方法和原则,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建立健康的财务管理体系,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谨慎性原则浅析——原理及应用研究目的通过对会计工作的谨慎性原则的历史起源、具体内涵和实际应用的了解,加深我们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事务中的必要性以及它的利弊的认识。

进而以学习正确地运用谨慎性原则为契机,郑重承诺: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一、谨慎性原则的原理及发展谨慎性原则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被会计人员所认同接受,逐渐成为一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会计核算原则。

从中世纪开始的受托观的谨慎性原则是由于9世纪会计受托责任的盛行,会计人员面对着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普遍存在强烈的灾难意识,中世纪财产托管人减轻责任的谨慎方式逐渐为会计界所认同,进而形成了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

受托责任观下的谨慎性原则的表述很多,其中最典型定义是不预计利得,但预计一切损失.它意味着会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低估资产和收入,高估负债和费用,以减轻受托责任。

这种观点本身缺乏会计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它只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对谨慎性进行定义,强调蓄意地、一贯地低估净资产和利润,招致了对谨慎性的诸多批评。

谨慎性原则的批评者认为,谨慎性的蓄意低估,会形成大量的“秘密准备”,有违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公允表达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由规范研究逐渐向实证研究转移,大量的会计实证研究的文献涌现出来。

作为谨慎性原则的研究也逐渐转向实证研究为主,要对谨慎性原则进行实证分析就必须有相应的定义来界定它、量化它,因此从实证研究中涌现出谨慎性的大量定义。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Feltham和Ohlson在1995年提出的定义,该定义指出:如果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在时点π+1的期望值与企业股权在时点π+1的账面价值之差在π趋于无穷大时的情况下大于0,则认为企业会计是谨慎的;另一个是Basu在1997年提出的定义,该定义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是: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好消息(利得)的确认比对坏消息(损失)的确认要求有更加严格的证据。

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实证研究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定义抓住了谨慎性的实质,前者反映的是谨慎性低估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特征,可以称之为“资产负债表导向的谨慎性原则”;后者反映的是谨慎性对利得和损失的不对称性处理特征,即损失被立即确认,而利得只有在实现以后才能被确认,可以称之为“损益表导向的谨慎性原则”。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会计领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如企业的承诺,以及与银行有关的资金借贷往来,企业在外币业务中汇兑期限的不同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合同生效的长短等都会引起企业资产的不断变化;企业在生产经营时,为了谋取超额的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由一于这种风险性的存在,企业的会计信息中也就自然的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另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总是和社一会,环境分不开的,那么会计信息就一定会受到税率利率、物价变动指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发生变化。

正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人们就自然会采取措施,寻找一种稳健的方法来回避风险,保护自己。

会计工作中的稳健性原则就是人们所采取的一种方法。

在我国,自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在2001年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这一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处理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其具体规范的范围作了进一步界定,规定了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和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谨慎性的重视。

现在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进,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现。

二.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基于上述文字,我们在此定义: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会计对收入、费用和损失的处理采取的谨慎态度,是对不确定性的谨慎反映。

它要求:在有几种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宁可采用资产低估,利润少计的方法,而不采用资产高估、利润多计的方法。

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谨慎性原则从风险上考虑保护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该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时间上尽可能快地将资产转化成费用,从收益中获得补偿。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对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权益,防止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不良资产长期挂账、利润虚增、报表粉饰的严重的现象等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资产方面1、无形资产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而无形资产的返销期限选择合同期限、法律期限、经营期限。

2、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理论与实务的重要内容。

固定资产折旧的实质,即会计将物化为固定资产的那部分价值耗费,在预期可带回经济利益的多个期间内分期确认为费用。

由此,固定资产折旧包含二大大要素:第一,计量模式,即采用哪一种计量尺度、计量属性组合(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度量固定资产价值量;第二,折旧计算方法,即固定资产总价值量分期摊销中可采用的各种计算方法(期间确定方法与分摊方法的组合)。

第二,折旧政策,即具体核算主体或核算对象如何选用某一特定折旧计算方法的规则。

现代社会的会计核算具有高度的社会统一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涉及的计量模式、折旧计算方法、折旧政策均由社会以不同形式统一规范。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主要有折旧基数、净残值、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四项。

《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这事实上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使企业在确定折旧政策时,既可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也要考虑无形损耗。

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资产的摊销期限,加速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资金的回笼。

新颁布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不同的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利润有不同的影响。

平均年限法下的各会计期间折旧额相等,从而使得企业的收益较平稳。

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属十加速折旧方法,在采用这两种方法时企业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会产生一个延期纳税的作用。

但是,前期多提折旧对企业的财务形象有不良影响。

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

从表1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加速折旧的方法运用极少。

由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也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纳税,因而会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我国对企业折旧的会计政策选择历来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虽然我国也允许个别企业采用加速折旧以推动技术进步,但手续复杂,成本较高,这就使得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对外报告财务成果时,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说明项中,都声称其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来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弥补年限平均法只重视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而采用的,实际上是年限平均法的一种补充方法。

3、资产减值资产减值的定义:“资产减值”,又称为资产减损,是指因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方式及使用范围的变化对资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资产意味着“未来经济利益”。

如果资产发生减值,那么预计它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将比原记账时预计要低,这就是资产减值的本质。

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终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的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

”并且,在《制度》中明确提出企业必须计提八项准备,分别是: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企业对其所拥有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一方面可以改善资产质量,避免企业虚列资产,使资产负债表如实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资产状况;另一方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防止企业虚盈实亏,实现资本保全。

在新会计准则中,我国采用可能性和经济性标准相结合的方法,在减值迹象判断上,新准则比旧的制度要求更加明确,对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比旧制度更具实务操作指导性。

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终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二)、收入方面1、收入的时期如果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应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如果完工程度不能可靠计量,可按实际消耗成本确认收入,当发生成本高于可能收回效益,可按实际能收回收益确认收入。

2、收入的确认《制度》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关联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强调只有这些条件同时满足,即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才能确认为收入,否则即使已经发出商品,或者即使已经收到价款,也不能确认为收入。

这与以前以发出商品确认销售收入有很大区别,体现了确认收入的谨慎性。

(三)、债务重组方面新制定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若发生债务重组损失,确认为当期损失。

在债权人方面,当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或债转股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资产或股权的入账价值,而不能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四、利弊分析有人认为谨慎性原则的应用的确有他的积极意义,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计核算中如果谨慎性原则运用恰当,可以收到增强会计信息真实性、客观性的积极效果;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