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psk差分相移键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
班级:通信08-4班
姓名:赵文竹
学号:0806030425
指导教师:王诗
成绩: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系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MATLAB介绍 (1)
2.1MATLAB简介 (1)
2.2语言的主要特点 (1)
三2DPSK基本原理 (2)
3.1 2DPSK信号原理 (2)
3.2 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 (3)
3.3 2DPSK信号的差分相干解调原理 (3)
四、仿真系统设计 (3)
4.1仿真系统模型的设计 (3)
4.2仿真系统模型的设计 (4)
4.3仿真系统设计 (4)
4.4 仿真结果 (7)
五、心得体会 (8)
六、参考文献 (9)
2DPSK 差分相干解调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并扩展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实现方法。结合
EDA 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脉冲与数字电路学习现在数字通信系统的建模和设计方法,使学生能力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本次试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硬件电路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硬件电路的设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MATLAB 介绍
2.1MATLAB 简介
MATLAB 语言有不同于其他高级语言的特点,它被称为第四代计算机语言。正如第三代计算机语言如FORTRAN 语言与C 语言等使人们摆脱了对计算机硬件的操作一样,MATLAB 语言使人们从繁琐的程序代码中解放出来。它的丰富的函数使开发者无需重复编程,只要简单地调用和使用即可。MATLAB 语言最大的特点是简单和直接。
2.2语言的主要特点
(1)编程效率高 (2)用户使用方便 (3)扩充能力强,交互性好
三、2DPSK 基本原理
3.1 2DPSK 信号原理
2DPSK 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对相位变化传递数字信息,所以又称相对相移键控。设∆ φ为当前码元和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之差:
则,信号可以表示为
式中,ωc = 2π fc 为载波的角频率;
φ为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
⎩⎨
⎧=∆=∆”时
当发送“”时当发送“100π
ϕϕT
t t t e c DPSK ≤<∆++=0),
cos()(2ϕϕω
例如:
一组二进制数字信息与其对应的2DPSK信号的载波相位关系如下:
二进制数字信息: 1 1 0 1 0 0 1 1 0
2DPSK信号相位:(0)π0 0 πππ0 ππ
或(π)0 ππ0 0 0 π0 0
2DPSK信号的相位并不直接代表基带信号,而前后码元相对相位的差才唯一决定信号符号。
变换规律:
绝对码元“1” →使相对码元改变;
绝对码元“0” →使相对码元不变。
3.2 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框图
3.3 2DPSK信号的差分相干解调原理
2DPSK的差分相干解调法,不需要专门的本地相干载波,将2DPSK信号延时一个码元间隔Ts后与2DPSK信号本身相乘,相乘的结果反映了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经低通滤波器后送到抽样判决器,抽样判决器抽样的结果即为原始数字信息,不需要差分译码。只有2DPSK信号才能采用这种方法解调,因为它是以前一个码元的载波相位作为参考相位,而不是未调载波的相位。
四. 仿真系统设计
4.1仿真系统模型的设计
4.1.1调制部分:
4.1.2解调部分:
在2DPSK中,数字信息是利用相邻的码元之间的相位差来传送,因此即使本地相干载波的相位“倒”,但并不影响相对关系,虽然解调得到的相对码是,但经差分译码后得到的绝对码不会出现的倒置现象
4.2仿真的模型实现
4.2.1simlink实现框图
4.2.2各个参数
(1)输入波形参数
(2)异或门
(3)载波参数
(4)带通滤波
(5)低通滤波
(6)零阶保持和延迟参数
4.3仿真波形
五.心得体会
通过对2DPSK差分相干解调器这一设计,我对二进制2DPSK差分相干解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教材的理解以及通信原理实验的结合,使我对这次的设计有了初步的思路,但在设计期间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计算机系统操作不熟练等,因此也请教了不少伙伴。经过他们的帮助,逐渐解决了程序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虽然这次课程设计做的并不算很成熟,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并巩固了这一部分的知识,也能更加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系统并操作,熟悉并掌握差分相干解调的原理以及各点的波形。这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是对我这部分知识的一次检验。
六.参考文献
[1]樊昌信.通信原理.第5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129-155页
[2]吴伟陵.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209-214页
[3]崔建明.电工电子EWB仿真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