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输电线路初步设计说明书
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初设说明书(标准版)

泰和县35kV万合输变电线路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第1章总述 (1)1.1设计依据 (1)1.2工程建设必要性 (1)1.3工程规模及设计范围 (2)1.4线路主要经济指标 (2)第2章线路路径与进出线情况 (3)2.1线路路径方案 (3)2.2路径方案说明 (3)2.3土质比例 (5)2.4线路两端变电站进出线说明 (5)2.5路径方案的自然情况 (6)第3章线路沿线气象条件 (9)3.1气象资料 (9)3.2设计温度 (10)3.3设计覆冰 (10)3.4设计气象条件汇总 (11)第4章线路机电部分 (13)4.1导线和地线 (13)4.2电缆型号选择 (13)4.3地线型号选择 (14)4.4导线及地线的设计应力及安全系数 (15)4.5导线和地线的防振 (15)4.6绝缘配合 (16)4.7绝缘子片数 (16)4.8塔头空气间隙 (17)4.9防雷与接地 (17)4.10绝缘子串和金具 (18)4.11导线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要求 (19)第5章线路结构部分 (21)5.1概述 (21)5.2杆塔 (21)5.3基础 (22)第6章水土保持方案及环保措施 (23)6.1概述 (23)6.2水土保持方案 (23)6.3环保措施 (23)第7章送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4)7.1对邻近通讯线路的影响及防护 (24)分析依据 (24)分析结果 (24)7.2输电线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4)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4)其他树木砍伐 (24)第8章“两型三新”输电线路执行情况 (24)第9章路径协议 (24)第1章总述1.1 设计依据1)可研批复2)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3)相关的设计规程规范:《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 16434-1996)《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12)《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9-2005)《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 5033-200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kV配电线路金具分册》(2013年版)《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网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kV线路分册》(2009年版)1.2 工程建设必要性1)满足万合镇负荷需求,缓解樟塘变的供电压力万合镇目前没有电源点布点,目前其负荷全主要由樟塘35kV变电站供带,随着万合镇的用电负荷的不断上升,根据上述负荷预测;到2016年万合镇的最大负荷将达到4.79MW;樟塘变目前的主变容量只有4.5MVA;樟塘变将会过负荷,为了满足D类地区的负荷需求,缓解樟塘变的供电压力,因此新建万合变是很有必要的。
35KV输电线路

35KV输电线路施工组织措施及施工方案XX工程公司年月日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1.1、概况1.1.1、工程概况:本工程送电线路为新建单回路35KV线路, ××××××变电站35KV送电线路工程由×××××止。
导线选用LGJ-70/10型,全长24.80公里左右。
本线路工程选用单杆、三联杆,杆基共57座。
1.1.2、工程线路走向:×××位于××××流域上部,距乡镇所在地40公里,与××××伐木场交界。
××××—×××35KV 线路,起始于××电站升压站龙门构架,途经道班、×××、××、×××、××××变电站35KV进线龙门构架止。
线路跨越10KV线15次,公路13次,线路全长24.80公里,曲折系数1.12,交通情况一般。
1.1.3、沿线地形地貌情况:本工程沿线地貌为海拔高程160~500米,地形起伏较大,地势相对陡峭;山地、丘陵;工程地表分类如下:名称丘陵山地高山合计比例(%) 20%40%40%1001.1.4、工程承包范围:1.1.4.1、工程量范围:起止桩号××××××××备注基础57基立杆塔基数57基架线长度24.80km接地埋设57基附件安装57基1.1.4.2、材料供应:本工程主要材料和辅材由建阳电力公司供应。
1.1.5、交通情况:建阳×××至×××及其它乡(镇)各级公路,交通情况一般。
微山线路部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1108

微山35kV光伏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第1卷设计说明书及工程图纸设计说明书(初设稿)省能源建筑电力工程勘察设计证书号A2370098282013年10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初步设计文件总目录第1卷设计说明书及工程图纸第2卷工程概算书初步设计说明书目录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围1.3 工程概况1.4 接入系统概况及建设期限1.5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1.6 沿线地形、地貌分布和交通概况1.7 通用设计应用情况1.8 “两型三新”应用情第2章线路路径2.1 变电站进出线布置2.2 线路路径方案2.3 走廊清理2.4 路径收资及协议第3章气象条件3.1 气象条件的选择3.2 设计采用的气象条件一览表第4章导线和地线4.1 导、地线选型4.2 导、地线防振4.3 导、地线防舞第5章绝缘配合5.1 污区划分原则5.2 污区划分5.3 绝缘子选型5.4 绝缘子片数5.5 空气间隙第6章防雷和接地6.1 防雷设计6.2 接地设计第7章绝缘子串和金具7.1 绝缘子串组装型式及特点7.2 新设计金具7.3 金具通用设计应用7.4 节能型金具使用情况7.5 舞动区绝缘子串型及金具7.6 分裂导线采用的间隔棒型式,以及档距的布置方式7.7 与横担连接的串第一个金具特点第8章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8.1 导线对地最小距离8.2 导线对各种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8.3 树木跨越的主要原则8.4 安装防舞装置时有关校验第9章杆塔和基础9.1 杆塔9.2 基础第10章对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的影响及其防护10.1 设计原则和依据10.2 计算、分析及推荐意见第11章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11.1 环境保护11.2 劳动安全第12章附属部件12.1 杆塔上设置的固定标志12.2 航空障碍标志12.3 防鸟害装置附表主要设备材料表附件1 路径批复文件第1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1.1 工程可研评审意见或可研批复文件、可研报告(审定稿)、路径批复文件等1.1.2 设计委托文件1.1.3 设计执行的主要法规和规《中华人民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66kV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GB50061-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 5033-2006 《22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5076-2008《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91-2005《国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集团公司输变电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国网省电力公司关于中广新能源3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方案的批复鲁电发展【2013】731号》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围1.2.1 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由新建光伏35kV升压站新建单回线路至110kV留庄站,设计围为线路本体设计,包括随线路架设的OPGW通讯光缆设计和电缆敷设设计,工程概算等。
35kV输电线路设计说明

35kV输电线路设计说明35kV迁改工程设计说明2010年12月批准: 审定: 审核: 校核: 编写:一、设计依据1、昆明西北绕城公路建设指挥部关于委托电力工程设计公司;2、本工程设计合同书;3、有关单位对35kV线路改线现场确定的方案;4、国家有关电力行业设计技术规范及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有关输电线路的技术规范。
二、线路设计原则1、本工程设计气象条件:参照原有线路气象条件云南省典型一级气象区。
复冰C=5mm,最大风速V=30m/s;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5℃。
2、绝缘配合:耐张绝缘子串:2×9×LXHY1-70直线绝缘子串:2×8×LXHY1-70;跳线绝缘子串:1×8×LXHY1-70;3、相序:按原有线路相序;4、导线、避雷线的设计应力及安全系数根据《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按导线、避雷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宜大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本工程导线安全系数K=8.0,地线安全系数K=10.0。
名称符单位导线避雷线号LGJ-185/25 GJX-35(1×7-8.7-1270)标称截面铝股mm2 187.04钢芯mm2 24.25 37.15综合mm2 211.29股数×毎股直径铝股24×3.15钢芯7×2.107/2.6计算外径d mm 18.9 7.8 质量W kg/km 706.1 318.2综合弹性系数EN/mm276000 181400综合线膨胀系数α1/℃18.9×10-611.5×10-6拉断力N N 59420 45503 5、导线及避雷线的防振导线、避雷线均采用防振锤防振,其型号分别为FD-4 fg-50具体安装数量在施工设计的杆塔明细表中计列。
6、空气间隙本工程线路经过的最高海拔为1883米,根据《设计规程》的规定进行修改后,确定本工程新建段110kV线路的空气间隙如下:雷电过电压:950(mm)内部过电压:570(mm)运行过电压:275(mm)带电作业:1200(mm)7、防雷接地根据实际调查了解及规程规定,本工程在改线段按35kV单回输电线路架设,没有架空避雷线,改线段杆塔逐基接地。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第二部分工程概况-、设计情况随着经济发展,负荷增加,近年来,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避免因线路故障及检修造成对XX变电站停电及线路网架要求,该线路的建设必要性非常大。
本工程线路全线经过地带为平原,沿线植被主要是农田、粮林间作带。
根据通许县城城市整体规划,经过与县城规划部门实地查看,规划部门允许该线路走径。
电压等级:35KV线路回数:本期采用单回路架设线路长度:35KV输电线路工程单回5.98kM。
导地线型号:导线LGJ-185/30;二、气象条件根据本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多年运行经验。
本工程线路所选气象条件为线路所通过地区30年一遇的数值(其值详见下表)。
气象条件一览表第三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导线及避雷线部分导线是固定在杆塔上输送电流的金属线,由于经常承受着拉力和风、冰、雨、雪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受空气中化学杂质的侵蚀,所以导线的材料除了应有良好的导电率外,还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
导线和地线:根据规划,新建线路全部采用LGJ-185/30。
导线:按GB1179-83标准推荐用LGJX-185/30钢芯铝(稀土)绞线。
地线:根据Q/GDW179-2008)《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与导线配合表》选用GJ-35(1×7) 镀锌绞线。
导地线定货标记:导线:LGJX-185/30 GB1179-83稀土钢芯铝绞线地线:GJ-35:1×7-2.6导地线参数表注:拉断力取计算拉断力的95%。
线路设计规程规定,35kV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考虑。
在确定最大设计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宜采用极值I型分布作为概率统计值。
35kV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8m/s。
合理的选择导线截面,对电网安全运行和保障电能质量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在选择导线的时候,还要考虑线路投运后5年的发展需要。
35KV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白-川线T接至荣变35KV送电线路工程[ LGJ-120/25 XGJ-35(1×7) 新建]综合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说明书目录1 机电部分说明 (1)1.1 设计依据 (1)1.2 对初步设计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1)1.3 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 (1)1.4 建设、设计、施工、运行单位和建设期限 (3)2 全线杆塔使用情况 (2)3 线路路径及进出线说明 (2)3.1 路径说明 (2)3.2 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2)3.3 交通情况 (2)3.4 重要交叉跨越统计 (6)3.5 路径协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进出线说明 (3)4 设计气象条件 (3)5 导线和地线 (4)5.1 导线地线型号和特性 (4)5.2 导线、地线应力 (5)5.3 导线、地线防振 (5)6 绝缘配合 (6)7 防雷接地 (6)8 绝缘子串和金具 (7)8.1 绝缘子串 (7)8.2 绝缘子机电特性及主要尺寸 (7)8.3 挂线金具 (7)9 相序与换位 (8)10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8)11 杆塔与基础 (9)11.1 杆塔部分 (9)11.2 基础部分 (10)11.3 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措施 (21)12 通信防护 (18)13注意事项 (18)附件1:附件2:1 机电部分说明1.1设计依据本工程依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初步设计。
1)白川线T接至荣变35KV线路工程的初步设计资料以及HNS 电力公司下达的农电《关于荣等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的批复》。
2)应遵循的规程、规范:a)《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GDW 180-2008)。
b)《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GDW 182-2008)。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施工图纸(含初步设计说明书)

图号: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二○一三年八月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 总的部分 (2)1.1 设计依据 (2)1.2 设计原则 (2)1.3 设计内容及范围 (3)1.4 电力系统 (3)1.5 工程规模 (4)1.6 站址选择概况 (4)1.7 通用设计和通用设备的应用 (9)1.8 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统计表 (9)2 电气一次部分 (11)2.1 电气主接线 (11)2.2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型式 (12)2.3 短路电流计算 (12)2.4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13)2.5 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 (15)2.6 站用电及照明 (16)2.7 变电站防污及抗震措施 (17)3 电气二次部分 (17)3.1 控制、测量及信号系统 (17)3.2 二次设备布置 (18)3.3 一体化电源系统 (18)3.4 保护配置 (19)3.5 计量 (21)3.6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21)3.7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21)3.8调度数据自动化 (22)3.6 通信 (25)4 土建部分 (25)4.1 概述 (25)4.2 总平面布置及交通运输 (26)4.3 土建结构 (29)4.4 建筑 (30)4.5 采暖通风 (31)4.6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31)4.7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32)5 水工部分 (32)5.1 供水排水 (32)5.2 消防设施 (33)6 XXXXXX110kV变电站概况 (35)6.1 XXXXXX110kV变电站现状 (35)6.2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 (36)7标准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 (36)7.1 标准工艺的应用 (36)7.2 新技术的应用 (37)8 投资部分 (38)1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根据四川省电力公司对XXXXXX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的审查意见;(2)根据《XXXXXX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3)《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建设导则》;(4)根据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DLGT25-94《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5)GB50059-2007《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6)GB 50060-2008《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7)GB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8)DL/T 620-201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0)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2)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13)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分册》;(15)其他相关规程规范。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第二部分 工程概况-、设计情况随着经济发展,负荷增加,近年来,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避免因线路故障及检修造成对XX变电站停电及线路网架要求,该线路的建设必要性非常大。
本工程线路全线经过地带为平原,沿线植被主要是农田、粮林间作带。
根据通许县城城市整体规划,经过与县城规划部门实地查看,规划部门允许该线路走径。
电压等级:35KV线路回数:本期采用单回路架设线路长度:35KV输电线路工程单回5.98kM。
导地线型号:导线LGJ-185/30;二、气象条件根据本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多年运行经验。
本工程线路所选气象条件为线路所通过地区30年一遇的数值(其值详见下表)。
气 象 条 件 一 览 表气象条件类别 气 温( ℃ )风 速(m / s)覆冰厚度(m m)最高气温 + 40 0 0 最低气温 - 20 0 0最大风速 - 5 28.12米/秒(基准高离地面10米)覆冰情况 - 5 10 导线10 地线15年均气温 + 15 0 0 外过电压 + 15 10 0 过电压 + 15 15 0 安装情况 - 10 10 0 安装情况 0.9g/cm3雷暴日 ≤40第三部分 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导线及避雷线部分导线是固定在杆塔上输送电流的金属线,由于经常承受着拉力和风、冰、雨、雪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受空气中化学杂质的侵蚀,所以导线的材料除了应有良好的导电率外,还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
导线和地线:根据规划,新建线路全部采用LGJ-185/30。
导线:按GB1179-83标准推荐用LGJX-185/30钢芯铝(稀土)绞线。
地线:根据Q/GDW179-2008)《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与导线配合表》选用GJ-35(1×7) 镀锌绞线。
导地线定货标记:导线:LGJX-185/30 GB1179-83稀土钢芯铝绞线地线:GJ-35:1×7-2.6导地线参数表项目 参数 参数型号 LGJX-185/30 GJ-35标称截面铝/钢(mm2) 185/30 37.15结构根数/直径(mm)铝 28/2.88钢 7/2.50 7×2.6计算截面(mm2) 铝 181.34钢 29.59 37.15合计 210.93 37.15外径(mm) 18.88 7.8直流电阻不大于(欧姆/千米) 0.1592计算拉断力(N) 64250 43688计算质量(kg/千米) 732.6 318.2弹性系数(N/ mm2) 78400 181300线膨胀系数(1/℃) 18.8×10-6 11.5×10-6 交货长度不小于(m) 2000 1000注:拉断力取计算拉断力的95%。
资溪县35KV资乌线路改造工程初设说明书

资溪县35kV资乌线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说明书广州晟源电力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二〇一〇年四月批准:审核:校对:编写:卷册总目录第一卷全册总说明书及附图第二卷全册平断面图及杆塔明细表第三卷全册机电安装图第四卷杆塔结构部分目录1设计依据2设计范围及规模3线路路径概述4导线截面的选择5机电部分6杆塔与基础说明1设计依据资溪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设计函和相关文件。
2设计范围及规模2.1本工程从110kV资溪变电站35kV乌石出线构架起,接入原线路#57,线路全长14.927公里,其中#1至#8利用原杆塔。
2.2本工程,导线采用LGJ-120/20钢芯铝绞线,长度14.927km,地线采用GJ-35钢绞线,在资溪变电站出线段架设3.01km(资溪变—#13);共设杆塔72基,其中新建砼电杆53基,新建铁塔12基,利用原有杆塔7基;拆除旧线路长度3.01km,拆除砼电杆5基。
本工程全线架设一条OPGW光缆(OPGW-1C/12B1-26.9)。
2.3根据建设单位对该线路改造的要求,设计人员对该线路进行了踏勘和测量,结合国家有关设计标准和省电力公司有关农网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规范,35KV资乌线路改造工程杆塔采用35A-2模块。
同时考虑到建设单位规划的改造规模和节约投资的原则对部分杆塔利旧,但按典设要求更换拉线、金具和部分铁附件。
对重要跨越和新增被跨越物采取增加或更换杆塔方式,确保改造后运行安全。
3线路路径概述3.1线路路径概述:本线路工程基本上与原线路保持大致相同的路径方向,主要考虑旧线路#13以后不拆除,因此有利于今后运行维护管理,线路的大致走向为自东往西。
3.2全线交叉跨越情况如下:10kv 线路9处:低压及通讯线路26处,公路5处;河流2处;乡村机耕道3处;房屋7处(未在正上方跨越)。
3.3全线地形情况:高山占35%。
水田占5%,山地占50%,丘陵10%。
3.4全线交通情况:线路距公路及机耕道的距离一般为1.0km,交通运输及施工,运行条件较为方便。
35kv输电线路初步设计说明书

S1221C-A-0135千伏潘村变-女山湖变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滁州智宏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编号: 111724-sy2010年6月滁州35千伏潘村变-女山湖变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目录1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2 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1.3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期限1.4 造价和材料耗用指标2 线路路径2.1 两端变电站进出线情况2.2 线路路径方案2.3 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情况2.4 沿线水文条件2.5 沿线交通情况2.6 路径方案综合技术情况2.7 与路径有关协议及处理情况3 气象条件4 导线和地线选型及其防振措施4.1 导线、地线型号的选择4.2 导线、地线张力的确定及其防振措施4.3 导线、地线的机械电气特性5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5.1 绝缘配合及绝缘子的选择5.2 防雷和接地设计5.3 地线绝缘设计6绝缘子串和金具6.1 导地线绝缘子串组装6.2 导地线金具7 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8 导线换位9 杆塔和基础10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11 辅助设施12 附件(1)明光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设计委托书》12 附图附图1 线路路径图附图2 LGJ-185/30导线应力特性表(K=2.5)附图3 GJ-50避雷线应力特性表(K=3.5)附图4 LGJ-185/30导线单联悬垂绝缘子串组装图附图5 LGJ-185/30导线双联悬垂绝缘子串组装图附图6 LGJ-185/30跳线单联悬垂绝缘子串组装图附图7 LGJ-185/30导线单联耐张或转角绝缘子串组装图附图8 GJ-50避雷线金具组装一览图附图9 杆塔一览图附图10 基础一览图1 总的部分1.1设计依据1、明光供电公司生产技术部《设计委托书》(附件1)1.2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建设规模:本工程由35kV女山湖变35kV构架起至35kV潘村变35kV构架止,路径长约24.0公里(其中钢管杆段长约3.5公里、铁塔段长约20.5公里),单、双回路架设,其中单回路20公里,双回路4公里,折合单回路长约28公里。
35KV输电线路初步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总述 (2)1.1 初步设计编制依据 (2)1.2 初步设计遵循依据 (2)1.3 初步设计编制规模及范围 (2)1.4 材料耗用指标 (3)1.5 可研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3)第二章线路两端进出线 (3)2.1 110kV坪桥变电站 (3)2.2 35kV谭家营变电站 (3)2.3 线路相序 (4)第三章线路走径部分 (4)3.1线路通过地区概况 (4)3.2线路路径描述 (4)3.3线路协议 (6)3.4沿线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6)3.5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7)3.6交通运输条件 (7)第四章气象条件 (8)4.1 气象条件 (8)4.2设计气象条件的确定 (8)第五章导地线 (9)5.1导线截面 (9)5.2地线截面 (9)5.3导线、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 (9)5.4导线、地线的设计参数 (9)第六章机电安装 (10)6.1绝缘配合 (10)6.2污区等级划分 (10)6.3绝缘子 (10)6.4金具 (12)6.6防雷与接地 (13)第七章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13)第八章杆塔与基础 (14)8.1杆塔 (14)8.2基础 (16)第九章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及其保护 (17)第十章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 (17)10.1环境保护 (17)10.2 劳动安全 (18)第十一章附属设施及其他 (18)11.1附属设施 (18)11.2线路通道 (19)11.3附件 (19)第一章总述1.1 初步设计编制依据1.1.1杏子川采油厂《35kV谭家营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2《初步设计委托书》1.2 初步设计遵循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154-201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1.2.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219-2005《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1.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3 初步设计编制规模及范围1.3.1初步设计规模1.3.1.1拟建的35kV坪桥——谭家营送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35kV坪谭线”)起点为陕西省安塞县110kV坪桥变电站35kV门型构架,终点为安塞县35kV 谭家营变35kV进线挂点。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初步设计说明书

工程编号:JG(T)-B1219C原平市神岩矿业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初步设计说明书山西晋光电力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14000247二O一二年十二月目录1. 概述 01.1 设计依据 01.2 建设规模 01.3 站址所在地理位置 01.4 设计范围 02.系统部分 (1)2.1 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2.2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 (3)3.电气一次线部分 (3)3.1 电气主接线 (3)3.2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3)3.3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4)3.4 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 (6)3.5 站用电及照明 (6)3.6 电缆设施 (7)4.电气二次线及元件保护部分 (7)5. 通信部分 (14)5.1 系统通信 (14)5.2 站内通信 (15)5.3 系统调度自动化 (15)6.土建部分 (16)6.1 概述 (16)6.2 总平面布置及交通运输 (16)6.3 建筑部分 (17)6.4 结构部分 (18)7. 水工部分 (18)7.1 排水 (18)8. 全站消防 (18)8.1 设计中执行的有关消防设计规范 (18)8.2 消防设计主要原则 (19)8.3 土建防火设计 (19)9. 暖通部分 (19)9.1 采暖空调设计 (19)9.2 通风设计 (19)10. 劳动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 (19)10.1 劳动安全卫生 (19)10.2 环境保护 (22)10.3 结论 (23)11. 对侧部分 (23)11.1扩建规模及设计内容 (23)11.2 设计原则 (23)11.3 长梁沟站出线间隔 (23)12.设备与材料清册 (24)1. 概述本工程为原平神岩矿业有限公司的供电工程。
根据原平神岩矿业有限公司与山西供电分公司初设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结合对该工程综合进度安排,受原平神岩矿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原平神岩矿业有限公司35kV变电站进行初步设计。
华润风电35kV配出输电工程初设说明书20090617

华润风电蓬莱项目35kV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书二00九年六月审定:院审:室审:项目负责人:校核:编写: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的部分一、设计依据二、设计范围三、线路路径四、设计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第二章架空线路机电部分一、气象条件二、架空导线、避雷线和光缆的选择三、绝缘、防雷及接地四、初伸长处理和防震措施五、跳线安装六、导线相序及换位七、对通讯线路的影响八、导线对树木、高速路和房屋的允许距离第三章杆塔及基础一、杆塔结构二、地质、水文初步勘测报告三、基础配臵四、杆塔使用数量表第四章工程分析一、本体分析第一章总的部分一、设计依据依据华润风能公司《关于蓬莱项目可研报告》及《蓬莱市发展规划》进行本工程设计。
二、设计范围1、设计规模由220kV平顶山升压站35kV高压室出线间隔外侧起至迎口山13台风机的双、单回35kV架空(电缆)线路及光纤通讯线路的初步设计。
2、设计范围从蓬莱平顶山风电厂220kV升压站35kV高压室出线间隔外侧出双回至上魏家村北(双回路终端),然后单回向西逐台风机接入线路至迎口山风电场止的线路本体工程设计。
其中,220kV升压站35kV高压室至双回线路终端塔的电缆路径长约0.36km,电缆为YJV22-26/35-3X300型;双回架空线路长约2.987km,单回架空线路长约7.21km,导线型号为LGJ-240/30型; 13台风机至单回架空线路终端塔电缆路径长约3.25km,电缆采用YJV22-26/35-3*5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架空地线型号为8芯OPGW层绞式光缆、变电站引出光缆及至各风机的光缆为ADSS型。
本工程架空线路全长约10.456km,电缆线路全长约3.80km,上魏家村北(即1#风机处)至220kV升压站路南为同杆架设。
三、线路路径本工程初设路径为通过2条35kV架空线路将13台风机汇总后进入220kV升压站35kV高压室(其中一回备用)。
1、线路路径该线路所经地段均处蓬莱市市郊, 线路路径由蓬莱市规划部门指定。
35kV输电线路典型设计说明(正版最终20130204)

1概述 (1)1.1设计的内容 (1)1.2设计目的 (1)1.3设计原则 (1)235KV典型设计依据 (2)2.1设计依据性文件 (2)2.2主要规程规范 (2)3模块划分 (3)3.1电压等级 (3)3.2线路回路数 (3)3.3地形条件 (3)3.4气象条件 (3)3.5海拔高度 (3)3.6导线 (3)3.7杆塔类型 (3)4主要技术要求及方法 (4)4.1设计气象条件 (4)4.2导线的选择 (4)4.3避雷线选择 (5)4.4拉线选择 (6)4.5底、拉、卡盘的选择 (6)4.6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 (6)4.7金具 (9)4.8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10)5杆塔规划及技术要求 (11)5.1砼杆 (11)5.2铁塔 (12)5.3钢管杆 (12)5.3.1钢管杆使用限定条件 (12)5.3.2杆型规划 (12)6主要技术特点 (13)6.1适应性好 (13)6.2安全可靠性高 (13)6.3杆塔系列齐全和使用条件合理 (14)6.4杆塔结构优化 (14)6.5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特征 (14)6.6充分重视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14)16.7可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14)7综合效益分析 (15)7.1安全因素分析 (15)7.2经济效益分析 (15)8典型设计使用总体说明 (15)8.1应用注意事项 (15)8.2典型设计文件 (16)8.3输电线路杆塔标示牌悬挂要求 (16)8.4杆型选用方法 (17)21概述推行输电线路工程典型设计,是公司立足改革发展全局提出的加强电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多、快、好、省建设坚强新疆电网的有效途径。
35kV输电线路工程典型设计对进一步规范线路工程管理,提高线路工程质量,提高城乡供电可靠性,宣传“国家电网”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施公司服务“三农”等意义重大。
1.1设计的内容从输电线路的本体造价构成讲,主要由基础、导、地线及杆塔三部分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总述 (2)1.1 初步设计编制依据 (2)1.2 初步设计遵循依据 (2)1.3 初步设计编制规模及范围 (2)1.4 材料耗用指标 (3)1.5 可研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3)第二章线路两端进出线 (3)2.1 110kV坪桥变电站 (3)2.2 35kV谭家营变电站 (3)2.3 线路相序 (4)第三章线路走径部分 (4)3.1线路通过地区概况 (4)3.2线路路径描述 (4)3.3线路协议 (6)3.4沿线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6)3.5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7)3.6交通运输条件 (7)第四章气象条件 (8)4.1 气象条件 (8)4.2设计气象条件的确定 (8)第五章导地线 (9)5.1导线截面 (9)5.2地线截面 (9)5.3导线、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 (9)5.4导线、地线的设计参数 (9)第六章机电安装 (10)6.1绝缘配合 (10)6.2污区等级划分 (10)6.3绝缘子 (10)6.4金具 (12)6.6防雷与接地 (13)第七章导线对地和交叉跨越距离 (13)第八章杆塔与基础 (14)8.1杆塔 (14)8.2基础 (16)第九章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及其保护 (17)第十章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 (17)10.1环境保护 (17)10.2 劳动安全 (18)第十一章附属设施及其他 (18)11.1附属设施 (18)11.2线路通道 (19)11.3附件 (19)第一章总述1.1 初步设计编制依据1.1.1杏子川采油厂《35kV谭家营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1.2《初步设计委托书》1.2 初步设计遵循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154-201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1.2.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219-2005《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1.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3 初步设计编制规模及范围1.3.1初步设计规模1.3.1.1拟建的35kV坪桥——谭家营送电线路工程,以下简称(“35kV坪谭线”)起点为陕西省安塞县110kV坪桥变电站35kV门型构架,终点为安塞县35kV 谭家营变35kV进线挂点。
此输电线路为单回路35kV输电线路,全线位于延安市安塞县境内,线路全长约18km(推荐方案)。
本工程除在两端变电站进出线段不带地线外,其余全部带地线。
1.3.2初步设计范围1.3.2.1线路本体设计自110kV坪桥变35kV出线门型构架始,至35kV谭家营变35kV进线挂点止。
1.3.2.2编制工程概算书。
1.4 材料耗用指标1.5 可研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优化了线路走径,由19km缩短至18km。
2、增大平均档距降低铁塔数量,全线铁塔数量由可研的82基将为59基。
3、尽量避开灌木、树林密集地区,降低树木砍伐数量。
4、本工程导线、地线的选型、防振措施、接地型式等均按可研审批意见执行。
5、可研估算投资为943万元,初设概算投资为912万元。
第二章线路两端进出线2.1 110kV坪桥变电站目前110kV坪桥变运行情况如下,本期装设1×20MVA主变,远期2×31.5MVA 主变:110kV部分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进线1回,远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4回;35kV部分本期采用单母线接线,出线3回,远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出线6回;本次与已建成35kV坪小线共用7719双回路终端塔一基。
110kV 坪桥变35kV出线情况详见图:SDPT—C—1003“110kV坪桥变35kV出线平面图”。
2.2 35kV谭家营变电站35kV谭家营变位于安塞县建华寺镇元峁村,距县城约25km,站址位于S206省道南5km处。
主变本期选用SZ-M-6300/35有载调压变压器一台,远期两台。
该站3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半高型布置,本期35kV进出线一回,远期4回。
新建06B5-SJ4双回路终端塔一基。
谭家营变侧进出线情况见图:SDPT—C—1004 “35kV谭家营变进线平面图”。
2.3 线路相序2.3.1 110kV坪桥变35kV相序坪桥变35kV出线间隔相序为由南至北ABC排列。
2.3.2谭家营变35kV进线侧相序35kV坪谭线进线间隔相序为由南至北ABC排列。
2.3.3线路相序本线路主要以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走线,线路相序自南向北ABC排列。
第三章线路走径部分3.1线路通过地区概况安塞县位于延安市北部,延河上游,宋以“安定边塞”之意,故称“安塞”。
面积2950平方公里。
安塞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由南向北呈梁、峁、塌、湾、坪、川等地貌,山高、坡陡、沟深。
海拔高度在1012米~1731米之间。
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505.3毫米,无霜期157天。
四季长短不等,干湿分明。
境内有延河、大理河、清涧河3条水系,主要河流有延河、杏子河、西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双阳河等,县境其它河流绝大部分为延河支流。
本线路工程全线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和安塞县境内。
线路沿线沟壑纵横,海拔在1050m~1450m之间。
3.2线路路径描述本次拟建的35kV坪桥——谭家营变线路径经地图选择线路走向及实地踏勘选定,提出以下两个走径方案,如下描述:3.2.1线路走径方案35kV坪~谭输电线路工程从110kV坪桥变35kV户外门型构架出线,利用已建成7719双回路终端塔右折后分为两个路径方案:3.2.1.1Ⅰ方案:(推荐方案)Ⅰ方案线路经野家砭钻过750kV洛横线,右折经马鞍梁至高桐家沟钻过110kV贯华线,左折经哈巴沟至张家河,右折钻过330kV延榆Ⅱ回线至寺台,跨包茂高速公路和省道S206至堂子峁,钻过110kV龙华线后左折向西南走线,经野家沟、马背梁、元峁村后进入拟建35kV谭家营变门型构架止。
线路全长约18km。
3.2.1.2 Ⅱ方案:Ⅱ方案线路经野家砭南侧钻过钻过110kV贯华线再钻过750kV洛横线,右折经西寺沟至孟家湾沟,右折钻330kV延榆Ⅱ回线至红旗铁矿北侧山上,右折跨包茂高速公路和省道S206至房滩,再右折经梁家坪、阳山台钻过110kV龙华线至野家山,右折向西南走线,经曹家河进入拟建35kV谭家营变门型构架止。
线路全长约18.5km。
方案比较方案Ⅰ、Ⅱ比较见下表:我公司经过对两个方案比较,以上两个方案从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输、运行维护、生态方面综合考虑,Ⅰ方案更容易实施,故我公司推荐Ⅰ方案,本线路全长约18km。
3.3线路协议本线路位于延安市安塞县境内,线路走径正在办理中。
3.4沿线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线路沿线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海拔高度在1050m~1450m之间,地形为山地,占全线比例的100%。
沿线耕地占线路全线的40%,退耕还林地段占60%。
地表主要以杂草、灌木及杂树覆盖。
沿线土质较为单一,均为风积黄土,最大冻土深度0.98米。
其土壤电阻率为300~600Ω·m之间。
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纪粉质粘土。
根据地基土工程性能自上而下分为2层,各地层特征描述如下:①粉质粘土(Q2l):黄褐色,可塑~坚硬状态,稍湿,上部为耕土或退耕还林林地,土质较均匀,针孔发育,可见钙质条纹,该层在沿线中均有分布,分布层厚较均匀,层厚8.0~9.0m,层底深度8.0~9.0m。
②粉质粘土(Q2l):棕褐、黄褐色,硬塑状态,稍湿;针孔较发育,可见钙质条纹,含大量钙质结核,该层在场地中均有分布,层厚1.0~4.7m,层底深度10.0~13.0m。
线路所经地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农业灌溉下渗水补给,属西北干旱性气候,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0m,属孔隙潜水类型。
根据相关资料揭示,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线路沿线为非自重湿陷性土,湿陷量的计算值介于497mm,综合判定地基湿陷等级为Ⅱ级。
根据本次勘察并结合初步勘察在场地范围内没有发现塌陷、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
3.5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现场勘察,综合已有工程资料,结合当地工程经验,沿线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如下表:地基土层承载力一览表线路沿线场地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土不具液化条件,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据有关地质资料,电力线路杆塔所在区域构造简单,地层稳定,第四纪厚度大,历史上未发生大的地震,属近代地壳较稳定区。
本次勘察时未发现影响稳定的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适宜建筑。
3.6交通运输条件线路通过地区可利用乡村公路、农业生产便道、及油井便道用于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一般。
综合全线平均人力二次运距约0.7km。
第四章气象条件4.1 气象条件4.1.1安塞县气象资料的搜集安塞县气象站位于安塞县真武洞镇石峁村“郊外”,观测场海拔高度1067.7m,该站1971~2011年气象资料统计结果如下:4.2设计气象条件的确定根据以上搜集的气象资料,并参考周边地区已建成的35kV、110kV电力线路的气象资料和运行经验,拟建的35kV坪桥—谭家营变送电线路设计采用的气象设计条件为:第五章导地线5.1导线截面5.1.1 架空线导线截面根据《35kV谭家营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导线标称截面为185mm2,本工程推荐导线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79-2008中的JL/G1A-185/30型钢芯铝绞线。
安全系数k=2.7,新线系数0.95,年平均运行张力不大于拉断力的25%。
5.2地线截面5.2.1 地线选择:本工程地线选用1×7-9.0-1270型镀锌钢绞线(YB5004-2001),截面为37.16 mm2型号。
安全系数k=3.53,新线系数1.0,年平均运行张力不大于拉断力的25%。
5.3导线、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5.4导线、地线的设计参数导线、避雷线的设计参数第六章机电安装6.1绝缘配合本线路工程沿线海拔高度在1050m~1450m之间,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拉线、脚丁的最小空气间隙如下表:6.2污区等级划分根据现场勘察及《陕西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及电网结线图集》,在设计线路时,考虑到环境污染增大的可能,本线路所经过地区按d级污秽区设计较为合理,其盐密为0.06m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