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战略大布局.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各区域布局分析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各区域布局分析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思路分析“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5-2019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提到: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图表“一带一路”战略示意图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各区域布局分析中投顾问发布的《2015-2019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安全与发展战略大布局——
中国安全与发展战略大布局——“一带一路”、亚投行、控制南海在中国大的战略布局引导下的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巨大变化,多极化撼动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
解读中国关于世界发展与安全战略一系列重大决策及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中安特卫安全专家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布局——一、“一带一路”大格局习近平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演讲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共鸣,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思维新模式,点燃世界热情,欧亚经济时代来临。
当今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引领欧亚人民重塑丝绸之路往日的辉煌。
中国资本出口还将给‘一带一路’规划提供支撑,促进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将全球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联系纽带:如今,如何使本国参与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带”并从中分一杯羹,成为亚非欧各国媒体最时尚的话题之一。
“一带一路”是中国、东盟与欧洲联系的纽带,东盟发展离不开中国,欧洲中国合作更加紧密,“一带一路”建设横贯欧亚铁路的大动脉,将是欧亚各国的生命线。
产能转移:“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出去的代表性战略,是中国实力增长的必然选择。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总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过剩产能对未来经济发展出现了制约瓶颈。
中国需要“走出去”实现产能转移,通过国内装备制造业海外投资建设,带动国内过剩产能消化吸收,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政策的扶持下实现产能转移,提高企业竞争力,“一带一路”这盘大棋激活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动力。
而欧亚国际贸易有望采取人民币直接结算和廉价的铁路运输成本,为“一带一路”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发展机会。
和平稳定:缅甸军机误投弹中国境内导致平民死伤,中国政府刚柔相济低调处理,顶住压力避免对缅动武,不给美国打着保护缅甸人民的幌子实施干涉的口实。
中国不怕动武但避免动武,动武可能给南中国海问题、“一带一路”将带来无法预测的变数。
中国之所以运作原油从缅甸入境,就是为了避免过多依赖马六甲海峡。
中缅共同出资建设的油气管道,若开战油气输送就将停止,导致我西南能源战略大布局功亏一篑。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
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
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
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
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
[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
“大战略”来源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的政治目标”⋯。
殷庆言:深度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
殷庆言:深度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5-07-16 14:19 宣讲家网殷庆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字号: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集中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以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
那么,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新在哪里?“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如何深入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家上午好。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视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
2015年3月“两会”期间又把“四个全面”上升为我们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
最近,在中办印发的《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中,要求我们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当前,在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关于“四个全面”的学习活动,围绕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向大家汇报几个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
“四个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新在哪里?“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我来做些分析。
首先,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
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同志提议,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以及教育这“四个现代化”,并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从1965年到1980年,用15年时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从1980年到2000年,再用2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人在解放后第一次提出了35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路线图,当时极大地振奋了全党和全国人民。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内容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是党和国家进入新世纪新千年以来,坚持对外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方向、大宗旨、大计划,建立大政方针、大改革理念、大发展目标、大安定思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
总体布局的内容有: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按照中国的实际、优先发展改革。
加强全党的建设,贯彻新时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党心民心、一心、统一心,坚持以改革开放为主题,自主创新、强化机制建设,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法制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总体合理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及人民幸福。
三、坚持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立宪政治,坚持依法治国,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四、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突出经济建设,建立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发展各领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维护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实行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宗旨,以及自主自立,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健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二、完善党的建设新的优先方向,充分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国家机构的综合配备。
三、建设和谐社会,大力增强文化建设,扩大社会教育投入,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开放协调可持续生态社会,构建资源环境、劳动参与有机融合的社会发展新态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及解读观点综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涵及解读观点综述作者:吴才唤来源:《党政论坛》2015年第06期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
人民日报在今年2月底3月初连发五篇评论员文章。
同期,人民出版社迅速组织人力,出版了《“四个全面”学习读本》,以总分形式、五个部分,分别收编“评论员文章”、“深入解读”和“文献摘编”三方面内容,力图全面、准确、系统、完整讲解“四个全面”的内涵和精髓,提供给广大干部党员学习,在全党掀起了学习、解读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热潮。
本文结合《读本》,在收集现有发表论文的基础上,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一、“四个全面”的战略意义、逻辑关系及整体性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及其“四个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作了明确和科学的回答。
他指出,“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既要注重总体规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要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刘云山把中国比作一列“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发的列车”,“改革”、“法治”和“党的领导”分别是“发动机”、“稳压器”和“火车头”的关系。
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学习、研究、解读和宣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价值。
人民日报站在“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高度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
第6讲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学生读本
(五)作业小结
最后,进行作业小结。作业小结是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对四个全面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和巩固。
2.鼓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通过作业小结,使学生对四个全面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案例亮点
本章节的教学案例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案例将四个全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个全面的内涵和实践意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评价,相互借鉴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利用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提炼出四个全面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本章节的教学策略之二是问题导向。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四个全面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具体包括: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四个全面的内涵和外延。
(二)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名词解释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名词解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战略布局。
这是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实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我国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历史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公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要求党政机关和各社会团体要全面把握和落实好人民所有利益的建设,加快均衡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全面完善市场体系,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和制度管理体系,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和社会文明协调体系,努力消除发展壁垒,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改革创新机制。
为此,政府必须调整政策,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改善企业融资,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速革新发展理念,鼓励科技创新,解放思想,提高创新能力,更主动地开放市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健全宪法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保障,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发挥宪法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作用;坚持依法治党,严格按照宪法和党章要求,维护党的统一领导和党内民主集中制,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位,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宣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路线,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到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内涵和贯彻思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内涵和贯彻思路作者:郭占恒来源:《廉政瞭望》2015年第07期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宣传解读。
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月25日《人民日报》开篇以《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为题,连续发表5篇评论员文章,系统阐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南,是各级领导必须勇于担当的最大使命。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国内外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总体上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新时期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机遇和挑战都是全面性的,包括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
如果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有这样一些背景:一是小康社会建设面临全面性。
自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至今已经36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这个时间表距现在只有5年多的时间。
虽然从整体上看,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然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尤其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的问题困扰,面临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等。
中国对外开放在新形势下的战略布局_黄海洲
中国对外开放在新形势下的战略布局_黄海洲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也发生了变化。
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化进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
该倡议提出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中华的目标,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之一。
二、实行更加开放的投资政策中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外资进入国内市场。
中国政府实行更加开放的投资政策,将外商投资和境内投资同等对待,鼓励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总部等重要机构,推动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开放。
三、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探索创新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机制,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
中国领导人近年来提出“新基建”概念,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加速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这也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
五、推进全球治理改革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推动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平衡发展。
中国提出的“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六、废除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近年来,中国取消了外商投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引导外商投资更多领域,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扩大开放的市场领域,提高市场准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中国对外开放在新形势下的战略布局已经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明确提出,包括“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化进程、实行更加开放的投资政策、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全球治理改革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部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部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个明确,不仅使我们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务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而且为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实现任务的精神动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坚持总体布局,推进全面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布局。
首先,这个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长期探索形成的经验结晶。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样一个布局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一开始首先是要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所以集中发展经济是我们的首要选择。
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保证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够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实惠,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推进经济发展中能够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就必须有精神文明的发展。
为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成为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越来越被放在突出位置。
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经济的发展对法治的要求越来越高。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健全完善的法治保障,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
于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政治文明成为我们发展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利益格局、组织形式逐步发生巨大变化,原来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管理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必须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体系,社会建设进一步成为我们整体布局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像一切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在发展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样,我们在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包括大气污染的问题、生态保护的问题、资源短缺的问题、环境恶化的问题,等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中国在当前阶段要加强建设的战略目标,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以下是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进行论述:首先,经济建设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方面。
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的根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还要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其次,政治建设是保障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这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内整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廉洁自律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制度运行。
第三,文化建设是保持国家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同时,还需要加强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建设,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环境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战略目标。
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监管。
同时,还要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综上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战略目标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些目标是中国在当前阶段要努力实现的,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只有在各个方面的战略目标的推进下,中国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战略布局:“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
推动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 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 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二、共建原则
“一带一路”战略共建原则
共建原则
坚持开放 合作
坚持和谐 包容
坚持市场 运作
坚持互利 共赢
三、框架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
涵盖范围
中亚、南 亚、西亚、 东南亚、
欧洲
65个新兴 经济体和 发展中国
家
占世界 GDP30%
以上
40亿以上 人口
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布: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目录
前言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中国积极行动 八、共创美好未来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各地方开放态势
西北
东北 地区
西南 地区
沿海 和港 澳台 地区
内陆 地区
西南地区开放态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挥广西与 东盟国家陆 海相邻的独
特优势
加快北部湾经 济区和珠江- 西江经济带开
放发展
构筑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形态
构建面向东盟 区域的国际通
道
打造西南中南 地区开放发展 新的战略支点
形成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与丝绸之路经 济带有机衔接 的重要门户
近中期: 共建利益共同体
长期:
打造命运共同体 打造利益共同体 打造责任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
重点畅通
中国经中亚、俄罗斯 至欧洲(波罗的海)
中国经中亚、西亚至 波斯湾、地中海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
这一重大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一重大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而提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刻理解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她不像西方政党在野时只谋求下次竞选获胜,执政后只谋求下届连任,只有近期目标而无远大理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有远大理想或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又有近期目标或最低纲领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她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用最高纲领规定前进的方向,用最低纲领表达最高纲领在特定阶段的实践性目标。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第一个历史任务完成,现在我们正着力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立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展阶段。
这一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基本成形,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终确立下来。
这一目标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烈期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
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这一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政治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总结和未来规划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体布局。
本文将从历史维度、理论内涵、实践路径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布局进行详细解读。
历史维度:战略布局的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不同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
1.1978-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启。
这一时期,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2.1992-2012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时期,强调了“三步走”战略。
3.2012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一时期,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理论内涵:战略布局的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布局,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确方向。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4.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
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全民族文明素质。
实践路径:战略布局的落实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战略布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落实和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全面发展战略。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旨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一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经济体系。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全面建设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这个布局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新型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内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驱动发展强调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构建新型经济体制则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个布局包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农村改革等方面。
行政体制改革强调建立权责清晰、服务效能高效、法治保障严密的现代行政体制。
司法体制改革强调加强司法独立、公正、高效,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农村改革则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保障,也是国家权力运行的规范。
这个布局包括依法治理、全面依法行政和加强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依法治理强调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法律体系,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社会公正。
全面依法行政强调政府行政行为必须依法合规,保障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治建设则是加强法治理念的宣传教育,培养维护法律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追求。
这个布局包括严明党的纪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内容。
严明党的纪律强调对党员的行为准则和约束,落实党章和党纪,提高党员的党性和纪律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坚定中国自信、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带领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是对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全面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鲜明特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战略前瞻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显然目标就是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了不起振兴中国梦。
无论是全面投入使用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措施,都就是对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了不起振兴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的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
全面投入使用小康社会就是同时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民族才可以存有振兴的期望;如果年全面投入使用小康社会的任务无法如期完成、目标无法如期同时实现,那么,中国梦的同时实现就可以被延后。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同时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只有在现有的明朗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率的发展模式,着力化解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注重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革命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革命和进一步增强社会活力,就可以为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了不起振兴提供更多显然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就是同时实现中国梦的可信提振,只有擅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各项工作,中止思想观念太慢、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落后、工作继续执行力度比较等问题,不断提升国家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就可以向中国梦目标迈进稳固步伐。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同时实现中国梦的勇敢确保,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并使党始终沦为勇敢领导核心,就可以为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了不起振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多勇敢确保。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明确提出充份说明: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明确可知的;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看不见、摸得着的;中国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有步骤同时实现的。
中国四战略布局让美国心惊
中国四战略布局让美国心惊在中国大的战略布局引导下世界正在悄然发生巨大变化,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为了世界经济多元化,在各国经济继续垂死挣扎的时刻,外汇储备雄厚的中国,作出“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南海填岛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梦初醒的美国如坐针毡,为了阻碍中国的发展不惜四面围堵,处处与中国暗中作对,而美国又无法离开中国的全方位合作帮助,于是才有今天中美各取所需斗而不破的局面。
以下我从四个方面阐述中国战略布局让国美国如坐针毡第一次有危机感。
第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中国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是中国走向世界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不亚于中国当年的原子弹的威力。
中国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世界各国的互补,想赢得世界人民的拥护就必须为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福祉。
但前提条件人民币必须是国际货币,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我们的外汇储备就不再依靠唯一的美元。
而美国主导下的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对中国的歧视排斥有目共睹,中国既没有话语权又没有货币行使权,一切金融服务美国说了算,中国所占份额虽然很大却为美国赚大钱,中国是徒有虚名。
在此背景下中国要想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有自己主导下的国际金融机构。
于是,首先设立金砖四国投资银行,由于参与成员多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对世界的影响力并不大,国际贸易用人民币结算仍然有限。
于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配合下乘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同时,中国或将启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它将简化人民币交易,推动其成为世界货币。
这么做的长期意义是美国在经济领域的长期主宰地位面临危险。
推广CIPS的主要目的无疑是简化人民币外汇交易,使其成为跟中国有合作关系的公司所欢迎的结算货币。
亚洲投资银行无疑将起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典范带头作用。
促使使人民币早日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之一。
截至今年1月,人民币已成为全世界使用率排第五位的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指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的重要任务。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
这意味着要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但农村地区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因此,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属性,它既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也是国家治理的法定原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决策,坚持立法科学、执法严明、司法公正、全民守法。
只有通过依法治国,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国家政权的稳固和人民权益的有效保障。
最后,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优势,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不足。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中国战略大布局
在以经济为导向的这个世界中,作为经济血液的石油显然是生死犹关的命脉,世界石油的价格直接指导着这个世界经济的兴衰,石油的供应充足有否,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去年8月国际原油价格打破一个接一个历史记录,直逼每桶50美元。
价格上涨的速度引一场全球性的经济恐慌,许多专家们忧心忡忡地指出,油价如果在40至50美元之间长时期不退,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其规模可能与1973年、1979年和1990年的三次世界性石油危机相当。
去年4月,中国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张大伟说,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近1亿吨,对境外石油的依存度达到36.5%,预计今年将超过1亿吨。
由于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中国石油产量很难有大幅度增长。
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
石油需求在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2004年已经过去,外界认为中国原油进口已经直逼50%。
这个世纪将会是石油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对石油领域的竞争将会白热化。
过去一个世界著名的战略家曾言道“谁控制了欧亚大陆的北部,谁就是控制了世界的心脏”。
然而时过境迁,在今天的世界中呈现的却是另一副景象,有人说:“谁控制了世界石油的源头,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在这个世纪交替之间,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接连打了三场石油之战,用钢铁与鲜血的热战注解了石油的价值。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独霸,同时也是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据悉,美国平均每天消耗掉约2000万桶石油,占世界总需求量的近1/4。
石油在美国的总体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近达到一半,是美国经济血脉,其中一半以上依赖进口。
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美国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是致命影响。
美国进口石油量如此之巨大,而其实美国并不是一个贫油国家,美国的石油储量到2002年1月为止,已探明达220亿桶,在世界各国石油储量中名列第12位。
可是美国仍需大量进口石油来支撑经济,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美国的国家战略。
有人认为美国故意不开采大量的本土资源,而是诉求以外,这个无疑就是美国长远的战略性考虑。
中国的石油危机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呢?前年江苏与浙江闹油荒,就本人在浙江宁波地区所见,只见高速公路上停放着一辆接着一辆无法启动的柴油车,就是勉强开进加油站的车子,也是排着一溜长队,其实加油站根本就无油可加。
中油公司的负责人摇着头说:“毫无办法”。
可怕啊,就在去年广东又再现这样的油荒情景。
我们中国的石油危机已经威胁到了脖颈,再进一步无疑就是全国物流停止,中国被停止。
根据去年6月26日新华社报道说:“由于国际局势不确定因素增加,产油区局势动荡,加之中国石油进口来源、渠道单一,而中国原油储存设施严重不足,2002年全国原油储罐库容合计为3800多万吨,均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性周转库容,理论储存能力不足30天。
”不足30天的石油储备,直逼中国国家安全,试想我们万一需要武统台湾或者一场对外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那么很有可能的后果之一,就是面临着国际性的经济制裁,也很有可能被超级大国所封锁,而到那时中国的经济将面临着彻底崩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陈淮说:“中国石油战略的重点过去是如何找油、采油。
即使涉及走出去战略,一般也以参与勘探、开发和获取份额油为主。
在中国新的石油战略中,重点应当放在如何全方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化解市场的风险。
”固然参与市场竞争是解决中国能源危机的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
能解决中国的长远石油战略需要吗?显然在这个石油争夺越来越紧迫的时代,市场竞争也只能解一时之急而已,而绝不可能治本。
于是乎中国的战略大布局呼之而出。
从近期中国的战略走向来看,我认为中国正在创造三大支点,这三大支点具有非常远大的远景目标,我将在下面逐条分析。
一、联合俄国
1992年12月,中俄两国领导人签署《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相互视为友好国家”。
1994年9月,江主席与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
1996年4月,叶利钦总统访华,双方在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宣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应普京总统的邀请对俄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共同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这些条约一张接着一张,一张更比一张确定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
而在去年,中俄两国一致性解决了存在的领土纠纷问题,中俄关系将会在将来更进一步发展,这个几乎是无疑的事实。
在2001年7月签定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第一条确定双方为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于第八条确定,缔约双方不参加任何损害缔约另一方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联盟或集团,不采取任何此类行动,包括不同第三国缔结此类条约。
缔约任何一方不得允许第三国利用其领土损害缔约另一方的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于第十一条确定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造成威胁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
于第二十条约定,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以及打击有组织犯罪和非法贩运毒品、精神药品、武器等犯罪活动方面进行积极合作。
这个条约虽然还不具有联盟性质,但就其的概括与意义来讲,已经接近于联盟。
二、拉拢印度
2002年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印度总理辛格进行“历史性会晤”,双方已就边界问题达成协议,作出了解决两国根本性的矛盾的第一步。
印度《亚洲世纪报》10日在头版的一篇文章中援引分析家的话说:“这次的握手将不会停止,似乎将永久地握下去。
”
双方总理于11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确定了中印关系以后具体的走向。
过后,印方再次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并且被双方外交部门提上研讨。
这次访问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认为这是中印两大国进行密切合作的一个开端,更有认为其意义极其深远。
三、台湾问题与朝鲜半岛平行经营
以“六方会谈机制”作平台,使之美国与中国进行战略合作与对话。
而以“六方会谈机制”作平台,从而再影响到台湾问题的解决进程,其中也有中国无法选择的外部因素,首先在日本与美国的《日美安保条约》与《周遍有事法》中已经不可避免地与之重合。
中国作为在东亚传统的地区势力,相对来讲对影响朝鲜半岛国家会容易点,我们可以看到,在六方会谈机制里,作为美日阵营的韩国,已经明显与那个阵营产生裂痕。
而在中国台湾地区,最近也与大陆频繁地互动,和平统一的前景出现一丝转机。
当然在“六方会谈机制”里台湾问题只是作为个暗棋在双方的价码中
走动,比如美国与日本就时不时地跳出来,暗助下台独气势,而期待中国在半岛问题上有所妥协。
在地域上他们就是东亚一块,所以难以避免重合。
以上三点,就是中国现在正在走的大致战略走向,而其意义是:
一、解决台湾问题与稳定朝鲜半岛,是以“六方会谈机制”为平台进行角力,使之影响周围各国与各势力,化解半岛危机,离间韩国与美日阵营,从而把美日势力推到朝鲜海峡的对岸。
为今后对南海的经营与保障海路原油线奠定基础。
二、北联俄国,使之中亚地区处于中俄两国可控制范围,以战略伙伴关系指导同进共退,这个是以“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作平台,尽量争取中国在东南亚方面与台湾问题解决的战略时间,不让西边发生大规模的干扰,保障西边石油进口与原油管道畅通,就是其目的。
三、南联印度,稳住南亚局势,逐步加深与印度的关系,期待与印度合作经营南亚,这也是一个争取战略机遇期的方法之一。
从而解除中国南部的威胁,阻挡敌对国家对中国的合围战略。
经过这样的经营,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下过后的战略格局。
北边为俄国的领土,与俄国联盟显然北边无忧,西边是俄国的传统势力区域,有中俄联合牵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敌对国家的势力入侵。
南边与印度合作,使之敌对势力不能把印度作为遏制中国的对手,进而可以联合经营南亚地区,创出个双赢局面。
而中国可以集中精力,直接在东南亚营造出自己的势力区域,再而在南海扭转领土危机。
对于南海周遍国家的经营,中国显然也已经着手开始,这个在对菲律宾50亿美元贷款中可以看出一点眉目。
然后借助中亚的中俄联盟从陆地进入中东,同时借助与印度合作,从海路进入中东,双管其下。
这些战略大布局,首先我认为原油就是这个指向的驱动力,围绕这个主干逐渐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分配,这样的布局方式很实在,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成绩是:一,在“六方会谈”下,韩国已经与美日联盟出现裂痕。
二,台湾问题出现一丝转机。
三,中俄合作深化,在边界划定过后,北边相当安定,西边成为中国重要的原油管道进入口,在“上海合作组织”下面,军事合作也在积极地展开。
四,与印度初步达成分界协议,双方签定联合声明,已经具有了一个相当良好的开端。
在中国对于西南北三方的布局中,已经大致可以看出战略格局的轮廓,而在东边中国也有所收获,韩国与中国关系将更加依存,台湾问题也出现解决的希望。
这些,就是中国正在走的或者即将走的战略方向,联俄联印屏蔽西南北三个方向,奋力经营东南亚,最后全面进军中东,而石油危机就是中国战略大布局的第一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