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消化道隔离至粪便培养阴性:2次培养 ◆有关人员定期检查粪便: 从事饮食行业人员 托幼工作人员 自来水厂工作人员 若发现带菌者及时隔离、治疗
(二)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 (三)疫苗 ◆口服 ◆F2a“依链” 株 ◆可免疫6-12个月 ◆但与其他菌型无交义免疫
病案分析
女,6岁。因高热、惊厥12小时,神志不清3小 时入院。病人于12小时前突然发热,体温 38.8-40.2℃,伴有阵发性四肢抽搐,两眼上 翻,凝视发作3次,每次2-3分钟。给予降温处 理无效于3小时前发现患儿呼之不应,神志不 清,1998年8月30日急诊入院。
(三)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普遍易感 ◆免疫不持久
◆流行于夏秋季 ◆学龄前儿童及青壮年期为发病高峰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制 志贺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3要素: 1.细菌数量 2.致病力:志贺氏菌进入10-100个细菌可致病 3.人体抵抗力
痢疾杆菌

胃酸消灭大部份
小部份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繁殖 肠粘膜炎症和固有层小血管痉挛及细胞毒素作 用导致上皮细胞缺血、缺氧、变性坏死 ,肠粘 膜炎症、坏死、溃疡 腹痛、腹泻、脓血便 一般不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
思考题:
1.还应做哪些检查? 2.考虑什么病? 3.患者身上出血点如何解释?
案例分析
该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惊厥和昏迷, 而腹泻症状缺如,结合其发病在夏秋季,因此 很容易被误诊为乙脑。但乙脑的呼吸衰竭常先 于循环衰竭,前驱期比中毒性痢疾稍长,很少 发生出血点和瘀斑,脑脊液应出现病毒感染样 改变。又因患儿有高热、昏迷、休克和DIC的表 现,也容易使人想到流脑的可能,但流脑的脑 膜刺激征明显,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因此可 除外流脑和乙脑的诊断。
细菌性痢疾作业:
一.选择题:A型题 2岁儿童,突然畏寒、高热、抽搐、昏迷6小 时于8月10日入院。体查:T40.5℃,P130次 /min,BP8.6/6.2kpa(65/47mmHg),浅昏迷。 压眶有反应,瞳孔等大,对光反应存在,未见 瘀点、瘀斑,四肢厥冷,脉搏细弱,心、肺 (—)。腹软,颈软,克、布氏征(—)。 血象: Hb140g/L,WBC15×109/L,N 0.80,L0.20
2.病原治疗 (1)喹诺酮类:首选,疗程:5-7d(书中3-5天) ①诺氟沙星 ②环丙沙星 ③左旋氧氟沙星 ④司帕沙星 注意: 可影响骨骺发育,故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 不能用。
(2)SMZ-TMP 2片 Bid 注意:下列情况忌用 ◆严重肝病 ◆磺胺过敏 ◆血白细胞减少
5-7d
(3)其它药物:
2.临床资料: (1)急性期: ◆发热 ◆痉挛性腹痛 ◆腹泻、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 ◆左下腹压痛 ◆有些病人伴有恶心呕吐
(Baidu Nhomakorabea)慢性期:
◆有急性菌痢史,
◆病程超过2个月而未治愈者
(3)中毒型菌痢
◆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循环、呼吸衰竭 ◆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 ◆直肠试子采便或生理盐水灌肠液镜检: 白细胞、红细胞
4.中毒型:
◆多见于2-7岁儿童,成人少见 ◆肠道症状轻甚至开始无腹痛及腹泻症状 ◆发病24h内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
(1)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多见 感染性休克: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血压明显下降甚至为0 脉博细速到测不到 呼吸急促 紫绀、皮肤湿冷、花纹, 少尿或无尿 严重者可出现心、肾功能不全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六节
细菌性痢疾
概述: 定义: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 肠道传染病,故称为志贺菌病。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流行于夏秋季。 ◆主要表现: 急性起病 发热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
一.病原学
1.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菌 2.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痢疾杆菌分为: 4群40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毒力强 福氏志贺菌:多见 鲍氏志贺菌:国内少见 宋内志贺菌:多见 3.中国流行的痢疾杆菌优势株: 福氏和宋内志贺菌
1.最可能的诊断: A.中毒性菌痢 B.败血症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行性出血热
2.对患者的及时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脑脊液检查 B.大便培养 C.血培养 D.肛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 E.血液生化检查
甲硝唑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氨苄西林 头孢菌素
3.对症治疗; ◆降温:药物降温、物理降温 ◆止痛: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解痉
◆氢化可的松:用于毒血症状较重者
(二)中毒型菌痢 1.病原治疗:治程:5-7天 ◆喹诺酮类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 头孢三嗪 头孢噻甲羧肟 ◆氨基甙类和氨苄西林等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1-4d(数小时-7d) 病情: ◆志贺氏菌感染常最重
◆福氏菌次之,易变慢性菌痢 ◆宋内氏菌感染较轻,易误诊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一)急性期:急性菌痢分4型: 1.普通型(典型) (1)全身中毒症状:内毒素所致 ◆急起 ◆畏寒、发热 ◆头痛、乏力、纳差 ◆全身不适
(2)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3)大便: ◆一日数次至数十次 ◆开始黄色稀便,小数黄色水样便 ◆1-2日后转为典型粘液脓血便 ◆无粪质,不臭 (4) 体征: ◆全腹压痛 ◆以左下腹为重:为什么? ◆肠鸣音亢进
查体: 体温40.2℃,脉搏134次/min,血压为0。患儿 神志不清,四肢凉,皮肤发花,全身可见散在 出血点和少量瘀班瞳孔左3mm,右2.5mm,颈 软,无抵抗,心律齐,与脉律一致,两肺未闻 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脑膜刺 激征(—)。
化验:WBC×109/L,N0.9,BPC80×109/L, 腰穿,脑脊液细胞数6×106/L,其余正常。
3.实验室检查:
(1)大便镜检: 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 (2)大便培养: 痢疾杆菌(+)
(二)鉴别诊断
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 ①病原体:阿米巴原虫,散发性 ②全身症状: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症状 ③胃肠道症状:腹痛轻,多无里急后重,腹泻每 日数次,多为右下腹疼痛
④粪便: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有腥臭, ◆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雷-结晶体, 有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⑤乙状结肠镜检: 肠粘膜大多正常 有散在溃疡 边缘深切 周围有红晕
◆中毒性菌痢产生机理 志贺氏菌产生的内毒素入血
肾上腺髓质、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
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 急性微循环障碍 中毒型菌痢(休克型),脑组织病变严重者可 发生中毒性菌痢(脑型)
(二)病理变化: 1、病变部位: 乙状结肠、直肠病变最显著 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及回肠下段 2、病理变化: (1)急性期基本病变: 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炎症
(2)脑型(呼吸衰竭型):较严重,病死率高 ①烦躁不安、剧烈头痛、反复呕吐 ②血压偏高 ③嗜睡、昏迷、抽搐 ④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⑤可出现呼吸衰竭表现: ◆呼吸节律不齐 ◆深浅不匀 ◆叹息样呼吸
产生原因: 由于脑血管痉挛 脑缺血、缺氧、 脑水肿及颅内压高,严重者可出现脑疝。 (3)混合型: 以上两种表现同时出现,病情凶险。
中毒性痢疾 ◆多发于儿童,起病急骤,常以高热、惊厥、 休克或/和昏迷起病,而腹泻的症状可缺如 ◆需依据肛拭或灌肠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培养而 确诊。 ◆患儿的出血点和瘀斑应考虑为中毒性痢疾的 休克引起的DIC, ◆中毒性痢疾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病理改 变是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循环障碍,因此其 脑膜刺激征常为(—)。脑脊液检查可正常。
第三章 细菌性感染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基础医学部
课时安排:2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熟悉: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 了解:流行病学、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难点:鉴别诊断,中毒型菌痢的诊断及抢救
(二)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 大便培养+药敏:确诊 提问:如何提高大便培养阳性率? 2.特异性核酸检查 (1)核酸杂交 (2)PCR:粪便中痢疾杆菌核酸 (三)免疫学检测 优点:早期、快速 缺点:易出假阳性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夏秋季 进食不洁食物史 在外就餐或与菌痢病人有接触史 也可有一同就餐者集体发病
4.产生毒素 ◆内毒素: 引起全身毒血症状见于各型痢疾杆菌 ◆外毒素(由痢疾志贺菌产生称志贺毒素: 神经毒、细胞毒、肠毒素) 严重临床表现 志贺氏菌产生内毒素及外毒素 5.抵抗力较强 : 瓜果、蔬菜等存活1-3周,但对消毒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病人 ◆带菌者 (二)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水、食物、生活用品、手等 ◆苍蝇、蟑螂传播
五.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检查 1.血象: 急性期:WBC (10-20)×109/L,N 慢性期:轻度贫血
正 常 值: 显微镜计数法、自动血球仪法: 成人:4-10×109/L 儿童:11-20×109/L 新生儿:15-20×109/L
2.粪便检查 (1)粪便外观: 粘液脓血便、无粪质、不臭。 (2)镜下: ◇大量白细胞(≥15个/高倍) ◇脓细胞 ◇红细胞:少量 ◇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
2.慢性菌痢:要鉴别的疾病有: ◆结肠癌及直肠癌 ◆慢性血吸虫病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 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 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克罗恩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 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主要症状, 腹痛、腹泻、肠梗阻 发热 营养障碍等 ◇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
(二)慢性期: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 发生机制: 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②耐药菌株感染,福氏2α 型感染易导致慢性; ③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慢性疾 病状态 ④原有慢性病如慢性肠道疾病、慢性胆囊炎、 肠寄生虫病等。
慢性菌痢分型: ○慢性迁延型:最多见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痢疾史
3.中毒型菌痢: (1)休克型:◆应与败血症、休克型流脑鉴别
(2)脑型: ◆与乙脑鉴别
八.治疗
(一)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 (1)休息 (2)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 ◆粪便培养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3)饮食: ◆流质或半流饮食,少渣易消化
(4)补液: ◆口服:ORS ◆静脉补液: 葡萄糖 NS 5%碳酸氢钠
(2)慢性期:
◆肠粘膜水肿与肠壁增厚
◆溃疡不断形成与修复 ◆引起息肉样增生及疤痕形成 ◆并可导致肠腔狭窄
(3)中毒型菌痢: ◆突出病变为:
全身多脏器的微血管痉挛及/或通透性增加 大脑及脑干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及点状坏死;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上腺皮质出血及 萎缩:见于部分病例 结肠局部病变很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溃 疡形成
2.对症治疗 高热、惊厥: ◆物理降温加药物降温
◆必要时采用冬眠疗法 氯丙嗪+异丙嗪
3.休克型:抗休克五大程序 (1)扩容:GS、低右 (2)纠酸:5%碳酸氢钠 (3)血管活性药物:654-2,酚妥拉明等 (4)强心:西地兰 (5)肾上腺皮质激素
4.脑型:似乙脑的抢救 ◆脱水 ◆解痉:山莨菪碱等 ◆激素 ◆防治呼衰
2.轻型: ◆主要为腹泻 ◆大便一日数次,有粘液稀便 ◆低热,无脓血, 有轻微腹痛及左下腹压痛, 里急后重轻或缺如。 ◆大便培养可阳性。 ◆可于3-7d痊愈,也可变慢菌痢
3.重型 ◆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善不良患者 ◆急起发热 ◆腹泻:30次/分以上,甚至大便失禁 ◆排稀水脓血便 ◆腹痛 ◆里急后重明显 ◆后期:严重腹胀及中毒性麻痹 ◆呕吐常见 ◆部分:中毒性休克 ◆少数:心、肾功能不全
(三)慢性菌痢 1.药物使用原则: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疗程足:10-14天 ◆联合 ◆2-3个疗程 ◆大便培养3次阴性方可停药
2.局部用药:
◆ 0.5%黄连素 ◆ 5%大蒜素液 ◆抗菌素 ◆小量强的松(增加其渗透作用) 保留灌肠 10-14天一疗程
3.增强机体抵抗力 ◆生活规律 ◆适当锻炼 ◆避免过劳与紧张 ◆进食营养丰富食物 ◆少渣无刺激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