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光与光合作用(Ⅱ)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3-
5.4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必修 一(共51 张PPT)
A.2、4、6 B.2、3、7 C.4、5、6 D.2、6、8 解析:光反应产生ATP、NADPH和氧气。 答案:D
-8-
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化能合成作用 1.光合作用的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影响因素 温度的高低 光照的强弱 光的波长
-4-
(2)暗反应阶段 ①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②条件:需要多种酶参与。 ③过程 CO2的固定: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 与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 C3的还原: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 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 糖类。
5.4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必修 一(共51 张PPT)
答案:C
-32-
5.4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 物必修 一(共51 张PPT)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分析下图,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
①水的光解:2H2O 4H++O2+4e②NADPH 形成:NADP++H++2e-
NADPH
③ATP 的合成:ADP+Pi+能量 ATP
① CO2 的 固 定 :CO2+C5
2C3 ②C3 的还原:
2C3 (CH2O)+C5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换

(DADP++H++2e→NADPH)
讨论4.归纳总结该实验发生的反应式?
水的光解:H2O 光
NADAPDHP++OPi2
光 ATP

光合作用的原理
The principle of photosynthesis
一、探究历程
思考·讨论
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绿藻)做了
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 像这样,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
作希尔反应。
讨论:1、写出水的光解的反应式? 2、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是否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 不能说明。可能来自H2O和CO2 3、希尔的实验是否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光能
O2
2C3 固定
光解 酶
NADPH
供 能

多种酶
NADP+ ATP 供能

参加催化
CO2 C5

ADP +Pi
(CH2O)
条件:光、色素、酶
条件:CO2、多种酶、ATP、 [H]
场所:类囊体薄膜
场所: 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2H2O 光 4[H]+O2

物质变化:CO2+C5
C3
NADP++2e-+H+
实验结果3:实验表明,在酶的作用下,CO2与植物本身存在C5形成C3,同时 C3可还原成C5和(CC3

2C3
C5+(CH2O)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的反应简式
光能
CO2 + H2*O 叶绿体 (CH2O)+ *O22
代表糖类 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反应式
光能
6CO2 +12H2O叶绿体 C6H12O66+O2 +6H2O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反应与暗反应是怎样划分的? 根据反应是否需要光能
2.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与联系?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H2O 水的
光解
光 叶绿体

中的色 素
光反应阶段
O2
[H]
供氢 酶
2C3
CO2
ATP

ADP+Pi
多种酶参加 催化
C5
(CH2O)
暗反应阶段
H2O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过程 项目
反应时间 场所 条件
光反应阶段
短 、快
类囊体薄膜上 光、色素、酶
物质转化:
光合作用的实质:
无机物(CO2和水) 糖类、氧气
能量转化:
光能光反应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能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暗反应 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照、温度、CO2浓度、水、矿质元素等
1. 光照
作为光合作用的动力
在生产上的应用 (1)间作套种 (2)通过轮作,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3)通过合理密植,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4)温室大棚,使用无色透明玻璃 (5)防止营养生长过强,导致叶面互相遮挡,
1.自养生物: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转变 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的一 类生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 光合作用 (2)

高中生物必修一 光合作用 (2)
探究:环境因素(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P104 (2)如何定量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光合作用的强度可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 原料的消耗或产物生成 的数量来定量的表示。
实验目的:探究光照强弱 CO2消耗量 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O2的生成量
2.变量分析:
3.步骤分析P105

放 量
A
B
光照强度
0
A
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区别呢?
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强度:即光合作用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制造的有机物
或消耗的CO2或产生的氧气表示
一、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CO2 吸
光合速率(强度)

C
0
B
D
A
CO2 释 放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CO2 吸 收
光合速率(强度)C
0B
D
A
真光合和净光合图解
CO2
CO2
真光合:光合作用 产生的O2
O2
同化的CO2
光合作用制 O2 造的有机物
固定的 CO2
叶绿体吸收 的CO2
光合作用消 耗的CO2
净光合:O2的释放 植物干重 的增加量
CO2的吸收 光合作用积 累的有机物
三、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 作用速率。
(1)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光合产物越多。 运用:套种(轮作)、复种
(2)光质(光的成分): 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一样, 红光和蓝紫光最适合光合作用,吸收绿光最不适
宜, 运用:建温室时,选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或塑料薄膜)做顶 棚,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二)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5.4-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二)

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二)【教学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相识过程。

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理、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反应场所、原料、产物和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的发觉及探讨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课时支配】 3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每一片绿叶就似乎是一个“绿色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有机物,绿色植物生产有机物的过程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完成的呢?完成这项生理过程的场所是哪里?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分别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日来共同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学问点。

进而绽开本节内容。

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细致默读课本P101--102页“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部分内容。

完成下列填空:1.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全来源于土中。

2.1648年,海尔蒙特(比利时)做了盆栽柳树称重试验,得出柳树生长所需的养分物质是从水中获得。

他没有相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加了有机物的形成。

3.1771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出名的试验,通过试验他得出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他并没有发觉光的重要性。

4.1779年,荷兰的英恩豪斯证明5.1785年,由于发觉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汲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804年,法国的索叙尔通过定量探讨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生长的原料。

7.1845年,德国的梅耶依据能量转化与明确指出8.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发觉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他做了一个试验,通过试验,胜利的证明9.1880年,美国的恩格尔曼发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高中生物 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课内探究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课内探究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内探究案(二)班级姓名学号一、【教学目标】1、光合作用的过程2、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二、【重点、难点】1、重点:⑴光合作用的过程。

⑵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课内探究】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分为和两个阶段,前者进行的场所是,后者进行的场所是。

2、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试用图解表示。

例题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正确反映能量流动途径的是()A、光能→ATP→葡萄糖B、光能→叶绿素→葡萄糖C、光能→C5→葡萄糖D、光能→CO2→葡萄糖【精讲点拨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例题2、光合作用过程中, 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葡萄糖所需能量分别来自: ( ) A .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和光能 B.都是呼吸作用产生的AIP C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 .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精讲点拨2】叶绿体处于不同条件下,C、C 、[H]、ATP 以及(CH O)合成量的动态变化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与C5、[H]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上升、下降、上升B.下降、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上升D.上升、下降、下降 知识点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思考: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例题4、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B. 温室栽培时,在晴朗的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C. 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 2的浓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就越大D. 若土壤中缺乏N 、P 、Mg 元素,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会受影响 知识点3:化能合成作用1、化能合成作用概念:。

2、实例:硝化细菌 2NH 3+3O 2 —→2HNO 2+2H 2O +能量2NHO 2+2O 2—→2HNO 3+能量 6CO 2+6H 2O C6H 12O 6+6O 2【精讲点拨4】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的比较能量例题5、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A、具有NH3及缺氧B、具有NH3和氧C、具有硝酸及缺氧D、具有硝酸和氧四、【课堂检测】1—7 C 8 B 9(1--3)A(4)B1.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是()A. 光能→ADP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B. 光能→叶绿体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C. 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D. 光能→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C. 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D. 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3、暗反应中C3被还原的条件是()A.ATP、酶、还原氢B.ATP、氧气、还原氢C.水、ADP D.CO2、酶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CO2的固定发生在A.有光条件下 B.无光条件下 C.红光和蓝紫光条件下 D.有光或无光条件下5、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A.叶绿体外膜B.类囊体C.叶绿体基质D.叶绿体内膜6、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与CO2固定有关的物质是 ( )A.水 B.[H] C.ATP D.五碳化合物7、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CO2的固定B.叶绿素吸收光能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ATP的形成8、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9、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请回答:(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④____________。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含解析)5.4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含解析)5.4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 必修一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学案2【高效导航】1.学习目标:①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②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③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④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2.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3.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看”—知识经纬“导”—自主预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2.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①场所:叶绿体的____________上。

②条件:____、色素、酶、水等。

③物质变化:将水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将ADP 和Pi 合成________。

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活跃的________。

(2)暗反应:①场所: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中。

②条件:________、[H]、ATP 、CO 2等。

③物质变化CO 2的固定:C 5+CO 2\s\up7(酶(酶)――→酶________。

C 3的还原:2C 3+[H]酶ATP ――→酶ATP________。

④能量变化: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的数量。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包括空气中________的浓度、土壤中________和矿质元素的多少、光的________以及温度的高低等。

4.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某些细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_______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________的合成作用。

(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__________氧化成__________和________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将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________。

“学”—互动探究探究一 光合作用的过程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如何理解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关系?提示:光合作用的过程,按其是否需要光,将其划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2.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滤 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个角,并在 距这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 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等 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画线一定要细、 直、齐)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
倒入烧杯中,将滤纸 条(有滤液细线的一 端朝下)轻轻插入层 析液中,随后用棉塞 塞紧试管口。注意: 不能让滤液细线接触 层析液(防止色素溶 解到层析液中而得不 到清晰的色素带)
叶 绿 素 : 吸 收 蓝 紫 光 和 红 光
注: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
反射回来,所以叶片才呈现绿色。
问题探讨
有些蔬菜大棚内悬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 管,并且在白天也开灯。
1.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同颜色的光
讨 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 论 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不同颜
色的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CO2
+
H2
*
光能
O叶绿体
(CH2O)+
*
O2
5、光合作用过程
(1)光合作用分为哪几个阶段?分类依据是什么?
(2)每个阶段反应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如何?
类囊体膜
H2O
光反应阶段

进入叶绿
体基质,
[H] 参与暗反

Pi +ADP 场所: 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
ATP 供暗反
应使用
条件: 光、色素、酶 水的光解:H2O
在1961年获得诺贝 尔化学奖
思考与讨论:
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
是什么?其化学反应式是? 原料— CO2和H2O;场所—叶绿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光合作用2精编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光合作用2精编版
产生了什么物质?
(观察后回答:[H〕、O2、ATP。)
讲述:氢和氧一定来自水,ATP来自ADP与pi。因此,在色素吸收的光能作用下,水分解成了[H]和O2,ADP与pi合成了ATP。
小结:由此可见,在叶绿体囊状结构上进行的反应是需要光和色素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了光能,并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回答:色素存在于基粒的囊状结构上。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引言:很好,通过上节课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生理过程的复杂——将很简单的无机物——CO2、H2O合成了生物必需的有机物,释放出了氧,并且储存了能量。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地球上没有了光合作用,将会怎样呢?
(回答:空气中CO2会越来越多,最终会使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包括人类,窒息而死;人们将得不到各种食物;能源将更加缺乏等等。)
同学们在观察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时要抓住关键——光能这一因素,看一看光能是被基粒的囊状结构吸收利用了,还是被基质吸收利用了呢?为什么?
(观察后回答:被基粒上的囊状结构吸收利用了。因为在囊状结构上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
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一复杂过程分为两部分:(教师分步演示)首先同学们注意囊状结构的部分,它利用了什么物质?(观察后回答:H2O、ATP、Pi。)
具体的反应过程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从物质变化看:首先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其中一些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被氢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三碳化合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又进入化学反应的循环圈而重新被利用。
从能量变化看: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板书)
(答:能够有效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PPT课件

光合作用探究 —德国的梅耶


能 德国 学 梅耶 能
储存在什 么物质中?
什么是光合作用?
归纳和总结
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 (1)物质条件:
原料(CO2、H20)、 酶、 光合色素 (2)能量条件:光能 (2)结构条件:叶绿体 (3)环境条件:
光、CO2、温度、H2O、矿质元素、 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1)CO2和H20生成了有机物和O2 (2) 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化学能)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美C0国2 鲁宾和卡18门02 实验C1(8O2同位素标记0法2 )



H2180


H20

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是怎样合成的?
美国卡尔文
用14C标记14CO2,供小球 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 CO2中的C的去向,称为卡 尔文循环。
卡尔文循环:CO2 → C3 → (CH2O)
归纳和总结
定义: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 物,并释放出O2的过程。 反应物、条件、
场所、生成物
CO2+H2O
叶光绿能体(CH2O)+O2
糖类
光合作用依托的物质和结构条件
• 叶绿体 • 光合色素
叶绿体的结构
类囊体
基质
外膜 内膜 基粒
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布在_类__囊__体__的_薄__膜_ 上
——光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和概述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范.海尔蒙特(1642)
柳树增加 的物质来源 于水!
柳树增重:74.47kg
土壤减重:0.06kg

光合作用的原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光合作用的原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 植物通过叶绿体,利 用光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 量的有机物,并且释
场所:叶绿体
条件: 光 原料:CO2 、H2O 产物:O2 、(CH2O)
放出氧气的过程。
CO2 + H2O
光照 叶绿体
O2 + (CH2O)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人们常常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这个条件,将光合作用全过 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大的阶段。请阅读课本P103~104页 的内容,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叶绿体中 色素

ATP
H2O 光 2[H]+1/2 O2 ADP+Pi+光能酶 ATP
ADP+Pi 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阶段 ①暗反应的场所是在何处?
②暗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是否一定不能 有光?
③CO2发生了哪些变化? ④暗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 试用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光能
ATP中活跃化C学5 能
稳定化学能
关系
1、光反应为暗反应准备了还原剂[H]和能量ATP; 2、暗反应为光反应补充消耗掉的ADP和Pi。
1.光合作用的概念 2.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
可见光
2H2O O2
光解

吸收
4[H]
色素分子
ATP 酶
还 原

ADP+Pi
2C3 固定 CO2
多种酶 C5
(CH2O)
1.光反应阶段 ①光反应的部位是在何处? ②光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③色素吸收的光能有哪两个方面的用途? ④光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试用反
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⑤光反应中产生的[H]和ATP到哪去了?

光合作用的原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光合作用的原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光 H2O
NADPH ATP
2C3
CO2
固定
ADP+Pi NADP+
还 原
C5
(CH2O)
基质
O2
暗反应的物质变化: ①CO2的固定; ②C3的还原
暗反应的能量变化: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等有机物中
稳定的化学能
请思考课本P104“思考•讨论”,并尝试回答。
1.光反应和暗反应在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 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等方面有什么区别?
所需条件
光反应
暗反应( 碳反应)
进行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1.光反应和暗反应在所需条件、进行场所、发生的 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等方面有什么区别?
光反应
暗反应( 碳反应)
所需条件
必需有光
有光或无光均可
进行场所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水光解为O2和H+; CO2的固定
物质变化
ATP和NADPH的合成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第二小节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
• 知识目标
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 核心素养
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 和暗反应过程,认同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生命观念——用物质和能量观,阐明光合作用过 程,能初步用结构和功能观,说明叶绿体是光合 作用的场所。
你能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用化学反应式
来概括光合作用的过程吗?
(1)概念: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叶__绿_体____,
利用__光____能,把____二_氧__化__碳___和___水___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__有__机__物____,并且释放 出___氧__气___的过程。 (2)反应式: CO2+H2O―叶光―绿能体→(CH2O)+O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4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54光与光合作用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B 细胞呼吸强度(光照强度只有在 B 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


长),B 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线
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 C

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 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限制 C
BC

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内部因素是色素含量、酶的数

量和最大活性,外部因素是 CO2 浓度等除光照强度之外的环境
归纳总结
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本质影响
影响因素
产生影响
影响过程
影响水的光解产生[H]
光照强度
主要是光反应阶段
影响 ATP 的形成
CO2 浓度 温度
影响 C3 的合成 影响光合作用的
酶的活性
主要是暗反应阶段
跟踪训练 3 下列关于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B.温室栽培时,在晴朗的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大 光合作用强度 C.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 CO2 浓度越高, 光合作用强度越大 D.土壤中缺乏 N、P、Mg 元素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强 度不受影响
答案:B
三、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1.光质 (1)由于色素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多,吸收绿 光最少,故单色光中,红光下光合速率最高,蓝紫光次之, 绿光最差,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 (2)应用 ①温室大棚使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或薄膜); ②若要降低光合作用,则使用有色(如蓝色或绿色)玻璃 (或薄膜)。
解析: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故光照相同时, 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 光合作用酶的活性增强,能够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 围内,随 CO2 浓度升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大,但超过一定 范围,光合作用强度反而降低(CO2 中毒)。N、P、Mg 元素 是植物的必需元素,缺乏时会影响植物体内酶、叶绿素等的 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
3.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图1中A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作用速率 等于 呼吸作
用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
的最低浓度。B和B′点都表示CO2 饱和点

4.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温度
直接影响 酶的活性
归纳提升
多因子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分析
(1)曲线分析 P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 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Q点: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影响光合速率,要想提高光 合速率,可适当提高图中的其他因子。 (2)应用: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 温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增 加CO2浓度,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可适当增 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
题组一 分析单一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解题探究
1.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和光照强度(L)的影响。如图
表示植物在3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分析在 -5~0 ℃和20~30 ℃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分别是( )
A.L、T C.T、L
B.T和L都不是 D.T、T
解析 在-5~0 ℃范围内,光合速率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 增大,所以限制因素是温度;在20~30 ℃范围内,光合速 率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所以限 制因素是光照强度。 答案 C
思维建模
“三看法”解答坐标曲线题 解答坐标曲线图类的题目要遵循的步骤是:第一看坐标图 中横、纵轴的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结合教材联 系相应的知识点;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即始终点、转 折点、交叉点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第三看曲线的变化趋 势及含义。
题组二 多因素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分析 3.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 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 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 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 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
解析 x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较少, C3化合物的浓度较y点时高,A项不正确; 题目中提到已是在适宜温度下,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 光合作用速率,B项不正确; 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因素是光照强度,C项不正确; 一般情况下,在适宜温度和同等光照强度下,提高CO2浓度 可大幅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D项正确。 答案 D
2.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 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 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 果发生了如图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2.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联系
解析 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乙图表 示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分析甲图中某点上的限制因素时, 要看其是否达到饱和点。如果没有达到饱和点(如a′点), 则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即光照强度;当达到饱和 点以后(如b′点),则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以外的 其他因素,如温度。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时,光反应速率加 快,产生更多的[H]和ATP,短时间内C3的还原速率加快而CO2 的固定速率不变,故C3的含量会减少。 答案 D
解析 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相同的CO2含量时,植物对 白光的吸收值大于红光,因此光合作用强度较大,即a为白 光,b为红光。 答案 A
4.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浓度条件下光合速率 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在a′点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在b′点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速率会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降低 C.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速率的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会增加
。一般植物在10~
35 ℃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AB段(10~35 ℃)随温度
的 升 高 而逐渐加强
, B点(3光5 合℃酶)以活上性由于
下降,光合作用开始下降,50 ℃左右光合作用停止。
深度思考 (1)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 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的CO2 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 玻璃容器内CO2浓度降至一定水平后保持相对稳定。 (2)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作物提高产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 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温,可以提高作物产 量。
原料 产物
知识梳理
通过光合作 消耗的数量
生成的数量
2.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 细胞呼吸

AB段:光合作用强度 小于
细胞呼吸强度;
B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
强度 相等
时的光照强度);
BC段: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
细胞呼吸强度;
C点: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
考点二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知识梳理 解题探究
知识梳理
1.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区别
项目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物质 变化
无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
能量 变化
光能→化学能(储能) 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放能)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
场所 条件
叶绿体 只在光下进行
第11讲 光与光合作用(Ⅱ)


考点一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考点二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构建知识网络 强记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练出高分
考纲要求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考点一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知识梳理
解题探究
1.光合作用强度
(1)含义:植物在单位时间内
用制造糖类的
数(2量)指。标:一定时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