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教师培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然而培训的实效性并未尽如人意,比如多数学校都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然而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学校来说“请进来”花费太高,“走出去”的教师又太少。“请进来”就是把一些专家或者有名的学者请到学校来指导工作,或者给教师上示范课,或者进行专题的讲座等等;“走出去”就是学校派出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或者社会上主办的各级各类研讨活动和培训活动。这些方式,表面上风风火火,热闹非常,但前者条件比较好的重点学校可以承受,而普通的学校是无法承担的。而且对于普通中小学,由于和上级业务部门没有或者很少有直接的联系,往往也请不到专家,再者由于经费有限,有些学校也不愿意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而后者,受益者往往是少数人,而且这部分人本来就是学校的领导或者骨干教师,本身就能够自觉地接受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知识,其促进作用不大。鉴于此,为了学校新课程正常、稳步的推进,在不抛弃过去那种“请进来,走出去”模式的同时,我们必须探索一条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寻找一种全新的、有实用价值的培训方法,实现教师培训的最大规模和最大效益。
一、按需培训
开设适合学校和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是教师培训有效的前提。日常培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线教师想要的培训,培训机构提供不了,而一线教师不想要的培训,却被统一要求参与,教师被动的听,这与学生被动地学道理是一样的,这种整齐划一与教师需求相背离的培训其效果的低下可想而知。这就需要培训部门尤其是培训部门的教师在培训前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和满足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和工作需要,以便制订出针对性强、内容合理的教师培训课程。教师培训应着眼于教师需求,立足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师发展,这是教师培训课程设置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因素。鉴于此,我校针对教师实际制定出个性化培训方案,包括理论通识培训,学科课程培训,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等共七大模块。每个学期由教师自选两个模块进行培训,由科研室会同教导处进行考核验收。学校还通过以学年为单位,以学科为目标,采取每周听一个学科课,跟踪评课、导课,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以及下一阶段的进度安排、内容难易度搭配、重点落实等。使每位讲课教师认识到不足,在同伴的互助下愉快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教师得以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培训管理者要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保证培训少一些曲折,多一点引领;少走一些弯路,多出一点实效。
二、“土八路”式培训
选择合理的培训方式是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关键。一般来说,教师培训的方式主要有训练
指导模式和实践活动模式。训练指导模式往往以培训者讲授的方式,传递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培训的内容一般学术性较强而应用性较差,与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相差较远,在现实的教师培训中尽管流行但实效性并不能令一线教师完全满意。实践活动模式以受培训教师参与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这种模式组织方式比较分散,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学员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和切磋反思,并能得到专家的反馈引导点拨提升,通过培训教师就能在切身体察和交流指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这种培训模式由于是以活动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要,广受教师推崇且实效性十分明显。比如:根据本校实际,我们领导分工定任务开展了高三学年调研课听评课活动,就是每周由一位领导牵头集中听一个科目的课,集体评课,针对听课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普遍且突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成调研小报告,针对这些问题,经过集体讨论,进行一次真诚的交流和务实的学习,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落实到下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去。过一个月,带着问题再进行听课,评课,检查整改情况。同时查找出新问题,汇成调研报告,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这种土八路式的培训方法效果显著,不伤教师积极性,深受教师喜爱。
三、小课题研究
在2008年初,学校科研室会同教导处,针对新课程实施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研究的总课题,然后把总课题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课程下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的总课题,再把总课题分解成一些学科或者小的课题,如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影响学生有效性学习的因素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教师教学方式有效性研究等子课题。开学初,学校公布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培训计划、已经确立的课题以及分解成的若干子课题及其实施方案。当教师有一个大致了解后,按照教师、教研组长、中层领导、校级干部的顺序选择课题。通过这样的顺序来选择研究课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部分教师对部分领导的疑惑因素。学校对教师承担的课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有新课程理念;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有个案分析;要有研究细节等。当教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有关材料,积极在课堂中实践,并开展大规模的阅读,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和同事作一些私下的交流和合作,集中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在教研组会上集中了本学科所有的教师,每位教师都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本学科的特征,谈自己对研究课题的构思,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在例会上先行交流。教师同行之间互相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意见,尽可能集思广益,以使自己的观点更有新意、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实际,做到课堂有效乃至高效。今年年初我校又申报了省级重点课题《‘导学-自学-互学’模式的研究》,先在数学、化学、地理、物理四个学科试点,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点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整个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实验教师尝到了甜头。特别
是数学科在今年的高考中表现突出,晋身为继延边二中、敦化实验之后的第三位。本学期各个学科教师积极响应,在使用导学案时,做到“低起点、慢进度、重基础”。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改理念。通过小课题研究,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学校培训中,由科研室独立承担,费力不讨好、效果不佳的教师培训模式。每一个教师积极与同事交流与合作,自觉参与课堂改革,使教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和提高,使我们的教师俨然已经成为了某一方面的“新课程教育专家”。
四、经验共享
学校利用教师大会,压缩领导发言的时间,尽可能少讲,最好不讲,把多余的时间留出来,由外出学习回来的领导、教师主讲,带回的一点成果,大家共同分享,及时推广应用。让大家一起学习新课程的思想、观点和案例。一方面进行学习汇报,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研究课题的讲座。更多时候,我们的主讲人总是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现实情况,在对比中谈经验和看法。在实践过程中,听了一些领导、老师的讲座后,不少教师都评说这种培训比听专家们讲座的效果好,因为贴近学校的教育实际,讲的都是身边的事例,所以更有启发、更受益处。本学期学校组织高三同学科教师坐在一起讨论,让外出学习教师先谈高三备考培训学习体会,再由老高三教师谈上一年高三备考经验,领导及本学科教师再结合听课情况评高三教师课,使教师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这种经验共享培训模式,尝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够迅速进入新课程的角色,让每一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新课程教育的专家。
五、科学管理
就如同学生厌学一样,一些教师也存在厌训的心理,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主动性不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除了在健全培训制度和加强过程管理做文章之外,也要从心理的角度去衡量。教师的阵地在课堂,学习的目的也同样在课堂,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还必须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培训的重点应放在课堂,使教师将自己学到的新课程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思想和实践,从而使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培训与教学同步,教学相长,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需要统一起来。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教师如在生理、安全以及归宿与爱的需要方面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满足,这时候就有了更高层次的需要。根据我们设计的方案,外出学习的教师本人要对其他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首先是通过外部(学校方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教师本人能够主动地自我增加压力,自觉认真地接受培训,不再有外出受训的时候屡次有出去购物、逛街等事件发生。外出学习的教师回到学校要培训本校教师,要讲出学习的体会,学到的真东西来。改变了过去流于形式、被动接受的教师培训方式。同时由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