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39张)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39张)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李清的词可以南渡为界, 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 分为前后两期。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 故国、 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 旧事的深情眷恋 的深情眷恋。 旧事的深情眷恋。
《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 下片由远及近, 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 表达出三种境界。 寻寻觅觅” 写人的动作、神态; 表达出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冷 清清” 写环境的悲凉; 凄凄惨惨戚戚” 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的巨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 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 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 过雁” 下阕用“黄花” 梧桐” 细雨” 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课件[39张]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课件[39张]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却上”两个词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 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 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 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 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下片写 重九感怀。
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东篱把酒黄昏后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 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 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 意。
◎上片与 秋凉情景。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 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
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 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 的原因。
◎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 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 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 "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 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 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故居图片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 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 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 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 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 丈夫未竟之功。

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共35张PPT)

李清照词两首 课件(共35张PPT)

人评清照词:“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
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精选版课件ppt
2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 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 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 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 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 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 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 华赡,逼近前辈。”
学 科网
精选版课件ppt
1
•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 人,济南章丘人,婉约 派代表词人。有《易安 居士文集》《漱玉词》 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 《声声慢》、《一剪 梅》、《如梦令》等。
李清照的词创意出奇,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
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
精选版课件ppt
3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 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 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 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 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 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 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 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 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精选版课件ppt
4
1127年赵明诚南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精选版课件ppt
32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精选版课件ppt
15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 伊世珍《琅嬛记》载: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 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 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 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 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三句绝佳’。

李清照词二首ppt24 课件下载

李清照词二首ppt24 课件下载
情疏迹远只香留。”
⑴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⑵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⑶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思考1 :词中怎样描写桂花的特点?
前句重在赋 “色” ,兼及体性;后句重在咏怀, 突出“香”字。
“暗”“淡”“轻”三字是形容桂花的色是暗 黄、淡黄、轻黄。 “体性柔”说这种花的花身和
思考3: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 中秋。”如何通过议论表现桂花的特点?
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 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 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
拟人 抑扬 衬托
是议论的第二层。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 前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
经过这样的对比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 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 之冠。
古人咏物,往往托物言志或者托物抒情。 李清照借“桂花”表现了怎样的情志?
桂花,正是作者傲视尘俗,乱世挺 拔的正直性格的写照。桂花的品格和处 境就是作者的品格和处境。她对这种品 格的自珍和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志 趣的自珍和自信。
本词有什么写作特点?
1、象征、对比、抑扬、衬托等手法的运用。
2、“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 入词,托物抒怀”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 第一层议论。“梅定妨,菊应羞,画栏开处 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 生活,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
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 国、思乡。主题的社会意义也扩大 了,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 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李清照词的特点:

李清照词两首 公开课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 公开课课件

叠词
寻寻觅觅
内容
情感
描摹了词人的动 作和神态 表现出国破、
家散、夫亡带 渲染了环境的悲 来的剧痛哀伤 冷冷清清 凉 以及孤独寂寞 、茫然无措的 凄凄惨惨戚戚 描摹了诗人的伤 情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虽然喝了几杯淡酒,又怎能抵挡傍晚时秋风的寒 凉呢?有一群大雁,向南飞去,这正是我伤心的 时候,那身影,那叫声,却又是旧时的相识。
为伊消得人憔悴
• 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赵明诚在 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 居住。夫妻暂时分别,李清照写了这 首词给赵明诚,以寄思念。传说李清 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 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合眼,作词数 阙,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 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
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 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 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 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 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 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 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 ,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 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 《漱玉词》辑本。今有《李 清照集校注》。
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这黄昏时节,又下起了细雨,梧桐叶子落下的水滴,声声入耳, 令人心碎。此情此景,一个“愁”字怎么概括的尽?

李清照词两首 公开课PPT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 公开课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4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5
声声慢
秋季
淡酒 晚风过雁 凄惨 黄花 梧桐 细雨 悲凉

8

这两首诗同是怀人,同写愁思,蕴含的情
感有何不同?
醉花阴 声声慢
怀离人 离别相思的 两地分居 “小我”闲愁
国破之恨 怀亡人 沦落之悲 阴阳两隔 夫死之痛
“大我”哀愁
愁有希望 愁得绝望


9
2

“醉花阴”之愁,瘦形消容;“声声慢” 之愁,椎心蚀骨。“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将愁思写得异峰突起,成 为千古绝唱。
抒情深挚:愁态—愁境—愁心
造句精警,创意出奇,卓绝千古。

12

自成一家
我 看
当 行 本
词 家 大
易 安 词体




123易 安...语 情 重言 音感浅 韵表显 尚现自 典形然 雅象韵 意富味 境有无优美穷美感清照
1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愁是原因,瘦是结果,形象鲜明生动。 • 3.情感真切自然,细腻婉转。“帘卷西风”
巧妙衔接室内室外,使黄花之喻自然,愁情千 回百转。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声声慢》首句:连叠十四字,统纳全篇, 并突出了诗人百无聊赖,心神不定的神态,表现 诗人悲深愁绝的痛苦心情,诗人连遭不幸,于是 她苦苦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然而,找到的只是 “冷冷清清”,而“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痛之 深。全诗抽绎难尽的愁思,便由此延展而出。
课堂讨论
3、两首词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请谈谈你 的感想。
课堂讨论
1、这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 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
《醉花阴》前期 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课堂讨论
1、这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 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
《醉花阴》前期 抒发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声声慢》后期 对国破家亡夫死,受尽折 磨,颠沛流离的深沉哀叹。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 “黄花”不失孤芳自赏的情调、诗酒自遣的 潇洒; 后 “满地黄花堆积”,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 零的处境,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伤。
课堂讨论
4、同是写“愁”,两词有何不同? ①前 以“愁”发端,后 以“愁”结。 ②愁之风神不同,人之形象迥异。 ③“黄花”及“酒”类似,情调心境迥异。
前 “酒”是相思的载体,是才情的伴侣,表达 一个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后 “酒”是凉薄的安慰,是生存的一丝寄托, 词人欲借酒暖身,却融化不了心头的冰霜。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薄雾 浓云 玉枕 纱厨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课堂讨论
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 哪些意象?
前:薄雾 浓云 玉枕 纱厨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后:淡酒 晚风 归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黄昏
链接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常用意象,例 如:“、夕阳”、 “流水、落花” 、“鸿 雁”等,它们都代表了什么呢?

2024年度《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2024年度《声声慢》李清照ppt优秀课件

01
明确评价标准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完成作业的时间、准确性、创新性等方面,确保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02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8
2024/3/23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9
2024/3/23
体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2
2024/3/23
13
2024/3/23
李清照的词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词作,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
词中所表达的对人生、爱情、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对于现代社会人们关注内心世界、追求精神寄托具有重要意义。
彰显人文关怀
虽然时代变迁,但李清照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境和人生智慧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学习这些词作可以启迪现代人的心灵世界,提供情感寄托和人生指导。
启迪现代生活
14
2024/3/23
04
CHAPTER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比较阅读
15
2024/3/23
这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之一,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春游经历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分层次设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与《声声慢》意境相符的小诗或散文等。
个性化设计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多样化形式
27
2024/3/23

有效指导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黄花”及“酒”相似,情调心境迥异。
《醉花阴》中的黄花仍不失孤芳自赏的情调和 诗酒自适的潇洒。 《声声慢》中则是满地黄花堆积。表现了词人 晚年孤苦飘零的处境,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 哀。 《醉花阴》中的酒是相思的载体,是才情的伴侣。 表达一位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声声慢》中的酒,是凉薄的慰藉,是生存的一 丝寄托,词人欲借酒暖身,却融化不了词人心 头的冰霜。
前者是“帘卷西风”,富含想象与联 想,也许远道而归的夫君翩翩而入,也 许想到曾经二人双双卷帘入室;也许风 解人意,催词人莫在夜凉中再作逗留… 富有诗情画意。 后者是“晚来风急”直抒胸臆,急风 中,难存点滴暖意;急风中,记忆变成 碎片;急风中,难理愁绪,急风中,最 难将息,单薄此身流离无寄…

前者是“东篱把酒黄昏后”,黄昏,似是 词人等候的起点时刻。到了黄昏,就应彼此的 心灵之约来到东篱遥相问候。虽然思念着的人 并不在身边,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爱 侣之间的情意应该是可以遥相感知、心有灵犀 的吧。 后者的“黄昏”似是词人苦捱的终点时刻。 好不容易才独自熬到了黄昏,但又要怎样继续 熬过黑夜,则又是更深的痛苦,更大的煎熬。 所以《声声慢》中的黄昏,充满了完全的冰 冷和绝望,而《醉花阴》中的黄昏,尚存一丝 想象的浪漫和甜蜜

4、同是写“愁”《醉花阴》和《声声慢》 有何不同?
(1)、《醉花阴》以“愁”发端,《声声慢》以 “愁”作结。 (2)、 “愁”之风神不同,人之形象迥异 《醉花阴》中所见的愁是迷蒙而华丽的, 《声声慢》中所见的愁是孤标而凄清的。 《醉花阴》描写了一位敏感多才的少妇在重阳佳 节对远方丈夫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描写了一个孤孀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 乱离,孤独寂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为了突也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哪些 意象? 《醉花阴》薄雾 浓云 玉枕 纱橱 淡酒 黄昏 西风 黄花 《声声慢》淡酒 晚风 归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黄 昏

由此让我们想到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常用 意象,例如 落花,流水,明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却说 “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 的内涵?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 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 而且在菊花品格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 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 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 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对这三句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易安以重阳《醉花阴》 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 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 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 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瘦。‟正易安作也


“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 态。“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 “凄凄惨惨戚戚”,则写出了内心感觉。由浅入 深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这十 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 们称赞“造句新警”,是“创意出奇”。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最后一句,总括 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包括亡 国之愁,孀居之愁,飘零之愁,晚景之愁,让人 读后愁绪纷纷,意乱如麻。真是处处生
《醉花阴》《声声慢》 比较阅读
1、了解李清照生平与创作。 2、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 “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 色,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作者在不 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 人,号易安居士。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 体”,词作有《漱玉词》。 生活经历与词风变化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 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 活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 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 两地。词中多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声声慢》写作背景
这是她晚年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 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 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 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首词, 同样是写愁, 但表现“愁”的方式不 同,《醉花阴》抒发的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 个人之愁;《声声慢》抒发的是死别之愁,永 恒之愁,家国之愁。 诠释“愁”的内涵各异, 塑造的形象也有别,这既是词人情感、生活历 程的真实记录, 也是时代变迁的有力佐证。
《醉花阴》: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 《声声慢》: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家国之愁




1、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首词的主旨分别是 什么? 不同,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赵名诚的,声声 慢是后期的作品。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 夫妻和谐,家庭美满。因此词风较明快,即使写愁, 也只是“闲愁”而后期因靖康之变,夫妻仓皇南逃, 避居江南,又因丈夫病卒,饱受国破家亡之痛,晚年 生活孤独凄苦,因此词风哀婉,凄凉。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又彼此眷恋的幸 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的幽怨的相思之愁的思夫 绝唱;《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家破夫亡受尽折磨颠 沛流离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忧患之愁的 生死恋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 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 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