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郑晓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联系教材中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结果巩固已有知识学生通过师生共同搜集整理的相关历史资料拓展知识领域同时分析史料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影响的过程中从丰富形象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探究历史现象。
通过师生、生生相互商讨问题的解决措施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屈辱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在反思历史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态度同时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应该适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
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 1. 导入设计将19世纪鸦片战争前英国艺术家关于中国的油画制作成flsh制作动画通过一幅幅油画使学生感受到鸦片战争前中国是小桥流水远山人家辛劳繁忙宁静祥和一派田园气息。
然而鸦片战争改变了这一切。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变化形成对照。
首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对北京的政治、上海的社会生活、香港的民族认同感三地不同侧面的探究思考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 过程设计与实施 1 北京——政治的变化首先两次鸦片战争对当时中国的首都
是清朝中央政府所在地北京的影响。
引导学生回忆两次鸦片战争中与北京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设计学生填写卡片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北京地区社会状况调查报告分别从“清政府的统治”、“民众生活”、“北京城市发展形态”三个角度进行调查字数限制在60字左右。
这样设计目的是学生通过对三方面的比较得出两次鸦片战争对北京的影响主要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这一设计形式是借鉴2004年高考试题中的一道题。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拓展了三则资料一是当时人陈代卿的回忆笔记。
学生通过对陈代卿的回忆可以看出两次鸦片战争给清政府的统治带来极大的触动清政府对西方侵略者的态度从战前的藐视到战时的恐惧并最终走上了勾结二是外国人关于焚烧后圆明园附近石料厂的一张明信片。
圆明园不是现代的公园它是皇家园林是建立在搜刮民脂民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象征普通民众对于英法的侵略痛恨的但对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心情则是复杂的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被焚烧的圆明园的石料甚至成了某些人谋生的手段。
三是劫后德胜楼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两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北京依然笼罩在紫禁城的阴影下芸芸众生依然过着平静忙碌的生活街上尘土飞扬污秽满地依然是旧日的风景古典的城市。
学生对三则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填写卡片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小结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朝统治者带来极
大的出动从而改变了统治策略对于普通的民众并未带来太
大的影响北京依然保持着封建帝都的形象和风韵。
因此两次鸦片战争对北京的影响主要侧重在政治方面。
2 上海——近代化开端北京依然是古典的城市那么两次鸦片战争对于今天已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上海又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上海代表着什么类型的城市接着引导学
生进一步思考两次鸦片战争对通商口岸的上海带来什么样
的影响呢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图片资料《穿着旗袍吃西餐》《上海第一家西餐馆》《上海英商自来水公司》在传统的饮食方面出现了西方的餐饮文化。
上海∣∣近代化的开端《独轮车和自行车》《小木船与远洋轮船》先进的交通工具与传统的交通工具并存。
《“洋泾浜”式的语言》西方的语言与汉语的奇特结合成为人们沟通的媒介之一《涉外婚姻》人们生活观念新变化《电灯电话》《天文台与信号旗》西方新科技传入中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广告业》《人寿保险公司》《银行业》西方先进的经营理念进入上海《法国教堂与中国佛塔》《逛中国庙的修女》西方信仰在上海落地多元文化现象并存、交流《日本人与上海》日本人在上海开始了近代化的“体验”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后可以得出上海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
带有近代的色彩。
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既是侵略者的要求同时预示着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在以后的发展中
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中心之一。
3 香港——开始殖民化两次鸦片战争使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逐渐成为近代化的城市那么香港地区两次鸦片战争又给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回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
英国的殖民统治会给香港带来什么影响引用香港历史的见证人孙中山和王韬的话证明香港的社会是发展了。
按照我们通常的推理香港的发展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外其中更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英国野蛮的殖民统治。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代表了未到过香港的大陆人的想法。
引导学生分析《七子之歌》。
这种历史的想象是否完全符合香港的历史呢出示金庸的《鹿鼎记》中康熙的一段话和香港学者林凌翰的见解学生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香港人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认同感要比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强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结论呢出示英国人写的《香港纪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将鸦片战争和香港被割占的过程写成大事纪的形式学生将此与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思考英国人这一做法的实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学生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是否认侵略掩盖战争的罪责目的是割裂香港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香港的民族意识逐渐淡漠。
金庸的小说说明了这一险恶用心的效力。
由此可以得出两次鸦片战争使香港开始了殖民地化英国的殖民统治使香港的民族认同感逐渐淡漠。
如果说两次鸦片战争对北京的影响主要是侧重在政治方面
的话那么对上海的影响则主要是城市形态开始发生变化日渐成为一个近代化的城市对于香港则使民族认同感逐渐发生变化香港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日渐消磨。
两次鸦片战争使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逐渐传入中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但由于中国是弱国挑战大于机遇。
在中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日益看到庞大的中国只不过是色厉内荏西方列强只要稍一用力就可以将中国摔得粉碎。
以后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说明了这一点。
社会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是以西方列强的野蛮的殖民统治为代价的它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畸形的殖民心理海派作家张爱玲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亦人亦鬼的殖民心理。
评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首先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起点和终点的对比引出本节课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教师用flash动画展现了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然后向学生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改变了这一切。
其次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这在教师设计教学上充分体现。
教学从北京、上海、香港三个空间概念入手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提供丰富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尤其是挖掘社会生活方面的素材为学生探究问题提供了便利学生加深了对鸦片战争影响的深刻理解。
第三本节课将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很好结合。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
习方式的转变。
第四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僵化的模式而是教师用自己的才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习充满新鲜感、充满创造性的一个动态过程。
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交流充满了生机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评析人苏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