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字鸿沟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 4.26数字鸿沟详细介绍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 4.26数字鸿沟详细介绍

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在英文里面,数字鸿沟大多数时间统称"Digital Divide",也有时候叫做"Digital Gap"或者"Digital Division",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字分裂。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顾问Dannisi指出,数字鸿沟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

什么是数字鸿沟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

随后,数字鸿沟最早正式出现在美国的官方文件里面--1999年7月份美国官方发布的名为《填平数字鸿沟》的报告。

2000年7月,世界经济论坛组织(WEF)向8国集团首脑会议提交专题报告《从全球数字鸿沟到全球数字机遇》。

当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数字鸿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

美国“全国城市联盟”的技术计划指导Keith Fulton认为,必须落实培训和教育方面的投资,数字鸿沟并不仅仅指是否拥有计算机。

历史上发生过“工业革命”,但许多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各行其道,许多国家落在后面。

美国商务部的“数字鸿沟网”把数字鸿沟概括为:“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

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

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

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处于这一鸿沟的不幸一边,就意味着他们很少有机遇参与到我们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中,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娱乐和交往当中。

”这一定义主要从经济、技术角度入手,虽然没有包括文化、民族、性别、代际方面的差异,但是道出了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和表现,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些学者也认为,所谓的“数字鸿沟”应当被称为“知识鸿沟”或者“教育鸿沟”。

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

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

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指的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中,技术水平、信息获取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不平等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数字鸿沟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和技术的不平等。

在发达国家,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普遍较广,网络接入速度和稳定性也相对较高,便捷的信息获取成为了现实。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络速率较慢以及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了信息获取的不平等。

当有些人无法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必要的信息时,就形成了数字鸿沟。

其次,数字鸿沟对社会造成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数字鸿沟加剧了贫富差距。

无法获得准确信息的人往往无法把握到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从而使得财富与知识更加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

其次,数字鸿沟也加深了教育不公平。

拥有更好信息获取能力的人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而那些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低的人则无法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

这将导致知识的不平等分布,使得教育不平等的局面更加严重。

最后,数字鸿沟还会加大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无法获取准确信息和技术支持的人群在职业就业、社交交流、政治参与等方面都将受到限制,这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然而,数字鸿沟是可以被解决的。

首先,各国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速度,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民使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能力。

同时,各国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尤其是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以便更多的人能够掌握使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共享。

只有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中共同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各界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科技企业可以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推动技术的革新和普及,为更多人提供便利的互联网服务。

数字鸿沟ppt

数字鸿沟ppt
The situation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is severe, so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is a top priority. In particular, it is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lderly people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igital society.
The challenges for the elderly and technology worsened with the ongoing COVID-19 pandemic, as many public places like the subway, hospitals, and restaurants require a "health code" on a smartphone to enter.
目录
Contents
Examples Solution
A recent example was seen on last Monday in Hubei Province, where an older woman tried to pay for her social security bill with cash and was refused. Video footage spread on social media showing an elderly person sitting there with a bewildered face after being refused. Tens of thousands of netizens commented on social media asking the government to properly serve the people.

数字鸿沟--大学讨论课精选876.ppt

数字鸿沟--大学讨论课精选876.ppt

城市网民27719万,普及率48.3 % 农村网民10681万,普及率14.7 % 城乡互联网相对差距指数0.70
固定、移动电话差距
城乡 数字 鸿沟
城市固定电话21178万户,移动 电话每百户181部,相对差距指数 0.58 乡村固定电话10191万户,移动电话 每百户115部,相对差距指数0.36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Internet map
精品课件
Internet map
精品课件
数字鸿沟的数据化
精品课件
讲解结构
数字鸿沟是什么 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数字鸿沟
我国数字鸿沟的现状
消除数字鸿沟的案例
精品课件
我国的数字鸿沟
2003-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及互联网普及率
精品课件
我国数字鸿沟现状
城乡互联网差距
(2)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技术官僚”的存在。
(3)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
精品课件
问题:
• 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平性
面对数字鸿沟的存在及危 • 影响网络政治参害与,的有应效该性采取什么措施弥
合数字鸿沟?
• 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
精品课件
弥合数字鸿沟的措施
基础设施
制度建设
教育问题
精品课件
讲解结构
地区互联网差距
地区计算机差距
全国互联网普及率28.9% 北京最高65.1%,贵州最低15.1 %互联网相对差距指数0.48
地区
数字
固定、移动电话差距
鸿沟
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23.6%,
北京最高54.7%,贵州最低11.9%
全 高国移动电话普及率56.3%,上海最
111.9%,安徽最低35.1%

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

国与国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原因
技术——信息化程度 经济——经济水平
文化
民族 性别
代际
发达国家的国内分化表现在:
(1)阶层差异。 (2)种族差异。
(3)行业差异。
(4)年龄差异。 (5)男女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及不同教育背
景人群的信息化差距也日益明显。
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分化表现
地区差异 行业差异 所有制差异 企业规模差异

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分化表现
以中国为例: 网络用户虽然持续增长,但其普及和应用
主要发生在城市,网络用户中只有0.3%是 农民,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的740倍。 与地形梯级分布正好相反
重要性
研究资料表明,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
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 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 数字鸿沟引发了不均等的机会 美国国内分化成为社会赤贫或堕入社会底层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的现实及趋势,使社会不满情绪上升,不 稳定因素增多。
必须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已经成为 国际社会的共识。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文件
数字鸿沟的分类
接入沟和使用沟 (第一道和第二道数字鸿沟) 两层可分为: 1 国与国之间数字鸿沟 2国内关于数字鸿沟的分化
三层可分为:1全球化 2阶层化
3 民族化
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发展中国家中有一半人口未打过电话, 整个非洲的电话线路加起来才抵得上一个
数字鸿沟
什么是数字鸿沟
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
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 间的差距。
它的产生,从世界范围看,就是由于发达国
家经济水平及信息化程度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从发展中国家看,就 是由于地区、行业、所有制以及企业规模等 差异,存在着的信息不对称。

数字鸿沟ppt全

数字鸿沟ppt全
业务使用。以香港为例,香港特区启动开发老人专用网站计划,从内容、交互、界面设计等都 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开发老年人专用APP以及无障碍软件。降低技术门槛,拓宽数字技术 接触渠道。
数据利用。要考虑到“数据鸿沟”与“知识鸿沟”,香港政府部门通过联合社会力量,组织面授、线 上和外展培训提高居民的数字素养;通过减免费用,设立基金和奖励金鼓励老年人使用信息技 术。
参考资料
[1]闫慧,孙立立.1989年以来国内外数字鸿沟研究回顾:内涵、表现维度及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05):82-94. [2]邱泽奇,袁东明. 弥合数字鸿沟 促进数字红利普惠大众[N]. 中国经济时报,2019-10-14(005). [3]邱泽奇.连通性:5G时代的社会变迁[J].探索与争鸣,2019(09):41-43. [4]邱泽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跨越代际数字鸿沟[J].群言,2021(06):15-18. [5]刘述.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我国香港老年人数字融入路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1(03):67-75. [6]齐旭. 提速降费弥合数字鸿沟[N]. 中国电子报,2021-07-02(004). [7]Joshi Ashish,Malhotra Bhavya,Amadi Chioma,Loomba Menka,Misra Archa,Sharma Shruti,Arora Arushi,Amatya Jaya. Gender and the Digital Divide Across Urban Slums of New Delhi, India: Cross-Sectional Study.[J].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020,22(6). [8]Galperin Hernan,Arcidiacono Malena. Employment and the gender digital divide in Latin America: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21,45(7). [9]Schlomann Anna,Seifert Alexander,Zank Susanne,Woopen Christiane,Rietz Christian.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Devices Among the Oldest-Old: Loneliness, Anomie, and Autonomy.[J]. Innovation in aging,2020,4(2). [10]Ali Acilar,Maxim Markin,Elena Nazarbaeva. Exploring the Digital Divide: A Case of Russia and Turk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Economy (IJIDE),2012,3(3). 《中国数字化社会阶层研究》闫慧 著

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

1999年科研经费占GDP的比例(%)
1999年科研人员人均占有科研经费(万美元)
全世界80%的科研活动集中在发达国家; 美、日、欧人均科研经费350—1120美元,我国人均不足3.5美元,非 洲一些国家人均仅0.25美元; 人均信息基础设施支出OECD国家为129.11美元,东亚、南亚地区为 13.49美元,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为11.56美元。
中美对比
电脑普及率:美国是中国的 倍 截至2000年年中, 年年中, 电脑普及率:美国是中国的55倍。截至 年年中 中国电脑拥有量1590万台,平均每万人有 台电脑; 万台, 台电脑; 中国电脑拥有量 万台 平均每万人有88台电脑 美国电脑拥有量1.641亿台,平均每两个美国人有一台 亿台, 美国电脑拥有量 亿台 电脑;美国电脑保有量是中国的10倍多,平均每万人拥 电脑;美国电脑保有量是中国的 倍多, 倍多 有近5000台电脑,普及率是中国的 倍。 台电脑, 有近 台电脑 普及率是中国的55倍 网络普及率:中国相当于美国的 年底, 网络普及率:中国相当于美国的1/8。1995年底,美国 。 年底 网民数量为600万,2000年7月,美国上网人数已经达 网民数量为 万 年 月 到1.37亿,占全美总人口的一半。中国 亿 占全美总人口的一半。中国1995年底网民 年底网民 数量为8万 数量为 万。2000年7月CNNIC统计中国网民数量为 年 月 统计中国网民数量为 1690万。 万
中国总数不及40亿美 中国总数不及40亿美 40 元
2000年各国风险投资额(亿美元)
人才结构及对教育的投入
人才结构
<<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
全球技术成果综合比较 领先者 芬兰、 芬兰、 美国、 美国、 日本、 日本、 韩国、 韩国、 英国、 英国、 新加坡 等18 国 潜在领 先者 西班牙、 西班牙、 香港等 19个中 个中 家和地 区 动态引 进者 中国、 中国、 印度、 印度、 巴西、 巴西、 泰国 边缘化 国家 尼加拉 瓜等9 瓜等 个国家

数字鸿沟的基本概念、类型与问题

数字鸿沟的基本概念、类型与问题
提升教育和培训水平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 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
弥合数字鸿沟的实践案例
中国的“数字乡村”项目
01
该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缩小
城乡数字鸿沟,取得了显著成效。
印度的“数字印度”计划
02
该计划旨在推动印度数字化进程,提高印度信息技术在全球的
经济差距的扩大
数字鸿沟的扩大也与经济发展差距有关。发达地区和富裕人群更容易获得先进的数字技术和资源,而落后地区和贫困人群则相对缺乏这些资源。这种不平等导 致了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社会问题的加剧
数字鸿沟的扩大还会加剧社会问题。例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缺乏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这会导致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的加剧 。
发达国家的责任与减 免债务
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 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 国家弥合数字鸿沟。同时,也应 该通过减免债务等方式,帮助发 展中国家摆脱困境,从而更好地 应对数字鸿沟带来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与 自我发展
发展中国家也应该通过自身的努 力,加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提高数字化水平,以缩小与发 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也应该积 极参与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支 持和帮助。
05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数字鸿沟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鸿沟将继续存在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 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将更 加明显。
技术进步与数字鸿沟的弥合
虽然数字鸿沟的存在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鸿沟的弥合也将成 为可能。例如,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 和低收入群体能够接触到数字技术,从而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八章 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承与数字鸿沟

第八章 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承与数字鸿沟
世界文化原本就是多元的,在网络时代更是如此。中国本身的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 与同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网络中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冲突中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盲目照搬西方模式,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民族特色的关系,在扬弃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 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不能一概否定外来文化中先进、合理、有益的成分,在抵制外来腐
消除国内数字鸿沟的关键是“信息落地”,即方便信息弱势人群接触网络,低成本 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
网络主权冲突的现状(简答) 1.政府干涉
2.语言霸权
由于目前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众多,且体制及发展水平差异度很大,各国在网络主权上的认知也有 所不同,在网络技术水平和管理方面的政策和实践也各不相同。有关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权力结 构及其国际话语权分配的问题,常常因为国家利益和信息安全而明里暗里地处于争执状态。以美 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因其技术优势长期处于网络空间权力顶端,已形成网络霸权态势。而众多发展
网络素养研究的三大基本框架 (1)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 (2)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3)数字素养( Digital Literacy)
第二节 数字鸿沟与网络命运共同体
数字鸿沟
不同地区和人群工作、生活网络化程度的不同导致出现数字鸿沟。这使人们获取 信息的方式和质量产生差别,从而导致在发展上产生明显的差异。 数字鸿沟的概念(名词解释) “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又称信息鸿沟,也有人称之为数码鸿沟或电子鸿沟。根 据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 的定义,数字鸿沟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 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 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 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研究

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研究
。智能鸿沟是指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 展,不同个体或地区在智能化应用方面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对智能化技 术的掌握程度、应用能力以及创新程度上。在智能化时代,掌握智能化技术意味 着能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因此,智能鸿沟的存在可能导致社会经济 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
在数字鸿沟教育信息化20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数字鸿沟的问题。只有通过全 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数字鸿沟的缩小和消除,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和谐。
谢谢观看
总结
数字鸿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缩小数 字鸿沟,我们需要从教育、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普及等多个方面入手, 采取综合性的策略。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减少数字化时代的差距,实现更广 泛和公平的社会发展。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数字鸿沟是指不 同群体之间在数字技术使用、信息获取和数字素养方面的差距,它对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和政治民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演示将回顾数字鸿沟研究的 进展,探讨当前的研究现状、方法、结果及未来展望,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和借鉴。
在传统的观念中,智能鸿沟和数字鸿沟被视为两个独立的问题。但实际上, 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而数 字鸿沟的存在则可能限制了人们对智能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因此,我们不能孤 立地看待这两种现象,而应该将它们视为相互的两个方面。
智能鸿沟和数字鸿沟的范式转变指的是将这两种现象结合起来考虑的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将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视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并采取有 效的措施来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 设的投入,提高人们的网络接入水平,从而缩小数字鸿沟。同时,政府和企业可 以加强技术培训和教育投入,提高人们对智能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从而缩 小智能鸿沟。

数字鸿沟-名师工作室

数字鸿沟-名师工作室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 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 者之间的鸿沟”。 不同国家、 地区、阶层、行业、年龄层 之间都存在着数字鸿沟。
发展中国家中有一半人口未打过电话,整个非洲的电话线路加起 来才抵得上一个纽约曼哈顿岛的电话线长,芬兰一国的电脑主机数量 要多于整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300台电脑。 而发展中国家仅为16台。 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7%,但网络用户却占世界总量 的80%。发达国家平均6.8人有一人为网络用户,而发展中国家平均 440人才有一人上网。 全球90%的电子商务额被发达国家垄断。美欧发达国家对信息技 术的投资占全球信息技术总投资的75%。目前国际互联网全部网页中 有81%是英文的,其他语种总共不到20%。 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绝对优 势 在全球信息产业中,中央处理器(CPU)的产量美国占92%,系统 软件产量美国占86%。美国lT产业投资占全球总投资的41.5%。美国 微软公司的"视窗"(WINDOWS)系统占据全球操作平台应用量的95%。 1999年美国因特网用户占全球因特网用户总量的一半以上,电子 信箱占全球总量的58%,电子商务额占全球总额的75%,商业网站占 全球总数的 90%。目前世界性大型数据库近3000个,其中70%设在 美国,全球共有13台顶级域名服务器,有10台设在美国。 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测算,美国信息能力的总 指数约为我国的11.6倍。
利用手机短信“群发器”,让同一条例如通知 中奖、要求转账等诈骗短信在一分钟内群发给成 千上万的手机用户并不算高明的话,而他们将目 光盯向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窃取个人 资料,欺诈客户资金则是新一轮的诈骗手段升级。 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中心估算,“网络钓鱼” 给电子商务用户带来的损失目前已达76亿元。去 年新增“钓鱼网站”175万个,比上年增长1186%。 钓鱼网站通常是指伪装成银行及电子商务等网 站,主要危害是窃取用户提交的银行帐号、密码 等私密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 中国与世界——“数字贫困” – 中国各地区之间——东西部极度不平衡,西部 =“数字赤贫” – 城乡之间——农村地区=“数字边缘化”,农村 信息化
1 数字鸿沟是信息化的严重问题
• 数字鸿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正在成为一 个社会问题
• 两极分化,马太效应 •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极大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的
• 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 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 获取信息的方法;
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发 达国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多数发展 中国家所得甚少,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作为国际 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不仅难以分享信息化的成 果,而且越来越远离信息社会的环境,陷入更加 边缘化的境地
1 数字鸿沟是信息化的严重问题
• 数据 – 全球互联网业务中有90%在美国发起、终接或通过, 互联网的全部网页中有81%是英语的,其他语种加 起来不到20%。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 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境内,全球互联网管理中所 有的重大决定仍有美国主导做出,负责全球域名管 理的13个根服务器,有10个在美国 – 我国尚处于社会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信息化、网络 化程度不高,中国拥有主机数占世界的0.31%,拥 有因特网用户数量占世界的6.11%,不仅与发达国 家差距很大,而且也大大低于世界发展的平均水平。 从每台因特网主机负担的因特网用户数来看,中国 的数值最高,为208.37户,而美国为2.27户,世界 平均水平为4.54户。
• 2004年12月,世界信息社会首脑峰会,“消除数 字鸿沟作为人类构建和谐信息社会的最终目标”
2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成因
技术鸿沟
知识鸿沟
社会鸿沟
经济鸿沟
2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成因
• 国际政治经济的不平等、不平衡是造成南北国家 间数字鸿沟的根本原因
• 一个国家内的不同阶层、不同地区间存在着经济 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是造成一个国家内部数字鸿沟 的重要原因
进入夏天,少不了一个热字当头,电扇 空调陆 续登场 ,每逢 此时, 总会想 起
那一把蒲扇。蒲扇,是记忆中的农村 ,夏季 经常用 的一件 物品。
记忆中的故
乡,每逢进入夏天,集市上最常见的 便是蒲 扇、凉 席,不 论男女 老少, 个个手 持
一把,忽闪忽闪个不停,嘴里叨叨着 “怎么 这么热 ”,于 是三五 成群, 聚在大 树
2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成因
• 2000年7月,世界经济论坛,《从全球数字鸿沟到 全球数字机遇》 – “为了遏制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 间人均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缩小乃至消 除信息技术差距是唯一可供选择的灵丹妙药”
• 200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理解 数字鸿沟》 – 数字鸿沟是不同经济社会水平的个人、家庭、 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信技术和利用互联网 进行各种活动机会的差异
圆,轻巧又便宜的蒲扇。 蒲扇流传至今,我的记忆中,它跨 越了半 个世纪 ,
也走过了我们的半个人生的轨迹,携 带着特 有的念 想,一 年年, 一天天 ,流向 长
长的时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袅
数字鸿沟
1 数字鸿沟是信息化的严重问题
• 原因:缺乏统筹规划的信息化的推进和建设,将 导致信息传输网络不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无法 共享,形成一个“信息孤岛”,导致信息化价值 大打折扣
1 数字鸿沟是信息化的严重问题
1 数字鸿沟是信息化的严重问题
1 数字鸿沟是信息化的严重问题
• 我国网络用户的数量持续增长,但其普及和应用 主要在城市,网络用户中只有0.3%是农民,城市 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尤其引起我们高度 重视的是,西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大于东部。广 大的农村已在全社会数字化进程中被远远甩在末 端,西部农村更是成为网络社会中的“数字贫困” 地区。
下,或站着,或随即坐在石头上,手 持那把 扇子, 边唠嗑 边乘凉 。孩子 们却在 周
围跑跑跳跳,热得满头大汗,不时听 到“强 子,别 跑了, 快来我 给你扇 扇”。 孩
子们才不听这一套,跑个没完,直到 累气喘 吁吁, 这才一 跑一踮 地围过 了,这 时
母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2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成因
• 什么是数字鸿沟(P213) – 指在全球信息化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地区、 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 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 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是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 困者之间的鸿沟 – 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且 在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 间、不同教育程度的阶层之间和不同收入水平 的阶层之间都可能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
• 人才分布不平衡导致了信息服务水平和吸收能力 的差距是形成数字鸿沟的另一重要因素
• 信息素养的不同是造成人群间信息鸿沟的主要原 因
2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成因
• 补充: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 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
• 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 具;
2 数字鸿沟的概念及其成因
• 数字鸿沟的广义和狭义理解 – 狭义来说,数字鸿沟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在以互 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扩散 过程中的不均衡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不同主 体之间在信息通信技术拥有量上的差异—— “硬”鸿沟 – 广义来说,数字鸿沟是信息通信技术在各个国 家、地区、行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的集合体,具 体来说就是群体或地区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接入、 使用、生产和应用创新上的差距,以及在此基 础上对知识与信息的创造、理解、应用和吸收 能力的差距,涵盖了“硬”鸿沟和“软”鸿沟
是那么凉快,那么的温馨幸福,有母 亲的味 道!
蒲扇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在
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取材于 棕榈树 ,制作 简单, 方便携 带,且 蒲扇的 表
面光滑,因而,古人常会在上面作画 。古有 棕扇、 葵扇、 蒲扇、 蕉扇诸 名,实 即
今日的蒲扇,江浙称之为芭蕉扇。六 七十年 代,人 们最常 用的就 是这种 ,似圆 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