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_安璐

合集下载

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

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

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1. 教学ppt背景颜色对眼动的影响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在研究PowerPoint(PPT)背景颜色对眼动的影响。

研究发现,与白色背景相比,黑色背景可以更好地抑制视线的漂移,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水平。

此外,研究还发现,黑色背景可以更好地抑制眼睛的跳动,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视觉质量。

另外,研究发现,彩色背景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并且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所学的内容。

总之,教学ppt背景颜色对眼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水平、视觉质量和认知能力。

2. 眼动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本研究采用眼动实验的方式进行,共有四种不同的背景颜色,分别为白色、黄色、绿色和蓝色,每种颜色有两个版本,一个为深色,一个为浅色。

实验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方式,受试者被安排坐在一个暗室里,每个受试者都有一台电脑,用于显示教学ppt的背景颜色。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被要求观察ppt的背景颜色,并用眼睛跟踪它的变化,并且用眼动仪记录受试者的眼动轨迹。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的眼动轨迹将被分析,以确定不同背景颜色对受试者的注意力的影响。

本研究的眼动实验结果表明,PPT背景颜色对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显著影响。

与灰色背景相比,绿色背景的PPT被学生更多地关注,并且他们在观看绿色背景的PPT时,注意时间也更长。

此外,在绿色背景的PPT中,学生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PPT的标题和图片上,而在灰色背景的PPT中,学生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PPT的文字上。

这表明,绿色背景的PPT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学ppt背景颜色的优化建议1. 尽量使用浅色背景,如白色、淡蓝色、淡绿色,以减轻视觉负担。

2. 尽量使用高对比度的颜色,如黑色和白色,以提高文字的可读性。

3. 尽量使用单一的背景色,以避免过多的色彩混杂,使观众不会被色彩分散注意力。

4.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鲜艳的颜色,以免影响观众的视觉效果。

教学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

教学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

教学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近年来,颜色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已引起广泛。

特别是在教育领域,教学背景颜色的设置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注意力。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教学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

早期的研究表明,颜色可以影响人类的认知和行为。

如Davison等人(2010)发现,蓝色背景下的文章阅读时间比黄色背景下的阅读时间更长,这意味着蓝色可能更适合长时间的学习。

Ding等人(2012)发现,与红色背景相比,绿色背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设计了一项眼动实验,以5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

实验中,我们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25人。

第一组学生在蓝色背景下的学习,第二组学生在黄色背景下的学习。

我们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眼动轨迹、注视次数等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在蓝色背景下,学生的平均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少,说明蓝色可能有助于减少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而在黄色背景下,学生的平均阅读时间较短,注视次数更多,表明黄色可能增加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蓝色背景可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蓝色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和压力水平,同时提高他们的专注力。

另一方面,黄色背景可能引发较高的焦虑水平,导致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

这些发现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揭示了颜色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建议探讨更多颜色的教学效果,以便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颜色如何与其他教学因素(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相互作用,以完善我们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本项眼动实验研究表明,教学背景颜色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蓝色背景下的学习过程表现出更佳的效果,而黄色背景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设计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教学背景颜色的选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注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我们对教学背景颜色影响的理解。

例如,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如数学、语言等)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背景颜色。

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

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

教学PPT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摘要] 从色彩心理学出发,通过Smarteye5.4眼动仪设备的应用,结合问卷调查以五点量表进行评价,以15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他们对不同色彩背景PPT 的阅读情况,分析背景颜色对学习者的影响。

发现白色最适合作为PPT的背景颜色,其次是黄色,而蓝色最不适合作为背景颜色。

从科学的角度为设计者提供参考,并对我国多媒体课件比赛的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 PPT;背景颜色;眼动实验[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作者简介] 安璐(1988—),女,江苏徐州人。

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在教学中PPT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一些优秀PPT制作得相当精美,看上去非常漂亮。

但如何使PPT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却被制作者所忽略。

在对PPT进行评定中,大多采用定性的比较,几乎没有用到定量分析。

因此,沿用之前的评定标准和评定工具将无法科学有效地对不同背景颜色的PPT 进行有效地比较,影响了PPT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采用了眼动实验研究方法,整理分析大量的眼动数据,从学习者的角度对个案进行科学评价。

研究结果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我国的多媒体课件比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眼动仪概述早在19世纪已有学者通过人的眼球运动来分析人的心理活动,当时使用肉眼直接观察被试的眼动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较为方便。

但它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结果不够精确。

随着技术的发展,眼动记录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出现了机械记录法、光学记录法、电流记录法等一系列眼动记录方法。

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改进眼动记录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摄像技术、红外技术(Infrared Technique)和微电子技术在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推进了研究人员对高精度眼动仪的研发,从而促进了眼动研究在国际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眼动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有用范型,在各个专业领域也越来越重要。

幻灯片配色方案认知效率的眼动研究

幻灯片配色方案认知效率的眼动研究

第17卷第3期2019年6月福建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ofFuj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Vol.17No.3Jun.2019doi:10.3969/j.issn.1672-4348.2019.03.013幻灯片配色方案认知效率的眼动研究柯畅ꎬ肖冰ꎬ赵琛ꎬ方金城(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ꎬ福建福州350118)摘要:基于眼动实验ꎬ研究幻灯片的配色方案对于人们认知效率的影响ꎮ幻灯片的背景颜色和字体颜色分别从黑色㊁白色㊁黄色和蓝色这4种颜色中选取ꎮ将背景颜色与文字颜色较为接近的方案从候选方案中剔除后ꎬ对8组配色方案进行实验研究ꎮ研究结果表明ꎬ不同配色方案对于人们完成任务的时间㊁平均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均有显著影响ꎮ白底黑字的方案下ꎬ人们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平均注视时间都最短ꎬ注视次数最多ꎻ蓝底黄字的方案次之ꎮ关键词:幻灯片ꎻ配色方案ꎻ眼动ꎻ认知效率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4348(2019)03-0279-05EyemovementresearchonthecognitiveefficiencyforcolorschemesoftheslidesKEChangꎬXIAOBinꎬZHAOChenꎬFANGJincheng(SchoolofTransportationꎬFuj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Fuzhou350118ꎬChina)Abstract:Theeffectsofcolorschemesoftheslidesonpeople scognitiveefficiencywerestudiedbycarryingouttheeyemovementexperiments.Thecolorforthebackgroundandthefontoftheslidesareselectedfromthefourcolorsofblackꎬwhiteꎬyellowandblue.Afterremovingthecolorschemeswhosebackgroundcolorandfontcoloraresimilarfromthecandidateschemesꎬatotalof8colorschemeswerestudied.Resultsindicatethatthecolorschemehassignificantinfluenceonpeople staskcompletingtimeꎬaveragefixationdurationandnumberofgazes.Theblack ̄on ̄whiteschemehasboththeshortesttimetocompletethetaskandtheshortestaveragefixationdurationꎬandthelargestnumberofgazes.Theyellow ̄on ̄blueschemeissecondtoitonallthethreeparameters.Keywords:slideꎻcolorschemeꎻeyemovementꎻcognitiveefficiency㊀㊀幻灯片可以为人们讲演时提供必要的内容信息ꎬ在演讲和教学的过程中被大量使用ꎮ幻灯片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配色方案的选择ꎬ幻灯片的配色涉及到背景和字体的颜色ꎬ合理的配色方案可以提高人们对课件内容的认知效率ꎮ研究幻灯片的配色方案对于人们认知行为以及相应的眼动行为的影响ꎬ有助于合理地设计幻灯片ꎬ提高演讲或教学的效率ꎮ背景与文字的色彩搭配会影响人们的阅读认知行为ꎬ不恰当的配色会影响认知绩效[1-2]ꎬ并可能造成视觉上的不适[3]ꎮ在色彩搭配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色彩的对比ꎬ提高背景色与字体色的对比有利于提高阅读认知的效率[1ꎬ4-5]ꎮZe ̄liangCheng[5]等以LED屏为介质开展的实验表明ꎬ随着背景与字体颜色色彩差异的增大ꎬ文字的识别效率也会随之提升ꎬ色彩RGB指标中的G值差异越大ꎬ效率提升越显著ꎮ在比较多种配色方案后ꎬ多项研究认为白底黑字的配色方案在可读性方面是最好的[4ꎬ6-7]ꎮJacobNielsen[4]等还指出黑底白字的效果也比较好ꎬ但其在阅读速度上收稿日期:2018-10-17ꎻ修回日期:2019-05-16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J180353)ꎻ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FJ2018B040)第一作者简介:柯畅(1983-)ꎬ女ꎬ福建福州人ꎬ实验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人因工程领域ꎮ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17卷稍逊于白底黑字ꎮZorko[7]等在实验中ꎬ认为白底黑字配色方案阅读的错误率也是最低的ꎮ岳松[8]提出采用高亮度低饱和度的背景色彩和低亮度高饱和度的文本色彩搭配的网页ꎬ可以给用户较好的感官体验和满意度ꎮGattullo[9]等研究了工业增强现实环境下文字的配色方案ꎬ指出对增强现实情境中的文字配置对比差异大的背景色ꎬ可以提升文字的识别效率ꎮ关于幻灯片配色方案的选择ꎬ过往的研究也做了专门的讨论ꎮ林燕[10]认为暗文图色和亮背景色的PPT配色效果最好ꎬ尤其是白底黑字的配色方案ꎬ在教室用投影仪播放时能达到最好的播放效果ꎮK.Nakamura[11]等从考虑色盲人群的角度提出幻灯片的基本颜色应以黑色㊁蓝色㊁白色和黄色为主ꎮ关尔群[2]采用白色背景和不同颜色的文字搭配的幻灯片ꎬ验证了不同颜色的文字对于阅读的记忆成绩存在显著影响ꎮ结合眼动实验研究人们的认知效率ꎬ可以更深入地发掘造成认知行为差异的生理因素ꎮ例如ꎬ注视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阅读的难易程度[12]ꎮ不同颜色的字体对于人们的注视次数㊁平均注视时间和注视频率均会产生显著的影响[2]ꎮZorko[7]等指出阅读效率较低的配色方案可能是因为其容易造成眼部疲劳ꎬ使得被试不愿意持续注视ꎮ岳松的研究表明阅读的背景色彩会对人们的瞳孔大小造成显著影响ꎬ从而影响阅读时的疲劳程度[8]ꎮ关尔群通过注视次数和注视持续时间来分析人们对不同色彩文字的注意程度[2]ꎮ因此ꎬ本文拟通过被试完成幻灯片上任务的速度研究不同配色方案的幻灯片对于人们认知效率的影响ꎬ并结合眼动数据分析造成认知效率差异的机理ꎮ1㊀眼动实验设计1.1㊀幻灯片配色方案的确定配色方案的研究常用RGB[2ꎬ5-6]和HSL[8]两种模型来表示色彩ꎮ色彩的RGB值和HSL值可以互相转换ꎬ也有的研究采用文字来表述色彩[1]ꎬ该种方法对色彩表述的准确性较差ꎮ本研究拟采用RGB模型来表示色彩ꎮ本研究拟从黑色㊁蓝色㊁白色和黄色这4种颜色中选取幻灯片的背景颜色和字体颜色ꎬ这4种颜色为主色调的幻灯片有利于色盲人群的阅读[11]ꎬ4种颜色设定的配色方案可以适合包括视力正常和色盲人群在内的阅读认知ꎮ它们所对应的RGB值分别为黑色(0ꎬ0ꎬ0)㊁蓝色(0ꎬ0ꎬ255)㊁白色(255ꎬ255ꎬ255)和黄色(255ꎬ255ꎬ0)ꎮ通过公式(1)计算不同色彩RGB差异值ꎬ以分析背景色与字体颜色差异的大小ꎮΔC=㊀3ˑΔRᶄ2+4ˑΔGᶄ2+2ˑΔBᶄ2(1)ΔR=C1ꎬR-C2ꎬRΔG=C1ꎬG-C2ꎬGΔB=C1ꎬB-C2ꎬB式中ꎬCiꎬR表示第i种色彩的R值ꎬCiꎬG表示第i种色彩的G值ꎬCiꎬB表示第i种色彩的B值ꎮ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ꎮ表1㊀不同配色方案的RGB色彩差异值Tab.1㊀RGBdifferencebetweendifferentcolorschemes色彩黑色白色蓝色黄色黑色0.00765.00360.62674.67白色765.000.00674.67360.62蓝色360.62674.670.00765.00黄色674.67360.62765.000.00从表2看出黑蓝配色和黄白配色的RGB差异值最小ꎬ黑白配色和蓝黄配色的RGB差异值最大ꎮ同时ꎬ利用公式(2)将色彩的RGB值转换成人眼主观亮度值ꎬ再计算不同色彩搭配的主观亮度值的差异ꎮRˑ299()+Gˑ587()+Bˑ114()()/1000(2)㊀㊀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ꎮ表2㊀不同色彩的主观亮度值及其差异值Tab.2㊀Subjectivebrightnessvalueofdifferentcolorsandthedifferencebetweenthem色彩黑白蓝黄主观亮度值0254.74528.815225.93主观亮度值差异值黑0254.74528.815225.93白254.7450225.9328.815蓝28.815225.930197.115黄225.9328.815197.1150082第3期柯畅ꎬ等:幻灯片配色方案认知效率的眼动研究㊀㊀从表2看出黑蓝配色和黄白配色的主观亮度差异值最小ꎬ为28.815ꎮ黑白配色主观亮度差异值最大ꎬ为254.745ꎮ黑蓝配色和黄白配色的RGB颜色差异值在各个配色方案中也最小ꎮ因此ꎬ剔除这两组色彩差异最小的配色方案ꎮ最后确定研究的八组配色方案为:白底黑色㊁白底蓝色㊁黑底白色㊁黑底黄色㊁黄底黑色㊁黄底蓝色㊁蓝底白色和蓝底黄色ꎮ1.2㊀实验器材对上述每组配色方案分别制作对应的PPTꎮ由于不同文字的难易程度存在着差异ꎬ此外文字的语义也会对于认知效率产生影响ꎬ为了尽量避免阅读内容的难度以及文字的语义对于阅读效率产生影响ꎬ将幻灯片内容设为10以内加法ꎮ在日常教学中ꎬ数字内容通常在幻灯片中的应用也较多ꎬ因此以数字内容为基础研究幻灯片的配色方案具有合理性ꎮ每种配色的PPT均是5道10以内加法ꎬ字体均为黑体44号ꎮ为了排除浏览连续两张PPT对眼动行为的影响ꎬ在两张PPT之间插入一张黑色背景过渡页ꎮ提示语 单击继续 标于背景过渡页的中间ꎮ图1㊀实验幻灯片示意图Fig.1㊀Illustrationofslidesusedintheexperiment所采用的仪器为Tobii眼动仪和24英寸显示器ꎮ被试者坐于显示器前75cm处左右的位置ꎮ所采用的眼动分析软件为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系统ꎮ1.3㊀实验被试被试对象为20名本科生ꎬ年龄在20~22岁之间ꎬ男性和女性各10名ꎮ所有被试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ꎬ且为自愿参加本实验ꎮ1.4㊀实验流程(1)被试进入实验室ꎬ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熟悉ꎮ(2)在光线柔和的房间内ꎬ让被试者入座并调整座椅与显示器距离ꎬ被试者正对显示屏ꎬ人眼与显示屏的距离为60cm左右ꎬ并随时提醒被试者保持坐姿和距离ꎮ(3)对被试进行眼动校正ꎮ(4)打开PPTꎬ呈现指导语: 请以正常的速度阅读下面内容ꎬ依次说出算数答案后按空格键结束阅读ꎬ阅读过程中尽量保持头部不动ꎬ清楚了吗?清楚后请按键开始 ꎮ提供给被试者一页用来练习的的PPTꎬ经过练习被试者掌握阅读方法后ꎬ进入正式实验ꎮ(5)被试者确认清楚要求后按键开始测试ꎬ每完成一页内容后ꎬ按空格键翻页ꎬ每个被试完成8页不同配色方案的任务ꎮ(6)主试者同时记录被试者的答题结果ꎮ(7)一个被试结束实验后ꎬ对于不同配色幻灯片的播放顺序进行随机调整ꎬ避免播放顺序对于视认行为的影响ꎮ1.5㊀实验变量及设计本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实验设计ꎬ因素共8个水平ꎬ即8种幻灯片配色方案ꎮ因变量指标包含两类ꎬ一类是反映被试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绩效ꎬ包括算术答题的错误数以及完成时间ꎻ另一类是反映被试眼动行为的眼动指标ꎬ包括注视点个数㊁平均注视时间ꎮ由于实验的计算过程简单ꎬ所有被试在计算过程中均无错误ꎬ故最后采用的因变量指标为答题完成时间㊁注视点个数和平均注视时间ꎮ答题完成时间指的是从一张幻灯片页面出现到被试点击空格键结束该页面的时间ꎮ注视点个数为被试在一张幻灯片页面内的注视次数ꎮ平均注视时间为被试在一张幻灯片页面里的平均注视行为的时间长度ꎮ1.6㊀数据分析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法来分析不同配色方案对于被试认知效率和眼动行为的影响ꎬ影响因素为8种配色方案ꎮ采用莫奇来球形度检验来验证指标变量是否满足球形假设ꎬ即8种配色方案下因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是否相等ꎮ如果检验结果不符合球形假设ꎬ则采用格林豪斯-盖斯勒校正后的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ꎮ2㊀实验结果分析2.1㊀不同配色方案对完成题目时间的影响对不同配色方案完成题目的时间进行单因素182福建工程学院学报第17卷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ꎮ莫其来球形度检验显示ꎬχ2=113.074ꎬP=0.00ꎬP<0.05ꎬ故不同配色方案的完成题目时间不满足球形假设ꎬ拟采用格林豪斯-盖斯勒方法进行校正ꎮ格林豪斯-盖斯勒方法校正结果显示不同配色方案的幻灯片对于完成题目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ꎬF(2.053ꎬ39.005)=35.267ꎬP=0.000ꎮ不同配色方案下被试的平均完成题目时间如图2所示ꎮ在95%的置信水平下ꎬ白底黑字㊁白底蓝字㊁黄底黑字㊁黄底蓝字㊁黑底黄字㊁黑底白字㊁蓝底白字㊁蓝底黄字的平均完成题目时间分别为2.455ʃ0.051㊁7.461ʃ0.906㊁4.501ʃ0.567㊁9.691ʃ1.963㊁4.136ʃ0.516㊁4.159ʃ0.352㊁2.948ʃ0.497㊁(2.845ʃ0.504)sꎮ平均完成题目时间由低到高所对应的配色方案分别是:白底黑字ꎬ蓝底黄字ꎬ蓝底白字ꎬ黑底黄字ꎬ黑底白字ꎬ黄底黑字ꎬ白底蓝字ꎬ黄底蓝字ꎮ图2㊀在不同配色方案下被试完成题目的平均时间Fig.2㊀Averagetimetocompletethetaskunderdifferentcolorschemes2.2㊀不同配色方案对平均注视时间的影响对不同配色方案下被试的平均注视时间进行单因素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ꎮ莫其来球形度检验显示ꎬχ2=85.396ꎬP=0.00ꎬP<0.05ꎬ故不同配色方案的平均注视时间不满足球形假设ꎬ拟采用格林豪斯-盖斯勒方法进行校正ꎮ格林豪斯-盖斯勒方法校正结果显示不同配色方案的幻灯片对于平均注视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ꎬF(2.773ꎬ52.691)=67.703ꎬP=0.000ꎮ不同配色方案下被试的平均注视时间如图3所示ꎮ在95%的置信水平下ꎬ白底黑字㊁白底蓝字㊁黄底黑字㊁黄底蓝字㊁黑底白字㊁黑底黄字㊁蓝底白字㊁蓝底黄字平均注视时间分别为1.014ʃ0.058㊁2.428ʃ0.216㊁1.146ʃ0.111㊁1.456ʃ0.059㊁1.106ʃ0.087㊁2.233ʃ0.263㊁1.135ʃ0.111㊁(1.085ʃ0.076)sꎮ平均注视时间由低到高所对应的配色方案分别是白底黑字ꎬ蓝底黄字ꎬ黑底白字ꎬ蓝底白字ꎬ黄底黑字ꎬ黄底蓝字ꎬ黑底黄字ꎬ白底蓝字ꎮ图3㊀在不同配色方案下被试的平均注视时间Fig.3㊀Averagefixationdurationunderdifferentcolorschemes2.3㊀不同配色方案对注视次数的影响对不同配色方案下被试的注视次数进行单因素可重复测量方差分析ꎮ莫其来球形度检验显示ꎬχ2=46.822ꎬP=0.12ꎬP<0.05ꎬ故不同配色方案的注视次数不满足球形假设ꎬ拟采用格林豪斯-盖斯勒方法进行校正ꎮ格林豪斯-盖斯勒方法校正结果显示不同配色方案的幻灯片对于注视次数具有显著的影响ꎬF(4.869ꎬ92.519)=19.490ꎬP=0.000ꎮ不同配色方案下被试的平均注视次数如图4所示ꎮ在95%的置信水平下ꎬ白底黑字㊁白底蓝字㊁黄底黑字㊁黄底蓝字㊁黑底白字㊁黑底黄字㊁蓝底白字㊁蓝底黄字的平均注视次数分别为4.45ʃ0.051㊁3.10ʃ0.336㊁2.65ʃ0.462㊁1.95ʃ0.321㊁3.90ʃ0.566㊁3.85ʃ0.410㊁2.15ʃ0.349㊁4.3ʃ0.609ꎮ图4㊀在不同配色方案下被试的平均注视次数Fig.4㊀Averagefixationtimesunderdifferentcolorschemes282第3期柯畅ꎬ等:幻灯片配色方案认知效率的眼动研究平均注视次数由高到低所对应的配色方案分别是白底黑字ꎬ蓝底黄字ꎬ黑底白字ꎬ黑底黄字ꎬ白底蓝字ꎬ黄底黑字ꎬ蓝底白字ꎬ黄底蓝字ꎮ3 总结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色方案对于完成题目的时间㊁平均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均有显著影响ꎮ完成题目速度最快㊁平均注视时间最短和注视次数最多的配色方案均为白底黑字ꎬ其次为蓝底黄字ꎮ1)白底黑字的配色方案完成任务的速度最快ꎬ说明此配色方案的可读性最佳ꎬ该结论与Ja ̄cob[4]㊁Richard[6]及Zorko[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ꎮ2)白底黑字和蓝底黄字的配色方案完成题目速度优于其他的配色方案ꎬ其中白底黑字方案的阅读效率最佳ꎮ比较各个配色方案的色彩RGB差异值和亮度差异值ꎬ黑白配色和蓝黄配色的差异值均最大ꎮ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增强背景色与字体色的对比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1ꎬ4-5]ꎮ3)白底黑字和蓝底黄字的配色方案平均注视时间短于其他配色方案ꎬ白底黑字的配色方案平均注视时间最短ꎮ这说明这两种配色方案有利于人们更快地提取注视点的信息ꎮ笔者认为这是这两种方案的阅读认知效率较优的原因ꎮ4)白底黑字和蓝底黄字的配色方案的注视次数均多于其他的配色方案ꎬ白底黑字的幻灯片被注视次数最多ꎮ在其他研究中也同样发现白底黑字的方案注视次数最多的现象[2]ꎮ本研究认为ꎬ该现象与人们的视觉行为有关ꎮ人的视觉有中央凹视觉和周边视觉ꎮ中央凹视觉用于提取对象的详细信息ꎬ周边视觉用于处理和构建注视对象周边的内容信息ꎮ白底黑字和蓝底黄字的配色方案可读性好ꎬ中央凹视觉更快地提取注视点的信息ꎬ平均注视时间短ꎮ由于注视点停留时间短ꎬ周边视觉所能处理的注视点周围的信息内容较少ꎮ因此ꎬ在这两种配色方案下ꎬ要获取任务的全部信息需要更多的注视点ꎬ从而造成被试的注视次数更多ꎮ研究结果显示白底黑字和蓝底黄字的配色方案可读性最佳ꎬ但同时这两种配色方案的注视次数也最多ꎬ容易造成视觉疲劳ꎬ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休息ꎮ本文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拓展ꎬ作为其他阅读介质或者幻灯片内容配色方案研究的基础ꎮ参考文献:[1]OHLSSONKꎬNILSSONLGꎬRONNBERGJ.Speedandaccuracyinscanningasafunctionofcombinationsoftextandbackgroundcol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 ̄MachineStudiesꎬ1981ꎬ14(2):215-222.[2]关尔群.多媒体课件中不同色彩文字材料对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ꎬ2003. [3]MATTHEWSML.TheinfluenceofcolouronCRTreadingperformanceandsubjectivecomfortunderoperationalconditions[J].AppliedErgonomicsꎬ1987ꎬ18(4):323-328.[4]NIELSENJ.Designingwebusability:thepracticeofsimplicity[M].[S.l.]:NewRidersPublishingꎬ1999. [5]CHENGZꎬVAHDATVꎬLINY.AnovelapproachtostudytheeffectoffontandbackgroundcolorcombinationsonthetextrecognitionefficiencyonLCDs[J].ArxivPreprintarXivꎬ2018ꎬ1812:08842.[6]HALLRHꎬHANNAP.Theimpactofwebpagetext ̄backgroundcolourcombinationsonreadabilityꎬretentionꎬaestheticsandbehaviouralintention[J].Behaviour&InformationTechnologyꎬ2004ꎬ23(3):183-195.[7]ZORKOAꎬIVANC㊅IC'VALENKOSꎬTOMIŠAMꎬetal.Theimpactofthetextandbackgroundcoloronthescreenreadingexperience[J].TehniC㊅kiglasnikꎬ2017ꎬ11(3):78-82.[8]岳松.阅读类网页背景与文本的配色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ꎬ2014.[9]GATTULLOMꎬUVAAEꎬFIORENTINOMꎬetal.LegibilityinindustrialAR:textstyleꎬcolorcodingꎬandilluminance[J].IEEEComputerGraphicsandApplicationsꎬ2015ꎬ35(2):52-61.[10]张燕.投影教学PPT课件配色的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4(2):41-45.[11]NAKAMURAKꎬOKAZIMAS.Colorblindnessandcolorofslide[J].JournaloftheScienceAssociationofJapanꎬ2001ꎬ25(3):212.[12]RAYNERKꎬDUFFYSA.Lexicalcomplexityandfixationtimesinreading:effectsofwordfrequencyꎬverbcomplexityꎬandlexicalambiguity[J].Memory&Cognitionꎬ1986ꎬ14(3):191-201.(特约编辑:黄家瑜)382。

眼动演示实验报告(3篇)

眼动演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眼动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眼动追踪技术及其应用。

3. 分析被试在观看视觉刺激时的眼动特征。

4. 探讨眼动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刺激图片,如人物、风景、动物等。

2. 实验设备:眼动仪、电脑、投影仪等。

3. 被试:选取20名年龄、性别、视力等基本情况相似的志愿者作为被试。

4. 实验流程:(1)被试在实验前进行眼动仪校准,确保眼动数据准确;(2)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佩戴眼动仪,观看实验图片;(3)记录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的眼动轨迹、注视点、注视时间等数据;(4)分析被试的眼动特征,探讨眼动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结果1. 被试在观看实验图片时,眼动轨迹呈现规律性变化,注视点主要集中在图片的视觉焦点区域;2. 注视时间随视觉刺激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简单图片的注视时间较短,复杂图片的注视时间较长;3. 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眼动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这与被试的认知过程有关;4. 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眼动方向呈现先垂直后水平的趋势,这与被试的视觉搜索策略有关。

四、实验讨论1. 眼动实验结果表明,眼动在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眼动轨迹、注视点、注视时间等眼动特征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2. 眼动追踪技术为研究认知过程提供了新的手段,有助于揭示视觉信息处理机制;3. 实验结果提示,视觉搜索策略在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被试在观看图片时,眼动方向、注视点等眼动特征与视觉搜索策略有关;4.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眼动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为视觉信息处理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五、实验结论1. 眼动实验揭示了眼动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为视觉信息处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 眼动追踪技术在认知科学、心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3. 实验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视觉信息处理机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六、实验局限性1. 实验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普适性;2. 实验材料较为单一,未涉及更多类型的视觉刺激;3.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如眼动仪校准误差、被试反应时间误差等。

教学课件文字与背景色彩搭配眼动实验研究

教学课件文字与背景色彩搭配眼动实验研究

教学课件文字与背景色彩搭配眼动实验研究孙庆兰;田水承;孙立群【摘要】教学课件的制作水平对教学效果有一定影响,和谐的文字及背景色彩搭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教学信息的传达,有效发挥其辅助引导作用.论文以某高校学生为被试对象,选用多媒体课件中最常使用的白色(255,255,255)、淡蓝色(220,250,252)、黑色(0,0,0)、红色(255,0,0)、深蓝色(0,0,255)等几种颜色进行文字及背景搭配实验,运用Tobii T60XL型眼动仪记录被试的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数据,实验研究教学课件中不同颜色文字与背景的色彩搭配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种常见白色(255,255,255)和淡蓝色(220,250,252)背景中,深蓝色(0,0,255)字体不易引起视觉疲累,注视时间较长,可以多用;红色(255,0,0)字体注视次数多,认知加工负荷大,易引起视觉疲累,可用于提醒、重点内容标识;黑色(0,0,0)字体在白色背景下易引起注意,在淡蓝色背景下注视时间最短,不宜较多使用.【期刊名称】《技术与创新管理》【年(卷),期】2017(038)003【总页数】5页(P274-278)【关键词】文字;背景;色彩;眼动【作者】孙庆兰;田水承;孙立群【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人因工效学与创新】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教学中经常使用,其所具备的内容重点标示、图片动画演示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传递与说明,因其制作形式、水平的不同,对教学效果有不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如能选取合适的文字、公式等表达教学内容,并搭配合理的文字及背景色彩,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更好地辅助教学[1]。

目前,已有学者使用问卷调查、课件放映实验、色彩美学搭配等方法对课件色彩搭配进行了一定研究,如刘珏琏,郭梅,刘瑷琏(2005)[2]、顾燕(2005)[3]等通过调查发现,深蓝底色、白底色、淡蓝底色等颜色的心理舒适度、情绪安定性、注意集中度等指标较好,最受学生青睐,而黑底色、深绿底色、粉红底色、粉绿底色、淡黄底色、深红底色、深黄底色等的偏爱度较小,最不受偏爱的是黄色。

多媒体课件中不同色彩文字材料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多媒体课件中不同色彩文字材料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

多媒体课件中不同色彩文字材料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上海电机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摘要】随着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但有些课件界面文字颜色的搭配不合理,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注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文章旨在眼动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多媒体课件中不同颜色文字材料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影响,并给出进一步制作意见。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色彩;阅读;眼动研究【基金项目】基于设计思维和创新实践的产品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项目资助(B1-0224-16-002-021)。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综合运用文字、图像、色彩、声音等多媒体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课件成为一种主要教学手段。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对课件内容的记忆,已经成为近年来信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关心的问题。

同时还应注意,针对的学生群体不同,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本文主要研究多媒体课件中的不同色彩的背景以及文字材料对产品专业学生阅读的影响。

一、多媒体课件中文字色彩搭配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书面材料的主要形式是文字,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迅速获取重点知识,文字是非常重要的。

已有研究表明,色彩在视觉上带给人的冲击力是最直观迅速的,因此多媒体课件制作者为了提高课件对学生的吸引力,会选择不同色彩的文字突出重点内容。

不同色彩的文字,会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对阅读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一)不同颜色的文字对学生吸引力的影响不同的背景与文字颜色搭配带给学生的视觉吸引力不同。

理论上讲,色相差异较大的颜色搭配相较于色相差异较小的颜色搭配更易吸引人的目光。

例如白色背景-红色文字,会迅速吸引人的目光,而白色背景-黑色的文字则相对比较严肃适中。

(二)不同颜色的文字对学生信息认知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信息的提取认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课 流动的颜色 名师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 第1课 流动的颜色 名师教学PPT课件
流动的颜色
人教版小学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一课
贾小庄小学 赵英芝
红、 黄 、蓝 是色彩中的三原色
用自己的方法让颜色流动起来
•滴、流、吹
“超级科学实验室”实验报告单
1. 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我还发现了这些颜色:__橙______绿_____紫____
2. 实验一:载玻片实验。实验二:实验杯验证。 我得出的结论是:
紫色表示色彩鲜艳 蓝色表示创意独特
喷洒法
冲 水 法
撒 盐 法
美术创作的方法这么多,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敢意家
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们打算创作一幅什么主题的作品? 2.你们怎样分工合作?
1.确定主题,明确分工 2.选择方法,精心创作 3.展开想象,适当添画 4.合作完成,讲究卫生

六年级《第11课 幻灯片背景设置》优秀教案

六年级《第11课 幻灯片背景设置》优秀教案

六年级《第11课幻灯片背景设置》优
秀教案
第11课幻灯片背景设置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设置幻灯片背景、设置填充背景、使用应用设计版式。

[教学目标]: 1、设置幻灯片背景色。

2、设置填充效果背景。

3、使用应用设计版式。

[教学重点]:设置幻灯片背景
[教学难点]:设置填充效果背景。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多媒体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设置一下幻灯片的背景色和设计版式
二、新授
1、设置背景色
(1)打开“成语集.ppt”演示文稿
(2)打开菜单“格式”-&gt;“背景”打开“背景”对话框
(3)在背景对话框中设置背景色
(4)点“应用”按钮
(5)保管文档
2、设置“填充效果”背景
(1)打开“背景”对话框
(2)点击“填充效果”对话框,点“过渡”选项卡,点击“单色”单选框
(3)在“颜色”下拉框,选一种合适的颜色
(4)拖动“深浅”滑块,调整颜色渐变
(5)单击“横向”单选框,在“变色”中选择一种颜色渐变的方向
(6)点“确定”
(7)点“应用”
(8)试一试:让同学自学设置“双色过度”效果和设置“纹理”背景,设置图片背景
3、使用“应用设计模板”
(1)新建演示文稿
(2)打开菜单“格式”-&gt;“应用设计模板”
(3)在“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中,选择设计模板,点“应用”使用
(4)观察使用“应用设计模板”后的效果,并说说。

二、同学活动
在“背景”对话框,点全部应用,并观察结果。

眼动实验设计

眼动实验设计

教学PPT 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设计姓名:翟江学号:2011501241实验背景:在使用PPT授课时,有些背景颜色会让学生感到舒服愉悦,也有些背景颜色非常扎眼。

不同颜色的教学PPT背景是否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影响?本实验利用眼动仪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一)被试本实验为组内实验设计。

选取5名男生,5名女生分别到A色背景、B色背景、C色背景三种条件下进行实验。

所有被试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无色盲且为自愿参加。

(二)实验仪器瑞典公司生产的Smarteye5.4 眼动仪设备。

测量原理:角膜反射, 采样频率60/120H。

眼动仪连接到分辨率为1280×1024 像素的17 寸显示器,并根据房间的实际亮度调整显示器的亮度,确保可以清晰呈现。

显示器前75cm 处放置较为舒服的高背座椅,使被试者可以获得最佳阅读姿势。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实验内容采用3(背景颜色)Х2(性别)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男女生对颜色有不同的偏好,故本实验设计将性别纳入自变量。

由100 名在校本科生以五点量表对适合作为背景的颜色进行评价,1 分为最适合作为背景的颜色,5 分为最不适合作为背景的颜色。

然后从中选取主观评分最高的三种背景颜色A色、B色、C色三种,文字颜色选择为最普遍的黑色.让被试者通过阅读进行视线跟踪,从中筛选出最合适的背景颜色。

本实验阅读材料为国家精品课程中的一张PPT,通过改变其背景颜色进行测试。

文字内容都是常用字,排除了文字内容对被测试者的干扰。

(四)实验过程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整个实验过程分为练习和正式实验两个阶段。

练习过程:练习开始前对被试者进行眼校准,校准后告诉被试者身体要保持目前的姿势。

向被试者说明这种方式阅读下应注意的内容,然后呈现指导语:“请以正常的速度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理解文字内容后按空格键结束阅读。

阅读过程中尽量保持头部不动,清楚了吗? 清楚后请按空格键开始阅读”。

提供给被试者一篇练习文字进行练习。

ppt课件背景 动态

ppt课件背景 动态

避免过于刺眼
动态背景的色彩应避免过 于刺眼,以免对观众的眼 睛造成不适。
保持色彩平衡
动态背景的色彩应保持平 衡,避免过于花哨或单调 。
内容与形式统一
符合课件主题
动态背景应符合课件的主题和内 容,为课件的整体效果增色添彩

增强视觉冲击力
动态背景应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课件的关 注度。
02
动态背景的类型
动画背景
动画背景是指使用动 画效果作为PPT课件 的背景,以吸引观众 的注意力。
动画背景的选择应与 课程内容相符合,以 更好地辅助教学。
动画背景可以增强课 件的视觉效果,使内 容更加生动有趣。
视频背景
视频背景是指使用视频素材作为PPT 课件的背景,以提供更为真实的场景 。
视频背景的选择应注重内容的质量和 相关性,以确保其有效地辅助教学。
ppt课件背景动态
目录
CONTENTS
• 动态背景的优势 • 动态背景的类型 • 动态背景的设计原则 • 动态背景的应用场景 • 动态背景的注意事项
01
动态背景的优势
提升观众注意力
01
动态背景能够通过不断变化的画 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更 加专注于课件内容。
02
与静态背景相比,动态背景更能 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使观 众更加投入。
保持整体美感
动态背景应保持整体美感,避免与 课件的其他元素产生冲突或矛盾。
04
动态背景的应用场 景
商业演示
01
商业演示中,动态背景 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提高演示效果。
02
动态背景可以展示公司 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 认知度。
03
动态背景可以展示产品 特点,突出产品的优势 和卖点。

PPT课件的“润眼”设计

PPT课件的“润眼”设计

2016年10月 肢水画I - P P T课件的“润眼”设计石老杨吴庆芳(花垣县民乐镇初级中学湖南湘西州416400)【摘要】随着“班班通”的普及,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现代电子设备进入了 课堂,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

课件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设计中,教师应通 过选择适当的背景、字号、颜色搭配、高清视觉媒体素材等,使课件“润眼”“护眼”,从 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维护学生视觉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课件设计;润眼设计;课件;视觉健康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尤其是“班班通”的普及,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 板等现代电子设备进人了课堂,成为教育教 学活动的重要媒介,课件成为教师上课的重要媒体。

课件通过计算机将教学信息呈现在电子屏幕上,而电子屏幕比传统的黑板更容 易刺激眼睛、伤害视力。

在PPT课件制作中,教师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以便在使用课件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视觉健康,这就是所谓的“润眼”设计。

本文就“润眼”设计背景、目的和具体方法 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广大教 育工作者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对学生视觉健康的关注。

一、“润眼"设计的背最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 见为实”,这说明人对外界事物真实性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眼睛的观察。

科学研究表明,90%左右的外界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取的。

但是当前,青少年的视觉健康状况令人揪心。

2015年6月5日,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 中心公布了《国民视觉健康报告》(以下简称 〈颁告〉>)。

《报告》指出:如果没有有效的政 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群的近 视发病率将増至50.86%~51.36%,患病人口接近7.04亿~ 7.11亿;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髙 居世界第一位;近视日益成为“国病”。

多媒体教学对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多媒体教学对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10), 1709-1713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9.910207The Influence of Multimedia Teaching onAdolescents’ Academic Emotions and ItsMechanismQi Kang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Received: Oct. 2nd, 2019; accepted: Oct. 17th, 2019; published: Oct. 24th, 2019AbstractMultimedia teaching as a product of modern technology has been deeply loved by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mastering and using this model may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ndicators of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As a basic cognitive activity, learning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teaching mode), but also inseparable from emotional experience.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ol value theory and cognitive motivation theor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role of academic emotion in 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t rationally uses multimedia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positive academic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KeywordsAdolescents, Academic Emotion, Multimedia Teaching, Academic Achievement多媒体教学对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康琪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4日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技术的产物已深受广大教师们的喜爱,熟练掌握并使用这一模式或许已成为体现康琪教师教学技能的指标之一。

运动状态和背景颜色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运动状态和背景颜色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运动状态和背景颜色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汪媛媛;王权红【摘要】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perceptual interference effect by making use of the ambiguous Chinese characters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w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motion state and the background color on the perceptual interference eff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ery significant interference effect could be found in ambiguous Chinese characters .The motion state and background color didn't affect the generation of perceptual interference effect , but the background color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subjects .%本研究以模糊汉字图片为实验材料,探究背景信息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两个实验分别考察运动状态和背景颜色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汉字图片的识别存在明显的知觉干扰效应;运动状态和背景颜色不影响知觉干扰效应的产生,但是背景颜色会显著降低被试的识别正确率。

【李丽珺】《设置幻灯片背景》教学设计

【李丽珺】《设置幻灯片背景》教学设计

《设置幻灯片背景》教学设计上杭县兰溪梅永小学(中心校)李丽珺 2011-10-18■教材分析:本课为闽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十一课《设置幻灯片背景》。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利用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修饰幻灯片的方法,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幻灯片背景来进一步美化修饰幻灯片,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呈现知识点:(1)用背景对话框设置背景;(2)应用设计模板设置背景色。

利用模板设置背景为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快速、简易设置背景的方法,要求全班掌握,通过对背景对话框的运用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修饰幻灯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幻灯片的制作,比较感兴趣,对于幻灯片的修饰,除了图片修饰以外,已尝试用模板在修饰幻灯片(部分现象),但对于背景修饰的意义及方法,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清晰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训练相关操作技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背景对话框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2)掌握应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背景色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观察、自学课本、小组探究、任务驱动等多种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观察,指导学生学会欣赏美,通过作品的制作,让学生能够发现美、创造美。

4.行为与创新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修饰自己的幻灯片。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背景对话框及应用设计模板设置背景色2.教学难点背景色应用设置(全部应用还是部分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作品欣赏、自学课本、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不同光照强度下 PPT 设计的文字-背景颜色匹配研究

不同光照强度下 PPT 设计的文字-背景颜色匹配研究

不同光照强度下 PPT 设计的文字-背景颜色匹配研究邹延;周姝;左婷婷;曾瑛超;江帆【期刊名称】《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年(卷),期】2012(000)016【摘要】研究假设在不同室内照度条件下 PPT 课件的前景色(文字颜色)和与背景色间亮度差越大,主观清晰度越高,并以40名大学生为被试,自行设计实验材料132张,通过一项以 PPT 课件的前景色与背景色间的亮度差以及室内不同照度条件为自变量的3*2被试内实验,探讨室内照度和 PPT 课件的前景色与背景色间的亮度差对 PPT 课件的主观清晰度的影响。

通过对室内照度等级,亮度差等级方差分析,最终发现亮度差等级与室内照度交互作用不显著,各亮度差等级组主观清晰度差异显著。

证明在不同室内照度条件下 PPT 课件前景色背景色间亮度差越大则主观清晰度越高,且较高的室内照度有助于提高观看 PPT 的主观清晰度。

【总页数】2页(P53-54)【作者】邹延;周姝;左婷婷;曾瑛超;江帆【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56;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56;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56;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56;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武汉 43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7【相关文献】1.多媒体投影教学课件设计的文字-背景颜色匹配研究 [J], 张德乾;2.多媒体投影教学课件设计的文字-背景颜色匹配研究 [J], 张德乾;余晓光;易学华;肖开选;张霭云3.多媒体投影教学课件设计的文字-背景颜色匹配研究 [J], 张德乾4.游牧文化影响下的蒙古文字造形艺术研究——挖掘蒙古文字体设计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规律 [J], 郝婷[1];范斌[2];毕力格巴图[2]5.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装载机仪表盘设计研究 [J], 王震亚;徐绘云;刘淑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仪器 瑞典公司生产的 Smarteye5.4 眼动仪设备。 测量 原理:角膜反射, 采样频率 60/120H。 眼动仪连接到 分辨率为 1280×1024 像素的 17 寸显示器,并根据房 间的实际亮度调整显示器的亮度, 确保可以清晰呈 现。 显示器前 75cm 处放置较为舒服的高背座椅,使 被试者可以获得最佳阅读姿势。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材料 实验内容采用 3(背景颜色)Х1(阅读材料)二 因 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其中由 50 名在校本科生以五 点量表对适合作为背景的颜色进行评价,1 分为最适 合 作 为 背 景 的 颜 色 ,5 分 为 最 不 适 合 作 为 背 景 的 颜 色。 然后从中选取主观评分最高的三种背景颜色,即 白 色 RGB (255,255,255)、 黄 色 RGB (255,255,0)、 蓝 色 RGB(0,0,255)三 种 ,文 字 颜 色 选 择 为 最 普 遍 的 黑 色 RGB(0,0,0).让被试者通过阅读进行视线跟踪,从 中筛选出最合适的背景颜色。 本实验阅读材料为国家精品课程中的一张 PPT,通过改变其背景颜色进行测试。 文字内容都是 常用字,排除了文字内容对被测试者的干扰。 (四)实验过程 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 整个实验过程分为练习 和正式实验两个阶段。 练习过程:练习开始前对被试者进行眼校准,校 准后告诉被试者身体要保持目前的姿势。 向被试者 说明这种方式阅读下应注意的内容, 然后呈现指导 语:“请以正常的速度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文字内 容后按空格键结束阅读。 阅读过程中尽量保持头部 不动, 清楚了吗? 清楚后请按空格键开始阅读”。 提 供给被试者一篇练习文字进行练习。 经过练习被试 者掌握阅读方法后,进入正式实验。 正 式 实 验 过 程 :(1)被 试 者 按 照 练 习 过 程 中 的 注 意点进行调整。 (2)呈现指导语。 (3)被试者清楚要求 后自己按键开始测试。 (4)阅读完毕后按键结束,主 试者记录被试者眼动信息。
58.7228
59.9052
55.3664
58.3784
极小值 极大值
四、数据分析
提取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第一次到达目标区域 的时间等数据,从方差分析、描述统计表、两两 t 检验
76
2012 年第 1 期(总第 225 期)
结果、阅读热区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注视次数 注视次数反映了被试者对阅读材料的熟练程度
和阅读材料本身的难易程度。 首先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背景颜色对注视次数是
DOI:10.13811/ki.eer.2012.01.003
[文章编号]1003-1553(2012)01-0075-06
2012 年第 1 期(总第 225 期) 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
教学 PPT 背景颜色的眼动实验研究
安 璐, 李子运
(徐州师范大学 信息传播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9)
计与开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 PPT; 背景颜色; 眼动实验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安璐(1988—),女,江苏徐州人。 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E-mail:276692062@qq.
com。
在 教 学 中 PPT 的 应 用 越 来 越 普 及 , 一 些 优 秀 PPT 制作得相当精美, 看上去非常漂 亮 。 但 如 何 使 PPT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 率 , 却 被 制 作 者所忽略。 在对 PPT 进行评定中,大多采用定性的比 较,几乎没有用到定量分析。 因此,沿用之前的评定 标准和评定工具将无法科学有效地对不同背景颜色 的 PPT 进行有效地比较,影响了 PPT 的应用效果。
表1
注视次数方差分析表
平方和
df
均方
F
显著性
组间 4380.133 2 2190.067 10.916 .002
组内 2407.600 12 200.633
总数 6787.733 14
2.描述统计表 其中 1 代表白色,2 代表黄色,3 代表蓝色。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对白色的注视次数最少,对蓝色的注 视次数最多, 说明相同内容下白色背景更容易被人 接受。 3.两两 t 检验结果 在表 3 中, 其中 1 与 3 之间 sig.=0.001<0.05,所 以 1 与 3 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理,2 与 3 之间 sig.=
标准误
显著性
95%置 信 区 间
下限
上限
1.0
2.00
-5.80000
8.95842
.530
-25.3187
13.7187
3.00
-38.80000
8.95842
.001
-58.3187
-19.2813
2.0
1.00
5.80000
8.95842
.530
-13.7187
25.3187
3.00
-33.00000
首先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背景颜色对注视时间是
否有影响。 提出零假设 H。 为:色彩对注视次数没有
Hale Waihona Puke 显著差异。 即 μ1=μ2=μ3.打开 SPSS17.0,输入注视次
数,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结果:
1.注视次数方差分析表
表4
注视时间方差分析表
图 1 注视次数的均值 (二)注视时间 注视时间指对被试材料的加工程度。
8.95842
.003
-52.5187
-13.4813
3.0
1.00
38.80000
8.95842
.001
19.2813
58.3187
2.00
33.00000
8.95842
.003
13.4813
52.5187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0.003<0.05,所以 2 与 3 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115.6832 109.5959 148.4069 129.2729
137.5168 155.2041 182.3931 153.6604
111.00 114.00 155.00 111.00
132.00 155.00 189.00 189.00
表3
注视次数多重比较表
(I)色 彩
(J)色 彩
均 值 差 (I-J)
75
电化教育研究
3. 当人们在观察一行文字时, 为了保持头部不 偏移,眼睛就要跟随物体进行运动,这就出现了追随 运动。
在对学习者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时, 可以有以 下主要参数:
1.注视时间 是指关注一个注视点所停留的时间。 注视时间 反映被试者对材料加工的仔细程度, 也受材料的长 短、难易、布局等因素影响。 2.注视次数 是指注视的多少。 注视次数多少反映被试者对 材料的熟悉程度,与注视时间密切相关。 3.第一次到达目标区域的时间 是指在区域内搜索所需要的目标时,第一次到达 目标区域的时间。 它是衡量学习者学习效率的重要 指标。 4.眼动轨迹图 是将眼动信息用数据和图形的方式呈现出轨迹 视图,能最具体、最直观和最全面地反映眼动的时空 特征。 5.瞳孔大小 瞳孔直径与人的情绪和认知加工有密切关系。 如看到厌恶的东西瞳孔会缩小, 看到感兴趣的东西 瞳孔会增大。 阅读时文字理解难度越高,记忆负荷量 越大,则瞳孔会放得越大。 6.眼跳距离 是指一次注视完成后, 从一个注视点转移到下 一次注视点之间的距离。 距离的大小与加工的内容 有关。 7.丢失时间 是指在注视过程中, 被试者并没有注视到被试 材料的时间。 导致的原因可以是被试材料的难度和 被试者的疲劳等多种原因。
[摘 要] 从色彩心理学出发,通过 Smarteye5.4 眼动仪设备的应 用 ,结 合 问 卷 调 查 以 五 点 量 表 进 行 评 价 ,以 15 名 大
学生为被试,记录他们对不同色彩背景 PPT 的阅读情况,分析背景颜色对学习者的影响。 发现白色最适合作为 PPT 的背
景颜色,其次是黄色,而蓝色最不适合作为背景颜色。 从科学的角度为设计者提供参考,并对我国多媒体课件比赛的设
二、实验目的与假设
(一)实验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不同背景颜色的教学 PPT 的阅读 情况。 (二)实验假设 假设大学生对不同背景颜色的教学 PPT 的学习 效果没有区别。
三、研究实验设计
(一)被试
选 取 徐 州 师 范 大 学 15 名 本 科 生 随 机 分 配 到 白 色 背 景 (5 人 )、黄 色 背 景 (5 人 )、蓝 色 背 景 (5 人 )三 种条件下进行实验。 被试者年龄在 20~22 岁之间,所 有被试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无色盲且为自愿参 加。 实验完成后被试者可获得一份礼物。
表2
注视次数描述统计表
N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均值的 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极小值 极大值
1.00
5
126.6000
2.00
5
132.4000
3.00
5
165.4000
总数
15 141.4667
8.79204 18.36573 13.68576 22.01904
3.93192 8.21340 6.12046 5.68529
1. 注视,是将眼睛的中央窝对准某一物体。 当眼 睛注视物体时,即使是静止物体,它并不是没有运动 的 , 而 是 伴 有 三 种 眼 动 效 果 : 漂 移 (Drift)、 震 颤 (Tremor) 和 微 小 的 不 随 意 眼 跳 动 (Involuntary Saccades)。
2. 眼跳,是巴黎大学的 Javal 教授发现的。 通常 我们不容易察觉到眼睛在跳动, 而觉得是在平滑地 运动。 比如当人们在进行阅读或观察物体时,总认为 眼睛是平滑地按照所预期的视线轨道进行。 事实上, 眼睛是在所注视的物体上停留, 紧接着到下一个注 视的点继续停留。 因为停留的速度极短,肉眼是分辨 不出来的, 而在眼动设备上眼动的轨迹是非常清晰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