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和抗血小板的联合治疗 ——介入医师的困境

合集下载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西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现状与思考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西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现状与思考

【 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 中医; 临床 经验
脂溢性脱发 ( s e o b r r h e i c a l o p e c i a , S A ) 简称脂脱 , 又名男性 型秃发 、 雄激 素源 3 0 g 、 杏仁 l O g ” 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及发病所处不同阶段随症加减 , 治疗 各种类型 性秃发 … , 中医称之为 ” 发蛀 脱发” 。为进行性的头发密度 减少 , 和两性到 7 0~ 的脂溢性脱 发均取得 了 良好的效果 。方 中以茯苓 、 泽泻淡渗利 湿 , 以苦参 、 地肤
教授 的诊疗 经验总结于下。 血 虚风燥者 : 脱发时 间较 长 , 头发 稀疏 , 干 燥枯 黄 , 头皮 迭起 鳞屑 , 自觉瘙 脂 溢性脱发 初期以湿热内蕴为主 , 病 久不愈可 出现血热风燥 、 血 虚风燥 、 肝 痒 , 舌淡苔薄 , 脉 细, 加制首乌 、 熟地 、 当归。血热 风燥 者: 头 发干 枯 , 略有焦 黄 , 肾阴虚 的证候 J 。脂脱虽属皮肤病范 畴, 但 其根源 在于脏 腑 , 尤其与肺 、 脾、 。 肾 均匀 而稀 疏脱落 ; 搔之有 白屑迭迭飞起 , 落之又生 , 自觉头部烘 热 , 头 皮瘙痒 ; 口 溲黄 。舌质红 , 苔微黄或微 干 , 脉数 , 加 当归、 皂 角刺、 丹 皮、 赤芍。湿热 三脏 密切相关 , 同时受到肝 主疏泄条 达气机 的影 响。王九~教 授秉承其 恩师路 干咽燥 , 头发稀疏脱落 , 头皮有脂性 分泌物 , 头发油腻 , 多汗 , 口苦 , 大 便干 , 舌质 志正教授 的湿病学 理论 , 主张 ” 百 病不离湿 , 湿证贯百 病” 。湿 与水同类 , 雾露 霜 内蕴者 :
【 文章编号】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4 ) 0 7

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 : 冠状动脉介人治疗 ; 血小板 抗
中 图 分 类 号 :R 4 3 5 7 .

( 苏州大学 附属第二 医院 心 内科 , 江苏 苏州 , 10 4 250)
抗凝治疗 ; 健康教育
文 章 编 号 :1 7 -3 3 2 0 )40 2 -2 6 22 5 (0 7 0 —0 90
1 临床 资 料
20 年 1 -20 年 1 月在苏州大学附属 04 月 06 2 第二医院心 内科 行冠脉 支架植 入术 的患者 18 5 例 , 1 0 , 4 例 , 龄 3 ~ 7 岁 , 均 男 例 女 8 1 年 4 8 平 (54 1 .) 5 . ± 7 6 岁。文化程度 : 大专以上 5 例 , 0 高 中平 5 例 , 6 高中以下 5 例。人院时随机把 患者 2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7 人 , 组年龄 、 9 2 性别 、 职 业、 文化程 度 、 隋严重 程 度等方 面 比较 无显 著性 疴 差异。观察组在正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接受系统 的健康教育 , 对照组仅接受 日常的治疗和护理 。
共同负责实施患者的健康指导 , 贯穿于住院及出 院后 的全过程 , 分阶段进行。 介 入术前 后 , 患 者 及 家 庭 成员 进 行 术 前 术 对 后抗血小板 、 抗凝相关知识 的健康指导 , 告知术前
抗血 小板 、 抗凝 的 目的及术 后抗 血 小板 、 抗凝 的重
部有无疼痛 、 肿胀 。应特别 强调术后肢体制动 的 必要性 及 造 成 的危 险 ] 。使 用 抗 凝 剂 者 活 动 不
的抗血小 板及 抗凝 药 物 。
32 预 防 穿刺 处 出血指 导 . 介入 术后 拔 除 动 脉 鞘 管 , 动 脉穿 刺 处 采用 股 弹力 绷带 及 沙袋压 迫 。告 知患 者术 肢处 于伸直 位 6h 绝对 卧床 2 ,卧床期 间避免增 加腹 压 的因 , 4h

三人谈:PCI抗凝治疗新理念——比伐芦定VS

三人谈:PCI抗凝治疗新理念——比伐芦定VS

三人谈:PCI抗凝治疗新理念——比伐芦定VS.肝素葛均波院士:临床上,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师首先要深度理解“病”的特征,即要求临床医师不能仅仅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简单的个体化治疗,更要关注其相关的遗传背景,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了解“病”的特征。

由此可见,精准医疗是在个体化医疗基础上,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从而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了解“病”的深度特征会更容易选择精准的“药”。

从药的角度看,每一种药物运用到临床上都有特定的使用人群,由于不同个体的遗传特征不同,所以对于相同药物,不同个体使用的疗效也不同。

判断药物的精准性怎么样可在其能有效治疗“病”的前提下根据其使用剂量大小、起效时间、副作用大小等因素来判断。

《门诊》:以PCI抗凝药物的应用为例,通常会运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精准性?目前PCI围手术期常用的肝素抗凝治疗存在哪些不足?葛均波院士:目前临床上常用的PCI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以及比伐芦定。

临床实践中,一般会通过临床检测的方式来判断药物的疗效,进而确认患者的最佳用药窗口,而一些经验丰富的医师则可以来确定估测患者的合适用药窗口。

临床上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查包括活化凝血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其中尤以床旁ACT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大量文献提示,ACT结果受UFH剂量、血液稀释、血小板数目以及温度的影响波动很大,难以精确且特异地反映肝素的抗凝作用。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起效会更快,能够与凝血酶原可逆性结合、副作用更小。

老年患者PCI中几点注意的问题

老年患者PCI中几点注意的问题
Wendy Lim, et al. Thrombosis Research 2005
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LMWH需要注意蓄积效应
普通肝素清除途径: 大分子片断有更多的负电荷,主要通过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肾脏清除 LMWH主要通过肾脏清除 肾功能不全时,GFR导致LMWH不易被清除,在体内产生“蓄积效应” “蓄积效应”引发LMWH的安全性问题
造影复查
完全血运重建
PCI—≥70%狭窄 血管支数和病变越少越容易完全血运重建 不能完全血运重建的最常见原因—CTO(其它:血栓,极度弯曲或弯曲成角等) 再狭窄
DES 3.5*24 *14
DES 2.5*28
DES 2.5*18
不完全性血运重建
不完全性血运重建:高龄、左心功能不全及有合并症时常用 仅处理引起患者心肌缺血的血管或病变-犯罪的靶血管
Wendy Lim, et al. Thrombosis Research 2005
对老年患者支架种类的考虑
一般情况 肾功能与出血倾向 是否有非心脏外科手术的需要 是否有DM 是否需要多个支架 综合因素慎重考虑DES?还是BMS?
小结
氯吡格雷的使用总体上是安全的,增加的只是轻度出血 。临床实践中也确实发现高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明显增加出血。针对合适人群正确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使患者受益而又不增加出血。
肾功能不全 vs LMWH
*
*
*
*
*P<0.001
LMWH及UFH对不同肾功能患者 院内严重出血事件
关于阿司匹林使用治疗指南
对于有明确冠心病高龄患者,除非有明确禁忌症,否则应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关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在老年患者联合使用是否增加出血?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的辅助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的辅助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AS EN S T—I 、 S N 一3 L 和 EN I U AS E T P US T RE—T - I
溶药 物 治疗 、 血 危 险 相 对 较 高 或 以 往 有 过 H T病 出 I 史 或怀 疑 H T的患者 首选磺 达肝 癸钠 。 I A C 8推 荐 : 接受 溶栓 治 疗 的急 性 S CP 对 T段 抬 高
床预 后 。
B O AC Ⅱ显示 , 激 酶 加 用 达 肝 素 增 加 梗 死 IM S 链 相关 动 脉 T MI I 3级血 流率 ( 8 V 1 ) 6~ 4 6 % S % , 2 h缺 5
血再 发 作 在 达 肝 素 组 更 少 见 ( 6 V 8 , = 1 % 83 % 尸
对 s T段 抬 高 心肌 梗死 ( T MI 患 者 , SE ) 溶栓 治 疗
AT P T或 A T 调 整 肝 素 剂 量 使 A T C , P T保 持 于 5 0~ 7s 0 。新 的建 议 每 3 h监 测 法 能 降 低 出 血 的发 生 率 。 以后 可 改用 皮 下 注 射 7 0 U每 1 h 1次 , 射 2~ 50 2 注 3
剂 量调 整 。
心 肌梗 死 患者 , 无 抗 凝 指 征 , 用 磺 达 肝癸 钠 优 于 并 使
不 使用 , 荐 剂量 为 初始 剂 量 2 5 g静 脉 注射 , 推 .m 随后
(4 2 h后 ) . m , 2 5 g 每天 1次 , 下 注射 , 皮 用药 至第 9天 ( B级 ) 1 。对 接受 溶 栓治 疗 的 急性 s T段 抬 高 心肌 梗 死 患者 , 并有 抗凝 指征 , 推荐 磺 达 肝 癸 钠用 作 普 通 肝 素的替 代 治 疗 , 荐 剂 量 为初 始 剂 量 2 5 推 . mg静 脉 注 射, 随后 ( 4 2 h后 ) . m , 天 1 , 下注射 , 药至 25 g每 次 皮 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撤循环学杂志,2021,31(1):54 — 57,62 © 2021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d o i : 10. 3969/j. issn. 1005 — 1740. 2021. 01. O i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 死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俛晓俊钟璟仪刘就娣郭建军郑博文[中图分类号]R446. 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 1740(2021)01 — 0054 — 05【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 )水平对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 独立风险因素和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依据6个月内是否发生脑出血,将其分为出血转化组(n = 57)和未出血组(n = 40),比较两组有关因素的差异,并采用C O X 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独 立危险因素。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V E G F 水平对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结果:在年龄、女性 患者、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有心脏病史、血清V E G F 水平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_P<0. 05)。

进一步 分析,有糖尿病病史(P = 0. 005)和血清V E G F 水平升高(_P=0. 003)是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血 清V E G F 水平预测脑梗死出血转化的最佳临界值为240pg/m l ,敏感度为50%,特异度为93%。

结论:血清VEGF 水平对采用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出血转化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V E G F ;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脑梗死;出血转化The Predictive Value of VEGF f or Anticoagulation Combined with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in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N I X i a o -jun ,Z H O N G J i n g -yi ,L I U J i u -di ,G U O J i a n -jun ,Z H E N G B o -w e nPeople's Hospital of Zengcheng District,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130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 丁o e x p l o r e w h e t h e r t h e s e r u m V E G F level i s a n independent risk fa c t o r a n d p r e d ic tiv evalue fo r hem orrh agetra n sform ationinpatients w ith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w ithan ticoagulaantiplatelet aggrega tion. M ethod : 97 patients w 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 ere re trosp ectiv ely analyzed. A cco rd in g to w h eth er cerebral h em orrh age o ccu rred w ithin 6 m o n th s ,they w ere divided into hem orrh agic tra nsform ation g rou p (n = 57)andnonh em orrh agicg rou p (n =40).T h ed ifferen ces o f relatedfc o m p a r ed , and the independent risk fa ctors of h em orrh agic tra n sform ation w ere a n a ly z e d b y C o x regression. T h e p redictive value o f serum V E G F level fo r h em orrh agic tra nsform ation w as analyzed b y receiver opera 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esults : Th e re w eresignificantd ifferen cesina g e ,femaee p a tie n ts,h istoryote n s io n , h istoryo f heart disease and serum V E G F levelbetw een 1^h e tw o grou p s (P <0. 05). F sh ow ed that diabetes h istory(P = 0. 005)and elevated serum V E G Flevel(P = 0. 003)w ereitors fo r h em orrh agic tra n sform ation in patients w 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 h e best c u t-o ff value o f serum V E G F level in pred ictin g h em orrh agic tra nsform ation o f cerebral infarction w as 240p g /m l,w ith sen sitivity o f 50% and sp ecifici­ty o f 93%. Conclusion : Serum V E G F le v e l,has certainclinicalreference value fo rhem orrh agettients w ith cerebralin farction t reatedw ithan ticoagula tion com b in ed w ithantiplatelet aggrega tio【Keywords 】 V E G F ; A n tico a g u la n t; A n tip la te le t; C erebral in fa rction ; H em orrh a g ic tra nsform ation*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A 2017264)[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广州511300 本文 2020-11-10 收到,2020-12-06 修回临床研究►徴循环学杂志2021年第31卷第1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抗凝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5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Factor,V E G 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 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基质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血管形成 等作用。

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ppt课件

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药ppt课件
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大约30-40分钟血浆浓 度达到高峰,服药1小时出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但肠溶制剂需3-4小时血浆浓度方可达到高峰。阿司匹 林可以胃吸收。因此,若为达到速效,而且在用肠溶 片时,应嚼碎服用。
3、早晨服药组的PGI2 水平夜间高于白天,晚间服药 则低于白天。夜间为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保证 夜间PGI2 处于较高水平,ASA早晨服较晚间服有助 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氯吡格雷治疗建议(一)
NSTE-ACS患者,不准备进行早期(5天内)诊断 性冠脉造影或CABG术者,所有患者立即给予氯吡 格雷负荷剂量300 mg,继之75 mg/天。 除非有 出血的高风险,应持续应用12个月
STEMI患者,无论是否采用纤溶治疗,应给予首剂 负荷剂量300mg(75岁以上和出血高危的患者不 用负荷剂量),继之75 mg/天,应至少持续两周 14天,可考虑长期治疗,如1年
抗血小板药的 临床合理应用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病 —世界上首位死亡原因*
动脉硬化血栓病 (血管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肺部疾病 癌症
暴力死亡
爱滋病
0
2
4
6
8
10
12
14
16
*世界8个发达和发展中地区 Murray et al. Lancet 1997;349:1269-1276.
死亡数 (x106)
血栓形成有三个主要因素:
I 低危
只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 (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
ESRS3分的高危患者, 预防卒中再发,波立维®优于阿司匹林
CAPRIE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ESRS分析
12
卒 10 中8 事 件6 率/ 年4 (% )2
0 0

pci术后延长双抗血小板治疗风险与受益

pci术后延长双抗血小板治疗风险与受益
DES-LATE研究
2010年ACC会议上,韩国学者公布了DES-LATE研究结果:该研究由两个临床试验组成(REAL-LATE和ZEST-LATE) 研究对象:2701例植入DES一年内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 DES-LATE研究想回答的问题是:对DES-PCI患者服用12个月以上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T)是否优于单服用阿司匹林?
IIa C I B
I B*
Data suggest that certain patient population (e.g. high risk for thrombotic events, patients after SES or PES implantation) may benefit from prolonged DAPT beyond 1 year. ….3 lines below Recent data suggest that DAPT for 6 months may be sufficient because late and very late stent thrombosis correlate poorly with discontinuation of DAPT
Ff f
501 randomized to EES 499 received EES 10 received POBA for ≥1 lesion 4 had ≥1 failed treated lesion 5 died before 30 days 1 withdrew at 30 days
1:1
1:1:1:1
30-Days
Balancing Randomization
1° Endpoint Randomization

口服抗凝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口服抗凝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1·综述·临床上联合应用口服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抗栓治疗方案并不少见,主要是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同时合并心房颤动有高危血栓风险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尤其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中术后患者需要联合应用口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1]。

除此之外,对于中高危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 CCS)且没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2019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也更新推荐了抗血小板药物联用口服抗凝药物的方案,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2]。

目前冠心病和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尤其是心脏导管介入方面日新月异,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和抗血小板药物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联合抗栓治疗的方案及观念也随之不断更新,近期的国内外指南推荐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ESC发布的《2014年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2017年ESC/EACTS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指南》、《2019年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2020 ESC非持续性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管理指南》,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发布的《2018心房颤动抗栓治疗指南及专家组报告》,以及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心律协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发布的《2019年美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更新》中,对于口服抗凝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药物的三联和双联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联合抗栓方案都做了相应的推荐和更新[3-6]。

降纤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降纤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论著降纤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谭宝慧,杨宏,徐忠信,刘松岩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省吉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二医院神经内科(谭宝慧);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杨宏,徐忠信,刘松岩)通讯作者杨宏,333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y 56@1 【摘要】 目的 探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234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1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应用碟脉灵、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临床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1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 I B )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105),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105);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

结论 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联合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同。

【关键词】 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进展性脑卒中;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 74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08)12-2134-03Effect an d Sa fety of C o m b i n ed Thera py of Def i br i ngen ,An ticoagul a tio n a nd Ant i p l a teletge t for Pr ogre ssi v ity S tr oke TAN B ao -hui,Y AN G H ong,XU Z hong -xin,et a l .N eu rologyD epa rt m ent of 222nd H ospita l of PLA.J ilin,132011,China 【Ab stra c t 】 O bjective T o inve stigate the sta tusof co mmunity nursing s e rvice s (CNS)s o a s t o app r oach the strategy ofcommunity nursing training .M ethod s T otally 234patientswit h p rogressive str 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 nto 2gr oups :121in trial group and 113in contr ol gr oup .The pa 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Diema iling,Ozagrel and l o w molecula r hepa 2ri n .The pa tients in the trial grou p were,based on t he foundationa l treat ment a s t he controls,given additi onal DF -521.Theeffects and unt o ward clini ca l events of the t wo gr oupswere co mpared .Re s u lts The effects of the t wo group sho wed a signifi cantdifference (P <0101).After trea t m ent be t ween the t w o gr oup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 las ma fibrinogen leve l (P <0105),but no significant diffe rence wa s f ound i n ac tiva t ed partial thro m b op lastin ti me and in p rothr ombin ti me (P >0105);and als 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 ound in unt o ward clinica l events (P >0105).C onclusion The co m bi ned therapy of de 2fibringen,anti coagulation and anti p l a teletge t t o trea t thro mbosis is safe and effective . 【Key wor d 】 Defibringen;Anticoag u l a tion;Anti pla teletget;Pr ogressive stroke;Effect 各类抗栓药物均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而发挥作用的,有导致出血的风险,故而临床限制了各类抗栓药物的联合应用。

药学综合与技能丨常用药物的治疗监护(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的治疗监护)

药学综合与技能丨常用药物的治疗监护(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的治疗监护)

药学综合与技能丨常用药物的治疗监护(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的治疗监护)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的治疗监护用药原则抗凝血药:降低血液凝固性以防止血栓的形成,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的纺治。

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有三类,即维生素K拮抗剂、肝素及低分子肝素、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1)维生素K拮抗剂主要有华法林钠(只有体内抗凝作用),作用强且稳定,且价格便宜。

其作用与肝素比,应用疗便、价格便宜且作用持久。

(2)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以起效迅速,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抗血栓首选药。

低分子肝素主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钙、达肝素钠。

与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对延长凝血激酶(APTT)作用弱,血浆半衰期长2倍,对血小板功能、脂质代谢影响小。

(3)直接凝血酶拮抗剂包括凝血因子Xa抑制剂磺达肝癸钠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重组水蛭素和比伐卢定;另外,阿加曲班主要针对凝血因子Ⅱa和Xa因子抑制剂;合成戊糖和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有希美加群。

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动脉中血栓形成,是防治动脉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治疗药。

围绕激活血小板聚集的主要因素,抗血小板药按作用机制可分为6个亚类:(1)环氧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司匹林。

(2)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断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

(3)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目前临床应用的有阿昔单抗、替罗非班、依替巴肽、拉米非班。

(4)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西洛他唑。

(5)血小板腺苷环化酶刺激剂主要激活cAMP水平,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药物有肌苷、前列环素、依洛前列素和西卡前列素。

(6)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主要有奥扎格雷钠。

根据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与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同时颁布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管理治疗最新指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包括三大策略: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

一旦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尽快在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抗凝血药。

rt-PA溶栓后早期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维护神经功能的研究进展

rt-PA溶栓后早期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维护神经功能的研究进展

YE i L n—ln, i MA e—ln L a Xu i g, ILing,ta . e 1
( eat e tfN uo g ,teF ut A l t o i lfH ri Mei lU i rt, ab 5 0 1 C I A) D p r n erl y h o r f i e H s t ab dc n esy H ri 10 0 , H N m o o h f a d pa o i n a v i n
r c n l .r e e ty t—PA sc re ty t e o l p r v d frt ete t n fa u e ic e c sr ket r mb l t m g .Ho i u r n l h n y a p o e o h r a me to c t s h mi to h o oy i d c s w— ee v r.r e—o cu in o c r n 2 —3 c l so c u s i 0 4% a trr fe t—PA r ae n a l e—o cuso sh g l r d ci eo o g— te t d a d e ry r c l in i i h y p e itv fl n tr p o u c me em o r o t o .Th sr v e wildic s h ai n l fic e c sr k n o e i lt e a ut ta e is a- i e iw l s u st e r t ae o s h mi to e a d p tnt h rpe i sr tg e f o a c
第3 5卷 2 1 年第 l 01 0期





Vo. 5. . 0 13 No 1

PCI围术期抗血栓治疗的再思考——《中国PCI指南(2016)》解读

PCI围术期抗血栓治疗的再思考——《中国PCI指南(2016)》解读

PCI围术期抗血栓治疗的再思考——《中国PCI指南(2016)》解读韩雅玲【期刊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18)005【总页数】3页(P349-351)【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作者】韩雅玲【作者单位】110016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1[专家简介]韩雅玲,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终身荣誉院长、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全军心血管急重症救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任美国心脏学院专科会员(FACC)、欧洲心脏协会专科会员(FES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常委和内科学领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Circulation》杂志编委,英国《Cardiovascular Therapeutics》杂志副主编,《临床军医杂志》主编,《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执行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英文版、《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和《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副主编。

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军队“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攻关课题、军事医学专项攻关课题等30余项科研课题。

以第一作者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201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08、2013)、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5)、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2002、2012)、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1995、2007、2016),以及辽宁医学科技一等奖(2014)、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007)、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各1项。

1例房颤伴既往血小板减少的药师抗凝门诊药学实践

1例房颤伴既往血小板减少的药师抗凝门诊药学实践

1例房颤伴既往血小板减少的药师抗凝门诊药学实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在心血管疾病中,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中风等严重后果。

对于房颤患者,特别是伴有既往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抗凝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药师在抗凝门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药学实践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抗凝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以一位房颤伴既往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为案例,介绍药师在抗凝门诊的药学实践经验。

患者简况:李先生,65岁,因体检时查出房颤,曾有短暂晕厥病史,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患者既往有血小板减少病史,曾因胃溃疡出血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首次就诊时,患者的主要诉求是对房颤进行治疗和抗凝药物的选择。

由于患者既往有血小板减少病史,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和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抗凝治疗方案。

1. 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和特殊情况药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个人病史、家族史、既往药物使用情况、特殊情况等。

在评估中,药师重点关注了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情况和相关的药物治疗史。

患者还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这些都是评估抗凝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

2. 选择合适的抗凝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药师决定采用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进行治疗。

由于患者既往有血小板减少病史,需要特别注意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的配合使用。

在这一过程中,药师积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对药物治疗有充分的了解和合理的期望。

3. 监测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在患者开始抗凝治疗后,药师对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进行了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特别是在治疗初期,药师加强了患者的用药信息教育,引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的技能,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凝状态。

药师还通过电话复诊和门诊复诊等方式与患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依诺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依诺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依诺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葛久欣;朱东放;于波【期刊名称】《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013)002【摘要】目的:旨在对比依诺肝素(克塞)预处理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在行经皮冠脉介治疗(PCI)术中普通肝素小剂量用法与常规剂量用法的疗效.方法:60例在克塞预处理72小时后的ACS患者,在行PCI时,术中使用普通肝素3 000 IU(小剂量肝素组,S组)与10 000 IU(常规剂量肝素组,R组)各30例.对比观察术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时间(APTT)、肌钙蛋白I(TnI)、再梗死率、出血情况、死亡率.结果:两组术后PT、APTT、TnI、死亡率、再梗死率、严重出血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轻微出血率S 组显著低于R 组(3.3%、26.7%,P<0.05).结论:皮下克塞预处理在ACS患者可为PCI提供足够的抗凝作用,且减少副作用.【总页数】3页(P139-141)【作者】葛久欣;朱东放;于波【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哈尔滨,黑龙江,150026;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哈尔滨,黑龙江,15002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替罗非班与依诺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探讨 [J], 廖伟光;谢治淮2.双抗血小板联合依诺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J], 杨娟;苏长英3.替罗非班与依替巴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J], 强明敏;刘会会;尹佳;郝霁萍;高宇勤4.医护药一体化延续护理体系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吴楚容;林敏珠;邵芳芳5.炙甘草汤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中的应用 [J], 李明亮;沈桂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

肝素钠 ( )长 。皮 下注射 L 1h MWH具有 快速 和持续 的抗
血栓 作 用 ,不 影 响 血 小 板 聚 集 ,也 不 影 响 微 血 管 的通 透 性 ,
参考 。
临床无需监测 凝血指标 J 目前国内临床常用 的 L WH有 。 M
姜 慕 羊
2 临床 常用的抗血 小板 与抗 凝药物
肝素钠在体内和体外 均有强大 的抗 凝作 用 ,该作 用依 赖抗凝血 酶 Ⅲ,抗凝 血 酶 Ⅲ与凝血 酶结 合使 后者灭 活 ,肝
素钠 可加 快这一பைடு நூலகம்活反 应速度 达千倍 以上 。肝 素钠 的分子
量在 50 0~ 00 0 0 3 0 ,静脉注射 后 ,抗凝作 用即刻 发生 ,对 预防静脉 血栓 有一定 的疗 效 ,但对 已经 形成 的血栓 无 效。 由于肝 素钠是 带有负 电荷的大分 子 ,对重 复使用 的患 者有
22 噻 吩 毗 啶 类 药 物 .
是血小板 聚集 的 “ 同最 后通 路 ” 共 ,目前 有 临床试 验证 据 的血小板糖蛋 白 Ⅱb Ⅲa受体 阻断药 包括 阿 昔单抗 和依 替 /
巴肽等 。血小板 糖 蛋 白 Ⅱb Ⅲa受体 阻 断药 主要 降低 P I / C
的急性缺 血事件 ,如存在 残余 夹层 、血 栓等 ,是 目前 最强
rnr at ybps rfn ,C B ) 。随着药物释 放支架 o ay r r y as a ig A G e g t
和远端保 护装置 的应 用 ,P I 术 的成 功率 、安 全性 和可 C手
靠性得到 了实质性 的改善 ,但药物 释放 支架在 大大 减少血
管再狭窄率 、使患者 临床获益 的同 时,支架 内血栓并 发症
噻吩吡啶类药物的 主要 作用是 不可逆 地抑 制血小 板二 磷腺苷受体 ,从 而阻碍活化 血小板 释放 的二磷腺 苷所诱 导 的血 小板 聚集 。 目前常用 的噻 吩吡啶类药 物有 氯吡格 雷 和

2023神经介入手术中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物指南更新

2023神经介入手术中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物指南更新

2023神经介入手术中的抗血小板和抗血栓药物指南更新・■.刖百本文件是对2014年神经介入外科学会指南〃神经介入手术中的血小板功能抑制剂和血小板功能研究"(2014年SN1S指南)基础上的更新。

2014年SNIS指南侧重于不同药物的描述及其对血小板活性影响的研究,在简要讨论了新批准的用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和凝血因子Xa抑制剂的逆转药物后,当前的文件强调了病理特异性的考虑。

方法我们使用与2014年SNIS指南类似的方法对自2014年SNIS指南以来可用的研究进行了结构化的文献综述。

建议是基于自2014年以来可用的现有文献。

根据专业知识对来自北美学术机构的神经外科、神经病学、介入神经放射学和药理学专业专家进行了选聘。

从2013年12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对MED1INE数据库(PUbMed)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词包括〃抗血小板二〃抗凝药物二〃治疗〃、〃血管内二〃神经血管内〃和〃介入放射学〃,确定在接受神经介入手术的患者管理中使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已发表文章。

在撰写此共识文件时,考虑了相关的英语文章。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病例系列和非随机单中心研究。

我们对证据的质量进行了分级。

建议是通过作者的共识会议达成的,然后是SNIS标准和指南委员会以及SNIS董事会的补充意见。

直接口服抗凝剂的逆转自2014年SNIS指南发布以来,直接口服抗凝血剂(DOACS)-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和直接Xa因子抑制剂阿哌沙班、贝曲沙班、依度沙班和利伐沙班使用显著增加。

这类抗凝剂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剂(OAC)。

神经介入医师越来越有可能遇到使用DOACs的患者,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某些神经介入手术出血的风险,因此了解如何在紧急和紧急情况下逆转这些药物是很有帮助的。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些因素的逆转可以分为两类。

凝血酶抑制剂直接逆转对于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的直接逆转,依达鲁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达比加群抗体片段,自2015年获得FDA批准以来显示出很好的疗效。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参数与安全性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参数与安全性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参数与安全性的影响【摘要】脑血栓患者治疗现有困境促使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的应用意义。

药理作用比较表明两者具有互补效果。

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也备受关注,安全性评价认为联合用药是安全可行的。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前景广阔,未来研究应更深入探索这一治疗策略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

这一研究为脑血栓的新治疗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抗血小板药、脑血栓、治疗、效果、血小板参数、安全性、药理作用、前景、临床意义、应用价值、研究方向1. 引言1.1 脑血栓患者的治疗困境脑血栓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引起较严重的后果,如脑梗塞和脑卒中。

由于脑血栓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其治疗一直面临着重重困难。

一方面,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脑血栓患者常常存在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

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治疗脑血栓,又能兼顾患者其他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势在必行。

1.2 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的联合应用的意义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脑血栓的治疗过程中,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的联合应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降低胆固醇的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来降低胆固醇合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稳定斑块。

与此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进一步降低脑血栓的发病风险。

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的联合应用可以在多个环节同时发挥作用,有效防止脑血栓的发生与复发。

在临床实践中,联合应用也被证实可以提高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的联合应用在脑血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2. 正文2.1 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的药理作用对比阿托伐他汀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肝脏中的HMG-CoA还原酶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对策_PPT幻灯片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对策_PPT幻灯片
陈会校,齐书英,丁超等。西洛他唑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2):45-48.
西洛他唑对心功能和心律的影响
心梗诱发的心衰 鼠模组
假手术组
1
西洛他唑
2
两者均能减轻心肌 沙格雷酯 重构和改善心功能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死亡率
Cardiovasc Toxicol, 2008, 8(3):127-35
慢性治疗仍以抗血小板药物为主,抗凝药物华法林 没有多少优势
高危患者,如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应考虑使用两 种抗血小板药物;但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西洛他唑
欢迎批评指正
17
4. 陈会校,齐书英,丁超等.西洛他唑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临床误 诊误治,2009,22(2):45-48.
5. Barta J, Sanganalmath SK, Kumamoto H, etc. Antiplatelet agents sarpogrelate and cilostazol affect experimentally-induced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mortality. Cardiovasc Toxicol, 2008, 8(3):127-35.
但是在急性肢体缺血、血液高凝的情况中, 常需要低分子肝素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西洛他唑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抗血小板作用
• 选择性抑制磷酸二酯酶Ⅲ的活性, cAMP含量升高 • 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 • 主要用于缓解间歇性跛行的缺血症状,增加步行距离
心血管方面应用
• 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动脉再狭窄 • 治疗心动过缓
西洛他唑组左心室cAMP水平明显高于沙格雷酯 组及其对照组,提示可能左心室过多的cAMP水 平是导致心率失常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凝和抗血小板的联合治疗——介入医师的困境
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田野韩薇
在过去的20年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显著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的血栓和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是目前PCI 围术期的标准抗血小板方案。

但是,大约有5%接受PCI的患者需要长期或短期华法林抗凝治疗,如房颤、心脏机械瓣膜、下肢静脉血栓、左心室附壁血栓。

目前评价三联抗栓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二联抗栓治疗(华法林+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氯吡格雷)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停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策略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资料非常有限。

如何平衡支架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风险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目前三联抗栓治疗是房颤患者PCI术后最常用的方案。

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PCI指南和ACC/AHA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指南建议,口服抗凝药患者行PCI应给予华法林+低剂量阿司匹林(75~81 mg)+氯吡格雷(75 mg),INR 2.0~2.5,推荐级别为ⅠC。

但是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AHA/美国心律学会(HRS)房颤指南将推荐级别降低为Ⅱb。

原因可能与三联抗栓治疗显著增加了出血风险有关。

研究显示,三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比二联抗栓治疗增加了3~6倍。

在Danish登记研究中70 000例房颤患者三联抗栓治疗1年的出血风险为15.7%,而在WOEST研究中高达44.4%。

实际上,国内医生因为过分担心这种较高的出血风险,以致在临床上很少应用三联抗栓治疗,更重要的是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支持三联抗栓
策略。

二联抗栓是指在房颤拟行PCI的患者中采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氯吡格雷的抗栓策略。

华法林+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不能有效预防PCI患者支架血栓形成,小规模研究显示,这种策略PCI后第1个月支架血栓发生率高达15.2%,无计划PCI率达17.2%。

因此,不建议华法林+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

理论上讲,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能更有效地预防PCI患者血栓事件,是PCI后预防支架血栓形成所必须的。

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房颤患者中口服抗凝药物在预防血栓方面至少和阿司匹林一样有效。

因此,用口服抗凝药物替代阿司匹林,采用华法林+氯吡格雷的二联抗栓治疗是合理的。

以往有关这种联合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资料很少。

小规模研究显示,这种联合治疗严重出血发生率为10%~12%,心血管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发生率为0。

但这些研究样本例数偏小,不足以证实这种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WOEST研究首次在573例需口服抗凝药物的PCI患者中证实,与三联抗栓相比,华法林+氯吡格雷能有效降低1年出血事件发生率,而不增加血
栓风险,为华法林+氯吡格雷的二联抗栓策略提供了有力证据。

综上所述,目前房颤患者合并ACS三联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受到广泛质疑,仅在房颤卒中高危患者中才可考虑推荐使用,而不建议在低中危患者中应用。

WOEST研究是第一个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房颤患者PCI术后采用华法林+氯吡格雷二联抗栓安全有效,从而更新了抗凝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的理念。

此外,有证据显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达比加群,也可替代华法林用于ACS合并房颤患者PCI的抗栓治疗,这种二联抗栓策略是否适合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也有待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