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指导建议专题课件
3.2在家庭中如何护理精神病患者?
▪ 饮食方面:督促患者定时进餐,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既要防止进食不足,又要防止吃的过多,因为有些抗精 神病药会引起食欲增强;
▪ 睡眠方面: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要安静、避免强光 及噪声,同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白天尽量多参加一些 力所能及的劳动,午休时间不要太长,睡前避免饮用浓 茶、咖啡及进食刺激性食物,最好在睡前不看恐怖小说 和影视作品。
的抑郁发作,没有严重的躁狂发作,这也是此型常被误诊为 单相抑郁的原因。 ❖ 环性障碍:周期性出现情绪高(轻度)和情绪低而没有严重 的抑郁发作 ❖ 快速循环型:一年至少出现4次躁狂或抑郁发作 ❖ 单相躁狂:是相对少见的一种双相障碍形式,以躁狂发作与 稳定的情绪期交替出现为特征。 ❖ 单相抑郁:是低于正常的情绪,从轻度至十分严重的抑郁, 没有躁狂发作。
2.7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相关
来自社区、精神病院、癫痫诊所的资料显示: 大约有1/4的癫痫患者具有精神障碍、智能障 碍、人格障碍以及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加拿大调查研究发现,难治性癫痫患者更容易 出现精神障碍
我国在成都对710例癫痫患者进行的调查发现, 癫痫伴有持久性精神障碍者占12.6%,报道精 神障碍患者住院中,癫痫伴有明显精神异常者 占25.27%
2.2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关吗?
人们生活在社会上,每时每刻都要接触不同的人和事, 例如车祸、晋升、亲人死亡、自然灾害、躯体疾病、 关系不和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心理刺激。每个人都要 适应这个刺激,但如果适应不良,就会引起心理反应, 甚至出现精神异常。
对心理适应的能力,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那些性格开 朗、乐观、有坚强意志的人,一般适应能力较好,不 引起精神障碍。因此,精神疾病的发生于内因和外因 两方面有关,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常见精神疾病的健康指导ppt课件
❖ 5、要科学地养成饮食健康习惯,多吃蔬菜和蛋白质高的食物 ❖ 6、督促和监督病人不要喝酒、少喝咖啡、少抽烟,以防止诱发病情的情况出现
常见精神疾病的健康指导
5
什么是抑郁症
❖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 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 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 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 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 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 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 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 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 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 转为慢性。
❖
常见精神疾病的健康指导
8
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指导
❖
1.精神病的早期症状:①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多梦等为最常见
的症状。②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头痛、头晕、乏力、心慌、食欲不振、消瘦等。③情绪障
碍:8抑郁沉默,焦虑不安,反应迟钝或易怒,易激动,敏感多疑,有时兴奋话多,好管
闲事。④自言自语、无故发笑、行为怪异。
常见精神疾病的健康指导
4
三、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所应 该具备的职责主要包括
❖ 1、听从医生的指导,妥善看管和照顾患者,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防止病人 自行减药或加药,若发现病情复发症状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以进行更好地改善 治疗方案;
❖ 2、要合理安排病人日常生活,使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病人搞好个人 卫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情绪改善。 ❖ 8.多陪病人一起去欣赏欢快的音乐会,歌舞晚会,收听一些相声、小品等,调节
一下紧张的情绪。 ❖ 9.在陪同下可出外旅游,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多到户外阳
常见精神疾病的健康指导
5
什么是抑郁症
❖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 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 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 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 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 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 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 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 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 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 转为慢性。
❖
常见精神疾病的健康指导
8
精神分裂症的健康指导
❖
1.精神病的早期症状:①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多梦等为最常见
的症状。②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头痛、头晕、乏力、心慌、食欲不振、消瘦等。③情绪障
碍:8抑郁沉默,焦虑不安,反应迟钝或易怒,易激动,敏感多疑,有时兴奋话多,好管
闲事。④自言自语、无故发笑、行为怪异。
常见精神疾病的健康指导
4
三、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所应 该具备的职责主要包括
❖ 1、听从医生的指导,妥善看管和照顾患者,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防止病人 自行减药或加药,若发现病情复发症状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以进行更好地改善 治疗方案;
❖ 2、要合理安排病人日常生活,使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病人搞好个人 卫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情绪改善。 ❖ 8.多陪病人一起去欣赏欢快的音乐会,歌舞晚会,收听一些相声、小品等,调节
一下紧张的情绪。 ❖ 9.在陪同下可出外旅游,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多到户外阳
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教育ppt课件
精神病复发的早期症状
1、 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容易醒或早醒。 2、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头痛、头昏、无力、饮食等。 3、 情感障碍:如焦虑、烦躁、紧张、情绪低、脾气暴躁、有时 自语、自笑、话多或话少、多疑敏感、生活懒散、反应迟钝等。 4、 片刻的出现幻听、幻视(在没有现实刺激时而听到或看到的 一种体验)妄想等。 5、 其他: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表情发呆,两眼发直。
• 精神病是以精神活动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类
疾病。精神病是人的大脑在生物学因素、心 里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功能发生 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 活动失去常态的一类疾病。
• 精神病是精神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组疾病。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5.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 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6.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 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在与患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精神病是 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 的心理准备。
平之要义,也是保证公共安全免遭其害的根本。
•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单靠亲情远远不够,但家庭的
作用仍是举足轻重的。
•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助,使
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上实现有效的全面 的康复,重返社会。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 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容易醒或早醒。 2、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头痛、头昏、无力、饮食等。 3、 情感障碍:如焦虑、烦躁、紧张、情绪低、脾气暴躁、有时 自语、自笑、话多或话少、多疑敏感、生活懒散、反应迟钝等。 4、 片刻的出现幻听、幻视(在没有现实刺激时而听到或看到的 一种体验)妄想等。 5、 其他: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表情发呆,两眼发直。
• 精神病是以精神活动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类
疾病。精神病是人的大脑在生物学因素、心 里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功能发生 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 活动失去常态的一类疾病。
• 精神病是精神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组疾病。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5.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 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6.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 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在与患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精神病是 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 的心理准备。
平之要义,也是保证公共安全免遭其害的根本。
•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单靠亲情远远不够,但家庭的
作用仍是举足轻重的。
•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共助,使
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上实现有效的全面 的康复,重返社会。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ppt课件
低热量、高纤维食品,如蔬菜、水果、杂粮等。 调节生活规律,减少睡眠时间。 增加运动和体力劳动。 病情缓解后尽早恢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并且多参加有益
的社会活动。
第十一页,共29页。
3.各种精神症状(zhèngzhuàng)的护理
(1).幻觉的护理 不要与病人争论,安慰病人。 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承认他的感受是真的。 病态的表现(biǎoxiàn)可以去反问患者(为什么多
第四页,共29页。
二.家庭护理(hùlǐ)的内容
1.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1)个人卫生的料理:指导患者保持自身清洁,料
理卫生,注意个人仪表等。 (2)饮食方面的护理:①保证充足营养,注意安全,
吞咽困难时劝慰患者缓慢进食,谨防食物塞满嘴造 成窒息(zhìxī)。 ②勿食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等。 ③对老年患者的饮食,以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少食油腻、 忌腥辛辣、生冷及坚硬食物。
第二 发生 不顺心 的事、 遇到误 解后, 对自推迟动 怒的时 间,每 一次比 上一次 多推迟 几秒, 久而久 之,可 自我控 制。
第四 当你 发怒时 ,提醒 自己, 人人都 有根据 自己的 选择来 行事的 权利。
第五 请你 信赖的 人帮助 你,让 他们每 当(měi dānɡ) 看见你 动怒时 ,便 提醒你 。
学习独立。
第十八页,共29页。
5.家庭中应规避(guībì)哪些误区?
过于溺爱或者放任不管 有的家属认为,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所以
对病人有求必应,百般呵护,甚至放纵其不良行为,任其无 理取闹,从而导致了患者丧失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力进 一步削弱。 有的家属对病人厌恶、敌视,甚至辱骂,讥讽,使患者自卑 自责、甚至悲观绝望发生自杀,或导致患者产生攻击破坏、 伤人毁物等行为,或导致病情反复、迁延(qiānyán)不愈。 解决办法是:关心而不溺爱,鼓励而不放纵,培养患者“自 尊、自重、自强,自立、自爱”的意识。
的社会活动。
第十一页,共29页。
3.各种精神症状(zhèngzhuàng)的护理
(1).幻觉的护理 不要与病人争论,安慰病人。 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同情,承认他的感受是真的。 病态的表现(biǎoxiàn)可以去反问患者(为什么多
第四页,共29页。
二.家庭护理(hùlǐ)的内容
1.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1)个人卫生的料理:指导患者保持自身清洁,料
理卫生,注意个人仪表等。 (2)饮食方面的护理:①保证充足营养,注意安全,
吞咽困难时劝慰患者缓慢进食,谨防食物塞满嘴造 成窒息(zhìxī)。 ②勿食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等。 ③对老年患者的饮食,以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少食油腻、 忌腥辛辣、生冷及坚硬食物。
第二 发生 不顺心 的事、 遇到误 解后, 对自推迟动 怒的时 间,每 一次比 上一次 多推迟 几秒, 久而久 之,可 自我控 制。
第四 当你 发怒时 ,提醒 自己, 人人都 有根据 自己的 选择来 行事的 权利。
第五 请你 信赖的 人帮助 你,让 他们每 当(měi dānɡ) 看见你 动怒时 ,便 提醒你 。
学习独立。
第十八页,共29页。
5.家庭中应规避(guībì)哪些误区?
过于溺爱或者放任不管 有的家属认为,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所以
对病人有求必应,百般呵护,甚至放纵其不良行为,任其无 理取闹,从而导致了患者丧失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力进 一步削弱。 有的家属对病人厌恶、敌视,甚至辱骂,讥讽,使患者自卑 自责、甚至悲观绝望发生自杀,或导致患者产生攻击破坏、 伤人毁物等行为,或导致病情反复、迁延(qiānyán)不愈。 解决办法是:关心而不溺爱,鼓励而不放纵,培养患者“自 尊、自重、自强,自立、自爱”的意识。
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PPT课件
5、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如社区、爱心团队、心理咨询门诊等,发动 群众,对精神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
.
10
六、精神病人康复训练技能
精神残疾是由于长期患病遗留下来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功能的 缺陷,造成他们对生活、工作和活动上的困难,有时会造成严重 的社会危害。为了延缓他们的衰退,人格的改变,促进他们的康 复,必须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讲座
主讲人:胡三招
• 内容: • 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 了解精神疾病护理的发展趋势 • 掌握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 • 熟悉精神疾病复发的早期症状 • 熟悉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措施及康复训
练技术。
.
1
导入情景
工作情景: 李女士,35岁,半年前母亲突然病故,此后出现失眠,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近三 个月来独处时听见有人对她讲话,说母亲病故与某人有关,故多次打电话报警,后来又 觉得是自己的小孩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故将自己的三个小孩杀掉。 请思考:李女士出现了哪些精神症状?是那种精神病?
.
2
一、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 精神疾病的概述
• 概念:精神疾病是指在理化、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
素作用下,是大脑功能混乱,从而产生认知、情感、 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在 很多躯体疾病的一定发病过程中也会现异常精神表现。 即使是正常人,由于某些心理、社会压力也会出现精 神偏差。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精神偏差,所以每 个人对精神疾病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 政府干预,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管理(如对贫困家庭精神病人免费救治、 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政府实行强制收治)
.
7
三、精神病人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通过自助的方式,用语言或非语言 性技术,消除病理心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健康,协助病人对其生存 有更好地调适。其内容包括教育、婚姻,家庭咨询
.
10
六、精神病人康复训练技能
精神残疾是由于长期患病遗留下来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功能的 缺陷,造成他们对生活、工作和活动上的困难,有时会造成严重 的社会危害。为了延缓他们的衰退,人格的改变,促进他们的康 复,必须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讲座
主讲人:胡三招
• 内容: • 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 了解精神疾病护理的发展趋势 • 掌握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 • 熟悉精神疾病复发的早期症状 • 熟悉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措施及康复训
练技术。
.
1
导入情景
工作情景: 李女士,35岁,半年前母亲突然病故,此后出现失眠,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近三 个月来独处时听见有人对她讲话,说母亲病故与某人有关,故多次打电话报警,后来又 觉得是自己的小孩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故将自己的三个小孩杀掉。 请思考:李女士出现了哪些精神症状?是那种精神病?
.
2
一、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 精神疾病的概述
• 概念:精神疾病是指在理化、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
素作用下,是大脑功能混乱,从而产生认知、情感、 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在 很多躯体疾病的一定发病过程中也会现异常精神表现。 即使是正常人,由于某些心理、社会压力也会出现精 神偏差。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精神偏差,所以每 个人对精神疾病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 政府干预,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管理(如对贫困家庭精神病人免费救治、 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政府实行强制收治)
.
7
三、精神病人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通过自助的方式,用语言或非语言 性技术,消除病理心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健康,协助病人对其生存 有更好地调适。其内容包括教育、婚姻,家庭咨询
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宣教PPT课件01
3. 轻症患者的家庭护理:这类患者用劳动疗法,加以适当服药和心理治疗, 可长时期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但应注意病情突变,如突然加重,应立即就诊.
谢谢
2. 出院后患者的家庭护理:患者治疗好转,可出院回到家里逐步巩固疗效,走向康复。 此时的家庭护理着重放在按医嘱服用药物和定期复诊。另外,患者从医院回到家庭,尽 管是他所熟悉的环境,但家庭与医院生活条件,规律有很大的不同,故需帮助患者重新 适应家庭生活。另外,要注意让患者和正常人一样也参与各种活动,过分照顾,什么也 不让做,反而会让患者认为自己是废人.不利康复。
7、服氯氮平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精神疾病不同时期的护理:
1. 急性期患者的家庭护理:患者初发精神病,由一个正常人变为心理异常、言行异常, 甚至出现精神症状。首先家人要从唯物和科学角度,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和其它躯体 疾病如肺炎、心脏病等一样是一种病态,并非是鬼神作祟,千万不要请巫医神汉,摘迷 信活动,延误治疗时机。其次是不要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而应当立即护送去精神病专 科医院治疗。
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指导病人正确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定时定量服药,不擅自停药和减药。 2、服药后出现嗜睡、动作呆板、便秘、流延等轻微的副作用,不需治疗处理。如出现 头颈歪斜、坐立不安、四肢颤抖等较重的副作用,就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经 治疗后很快会好转。 3、服药后若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应平卧,切不可突然改变体位,以免引起体位性 低血压,如情况严重必须由医生处理。 4、抗精神病药物的服用时间可与日常的休息睡眠规律相配合。服药后应适当地小睡。 5、饮食宜清谈,营养合理,吞咽困难时可进软食或流质。 6、平时应多饮水,禁饮咖啡、浓茶,少饮酒。
精神病人的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2021最全PPT
二、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技巧
5、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 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对于精神病的治疗必须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否则会 使症状恶化,增加治疗难度,增加复发机会,增加住院时 间和费用,增加自杀危险性,社会功能减退,造成精神残 疾。
三、家属所应该具备的职责
1、听从医生的指导,妥善看管和 照顾患者,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 ,防止病人自行减药或加药,若发 现病情复发症状时要及时与医生联 系,以进行更好地改善治疗方案;
一、精神病护理的误区
3、病人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 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 的自我责备。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 病人的康复。
二、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技巧
1、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 也不要பைடு நூலகம்视他。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如果要 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一下子 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一、精神病护理的误区 人到医院诊治。
2、当病人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 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5、要科学地养成饮食健康习惯,多吃蔬菜和蛋白质高的食物 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病人的康复。 精神病人的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 三、家属所应该具备的职责
三、家属所应该具备的职责
4、是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充 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隐私,平等对 待他们,既不过分迁就,也不过分 指责,鼓励病人尽量像正常人一样 生活,加强对他们生活技能的训练 ,鼓励和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心,积极参与社会康复服务。
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课件
精品
二、精神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及存 在的问题
• 一、重症轻症精神疾病病人兼顾护理,重视疾病预防 • 二、转变护理模式(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 三、加强医院、社区、家庭、社会的配合(美国精神病医院住院病
人的人数呈减少趋势,只有重症精神病人接受住院治疗,而相当数量的 病人分散在社区和家庭接受治疗和护理。精神障碍病人比躯体疾病病人 更需要家庭的温暖,他们更喜欢在家里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大力发展 社区精神护理及家庭健康教育将是目前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在美国 有很多自助组织,都是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员组织起来的,自助组织可提 供信息也提供心理援助。我国精神病人走出医院后社区和家庭是否有良 好的治疗环境?家庭成员是否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目前需要确定的是, 出院后的精神病人,其生活及健康是否真正能得到改善。 • 政府干预,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管理(如对贫困家庭精神病人免费救 治、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政府实行强制收治)
关系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影妄想响,被洞悉感等)
• 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减弱、注意转移、注意涣散等) • 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弱、遗忘等) • 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 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情感淡漠,焦虑,恐惧等) •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 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 • 自知力:是指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
吐药、囤药、妥善保管好药品防止病人作为自查工具。 • (4)进行康复技能训练,行为改变训练,面对压力的训练等 • (5)饮食护理 禁食烟酒,牛肉、狗肉、羊肉、海鲜、公鸡等食物。
精品
四、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护理
1、随时观察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复发的早期症状,如饮食、睡眠改变, 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或孤僻少语、懒散,不与人接触、无目的外走等, 及时干预,预防复发,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如皮疹、黄疸、吞咽困难、 便秘、嗜睡等,并及时处理。是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
二、精神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及存 在的问题
• 一、重症轻症精神疾病病人兼顾护理,重视疾病预防 • 二、转变护理模式(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 三、加强医院、社区、家庭、社会的配合(美国精神病医院住院病
人的人数呈减少趋势,只有重症精神病人接受住院治疗,而相当数量的 病人分散在社区和家庭接受治疗和护理。精神障碍病人比躯体疾病病人 更需要家庭的温暖,他们更喜欢在家里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大力发展 社区精神护理及家庭健康教育将是目前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在美国 有很多自助组织,都是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员组织起来的,自助组织可提 供信息也提供心理援助。我国精神病人走出医院后社区和家庭是否有良 好的治疗环境?家庭成员是否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目前需要确定的是, 出院后的精神病人,其生活及健康是否真正能得到改善。 • 政府干预,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管理(如对贫困家庭精神病人免费救 治、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政府实行强制收治)
关系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影妄想响,被洞悉感等)
• 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减弱、注意转移、注意涣散等) • 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弱、遗忘等) • 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 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情感淡漠,焦虑,恐惧等) •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 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 • 自知力:是指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
吐药、囤药、妥善保管好药品防止病人作为自查工具。 • (4)进行康复技能训练,行为改变训练,面对压力的训练等 • (5)饮食护理 禁食烟酒,牛肉、狗肉、羊肉、海鲜、公鸡等食物。
精品
四、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护理
1、随时观察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复发的早期症状,如饮食、睡眠改变, 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或孤僻少语、懒散,不与人接触、无目的外走等, 及时干预,预防复发,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如皮疹、黄疸、吞咽困难、 便秘、嗜睡等,并及时处理。是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
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宣教 PPT课件
• 总之,通过以上方法的认真实施,我 院患者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大幅提高, 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取得 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塑造 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11/5/2018
3
普遍的心理状态
•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病的健康 知识需求非常强烈,他们希望通 过各种方式获得有关精神科疾病 及健康保健的知识,以观察患者 病情变化,督促患者用药,促进 患者康复,使他们能完成精神病 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及护理。
做好健康宣教
1 对患者家属切实做好宣教工作 • 主动热情与家属沟通,介绍医院有关管理制度。 利用墙报、宣传册等形式宣传一些基本卫生常识、 心理卫生知识等。个别指导:针对不同病情由主 管医生向陪护家属介绍患者的病因、病情、转归 和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用药后的反应 等;在有分管护士负责指导。指导家属怎样观察 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并教会家属接触 患者的技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出院时,指导 家属在家中如何用药、如何护理和管理患者、如 何进行回归社会训练,预防疾病复发。
2 与家属建立良好关系
• 掌握沟通技巧,对不同层次、不同素质 的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及时了解 他们的心理状态,并予以安慰、疏导, 取得相互尊重与信任。对每例患者的病 情、预后和家庭护理要求向家属讲明, 让患者家属心中有数,并认真践行,对 长期慢性病的恢复和防止复发有重要的 意义。特殊治疗时,治疗前向家属解释 治疗的作用和目的,如保护性约束,争 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5 加强护士业务技术训练
• 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及整体素质训练,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对发现的问题 及时组织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求护士在班时认真、仔细、负责、 做到眼勤、口勤、手勤、脚勤,保证 各项护理措施很好的落实,使患者家 属感到是一支过硬的护理队伍,把患 者放着治疗放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精神疾病的特点
• 大多数精神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 • 常出现不协调表现,主要是自己的言语行为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 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 常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等 • 部分病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现缺乏正确的认识 • 绝大多数人不会主动求医或不接受治疗 • 病程一般较长,难以治愈,易于复发
1、为病人家属举办定期专题讲座或系统培训,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正确对待精神病人,了解精神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注意事项。
2、定期举办家庭成员座谈会,共同商讨家庭有效应对措施,并做 好经验交流。
3,做好精神卫生咨询指导,如性格锻炼、恋爱婚姻、承担家庭义 务和责任等问题。
4、告诉患者家属要正确对待精神病人,提高病人的自尊心,精神 病与躯体疾病一样都是一种病,没什么丢人的,要学会抬头做人。
3、对有幻觉妄想的病人,家人应了解其妄想的内容,尽量避免触及病理体 验,减少及消除紧张,躁动,增强病人的控制能力。
4,对有自伤自杀行为的病人,协助家庭成员密切观察患者异常语言和行为 表现,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加以看护,应加强家庭危险物品的管理,必要 时住院治疗,这样就能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9
五、精神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
• 护理措施: • 1、一般护理: • (1)建立良好的护患及家庭关系是做好家庭护理的基础。 • (2)为康复期的病人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并督促病人完成。 • (3)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并检查病人是否吞服到胃里,防止病人臧、
吐药、囤药、妥善保管好药品防止病人作为自查工具。 • (4)进行康复技能训练,行为改变训练,面对压力的训练等 • (5)饮食护理 禁食烟酒,牛肉、狗肉、羊肉、海鲜、公鸡等食物。
.
8
四、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护理
1、随时观察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复发的早期症状,如饮食、睡眠改变, 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或孤僻少语、懒散,不与人接触、无目的外走等, 及时干预,预防复发,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如皮疹、黄疸、吞咽困难、 便秘、嗜睡等,并及时处理。是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
2、对有伤人行为的病人,应减少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限制其与人交往,帮 助病人适当安排一些事情做,转移其注意力,改善睡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6
二、精神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及存
在的问题
• 一、重症轻症精神疾病病人兼顾护理,重视疾病预防
• 二、转变护理模式(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 三、加强医院、社区、家庭、社会的配合(美国精神病医院住院病
人的人数呈减少趋势,只有重症精神病人接受住院治疗,而相当数量的 病人分散在社区和家庭接受治疗和护理。精神障碍病人比躯体疾病病人 更需要家庭的温暖,他们更喜欢在家里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大力发展 社区精神护理及家庭健康教育将是目前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在美国 有很多自助组织,都是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员组织起来的,自助组织可提 供信息也提供心理援助。我国精神病人走出医院后社区和家庭是否有良 好的治疗环境?家庭成员是否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目前需要确定的是, 出院后的精神病人,其生活及健康是否真正能得到改善。
1、生活行为的技能训练,对衰退的病人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 着装等内容。必须每日数次手把手督促指导患者,训练他们的自 理能力,2-3周能见效,必须持之以恒,否则又会恢复原状。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讲座
主讲人:胡三招
• 内容: • 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 了解精神疾病护理的发展趋势 • 掌握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 • 熟悉精神疾病复发的早期症状 • 熟悉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措施及康复训
练技术。
.
1
导入情景
工作情景: 李女士,35岁,半年前母亲突然病故,此后出现失眠,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近三 个月来独处时听见有人对她讲话,说母亲病故与某人有关,故多次打电话报警,后来又 觉得是自己的小孩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故将自己的三个小孩杀掉。 请思考:李女士出现了哪些精神症状?是那种精神病?
.
3
精神疾病的病因
• 精神病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很明确, 与下列因素有关:
•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感染、毒物、创伤等。 • 心理因素:人格特征、心理应激因素(精神刺激) • 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
.
4
精神疾病的症状
• 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觉综合征 • 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思维迟缓等) 思维内容障碍(以妄想为主要内容,被害妄想,
5、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如社区、爱心团队、心理咨询门诊等,发动 群众,对精神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
.
10
六、精神病人康复训练技能
精神残疾是由于长期患病遗留下来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功能的 缺陷,造成他们对生活、工作和活动上的困难,有时会造成严重 的社会危害。为了延缓他们的衰退,人格的改变,促进他们的康 复,必须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关系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影妄想响,被洞悉感等)
• 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减弱、注意转移、注意涣散等) • 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弱、遗忘等) • 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 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情感淡漠,焦虑,恐惧等) •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 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 • 自知力:是指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
.
2
一、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 精神疾病的概述
• 概念:精神疾病是指在理化、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
素作用下,是大脑功能混乱,从而产生认知、情感、 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在 很多躯体疾病的一定发病过程中也会现异常精神表现。 即使是正常人,由于某些心理、社会压力也会出现精 神偏差。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精神偏差,所以每 个人对精神疾病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 政府干预,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管理(如对贫困家庭精神病人免费救治、 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政府实行强制收治)
.
7
三、精神病人的家庭治疗与护理
•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通过自助的方式,用语言或非语言 性技术,消除病理心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健康,协助病人对其生存 有更好地调适。其内容包括教育、婚姻,家庭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