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庐桐君山七里扬帆导游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桐君山·七里扬帆景区游览,我是景区的讲解员,姓х,我们的游程大约为二小时左右,希望各位今天在我的导游讲解下,能够玩得开心,游得尽兴。

【桐君老人像前】桐君山·七里扬帆景区是一处综合性的观光游览景区,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攀桐君山访古寻幽,品中药文化;另一部分是观景游乐富春江七里扬帆。

各位游客,一进大门,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位慈眉善目、笑眯眯看着我们的老人塑像,这位便是此山最早的主人桐君老人,他背依桐君山,面朝富春江,肩挂药葫芦,后背箬叶帽,仿佛千百年前那位济世救民的老中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说起这位桐君老人,根据《方舆胜揽》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时候,此山上长满了许多的桐树,山上有一位老翁在此采药、炼丹,并在桐树下造了一座茅草房,因为这位老人的医术非常高明,经常给山下的老百姓治病,并且分文不收。所以当地人非常感谢他,请他留下姓名,永远为他传诵。当人们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只是笑了笑,指了指后面的大桐树,人们根据他的这一示意,便把这座山称为桐君山,这位老人称为桐君老人,意指桐树下的君子,山下的小镇称为桐庐镇,取“桐树下的草庐”之意。

其实,桐君,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我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位对药物学研究卓有成效的医药学者。据梁·陶弘景《本草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名人大辞典》等记载:桐君,是黄帝时人,黄帝命巫彭采药求道,止于桐庐县东山(也就是现在的桐君山)桐树下,识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药物,著有《桐君采药录》,太平兴国二年的《太平御览》之“药部”篇载有桐君对30多种药物的性味评判,可见桐君这位历史人物是载之史册的,在古时的医坛上也是盛名卓著的。桐君定的处方格律君、臣、佐、使,垂数千年沿用迄今,不愧是我国中医药的鼻祖。历代诗人、画家都曾以桐君为题材吟诗作画。如苏轼、陆游、徐舫都写有《桐君山诗》,在桐君山的摩崖石刻上还留有元已卯(公元1279年)俞颐轩的五绝一首:“潇洒桐庐郡,江山景物妍。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这首石刻,生动地记录了700多年前诗人对于桐君其人的真情实感。

【百草园】好,各位,在对这位桐君山的最早的主人稍作了解后,我们前行可以看到,旁边有一片开阔的园子,看似许多普通的杂草和一些高低不同的植物参差不齐地排着,偶尔沁入你的鼻子,是一股淡淡的青草味。也许你会把它当作一般的绿化草地,眼睛偶尔瞥过便罢了,其实这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行医治病的良药。大家请看,这个叫“马蹄径”专治胆囊炎、尿路结石、传染性肝炎等;这个叫“阔叶十大功劳”专治胃肠炎、咽喉肿痛等;这个叫“枸骨”,专治腰痛、肋骨痛、牙痛等;这里还有专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毒蛇毒虫咬伤等的药材,大家所处其中,是否闻到了浓郁的中药气息呢? 1 2 3 4 5 6 7篇二:富春江七里扬帆导游词

富春江七里扬帆导游词

各位游客,参观完桐君山,拜访过中药鼻祖后,我们就要登上停泊在江边的小木船,去真切地体味一下富春江上看两岸风光,观桐庐古镇风情的感觉。

各位,小船已拉起风帆,就要起航了,悠悠富春江水带着我们将此行的游览推向高潮。富春江,全长110公里,是中国除了长江、桂林漓江之外的第三大山水风光带,“山青、水清、史悠、境幽”构成其独特的山水人文环境,是国务院于1982年公布的我国第一批四十四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上游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的六股尖,其中一段在1959年时修建新安江水电站蓄水而成为了一个大水库,也就是现在的千岛湖,中游段从梅城至萧山的闻家堰,下游是钱塘江,经杭州湾流入东海。整个这条江以桐庐至梅城这一段风光最为秀丽,历史上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是被这段江面的美景所倾倒,尤其以唐、宋诗人为最多,如李白、谢灵运、陆游、范仲淹、李清照等,所以我们这条旅游线在以前也被人们称为浙西唐诗之路旅游线,现在它又成为浙西名山名水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亮点。

清代诗人吴嗣绾有诗云:“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各位游客,作为今人的我们能够在这样诗般的意境中饱览这奇山异水,也不失为会享受生活了。好,各位,请往这边看,这就是天目溪和富春江的水流交汇处,桐君山就是处于这样一个两江汇合的地方,整座不高的山体远望就象浮在水面上一样,如翠玉浮水,所以,也难怪人们称它为“浮玉山”了。在天目溪上还有一座悬索桥,以前这里是一个重要的水运港口,往来船只很多,从桐庐县城到桐君山要靠摆渡才可以来往,为了解决桐庐市民能够更方便地去桐君山,在1995年,由桐庐旅游公司投资500万元,建造了这座悬索桥。桥长220米,宽仅3.5米,是一座人行桥,每到傍晚这里便聚集了很多人,人们在此可以乘乘凉、吹吹江风,也可以到桐君山上的茶室去品一杯香茗。

各位游客,我们的船依然在前行,在这里,大家一定会问,这里为什么称“七里扬帆”呢?这是因为过去富春江上游七里泷一带滩多水急,舟楫经过此地,都要在此等候东风的来临,以借风力上行。每当东风一起,千帆竞发,梢公的号子响彻云天。七十里的路程,借助东风仿佛只走了七里一样,所以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说,当然,这“七里”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用词而已,主要是指这一带行舟之困难。1968年,在七里泷口建造了富春江水电站,险滩变平湖,帆船也渐渐被机动船所代替,“七里扬帆”景观也随之消失了。为了使这一古景观再现,1997年,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精心筹划,投资600余万元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推出了“七里扬帆”景观,使富春江上当年的胜景在绝迹了三十年后,又重现昔日的风采。

各位,舟行水上只见两岸小镇高楼林立,间或还有一处飞檐翘角半隐半露,既富现代气息又不失古朴,偶尔钟楼的整点报时声传来,余音袅袅,这就是桐庐镇。桐庐镇历史悠久,镇上建于唐开元26年(公元738年)的开元街便是昔日桐庐繁华的历史见证。总面积6平方公里,目前全镇人口大约10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成就了独特的小镇风情。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境内多丘陵山地,两条江流过,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江南小气候,夏季更是一处清凉的避暑胜地。

各位游客,现在映入眼帘的是临江的一条绿色长带,这就是紧连县城的江滨公园,东西长1800米,宽25米,总面积近百亩,这里原来是一片淤积的荒滩,而现在则成了桐庐市民最喜爱的地方。夜晚,坐在江边,聊聊天,听听音乐,看江面上渔船点点,两岸万家灯火,一幅祥和的气氛,与古桐庐镇隔江相对的便是桐庐县城的新城区,我们可以看到,新城区新气象,无论是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是按照统一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桐庐县城最繁华的中心地带。

船行到此,可以看到就在前方有两座大桥,远一点的叫富春江大桥,也称富春江一桥;眼前这座叫富春江二桥,因一头连着桐庐镇的繁华商业街迎春街,故也称迎春桥。这两座大桥飞架在富春江上,为富春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称此景为“双桥入画”。

桐庐从三国东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开始设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长期以来,尽管桐庐人民一代又一代做着各种各样的美梦,但还是改变不了“一江隔南北,两岸长相叹”的局面。1991年10月,富春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富春江大桥的建成终于结束了富春江自古无桥梁的历史。富春江一桥,总投资2150万元,全长812米,桥面通行车道宽10米,终于圆了人们可以“走”着来往的梦想。眼前的这座富春江二桥建于1996年,全长1021米,宽15米,是两岸人民现在来往的一座生活用桥。

好,各位游客,过了两桥以后,我们的眼前顿时一亮,一排青翠的山峦如屏风般耸立江边,这就是“十里排门山”。相传,排门山从前叫牛山,山中有一大石窟,里面藏有仙界的十八头一尺八寸长的金牛,玉皇大帝为了防止凡人去偷金牛,即命霹雳大仙把牛山劈成陡崖峭壁,使凡人无法辨认石门的位置,因山势如同城内街道的排门,后人就把牛山称为排门山了。

各位游客,我们的游程主要是以两桥为中心,到排门山掉转船头回到桐君山码头,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