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发病机理及研究
血友病 患者科普
血友病患者科普血友病,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血友病患者的血液中会缺乏某种凝血因子,导致他们很容易出现血液不凝的问题,特别是在受伤或者手术时,这种问题会更加明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为你讲解一些关于血友病的科普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1. 血友病的发病原因血友病患者的血液中缺少某种凝血因子,这是由于他们的基因发生了变异所导致的。
通常,血友病会分为两种,一种是A型血友病,缺少凝血因子VIII,另一种是B型血友病,缺少凝血因子IX。
这种疾病通常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血友病,那么他们的子女患上这种疾病的概率会比较高。
2. 血友病的症状和表现血友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出血,特别是在受伤或者手术时,他们的血液会很难凝固。
在日常生活中,血友病患者也很容易出现皮下或者肌肉出血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
对于B型血友病患者而言,他们出血的情况通常比A型血友病患者要轻微一些。
3. 血友病的治疗方法目前,血友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注射凝血因子来提高患者的凝血能力,另一种是通过基因治疗来修复患者身体内凝血因子缺失的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那么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必要的治疗。
此外,血友病患者还需要在生活中加强保健,保持身体健康,避免受伤。
4. 血友病患者的护理血友病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保健,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应该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进食过量的肉类等食物。
血友病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受伤,尽量避免从事激烈的运动或者工作。
如果患者出现皮下或者肌肉出血的情况,应该及时就诊,进行必要的处理。
总之,血友病是一种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
如果您或者您的亲友患有血友病,一定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保健,避免受伤,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血友病的知识,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者相关机构。
血友病是什么病
血友病是什么病血友病是什么病,解答大多数人受点小伤之后,经历的流程是出血、凝固、结痂,康复,大家都习以为常。
但有一类比较特别的患者,他们不能磕不能碰,因为一旦受伤可能会止不住地出血,甚至就此丢了性命。
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血友病。
什么是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的,由于凝血因子异常而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因此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身体各个部位易出血、难止血。
血友病总的发病率约为每10 万人中有 5~10 人发病。
血友病到底有多严重?血友病最主要的表现是出血,尤其是外伤、手术、甚至是磕碰后出血不止,但有很多情况下会出现没有任何诱因的、自发性的出血,如牙龈渗血、关节红肿等。
这种自发性的出血出现在经常活动的部位,例如肌肉、关节等。
如果肌肉反复出血,可影响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甚至导致肌肉萎缩和窒息;如果关节腔反复出血,可引发血友病性关节炎导致残疾。
为什么血友病患者容易出血?一般人的血液中,有一种在意外出血时促进血液凝固的保护性成分,叫做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堵住血管上的漏口,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血液凝固、停止出血的过程。
怎么治疗血友病呢?血友病有以下几方面治疗措施:(1)替代治疗(缺什么补什么):由于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血,因此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补充异常的凝血因子,如直接输注经人工基因重组的凝血因子或输注含有凝血因子的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2)药物治疗:可应用去氨加压素、达那唑、激素等;(3)外科治疗:主要是治疗因长期反复关节出血引起的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4)预防:由于血友病没有根治办法,要注意预防,例如预防磕碰、外伤,避免剧烈运动等。
血友病可以治愈么?目前尚无血友病根治的办法,一旦患有血友病,便是终身性疾病,而且需要终身服药。
血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1)血友病患者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预防磕碰、外伤,尽可能避免有创检查、操作;(2)如果出现关节出血、肿痛,应用冰袋冷敷,避免热敷;(3)如果要生育,一定行产前咨询和基因检测。
常见的血友病发病原因都有哪些
常见的血友病发病原因都有哪些
一、概述
在临床上,血友病的病症是一种凝血因子缺乏而导致的一种出血性疾病,那么血友病是什么原因引起呢?某同事想这是很患者都非常想要了解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造成血友病的原因,大家才能做好预防与治疗的问题,远离这种疾病的困扰与危害,那么在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说一说什么原因导致血友病,以及血友病患者平时的饮食当中应该要注意什么的问题,希望这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步骤/方法:
1、在临床上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所以对于有血友病家族史的朋友来说,是一定要引起注意的,最好是患者能够到医院进行检查,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对于是血友病女性患者如果打算妊娠的话,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
2、如果女性在产检时发现血友病的话,是一定要终止妊娠的,对于血友病的患者来说最好是婚前做一次婚前检查,这也是大家预防血友病的一种方法,还有对于血友病患者在平时应该多吃含钙,钾,镁等含量高的一些食物。
3、这对于患者都是有帮助的,再有就是对于患者来说对于药物一定要谨慎服用,例如:阿司匹林,头孢等,再有就是患者最好不是不要吃西红柿,鱼,洋葱,大蒜,生姜,银杏叶等食物,对于血友病来说是做好遗传是很重要的。
三、注意事项:
血友病疾病的患者在平时可以多补充一些含蛋白和铁、钾、钠、钙、镁等等物质的食物,再有就是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应该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啊,不要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
小儿血友病是怎么回事?
小儿血友病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血友病的病理病因,小儿血友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小儿血友病病因*一、发病原因血友病甲、乙均为X连锁隐性遗传,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血友病丙为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完全性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或是传递者。
约1/3患者无家族史,这可能是隔代遗传或基因突变所致。
其中包括血友病甲(因子Ⅷ、AHG缺乏),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PTC缺乏)及血友病丙(因子Ⅺ、PTA缺乏)。
血友病甲多见,约为血友病乙的七倍。
70%的血友病甲有家族史。
30%的病例是由于基因突变,血友病乙有明显家族史者少,故此基因似有高度的自发性突变率,使女性X染色体的一条随机地无作用,不活化。
丙型血友病种族倾向明显,多见于土耳其南部犹太人后裔。
因子Ⅷ基因定位于Xq28,基因跨度超过186kb,由26个外显子(占9kb)及25个内含子(占177kb)组成,编码2351个氨基酸,已发现缺失型(包括错义、无义及移码突变等)共46种以上。
重型患儿中约50%发病与内含子22倒位有关。
因子Ⅸ基因已定位Xq27.1,基因总长度为34kb左右,由8个外显子组成。
已鉴定出的突变有100种之多(部分缺失及全缺失者30种,其余为各种类型点突变)。
因子Ⅺ基因定位于15q11,基因长度为23kb,由15个外显子组成,编码625个氨基酸,但仅第11-15外显子编码羧基端具有凝血功能为Ⅺ因子主要成分。
已发现3种点突变。
*二、发病机制血友病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以致出血性疾病。
先天性因子Ⅷ缺乏为典型的性联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控制因子Ⅷ、Ⅸ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Ⅷ、Ⅸ凝血因子缺乏导致血液凝血活酶形成发生障碍,凝血酶原不能转变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也不能转变为纤维蛋白而易发生出血。
根据血友病的遗传规律可以有以下4种情况:1.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所生的男孩均是正常者,所生的女孩均是携带者。
2.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所生的男孩有50%的概率为血友病患者,所生的女孩有50%的概率是携带者。
血友病hemophilia定义及其病因
染色体 凝血因子显示图
患者关节肿大 B型血友病患者 (血友病患者男童占多数)
血友病的历史
虽然只是近50年以来,血友病及其治疗才真正被了解, 但其历史要长的多。公元100年首次以文字形式记载 了这种出血疾病。公元1100年一位阿拉伯医生用烫烙 法治疗男性出血不止,这是对血友病治疗的最早文字 记载。 血友病的历史与王室有密切的关系。俄国的罗曼诺夫 家族和西班牙的巴本家族,都因娶了维多利亚女王的 外孙女而造成了血友病的蔓延。因为血友病与英国王 室有这样一段不解之缘,所以又称为“皇家病” 。
血友病(hemophilia )
——定义及其病因
什么是血友病?
定义:血友病是由于缺乏凝 血因子分为 A 、B 两型 血友病A ( hemophilia A)是凝 血因子 VIII 缺乏所导致的出 血性疾病,约占先天性出血 性疾病的 85%。
血友病B (hemophilia B) 称因子 IX缺乏症或Christmas病,发病率约1.0~ 1.5/105,占血友病的15%~20% 。
血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血友病是一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 乏,以致出血性疾病。先天性因 子Ⅷ缺乏为典型的性联隐性遗传, 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控制因 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 配,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为 传递者;正常男性与传递者,女 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半数为患者, 女性半数为传递者;患者男性与 传递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半数 有血友病,所生女孩半数为血友 病,半数为传递者。约30%无家 族史,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 致。
血友病
血友病种类
血友病依其缺乏凝血因子种类之不同,可 分为: 甲型血友病:缺乏第八凝血因子。又称 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 乙型血友病:缺乏第九凝血因子,又称 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症 丙型血友病:缺乏第十一凝血因子,又 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
其中甲型約佔80%~85%,乙型約 佔15%~20%,丙型血友病患者较少 见且症状轻微属于个体隐形遗传,男 女均会出现症狀。 甲、 乙型 血友病几乎绝大部分发 生在、男性,一般來说,每一万个男 性的人口中約有0.5~2人会患此病, 大部分來自遗传,其中A型血友病約有 三分之一患者來自基因突变且无家族 病史。
②尽快输注所缺乏的凝血因子。各出血期应密切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早发现内脏及颅内出血, 以便组织抢救。 3.减轻疼痛 疼痛主要发生在出血的关节和肌肉部位。对 出血部位可用冰袋冷敷,限制其活动。 4.预防致残 关节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对因反复 出血已致慢性关节损害者,需指导其进行康复锻 炼。
5.输注凝血因子及输血的护理 (1)按输血常规操作。 (2)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剂,应按说明要求稀 释后输注,滴速每分钟不超过10ml。 (3)少数患儿输注凝血因子时有发热、寒颤、 头痛等不良反应,需在输注时密切观察。发现不良 反应可酌情减慢输注速度。如遇严重不良反应者, 需停止输注血液,制品及输液器保留
三、【一般护理】 1.做好预防出血的宣教工作,嘱患者动作轻柔, 剪短指甲、衣着宽松,谨防外伤及关节损伤。 2.避免各种手术,必要手术时应先补充凝血因子, 纠正凝血时间直至伤口愈合。 3.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 必要注射时采用细针头,并延长压迫止血时 4.有出血倾向时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出血停 止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5.对长久反复出血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应做好耐 心劝慰,并指导其预防出血的方法,积极配合 治疗和护理。
内科-血友病;血栓性疾病
血友病血栓性疾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这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血栓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
易栓症:遗传性:有家族病史,年轻(小于45岁),抗栓治疗效果差获得性: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PTE和DVT合称VTE,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DVT,是DVT的并发症。
PTE和DVT具有相同的易患因素,是VTE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肺血栓栓塞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于深静脉,如腘静脉、股静脉等临床表现:血栓形成的局部肿胀、疼痛远端回流障碍:远端水肿、肿胀、皮肤颜色改变患侧肢围较健侧 3 cm(从胫骨结节下10 cm测量)肺栓塞临床表现:突然发生,缺氧(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者、胸痛、咳嗽等,并有脑缺氧症状如极度焦虑不安、倦怠、恶心、抽搐和昏迷)体征:大的动脉栓塞可出现急性右心衰竭的症状,甚至突然死亡(心动过速,甚至有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第二音亢进,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有第二音分裂,休克、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
肺部湿啰音、胸膜摩擦音、喘息音及肺实变的体征)动脉血栓•多见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肢体动脉•突然,局部剧烈疼痛(心绞痛、腹痛)•相关供血部位组织缺血、缺氧所导致器官、组织、功能异常:心梗、心源性休克等•血栓脱落引起脑梗塞、肾梗塞、脾梗塞•供血组织坏死:发热微血管血栓•多见于DIC、TTP(微血管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异常、肾功能损害、发热)•主要表现:缺乏特异性。
皮肤黏膜栓塞性坏死、微循环摔跤及器官功能障碍1.存在高凝或血栓前状态的基础疾病。
血友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注意药物副作用
了解止血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损害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避免滥用
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加重病情。
局部压迫止血技巧培训
1 2 3
掌握正确方法
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局部压迫止血方法,如用无菌 纱布覆盖伤口,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等。
定期随访
康复期间应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功能锻炼的进展。
效果评价
通过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估等工具,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 评价。
调整康复计划
根据随访和效果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以达到更好的康 复效果。
06
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焦虑与恐惧
针对患者对出血、疼痛 、治疗等方面的担忧, 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 者建立积极应对的心态 。
物理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可采用物 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等, 以缓解疼痛、促进关节功 能恢复。
康复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 ,了解康复效果,及时调 整康复计划。
04
出血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出血风险评估方法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及家族成员中是否有出血史,以及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频 率。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关节等部位是否有出血点、瘀斑或血肿。
诊断流程
一般先询问病史和家族史,了解患者出血情况和家族中是否 有类似病例。然后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有无出血表现。 最后进行实验室检查,测定凝血因子活性和凝血时间等指标 ,以明确诊断。
预后评估与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
血友病的预后因病情轻重、治疗是否 及时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轻度血 友病患者预后较好,而重度患者则预 后较差。
“血友病A”1例病例报告分析
“血友病A”1例病例报告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倾向。
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类型,血友病可分为血友病A 和血友病B。
血友病A是由于凝血因子VIII的缺乏而引起,是最常见的血友病类型,约占所有血友病患者的80%。
血友病A的发病率为1/5000,主要发生在男性患者身上。
血友病A患者常常在婴儿期或幼儿期就出现出血倾向,如皮下出血、关节出血等,尤其是在受伤或手术后出血难以控制。
由于缺乏凝血因子VIII的作用,血友病A患者易发生内在出血,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对血友病A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例血友病A的病例,通过对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治疗过程以及预后观察等方面的详细描述和分析,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血友病A的诊疗过程、启示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在血友病A治疗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1.2 病例简况患者为一名12岁男孩,因多次出现不明原因的深部肌肉出血、疼痛和关节肿胀于我院就诊。
病史始于患者3岁时,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时间不等,症状轻重不一。
患者家族中无同类疾病史,原发病母骨龄岁,父亲及兄弟姐妹正常。
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出血斑,粘膜无出血。
生长发育正常,贫血、肺部、心脏、腹部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凝血分析:凝血时间延长,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阳性,红细胞增多;凝血因子检查:Fⅻ、Fⅸ测定值,Fⅶⅲ活性值低。
遗传学检查:FXⅲmRNA基因组测序,发现为一个新的显性变异。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血友病A。
2. 正文2.1 临床表现血友病A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于出血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患者在出生后通常很快展现出明显的症状,如易淤血、皮肤出血、肌肉和关节出血等。
由于凝血因子Ⅷ缺乏,患者的凝血功能受损,导致出血时间延长。
血友病A患者还容易出现关节出血的症状。
血友病
遗传规律 X连锁隐性遗传
血友病概述
血友病A、B遗传规律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
(一)出血 自发性或轻伤、小手术后出血不止; 生来俱有,伴随终身; 常表现为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 负重关节反复出血甚为突出:踝关节、膝关节; 血友病关节 骨质疏松、关节骨化及相应肌肉萎缩。 (二)血肿压迫症状及体征 周围神经 局部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 血管 缺血性坏死或淤血、水肿; 口腔底部、咽后壁、喉及颈部 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输尿管 排尿障碍; 腹膜后出血 麻痹性肠梗阻。
一、血友病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根据残余或基线凝血因子活性水平(也称“凝血因子水平”),血友病被分为轻度、中度 或重度,以占正常值的百分比或IU/mL表示。凝血因子水平通常与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严重程度的定义如下: 重度血友病–重度血友病的定义为凝血因子活性小于正常值的1%,相当于小于0.01IU/mL。 中度血友病–中度血友病定义为凝血因子活性大于等于正常值的1%但小于等于5%,即大于 等于0.01IU/mL但小于等于0.05IU/mL。 轻度血友病–轻度血友病定义为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大于等于正常值的5%但小于40%,即大于 等于0.05IU/mL但小于0.40IU/mL。一些患者尽管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正常值的40%,但若存 在与血友病家庭成员相同的相关凝血因子遗传变异,也可被归为轻度血友病。
血友病流行病学
全世界有120多万血友病患者,大多数为男性。血友病A比血友病B更常见,报道的发病率如下: 血友病A–发病率为每4000-5000例活产男婴中1例。其中1/2-2/3为重度(凝血因子Ⅷ活性水平<正 常值的1%)。 血友病B–发病率为每1.5-3万例男婴中1例。其中1/3-1/2为重度(凝血因子Ⅸ活性水平<正常值的 1%)。 重度血友病几乎仅发生于男性患者,但在一些罕见情况下(如,复合杂合子、X染色体偏斜失活 和X染色体缺失),女性患者也可出现重度血友病。而多达1/4的女性杂合子携带者存在轻度血友 病,她们适合诊断为轻度血友病。 血友病通常为遗传性。但散发病例也很常见,即没有阳性家族史,可能是由新突变引起。研究 证实,重度血友病A和重度血友病B中的散发性病例分别多达55%和43%。而轻中度血友病A和血 友病B病例中约有30%为散发性。 血友病可出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族群。世界血友病联盟的一份出版物估计,全世界的血 友病患者中有43%居住在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其中只有12%得到诊断。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一、定义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
前者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1]。
二、流行病学血友病的发病率没有种族或地区差异。
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 000,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5 000。
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A占80%~85%,血友病B占15%~20%。
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
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血友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国1986至1989年期间在全国24个省的37个地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为2.73/100 000人口[1]。
三、临床表现与分型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表现相同,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出血,也可有胃肠道、泌尿道、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不止等。
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肿瘤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外伤或手术后延迟性出血是本病的特点。
根据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可将血友病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2](表1)。
轻型患者一般很少出血,只有在损伤或手术后才发生;重型患者自幼可有自发性出血(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中间型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介于轻型和重型之间。
表1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临床分型四、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凝血酶时间(TT)正常、出血时间正常;血块回缩试验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
2.重型血友病患者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轻型血友病患者APTT仅轻度延长或正常。
3.确诊试验:确诊血友病有赖于FⅧ活性(FⅧ∶C)、FⅨ活性(FⅨ∶C)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的测定。
血友病A患者FⅧ∶C减低或缺乏,VWF∶Ag正常,FⅧ∶C/VWF∶Ag明显降低。
血友病B 患者FⅨ∶C减低或缺乏。
血友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考点
血友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考点
血友病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自发性关节和组织出血,以及出血引致的畸形。
根据病人所缺乏凝血因子的种类,区分为血友病A(Ⅷ因子缺乏)、血友病B(Ⅸ因子缺乏),遗传性FXI缺乏症,以血友病A最为常见。
血友病病理机制为凝血因子基因缺陷导致其水平和功能低下,而使血液不能正常地凝固。
1.血友病病因
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男性患病,女性作为缺陷基因携带者。
2.血友病临床表现
出血+畸形>血友病A出血较重,血友病B出血较轻。
血友病出血具备下列特征:
(1)出生即有,伴随终身;
(2)常表现为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
(3)负重关节(如膝、踝关节等)反复出血甚为突出,最终可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可伴骨质疏松、关节骨化及相应肌肉萎缩(称血友病关节)。
皮肤紫癜极罕见,重型病人可发生呕血、咯血、甚至颅内出血;血肿压迫周围神经可致局部疼痛、麻木及肌肉萎缩;压迫血管可致相应供血部位缺血性坏死或淤血、水肿,口腔底部、咽后壁、喉部及颈
部出血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压迫输尿管致排尿障碍。
3.血友病辅助检查
血友病主要为内源性途径凝血障碍,凝血时间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PCT)不良及简易凝血酶生成试验(STGT)异常。
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4.血友病治疗原则
血友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且需终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替代治疗,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预防性治疗。
其原则是尽早、足量和维持足够时间。
小儿血友病
(四)实验室检查
3. 血友病基因检测
➢ 以便确定致病基因,为同一家族中的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 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判定患者产生抑制物的风险。
(五)血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 血友病的诊断
➢ 男孩反复发生出血或外伤后出血不止 ➢ 亲兄弟或母系家族中男性有类似出血史 ➢ 临床表现为皮下血肿、肌肉血肿、关节出血 ➢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 确诊依赖于凝血因子Ⅷ、Ⅸ活性测定
(四)实验室检查
1. 筛查实验
➢ 凝血时间延长(轻型者正常) ➢ 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 ➢ 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正常
主要影响内源性凝血
(四)实验室检查
2. 确诊实验——凝血因子测定
➢ 用免疫学方法测定因子Ⅷ:C和因子Ⅸ:C的活性,对血友病A或血友病B有确 诊意义。 ‐ 重型(<1%) ‐ 中型(1%~5%) ‐ 轻型(>5%~40%)
(七)遗传咨询
➢ 遗传性疾病婚前检测;杜绝近亲结婚。 ➢ 对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筛查,以确定可能的其他患者和携带者,通过遗传咨询,使他们了解
遗传规律。 ➢ 对血友病家族中的孕妇进行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
妊娠8~10周可以行绒毛膜活检确定胎儿的性别;可以通过胎儿的DNA检测致病基因; 妊娠15周左右可行羊水穿刺进行基因诊断。如确定胎儿为血友病,可及时终止妊娠。
(六)血友病的治疗与预后
3. 因子替代治疗——预防治疗
➢ 预防治疗方案 ‐ 大剂量方案:血友病A 25~40U/kg,3次/周或隔日1次,血友病B,2次/周。 ‐ 中剂量方案:血友病A 15~30U/kg,3次/周,血友病B,2次/周。 ‐ 小剂量方案:血友病A 10U/kg,2次/周或每3天1次,血友病B 20U/kg,1次/周。
“血友病A”1例病例报告分析
“血友病A”1例病例报告分析
“血友病A”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Ⅷ的缺陷引起的。
本文将对一例“血友病A”患者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
该患者为28岁男性,自幼易出血,尤其是关节部位出血比较明显。
因此,患者在10
岁时被确诊为“血友病A”,并开始接受替代疗法治疗。
在本次就诊时,患者出现了左膝关节疼痛,体检发现左膝关节积血明显,疼痛明显。
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凝血因子Ⅷ活性为5%。
基于上述情况,患者开始接受血友病A替代疗法。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注
射凝血因子Ⅷ,以维持他的凝血功能,并避免出血不止的情况。
同时,对于关节部位的出血,患者需要接受理疗治疗,以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
此外,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尽可能地减少关节部位的出血风险。
总的来说,这个病例表明了“血友病A”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替代疗法,并严格控制饮
食和生活方式,以帮助他们预防和控制出血风险。
对于关节出血的患者,理疗治疗可以缓
解症状,并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血友病发病机理及研究
血友病的发病机制及检测治疗血友病最早在欧洲王室内发现,曾被称作贵族病。
现如今我国的发病人数约8~10万。
这种病的发病机理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血友病是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VIII(FVIII)和IX(FIX)基因缺陷,造成血浆FVIII和FIX含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组终生出血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FVIII 缺乏)和血友病B(FIX缺乏),属X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
FVIII基因定位于Xq28,全长186kb,由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组成。
已发现约300多种基因突变,基因型与表型密切相关。
点突变,小的基因缺失引起轻度FVIII缺乏。
终止密码子,大的基因缺失,插入,移位,无义突变往往引起严重的FVIII缺乏和临床表型。
已证实FVIII 22内含子倒位突变引起FVIII严重缺乏是45%的重型血友病A的分子发病机制。
最近在1%的重型血友病A中还发现FVIII内含子1倒位突变。
控制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即,如患病男性(基因型:XbY)与正常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子女中男性(基因型:XBY)均正常,女性(基因型:XBXb)为携带者;正常男性(基因型:XBY)与携带者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子女中男性(基因型:XBY或XbY,其中XbY型为患者)半数为患者,女性(基因型:XBXB或XBXb,其中XBXb型为携带者)半数为携带者;患者男性(基因型:XbY)与携带者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所生男孩(基因型:XBY或XbY,其中XbY型为血友病)半数有血友病,所生女孩(基因型:XBXb或XbXb,其中XbXb型为血友病,XBXb型为携带者)半数为血友病,半数为携带者。
约30%无家族史,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
血友病症状在我国,血友病的社会人群发病率为5~10/10万,婴儿发生率约1/5000。
典型血友病患者常自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不能自发停止;从而在外伤、手术时常出血不止,严重者在较剧烈活动后也可自发性出血,特别是出血关节、肌肉等出血,导致严重的关节肿胀及肌肉缺血坏死,长期发作可以影响骨关节的生长发育,导致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以致四肢(主要为下肢)活动困难,严重者不能行走。
血友病 Hemophilia
血友病 Hemophilia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以致凝血活酶生成障碍的出血性疾病。
其中包括血友病甲(因子Ⅷ、AHG缺乏),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PTC缺乏)及血友病丙(因子Ⅺ、PTA缺乏)。
血友病甲多见,约为血友病乙的七倍。
遗传方式与发病机理先天性因子Ⅷ缺乏为典型的性联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控制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为传递者;正常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半数为患者,女性半数为传递者;患者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半数有血友病,所生女孩半数为血友病,半数为传递者。
约30%无家族史,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
因子Ⅸ缺乏的遗传方式与血友病甲相同,但女性传递者中,因子Ⅸ水平较低,有出血倾向。
因子X1缺乏,均导致血液凝血活酶形成发生障碍,凝血酶原不能转变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也不能转变为纤维蛋白而易发生出血。
临床表现出血特点是延迟、持续而缓慢的渗血,可自发出血,但主要是轻伤后出血不易停止。
因子Ⅷ、Ⅸ缺乏出血较重,二者临床表现无差别;因子Ⅺ缺乏症状轻,自发性出血者甚少见。
因子浓度越低,出血越严重。
一、皮肤粘膜出血最常见,多发生于轻伤之后,出现顽固的持续的渗血,可长达数日或数周之久,如鼻衄及拔牙后出血。
二、肌肉出血皮下及肌肉出血,可形成血肿,多于外伤后数日始形成。
时间久者血肿周围可形成伪包膜,称血友病性血囊肿,压迫和破坏周围组织。
三、关节出血为血友病的特有症状,发生率约70~80%,轻型患者少见。
主要发生于血友病甲,各关节均可累及,依次为膝、踝、髋、肘、腕、肩及手指小关节,先有疼痛和压痛,继之肿胀。
轻者无后遗症,重者关节强直及畸形,相应部位肌肉萎缩。
四、内脏出血血尿有消化道出血亦较常见,但较上三者为少。
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5~7.8%,死亡率高,一般在硬膜外出血或蜘蛛膜下腔出血。
实验室检查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
血友病
护理措施
1.防治出血: (1)预防出血: ①养成安静的生活习惯,动作轻柔,剪短指甲、衣着宽松,防止外伤及关节 损害。
②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避免或减少肌内注射,必须注射时采用细针头,并 延长按压时间。
③避免各种手术。必须手术时,应在术前、术中、术后补充凝血因子。
④有出血倾向时应限制活动,卧床休息,出血停止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治疗要点
3.辅助治疗
(1)去氨加压素(1-去氨基-8-精氨酸加压素,DDAVP):治疗轻型血 友病A患者和FⅧC水平较低的血友病A基因携带者出血。(2)抗纤 溶药物:可用于轻型血友病患者,或与替代治疗同时使用,对口 腔、舌、扁桃体、咽喉部出血及拔牙引起的出血效果好;对关节、 深部肌肉及内脏出血效果差;血尿、肾功能不全及休克时禁用, 避免与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凝血因因子制品合用。常用的有氨甲环 酸、氨基己酸氨甲环酸溶液。(3)局部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 加压包扎,局部冷敷等
皮肤黏膜是血友病A患儿较常见的出血部位,但不是血友病 A特征性表现。拔牙后延迟出血是血友病A另一特征性表现。
临床表现
危及生命的出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出血;颈部、舌或喉咽部出血;胃肠道出血;腹腔内 出血;严重创伤出血等。
临床表现
◦ 2.血友病B的表现 与血友病A相似,但有以下不同特点: ①血友病B重型患者少,而轻者较多:②血友病B的女 性携带者也可出血
护理措施
(2)遵医嘱输注凝血因子: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有反 应者酌情减慢输注速度,严重不良反应者,需停止输注, 并将制品和输液器保留送检。
护理措施
(3)局部止血:
①皮肤、口、鼻黏膜出血可局部加压成冷敷止血,也可用肾上 腺素等药物上血,
②关节出血时的护理:卧床休息,停止活动;局部冷敷止血, 适当包扎,将肢体固定在功能位置:抬高患肢;按医嘱及时补充 凝血因子:出血量多必须做穿刺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肿胀消 退后,逐步帮助恢复关节活动和功能,防止引发关节炎症,导致 关节骑形及致残。
病例讨论获得血友病
II * 纤维蛋白原
Va PL(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Ca2+ Ca2+ IIa
去氨加压素
XIII
氨甲环酸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前体 抑肽酶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 纤溶酶原 纤溶蛋白降解产物
多组份 血凝酶
①脱掉 A肽,形成端端相 连聚合物 ②脱掉 B肽,形成边边相 连聚合物 Fn(可溶性纤维蛋白)
抗体滴度与临床表现也无明显相关性,与治疗用FVIII 量也无关
诊断困难,治疗无法预测
治疗策略
急性期
快速控制 出血
治疗策略
双重目标
长期策略
清除抗体
急性期治疗
FFP
冷沉淀
大剂量的血浆来源 /重组 FVIII
RBC
血小板 其它 (血管加压素/抗纤溶药物,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PCCs / APCCs
作用于血小板
血小板活化并凝聚,在破损处机械 性堵塞 酚磺乙胺(止血敏)
收缩血管,管腔变窄,
出血减少 安络血(卡巴克络) 新安络血(卡络磺钠)
双乙酰胺乙酸乙二胺(新凝灵)
氨甲环酸
促纤维蛋白生成 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蛇毒血凝酶
机体内与凝血相关的因子
因子 III 名称 组织因子 合成部位 多种细胞 半衰期(h) 功能分类 辅因子 凝血途径 外源
XIIIa
纤维蛋白 交联多聚体 (难溶性)
XIIIa
α -抗纤溶酶与 纤维蛋白结合
单组份血凝酶
治 疗
11月27日血浆置换(新鲜冰冻血浆4500ml) 人凝血因子Ⅷ 12瓶 q12h 11月28日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人凝血因子Ⅶ
11月29日激素
血友病-基础教程39069.ppt
凝血酶
纤维蛋白凝块
纤维蛋白原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因子Ⅷ、Ⅸ、Ⅺ缺乏均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的凝血 活 酶生成减少,引起(yǐnqǐ)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因子 Ⅷ 是血浆中的一种球蛋白,它与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以非共价形式结合成复合物存在于血浆中。 因子Ⅸ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维 生素K的参与。 因子Ⅺ 肝内合成,在体外储存时其活性稳定,故给本病患者 输适量储存血浆即可补充因子Ⅺ。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 2.当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时,为了 进一步鉴别三种(sān zhǒnɡ)血友病,可作纠正试验。
➢ 血友病甲、乙、丙纠正试验
➢ 患者血浆参加 友病丙
血友病甲 血友病乙 血
➢ 正常血浆
纠正
纠正
纠正
➢ 正常血清
不能纠正 纠正
纠正
➢ 经硫酸钡吸附正常人血浆 纠正
纠正Biblioteka 不能纠正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测定因子Ⅷ :C、因子Ⅸ:C的活性,对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有确诊意义。根据其活 性水平的上下,将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分为重型〔<1%〕、中型〔1%~5 % 〕、 轻型〔>5%~25%〕及亚临床型〔>25%~45%〕 4种临床类型。
3.基因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fāxiàn)血友病患者基因突变位点和形式,并可 于产前进行胎儿基因诊断。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基因 定位 (jīyīn)
➢ Ⅷ Gene : 定 位 于 Xq28 , 26 个 外 显 子 , 全 长
186kb,占X染色体的0.1%。 ➢ Ⅷ Gene 突变:FⅧ有78种大缺失,223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友病的发病机制及检测治疗
血友病最早在欧洲王室内发现,曾被称作贵族病。
现如今我国的发病人数约8~10万。
这种病的发病机理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
血友病是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VIII(FVIII)和IX(FIX)基因缺陷,造成血浆FVIII和FIX含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组终生出血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FVIII 缺乏)和血友病B(FIX缺乏),属X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
FVIII基因定位于Xq28,全长186kb,由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组成。
已发现约300多种基因突变,基因型与表型密切相关。
点突变,小的基因缺失引起轻度FVIII缺乏。
终止密码子,大的基因缺失,插入,移位,无义突变往往引起严重的FVIII缺乏和临床表型。
已证实FVIII 22内含子倒位突变引起FVIII严重缺乏是45%的重型血友病A的分子发病机制。
最近在1%的重型血友病A中还发现FVIII内含子1倒位突变。
控制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即,如患病男性(基因型:XbY)与正常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子女中男性(基因型:XBY)均正常,女性(基因型:XBXb)为携带者;正常男性(基因型:XBY)与携带者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子女中男性(基因型:XBY或XbY,其中XbY型为患者)半数为患者,女性(基因型:XBXB或XBXb,其中XBXb型为携带者)半数为携带者;患者男性(基因型:XbY)与携带者女性(基因型:XBXb)婚配,所生男孩(基因型:XBY或XbY,其中XbY型为血友病)半数有血友病,所生女孩(基因型:XBXb或XbXb,其中XbXb型为血友病,XBXb型为携带者)半数为血友病,半数为携带者。
约30%无家族史,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
血友病症状
在我国,血友病的社会人群发病率为5~10/10万,婴儿发生率约1/5000。
典型血友病患者常自幼年发病、自发或轻度外伤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不能自发停止;从而在外伤、手术时常出血不止,严重者在较剧烈活动后也可自发性出血,特别是出血关节、肌肉等出血,导致严重的关节肿胀及肌肉缺血坏死,长期发作可以影响骨关节的生长发育,导致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以致四肢(主要为下肢)活动困难,严重者不能行走。
血友病的出血特点为:
(1)出血不止:多为轻度外伤、小手术后;(2)与生俱来,伴随终身;(3)常表现为
软组织或深部肌肉内血肿;(4)负重关节膝、踝关节等反复出血甚为突出,最终可致关节畸形,可伴骨质疏松、关节骨化及相应肌肉萎缩(血友病关节)。
(5)出血的轻重与血发病类型及相关因子缺乏程度有关。
血友病患者平常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只是在出血时比较容易陷入危险。
血友病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血友病A ( hemo philia A) 又名甲型血友病, 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 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约为( 1~ 2) / 10000。
血友病A 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自发性或创伤性出血, 尤其是肌肉和关节出血、血肿, 常可致残, 甚至可因颅内和关节出血而危及生命。
血友病A 的致病机制是由于编码凝血因子( 简称F ) 的基因先天性异常而导致的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
血友病A 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补充富含 F 的血浆制品, 虽具一定疗效, 但存在病毒污染( HIV、HBV ) 的风险以及需终身治疗的局限性。
另外, 由于F 在人体内半衰期较短、纯化及重组的F 制品昂贵和需要反复输注等困难, 都使得蛋白替代疗法受到一定限制。
约23%的重型血友病A 患者由于反复输注F 制品而产生F 抑制性抗体( 主要是IgG) , 这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基因治疗可作为血友病A 新的治疗方式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给血友病 A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所谓基因治疗, 是指将正常基因转入靶细胞代替遗传缺陷的基因, 或关闭、抑制异常表达的基因, 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临床治疗技术。
对于由基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 理想的基因治疗策略就是要达到精确的! 基因修复. , 即将目的外源DNA 片段引入细胞, 在人基因组的特定部位上( 目的基因的缺陷处) 进行定点重组( 即基因打靶) , 修复后的基因能稳定持久地正确
合成有活性的目的功能蛋白; 另一种策略就是! 基因替代. 治疗, 即将有功能的正常基因转移到缺陷细胞中, 合成出目的蛋白以代替缺陷基因发挥作用, 亦即传统的基因治疗。
目前血友病A 基因治疗多采用这种! 基因替代. 的治疗策略。
对血友病A 进行基因治疗有几个主要原因:
2 .. 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友病A 基因治疗
逆转录病毒载体因其可以稳定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能感染多种细胞、免疫原性低等特点, 而成为最为常用的载体之一。
Moayeri M[ 2] 等构建了一种逆转录病毒载体, 该载体是一种经过优化的Moloney 小鼠白血病病毒载体( MSCV ) , 其中携带了改造的hF , 并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 inter nal ribosome ent ry site, IRES) 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 g reen fluorescent pro tein, EGFP) 基因连接成共同表达盒。
3.直接注射含有基因的质粒
血友病B发病机制及检测
血友病B(hemophilia B,HB)是凝血因子Ⅸ(factor Ⅸ,F Ⅸ)基因突变引起血浆FⅨ量的缺乏或质的缺陷所导致的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30000,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由于目前尚缺乏针对本病的根治措施,故开展基因诊断及携带者检出无疑是防止新的患儿出生、阻断有害基因传递、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本研究旨在从基因水平对HB患者及携带者做出诊断,探讨HB的分子发病机制。
检测方法:
1.采集3个无血缘关系的HB家系先证者及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
2.选择距离FⅨ2cM内的6个STR位点,采用多重PCR及荧光标记引物扩增各STR位点片段,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6个STR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家系遗传连锁分析。
3.根据FⅨ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5软件共设计8对引物,采用PCR法对先证者及可疑携带者FⅨ基因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运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在ABI3700测序仪上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利用Chromas软件将测序结果与正常序列进行比对,寻找基因突变。
检测结果:
1.联合6个STR位点对3个HB家系进行检测,根据先证者的基因型,共发现9名可疑携带者,她们均有一条与先证者同源的X染色体。
但基因测序证实,家系1、3可疑
携带者的FⅨ基因中并不存在与先证者相同的基因缺陷,结合先证者的临床和病史特点,考虑其基因缺陷可能由自发性突变产生。
家系2可疑携带者的FⅨ基因中发现了与先证者相应位点相同的杂合突变,STR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说明先证者的基因缺陷遗传自其母亲。
2.利用PCR法及基因测序技术,在3例先证者的FⅨ基因中均发现了相应的错义突变:家系1先证者外显子6发现G22119A(侧翼序列的剪切位点)点突变,家系2先证者外显子2发现G7932C(Glu8Asp)点突变,家系3先证者外显子8发现T32685C(Cys336Arg)点突变。
G22119A发生在外显子6侧翼序列的剪切位点,使FⅨ不能被正常剪切,从而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
T32685C发生在外显子8,该部位编码丝氨酸蛋白酶催化区,存在FⅨ与FⅧ的结合位点,可能是由于氨基酸的改变影响了FⅨ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与分泌,导致FⅨ功能缺陷。
G7932C发生在外显子2,导致Glu突变为Asp,影响了F Ⅸ与Ca2+依赖性磷脂的结合。
结论:
1.FⅨ基因缺陷是HB的分子发病机制。
2.联合多个STR多态性位点对HB家系携带者进行间接诊断,是一种简便、有效、快捷的方法;但是,对于无家族史的散发家系来说,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做出诊断时仍有可能出现误差。
3.基因测序技术是诊断HB患者及携带者最直接、最精确的方法之一。
血友病的诊断方法
(一)直接基因诊断: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PCR,DGGE,SSCP,DNA测序等)直接测定致病基因的缺陷。
FVIII 22内含子倒位分析可作为重型HA的筛选试验,也是目前唯一用于临床诊断的直接基因检测方法。
FVIII 22内含子倒位和其它一些基因突变常伴有抑制物发生,因此有助于预测抑制物的产生。
(二)间接基因诊断:利用致病基因内外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作为特异分子遗传标志物,通过家系成员间的连锁关系确定血友病基因的遗传情况,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的遗传学诊断(RFLP,VNTR,STR等方法),可使诊断率达99%。
RFLP分析的局限性:必须具有先证者的标本;母亲系该多态位点的杂合子,联合多个RFLP才可诊断。
(三)产前诊断:对高危胎儿可在妊9-12周通过绒毛膜活检;妊12-16周进行养水穿刺,近来还可在胚胎植入前通过早期胚胎(8个细胞时)获取胎儿DNA,通过DNA基因型和遗
传表型确定胎儿性别,以及进一步判断是否为血友病或携带者。
妊18-20周可在胎儿镜下取脐静脉血,测定FVIII:C和FVIII:Ag。
上述方法都存在流产的危险(约0.5%-1%), 需在妇产科医生的指导与配合下进行。
利用流式细胞术(FACS)测定母体静脉血中的胎儿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确定胎儿性别,提供了早期,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方法。
血友病遗传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