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章法与格

合集下载

书法作品章法

书法作品章法

书法作品章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法作品的章法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设定作品的布局和格式,还能够反映出书法家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书法作品的章法。

首先,书法作品的章法要注重整体性。

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具备整体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在章法布局中,可以采用太极图案或者三段式布局来体现整体感。

其中,太极图案是指一组圆形连成的形状,它有两个半黑半白的组成,代表着阴阳相合,万物归一的道理。

而三段式布局则是将作品划分成三部分,分别安排标题、正文和尾声,这种布局方式简洁明了,让作品更加清晰明了。

在章法的整体性上,关键是要注重尺度感和平衡感,使整篇作品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的效果。

其次,书法作品的章法要突出主题。

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应该能够突出主题和思想内涵,使读者在阅读时有所感悟。

在章法布局中,可以通过采用较为简单而明显的排列方式,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主题。

比如,可以在作品主体上设置比较精致的布局,实现主次分明,突出主题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章法上设置比较有层次感的排列方式,让作品更加符合主题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最后,书法作品的章法要具备创新性。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也不应该停留在古老的范式中。

书法作品的章法可以通过创新方式来呈现,比如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书写风格、线条形态等等。

在章法的创新性上,关键是要拥抱当代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让书法作品更加接地气、生动活泼。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书法作品的章法对于整个作品的质量和美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书写章法时,需要注重整体性、突出主题和具备创新性,这样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任何一个优秀的书法家都应该注重和研究章法的设计,以便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硬笔书法作品的正确格式

硬笔书法作品的正确格式

硬笔书法作品的正确格式
1、注意章法安排:
字距、行距的大小,行线的曲直,天头、地坎是否齐平等情况,尤其是正文的字体和款式,安排都应适当。

2、注意字形的正确和风格的统一:
既可以写规范简体字,也可写繁体字,但切不可繁简体混杂使用,因为繁简混杂被认为是创作者文化艺术素养不高的表现。

3、关于标点符:
可以不用标点符号,也不采用起首低头、空格和提段的书写规范;
若采用打标点符号的格式,则所用标点符号既要正确又要以不损害幅面的完整、美观为原则。

书法作品的格式与章法

书法作品的格式与章法

书法作品的格式与章法格式与章法是书法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作品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关键。

格式与章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明朝中后期第一次出现了比较纯粹的赏玩意识,是在书法历经实用、雅玩(宋代手卷是其典型的反映)、赏玩过程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

书法格式与文体有关,受载体形状所限,在进行实际创作之前已被固定。

章法与格式有关,但不等于格式。

一定的格式由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书体书写,所表现的章法会各不一样。

章法通常也在进行创作之前被确定,却常常又在瞬息的运动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生着动态性的变化。

-一、书法作品的格式-格式,也叫品式或幅式,即书法篇幅的规格形式。

书法作品的格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卷、轴、册、片四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一)条幅-条幅指长方形的幅式作品,其长与宽悬殊比例比较大,亦称直幅或者立轴,通常将宣纸竖向对裁或将宣纸裁成长条形,装裱之后就成了“立轴”。

-(二)屏条-屏条一般将宣纸竖向对裁,自上而下,从右而左,逐行书写。

除独幅外,还可以多幅屏条成偶数排列起来合并为一件作品,但字体需要统一,一气呵成。

也有的多幅屏条内容是独立的,但字体、风格需要统一。

还有的多幅屏条书画结合,交相辉映。

常见的有:四幅、六幅、八幅,多的有可能多达十幅、十二幅。

-(三)对联-对联即因为书写中国独有的楹联文体而形成的特殊格式。

普遍运用于春联的书写和传统建筑的庭柱之上,以及中堂画的两边。

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文字音律上平仄相对,书写时左右应有呼应之感。

如果字数较多的长联,可以分行书写,上联自右向左排行、下联自左向右排行,这种长联称做龙门对。

-(四)横披-横披指横幅作品,横长竖短。

这种格式可以写少数字,自右而左写一行,也可以横式直写形成多行书长篇字。

横披大的可用于建筑物上、大厅会议室中悬挂,小的可用于斋室居所布置。

-(五)xx-因悬挂于厅堂正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宽度与长度比例一般为一比二。

常见的有长四尺、五尺、六尺等整张宣纸写成。

书法作品创作思路

书法作品创作思路

书法作品创作思路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便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与推崇。

在进行书法作品创作时,书法家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期达到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以下是我个人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选字与内容首先,在选择书写内容方面,我会根据创作目的、场合及受众来挑选适当的文字。

例如,若为庆典场合,可能会选取寓意吉祥、美好的词句;若为表达个人情感,则可能倾向于选择能体现心境的诗句或名言。

同时,我会注意文字内容的整体协调性,确保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在意义上相互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二、章法与布局章法,即整幅作品的布局和安排,是书法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我会根据所选文字的数量和内容,确定合适的幅式(如横幅、竖幅、斗方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心布局。

在布局过程中,我会注重字距、行距的调整,以及字的大小、轻重、疏密等变化,以形成节奏感和层次感。

同时,我还会利用墨色的浓淡、润燥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三、笔法与线条笔法是书法艺术的灵魂,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

在创作过程中,我会根据所写字的特点和个人审美追求,选择合适的笔法(如中锋、侧锋、逆锋等),并注重起笔、行笔、收笔的力度和速度控制。

此外,我还会特别关注线条的质量,力求做到线条流畅自然、有力有节。

在线条的呈现上,我会追求既符合传统规范,又能体现个人风格的独特美感。

四、墨法与色彩墨法在书法创作中同样不容忽视。

我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墨法(如浓墨、淡墨、枯墨、润墨等),以丰富作品的视觉效果。

在色彩运用上,虽然书法以黑白为主色调,但我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尝试运用彩色宣纸或添加印章、题跋等元素,为作品增添一抹亮色。

五、个人风格与审美追求将个人风格和审美追求融入作品是每位书法家的必修课。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

在风格上,我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既尊重古典书法的法度和韵味,又敢于尝试新的笔法和形式。

在审美上,我追求简约而不简单、自然而不做作的艺术境界,力求在作品中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

书法作品的幅式、章法布局、题款与钤印

册页
册页,分横、竖两种,即开版式和推蓬式,有单 页,也有折叠的。每册八页、十二页乃至数十页 不等,此幅式便于集稿作画、题字签名、玩赏保 存。
匾额
匾额,是指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的 牌子,形状各异,以长条和横额居多,字形力求易 认醒目,浑厚凝重。在制作上,选用的材料,以及 装饰与加工等也力求典雅别致、美观经济,富有时 代感。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 庄重严肃。
纪月方式月令别称:
七月:孟秋、初秋、新秋、上秋、兰秋、肇秋、 首秋、早秋、瓜时、凉月、兰月、瓜月、巧月。 八月:仲秋、中秋、正秋、桂秋、桂月、爽月、 壮月、大清明、仲商。 九月:季秋、晚秋、暮秋、杪秋、菊秋、凉秋、 三秋、菊月、咏月、朽月、玄月、季商、暮商、霜 序。 十月:孟冬、初冬、上冬、开冬、良月、吉月、 阳月、小春月。 十一月:仲月、中冬、仲冬、畅月、子月、雪月、 寒月、龙潜月。 十二月:季冬、严冬、残冬、末冬、穷冬、暮冬、 杪冬、腊月、冰月、除月、严月、暮岁、暮节、穷 捻、穷纪、嘉平。
纵式
横式
行列布白方法
1、纵有行 横有列
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 其特点是整齐、大方、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 整齐美。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 性文字,适合这种形式。种严整的章法创造出 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 安排、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初学分布的人, 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形式。
(二)落款的种类
1、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 上正文 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 写在正文左侧,也称“下款”。 2、双款:有上下款之分。上款在正文右侧上方; 下款则为单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 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与赠送对象的 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 法正、教正、正之、正腕、雅属[yǎ shǔ] 、惠存” 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 念”等等; 下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等 等。 3、穷款:只题书写者的姓名。如果作品所剩空 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款”。

书法作品打格方法

书法作品打格方法

书法作品打格方法
书法作品打格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竖格:竖格是适用于竖幅书法的格式,将纸张竖向分为若干等分,每格可以写一个字或两三个字,适合写较长的内容。

2. 横格:横格是适用于横幅书法的格式,将纸张横向分为若干等分,每格可以写一个字或两三个字,适合写较长的内容。

3. 扇面格:扇面格是将纸张折成扇子形状,然后在扇面上书写。

扇面格可以增加书法的艺术感,但需要注意排版和布局。

4. 井字格:井字格是一种由横线和竖线组成的格子,类似于“井”字形状。

这种格式适合初学者练习基本笔画和结构。

5. 米字格:米字格是一种由横线、竖线和斜线组成的格子,类似于“米”字形状。

这种格式适合练习字的框架结构和笔画方向。

无论选择哪种格式,都需要注意字的位置、大小和布局,使整个作品看起来协调、美观。

同时,也要注意纸的选择和书写工具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书写效果。

书法书写格式

书法书写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
绍兴艺术学校 老师:杨晓燕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 艺术,也是人的第二门面。 “字乃文字之衣冠,先敬衣冠后敬人。”
章法布局
一、书法作品的幅式 二、书法作品的布白 三、书法作品的落款
一、书法作品的幅式
书法作品的幅式:
条幅、横幅、对联、屏条、 中堂、斗方、镜心、匾额、长 卷、扇面、册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报头、题签 等。


屏条,是指成组的条 幅,也可称为“条屏 ”。通常是四幅为一 组,构成了四条屏。 此外,还有六条屏、 八条屏乃至更多条的 ,书写形式与条幅类 似,可以每幅自成格 局,又可连成一组。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 正方形的作品。尺寸 一般为一张整宣纸的 一半。书写内容一般 是四行至六行。因为 行列多,篇章布局时 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 的大小、开合、呼应 及节奏变化等。
(二)、落款的种类 1、单款:是以正文出处、书写者姓名、书 写时间地点为主要内容。写在正文左侧,也称“下 款”。 2、双款:有上下款之分。上款在正文右侧 上方;下款则为单款。 3、穷款:只题书写者的姓名。
壬午年孟夏下浣文笔轩袁闽书
感谢聆听
THANK YOU


匾额,是指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的牌子,形 状各异,以长条和横额居多,字形力求易认醒目,浑厚凝重。在 制作上,选用的材料,以及装饰与加工等也力求典雅别致、美观 经济,富有时代感。


长卷,也叫“手卷”,是指横向窄长形式,长度可以任意延 伸。用于书写长篇文章或数篇诗文。


报头,是指 报纸的名称。由 领导人、书画家 及名人题写或集 古代书法家的字 而拼成。有横竖 两种形式。

书法作品格式章法布局落款知识:对联,条幅,扇面,斗方,三开,对幅,中堂(建议收藏)

书法作品格式章法布局落款知识:对联,条幅,扇面,斗方,三开,对幅,中堂(建议收藏)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硬笔书法作品评分标准

硬笔书法作品评分标准

硬笔书法作品评分标准
硬笔书法作品评分标准:
1. 单字结构合理,重心平稳,舒展,主笔突出,点画呼应,大小一致,用笔流畅。

2. 章法布局合理,行列整齐,风格统一,题款位置、大小与正文协调。

评分结果:
等级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4件作品名称、
班级、
毛笔书法作品评分标准:
1. 用笔上。

用笔精准无误,笔力圆浑有力。

2、结构上。

结构重心平稳,用笔流畅,结体舒展,主笔突出。

3、总体上。

整篇字字形大小一致,行列整齐。

评分结果:
等级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8件作品名称、
班级、。

行书的结构和章法

行书的结构和章法

行书的结构和章法行书的结构和章法从结构说,楷书比较有自己固定的结构,草书的结构也有它的规则,行书因介于这两种书体之间,故其结体比较灵活。

但是,行书也必然有它自己可遵循的规则和要求,掌握和理解它的规律特点并加以灵活运用,就会提高它的艺术品位。

作者如何运用行书结构规律特点并在实践中善于处理,是如何进行艺术造型的问题。

那么,行书的结构章法究竟有哪些应遵循的规则呢?行书的结构和章法的规则要求主要是:结体大小轻重要适当,长短纵横要合度,疏密黑白要相称,左右欹正相呼应,使之错落变化,气势贯通,协调统一,神定气足。

下面具体地进行一些分析。

1.大小、轻重适当行书结体和楷书不同。

楷书由各部分组成协调固定的结体,而行书则解散楷法,连笔简体,其大小、轻重搭配,要重新进行调整组合,否则稍不慎就会失去协调。

以有偏旁的字为例,如“言”、“彳”、“糸”等偏旁,按楷书笔画较多,而行书则笔画大量简化,就和右边的结构产生轻重安排的问题。

如“谢”、“得”、“缘”等字,简化以后左偏旁与右边轻重就失调了(图25①),如果左边线条加粗重些即比较协调(图25②)。

又如“丝”、“经”、“续”等字,偏旁简化以后,如果线条细轻,即失去协调(图26①),如果加重偏旁线条,即比较协调(图26②)。

纵势的字由上下几部分组成,如“争”、“無”、“葉”等字,上两部分笔画多,“争”字上部分为四笔,连笔后为两笔;、無”字上部分为七笔,连笔后为两笔;、葉”字上部分为四笔(按旧字形计),连笔后为三笔。

如果用笔过轻就会头轻脚重,必须在下笔时适当加重,才和整体协调,并与下部分呼应(图27①、②)。

一个字的局部笔画粗重轻细,字形加大缩小,纵势、横势,都要随机应变,以与全字结体、章法协调统一和相互呼应为目的。

行书的章法也要讲究大小轻重变化。

由于连带减笔所引起结体的变化,上下字的结体大小轻重也要作适当的处理。

如《圣教序》中的、恳诚而遂显”(图28),对、诚”、、遂”两字笔画写得轻,且一个写得大,一个写得小,这都是书者考虑到由章法引起的需要,进行轻重处理,使之有节奏变化。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
书法章法的三要素包括结构、节奏和形态。

1. 结构:书法作品的结构是指字形和字间关系的布局和组合。

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美感和凝练程度。

在书法作品中,结构要注意字形的平衡、对称和比例,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和关系。

一个良好的结构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整齐、有序和统一。

2. 节奏:书法作品的节奏是指字形和笔画之间的连续性和韵律感。

在写字的过程中,要控制笔画的长短、粗细和厚薄,以形成诗意的节奏感。

节奏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动感和流动感,使字迹有生命力。

3. 形态:书法作品的形态是指字形及其全部笔画的形状和特点。

形态要注意字形的纵横比例、曲直度、骨骼形态和笔画的变化。

一个好的形态可以使作品看起来匀称、自然和美观。

形态的运用需要讲究笔、墨、纸的配合,注重笔画的起伏和力度,以及适时的转折和变化,使字迹呈现出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
小楷书法作品章法有三种:
1. 横竖都对齐,即纵有行,横有列。

虽然横竖对齐,也切勿把每个字都写得一样大小,特别是打了格子的,千万不要把格子都写满,上下左右都要留白。

还要根据字形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比如字是纵向的,就写得瘦长一些,字是横向的,就写的宽扁一些。

一般来说,用这种章法的比较少,因为是比较规整的章法布局,会显得缺少艺术性,大多在佛经或一些正式公文上使用这种布局。

2. 纵有行,横无列,就是竖向是对齐的,但横向不对刘,左右之间的字参差不齐,从而打破了横向格子的束缚,显得比较灵活。

这种布局方式是小楷书法中采用最多的章法技巧。

采用这种章法时要注意左右的字之间的关系不可过于单一,要适时变化,左边的字可以对着右边的空白,形成一种补气的效果。

但又不可完全这样,那就会陷入另一种刻板单调之中,有时可以通过字距或行距的伸缩来进行巧妙的处理。

3. 纵无行,横无列,很明显就是横竖都不对齐,全篇横竖形成一种参差不齐的状态。

典型的作品就是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

这种章法布局完全打破了乌丝栏的约束,彻底解放了横竖之间的束缚,但也就因为太过自由而导致难以驾驭,所以一般是高手才敢采用此种章法技巧。

虽然这种章法看似横竖都不对齐,但也要在不对齐中形成另一种意义的对齐,也就是在曲中求直,其中
必须如交响乐一般有一个主旋律在里面,听从指挥的灵活调遣,否则就会乱成一团,毫无章法可言。

总的来说,小楷书法作品的章法需要灵活运用以上三种方式,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要注意行与列的关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距与字距的布局以及整体的艺术美感等方面的问题。

书法章法

书法章法

(三)首字领篇。开篇首字要认真斟酌后再下笔,写得大 一些,粗重、饱满一些。因为首字首笔有很大的制约力, 写下首字后就要据其风格来考虑整篇字的许多变化。如大 小疏密、体式意态及浓淡枯涩等。所以唐代孙过庭《书谱》 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清代戈守智 云:“首写一字其字势便能管束到底。”这表明,书法作 品的第一个字作用很重要,它对全篇起到管束和制约作用, 基本上确定了全篇字的字体、笔态、形体等,起到统领的 作用。所以,对每幅作品的首字,必先酝酿成熟再下笔书 写。在写行、草书时,第一个字一般要写得大一些,粗重 一些,饱满一些。
条幅的组合,以四条或八条(或再多至十条、十二条、十 六条等)合为一堂,一堂为一整体,书画皆宜。在书写屏 条时,一定要注意其整体的艺术效果,要求和谐统一。尺 寸与条幅大致相同。
横幅 也叫做横披。它与条幅相反,条幅是竖的,而横
幅是横的。用纸横着书写,各种书体都行。
横额 也可叫做匾额。与上面的横幅相近,也是横着书
落款应根据所留地方而灵活变化,或增或减。应注意五点:
(1)字大款小。落款的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些。
(2)高低适中。落款高低部位要适中,上部应比正文略 低一些,下部要短于正文,不要与正文底部平齐,更不能 超出正文。总体说宁高不要低。
(3)距离恰当。款文与正文的距离同正文本身行距相当, 不要把款文与正文的距离拉得太开或靠得过紧。太开,会 产生松散隔裂的感觉;太近会显得局促闷塞。
条幅 也叫做立幅、直幅、立轴等。也是竖着书写的书
法作品,但是它比中堂要窄,通常用整张宣纸直着对开 (竖裁一半),或比一半稍宽一点,一般尺寸为: 六尺条幅(六尺长,一尺半左右宽) 五尺条幅(五尺长,一尺二寸五左右宽) 四尺条幅(四尺长,一尺宽) 三尺条幅(三尺长,一尺宽)

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楷书作为我国书法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章法布局是一项关键的技艺。

合理的章法布局可以使字体更加协调美观,凸显书法作品的艺术感和气势。

本文将介绍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楷书章法。

一、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1. 一字一格原则楷书一字一格是指每一个字的字形都应在一个规定的格子中书写。

这是楷书章法布局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字体整齐划一的重要手段。

2. 上下对称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上下对称原则是指每一行字的上下两边应该保持左右对称,营造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上下对称可以通过字形的对称,如左右部分、上下部分的结构对称来实现。

3. 左右平衡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左右平衡原则是指每一行字的左右两边应该保持平衡,字形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要相对和谐一致。

左右平衡可以通过调整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来实现,使得整体的布局更加美观。

4. 空白分隔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空白分隔原则是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使整体的布局更加舒适自然。

过于紧凑的字体排列会使文字显得拥挤,影响字体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感。

5. 主次分明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主次分明原则是指要合理区分字体的主次,突出重点。

在排列布局时,应将主要内容置于中央位置,次要内容放置于字体的边缘或次要位置。

这样能使整个作品更有层次感和主题感。

二、楷书章法布局的方法1. 中心对称法中心对称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的中心位置放置于整个作品的中央,左右两边对称分布。

这种布局方式能够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常用于写作标题、做书法作品封面等。

2. 左右分布法左右分布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集中在左边或右边,使排列整齐、有序,给人以朴素、稳重的感觉。

这种布局方式常用于写作长文、文章开头等。

3. 上下分布法上下分布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分布在上方和下方,使整个作品具有动感和流动感,常用于做诗词书法作品、楹联等。

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

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

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
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包括:
1. 节奏感:作品需要有节奏的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可以通过改变笔画的粗细、轻重、快慢等来营造节奏感。

2. 气韵生动:章法要求气韵生动,即整幅作品要给人一种气息流畅、生动活泼的感觉。

每个字、每个笔画都要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3. 布局合理:章法要求布局合理,即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位置要安排得当,错落有致。

同时,要避免过于拥挤或过于空旷。

4. 统一协调:章法要求统一协调,即作品的整体风格要一致,避免出现突兀或矛盾的地方。

字体的选择、笔墨的运用、风格的表现等都要协调一致。

以上就是书法章法的四个要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书法的章法布局

书法的章法布局



镜心,是指把 斗方加工而成 的圆形。书写 时,依圆形而 团式布局。
掠水燕翎寒自缚,堕泥花片湿相重 掠水燕翎寒自缚 堕泥花片湿相重

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 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 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册页,分横、竖两种,即开版式和推蓬式, 有单页,也有折叠的。每册八页、十二页乃至 数十页不等,此幅式便于集稿作画、题字签名、 玩赏保存。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三)、落款的时间 落款的时间可以写公历或农历。公历是用 数字纪年法,如二零零二年夏;农历是用天干 地支纪年法,如壬午年孟夏。 在落款时,应注意公历与农历的时间不能 混用。落款的时间,也有一些特殊的称法,每 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 “仲”,第三个月称为“季”。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一)、印章的种类 1、印章的名称:名章、肖形章、引首 章、腰章、压角章。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一)、印章的种类 2、印章的形状:方形、圆形、长方形、 椭圆形和不规则的自然形体。
生肖印章 鸡 牛 狗 龙 马 猴 蛇 鼠 羊 虎 兔 猪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一)、印章的种类 3、印章的刊治:朱文、白文、朱白文混刻。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九)、落款的顺序 ▲下款: 1、时间+地点+正文的作者 2、正文的作者题目+时间+地点 +姓名(字号)+谦辞 3、谦辞+正文的作者题目+地点 +姓名(字号) +谦辞 4、时间+正文的作者题目+地点 +姓名(字号) +谦辞

硬笔书法28字格式

硬笔书法28字格式

硬笔书法28字格式
硬笔书法28字的格式通常是指一篇硬笔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包括字的大小、间距、行距等。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28字格式参考:
1. 字的大小:每个字的高度应该在2-3厘米之间,宽度可以根据字形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2. 字的间距: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一个字的间距为佳。

3. 行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应该适中,不宜过密或过疏。

一般来说,行距应该是字高的倍左右。

4. 整体布局:整篇作品的布局应该整齐、美观,字与字之间要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在写硬笔书法作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书写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书写效果。

同时,要注意笔画规范、用笔准确、结构合理,这些都是写好硬笔书法的基本要求。

硬笔书法书写章法

硬笔书法书写章法

硬笔书法书写章法
硬笔书法作品的章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格式安排:根据字数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格式。

例如,60字可以书写
3首五言古诗,80字可以书写2首五言律诗等。

此外,还可以选择横写或
纵写的方式,其中横写是钢笔字原有的书法形式,而纵写则是参照毛笔书法格式书写。

2. 扇面设计:扇面大致可分为分折扇和团扇两种,其中分折扇多采用长短行相间的排列方式,使扇面的形式具有跳跃感,空间布局也得以平衡;团扇一般是左右两边的字相等、排列对称,看起来非常整齐。

3. 印章:印章一般是整幅作品写完后才加上去的,可以分为朱文章和白文章两种。

最基础的印章为某某某印,然后再加上一个名号章,如果没有名号章,可以盖上一个闲章,一般情况下,闲章是盖在开头前两个字中间的。

此外,硬笔书法的章法还包括斗方、卷轴等。

具体设计需根据个人喜好和作品内容来决定。

书法基本知识

书法基本知识

书法基本知识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也称“文房四宝”.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也强调“书贵纸笔调和,若纸不称,虽能书亦不善也。

譬之快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显然书写工具是必湏讲究的,否则会直接影响书写效果.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文房四宝不仅在书写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自身也是一种传统文化,在这种文化形式与内涵中,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汉水,体现出中国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

笔:指毛笔,由兽毛制成.分硬毫、软毫、兼毫三种。

硬毫笔有狼毫、紫毫笔等等。

笔性刚健、富有弹性,利于起倒,适合于写小字和行草书。

但硬毫笔由于笔锋坚硬,书写时锋芒容易外露。

软毫笔以羊毫为主,笔性柔软细腻,蓄墨多,适合写篆书、隶书、楷书和行草诸体,因羊毫比较长,可以做大斗笔,写大字。

兼毫笔则是由硬毫与羊毫按一定的比例制成的,其性能也因硬软比例的多寡而分.如“七紫三羊”即七分紫毫,三分羊毫;“五紫五羊”即五分紫毫,五分羊毫;这类笔软硬适中,刚柔相剂,比较适合初学者选用我国生产毛笔的历史非常悠久,能制做毛笔的工厂遍布全国各地,但最有影响的还是浙江湖州善琏镇和苏州的湖笔厂,俗称湖笔。

近年安徽、江西、山东制造的狼毫笔也有不少上品.我们在挑选毛笔时主要的诀巧则为毛笔的所谓“四德”,即“尖、齐、圆、健”.尖:是指笔头合拢后,锋尖锐,不秃且极富弹性.、齐:指笔头捏扁后,顶端的锋整齐。

圆:指笔头周围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书写时线条浑厚。

健:指笔毛有弹性,笔毛展开后易于收拢回复原状。

笔锋有长短之分。

锋长者叫“长锋笔”;锋短者叫“短锋笔”;长锋笔,其特点是笔头较为瘦细,锋腹软,贮墨多,宜于写行、草书。

短锋笔,其特点是笔头较为粗壮,锋腹刚,贮墨少,宜写楷书、篆书、隶书。

其次,毛笔有大小之分。

选用毛笔的大小应根据书写字的大小而定,写小字用小笔,写大字用大笔,这是常理。

最大的是楂笔,其次是提笔、斗笔;大、中、小楷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落款的字体大小必须与正文协调。一般情况下,款字应小于正文的字 体。具体落款的时候,款字还应该根据留白大小而定。如果留白大而款 字太小,则无法稳住作品重心;如果留白小而款字太大甚至大过正文, 则轻重失调,喧宾夺主。也有这种情况,即在正文写完以后仍然留有较 大的空间,作者可以顺着正文的笔意就势而下,所落的款字与正文浑然 一体,字体同等大小也是允许的。3.上款不能与正文齐头,一般应低于正文一字为宜,下款,与正文另起 一行的单款(除匾额),包括款后的印章,均不能与正文齐平,应留有一定的空白,否 则,会给人以呆板及闷塞之感。-
一、书法的格式
格式,也叫品式或幅式,即书法篇幅的规格 形式。书法作品的格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卷、 轴、册、片四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书法作品的格式书法作品的格式
(一)条幅条幅指长方形的幅式作品,其长与宽悬殊比例比较大,亦称直幅或者立轴,通常将宣纸竖 向对裁或将宣纸裁成长条形,装裱之后就成了“立轴”。(二)屏条屏条一般将宣纸竖向对裁,自上而下,从右而左,逐行书写。除独幅外,还可以多幅屏条 成偶数排列起来合并为一件作品,但字体需要统一,一气呵成。也有的多幅屏条内容是独 立的,但字体、风格需要统一。还有的多幅屏条书画结合,交相辉映。常见的有:四幅、 六幅、八幅,多的有可能多达十幅、十二幅。(三)对联对联即因为书写中国独有的楹联文体而形成的特殊格式。普遍运用于春联的书写和传统建 筑的庭柱之上,以及中堂画的两边。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文字音律上平仄相对,书写时 左右应有呼应之感。如果字数较多的长联,可以分行书写,上联自右向左排行、下联自左 向右排行,这种长联称做龙门对。
(七)匾额大都悬挂在亭台楼阁、厅堂馆室的上面,一般匾额字体多为楷书、隶书和行书,也有古朴 的篆书。字少而大,结体严谨,疏密匀称,气势磅礴,庄重严肃。独立悬挂或者配以对联。 (八)手卷是书法作品中左右展开较长的一种格式,因为其形成长度远远大于宽度,而且长度太长无 法悬挂,只能用手边展开、边欣赏、边卷合,所以得名,也叫“长卷”。其内容大多为一 篇完整的文章或者一首(组)诗词。手卷篇幅较短的有三、四米,长的可达十米以上,宽 度一般为三十至五十厘米之间。卷首外有“题签”,卷内开头有“引首”,后有“题跋”。 (九)册页是装订成册的尺寸较小的书法作品,八开、十二开、十六开不等,作品篇幅也不等,一般 是折叠起来的,每页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象长卷那样写多篇诗文,若长江万里,一泻无 余。册页可以书画合册,大多的册页用于不同的作者创作,因为便于携带,常常是书法家 题字创作的理想
月令: 月令:一月:正月、春正、孟春、端月、嘉月、早春、初春、首岁、开岁、芳岁、上春、新正。二月:仲春、中春、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花朝、花月。三月:季春、晚春、暮春、末春、杪春、蚕月、花月、桃月、桃浪、莺时。四月:孟夏、首夏、初夏、维夏、槐月、仲月、梅月、麦月、清和月、纯阳、正阳、麦候、麦序。五月:仲夏、超夏、中夏、榴月、蒲月、端阳、午月、天中。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溽暑、极暑、暑月、荷月、伏月、焦月、精阳。七月:孟秋、初秋、新秋、上秋、兰秋、肇秋、首秋、早秋、瓜时、凉月、兰月、瓜月、巧月。八月:仲秋、中秋、正秋、桂秋、桂月、爽月、壮月、大清明、仲商。九月:季秋、晚秋、暮秋、杪秋、菊秋、凉秋、三秋、菊月、咏月、朽月、玄月、季商、暮商、霜序。十月:孟冬、初冬、上冬、开冬、良月、吉月、阳月、小春月。十一月:仲月、中冬、仲冬、畅月、子月、雪月、寒月、龙潜月。十二月:季冬、严冬、残冬、末冬、穷冬、暮冬、杪冬、腊月、冰月、除月、严月、暮岁、暮节、穷捻、穷纪、嘉平。-
二、书法作品的章法书法作品的章法
章法又称布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对一幅作品如何进行整体安排,对每一个局部如何进 行整体处理的方法。它涉及到处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照顾关系。在书法创作中, 一笔之误,一字之差,都会影响全篇的效果。所谓“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不 仅对一个字的结构来说是如此,就是对整幅作品来说也是一样的。明董其昌《画禅室随 笔·评书法》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 《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为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 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 也。”可见章法的重要性。一幅书法作品犹如一幅画,有色之处是画,无色之处也是画;同理,有字处有结构,无字 处也有结构。有字之处,谓之“黑”,无字之处,谓之“白”,处理好通篇黑白关系,是 章法之要旨。清包世臣《艺舟双揖·邓石如传》云:“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 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道出了对一幅书法作品的黑与白,虚与实的艺术处理方法。如果 不懂得处理“黑白”关系,不懂得“集众字而成篇”,即使单个字处理得很好,但通篇观 之,也会杂乱无章,缺乏韵味。作为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通常由正文、落款、钤印构成,三者合一,相辅相成,不可分 割,对具体的要求分述如下:
书法作品章法与格式
美术字协会
格式与章法
格式与章法是书法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 素,是作品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关键。格式与章 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到明朝中后期第一次出现 了比较纯粹的赏玩意识,是在书法历经实用、雅玩 (宋代手卷是其典型的反映)、赏玩过程基础上逐 步提出来的。书法格式与文体有关,受载体形状所 限,在进行实际创作之前已被固定。章法与格式有 关,但不等于格式。一定的格式由不同的人以不同 的书体书写,所表现的章法会各不一样。章法通常 也在进行创作之前被确定,却常常又在瞬息的运动 过程中无意识地发生着动态性的变化。
(一)正文正文,是一幅书法作品的主体部分,也是章法处理的关键部分,即创作者对所选 择的文字内容的书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按照一般的习惯,欣赏书法要读,这 就要求书法创作过程的书写符合识读序列,于是行、列随之建立。行列布白方法 大致有三种形式:有行有列法:通篇竖成行、横成列,是最严整的序列样式,其特点是整齐、大方、 匀称和清晰,给人一种整齐美。它几乎像阅兵式行进的方阵,前后左右都必须保 持在纵横的直线上,步伐整齐,精神抖擞,书写时,每个字的中心要对正,不能 偏高偏低,偏左偏右。写楷书、隶书、篆书要求工整的实用性文字,适合这种形 式。这种严整的章法创造出高度秩序感,带着十足的工匠气息,因而摆布、安排、 制作之嫌是难以克服的。初学分布的人,需要从规矩入手,应首先掌握这种布局 形式。但在习作中要努力排除“匠气”,一刻也不放松自然法则的投入,以及情 感、思绪的宣泄。自然和严整在有行有列法则的布局中,不是矛盾地存在着,而 是相依的整体,即严整要在自然的和谐中建立,自然的和谐要从严整的秩序中表 现出来。如果矛盾地、孤立地认识二者的关系,将导致“状如算子”,便不是书。 -
一幅作品究竟是用单款、双款还是穷款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没有固 定格式。如创作对联时。可落穷款,可落单款也可落双款;如是长联, 应落双款,上下款应落于形成龙门式的上下联末行。如果是条幅、中堂、 斗方、扇面的上下款,一般都应落于正文之后,款字少应接在正文之下, 款字多则另行落之,少则一行,多则数行。这根据不同的幅式来选择落 款的位置,可使整幅作品增色不少。此外,落款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l.落款的字体必须与正文协调。款字与正文字体书法可以完全一致,可以 有所区别,也可以完全不同,需要根据正文字体来定。一般是隶不用篆, 楷不用隶,草不用楷。传统的作法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动不挈静”、“今不越古”。若以大小篆为正文,就用隶书、楷书、 行书、草书落款;若以隶、魏、楷为正文,就用楷、行、草书落款;实 际上,通常以行书落款较多,这样既易识别,又避免了呆板。-
(四)横披横披指横幅作品,横长竖短。这种格式可以写少数字,自右而左写一行,也可以 横式直写形成多行书长篇字。横披大的可用于建筑物上、大厅会议室中悬挂,小 的可用于斋室居所布置。(五)中堂因悬挂于厅堂正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宽度与长度比例一般为一比二。常见的有长 四尺、五尺、六尺等整张宣纸写成。内容可以写长诗或短文,或只写几个大字, 甚至只写一个大字。(六)斗方可以将斗方视作中堂的特殊形式,它的长与宽相等,既可以将其装裱成中堂那样 独立悬挂,也可以将其做成方形镜面,镶嵌在镜框之中。-
4.如果作品末行的正文较少而后面的留白较多,则应增加款字填补余白; 如作品本身正文较少而后面出现大块空白,款字可少则数字、数十字, 多则上百字,但款文尺幅不得超过正文尺幅。5.落款与正文如果同行,二者之间应留有间隙,不得挤得太紧。其间隙 一般为一个款字左右。6.如果作品写的是现代诗词或现代文稿,则落款中的时间可用公元纪年 法,这样会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也更有利于体现时代气息。如果作 品写的是古诗词或古代文稿,则落款的时间可用干支纪年法。纪月方式 为:一年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称孟,第二个月称仲,第三个月称季, 如孟春、仲春、季春等。但是千万不能将于支纪年与公元纪年混用。另 外,纪月方式也可以用下面的农历月令、季令别称:
有行无列法:简单地说,就是竖成行、横无列的布局形式。这种分布注意的是行气的贯通 而有活力。书写时应遵循文字结构和运笔的规律,根据笔性自然地向中心左右偏离,使行 的垂直中心左右偏离,在运动中求得重心的统一,构成这样的行气才是散列的行气应守的 原则。一篇数行,每行的波动不但要考虑本行的偃仰向背,而且要照顾与它行的关系,尤 其注意与相邻行的错落,力求做到左右顾盼、避让有致。有行无列法整齐而有变化,使人 轻松愉快,适合各种书体,行、草书尤为多用。这种分布是古今书法创作的主要形式。无行无列法:就是指作品的分间布白纵不成行,横不成列,上下左右,错落有致,浑然天 成。这种形式主要出现于古代一些书法遗迹中,因为先秦以前的文字,其形态直接取材于 自然,颇具天趣,尚没有注意到纵横的排列。后来在草书的创作中,也有采用这种形式的。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无行无列是视觉的错觉,如果按照识读序列,或竖成行,或横成列, 纵横关系呈现一片迷乱,神秘得令人难以捉摸,有如乱石铺街,字形大小参差错落,变化 多姿,浑然一体。这种形式不是事先可以用尺寸观念来度量,而是修养有素的人在即兴状 态下来进行的。书写时通常精神兴奋,甚至得意忘形,无拘无束,可以尽情挥洒,唯求自 然的契合,所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只宜观赏,实用价值不大,初学者更是难以把握。 象郑板桥的许多作品都是这种分布,另外,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个特点,又称款识和题款。最初为了实用的需要而产生,意在说明正 文的出处、馈赠的对象,作者的姓名、籍贯,创作的地点、时间,以及抒发创作感受等等。 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书法作品艺术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整幅章法中起着补充、 协调、映衬的作用。落款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部分,但款识安排合宜于否,直接影响着作 品整体的艺术效果。古人谓之:“妙款一字抵千金。”款字往往又能反映作者的艺术修养 和创作水平,所以在书法创作中,不仅讲究作品的正文布局,落款方面也要下工夫。落款可分为单款、双款、穷款三种。“单款”是指署上书写者的姓名,或再加上正文的出处,书写的时间、地点以至原因等。单款” 单款 “双款”包括上下款,通常上款写赠送对象的名字和称呼,常常带上谦词,谦词根据作者 双款” 双款 与赠送对象的关系而有所区别:上级以及平级可以用如“雅正、法正、教正、正之、正腕、 雅属、惠存”之类,下级则可以用“勉、雅属、存念”等等;下款则落上自己的姓名、书 写时间和地点等等。如只落姓名,则叫“穷款”,如果作品所剩空间有限,甚至不落款,盖印即可,也叫“穷 “穷款” 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