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实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ppt课件

03
特点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自动探测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的功能,灭
火效率高、反应速度快,能够有效降低火灾损失。同时,该系统还具有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0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识 读
施工图纸组成和内容介绍
施工图纸的组成
封面、目录、设计说明、图例、平面图、系 统图、详图等。
内容介绍
包括工程概况、设计范围、给水排水系统说 明、主要设备材料表、施工安装要求等。
法兰连接、焊接等
水泵、水箱等附属设备选型及安装
水泵选型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选择 合适的水泵型号和数量, 并考虑备用泵的设置
水箱选型
根据设计水量和水压要求 选择合适的水箱容积和材 质,并考虑水箱的安装位 置和连接方式
其他附属设备
包括阀门、止回阀、减压 阀、水表等,根据设计要 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并正确安装和使用
常用图例、符号识别方法
常用图例
水嘴、阀门、管道、卫生器具等。
符号识别方法
掌握各种管道、阀门、设备的图形符号和文 字标注,理解其代表的含义和作用。
平面图、系统图识读技巧
要点一
平面图识读技巧
了解平面图的比例和方位,识别管道走向和布局,查看管 道规格和连接方式,注意管道附件和设备的配置情况。
要点二
系统图识读技巧
污水处理方法及设备选型
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根据污水水质、水量和处理要 求选择。
污水处理设备选型
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等,根据处理工艺 和规模选择适当的设备类型和规格。同时要考虑设备的性能 、效率、能耗、维护等因素。
04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热水供应系统组成与分类
建筑给排水PPT教学课件(图文丰富)

建筑给排水PPT教学课件(图文丰 富)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建筑给排水概述 • 给水系统设计 • 排水系统设计 •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建筑给排水施工与验收规范
2
01
建筑给排水概述
Chapter
2024/1/30
3
建筑给排水定义与分类
定义
建筑给排水是研究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热水供应 、消防给水等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 理的科学。
24
室内外消火栓布置原则
室内消火栓布置原则
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栓口离地 面高度应为1.1m,其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
室外消火栓布置原则
应沿道路设置,且宜靠近路口。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2024/1/30
节水措施
在热水供应系统中采取节水措施,如使用节水型淋浴器、水龙头等卫浴设备,减少无效用 水和浪费现象。同时,加强用水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用户节水意识。
21
05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Chapter
2024/1/30
22
消防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
2024/1/30
消防给水系统组成
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 给水管网、室内外消火栓、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等。
03
消防给水系统
包括消防水池、消防 水泵、消防水箱和室 内消火栓等。
04
热水供应系统
包括热水加热设备、 热水储存设备、热水 管道和热水用水设备 等。
2024/1/30
5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则
采用符合规范的管材、阀门和附 件,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防止漏 水、渗水等事故发生。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建筑给排水概述 • 给水系统设计 • 排水系统设计 •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 建筑给排水施工与验收规范
2
01
建筑给排水概述
Chapter
2024/1/30
3
建筑给排水定义与分类
定义
建筑给排水是研究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热水供应 、消防给水等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 理的科学。
24
室内外消火栓布置原则
室内消火栓布置原则
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栓口离地 面高度应为1.1m,其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
室外消火栓布置原则
应沿道路设置,且宜靠近路口。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
2024/1/30
节水措施
在热水供应系统中采取节水措施,如使用节水型淋浴器、水龙头等卫浴设备,减少无效用 水和浪费现象。同时,加强用水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用户节水意识。
21
05
消防给水系统设计
Chapter
2024/1/30
22
消防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
2024/1/30
消防给水系统组成
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 给水管网、室内外消火栓、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等。
03
消防给水系统
包括消防水池、消防 水泵、消防水箱和室 内消火栓等。
04
热水供应系统
包括热水加热设备、 热水储存设备、热水 管道和热水用水设备 等。
2024/1/30
5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则
采用符合规范的管材、阀门和附 件,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防止漏 水、渗水等事故发生。
《给排水工程》PPT课件

编辑ppt
11
一、水质标准
❖ 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应该符合生活饮用水 的卫生标推, 我国1976年公布的水质标准如 下表所示。
❖ 由表可以看出,水质项目中包括:感官性标 准1-4项;化学标准5—12项;毒 理学标准为 13—20项和生物学标准21—23项。如水质达 到表列标准。即满足生活饮用水 的卫生标难。
❖ 5、输配:原水经沉淀澄清、过滤、消毒 后,水质可满足用水要求。最后将清水 贮存于清水池中, 再由二级泵站抽送到 输配水管中,供用户使用。
编辑ppt
20
三、配水工程
❖ 任务:将净化后符合水质要求的清水,输引 配送到用水区,供用户使 用。
❖ 结构:由二级泵站、输水管道、配水管网、 水塔等几部分组成。
给排水工程
编辑ppt
1
第一章 城市供水系统
❖ 第一节 取水工程
❖ 组成结构:水源、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 站等部分
编辑ppt
2
一、水源
❖ 两类:
❖ 1、地面水。如江、河、湖、泊、水库及海洋等。
特点:易受污染 染,一般水量较 大,但一般水质
较差,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适当净化来改善水 质。
❖ 2、地下水。如并、泉等。特点:地下水埋藏于地
编辑ppt
12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 2、工业用水。应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 即使同一类用水,其水质要求亦有差别, 具体要求由生产工艺提供。
编辑ppt
15
二、净水方法
❖ —般地面水净水厂的净水工艺流程如所
示。
4
5
1
3
2
编辑ppt
16
❖ 1、由一级泵站送来原水,水中含有悬游 物、胶体物等杂质,需加入明矾或硫酸 亚铁等混 凝剂,经过充分混合,产生凝 聚作用,并与水中杂物形成绒毛状絮体, 然后流人沉淀池。 水流速降低,絮休沉 淀,除去水中杂质,使水澄清。沉淀池 有水平流行的平流式沉淀池, 也有斜管、 斜板式沉淀池,后者由于增大沉淀面积, 因而沉淀效率提高很多。
给排水工程ppt课件(2024)

介绍输水管网的设计原则、管材选 择、管道埋设、附属设施设置等方 面的内容,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 问法, 对输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降低管 网漏损和能耗,提高供水效率和经 济性。
10
03
排水系统设计
2024/1/28
11
污水排放标准及分类方法
污水排放标准
01
取水构筑物施工与运行管理
介绍取水构筑物的施工方法、验收标准以及运行管理要求 ,确保取水构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
8
水质净化方法及设备
水质净化方法
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水质 净化方法,以及各方法的原理、适用 范围和优缺点。
水质净化系统设计与优化
根据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设计 合理的水质净化工艺流程,并进行系 统优化,提高净化效率和经济性。
雨水利用
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后,可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冲厕等 用途。
雨水排放
对于无法利用的雨水,应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将其排放至指定地 点,避免造成城市内涝等问题。
2024/1/28
21
雨水管道设计参数及计算方法
设计参数
包括管道材质、管径、坡度、埋深等。
VS
计算方法
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参数,采用水力计算 等方法确定管道的具体尺寸和布局。
分类
根据工程性质和服务对象,给排水工 程可分为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和 工业给排水等。
2024/1/28
4
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
给水系统
包括水源、水处理设施、输水管网、配水管网等,主要功能是为生活和生产提 供符合水质标准的水。
排水系统
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管网等,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排 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10
03
排水系统设计
2024/1/28
11
污水排放标准及分类方法
污水排放标准
01
取水构筑物施工与运行管理
介绍取水构筑物的施工方法、验收标准以及运行管理要求 ,确保取水构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
8
水质净化方法及设备
水质净化方法
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水质 净化方法,以及各方法的原理、适用 范围和优缺点。
水质净化系统设计与优化
根据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设计 合理的水质净化工艺流程,并进行系 统优化,提高净化效率和经济性。
雨水利用
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处理后,可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冲厕等 用途。
雨水排放
对于无法利用的雨水,应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将其排放至指定地 点,避免造成城市内涝等问题。
2024/1/28
21
雨水管道设计参数及计算方法
设计参数
包括管道材质、管径、坡度、埋深等。
VS
计算方法
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参数,采用水力计算 等方法确定管道的具体尺寸和布局。
分类
根据工程性质和服务对象,给排水工 程可分为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和 工业给排水等。
2024/1/28
4
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
给水系统
包括水源、水处理设施、输水管网、配水管网等,主要功能是为生活和生产提 供符合水质标准的水。
排水系统
包括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管网等,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排 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给排水工程讲解PPT课件

混凝技术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 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沉淀技术
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悬浮物下沉,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澄清处理技术
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的组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物质,使水澄清透明。
过滤与消毒处理技术
过滤技术
采用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属于物理处理方法 。
Part
04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污水性质及危害分析
污水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温度、固体含量等)、化学 性质(如pH值、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和生物性质(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污水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对 人类健康的危害(如传播疾病、影响饮用水安全等)以及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增加水处理成本、影响工农业生产等) 。
给排水工程讲解 PPT课件
• 给排水工程概述 • 水源与取水设施 • 给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管网设计与优化 • 泵站设计与运行管理 •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给排水工程概述
给排水工程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给排水工程是研究水的供给、排放和处理等工程技术的学科,涉及城市、工业、农业等 领域的用水和排水问题。
P特点
地下水
水质较好,分布广泛,但 开采成本较高,且过量开 采可能导致地面沉降等问 题。
地表水
包括河流、湖泊等,水量 充沛,但水质易受污染, 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海水
量大且稳定,但含盐量高 ,需要经过淡化处理才能 作为饮用水源。
取水构筑物设计与施工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 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沉淀技术
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悬浮物下沉,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澄清处理技术
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的组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物质,使水澄清透明。
过滤与消毒处理技术
过滤技术
采用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属于物理处理方法 。
Part
04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污水性质及危害分析
污水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温度、固体含量等)、化学 性质(如pH值、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和生物性质(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污水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对 人类健康的危害(如传播疾病、影响饮用水安全等)以及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增加水处理成本、影响工农业生产等) 。
给排水工程讲解 PPT课件
• 给排水工程概述 • 水源与取水设施 • 给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管网设计与优化 • 泵站设计与运行管理 •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给排水工程概述
给排水工程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给排水工程是研究水的供给、排放和处理等工程技术的学科,涉及城市、工业、农业等 领域的用水和排水问题。
P特点
地下水
水质较好,分布广泛,但 开采成本较高,且过量开 采可能导致地面沉降等问 题。
地表水
包括河流、湖泊等,水量 充沛,但水质易受污染, 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海水
量大且稳定,但含盐量高 ,需要经过淡化处理才能 作为饮用水源。
取水构筑物设计与施工
《园林给排水工程》课件

3
污水处理设备
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确保其处理效果稳定 可靠,同时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05
案例分析
某公园给排水系统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科学合理、经济可行、安全可靠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案例介绍了某公园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给水系统的 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等内容。设计 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 以及公园的功能需求和游客的舒适度。采用了高效、环保 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确保了水质的安全和稳定。同时, 也注重了工程造价的控制,使整个设计既科学合理又经济 可行。
,提高植物观赏价值。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技术创新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给排水工程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智 能化应用,提高工程效率和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气候变化对给排水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加强应对措施,提 高工程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
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在发展给排水工程的同时,需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 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课程目的
掌握园林给排水工程 的基本概念、原理和 方法。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为从事园林给 排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打下基础。
了解园林给排水工程 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方面的知识。
02
园林给水工程
给水系统概述
给水系统的作用
为园林提供必要的水量和水质,满足植物生长 和景观需求。
给水系统的组成
包括取水设施、输水管网、水处理设施等部分 。
提高给排水工程的可持续性
强化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给排水工程的能耗和排放,提高工程的 绿色环保水平。
优化水资源利用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PPT(完整版)-2024鲜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不断推动相关领域 的科技进步,如新型管材、高效节能设备、 智能化控制技术等。
2024/3/28
6
Part
02
水源、水质与水处理
2024/3/28
7
水源类型及特点
地表水源
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 ,具有取水量大、易受污 染等特点。
地下水源
包括井水、泉水等,具有 水质较好、不易受污染、 但取水量有限等特点。
现降耗。
10
Part
03
输配水管网设计与优化
2024/3/28
11
输配水管网布局规划Βιβλιοθήκη STEP 01布局原则
2024/3/28
STEP 02
布局形式
确保供水安全、经济合理 、技术可行、管理方便。
STEP 03
布局步骤
确定水源地、划分供水区 域、布置输水管线、布置 配水管线。
树状网、环状网及其组合 形式,根据地形、水源、 用水需求等因素确定。
9
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01
物理处理法
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某些溶
解性物质。
02
化学处理法
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用于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或将其转化为无
害物质。
2024/3/28
03
生物处理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包括活性
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通过合理配比、减小加药量来实
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 、信息化管理。如建立给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GIS)、远程监控系统等,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 水平。
27
2024年度给排水工程详解PPT课件

2024/2/3
6
给排水工程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给排水工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散到集中、从低效到高效的发展历程,不断推动着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趋势
未来给排水工程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水处理效率 和水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同时,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也将成为给排水工程发展的 重要方向。
2024/2/3
5
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
给水系统
主要由水源、输水管网、水厂、配水 管网等部分组成,负责将符合标准的 水质和水量供给用户。
排水系统
功能
给排水系统的主要得到妥善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 健康。
包括污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等 ,负责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废水 ,防止环境污染。
2024/2/3
工艺流程设计
根据所选工艺,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 ,包括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和 污泥处理等环节。
设备选型与配置
根据工艺流程设计,选择适当的设备 和配置,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
18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探讨
污泥浓缩与脱水
污泥消化与厌氧发酵
通过污泥浓缩和脱水处理,降低污泥含水 率,便于后续处理处置。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 。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 和清理,保持现场整洁。
26
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和方法
2024/2/3
01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检查验 收。
02
对管道安装、接口处理、设备安装等关键 工序进行重点检查。
03
采用测量、试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检查验 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建筑给排水工程》ppt课件管道平面系统图(2024)

给水管道安装质量的验 收规范
给水管道系统试压和冲 洗的验收规范
给水管道与设备连接处 的验收规范
给水管道材料及连接方 式的验收规范
2024/1/29
21
排水管道检测验收规范及标准
01
02
03
04
排水管道材料及连接方式的验 收规范
排水管道安装质量的验收规范
排水管道系统通水和通球试验 的验收规范
排水管道与设备连接处的验收 规范
2024/1/29
雨水管网布置
根据地形地貌、城市规划、建筑物布局等因素,合理布置雨水管网, 实现雨水快速排放。
雨水管材选用
根据雨水性质、管道工作压力、使用环境等因素,选用合适的雨水管 材,如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等。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根据设计暴雨强度、汇水面积等参数,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道的管 径和坡度。同时考虑雨水口和检查井的设置位置和数量。
设计阶段
通过管道平面系统图可以直观地表达建筑物的给排水管道布局、走向和连接关系,方便设 计师进行方案设计和优化。
施工阶段
管道平面系统图可以作为施工图纸的一部分,指导施工人员进行管道的安装和连接,确保 施工质量。
运行管理阶段
通过管道平面系统图可以方便地了解建筑物的给排水管道布局和走向,为运行管理人员提 供便利的维护和管理手段。同时,在管道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定位故障点并采取相应的 维修措施。
采用正投影法绘制,通常与建筑 平面图配合使用。
绘制步骤
确定绘图比例和图纸幅面;绘制 建筑平面图;绘制管道平面图; 标注尺寸、标高和管径等;编写 图例、说明和标题栏。
9
管道平面系统图中常用符号和标注方法
常用符号
包括管道、阀门、管件、卫生器具等图形符号。
课件给排水课件ppt给水工程pdf(2024)

02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设备,提 高管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6
管网优化设计及案例分析
某城市给水管网优化设计案例
通过采用新型管材和优化管网布局,降低了漏损率和建设成本,提高了供水能力和水质保障能力。
某工业园区给水管网优化设计案例
通过优化管径组合和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了管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01
02
03
04
泵站选址
应选在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 工和运行管理的地点,同时考 虑防洪、排涝等安全因素。
泵型选择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选用高 效、节能、可靠的泵型,同时
考虑备用泵的设置。
泵房设计
泵房应满足设备安装、运行和 检修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
、采光和防噪措施。
电气设备及自动化
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实现泵 站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提高运
经济性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量 降低管网建设和运行成本。
8
管网布局规划原则及方法
• 安全性:确保管网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稳定运行,降低事 故风险。
2024/1/28
9
管网布局规划原则及方法
01
02
03
线性规划法
通过数学方法求解最优的 管网布局方案,适用于大 型、复杂的管网系统。
2024/1/28
,制定合理的水质提升方案,如安装净水器、定期清洗水箱等。对小区内加压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供水压 力。推广智能水表和水费预付费制度,方便居民用水和缴费。 • 优化效果:经过优化改造后,小区给水系统水质明显改善,供水压力稳定可靠,居民用水体验大幅提升。同时 降低了因水质问题引发的健康风险和维护成本。
2024/1/28
水质要求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设备,提 高管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6
管网优化设计及案例分析
某城市给水管网优化设计案例
通过采用新型管材和优化管网布局,降低了漏损率和建设成本,提高了供水能力和水质保障能力。
某工业园区给水管网优化设计案例
通过优化管径组合和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了管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01
02
03
04
泵站选址
应选在地质条件良好、便于施 工和运行管理的地点,同时考 虑防洪、排涝等安全因素。
泵型选择
根据设计流量和扬程,选用高 效、节能、可靠的泵型,同时
考虑备用泵的设置。
泵房设计
泵房应满足设备安装、运行和 检修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
、采光和防噪措施。
电气设备及自动化
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实现泵 站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提高运
经济性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量 降低管网建设和运行成本。
8
管网布局规划原则及方法
• 安全性:确保管网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稳定运行,降低事 故风险。
2024/1/28
9
管网布局规划原则及方法
01
02
03
线性规划法
通过数学方法求解最优的 管网布局方案,适用于大 型、复杂的管网系统。
2024/1/28
,制定合理的水质提升方案,如安装净水器、定期清洗水箱等。对小区内加压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供水压 力。推广智能水表和水费预付费制度,方便居民用水和缴费。 • 优化效果:经过优化改造后,小区给水系统水质明显改善,供水压力稳定可靠,居民用水体验大幅提升。同时 降低了因水质问题引发的健康风险和维护成本。
2024/1/28
水质要求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件

排水管网系统
排水管网的分类与布局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排水管网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重力流和压力流等多 种类型。
布局
排水管网的布局应遵循整体规划、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的原则,根据地形、地 质、水文等条件进行合理布置,确保排水顺畅。
排水管网的材料与附件
材料
常见的排水管网材料有铸铁管、钢管、混凝土管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施工方法与技术
沟槽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采用适当 的开挖方法,确保沟槽的尺寸、坡度 和深度符合标准。
管材选择与连接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选择合适 的管材和连接方式,确保管道的强度、 耐久性和密封性。
管道安装与铺设
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管道 的安装和铺设,确保管道的位置、标 高、坡度等参数符合标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初步 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
对管网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包 括管道材料、管径、埋深等。
施工图设计
完成施工图纸设计,为施工提 供依据。
优化设计与实践
优化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实践经验
总结实际运行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设计理念 和方法。
技术创新
关注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管网系 统性能。
05
给排水管网系统施工
施工准备与规划
现场勘查
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勘察,了解 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为后
续规划提供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要求和现场条件, 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 括施工队伍、材料、设备、进度等 方面的安排。
排水管网的分类与布局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排水管网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重力流和压力流等多 种类型。
布局
排水管网的布局应遵循整体规划、因地制宜、远近结合的原则,根据地形、地 质、水文等条件进行合理布置,确保排水顺畅。
排水管网的材料与附件
材料
常见的排水管网材料有铸铁管、钢管、混凝土管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施工方法与技术
沟槽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采用适当 的开挖方法,确保沟槽的尺寸、坡度 和深度符合标准。
管材选择与连接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选择合适 的管材和连接方式,确保管道的强度、 耐久性和密封性。
管道安装与铺设
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管道 的安装和铺设,确保管道的位置、标 高、坡度等参数符合标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初步 设计方案。
详细设计
对管网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包 括管道材料、管径、埋深等。
施工图设计
完成施工图纸设计,为施工提 供依据。
优化设计与实践
优化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实践经验
总结实际运行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设计理念 和方法。
技术创新
关注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管网系 统性能。
05
给排水管网系统施工
施工准备与规划
现场勘查
对施工区域进行实地勘察,了解 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为后
续规划提供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工程规模、要求和现场条件, 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 括施工队伍、材料、设备、进度等 方面的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0
0.6326
3.5426
0.70
0.6326
0.4428
0.70
0.6326
0.4428
0.70
0.6326
0.4428
0.70
0.6326
0.4428
0.70
0.6326
0.4428
2.60
0.2134
0.5548
4.30
0.2134
0.9176
9.00
0.0520
0.4676
1.70
0.0520
Qh4 180 m3 / h
冰水机房补水需求:1、ET-01,ET-02合计:6CMH,市政给水;2、ET-03, 2CMH,市政给水; 3、ET-04,2CMH,市政给水;4、ET-05,0.5CMH,DI,并设紧急补水;
MAU加湿补水: 1、MAU共8台,单台补水量为1.1CMH,DI,并设市政给水紧急补水; 五、饮用水及管制区域洗手用水
✓ 设计重现期,根据生产工艺和建筑物的性质确定, 给排水设计手册中查出;
✓ 汇水面积,屋面有一定的坡度及高出汇水面的侧 墙、窗井等均应折算成平面的汇水面积计算;
(mm)
(户)
度
(m)
150
<250
0.006
0.55
200
>250
0.004
20 30
18
最小管径 (mm)
150 200
服务人口 (户)
<250 >250
最小坡度
最大充满度 检查井间距 (m)
0.006
0.55
20
0.004
30
19
雨水系统计算
20
参数
✓ 设计暴雨强度q,各地暴雨强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在 给排水设计手册上查出;
17
一、排水体制 1 .分流制 (生活污水、生活废水、雨水) 2 .合流制 (生活污水+雨水)
二、排水管道布置原则
1 .沿道路及建筑物周围呈直线平行布置。 2 .与其他管道及建筑物之间距离应符合要求。 3 . 埋深、检查井设置、管道连接方式及接口同《室外排 水设计规范》。
最小管径 服务人口 最小坡度 最大充满 检查井间距
1
3
1
4
1
5
1
5
1
9
1
13
1
20
1
冷水水力计算表
公称直径 DN(m m )
计算内径 dj(m m )
计算流量 Qg(l/s )
流速
管段 长度
(m /s )
(m )
千米 损失 (Kpa/m )
管段 损失 (Kpa)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5.00 25.00 32.00 32.00
20.80 20.80 20.80 20.80 20.80 20.80 26.00 26.00 34.75 34.75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33
0.97 0.97 0.97 0.97 0.97 0.97 0.62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0.35 0.35
qp
q0n0b
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
v
1
2
R3
I
1 2
n
15
一、横管水力计算 1 .设计规定 (1)充满度 h/D< 1(见附表1) 目的:①排除气体
②调节压力波动 ③容纳高峰流量 (2)自净流速 (见附表2) (3)管道坡度(见附表3) (4)最小管径 ①最小管径 d≥50mm ②接大便d≥100mm ③大便槽排水管 d≥150mm ④公共食堂排水支管 d≥75、干管 d≥100
水箱的容积水量按日用水量的25% 计算,
V Q总 25% 1503 25% 376 m3
4
生活给水系统计算
✓ 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影剧院、体育馆等; ✓
5
生活给水系统计算
✓ 住宅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
✓ 式中U需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到。
6
生活给水系统计算
7
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8
计算管径
9
水头计算
10
11
水泵的扬程
12
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管段 编号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卫生洁具名称/额定流量/ 百分数
洗手盆
污水盆
小便器
蹲便器
0.10
0.30
0.10
1.20
50%
33%
10%
2%
0
1
1
1
2
16
二、立管水力计算 1. 设伸顶通气 2. 设专用通气立管 3. 设特制配件伸顶通气 4. 无通气 四种情况最大允许通水能力(见附表4)
三、通气管道计算 1 .单立管排水系统 2 .双立管排水系统 一般不宜小于污水立管管径的1/2。最小管径按照附 表5计算。当管长大于50m的时候,通气立管管径与排水 立管相同。
0.0883
➢ OK! ➢ 局部水头损失+管段水头+高差+流出水头=水泵的扬程;
➢ 水泵流量=计算管段的最后流量;
13
基本步骤
14
排水系统计算
住宅、集体宿舍、医院、疗养院、老人院、办公楼、商场、 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
qp 0.12 Ng qmax
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餐饮业的厨房、 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候车室等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
给排水系统设计实例介绍
建筑的给水排水设计实例介绍
1
给水系统计算
✓水量、水压、水质 ✓生活给水系统的水量、水压、水质 ✓生产给水系统的水量、水压、水质
2
生活给水系统计算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用水量标准 (生活用水定额、饮用水定额、热水用水定额)
✓ 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卫生规范》
✓ 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百分数法或当量法
✓ 选择设备、配管(选择管径) 选择水泵、水箱或水池及管路的管径
3
用水量标准
一、餐厅用水量
餐厅:5000L/次; 餐厅冲洗用水定额:5L/m2; Qd1 5000 3 15.000 m3 / d 二、厂房用水量
Qh1
5000 1000 2
2.5m3
/
h
饮用水定额:1L/人; Qd5 12000 1.0 1500 3 5 34.5m3 / d 厂房内洁净生产区工作人员1500人,洗手用水定额为5L/次;
Qd (Qd1 Qd 2 Qd 5 ) (1 15%) 885 .0m3 / d
六、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及最高时生活用水量
V一期 Q总一期 25% 740 25% 185 m3
生活用水定额:每人每班:60L;使用时数:24h;时变化系数:2.0;
Qd 2
12000 60 1000
720m3
/
d
三、绿化、浇洒路面用水量
Qh2
720 24
2.0
60m3
/
h
绿化用水 绿化用水定额:;时变化系数:3.0;
Qd 3 57m3 / d
Qh3 7.5m3 / h
四、空调用水
冷却塔补充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