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概论--绪论:高仁甫
预防医学章节重点
![预防医学章节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b5581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4.png)
预防医学章节重点预防医学章节重点绪论 1.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人与环境 1. 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社会因素。
2. 物质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人类健康与物质环境的对立统一性;(2)人类健康与物质环境间作用的双向性;(3)物质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3. 物质环境的特点:整体性、区域性、多变性、生物富集(生物浓缩)。
4. 工业三废有:废水、废气、废渣。
5. 环境污染物的转归:分布或迁移;生物转化;环境的自净作用。
6. 环境污染的特殊危害作用:致畸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免疫毒性作用。
7. 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素:健康状况;营养条件;生理状况;遗传因素。
生活环境与健康 1.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1)保证流行病学上的安全;(2)感官性状良好;(3)化学性状1/ 11良好,不含任何有害物质;(4)水量充足,取水方便。
职业环境与健康 1. 职业病的特点:(1)职业病病因明确;(2)有明确的剂量-效应(或反应)关系;(3)群发现象;(4)绝大多数情况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
2. 诊断职业病应根据三方面的资料:职业史、生产环境的卫生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
3. 局部振动可以引起手臂振动病,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
4. 中暑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5. 中毒性肺水肿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四期:(1)刺激期:吸入后会出现呛咳、胸闷、胸痛、头痛、恶心、呕吐等,但此期症状表现不明显。
(2)潜伏期:刺激期后。
病人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渐趋稳定,但肺内病变仍在进展。
(3)肺水肿期:潜伏期后,病人症状突然加重,出现剧咳、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的呼吸困难、头痛、恶心等。
(4)恢复期:如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经正确治疗后 3~4 天症状逐渐减轻,7~11天后可恢复正常。
《预防医学》第一章 绪论
![《预防医学》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7ff3e15bb4cf7ec4bfed09b.png)
人与环境的平衡观念 3.树立“三种观念”—— 健康与疾病的动态连续观念
社会大卫生观念 4.承担“四种职业角色”——管理者、监督者、服务者、教育者
学习方法
1.激发浓厚学习兴趣 2.注重多种能力培养
3.适应教学方法改革 4.灵活运用学习方法
5.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6.加强学科之间联系
7.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健康
三级预防原则
疾病早期
疾病期死亡第一级预防 Nhomakorabea第二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
(病因预防) (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
学习目的和要求
1.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2.贯彻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实现卫生战略目标的需要 3.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卫生人才的需要
1.明确“一个中心”——生物、心理、社会的人 2.实现“两个转变”——医学模式和健康观
研究目的
研究范畴
§1 环境与健康
§2 人群疾病和健康的研究方法
内容
§3 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4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5 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
§6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概念
•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以人群为重点研究对象,应用环境医学、生物医学、 社会医学、行为科学、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卫生统计学
和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技术 研究内容
手段,分析与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疾 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 策略和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提 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医学学科。
《预防医学》绪论》PPT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ee6c8a960590c69ec376fe.png)
Friday, May 17, 2019
28
衡量人体健康的一些具体指标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21
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时间:大约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300年,中 国周朝到宋朝,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 •背景:社会生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也提 高;从 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自然哲学 者认为世界万物是有机联系的 •内容:健康、疾病与自然现象、人的心理活 动有对 应的关系,相生相克,达到平衡,保 持健康;采用调整机体与自然环境、心理环境 之间的失衡,防治疾病
Friday, May 17, 2019
48
二、新中国预防医学的成就
• 陆续消灭和控制了一些严重危害健康的人 民传染病
•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预防保健体系 • 城乡卫生状况有较大改变,人均期望寿命
得到延长。 • 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基本建成 • 农村合作医疗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Friday, May 17, 2019
30
(二)健康和疾病概念的扩展
• 1.健康与疾病的连续观
健康
疾病
亚健康
Friday, May 17, 2019
31
Friday, May 17, 2019
32
2.亚健康 (inferior health)
• 人体所处的状态并不是“非疾病即健康”, 而是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非疾病又非健康 的中间状态。
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增进健康和效能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可编辑课件ppt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规律2分析人群疾病分布与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趋势3制定预防疾病与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4探讨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管理方法可编辑课件ppt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实验室实验研究和现场实验研可编辑课件ppt101工作对象主要是群体2工作重点是健康人3以研究人群健康与环境关系为主4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相互补的研究方法5采用的对策产生效应时间多是在疾病传染病发生流行之前可编辑课件ppt11可编辑课件ppt12可编辑课件ppt13一预防医学历史回顾预防医学发展的沿革与启示可编辑课件ppt141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是人类对疾病与健康观察与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
预防医学概论课件
![预防医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aee2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1.png)
目前,预防医学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都加大了对预防医学的投入和支持, 推动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不断更新和完善,为预防疾 病的实践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持。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关系
• 公共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关注的是群体 健康问题,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公共卫生政策和措施,来改 善环境、促进健康、预防疾病。而预防医学则更注重个体层面 的健康干预和预防措施。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为维 护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同时,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在实践中也 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着健康事业的发展。
03
预防医学实践技能
实验室检测技术应用
实验室检测技术种类
包括免疫学检测、生物化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
用于疾病预防、诊断、监测和预后评估。
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质量控制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现场调查与干预措施实施
01
02
03
现场调查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 察法等。
重要性
预防医学在维护人类健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预防 措施,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减轻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 响,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同时,预防医学还可以促进医疗资 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医疗成本。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预防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古代,人们就开始注重疾病的预防,如通过饮食、锻炼等方式来增强体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预防医学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现代预防医学更加注 重环境、行为、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预防策略。
信息发布与公开透明
预防医学-导学:高仁甫
![预防医学-导学:高仁甫](https://img.taocdn.com/s3/m/1c112240be23482fb4da4ce1.png)
即病人所经历的疾病或死亡都是在生命的早期可以 进行有效预防的。在发生疾病(如冠心病) 的几个月、 几年或几十年以前就可发现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或亚 临床疾病状态,但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检查和干预治 疗。
在这冰山的顶 尖是每年3200 万心脑血管疾 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对健康的影响
仍有大量未被发现的人由 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 脂、吸烟、体育活动少和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而处于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之中
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 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 残; 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废者,主要促使功 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 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 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
临 床 预 防 模 式
自我管理和相互帮助模式
医学教育目的要求: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 生——《爱丁堡宣言》 健康需求: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 从院内扩大到社会; 医学学科的融合:弥合临床与公共卫生的裂痕。
问题? 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
名合格的医护人员?
•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你觉得治 病救人重要还是预防疾病重要?
• 为什么?
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 ——《爱丁堡宣言》
卫生保健提供者 决策者 健康教育者 社区健康的倡导者 卫生服务管理者
“五星级医生” ——WHO
李某:男,49岁,公司经理。在一次商务 会议上,突然手捂胸部跌倒在地,45分钟 后被送进了急诊室。心电图显示前导联ST 段压低3毫米,随即进行溶栓治疗,但病 情发展为室颤,抢救无效而死亡。 家人和单位员工无比悲痛,社会各界也无 比惋惜
三)健康观
一)健康的标准
1989年, WHO进一步完善健康概念,指出: 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 方面的良好状态”。
《预防医学概论》
![《预防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ea08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d.png)
末端治理
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降低其环 境危害。
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其自 净能力。
2024/1/26
20
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方法
有害因素识别
通过对工作场所的调查和监测,识别存在的有害因素,如粉尘、毒 物、噪声等。
3
预防医学定义及发展历程
2024/1/26
预防医学定义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 ,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 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 活条件的科学。
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经验医学到近代的实验 医学,再到现代的预防医学,人 类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手段不断 发展和完善。
4
健康观念转变与医学模式演进
多重比较与假设检验
当同时进行多个假设检验时,需 要注意多重比较问题,以避免因 多次比较而增加第一类错误(即 假阳性)的概率。
2024/1/26
25
实验设计原则及其在科研中意义
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可以消除非处理因素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重复原则
重复实验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和稳定性。
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疾病
通过营养教育宣传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帮助公众了解如何 通过合理饮食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血压 、糖尿病等。
17
04 环境卫生与职业卫生在预 防医学中实践
2024/1/26
18
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机制剖析
物理因素
包括气候、噪声、振动、辐射等 ,长期或短期暴露于不利物理环 境可引起人体生理机能紊乱,进 而导致疾病。
预防医学概论
![预防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d7be645a8102d277a22f0d.png)
绪论一、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一)预防医学的概念概念:预防医学是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不良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研究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身心健康的对策和措施。
)现代医学分为:基础医学——基础医学的任务是揭示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运动规律及认识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的规律。
它主要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各种生命现象。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的任务是促进由疾病状态向健康转化。
它主要研究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的任务是防止健康状态向疾病转化。
它主要研究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健康所应有的功能。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1.古代公共卫生:2.工业革命时代3.第一次卫生革命4.第二次卫生革命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探索改善和消除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利用有利因素的措施和原则等。
2.研究各种疾病、健康状况或生理特征在不同时间、人群、地区的分布特点及其变动规律,探讨病因,了解疾病及健康状况的消长变化情况,以便提出当前及今后医疗卫生工作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制定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对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使预防医学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达到预防疾病、增进激昂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卫生学:研究人类生活、劳动所处的外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改善生活、劳动条件、增进健康。
流行病学:用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围绕时间、空间、人群间的各种特征,研究人群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制定、评价防治对策及措施的科学。
预防医学概论课件
![预防医学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c9576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a.png)
土壤与农产品监测
对土壤和农产品中的有害 物质进行监测,确保农产 品安全,避免对人体健康 造成危害。
营养与食品卫生
营养学
食品卫生
研究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以及如何 通过合理膳食满足这些需求,预防营养不 良和营养过剩等疾病。
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 售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 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1 2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趋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等日益增多,成为全球范围内的 主要疾病负担。
防控策略的创新
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需要创新策略, 包括改变生活方式、推广健康饮食和运动、加强 早期筛查和干预等。
全民参与和跨部门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为促进全球健康治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资源和技 术,推动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普及。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
环境卫生改善案例
总结词
环境卫生改善案例是预防医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环境卫生,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 率。
详细描述
环境卫生改善案例包括城市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实践。这些实践有助于减少 环境污染,保护公众健康。例如,某城市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有效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 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
01
02
03
04
05
卫生宣传教育是指通过 各种传播媒介和教育手 段,向人们传授健康知 识和技能,培养其健康 行为和意识的活动。
学校健康教育:在学校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和活 动,向学生传授健康知 识和技能,培养其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c916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1.png)
疾病的早期发 现和管理
早期发现疾病,及时 干预和治疗,以避免 疾病进展和严重后果。
预防医学的方法
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媒体传播等方式,向公众传递 健康知识和行为建议。
个体干预
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干预和个性化 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
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卫生监测、疫情控制等手 段,保障公众的卫生安全。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为人群提供主动免疫,防控传 染病的流行。
预防医学的意义
个体的健康
预防医学能够降低疾病发生的 风险,维护和提升个人的身体 健康。
社会的福祉
预防医学能够减少疾病的传播 和负担,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 水平。
经济效益
通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节约医疗资源并降低社会成本。
总结
预防医学的发展状况
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侧重于康复和恢复,防止疾病复发和残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的内容
疾病的流行及 其原因
研究不同疾病的流行 病学特征、传播途径 和原因,以制定针对 性的预防策略。
疾病的危险因 素
识别、评估和控制导 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因 素,减少患病风险。
健康促进
通过教育和干预措施, 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和健康行为,促进健 康生活方式。
未来预防医学的趋势
预防医学正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 为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控领域带来 更多机遇。
未来预防医学将更注重个性化干 预、大数据应用和综合防控策略 的研究与实践。
探讨未来预防医学的应用 及发展方向
预防医学将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 域,促进健康、保护环境、提升 生活质量。
3
预防医学的理论基础
预防医学基于疾病发生的多因素性和复杂性,涉及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 个学科领域。
预防医学(绪论)医学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db031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1.png)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疾病与因素之间的关联 及因果关系。
实验性研究
队列研究
通过干预措施的实施,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
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对人群进行分组, 观察两组人群结局的差异,以评价因素对健 康的影响。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社会医学调查
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探讨疾病 的病因和流行规律。
健康促进研究
研究促进健康的方法和技术,评价健康 促进措施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与预防医学
01
中西医结合是指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共同研 究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问题。
02
中西医结合在预防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中医的治未病思
想和西医的预防保健措施相结合。
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预防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制定
03
适合中国人群的预防保健方案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基层医疗与预防医学
接种、慢性病管理等。
03
职业健康管理
针对不同职业和行业特点,开展职业健康管理和监督,减少职业病危
害。
公共卫生监测与预警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 握疫情动态,为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
预警与应急处置
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预 警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并采取有 效措施予以处置。
01
鼓励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
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优化环境
02
通过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提高公
共卫生水平。
强化社会动员
03
加强社区、单位和学校等社会动员,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高
群众参与度和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策略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8ad28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5.png)
医生有义务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避免泄 露。
患者自主权原则
患者有权在医学决策中自主选择,包括知情同意 和自主决策。
公正原则
医生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不偏不倚,考虑 患者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
公共卫生伦理
全社会参与原则
社会公益原则
公共卫生涉及全社会,需要各级政府、社区 、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 。
02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健康概念
健康定义的演变
从仅关注疾病到关注身体、心理和社会福祉的综合性定义。
健康观念的转变
从疾病治疗到关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疾病预防
预防策略
通过控制和消除致病因素,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
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等。
健康危险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
目录
• 预防医学概述 •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 预防医学相关工作 • 预防医学伦理与文化 • 预防医学现状与未来发展
01
预防医学概述
定义与分类
预防医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 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预防医学的分类
根据实施范围,预防医学可分为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两个领 域。
学科意义与重要性
预防医学的意义
预防医学能够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为社会的 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观念的提高,预防医学已经成为医疗 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医学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提 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效果和效益。
预防医学概论ppt演示课件
![预防医学概论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ad91137cd184254b3535dd.png)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社会环境(社会经济、职业、教育、文化等因素);
行为生活方式 -消费类型、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医疗卫生服务
-包括医疗、预防、康复等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 等医疗卫生设施的分配和利用,医疗制度等。
.
11
生物医学发挥的积极作用
• 生物医学在保护人类的健康以及对医学的 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是长期以来在医学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思 维方式,也是大多数专科医生用以观察、 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
12
生物医学发挥的积极作用
随着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医学家广
泛地采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先进理
.
24
• 消极健康观 “无病就是健康”,忽视了生 理、病理和心理方面更复杂的过程,属于 生物医学模式。 • 积极健康观
– 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的完好状态,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 包括综合性保健观念的三级预防。
.
25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974年加拿大卫生与福利部前部长Marc Lalonde 发表了一篇题为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 的著名报告,把影 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四大类:人类生物学、生 活方式、环境及卫生服务的可能性。在4大因 素基础上,社会经济环境和个人因素所占比重 最大。
论和技术,对人体进行步步深入的研究。
人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从整体到
系统、器官,直至现在的亚细胞和分子水平。在 这几百年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人们对病原的 认识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在防治某些生物源 性疾病诸如消灭长期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方面,
预防医学概论
![预防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3395766137ee06eff918e9.png)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第三节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
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特征—— 3)环境因素的选择性—不同的环境因素其作用 的靶器官也是不同的,如海洋鱼类中所含有的 甲基汞进入人体只侵犯神经系统和胎盘;化学 物质苯侵犯造血系统;有害金属铅侵犯骨骼系 统形成不溶性磷酸铅;有机化学物质石棉侵犯 肺,可引起胸膜间皮瘤;有机化学物质联苯胺 侵犯膀胱,可引起乳头状膀胱癌;四氯乙烯侵 犯肝,引起肝坏死。
17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环境的要素
废水
18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环境的要素
废气
19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环境的要素
废渣
20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环境的要素
物理因素(physical factor)——物理因素如 气温、气湿、气压、声波、振动、辐射(电离 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等。在自然状态下物理因 素一般对人体无害,有些还是人体生理活动必 需的外界条件,只有通过一定强度和(或)接 触时间过长时,才会对机体的不同器官和(或) 系统功能产生危害。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 人们从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中接触有害物理因 素的机会愈来愈多,因而对它所造成的健康危 害应有足够的重视。
10
预防医学概论 绪论
三级预防策略—— 1)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是针对 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在疾病因子还没有进 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 2)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疾病 的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3)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对已 患病者,采取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临床指导意义的预防方法。
预防医学概论
![预防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c5b7e8e1eb91a37f1115cfe.png)
本学科的特点
预防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 体系。 根本理论观点包括: 以预防为主的观点
大卫生观点 生态平衡观点 疾病的因果多元性观点 量化研究观点 依法治理观点
本学科的特点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着眼于安康和无病症患者。 ➢重点为影响安康的因素与人群安康的关系。 ➢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意义。 ➢研究方法更具宏观与微观结合。
二 公共卫生
概念: 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通过 有组织的社区力量,高效率地预防疾 病、延长寿命、促进安康的科的职能 3、公共卫生体系
1.公共卫生的使命
预防疾病;保护环境;预防意外 伤害;安康促进;灾难事故的应急处理;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3〕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使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发病。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预防中注重“天人相应〞,同时注重“形神统一〞,因此中医的预防医学思想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内、
外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安康保护:对易感人群实施特殊的保护,防止疾病 在4大因素根底上,社会经济环境和个人因素所占比重最大。
制定;
• 减轻突发事件和灾难对
• 公共卫生立法与执法; 安康的危害。
3. 公共卫生体系
➢公共卫生机构:代表政府提供效劳; ➢卫生保健提供者:医院等提供技术效劳; ➢公共平安组织:预防和处理紧急情况; ➢环保、劳动保护和食品平安机构; ➢教育、体育促进机构和组织; ➢娱乐和文艺组织; ➢民政、慈善机构、社区及与安康有关的组织
人类医学模式的开展经历
1.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3.机械论医学模式 4.生物医学模式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绪论预防医学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绪论预防医学课件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df1f90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b.png)
社区的卫生计划和政策,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例如,通过疫苗接种
计划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02
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是预防医学的另一个实践领域,主要关注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
的影响。例如,通过对水源、空气和土壤的监测和控制,以减少环境污
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03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预防医学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产物,主要关注工作场所中的
。
卫生政策制定
预防医学在卫生政策制定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卫生问题的 研究和评估,为政府制定卫生政
策提供科学依据。
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要点一
全球健康问题的挑战
要点二
科技进步的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COVID19等,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预防医学需 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改善工作环境等。
05
营养与健康
营养的概念与人体需求
01
02
03
营养的概念
营养是人体为了维持正常 的生理功能,从食物中获 取营养素的过程。
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包括蛋 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营养素的分类
根据其作用和性质,营养 素可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 量营养素。
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摄取原则
3. 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的原则 2. 强调个体与家庭、社区的参与和合作; 4.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评估
01
健康教育的方法
02
1. 传播教育:通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递健康信 息,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
03
2. 群体教育:组织小组讨论、研讨会等活动, 提高群体的健康意识和技能。
绪论预防医学课件详解演示文稿
![绪论预防医学课件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eb869e6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6.png)
绪论预防医学课件详解演示文稿xx年xx月xx日•预防医学概述•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预防医学实际应用目•预防医学研究方法录01预防医学概述预防医学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它以现代医学、环境科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人文科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研究重点人群和整个社会健康危险因素。
预防医学的定义与内涵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及意义控制疾病预防医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达到控制和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从而促进人们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预防医学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生命质量。
预防为主预防医学强调以健康为中心,从健康出发,以保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改变传统的“治疗”观念为“预防”。
预防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现代预防医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个体预防、群体预防、社区预防。
前景展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预防医学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历程预防医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VS02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健康与疾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等方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二级预防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疾病对身体的损害。
第三级预防通过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基础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因素和流行规律的科学。
医学统计学研究医学领域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如空气、水、土壤等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职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如化学品、噪音、辐射等对健康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如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对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三 级 预 防 策 略
• 宏观的根本性措施 • 针对环境的措施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病因预防 • 针对机体的措施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临床前期预 防
• 在疾病的临床前期 做好早期发现、早 期诊断、早期治疗 的“三早”预防工作
一、预防医学定义、内容和特点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研
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
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
影响,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
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一
门科学。
人类的愿望:健康长寿 哺乳动物寿命—生长期的5~6倍
20世纪40年代以来,预防医学又在防治以行为、生活 方式为主要病因或危险因素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21世纪以后……
三、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 第一部分是卫生 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第二部分是卫生 工作的战略重点 发布,明确提出了我国新时期 工作的基本策略 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三部分是卫生 其内容是“以农村为重点,预 工作的根本宗旨 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 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
• 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学会如何了解健 康和疾病问题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找 出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主要致病因素,不 断探索改善不利人群健康的因素和利用 有益于人群健康的因素来预防疾病; • 通过临床预防服务和社区预防服务,达 到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
医务人员 工作内容
(三)预防医学的工作特点
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高仁甫 硕士、讲师、执业医师
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生命支持导师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访问学者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访问学者
导学案例
某医院内分泌科病人张阿公,患糖尿病10年,该科
室护士小李遵医嘱为张阿公安排糖尿病饮食,并给
他没有糖尿病的女儿发放了糖尿病防治知识小册子。 小李同时负责组织“糖尿病学校”活动,除每周一 次为糖尿病病人进行自我管理的健康宣教外,还免 费为60岁以上老人进行糖尿病筛查。
在连续两天的 核查后,王峰 说:“第五届 中国十大寿星 排行榜,喀什 地区4位寿星 榜上有名,目 前这4位百岁 老人中有两位 老人的健康状 况不是很好。 原我国最第一 寿星广西巴马 罗美珍老人已 于2013年6月4 日去世,这就 意味着阿丽米 罕老人成为中 国最长寿者。”
广西巴马125岁老寿星罗美珍 新华网广西频道 2010年10月20日 08:45:27 来源:
人的生长期—20~25岁
人的寿命—最短100岁,最长150岁 公认人的寿命正常为120岁前残废,提前死亡。
新疆127岁老人 成世界最长寿 者 生于光绪年 间
1013年8月6日, 中国老年学学 会副秘书长王 峰一行专程来 到喀什,在疏 勒、麦盖提、 泽普、莎车县 核查4位百岁老 人的生活和身 体健康状况。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临床预防
• 对已患疾病的病 人,及时治疗, 防止恶化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病因预防
二级预防
临床前期预防
三级预防
临床预防
第一级预防
指针对病因所采 取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医学定义、内容和特点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
预防医学工作模式
“环境-人群-健康”,这是一个“健
康生态模型”,它强调环境与人群的相
互依赖、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并以人
群健康为目的。
(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
学科 内容
• 十分广泛,包括医学统计学、流行病 学、环境与健康、营养学、行为科学 与健康促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
广西河池市巴马县125岁老人罗美珍(右)和小儿子 黄有才一起打扫卫生。
广西巴马县 125岁老人罗 美珍上山劳作
罗美珍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沧桑。记者 陈维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陈维 通讯员 梁绍恩
预防医学的核心
防病与保健 防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保健:增进健康,延长寿命。
预防为主才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最有 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途径。
10 个 具 体 目 标
• • •
95个分目标
• ……
四、“健康中国2020”战略
依据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明确
的干预措施、公平性及前瞻性的原则,筛
选出了针对重点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
康危险因素的三类优先领域;
并进一步提出了分别针对上述三类优先领
域以及实现“病有所医”可采取的21项行
动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
四、“健康中国2020”战略
四、“健康中国2020”战略
• • • • • • • ①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 ②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③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 ④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 健康危害 ⑤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 ⑥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⑦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 移、转化整合战略 ⑧继承创新中医药 ⑨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 ⑩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
问题:小李为张阿公安排饮食、对其子女进行糖尿
病健康宣教和为老人筛查分别属于三级预防的哪种
措施?
主要内容
一、预防医学定义、内容和特点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介 三、我国卫生工作方针 四、“健康中国2020”战略 五、三级预防策略 六、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七、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八、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
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防病与保健, 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
工作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介
公元前就有了预防思想的萌芽,如《易经》中提出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西方的希波克拉底在《空气、水和居地》中也提出预 防疾病、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关系
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和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 病及营养不良性疾病的斗争中已显示了预防医学的 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