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小编整理了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1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出自《高考语文》频道)1归去来兮辞翻译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幺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幺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

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回家为是而做官为非。

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向行人打听前。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一、《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攘攘,夫役绳绳。

山原旷其盈虚,泾渭湛其清浊。

君子未有恃,众则何依?留侯之懿,贾谊之贤,都人士之耻,朝妻良之姦,后宫之艳主,夕贵妃之媚。

荃不察阴阳之随,杂乱太仁之域。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日暮,孰云〔云从踪〕?问客行之报命或不遇。

苟富贵,无相忘。

子车单于将何及?终风且乐,何罪之有?尔生曾为乐,尔后何为病?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久。

男儿欲自守,青春岂不留。

二、《归去来兮辞》译文我归去来了,我的田园已漫芜草难回吗?既然自认心灵被形势所累,为何心烦意乱而独自悲伤?觉悟往事再不能警告,意识到未来是可以追寻的。

实际上迷途尚未远离,感受到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船飘远了,轻轻地飘着,风吹拂衣角。

问正在担心前路的征夫,为何悔恨晨光的微弱。

我仰望宏伟的宫阙,心情喜悦地边走边奔,仆人们忙碌着,士兵们守卫着。

山野辽阔,一片浩瀚而空虚,江水湖泊清澈而混浊。

君子仍未有所依靠,众人又该何去何从?留侯之行为崇高,贾谊之忠正,都市人士则感到惭愧,朝廷的良民却品行不端,后宫的女性主人们生活放荡,傍晚的贵妃们娇媚。

姜太公不明白阴阳的变化,挂着太多仁爱而乱了方寸。

你可曾思考过吗?房屋远了就是日暮,又有谁能找到云行的轨迹呢?问行人却无法得到报喜的信息。

如果财富富裕,不再相互遗忘。

子车单于将无法到达何境?终究风还是且快乐,何罪之有?你生来曾经是愉快的,之后又为何病态?人生有爱情就会流泪,江水江花又岂能永久。

男子欲自我保护,青春岂能不留下痕迹。

三、知识点总结《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被收录于《楚辞》中。

本篇通过描绘主人公归去来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疑惑。

1. 地理景观描写:诗中通过对田园乡村和山水风景的描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受和对山水的热爱。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重点实词(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二)一词多义1. 引(1)拉、牵: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2)端起: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3)引导: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4)向上站起:秦王惊,自引而起——《荆轲刺秦王》(5)投、掷: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2. 乘(1)shèng 一车四马:万乘之国——《韩非子·五蠹》(2)chéng ①趁着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②顺着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③乘坐李白乘舟将欲行——《赠汪伦》3.心(1)心愿:因事顺心——《归去来兮辞》(2)内心:既自以心为行役——《归去来兮辞》4.夫(1)指成年男子:问征夫以前路——《归去来兮辞》(2)指示代词,这、那: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5.故(1)旧交: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归去来兮辞》(2)所以:故便求之——《归去来兮辞》(三)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生生所资,策扶老以流憩,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2.动词活用(1)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2)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3)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倚南窗以寄傲(2)形容词作动词善万物之得时(四)古今异义风波未竟尝从人事悦亲戚之情话携幼入室有事于西畴既窈窕以寻壑二、重要虚词1.之(1)代词故便求之(2)助词的悦亲戚之情话取独感吾生之行休宾语前置标志何厌之有音节助词填然鼓之定语后置标志马之千里者中心语与补语之间,相当于“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动词惶惶欲何之2.以(1)介词让既自以心为行役用问征夫以前路把农人告余以春及因为家叔以余贫苦凭借然秦以区区之地在……时候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2)连词表修饰舟遥遥以轻飏表目的倚南窗以寄傲表承接园日涉以成趣表并列木欣欣以向荣(3)动词用、任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认为皆以美于徐公3.而(1)代词通“尔”,你,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连词表假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转折门虽设而常关表修饰时矫首而遐观表承接鸟倦飞而知还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表目的振长策而御宇内表并列觉今是而昨非三、特殊句式(一)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2.既自以心为行役(二)状语后置1.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问征夫以前路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三)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惶惶欲何之3.乐夫天命复奚疑(四)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2.富贵非吾愿。

归去来兮辞文化常识

归去来兮辞文化常识

归去来兮辞文化常识
1. 《归去来兮辞》是谁写的呀?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陶渊明呀!就像李白之于唐诗,陶渊明在东晋文学那可是泰山北斗啊!比如他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多么经典呀。

2. “归去来兮”到底啥意思呢?哎呀,其实就是回去吧回去吧的意思呀!就好像你在外奔波累了,想回家的那种心情,陶渊明也是这样,对官场厌倦了就归去来兮啦!你想想你有没有特别想逃离某个地方的时候呢?
3. 还记得文中描写田园生活的那些句子吗?哇塞,那可真是让人心生向往啊!“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呀!想想看,现在我们住在城市里,多渴望那样宁静美好的生活呀,对吧!
4. 陶渊明为啥要辞官归隐呀?哎呀呀,这还不简单嘛,他不喜欢官场的虚伪和复杂呀!就如同你不喜欢做一件特别讨厌的事情一样,会毅然决然地放弃呀!难道不是吗?
5. 《归去来兮辞》里的情感是多么真挚啊!能感受到陶渊明那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就好像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一样,充满热情,毫不犹豫!当你为了梦想拼搏时,不也是这种感觉吗?
6. 里面的一些意象多有意思呀!像“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和鸟不就像我们在人生路上奔波的人嘛,有时候需要停下来休息呀!你想想自己忙碌的时候,是不是也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放空一下呢?
7. 读《归去来兮辞》就像是和陶渊明对话,能感受到他的心境。

这就像和一个知心朋友聊天一样,你能懂他的喜怒哀乐呀!当你沉浸其中时,是不是也仿佛能理解陶渊明的选择了呢?
总之,《归去来兮辞》是一篇非常有魅力的文章,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呀!。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一篇著名辞赋,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文体知识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2、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3)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3、一词多义(1)行:①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要)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动词,行走)(2)引:①引壶觞以自酌(动词,拿来)②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动词,拉)(3)策:①策扶老以流憩(名词,拐杖)②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鞭子)(4)审:①审容膝之易安(动词,明白,知道)②博学之,审问之(动词,详细询问)4、词类活用(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2)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愉快)(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世的情怀)(4)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富贵非吾愿(“非”表否定判断)2、宾语前置句(1)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状语后置句(1)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春及”作状语后置)(2)将有事于西畴(“于西畴”作状语后置)4、被动句(1)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表被动)四、文章内容理解1、主旨《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归田宣言,文中着重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高尚情操。

《归去来兮辞》(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

《归去来兮辞》(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

《归去来兮辞》晨读晚背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运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一、文言词句释义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所赖以维持生活的,没有办法解决)。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忧虑解除而放松的样子)有怀,求之靡(没有)途。

会(恰逢)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表被动)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害怕)远役,彭泽去(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思念的样子)有“归欤”之情。

何则(为什么呢)?质性(本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急迫),违己交病[违反自己的意志,(身心)都感到痛苦]。

尝从(从事)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失意的样子)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连夜)逝。

寻(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为什么)不归?既自以(使)心为形(形体)役(役使),奚(为什么)惆怅(失意)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挽回),知来者之可追(补救)。

实迷途其未远(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阚(船缓缓前进),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怨)晨光之熹微。

乃(于是)瞻衡宇,载欣载奔(高兴地奔跑)。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代指隐士住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看)庭柯以怡(使动用法,使……愉快)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倚靠着南窗来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容易使人安适)。

园日涉(游玩、游览)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拄着)扶老以流憩,时矫(举)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峰峦),鸟倦飞而知还。

景(日光)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徘徊)。

归去来兮,请息(断绝)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不合),复驾言(助词,无意义)兮焉求?悦亲戚(亲人和朋友)之情话,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注:实为古今字
二、古今异义
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幼稚古义:小孩;今义:缺乏经验或智能薄弱
6.慷慨古义:感慨;今义:大方,不吝啬
7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8.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9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10.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11.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2.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3.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4.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15非觉今是而昨非(古:错误今:判断词,不是)
16恨恨晨光之熹微(古:无奈,遗憾今: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梳理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梳理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2)曷不委心任去留二、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将有事于西畴古义:今义: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今义:4.知来者之可追古义:今义:5.问征夫以前路古义:今义:6.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园日涉以成趣2. 时矫首而遐观3 策扶老以流憩 4. 乐琴书以消忧5. 或棹孤舟6. 实迷途其未远(二)形容词的活用1.倚南窗以寄傲2. 携幼入室3.善万物之行休(三)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四)意动用法1. 悦亲戚之情话2. 乐琴书以消忧四、一词多义(一)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③为吾子之将行也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⑧《琵琶行》háng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二)引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②相如引车避匿③引壶觞以自酌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三)乘①聊乘化以归尽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shèng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四)策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②策扶老以流憩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④蒙故业,因遗策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五)怀①怀良辰以孤往②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③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④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⑤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⑥怀其璧,从径道亡五.虚词归纳(一)而①觉今是而昨非②门虽设而常关③时矫首而遐观④鸟倦飞而知还⑤泉涓涓而始流(二).之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恨晨光之熹微③悦亲戚之情话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⑥求之靡途⑦公田之利,足以为酒⑧会有四方之事⑨感吾生之行休(三)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引壶觞以自酌⑤聊乘化以归尽⑥园日涉以成趣⑦木欣欣以向荣⑧问征夫以前路⑨乐琴书以消忧⑩耕植不足以自给⑾诸侯以惠爱为德⑿家叔以余贫苦⒀策扶老以流憩六、特殊句式(一)皆口腹自役(二)倒装句1.①将有事于西畴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问征夫以前路2.①复驾言兮焉求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③乐夫天命复奚疑④皆口腹自役(三)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遂见用于小邑(四)①寓形宇内复几时? ②稚子候门③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五)固定句式载欣载奔七、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总结一、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同“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有春耕之事今义: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 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叹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三)词类活用1.幼稚盈室(形作名,小孩)2.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3.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4.眄庭柯以怡颜(使……快乐)5.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神情)6.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纳膝盖的小屋)7.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天)8.悦亲戚之情话(以……为乐)9.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10.或棹孤舟(名作动,用桨划)11.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即羡慕)12.乐琴书以消忧(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四)一词多义1.策(1)振长策而御宇内(竹制的鞭子)(2)策之不以其道(鞭策,驾驭)(3)策扶老以流憩(拄)(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简牍,册文,书册)(5)策勋十二转(记录,记录于策)(6)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计谋,谋略)2.乘(1)独与迈乘小舟(坐,驾)(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骑)(3)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4)因利乘便(凭借,利用,趁着)(5)若夫乘天地之正(随着,顺应)(6)千乘之国(车子)(7)约车骑百余乘(量词。

用以计算车子)(五)特殊句型1.判断句皆口腹自役2.被动句遂见用于小邑既自以心为形役3.倒装句(1)状语后置问征夫以前路将有事于西畴农人告余以春及(2)宾语前置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复驾言兮焉求乐夫天命复奚疑4.固定句式载欣载奔(一边……一边)二、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既有对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当初自己为了谋生而出仕的懊悔。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整理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整理

十八归去来兮辞一、基础知识1、《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

在任仅八十五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2、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

二、一词多义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3、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5、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6、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7、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8、委:曷不委心任去留顺从,随从王年少,委国事大臣(委托)教化从来有源委(末尾)委命下吏(把……交给)9、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寻壑(探寻)10、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谏(过往)11、以诸侯以惠爱为德(介词,把)家叔以余贫苦(介词,因为)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表修饰,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表修饰,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请息交以绝游(表并列)1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1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拿”“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陶渊明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

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

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

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23〕。

注釋〔1〕幼稚:指孩童。

〔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

〔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

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

〔4〕术:方法。

〔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

指小官。

〔6〕脱然:犹言豁然。

有怀:有做官的念头。

〔7〕靡途:没有门路。

〔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

〔9〕诸侯:指州郡长官。

〔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

〔11〕风波:指军阀混战。

〔12〕彭泽:县名。

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13〕眷然:依恋的样子。

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

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14〕质性:本性。

〔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

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

指做官。

〔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18〕一稔(rěn ):公田收获一次。

稔,谷物成熟。

〔19〕敛裳:收拾行装。

〔20〕寻:不久。

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

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

〔21〕骏奔:急著前去奔丧。

〔22〕仲秋:农历八月。

〔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正文归去来.[助词,无义]兮,田园将芜.[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意愿]为形.[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失意的样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止],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

2.幼稚:指孩童;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

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

4.靡途:靡,没有;没有门路。

5.见:被。

我家贫穷,种田植桑不能够供给自己生活。

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

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

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把爱惜人才作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4.及:等到5.质性:本性。

6.矫厉:造作勉强。

7.切:迫切、急迫。

8.违己:违反自己的意志。

9.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

那时战乱未停息,心里惧怕到远地服役。

彭泽县距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辞官回家的想法。

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2.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宾语前置。

3.怅然:失意。

4.慷慨:感慨5.稔rěn,庄稼成熟。

6.敛裳宵逝:敛裳,收拾行装;宵。

星夜;逝:离去。

7.仲秋:农历八月。

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

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

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

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1.芜:田地荒废。

2.胡,同“何”,为什么。

3.以心为形役:让内心被形体役使。

形,形体,指身体。

为:被;役,奴役。

4.奚惆怅:奚,何,为什么。

惆怅,失意的样子。

5.谏,谏止,劝止。

6.其:大概7.是:正确。

8.非:错误。

9.征夫,行人。

10.恨:遗憾。

11.熹微,天色微明。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让自己的内心被形体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高中语文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导语】下面是作者为大家准备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共6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高中语文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归去来兮辞》一、重点词解释: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三、一词多义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感吾生之行休(将要)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引壶觞以自酌(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退隐)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聊乘化以归尽(顺应)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策扶老以游憩(拄着)退而论书策(竹简)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四、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五、古今异义词1、于时**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

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六、特殊句式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七、难句翻译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归去来兮辞知
识点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如下:
1. 诗人:此篇诗为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楚辞》中的一篇,作者是楚国的屈原。

2. 内容概述:该诗描绘了屈原在离开自己的祖国楚国后,对故土的思念和归乡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楚国的爱和对流亡境遇的无奈。

3. 诗歌结构:本诗为楚辞中的“离骚”曲,采用了对偶句的写作方式。

全诗由9个段
落组成,每个段落都以“归去来兮”句式开头,表达了当时诗人的心情。

4. 形象描写:屈原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写了他离开故土后的孤独
和流离失所的境遇,以及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5. 思想内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和对流亡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通过表
达自己的心声,诗人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楚国社会的不公和统治
者的虚伪。

6. 文学价值:《归去来兮辞》作为《楚辞》中的一篇,是屈原为了表达自己的痛苦和
抱负而写成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主题和主旨:这首诗揭示了作者离乡背井的苦闷和对故土的深情厚意,抒发了作者
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境遇的不满,同时也对楚国的统治者进行了思考和批评。

8. 诗歌语言特点:该诗采用辞章辞藻婉丽、音韵优美的语言风格,运用了丰富的修辞
手法,如比喻、夸张、象征等。

以上就是《归去来兮辞》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八归去来兮辞
一、基础知识
1、《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 曾任职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 在任仅八十五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2、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
二、一词多义
1•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2.归
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
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
3、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4、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5、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6、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7、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委:
曷不委心任去留顺从,随从
王年少,委国事大臣(委托)
教化从来有源委(末尾)
委命下吏(把……交给)
9、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
既窈窕以寻壑(探寻)
10、往
怀良辰以孤往(去往)
悟已往之不谏(过往)
11、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
12、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13 .之
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
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娜口“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三、古今异义词
1.悦亲戚之情话
古: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
2 .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 .将有事于西畴古:农事今:指有事情
4 .既窈窕以寻壑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于时风波未静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
6.景翳翳以将入古:日光今:景色,光景
7.或命巾车古:有时今:或者,或许
&何不委心任去留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
9 .或植杖而耕籽古:立今:种植
10 .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
11.审容膝之易安古:觉察
12.悟已往之不谏古:劝止、谏止
三、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
4、胡不归(胡,通“何”,为什么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A、或棹孤舟(划船)
B、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C、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2.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有时)
3.动词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4.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幼儿,儿童)
倚南窗以寄傲(傲世,指傲然自得的心情)5.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以 .... 为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
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
6.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使……丿愉快)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
将有事于西畴/农人告余以春及/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复驾言兮焉求?
C、乐夫天命复奚疑?
3、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4、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
五、课文分析
1、本文的叙事线索:辞官一一归途一一抵家一一室内生活-
涉园――外出一一纵情山水一一如何度过余生
本文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一一自安自乐一一乐天安命
2、本文作于他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
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本文在文体上属于辞赋,
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
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欧阳修甚至说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