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豆的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学名:Glycine max),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为了获得高质量和高产量的大豆,农民需要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大豆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育苗、土壤处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的内容。
一、选地选择适宜的土地是大豆生长和发展的基础。
大豆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适宜的土壤为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土。
在选地时,要避免高温、低洼和积水的地区。
同时,要注意轮作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避免连作障碍和病虫害累积。
二、育苗大豆的育苗环节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具有优良品种、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先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促进发芽和提高苗期抗病虫害的能力。
接着,在温室或育苗箱中,利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育苗。
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定期通风和浇水,确保苗期健康生长。
三、土壤处理在大豆的种植前,土壤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进行翻耕,将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扩展和呼吸。
其次,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和改良。
如果土壤贫瘠,可适量添加有机肥或化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如果土壤酸性较高,可以适量使用石灰进行中和处理,稳定土壤的酸碱度。
四、施肥合理的施肥是保证大豆高产和优质的重要措施。
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计划。
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施用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可以选择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进行配合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五、病虫害防治大豆生长期间,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是必要的。
首先,要定期巡查和观察大豆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症状。
其次,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此外,合理的轮作和间套作物,也是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方法。
六、收获大豆的收获时机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
通常,大豆的收获时间是在豆荚变黄,籽粒充实但未干燥的时候。
大豆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大豆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蛋白质来源。
大豆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一、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大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疏松的壤质土为宜。
在选择土壤时要注意避免盐碱地或重金属超标的土地。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大豆品种,通常应选择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
3. 种子处理:选用健康的种子,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逆性。
4. 土壤施肥:合理施肥是大豆高产的关键,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大豆生长期的需要进行适量的施肥。
一般可以在播种前施足底肥,播种后及时追施适量的有机肥和无机肥。
5. 合理密植:大豆的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密植密度则要根据当地土壤、气候、品种等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一般每亩栽培3万-5万株为宜。
6. 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特别是在大豆的关键生长期内,要适时进行浇水,特别是在干旱期,要及时补充水分。
7. 土壤管理: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土壤管理工作,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湿性。
8.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现病害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免造成过大的损失。
以上就是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合理的栽培技术对于大豆的高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二、大豆的病虫害防治1. 优良品种选择:选择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大豆优良品种,降低病虫发生的风险。
3. 合理轮作:大豆在轮作系统中与其他作物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大豆的自身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害虫防治:对于大豆常见的害虫如豆蚜、豆荚蛾、豆甲等,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喷洒、生物防治剂、引入天敌等方式进行防治。
7.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菌和寄生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大豆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方法
大豆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方法一、大豆种植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其种植技术直接影响着其产量和质量。
下面是大豆种植的一些基本技术要点:1.土壤选择:大豆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泛,但最适宜的土壤是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2.种子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并且要注意购买正规渠道的品种。
3.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将最后一次霜期过后的10-15天内播种,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来确定。
4.播种方法:大豆可以直播或育苗后移栽。
直播时,每亩种量一般为25-30公斤;育苗后移栽时,每亩种量一般为15-20公斤。
5.施肥:大豆对氮肥和磷肥的需求较高,一般施肥比例为每亩纯氮2-3公斤,磷肥3-4公斤。
具体施肥量还需根据土壤肥力和需求进行调整。
6.灌溉:大豆对水分需求较大,尤其是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过度湿润。
7.病虫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虫害有豆疥病、豆霜病、豆蚜等,防治措施可采用合理的轮作、合理使用农药等。
8.采收时间:大豆一般在干燥度达到20-23%时采收,采收后及时干燥储存,以防霉变。
除了基本的种植技术外,合理的田间管理也是大豆高产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田间管理方法:1.杂草防治:大豆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以减少对大豆的竞争,可以手工除草或农药除草。
2.营养管理:根据大豆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合理施肥,及时补充所需养分。
3.病虫害防治:密切观察大豆的生长状态,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免造成严重损害。
4.病害监测:定期监测病害情况,选择耐病品种或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灌溉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情况,合理掌握灌溉量,确保土壤湿度适宜。
6.生长调控:采用适当的修剪和促长方法控制大豆的生长,保持株型整齐,有利于通风和病虫害的防治。
7.管理技术示范:组织农民观摩学习,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总之,大豆种植技术的正确掌握以及田间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价值,以及多种用途,使其成为许多农民的首选种植作物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与翻耕、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在选择适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时,我们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目标市场需求。
了解各个品种的生长周期、产量和适应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大豆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耐逆性,以确保在种植过程中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土壤准备大豆喜欢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开始栽培之前,我们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确定其酸碱度和肥力状况。
如有必要,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另外,我们还应该清除田地中的杂草和前茬残留物,以确保大豆可以充分吸收养分和阳光。
三、播种与翻耕大豆播种的时间通常是在春季或夏季,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
在播种前,我们应该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泡、消毒和种子防治等步骤,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播种时,我们可以选择手工播种或机械化播种,保证种子均匀撒播在地面上。
播种后,再进行翻耕,可以帮助种子更好地与土壤接触,促进发芽和生长。
四、施肥大豆需要充足的养分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
在施肥时,我们应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大豆的生长期进行合理的施肥计划。
通常,大豆需要较高比例的氮肥和磷肥,可通过有机肥的施入或化肥的运用来满足其需求。
另外,还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施肥的方式,避免过度施肥或浪费养分。
五、病虫害防治大豆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失。
为了防治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性的措施。
首先是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并保证其品质良好。
其次是定期检查田地,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集中病虫害的鸟类放飞等。
此外,还要注意田间管理,保持田地的清洁和适度的灌溉,提高大豆的抵抗力。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之一,种植大豆除了选择适宜的品种外,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也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大豆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播种前,要进行深翻耕作,除去杂草和病虫害余部,改善土壤结构。
2. 品种选择:根据地理环境和农艺特性选择适合的大豆品种。
一般来说,早熟、高产、耐病虫害的品种更受欢迎。
3. 播种:大豆一般采用直播或插秧的方式进行播种。
直播时,要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预备好的田地上,每亩用种子3-4千克。
插秧时,要将幼苗根部浸泡在适量的水中,然后按照行距60厘米、株距5-6厘米的要求进行插秧。
4. 施肥:大豆需要充分施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前应充分施入磷、氮、钾等肥料,并根据生长阶段进行追肥。
5. 灌溉管理:大豆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开花和结荚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
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
6. 病虫害防治:大豆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扰。
下面将介绍大豆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1. 大豆常见病害(1)霜霉病:出现在大豆苗期,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的霉斑,会抑制植株正常生长,降低产量。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霜霉病的品种、合理施肥、控制病株。
(2)炭疽病:主要出现在大豆的幼苗期和结荚期,易引起叶片和豆荚的萎蔫和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保持田间通风、及时清除病株等。
(3)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大豆的根和结瘤部位受害,引起植株萎蔫和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根结线虫的品种、合理使用农药、增加土壤有机质等。
(2)螟虫:幼虫在豆荚中钻孔取食,导致豆荚变黄、干瘪。
防治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害豆荚等。
(3)黑斑病:叶上出现黑色的斑点,引起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包括保持田间清洁、避免过湿和过密、及时清除病害植株等。
总结: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保证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探讨
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探讨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和病害防治措施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大豆栽培技术和病害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大豆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与改良:大豆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疏松土壤进行栽培。
如土壤酸性过高,可进行石灰、石粉等碱性物质的施用,以调节土壤酸碱度。
2. 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种子质量好、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可进行种子处理,如用草果油浸泡种子10-20分钟,有助于提高萌发率和抗病能力。
3. 良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品种优良的大豆良种进行栽培,可提高产量和抗病能力。
4. 合理密度:大豆的种植密度合理,对提高产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每亩种植80000-100000株。
5. 施肥管理:大豆对氮肥、磷肥和钾肥需求较高。
普通耕地每亩可施用氮肥15-20公斤、磷肥20-25公斤、钾肥15-20公斤。
6. 种植技术:播种前要充分耕松土壤,确保土壤湿度适宜;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避免连续种植以防病虫害滋生。
病害防治措施:1. 大豆种子消毒:大豆种子表面可能存在病菌,可将种子进行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浸泡种子于1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 良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强、耐病优良的大豆良种进行栽培。
3. 防治害虫:大豆常见的害虫有豆蛾、蚜虫等,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如使用嘧菌酯等生物农药或氢氟酸三氟甲基虫脒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4. 合理轮作:轮作是防治大豆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将大豆与其他作物轮作,避免病害的持续积累。
5.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增强大豆的抗病能力。
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增加植株的养分供应,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6. 及时发现与处理:留意大豆生长中的病害症状,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切除病部进行烧毁等措施。
通过以上栽培技术和病害防治措施的探讨,可更好地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豆类蔬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土壤、品种选育、种植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土壤要求和改良大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适宜生长的土壤为肥沃疏松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最为适宜。
大豆对土壤酸碱度要求较高,一般适合PH值在6.0-7.0之间的土壤,不适宜在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种植大豆。
在大豆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对土壤进行合理的施肥、酸碱度调节等措施,以保证大豆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二、品种选育大豆的品种繁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大豆品种进行栽培。
在栽培大豆时,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耐逆性强、丰产性高的品种,以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在选择大豆品种时,还要考虑到品种的抗病虫性能,选择抗病虫性能好的品种进行栽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产量的影响。
三、种植密度大豆的种植密度对于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大豆的种植密度适宜在45-60万株/公顷之间,具体的种植密度还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因素进行调整。
在大豆的种植密度确定时,要考虑到通风透光、养分供应等因素,以保证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四、施肥大豆在生长期间需要充分的养分供应,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时期,如开花期、结果期等,需要适时进行追肥。
一般来说,大豆的追肥适宜选用有机肥和矿物肥进行配合施用,以保证大豆的养分供应和需求。
在施肥的数量上,要根据大豆的生长时期和养分需求量,进行合理的施肥量,避免施肥过量或施肥不足对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五、病虫害防治在大豆的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常见的大豆病害有大豆白粉病、大豆蚜虫、大豆斑点病等,而大豆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行病害防治时,可以选用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大豆害虫的数量。
大豆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大豆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饲料作物。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进行科学的高产栽培管理,并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1.选用合适的品种: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
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选择适宜的品种。
2.合理的密植与稀植:大豆的密植和稀植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条件。
一般情况下,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也容易引发病虫害的发生;稀植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压力,但是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低。
具体栽培密度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合理施肥:大豆对氮肥的需求较低,过量的氮肥会导致植株长势过旺,易患病虫害。
磷、钾肥的施用要充足,有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还需要注意合理的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
4.合理的灌溉管理: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缺水会导致产量降低。
但是过度灌溉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特别是真菌性病害。
需要根据大豆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灌溉,避免水分的过度浸润。
5.定期翻耕和松土:适时翻耕和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大豆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能力。
1.病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等。
为了有效防治大豆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具有一定抗病性的品种,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合理的田间管理:勤奋除草,保持农田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3)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药剂防治。
(1)合理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虫害的危害植株,减少虫源数量。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微生物对虫害进行防治,如放飞寄生蜂、使用病原菌等。
大豆的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的防治都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综合防控措施。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措施,才能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量和种植面积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合理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大豆栽培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进行大豆种植。
一、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大豆对土壤要求较高,选择合适的土壤对于大豆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大豆适合种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要尽量避免选择酸性土壤,若土壤酸性较高,应进行石灰施用来提高土壤pH值。
此外,大豆对土壤肥力要求也比较高。
在大豆种植前,建议进行土壤改良,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或者磷、钾肥等,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二、品种选择在大豆栽培中,品种选择是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品种的生长期、抗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一般来说,短生周期品种适用于生长季节较短的地区,而中、长生周期品种适用于生长季节较长的地区。
此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如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或者晚熟品种等。
三、种子处理和播种大豆种子处理是确保植株健壮生长的重要一环。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以预防种子的病害(如霉变等)。
消毒处理可以使用适量的农药或者生物制剂。
播种时间也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点来确定。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大豆需要选择适当的气温和土壤湿度,避免寒害或者水涝造成的损失。
四、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大豆栽培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大豆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1.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大豆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根据大豆的不同生长期,合理浇水,避免湿润度过高或者过低。
2.除草和杂草控制:大豆生长初期,杂草对其的竞争力较强,容易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及时除草和杂草控制对于确保大豆的正常生长至关重要。
3.施肥和追肥:大豆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养分供应,因此要合理进行施肥和追肥。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适量追施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大豆生长的需要。
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浅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掌握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要点进行浅谈。
一、选择合适的品种大豆的品种选择是大豆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根据生态环境和栽培要求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非常重要。
在北方地区,一般选择早熟、耐寒、适合春播的品种,如黑龙江大豆、东北大豆等;在南方地区,选择耐热、适合夏播的品种,如湘大豆、豫大豆等。
对于不同用途的大豆,也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比如鲜食大豆、油用大豆、食用大豆等。
二、合理施肥大豆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在大豆高产栽培中,合理施肥是关键。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充分施肥,特别是有机肥的运用。
在生长期适时补充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并且要根据大豆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量来进行施肥,避免养分的浪费和缺乏。
三、科学耕作科学的耕作是大豆高产栽培的基础。
在耕作方面,要合理选择耕深、翻转土层、中耕除草等,保持土壤的松软、通气和排水性。
还要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以充分保证大豆植株的生长,避免太过密集导致养分竞争和通风不畅。
四、合理灌溉管理在大豆的生长期,灌溉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该根据大豆的生长要求和气候状况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避免干旱导致生长不良,也要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系缺氧和土壤板结。
还要注意合理调节土壤水分,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病虫害防治是大豆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要采取综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清理病虫害源、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施用化学农药等,同时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大豆的安全和品质。
六、及时收获和加工在大豆的收获和加工过程中,也是非常关键的,这直接关系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重要主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畜禽养殖的重要饲料来源。
大豆的种植和生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国气候和土壤的多样性,大豆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问题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着重介绍大豆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为种植大豆的农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大豆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大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砂质壤土和黑土为宜,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
选择酸性土壤,ph值以6.5-7.5为宜。
2. 种子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大豆种子,如抗早疫病、封闭病等。
要选用品质好、发芽率高的种子,保证播种质量。
3. 施肥:大豆对氮肥需求量较低,但对磷、钾的需求量较大。
在播种前,对土地进行翻耕松土,施入适量腐熟有机肥,同时配合磷、钾肥进行施肥。
4. 种植密度:大豆的合理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产量。
一般情况下,种植密度以亩产3-5万株为宜。
在早、播大豆时,可根据肥力情况和病虫害发生程度适当增加密度。
5. 喷灌管理:大豆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要在干旱期适当进行灌溉。
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要注意控制灌溉水量,避免积水及提高通风性。
6. 控制田间杂草:大豆对田间杂草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要及时进行除草。
在大豆生长初期,可以在播种后进行一次除草,然后在开花前进行一次除草,有助于提高大豆的生长势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7. 及时揭土:大豆在生长期有连根结瘤的特点,对土壤的氮肥利用能力较强。
要在大豆生长中期进行一次揭土,有助于促进结瘤、提高产量。
8. 防治倒伏:大豆在成熟期易受风吹雨打的影响,易倒伏。
为了减少倒伏,可以采用适当增施钾肥、增加磷钾的施用量和调整播种密度等方法来加强植株的抗风韧性,减轻倒伏的发生。
以上就是大豆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农民朋友在进行大豆种植时可以参考以上要点,以期获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二、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1. 大豆枯萎病:大豆枯萎病是大豆的严重病害之一,对大豆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为了实现大豆的高产和优质,必须加强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一、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 种子选择种子是农作物生产的首要环节,选择良种是实现高产的基础。
在大豆种子选择上,应选用耐病、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还要注意种子的质量,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纯度。
2. 土壤准备大豆喜欢温暖、湿润、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在土壤准备上要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并且在种植前进行深翻耕地,松土保墒,改善土壤结构。
3. 播种管理大豆种子的适宜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上旬至中下旬,选择晴朗气候、土壤墒情适宜的时机进行播种。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12-15万株,适当加大密植有利于提高大豆的产量。
4. 施肥技术大豆生长期需要丰富的养分供给,因此在播种前应充分施足底肥和追肥,以满足大豆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还要注意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
5. 灌溉管理大豆生长期对水分需求比较大,在播种后要注意及时浇水,并且避免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出现干旱或者渍水等问题,保证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
6. 病虫害防治大豆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因此要在播种前、播种后和大豆生长期间进行病虫害防治,预防和控制大豆的病虫害发作。
7. 收获管理大豆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收获,收获前要提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包括除草、杀虫、杀菌等,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二、病虫害防治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因此要及时对大豆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大豆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1. 大豆褐斑病大豆褐斑病是由褐斑病菌侵染引起的,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和茎部。
预防大豆褐斑病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通风和光照、及时除病叶,可适当喷洒杀菌剂等。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具有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营养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大豆栽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还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增强大豆植株抗逆性。
本文将介绍大豆栽培的种植要点、管理技巧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大豆的种植要点1. 地块选择:大豆喜欢温暖、湿润和透气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选择耕地土壤肥沃、排水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2. 耕作方式:大豆是直播作物,适合采用直播方式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耕作,翻耕干燥的土地,除草、松土,以使土壤吸湿能力增强。
3. 播种时间:大豆的生长期约为100天左右,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事安排来确定。
一般来说,播种应选择在春季,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并且避免大范围的低温和霜冻。
4. 育苗技术:大豆的育苗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一般选择2-3月份进行育苗,播种要遵循浅播原则,播后覆盖0.5-1厘米的薄土层,然后保持适当的湿度,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二、大豆的管理技巧1. 施肥技巧:大豆对土壤的养分要求较高,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需求进行,通常在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追施过程中要注意间断施肥,以避免过量或浪费。
2. 土壤保湿:大豆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特别是在旱季或干旱地区种植时,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含水量,如覆盖保墒膜、切断杂草等。
3. 病虫害预防:大豆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大豆蚜、霜霉病、茎腐病等。
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和杂草,合理选用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4. 定期修剪:定期修剪可以促进大豆的侧枝分化,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修剪要注意不要过度,以免损害植株的生长。
三、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1. 大豆蚜的防治:大豆蚜是大豆生长期常见的病虫害之一,严重感染会导致大豆叶片变黄、枯萎和减产。
防治方法包括灭卵、机械虫害抓捕和化学防治等。
大豆的栽培技术
大豆的栽培技术大豆(学名:Glycine max)是农业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它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经济和营养价值。
在大豆的栽培过程中,掌握一些关键的栽培技术是十分重要的,这些技术包括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对大豆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讨论。
一、选种技术选种是农作物栽培的第一步,对于大豆栽培来说同样重要。
为了确保高产和优质的产量,应选择品质良好、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种子。
首先应选择种子外观完整、无病虫害、无霉变或异味的种子。
其次,要选择具有高产潜力、大粒型、早熟性好的品种。
最后,在选择种子时,也要考虑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二、育苗技术大豆的良好育苗对于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育苗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种植基质,可以使用适量的腐殖质或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在播种前,种子应充分浸泡在温水中,约浸泡6-8个小时,确保种子的发芽率。
在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三、田间管理技术田间管理是大豆栽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包括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和杂草控制等方面。
1. 施肥:大豆喜欢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在育苗期和生育期均需要适量的养分供应。
可以在播种前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以提供基础肥。
在种植过程中,可以根据大豆的生长阶段适时追施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 病虫害防治:大豆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大豆蚜虫、纹枯病等。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巡查,发现有害生物的存在要及时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可以选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有针对性地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3. 灌溉: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开花和结荚期需求更大。
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灌溉。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助于增加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4. 杂草控制:杂草竞争是大豆正常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在大豆生长早期,要及时进行杂草的拔除或除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探讨
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探讨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作物,由于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大豆在我国大面积栽培,但是在栽培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探讨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大豆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大豆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大豆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0,土壤应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在选择土壤时,要尽量避免盐碱地和重金属污染地,以免对大豆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品种选择大豆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适应的环境条件也不同。
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大豆品种。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适合种植在短生育期区域,而晚熟品种适合种植在长生育期区域。
3.播种时间大豆的生长旺季一般是在5月至6月间,这个时候正是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适合大豆的生长。
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进行大豆的播种,南方地区则在4月上旬至4月下旬进行大豆的播种。
4.密度和行距大豆的种植密度和行距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大豆种植密度为20-25株/平方米,南方地区的大豆种植密度为30-35株/平方米。
行距可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略有调整,一般北方地区的大豆行距为40-50厘米,南方地区的大豆行距为50-60厘米。
5.水肥管理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不能积水。
在大豆的生长期,要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进行适时的灌溉。
适当施肥也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一般在播种前施入底肥,大豆生长中期施入追肥,适时的施肥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二、大豆病害防治措施1.黑斑病黑斑病是大豆常见的病害之一。
主要症状为叶片出现圆形、灰色至黑色的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枯脱落,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适时喷施杀菌剂等。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大豆种植技术我国大豆分布很广,可划分为五个栽培区。
那么,如何科学种植大豆?下面小编整理的大豆种植技术详解,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科学种植大豆_大豆如何种植_大豆种植技术_怎样种大豆01土壤准备(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进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压等。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术,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
如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
(2)播前灌溉: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有灌溉条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湿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种子发芽。
(3)播前封闭除草: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一些大型农场,大豆栽培面积大,如管理不及时,则杂草为害严重,常在播前采用机械喷施除草剂,进行大田封闭除草。
氟乐灵、拉索等除草剂可在播前进行土壤喷雾。
用氟乐灵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1年生阔叶草。
02精选种子具有良好播种品质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苗整齐茁壮。
所以在播种前应将病粒、虫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拣出。
同时还要根据本品种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种子大小、种脐大小和颜色深浅,剔除混杂的异品种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
采用人工粒选的效果很好,如果用种量大,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选机,其机械结构简单,便于移动,适合大豆种植专业户应用。
精选净度要求达97%以上,纯度98%以上。
03种子测定和发芽试验经过精选的种子在播种前应测定粒重和做发芽率试验。
这两项工作是计算播种量的根据。
将经过精选的种子,随机取样3份,每份随机抽出100粒种子,各自称重并求出平均数,即为该品种的百粒重。
其单位用克表示。
种子发芽率测定:将上述3份各100粒种子,分别放人3个小蝶或发芽皿中,下垫草纸或河沙。
加水至薄水层,然后将种子均匀摆好,放在20℃左右温暖处(灶旁或保温箱内)吸水膨胀发芽。
经过5~7天计算能正常长根发芽的种子数,并将3个样本加以平均,即为该种子的发芽率。
要求发芽率95%以上。
04种子处理为防治蛴螬、地老虎、根蛆、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常用种子量0.1%~0.15%辛硫或0.7%灵丹粉或0.3%~0.4%多菌灵加福美双(1:1),或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1:1)拌种。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思考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思考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保障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大豆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为种植大豆的农民提供一些参考。
一、大豆种植技术1.选种:选择良种是种植大豆的第一步。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和耐病虫害的特点。
2.地块选择:大豆生长期较长,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进行种植,不宜连作,应轮作其他作物,保持土壤肥力。
3.育苗:在适宜的时期进行大豆育苗,可以选择水培、盆栽或苗床育苗等方法,保证幼苗生长健壮。
4.田间管理:大豆生长期需要及时浇水、施肥、松土等管理措施,其中浇水要避免水浸,施肥要注意施有机肥和矿质肥结合,保持土壤肥力。
5.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清除病虫源等。
6.收获:大豆成熟后可以进行收获,一般在豆荚颜色变黄开始收割,保证豆粒的品质。
二、大豆病虫害防治1.霜霉病:霜霉病是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以在植株叶片、茎部和豆荚上形成白粉状霉层,影响光合作用和豆粒品质。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密植、合理施肥和及时喷洒杀菌剂等。
2.豆蛾:豆蛾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茎、叶和豆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化学控制剂、加强田间管理、清除虫源和定期观察虫情等。
3.大豆潮霉病:大豆潮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发病部位为大豆的叶片和茎部,表现为大片褐色坏死区,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化学杀菌剂、提高通风透光性、加强田间管理和选择抗病品种等。
综上所述,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是种植大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农民在种植大豆时应选用适宜的品种、科学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保障自身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希望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能够为大豆种植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大豆栽培技术
大豆栽培技术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营养等优点,被广泛种植和应用。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豆栽培的基础知识1.适宜生长环境大豆适宜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下生长。
光照充足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温度适宜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一般在15℃-30℃之间;土壤肥沃可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大豆生长;排水良好可避免积水,防止大豆根系窒息死亡。
2.适宜的种植时间大豆适宜在春季种植,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之间,也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调整。
种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3.适宜的土壤类型大豆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土壤pH值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3.0%之间,土层深度在20厘米以上为宜。
二、品种选择大豆品种的选择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早熟、高产、耐病、耐旱、优质的品种更受农民的欢迎。
目前我国常见的大豆品种有黑大豆、黄大豆、青大豆、红大豆等。
三、田间管理1.耕作管理大豆种植前要进行彻底的耕作,将土壤翻松、除草、翻斗、平整。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松土、中耕,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
2.施肥管理大豆对养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较大。
在种植前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施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肥。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大豆的生长状况及时追肥,保证大豆的养分供应。
3.灌溉管理大豆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但不能过量。
一般来说,大豆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大豆的发芽生长;中后期要掌握好灌溉的时机和量,避免水分过多造成大豆的病害和减少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等。
试析大豆的栽培与管理
试析大豆的栽培与管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栽培与管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大豆的栽培与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大豆的生态适应性和栽培要求大豆生态适应性广,适应性强,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
一般而言,生长适温为15-30℃,花荚形成期的最适温区为25-35℃。
大豆对土壤要求较高,最适合生长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轻壤土。
二、大豆的栽培技术1.田块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地进行大豆种植。
2.前茬处理:前茬处理决定了后期大豆生长的良好基础,可选择整地、翻耕、深松等方式,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3.种子处理:可以将大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4.播种期:大豆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春季气温适宜,利于大豆生长。
5.播种方式:可选择直播或育苗后移植的方式进行种植,直播在节省人工和时间方面具有优势,但对土壤要求较高。
6.间苗定植:大豆一般进行稀植,留株量适中,既能充分生长,又能避免茎秆秆蔫。
7.施肥:大豆幼苗期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可通过施加复合肥或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补充。
8.灌溉:大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注意适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
9.病虫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虫害有豆荚斑点病、根结线虫病等,对病虫害的防治要及时、有效,可采用防治药剂或生物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治。
10.采收及后期管理:大豆一般在豆荚成熟、叶片枯黄后进行采收,采收后要及时清理田面上的垃圾,注意田间杂草的管理。
三、大豆的管理注意事项1.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大豆早衰和茎秆秆蔫。
2.注意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防止大豆受损,影响产量。
3.定期植保措施,保持土壤肥沃度和通气性,促进大豆生长。
4.及时进行田间杂草的防治,避免杂草对大豆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5.合理安排田间操作,尽量减少机械伤害。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大豆的栽培与管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至关重要。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大豆种植技术1. 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避免旱湿交替和积水的地块。
2. 种子处理:大豆种子在播种前需要经过处理,可以进行热水浸种、微生物制剂处理、化学药剂处理等,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3. 播种时间:大豆适宜在春季3月至4月间播种,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
4. 密度控制:大豆株间距为30-40厘米,株行距为60-70厘米,每亩播种量为3-3.5千克。
5. 施肥技术:大豆生长期间,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有机肥和化肥的合理施用,特别是磷肥对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营养状况有明显作用。
6. 灌溉管理:根据大豆的生长需要,合理利用灌溉技术进行水分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7.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的严重危害。
8. 收获时间:大豆一般在9月至10月间开始成熟,根据大豆的落叶程度、籽粒含水率和叶片变黄程度等指标进行判定,一般大豆含水率控制在14%左右为宜。
大豆病虫害是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是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1. 病害防治:大豆常见的病害有豆腐病、霜霉病、立枯病等。
病害防治可以采用病害预防、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
病害预防包括良好的地块选择、种子处理、合理施肥等。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施药时机。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病毒抑制剂、生物菌剂等进行控制。
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农民在种植大豆时,应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大豆品种特性,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以实现高产高质的大豆种植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豆的栽培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作物品种繁多,非常丰富。
其中大豆种植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所占面积较大,范围较广。
还是大豆原产国,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大豆也称之为黄豆,是豆荚类作物的总称,营养丰富,是良好的植物性蛋白的来源之一。
主要用于榨油和豆制品加工,易消化,营养高,可以促进骨骼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
基于这些特点,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重视大豆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使经济收入增加。
本文通过阐述大豆发展历史,剖析大豆整个栽培过程简述大豆栽培技术要点,为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标签:大豆;栽培技术;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增加。
在营养方面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现代人在营养观念上的更新,对于植物性蛋白的需求程度要高于动物性蛋白。
所以人们对豆制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并对豆制品的质量和选择上也越来越挑剔。
我国在大豆种植上可谓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史书上记载,我国大豆栽培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大豆是我国古老的榨油原料,种植范围遍布全国各地,有,“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的美称。
也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现在,大豆的营养价值已经被人们充分认可,所以,为确保大豆质量,提高大豆产量进行了认真研究。
本文简述了大豆栽培技术和要点,希望通过此文对读者和农民朋友有所帮助,并对大豆栽培技术有所了解。
1 种植技术
大豆的种植主要以夏季为主,会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地区地块等影响。
在植株管理上,病虫草等危害会导致大豆产量低,所以在种植上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1 大豆种植产量高低,质量好坏,直接取决于大豆的选种,这一环节是大豆栽培过程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大豆栽培开始选种时,就要十分严格选择优质的大豆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
并且,品种选好后要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播种。
播种的时间要把握及时,不能出现过早、过晚的现象,第二,因地制宜,进行栽种。
大豆的种植要考虑到不同地区品种也各不相同,要按当地气候环境、生态发展选择合适和合理的品种,第三,对于种子进行必要处理,种子选好后,要进行必要的晒种,拌药,对种子包衣等过程的处理,以增加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确保大豆质量和产量。
1.2 播种。
大豆播种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做好大豆播种前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整地工作。
整地是播种大豆里面最很关键的环节,没有经过秋翻的地块要采取原垄卡种,秋翻未起垄地块采取平播后起垄或平
作窄行密植,土壤墒情较差地块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重镇压的办法,而干旱非常严重地块要采取行间覆膜播种的方法,并做到连续作业,防止土壤水分散失。
要抓住地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利用早春“返浆水”抢墒播种。
其次播种时,当耕层地温比较稳定,并且超过五度时,方可播种根据土壤情况以及地块温度进行镇压。
播种后出现干旱现象时,就要提前做好预防和抗旱准备,检查大豆出苗情况,如出现干芽、坏种、缺苗、断条的地块,就要及时进行补种早熟的品种,保证产量,再次,栽种时间一定要适宜,各地温度差异很大,东北地区栽种时间为四月末到五月中旬,黄准海地区栽种时间为四月下旬到五月初,长江地区为三月底到四月初,南方地区从二月至三月上旬开始播种,根据地区不同栽种时间也各不相同,温度适宜非常有利于大豆生长。
2 田间管理
2.1 移苗补缺与间苗,定苗
这一期间,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技术方法,保证苗期管理,适当做好移苗补缺、间苗、定苗。
第一,缺苗时,要及时做好移苗补栽。
补栽时要考虑土壤温度情况,如果土壤干燥,要适当浇水,保证湿度,确保豆苗的成活率。
移栽同时还要适当进行追施苗肥,使移苗补栽的幼苗与原有的豆苗一般齐、壮;第二,间苗时,要找准时间,去除病虫、害虫和细弱苗,以促进好苗的健康生长。
如果出现缺苗严重时,要通过补种的方法。
间苗就是把长得不够强壮、不够健康的病苗或细弱的豆苗进行去除,为健康的豆苗创造良好的生长机会。
间苗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要及时间苗。
所以,豆苗的苗期在管理上要注意做好以上几点,关键是把握好技术方法,及时做好移苗补缺、间苗、定苗等环节,为大豆在今后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并为大豆以后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中耕除草,除草要及时
大豆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杂草难以清除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做好锄草去害工作,针对土壤的情况不同,选的方法也不一样,对土壤墑情好时,可进行苗前封闭除草,选用适宜药剂有乙草胺、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等,对于土壤却情较差时,可进行苗后茎叶除草,常用药剂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高效盖草能)、精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氟磺胺草醚、稀禾啶以及苯达松等。
对于一些常年生有须根的难以根治的杂草,需要使用草甘膦防除。
2.3 病虫害防治
对于大豆能够产生危害的有大豆霜霉病,同时,一些地方局部有大豆花叶病、炭疽病等。
大豆霜霉病危害大豆叶片、荚果和种子,多数会发生在多雨季节,此季节发病重,霜霉病会在温度达到20℃~24℃时发生。
危害大豆的主要虫害有豆小卷叶蛾,一些局部有蚜虫、豆芫菁等。
豆小卷叶蛾,又叫黄豆卷叶虫,幼虫吐丝缀卷芽叶、花簇,居其中,危害严重时顶梢数叶卷结郁闭,内部结成丝絮状并排有大量虫粪,致使顶梢枯死,不再生长。
此虫对黑光灯趋性较强,设灯诱杀可消灭大量成虫,也可在成虫盛发期和卵孵化期喷药防治。
2.4 收获贮藏
2.4.1 及时收获。
严格意义上讲,对于大豆的收获期要求非常严格,收获时间要及时,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这对大豆产量和品质都会有影响。
如果收获过早,大豆的籽粒还不够成熟,干物质积累得不够充分,会导致蛋白质的含量减低,脂肪含量较小,颗粒比较轻,而且会出现青粒、秕粒较多的现象。
如果收获过晚,又遇上干燥的天气,都加就会自动炸开,出现炸荚而造成损失。
阴雨天过多,大豆的种子就会缺乏光泽,从而使种子的品质降低。
收获期应该选择在黄豆成熟末期进行,此时植株已全部成黄褐色,茎和荚全部变黄,呈现品种固有色泽,荚中籽粒与荚壳自动脱离。
2.4.2 科学贮藏。
由于大豆籽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油分而不耐贮藏,当含水量超过百分之十三时,且室内外温度较高时,新陈代谢加强,营养物质损耗大,含油量和粒重降低,发芽率丧失。
当空气湿度大时,大豆种皮会发生变色,油的酸度上升,有机物质分解以至腐烂变质。
所以,大豆籽粒在贮藏之前,一定要充分进行晾晒,使含水量降到达到百分之十二时方可入库,贮藏温度一定要适宜,应保持在2℃-10℃。
3 结束语
文章从大豆栽培技术整个过程进行介绍,分别把大豆选种、播种时的注意事项,从移苗补栽、间苗、定苗以及中耕除草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列举,阐述了大豆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从根本上剖析大豆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定期做好预防及时掌握新的栽培技术,保证栽培质量,确保达到产量的提升和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艳娇,何立国.浅谈大豆栽培技术与病害的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2]王志强,张立娟,姜红梅.大豆的套作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浅析[J].吉林农业,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