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第二章-化学平衡复习学案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 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 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思考:如何理解这个原理?抓住哪些 关键词?
这一理解至少包含着如下要点:
1.勒夏特列原理对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的改变才是 有效的,若改变的不是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则 无效。 2.勒夏特列原理对达成化学平衡状态的系统才是有效的 ,若系统没有达成化学平衡状态,则无效。
例1、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DG )
注意外界因素对速率和平衡移动影响的结果:
外界因素:
速率: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接触面积、 光、超声波等;
平衡移动:浓度、温度、压强。
区别:
速率改变:影响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平衡发生移动:影响反应体系中各组分含量变化
联系:
哪边速率大平衡向哪边移动,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平衡不移动。
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因此化学 平衡不移动。
v V正
V正 =V逆
V逆 使用催化剂 t
改变外界条件的影响结果: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移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结果是把反应物继续转化为生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成,物“的减浓弱度”,了反化应学物平浓衡度的
向 正方向 移动。
“增加”
化学平衡第三课时 -----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复习小结: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
向 正方向 移动。
其影响结果都是V正>V逆,
从速率—时间图像分析: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v V正
V正 V逆
人教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节化学平衡江凯冬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3、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4、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1、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2、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应,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
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讲]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
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讲]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教案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均衡第三节化学均衡(五课时)第一课时教育目标知识与技术:1、理解化学均衡状态等基本看法。
2、理解化学均衡状态产生的条件、合用限制、特点。
过程与形式:1、用化学均衡状态的特点判定可逆反响能否抵达化学均衡状态,从而提升判定均衡状态、非均衡状态的本事。
2、利用旧知识,增强新知识的运用,培育学生慎重的学习态度和思想习惯。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均衡的动向特点,浸透僵持一致的辩证唯心主义思想教育。
2、经过溶解均衡、化学均衡、可逆反响之间的联系,提升知识的总结概括本事。
教育要点:化学均衡的看法及特点教育难点:化学均衡状态的判定教育形式:概括总结,提取升华教育过程:[复习]什么叫可逆反响?可逆反响有哪些特点?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响目标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响目标进行的化学反响,叫可逆反应。
可逆反响的特点:条件一致、反响同时、目标僵持[思虑]:化学反响速率研究反响的快慢,研究一个化学反响还需要议论哪些内容?还需要研究化学反响进行的程度——化学均衡[议论]:可逆反响为何有“度”的限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分析:在必定温度下,将必定质量的蔗糖溶于 100mL水的过程如右图,蔗糖在溶解时,一方面,蔗糖份子不停走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中,同时溶液中的蔗糖份子又不停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群集成为晶体溶解蔗糖晶体蔗糖溶液结晶过程分析:①、开始时:v〔溶解〕,v〔结晶〕=②、过程中:v〔溶解〕,v〔结晶〕③、一准时间后〔产生饱和溶液〕:v〔溶解〕v〔结晶〕,成立溶解均衡,产生饱和溶液,v〔溶解〕等于v〔结晶〕,即溶解的蔗糖的质量与结晶的蔗糖质量相当,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了议论:在必定条件下,抵达溶解均衡后,蔗糖晶体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能否变化?溶解和结晶过程能否逗留?晶体质量和溶液的浓度不会发生改变,但溶解和结晶过程并未逗留,v溶解=v结晶≠0,蔗糖溶解多少则结晶多少。
“度”的产生—耗费量等于生成量,量上不再变化【板书】一、化学均衡的成立过程在反响CO+H2O CO2+H2中,将0.01molCO和2的密闭容器中,反响状况为例分析v0.01molHO(g)通入1L1、反响刚开始时:v正反响物浓度,正反响速率v正=v生成物浓度为,逆反响速率为v逆t1t2、反响过程中:反响物浓度,正反响速率生成物浓度,逆反响速率3、一准时间后〔达均衡状态〕:定然出现,正反响速率=逆反响速率〔t时辰后,v=v1正逆即正反响耗费的量与逆反响生成的量相当,反响物和生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化学均衡〕。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4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学案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平衡(第一课时)一、预习目标:1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2平衡的概念二、预习内容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1正反应:____________,逆反应:_____________2可逆反应:_________下,既能向______________又能向________方向进行。
3可逆反应的特征:“两同”是指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二平衡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反应里,_______和_______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________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简称平衡。
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_______,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平衡状态。
平衡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提出疑惑同们,通过你的自主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案一、习目标1解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了解平衡标志。
3了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平衡状态的特征;2难点:是平衡状态判断和平衡的影响因素。
三、习过程(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1正反应:,逆反应:2可逆反应:下,既能向又能向方向进行。
3可逆反应的特征:“两同”是指①②。
注意:可逆反应的重要特征是转率永远不可能达到100%,也就是反应一旦开始,那么,就不可能只存在反应物,或只存在生成物。
(二)平衡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里,和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简称平衡。
它的建立与反应途径,从正反应或逆反应开始都可以建立平衡状态。
平衡的前提:实质:标志:。
练习: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在达到平衡前,18O存在于()A、只存在于氧气中B、只存在于和SO3中、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2、SO3、O2中都有可能存在。
练习: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导学案Ⅱ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导学案Ⅱ【学习目标及重难点】1.能看懂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2.会利用三段式法3.掌握几种常见的等效平衡及推理方法4.会利用复合判据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学法指导】推敲典例,举一反三,回归原理【知识链接】选修4课本及成才之路知识点、典例【板块一】四、化学平衡有关应用1.有关计算方法:三步表示法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问题一看面:看清图象中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二看线:弄清图象中线的斜率或线走势的意义;三看点:明确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及拐点等;四看是否需要辅助线。
【展示1A】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展示1B】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的是A.CO2(g)+2NH3(g)CO(NH2)2(s)+H2O(g);△H<0B.CO2(g)+H2(g)CO(g)+H2O(g);△H>0C.CH3CH2OH (g)CH2=CH2(g)+H2O(g);△H>0D.2C6H5CH2CH3(g)+O2(g) 2 C6H5CH=CH2(g)+2H2O(g);△H<0【板块二】五、等效平衡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分类:①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第一类: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一边倒后必须保证与起始投料即为等效第二类: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一边倒后只要与起始投料即二者等效②恒温恒压条件下的等效平衡:一边倒后只要保证与起始投料即可视为等效平衡。
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⑴熵: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为⑵体系趋向于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加,叫做熵增原理,是反应方向判断的依据之一⑶同一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固态时最小。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学案
其次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可逆反应。
2.知道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征。
3.会推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重、难点】化学平衡状态及判定基础落实:一、可逆反应1.概念:在肯定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特点:(1)同一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同时存在。
(2)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不能实现完全转化。
(3)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同存于同一反应体系。
(4)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仍在进行,没有停止。
二、化学平衡状态1.含义:在肯定条件下,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全部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可以保持恒定。
2.特征:①逆:可逆反应②等:v正=v逆③定:物质恒定④动:动态平衡,反应没停止⑤变:条件变,平衡移动三、化学平衡状态的推断1.看v(正)与v(逆)是否相等。
2.看体系中的各物质是否保持恒定。
对点训练:学问点一可逆反应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肯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A.Z为0.3 mol·L-1B.X2为0.2 mol·L-1C.Y2为0.4 mol·L-1D.c(X2)+c(Y2)+c(Z)=0.55 mol·L-1解析可逆反应中,反应体系中各物质肯定共存,假如B、C选项中的数据存在,则Z的浓度为0,这是不行能的,A选项符合题意;又由于该反应是总体积不变的反应,达到平衡时,不论X2、Y2、Z怎么变化,总物质的量不会转变,总浓度也不会转变,即:c(X2)+c(Y2)+c(Z)=0.6 mol·L-1。
学问点二依据v正=v逆推断平衡状态2.在肯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C)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 的B23.能够说明一个可逆反应H2(g)+I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A.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1 mol H—I键形成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2 mol H—I键形成C.1 mol I—I键断裂的同时有2 mol HI键形成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有1 mol I—I键形成学问点三依据物质不再增减推断化学平衡状态4.可逆反应2HI(g)2(g)+I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转变D.c(H2)与c(I2)保持相等5.在肯定条件下,反应:2NO+O2NO2在定容容器中发生,对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C.容器的总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基础落实】1.在肯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反应开头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渐渐减小,最终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渐渐增大,最终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渐渐减小,最终不变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SO2和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肯定条件下开头反应,在达到平衡后,18O存在于(D)A.只存在于氧气中B.只存在于SO3中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D.SO2、SO3、O2中都存在3.3 mol H2和1 mol N2放入密闭容器中,使用催化剂发生反应:N2+3H23,从反应开头到平衡过程中,不行能消灭的是(A)A.2 mol NH3B.0.5 mol NH3C.0.9 mol N2D.H2和NH3物质的量相等4.可逆反应a A(g)+b B(g)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平衡》教学教案
2.3.2化学平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涵义②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③掌握用图像表示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以及形成化学平衡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问题讨论”、“交流思考”、“实验探究”等栏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使学习变为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欣赏。
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学情分析】鉴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本部分知识较难理解,所以在学习时将速度放慢一些。
【教学方法】1.实验法 2.学案导学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复习引入→新课讲解→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预习【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课时安排】2课时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复习化学平衡的定义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逆——可逆反应等——V正 =V逆(用同一物质浓度表示)动——动态平衡。
(V正=V逆≠0)定——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新课如果改变化学平衡该条件会发生什么事?这个过程叫什么?化学平衡被打破。
化学平衡移动: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化学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那么有哪些条件可能改变化学平衡?这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讨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观看视频【实验2-7】请同学们描述实验现象2NO2 = N2O4∆H =- 57 KJ/mol认真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一1.描述实验现象,可以说明什么?2.画出该速率-时间图。
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教学设计
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1)一、教材分析化学平衡是人教版选修四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本册其他章节的基础,是解释一些平衡现象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涵义②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③掌握用图像表示化学平衡移动的方法,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问题讨论”、“交流思考”、“实验探究”等栏目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使学习变为知识的获取,文化的欣赏。
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难点: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及应用四、学情分析:鉴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本部分知识较难理解,所以在学习时将速度放慢一些。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2.学案导学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试判断以下在蔗糖溶解及达到溶解平衡的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蔗糖在开始溶解时,只有溶解没有结晶;②蔗糖在开始溶解时,既有溶解又有结晶,只是溶解的速率大于结晶的速率而已;③蔗糖在溶解过程中,溶解的速率大于结晶的速率,当达到饱和时,溶解与结晶就同时停止,就达到了溶解平衡;④蔗糖在溶解过程中,溶解的速率大于结晶的速率,当达到饱和时,溶解与结晶并没有停止,只是这时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而已,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⑤蔗糖达到溶解平衡时,如再在其中加入一块方形蔗糖,过一段时间,发现蔗糖的外形没有变化;⑥蔗糖达到溶解平衡时,溶液中的蔗糖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小结: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开始时: v(溶解)>v(结晶)平衡时:①v(溶解)=v(结晶)≠0②达到平衡时溶解与结晶未停止; ③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④达到平衡时溶质的浓度保持不变;(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1、化学平稀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案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正确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
教学重点: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引入】:我们知道: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那么对于t0时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的饱和溶液,当升高或降低温度至t1时:若:溶解度增大,固体溶质继续溶解,则V(溶解)V(结晶)溶解度减小,固体溶质析出,则V(溶解)V(结晶)那么溶解平衡状态被打破,继而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平衡,也就是说:条件改变,溶解平衡移动。
那么:化学平衡是否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当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时,平衡状态是否也会发生移动?【实验探究一】: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 H2O 2CrO42-+ 2H+K2Cr2O7为橙色,K2CrO4为黄色。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步骤滴加3~~10滴浓H2SO4滴加10~~20滴6 mol/LNaOHK2Cr2O7溶液实验结论:V 正V 逆 V 逆V 正V ′正V ′逆【实验探究二】: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Fe 3++3SCN -Fe (SCN )3 (红色)实验步骤:向盛有5 ml 0.005mol/L FeCl 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 0.01mol/L 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 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滴加4滴1 mol/L KSCN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mol/LNaOH 溶液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编号 12步骤(1) 滴加饱和FeCl 3溶液滴加1 mol/L KSCN 溶液现象步骤(2) 滴加NaOH 溶液滴加NaOH 溶液现象结论【思考与交流】1、 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你是如何判断的?2、从中你能否推知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小结:(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 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 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
第二单元复习一、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v)(1)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2)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3)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2. 条件因素(外因):浓度(固体和纯液体除外),压强(方程式中必须要有气体),温度(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浓度和压强主要是通过使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大来增大反应速率,温度和压强主要是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来增大反应速率。
3. 浓度和压强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温度和催化剂是分子总数不变。
三、化学平衡1. 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 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 判断平衡的依据四、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2. 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影响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4.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教案设计
第三节化学平衡
一、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
随着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对实验现象的深入观察,自然会产生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的完全(达到反应限度)这样的疑问。
本节课在学完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可逆反应分析化学反应限度,当化学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就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是绝对的,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可以更好的理解化学反应特点,所以化学平衡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同时平衡状态的特征对影响平衡的因素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储备作用。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判断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中本着温故知新的原则,从蔗糖溶解为例指出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再以可逆反应为例说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判断依据。
这样采用探究式教学层层引导并通过图画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联想和理解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并为下节的影响平衡的因素做好铺垫。
浓度都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讨论、分析:前面学习过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
率却是同样倍数的提高和降低。
结论: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反应类型条件改
变
改变条
瞬间
v正v
对任意加入催增大增大
板书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9-2020年人教版选修4教案 第2章第3节 化学平衡(第3课时) 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2章第3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对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积极实践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叫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特征有哪些?[回答]化学平衡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溶液中表现为浓度)可以保持恒定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1)反应物和所有产物均处于同一反应体系中,反应条件(温度、压强)保持不变。
(2)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由于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仍在进行,故其是一种动态平衡。
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过渡]尽管就这么几句话,但真正在学习中能否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关于化学平衡的问题,还需大家对该概念及相关特征进行深入的理解。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不仅包括上边大家回答的那些,还有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今天咱们学习和讨论的主题——化学平衡常数。
[板书]三、化学平衡常数[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8标题三下面的内容以及浓度关系数据表,分析并验算表中所给的数据,最后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探究活动]阅读教材和P29表2—1,对表中数据进行观察并归纳。
[总结]一定温度下:[小结]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又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为多少,最后都能达到化学平衡。
这时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 表示。
[板书]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 表示。
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
例题 :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
FeO(s)+CO(g)
Fe(s)+CO2(g) ;△H>0
其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K=c(CO2)/c(CO),已知 1100℃,K=0.263
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 c(CO)=0.1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 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填“是”或“否”), 此时化学反应向
CO(g)+H2O(l) CO(g)+H2(g)
6.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及反应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 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
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1)QC<K ,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2)QC=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QC>K ,反应向逆方向进行
c 2(HI)
c(H2) ·c(I2)
的值,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1)温度不变(保持457.60C)时, c2(HI) 为常数,用 K
表示,K = 48.74;
c(H2) ·c(I2)
(2)常数K与反应的起始浓度大小无关;
(3)常数K与正向建立还是逆向建立平衡无关即与平衡 建立的过程无关。
四、化学平衡常数
CO2 (g) +H2 (g) 800℃ K
= 1.0 ;求恒温恒容体系中,用c(CO):c(H2O)=1:1或
1:4开始,达到平衡时CO和H2O(g)的转化率。
c(CO) : c(H2O) = 1:1 时
CO + H2O CO2 + H2
起始c 1 1
00
转化c -x -x +x +x
人教化学选修四复习课学习教案
Z(s) (乙)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
③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其中能表明(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是__
______;
能表明(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是____ ①_②__③_。④⑤⑥
正反应 E
850 ℃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
第16页/共23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二点 十八分。
练后反思
第17页/共23页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二点 十八分。
四、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的判断 1、自发反应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靠体系自身力量不
借助外力而发生的一种反应的趋势。
2、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Nhomakorabea第9页/共23页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二点 十八分。
跟踪练习
1.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 答下列措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1)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____增__大____; (2)恒容充入N2:____增__大____; (3)恒容充入He:___不__变_____; (4)恒压充入He:___减__小_____。
5.能利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2页/共23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二点 十八分。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表达式和单位?
①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 的增加来表示。 ②数学表达式:V=△c/△t ③单位:mol.L—1.S—1或mol.L—1.min—1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2、3课时)学案设计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2、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认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能初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认识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涵义。
3、了解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像、数据等描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应用化学理论解决一些相应的化工问题的同时,体会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化学平衡的概念的建立。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3、勒沙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难点:1、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3、勒沙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4、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
【教师导航】1、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2、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3、如何用速率—时间图像表示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教材P26~28,完成下列填空)三、化学平衡的移动1、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外界条件有。
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
3、升高温度,平衡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移动。
4、增大气体的压强,平衡向移动;减小气体的压强,平衡向移动。
5、加入催化剂,能够。
因此,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移动影响。
也就是说,催化剂不能改变,但能改变。
6、平衡移动的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7、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程度,从而导致正、逆反应速率,破坏了原平衡状态,使平衡发生。
【师生合作互动】通过实验验证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演示教材P26~27实验2-5、实验2-6,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教案.docx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概念,并理解可逆反应。
2、通过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归纳出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
3、能用平衡状态的特征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二)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已有关于溶解的知识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讨论并归纳出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特征。
3、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用已归纳的平衡特征来判断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某种程度时是否达到平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平衡是宇宙中各科平衡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化学平衡的核心内容动态平衡,日常生活中的溶解平衡、环保等平衡问题与化学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征三、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四、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学过化学反应速率,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但是化学反应还要考虑能否进行到底,也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也即是我们要研究的化学平衡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必修课本我们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我们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其实在初中、高一接触到的溶液、溶解度也存在这个限度问题,下面我们转入有关的探索。
1、饱和溶液的可逆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过程完全停止了吗?没有!以蔗糖溶解于水为例,当温度一定时,溶液达到饱和之后,溶液中蔗糖分子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中的速率与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在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的速率相等。
即:溶解速率=结晶速率,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达到了溶解的平衡状态,一种动态平衡。
溶解、结晶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过程的可逆性是了解过程限度的基础,过程的限度取决于过程可逆性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复习回顾知识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的减少或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表示方法: v=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因素)是指。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
有关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数,活化分子数,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减小压强,反应速率。
有关解释:温度一定时,增大体系压强,就是增加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反应速率相应;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
说明:①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液体或溶液,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它们的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②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要分情况而定。
在一定温度下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N2(g)+3H2(g) 2 NH3 (g):a 、充入He 并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时,化学反应速率 ,平衡 。
b 、充入He 并保持容器内的总压不变时,化学反应速率 ,平衡 。
3)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 。
经验规律: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有关解释: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 ,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 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 数和 数,使有效碰撞次数 ,反应速率 。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单位时间里反应物分子间碰撞次数增加,反应也相应地加快,前者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
说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对吸热、放热反应都适用,且不受反应物状态的限制。
4)催化剂:催化剂能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 ,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 数,从而提高了 碰撞频率, 了反应速率。
5)其他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例如,通过光辐照、放射线辐照、超声波、电弧、强磁场、高速研磨等等。
总之,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都有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状态及特征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 。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 ,各物质的转化率必小于 。
(2)“动”:达到平衡时, ,即化学平衡是 ,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
v v =正逆的具体含义有两个方面:用同一种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即单位时间内生成与消耗反应物(生成物)的量相等;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某一反应物的速率与某一生成物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 。
(3)“等”:是指 ,这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
(4)“定”:由于v v =正逆,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或质量分数) 。
(5)“变”:外界条件改变导致 ,原化学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平衡移动直至建立新平衡。
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1.等速标志,即以N 2+3H 2 2NH 3 反应为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①若有1mol N 2消耗..,则有 N 2生成.. ②若有1mol N 2消耗..,则有 H 2生成..③若有1mol N 2消耗..,则有 NH 3消耗..④若有1mol N ≡N 键断裂,则有 N-H 键断裂 2.百分含量不变标志正因为v 正=v 逆≠0,所以同一瞬间同一物质的生成量等于 .总的结果是混合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各成分的 、转化率等 。
3.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1)从反应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考虑:M =m(总)/n (总)当△n (g )≠0, M 一定时,则 达平衡.当△n (g )=0,M 为定值, 达平衡.若有非气体参与:不论△n (g )是否等于0,则当M 一定时,可 达平衡实例: ① H 2(g)+I 2(g)2HI(g) △n (g )=0 ② SO 2(g)+O 2(g)2SO 3(g) △n (g )≠0 ③ C(s)+O 2(g)CO 2(g) △n (g )=0 ④ CO 2(g)+C(s)2CO(g) △n (g )≠0在实例反应 中,M 总为恒值.在反应 中,只要反应未达平衡,则M 不为定值.反之当M 为一定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则标志着达到平衡状态.(2)从气体密度考虑: ρ=m/v恒容:ρ总为恒值, 作平衡标志(填:不能、能,下同)当各成分均为气体时 △n (g )=0. ρ总为恒值, 作平衡标志△n (g )≠0. ρ为一定值时, 作平衡标志恒容:ρ为一定值时,可作标志 恒压:△n (g )=0. ρ为一定值时, 作平衡标志(3)从体系内部温度考虑当化学平衡尚未建立或平衡发生移动时,反应总要放出或吸收热量.若为绝热体系,若各物质均为气体 恒压: 当有非气体物质参与时当体系内温度一定时,则作平衡标志.四、化学平衡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1、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于v正、v逆的相对大小。
①v正>v逆化学平衡向方向移动。
②v正= v逆化学平衡移动。
③v正<v逆化学平衡向方向移动。
但化学平衡不移动并不说明v正、v逆大小一定没有改变。
如:2、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在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该条件)▲浓度:或,都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则反之。
▲温度:升高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方向移动;反之则反之。
将装有NO2与N2O4的玻璃球泡在热水中,颜色变。
▲压强: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总物质的量)的反应,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方向移动;反之则反之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总物质的量)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压强,化学平衡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
注意:催化剂对化学平衡影响,只是同等程度地改变▲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如果改变,平衡将向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五、化学平衡常数1、表达式: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qD(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⑴K值越大,说明正向反应进行的____ __越大;反之,_________进行的程度越小。
⑵K只受_________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___________无关。
⑶对于只有固体、水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说,固体、水的浓度视为“1”。
⑷K的表达式写法必须与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应。
2、应用:①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物转化率越高。
②判断反应热效应:T 升高,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T 升高,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热反应。
③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处于平衡状态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 ,Q c 是该反应的浓度商。
Q c <K ,未达到平衡,反应向 进行,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 c >K ,未达到平衡,反应向 进行④计算转化率或平衡浓度: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六、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能量判据(焓判据):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做功或者释放热量,△H 0。
2、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自发地转变为 的倾向。
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 ,即熵变△S 0,这叫熵增原理。
对于同一物质,S 气体 S 液体 S 固体 填(“<”或“>”)即凡是能够使反应体系的焓 、熵 的反应方向,就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对于一个具体的反应,需应用两个判据综合进行分析,即复合判据(△H – T △S ):当△H – T △S < 0时该化学反应自发进行。
【课后习题】1、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υ(D )=0.4 mol/(L•s)B .υ(C )=0.5 mol/(L•s)C .υ(B )=0.6 mol/(L•s)D .υ(A )=0.9 mol/(L•min)2、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 c A c D c C c Q n m q p C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3、高温下,体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C(s)= 2CO(g)。
下列操作可加大反应速率①增加炭块②将炭碾成粉③增加CO2的量④加入氮气以增大压强⑤提高温度A.①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4、如下图所示,反应:X(气)+3Y(气)2Z(气)△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5、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6、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7、已知:在一10L容器中进行反应N2+3H2==2NH3,反应进行到10min时,消耗了6mol氢气,则此时用氨气来表示速率则为。
8、对于反应3A(g)+B(g)C(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怎样变化(加快、减慢、不变):①升温:②增大压强:③增大容器体积:④加入A:⑤加入惰性气体:⑥压缩体积:9、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①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②达到化学平衡时,3υ(B)正= 2υ(C)逆③单位时间内1mol A断键发生反应,同时2 mol C也断键④A、B、C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⑤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⑥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⑦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10、对于A+2B(g)nC(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①A量的增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____________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