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合集下载

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原则,划分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单元,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其中,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财政创收能力,强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而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要职能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弱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阶段加强国土空间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和探索,也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我国今后区域开发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区域发展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双重约束,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缓解资源缓解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学理论尽管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但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空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可利用的国土空间资源多集中在中东部,而西部地区多是高原、山地、沙漠等难以利用的空间;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半干旱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53%,许多地区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耕地、矿产、水、生物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资源质量较差,分布地域差异大,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状况,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随着经济发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等问题的出现,已经给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部分地区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区域承载能力,开始出现了生态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摘要】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基础;战略意义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功能区是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1]。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率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体功能区不同于过去划分的综合经济区,它属于一种典型的经济类型区。

主体功能区是按照其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所承担的不同主体功能而划分的功能区,不同主体功能区所承担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是编制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前提,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区划。

它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

确定不同的功能区定位,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长期政策[3]。

2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2.1 功能区的重要性及创新性我国一直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一、主体功能区的概述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明确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不同,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和规模也不同。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区,应限制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而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规模,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

2.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也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

不同地区的开发程度和潜力存在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

对于开发密度较高、发展潜力较小的地区,应着重优化现有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对于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应加大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也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限制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在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规模,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意义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通过明确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可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四、主体功能区的实践应用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更是一种实践中的应用。

浅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

浅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

浅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概念: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

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核心(主体)功能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不同,区域类型就会有差异。

大致可分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等。

图1 中国地形图我国国土空间具有以下特点:——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山地多,平地少,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

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有180余万平方公里,但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他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较少,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资源、经济布局不相匹配。

南方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地区仅占19%;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了48%。

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南方一些水资源充裕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

水资源短缺,既影响着经济发展,也制约着人口和经济的均衡分布,还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相对短缺。

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品种齐全,但主要化石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

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并与主要消费地呈逆向分布。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发展要求一、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发展要求1.主体功能区概述2.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和作用3.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原则和方法4.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5.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发展趋势1.主体功能区概述主体功能区是国家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采取一定的划分标准,在特定区域内划分出具有特定功能,对区域发展和国家全局具有战略性、长远性影响的区域。

2.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和作用主体功能区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划分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可以引导不同区域按照自身特点、优势和需求,加快发展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强地区发展协调性。

3.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主体功能区建设应遵循战略性、长远性、可持续性、协同性和灵活性等原则。

在划分主体功能区时,应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要素,以及地域、历史等特定因素,尽量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同时,应采取分步推进、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逐步完善和提升主体功能区建设水平。

4.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是加强规划引导、推进产业升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管理服务等。

5.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主体功能区建设将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发挥绿色发展优势,推动生态环境和产业经济和谐发展。

同时,主体功能区建设将更加注重地方特色、区域协调和资源共享,注重实现区域发展和整体提升。

二、案例分析1.北京市主体功能区建设北京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生态涵养、产业发展、空间承载六大功能区”,在实施中注重“建立总规划、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注重生态”的原则。

在建设中,注重疏解非首都功能,强化中心城区功能,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统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加强环保、生态建设。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_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_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内容摘要: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央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

这些战略的实施,在缓解某些区域问题的同时,通常会加重另外一些区域问题。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战略,主体功能区,意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鉴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

它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在实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不足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从“一五”计划开始至目前,我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50年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初期至世纪之交,为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至目前,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

严格地说,这一时期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的只是工业布局政策。

主导思想是“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见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基本思路是,以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的工业基础和适当外援,采用指令性计划的手段,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的格局。

主要手段,一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安排中,增加内陆地区所占的比重;二是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把沿海地区的老企业搬迁至内陆地区。

前者如:“一五”计划时期,在我国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和国内自行设计的538项重点工程中,东北和内地占2/3,而沿海只占1/3(“156”项中沿海只占1/5);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省市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内容摘要: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央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

这些战略的实施,在缓解某些区域问题的同时,通常会加重另外一些区域问题。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战略,主体功能区,意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鉴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

它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在实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不足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一)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从“一五”计划开始至目前,我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上世纪50年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至世纪之交,为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3)进入新世纪以来至目前,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

严格地说,这一时期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的只是工业布局政策。

主导思想是“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见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基本思路是,以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的工业基础和适当外援,采用指令性计划的手段,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的格局。

主要手段,一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安排中,增加内陆地区所占的比重;二是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把沿海地区的老企业搬迁至内陆地区。

前者如:“一五”计划时期,在我国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和国内自行设计的538项重点工程中,东北和内地占2/3,而沿海只占1/3(“156”项中沿海只占1/5);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省市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5.5%。

【知识解析】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背景及意义微课课件

【知识解析】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背景及意义微课课件

甘肃新疆主产区
汾渭平原主产区 河套灌区主产区
东北平原主产区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长江流域主产区
主要城市 农产品主产区
华南主产区
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知识点讲解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背景 —— 禁止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1443处;占陆地面积的12.5% 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必须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 背景及意义
课程导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知识点讲解
主体功能区(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

首都功能核心区 ——政治文化和优化开发功能 城市功能拓展区 ——重点开发高端产业 城市发展新区 ——重点开发制造业、现代农
知识梳理
建设主体功 能区的背景
及意义
本课小结
主体功能区Leabharlann 划分1.优化开发区域 2.重点开发区域 3.限制开发区域 4.禁止开发区域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 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 意义
1.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2.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业和新城 生态涵养发展区 ——限制开发,保障北京市
的生态安全和水源涵养
北京四大主体功能区分布图
知识点讲解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主体功能区
地域类型
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城市化地区 农产品主产区 重点生态功能区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主体功能
提供工业品和 服务产品
提供农产品
提供生态产品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一、本文概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据、科学基础以及实践应用。

文章首先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概述,分析其在国家发展规划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接着,文章将详细阐述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内涵,包括其定义、特征、分类等,以及区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包括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文章还将分析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优化区划布局、完善区划政策的建议,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将总结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和实践意义,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二、主体功能区划的概念与内涵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我国空间开发和管理的一种全新战略,其核心概念在于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发展区域,并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这一战略旨在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它强调国土空间的均衡开发,旨在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确保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注重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通过优化空间开发结构,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补发展。

它还关注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消耗和破坏生态环境。

在主体功能区划的实践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要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

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还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区域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合作发展。

充分认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大意义

充分认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大意义

充分认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大意义——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

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我们要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科学开发我们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需要我国国土辽阔,是世界第三大国。

但是,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真正可供开发利用、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和生产的空间有限。

从地形地貌看,我国山地多,平地少。

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高山有193万平方公里,戈壁56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45万平方公里。

这类国土总共有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6%,即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属于难以开发利用、不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和生产的空间。

从耕地看,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全国2800多个县中,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的就有600多个。

在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还占有相当比例,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优质高产耕地更是十分有限。

面对这一基本国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土地资源,倍加珍爱我们的国土空间。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和生产活动,我们在国土空间的开发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不平衡,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不平衡,空间结构不尽合理,生态系统整体功能退化。

如,一些地区滥设开发区,乱占耕地,使绿色空间快速减少。

2003年开始的各类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一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000多个,规划面积达3.85万平方公里,已超过了全国城市建成区的面积。

在当年的耕地占用中,包括各类开发区在内的独立工矿占用耕地168万亩,同比增长37%。

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

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

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1、背景。

首先是全球化使世界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

各个国家都是开放的,技术、人才、资金、能源、物资等,在地球表层来回流动。

资源流动到什么地方,就看这个地方有没有隆起的门户城市,只有门户城市才能把资源留下来。

所以必须要培育门户城市,或者门户地区。

其次是我国国土区域差异性很大,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功能定位,按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含义。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开发潜力和现有的开发力度,确定哪些区域适合于优化开发或重点开发,哪些区域应该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

总体来说,把区域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开发类,一类是保护类。

通过综合评价,如果一些区域适合未来人口和工业大规模集聚,那它就是开发区域,不适合人口和工业大规模集聚的区域就是保护区域。

开发区域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集聚到很大程度,适合参与未来更大国际竞争的区域,叫做优化开发区。

这类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发生转型,功能结构应该升级。

另外一类是重点开发区,与优化区相对说来,经济增长可以粗放一点,但发展模式也必须转变。

保护区域也分为两类。

一类禁止开发,要严格保护,另一类也要保护,但不那么严格。

有了这样的主体功能区划分,然后制定完善的区域政策,才能有效评价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绩。

对优化开发区,就是要看节能减排的效果怎么样。

对重点开发区,就是要看在中国人口集聚承载能力提高没有,在全国GDP的比重是不是有提升。

而对那些保护类区域的评价,就不是看经济增长速度。

所以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发展功能定位,有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在国土空间上形成一个合理的开发格局。

3、做法。

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对有关区域进行评价,共确定出10个评价指标项,包括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系统重要性、自然灾害危险程度、人口集聚度、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战略选择等,每个指标还有下级指标。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在统一的国家空间规划框架内,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确定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该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是指以特定功能为主导的区域,包括经济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和人口功能区。

经济功能区是指以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重点发展产业、推动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区域。

生态功能区是指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为目标,主要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区域。

人口功能区是指以人口发展和人口资源利用为目标,主要集中人口资源,提供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的区域。

其次,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进行合理布局。

在经济功能区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生态功能区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人口功能区方面,要合理统筹人口资源,实现人口分布的合理化,提高人口的素质和福利水平。

此外,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还要注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结构,促进各地区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遏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

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可以有效控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还可以提高各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和协调发展各地区,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政策与规划指导:区规划的定位与编制意义

政策与规划指导:区规划的定位与编制意义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位与编制意义
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位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地利⽤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态建设规划、流域综合规划、⽔资源综合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规划、粮⾷⽣产规划、交通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以上述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为⽀撑,并在政策、法规和实施管理等⽅⾯做好衔接⼯作。

2.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
(1)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举措,有利于坚持以⼈为本,缩⼩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相适应,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3)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态环境恶化趋势,适应和减缓⽓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4)有利于打破⾏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试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精编】

试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精编】

关注政府·GOVERNMENT《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五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专门列出一章,集中阐述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问题。

《纲要》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2006年10月,国办发85号试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文/周文企业R&D支出都有促进作用。

企业前一期R&D投入对企业当期R&D投入影响系数为0.178;当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资助促进作用明显,政府每增加资助1元,企业将增加支出1.585元;滞后一期企业销售收入对企业R&D支出没有影响;金融贷款对企业R&D支出也有促进作用;当期国外资助和滞后一期国外资助对企业R&D支出作用系数分别为4.373和6.018。

五、结论本文利用2001~2005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具有何种作用,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滞后一期企业R&D支出、企业销售收入、外资资助以及当期政府科技资助、金融机构贷款、外资资助对企业R&D支出都具有促进作用,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

2.在所考虑的影响因素中,外资资助滞后一期对企业R&D支出影响最显著,其系数为6.018,其次为外资当期资助,系数为4.373;虽然政府科技资助当期对企业R&D支出也具有促进作用,但仅为1.585,这与来自外资资助系数差距很大。

笔者推测可能是因为外资对受资助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管理比较严格的关系。

本文对2001~2005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科技投入以促进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科技投入的指导,以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1. 简介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旨在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该规划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明确了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撑。

2. 规划目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规划,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区域竞争力:将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增强地方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均衡布局。

3. 规划原则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规划制定需基于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确保规划合理、科学和可行。

•综合性原则: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和影响,确保规划结果综合协调。

•区域性原则:规划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特点和需求,确保规划贴近实际、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可持续性原则: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规划目标的长期实现。

•可行性原则:规划要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实施。

4. 规划内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 功能定位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

4.2 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各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4.3 资源整合规划中将对各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地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发展。

4.4 生态保护规划中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4.5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将推动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均衡发展。

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意义

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意义

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意义。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是根据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对区域发展理念、方向和模式加以确定的类型区、突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主题功能的规划区域,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并可作为国家区域调控的地域单元。

意义:构建主体功能区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和新阶段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1、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依据,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源环境的过度承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转变以追求 GDP 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主体功能区规划可以为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以及精准细致的空间管理提供一个可操作、可控制、可监管的基础平台,从而增强区域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公平性。

2、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构建主体功能区,跳出了追求缩小经济总量差距的思维定势,把协调发展的实质定位于人和环境,而不是地区生产总值,使区域差距缩小的实质成为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有就业和参与发展的机会、都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

3、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

通过划分主体功能区,突破行政区范围,引导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从而在生产要素基础上,而不是行政单元基础上,建立起更为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从根本上避免了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和低水平重复竞争。

4、有利于行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摘要】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基础;战略意义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功能区是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1]。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率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体功能区不同于过去划分的综合经济区,它属于一种典型的经济类型区。

主体功能区是按照其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所承担的不同主体功能而划分的功能区,不同主体功能区所承担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是编制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前提,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区划。

它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

确定不同的功能区定位,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长期政策[3]。

2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2.1 功能区的重要性及创新性我国一直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二、意义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必要性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目标及实现途径五、主体功能区的分类与区划六、案例分析七、结论参考文献一、背景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面临结构性矛盾和风险增加的压力。

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国提出了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以及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

其中,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成为继“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后,中国推动新一轮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意义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可以促进全国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发展协调,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必要性1. 面对经济新常态,以区域协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进行实践和探索。

2.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不同地区的优势互补和协作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3. 通过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区域创新与发展的提升,建立国家新的发展模式。

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目标及实现途径1. 目标:通过形成主体功能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2. 实现途径:(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加大既有产业的改造升级,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打造一批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产业。

(3)加强政府的统筹与协调,建立有效的政策衔接和协调机制,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营造良好的区域营商环境。

五、主体功能区的分类与区划主体功能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以城市群、城市轴、城市带等为主体,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域。

据国家发改委的规划,主体功能区分为以下几类:1. 经济发展区:以产业集群为核心,主要包括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园区等。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具体方案
优化开发区 域
重点开发区 域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3大区域。
主要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 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等18个区域。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全文如下:
国发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 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的任务,按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分层次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 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现就做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谢谢观看
而按照这一规划标准,全国传统行政区划界限将被打破,包括各类政策以及考核模式等都将以功能区为单位。
财政、土地政策将调整
“四类主体功能区”构想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此前曾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加速,全国各个城市建设也出现比较混乱的情形,盲目建设、开发区建设全面开花的现象屡见不鲜。
2011年6月8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载了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 已于2010年12月将这份规划印发全国各省份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要求尽快组织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 作,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全面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
根据《意见》,四大类功能主体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 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 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意义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体功能区,是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原则,划分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单元,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其中,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财政创收能力,强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而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要职能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弱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阶段加强国土空间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和探索,也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我国今后区域开发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区域发展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双重约束,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缓解资源缓解承载力的重要途径。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学理论尽管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但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空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可利用的国土空间资源多集中在中东部,而西部地区多是高原、山地、沙漠等难以利用的空间;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半干旱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53%,许多地区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耕地、矿产、水、生物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资源质量较差,分布地域差异大,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状况,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随着经济发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等问题的出现,已经给居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部分地区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区域承载能力,开始出现了生态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人口、资源与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不协调,有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发展条件较好,没有聚集相应的人口规模;有些地区却由于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开发强度的增加,资源环境开始不堪重负;有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却聚集了相对较多的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给当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造成相当的压力。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最终需要通过人口、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来解决。

人口、资源、环境有效配置表现为:一是在特定空间内人口、资源、环境按照一定数量比例进行组合,构成社会系统,二是人口、资源、环境按照一定方式,配置到国土空间。

主体功能区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人口、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冲突的减小和化解,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实现一种空间均衡,主体功能区能够构建一种能够同时满足三方面效益最大化的区域空间分布格局,使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同时,要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即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地区要积聚大量的人口,而这些地区也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地区,以保护资源环境、维护生态空间为主的区域则布局比较少的人口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活动。

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人口转移在主体功能限制条件下进行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行为,都需要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人口、资源、环境有效配置研究的成果作指导,另一方面,主体功能区建设又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人口、资源、环境有效配置提供了素材和实证的范例。

2区域分工与协调发展的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伴随的区域发展差距这一世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技术差异不大,市场机制的作用有限,区域差距并不显著扩大,当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要素数量和质量的差别及其放大效应凸现,政府又多是选择促进发展的战略,差距扩大难以避免。

从我国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来看,尽管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上,做出了不懈努力,实际情况是区域间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不利于发展环境的稳定,甚至会影响整体的发展效率。

我国主体功能区,应是引导和约束中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城镇化格局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方案。

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主要生产社会物质财富;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要生产自然生态财富。

从绝对成本理论来看,相对于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具有生产自然生态财富的绝对成本优势;相对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具有生产社会物质财富的绝对成本优势。

从要素禀赋理论看,优化开发区定位于国土开发密度已经很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要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而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定位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的重要载体;限制开发区定位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定位于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功能属性上的区域分工,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必然会使未来空间结构两极化,国家鼓励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加快发展,限制或禁止某些区域发展,都是在空间结构上体现全局、整体的效率,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因此,政府制订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政策的目的,是纠正市场自发形成国民经济空间结构畸形缺陷,以达到经济增长与区域持续协调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总目标。

3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理论认为,资源分布、地形地貌及政府决策是空间结构的重要成因。

计划经济下,我国空间结构是计划空间的结果:一方面,资源导向的空间结构、自然环境导向的空间结构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忽视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做出的计划空间安排既有悖于资源配置的效益原则,也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威胁。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空间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受我国三大自然区及地势的三大阶梯制约,这种格局非人力所能改变。

生态脆弱地区不可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如果还是按照现行行政区组织经济运行的方式发展下去,必将进一步威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

主体功能区建设,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重塑空间结构,让气候、地形、水土资源条件比较适宜和优越的地区在现代化支撑体系保障下,建成“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发展空间,让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特殊地区尽可能地恢复自然生态,构建合理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既要使生态脆弱和环境恶化地区不至于发生生活水准倒退,又要使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我国在未来对于空间的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城镇化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

城镇化空间主要是人类聚集区,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区域;农业空间主要是保障人类粮食供给、维护粮食安全所要区域,生态空间则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需要保护的空间。

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主要是作为未来的人口聚居区,即提供城镇化空间,而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要是提供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通过不同空间类型的合理组织,以实现区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明确了区域的主体功能的分布格局后,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完善和制订相应的区域政策,政策制订的取向就是通过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采用不同的区域政策,从而鼓励那些有利于区域主体功能的活动,而限制或改变那些不利于区域实现其主体功能定位的活动,最终构建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提出来的,是基于对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的思索而提出的。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量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环境资源并受其约束。

可持续发展重在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即要求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主体功能区建设,将观念层次、经济-社会体制层次、科学技术层次的可持续发展融合为一体。

首先,从观念层次看,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力求通过功能区开发,而不是传统的区域综合开发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人口分布密度和自然资源丰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对人地关系紧张、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区域来说,单凭区域自身综合开发,很难实现人口、资源、土地、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立足于区域分工、依托整个国土空间谋求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创新。

其次,从经济-社会体制层次看,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用现有的行政区框架推行跨行政区的区域管理。

一方面,政府干预理论、政府与市场协调理论为这种跨行政区的经济社会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这种实践必然会引发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与创新,使经济-社会体制朝着更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变革。

最后,从科学技术层次看,依托四类主体功能区,构建两类财富生产的区域分工体系,提高了财富生产的区域集中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物质财富和自然生态财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投入的规模经济和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更加细致的分工有利于发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技术障碍,为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指明方向,进而夯实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有利于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一是区域之间的协调,即在完善国家统筹和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主体功能区划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引导性、约束性的特征,是对国土空间的中长期开发和布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人口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基本依据。

因此,主体功能区划是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典型体现。

具体来说,根据自上而下、上下互动的划分原则,中央根据国土空间开发的现状、趋势以及各区域在全国的战略定位和分工,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划分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的统一标准,各区域无论发达程度如何,都要严格遵循国家统一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