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基本概念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碳汇?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温室效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森林的碳汇作用。二氧化碳是林木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它把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能作用下转变为糖、氧气和有机物,为生物界提供枝叶、茎根、果实、种子,提供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这一转化过程,就形成了森林的固碳效果。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和缓冲器。反之,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则变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源。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1997年12月由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在全球正式生效。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是一部限制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际法案。它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间必须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5.2%。同时规定,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可自愿制定削减排放量目标。在此后一系列气候公约国际谈判中,国际社会对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汇聚作用越来越重视。《波恩政治协议》、《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的排放,原则同意将造林、再造林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2003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国际社会已就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碳汇项目达成了一致意见,制定了新的运作规则,为正式启动实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由此形成了国际“炭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地管理来提高固炭潜力,所取得的成效抵消相关国家的碳减排份额。
“碳汇”的相关概念:碳汇与碳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将碳源定义为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我国的污染物排放现状
据统计,我国国民经济诸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位于前八位的行业均为工业部门。虽然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尚未完成工业化,但已经为经济增长付出了昂贵的生态环境代价并饱尝环境恶化的苦果。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的一项研究,如果再加上生态破坏以及由此诱发的水旱灾害损失,中国环境破坏的年经济损失为2859.2~4492.2亿元(1993年),约占当年GDP的8%~13%。我国的环境质量恶化明显低于GDP增长速度。其中,1980~1995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7%,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平均增长率未超过4%,污染物人均排放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未超过3%,按单位GDP平均污染物排放量年平均为负增长。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至1999年底,全国23万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中,81%实现了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九五”期间,我国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1995年分别下降了10%~15%,实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规划目标,污染物排放不断加剧的势头初步得到控制;至2000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1227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9.85%;1997~1999年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1994~1998年森林蓄积量年均净增量为45752万立方米,年均消耗量为37075万立方米,继续呈净增长势头等。并且,这些成绩是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取得的。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经验看,环境质量的改善须以很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为代价。据统计,发达国家在70年年代的环境保护投资已经占到GDP的1%~2%,其中美国为2%,日本为2%~3%,德国为2.1%。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资(不计生态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至今仍未达到1%。
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但仍有相当多的地区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改善。据近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仅不足三分之一的监测断面满足Ⅲ类水质要求,尤以海河和辽河流域污染为重;滇池、太湖和巢湖氮、磷污染严重;东海和渤海近岸海域污染较重;城市空气质量基本稳定,颗粒物污染范围较广,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严重;酸雨区范围和污染程度稳定,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雨控制区内90%以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而这种污染后果多数是由企业污染造成的。如何治理企业环境污染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健康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京都议定书
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一项框架公约,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为此于1997年12月11日于日本京都召开的《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各缔约国经过异常艰苦的谈判,终于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为各缔约方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定量化减排和限排指标。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到2012年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氟氯碳化物)等。其中最大排放国美国削减7%,欧盟各国8%,日本减少6%,加拿大削减6%;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而发展中国家包括几个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中国、印度等并不受约束。这一协议被称为人类“为防止全球变暖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规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文件。为帮助各缔约方实现它们的承诺,《京都议定书》制定了三种灵活机制,即联合履行、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根据这些灵活机制,发达国家可在它们之间及发展中国家之间,通过一定项目,转让或购买排放许可,以最低成本,达到它们减排的目标。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条件是55个《框架公约》缔约方批准,且其中的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之和占全部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5%以上。由于美国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附件一国家的36.1%,在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情况下,要达到生效条件,意味着几乎所有其他附件一国家都必须批准。俄罗斯因占1990年附件一国家17.4%的排放量而持有决定《京都议定书》生死的一票。在俄罗斯于2004年11月18日向联合国正式递交加入文件后,《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截至2007年12月,共有176个缔约方批准、加入、接受或核准《京都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