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液面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PLC变频调速供水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变频调速供水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de97d5af1ffc4fff47aca0.png)
3、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掌握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2)基于PL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3)PID算法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4)完成上、下位机的通信设置,通过通信模块实现对供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
4、本次课题的预期目标就是实现任务书上所有的功能;
2.选题意义:变频恒水压供水系统集变频技术、电气传动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采用该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地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同时可达到良好的节能性,提高供水效率,所以研究设计基于变频请速的但定水压供水系统对于提高企业效事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委的现实意义。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在工业和生活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务,除了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外,还具有换作方便、容易、维护量小的特点。受频器的软启动功能也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使设备运行方式更趋于合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总之采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是一种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的选择。
[4]王念春变频调速技术在供水系统中应用的节能分析,电工技术杂志,2001,(6)
[5]张燕宾编SPWM变频调速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2
[6]吴建強等编,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极应用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071
[7]张桂香主编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07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题目类型
工程设计(项目)□
论文类□
作品设计类□
其他□
一、选题简介、意义
1.选题简介:液位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经过市场调查,我们发现,市场上大多数的液位控制系统多为PLC控制。而单片机的优势便是体积小价格低,可靠性强。本课题就是要设计一个体积与价格较PLC控制的液位控制系统更加便宜,体积更加小巧,控制能力更强的液位控制系统。使得液位控制系统的成本更加低廉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396e1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1.png)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本次毕业设计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对象为水箱的液位,是过程控制中经常遇到的热工参数。
在这次设计中,我主要负责控制策略——PID算法的确定,现在将对PID算法进行简要介绍。
PID控制是历史最久、生命力最强的基本控制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中。
据统计,目前工业控制器中约有90%仍是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的设计及其参数整定一直是控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
其设计和整定方法得到国内外广泛研究,著名的如Ziegler-Nichols法、基于内模控制的方法及基于误差的积分的优化方法。
基于误差的积分准则因为能较好地反映闭环系统的性能以及易于计算的原因,在PID优化设计中被广泛采用。
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模拟量的PID调节是常见的一种控制方式,这是由于PID调节不需要求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对于许多控制对象难以求出准确的数学模型的系统,使用PID控制可以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同时PID调节器又具有典型的结构,可以根据被控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PID的变种,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在模拟量的控制中,经常用到PID运算来执行PID回路的功能。
如果一个PID回路的输出M(t)是时间的函数,则可以看作是比例项、积分项和微分项三部分之和,即:M(t)=XXX以上各量都是连续量,第一项为比例项,最后一项为微分项,中间两项为积分项。
其中e是给定值与被控制变量之差,即回路偏差。
Kc为回路的增益。
用数字计算机处理这样的控制算式,连续的算式必须周期采样进行离散化,同时各信号也要离散化,公式如下:T(n)=Kc*(SP(n)-PV(n))+Kc*s*(SP(n)-PV(n))+Mx+Kc*d/Ti。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旨在控制过程控制中最常见的液位控制。
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液位控制非常广泛。
在设计前,需要熟悉PLC的基本结构和设计语言,能够进行梯形图的设计,并能根据梯形图写出语言,在实验装置中实现液位控制的功能。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基于PLC的液体混料控制系统甄选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基于PLC的液体混料控制系统甄选](https://img.taocdn.com/s3/m/b00f012105087632301212a2.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基于PLC的液体混料控制
系统(优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PLC的液体混料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张哲
专业班级:电气0804 学号: 0803040421
指导教师:杜明娟
2012 年 3 月10 日
填写说明:
1.题目的背景和意义
对题目的出处,背景和意义进行说明论述,不少于300字。
2.题目研究现状概述
通过调研和查阅文献,对题目所涉及的技术、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说明论述,不少于1000字。
3.题目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对题目要完成的主要内容进行说明,并说明达到的预期目标,
不少于300字
4.进度计划
从设计开始的教学周起,依据任务书的进度安排进行细化并以周为单位给出主要工作和完成的任务。
5.参考文献
对2引用的资料、论文或著作按照引用顺序列出参考文献(格式同论文《参考文献》)。
不少于10篇(其中近3年的文献占1/3以上),
注:相应栏不够时自动加页。
排版要求: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
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的第2周末完成《开题报告》,并交到指导教师评阅(交电子稿和双面打印稿)。
注: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第2周内,双面打印后交指导教师。
感谢您使用本店文档您的满意是我们的永恒的追求!(本句可删)
------------------------------------------------------------------------------------------------------------。
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管理资料]
![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e0d3f2de80d4d8d05a4fa5.png)
四、设计(论文)工作进展安排
1. 确定课题,并研究课题内容2. 确定方案,查找资料
一周左右5天6到8周
5.整理和总结并撰写毕业论文6. 修改论文,定稿
2周左右3周左右
五、指导教师意见
1. 了解和分析分段液位控制系统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2. 确定I/O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等。
3. 根据I/O点数选择合适的PLC类型
4. 分配I/O点数,分配PLC的输入输出点,编制输入输出分配表或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
5. 设计分段液位控制系统的梯形图程序,根据工作要求设计出完整的梯形图程序。(核心部分)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分段液位控制的PLC自动
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 生 姓 名:苏勤涛学号:080372021329
学 部 (系):机电学部
专 业 年 级:08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指 导 教 师:鲁艳旻职称或学位:讲师
2011年02月26日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1]吴祚武,液位控制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林春方,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德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系统设计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方案
锅炉汽包水位的自动控制方法,通过不同的控制方案以及他们的特性,能够很好的解决锅炉汽包水位控制中的“虚假液位”问题。在使用时,只需根据实际控制对象的规模、灵敏度、控制要求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案即可。并且设有液位连锁报警,保证了工业生产中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本次设计中采用智能控制设计方案,去除所有继电器的机械触电,通过软件实现控制逻辑,简化了保护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从而减少故障率,减少维修人员的维护工作,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毕业设计-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精品
![毕业设计-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ea67288168884868662d6b4.png)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践任务书课题名称基于P L C的液位控制系统设计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职称专业名称生产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习单位课题需要完成的任务:利用信捷PLC设计液位控制系统,完成如下任务:1、通过触摸屏、可变程序控制器变频器(PLC)、压力传感器、配电装置以及水泵实现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2、确定控制方案,选择PLC型号,定义输入/输出,画出PLC 端子接线图。
3、进行软件编程、完成控制梯形图并完成调试。
课题计划:10年2月26日——-—-10年3月10日确定毕业设计课题10年3月11日-——-- 10年3月22日调查参观、完成调研报告10年3月22日-----10年3月31日确定方案,完成方案论证10年4月1日-—-——10年4月20日设计电路,编制程序,完成论文计划答辩时间:10年4月21日-—---10年4月30日自动控制技术系系(部、分院)2010年4 月26 日PL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Everyone knows there's only one constant in the technology world, and that’s change. This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the evolution of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PLC) and their varied applications。
From their introduction more than 30 years ago, PLCs have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control systems i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At heart, the PLC is an industrialized computer programmed with highly specialized languages, and it continues to benefit from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the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lds。
plc毕设开题报告
![plc毕设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90dc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0.png)
plc毕设开题报告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不可少的一册文件,它包含了毕业设计的主题、目的、意义、任务、实施计划等基本要素。
下面,我们将按照一般开题报告的要求逐一介绍如何撰写一份成功的PLC毕设开题报告。
第一步:题目题目是毕设开题报告的核心内容。
我们需要在题目中准确表达出本次毕设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
例如,我们可以将题目定为“基于PLC的XXXXX控制系统设计”,其中XXXXX可以是任何一个产品或者系统的名称。
此时,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兴趣爱好,找寻合适的题目,确保毕设的方向与个人能力相符。
第二步:背景和意义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阐述PLC控制系统在工控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及为什么我们选择这个方向作为本次毕设的研究主题。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PLC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前景描述得具体、清晰,让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PLC技术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步: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明确本次毕设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可操作性的,例如“实现XXXXX控制系统中XXXXX的PLC控制逻辑设计”。
而研究内容涉及实施计划、研究方法、理论分析等多个方面。
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如何构建实验平台,如何分析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等。
第四步: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阐述本次毕设的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这些方法需要结合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选择。
预期成果包括研究报告、毕业论文等文档,同时还应包括研究过程中的技术成果和学术成果等。
第五步:实施计划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列出本次毕设的实施计划。
包括在PLC控制系统中需要设计的各个部分的具体实现细节、时间安排、人力投入等内容。
这个计划应该是具体的,并且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和任务目标。
总之,撰写PLC毕设开题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准确、深入地了解本次毕设的目标和内容,进而确定一个清晰的研究方向和实施计划,提高研究效率和研究质量,也可以让导师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基于plc开题报告
![基于plc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36521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c.png)
基于plc开题报告基于PLC的开题报告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具有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特点,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开题报告,探讨PLC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PLC的原理PLC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技术的数字化电子设备,它通过编程来实现自动化控制。
PLC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PU),它负责执行程序并控制输入输出模块。
PLC的输入模块接收传感器信号,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输给CPU进行处理。
CPU根据预设的程序逻辑,控制输出模块输出相应的信号,驱动执行器完成任务。
PLC的编程语言通常采用梯形图、指令表和结构化文本等形式,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程序设计。
二、PLC的应用PLC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包括制造业、能源、交通等各个行业。
在制造业中,PLC可以用于控制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生产。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PLC可以控制机器人进行焊接、装配等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能源领域,PLC可以用于控制发电机组、输电线路等设备,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在交通领域,PLC可以用于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实现交通流量的优化调度。
此外,PLC还广泛应用于楼宇自动化、环境监测等领域。
三、PLC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PLC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PLC具有高度可编程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程序设计和修改,实现灵活的控制逻辑。
其次,PLC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工业环境。
此外,PLC还具有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维护方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PLC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PLC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PLC将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更智能化的控制。
例如,通过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PLC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
液压与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液压与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ca72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a.png)
液压与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液压和PLC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中。
液压系统通过液体传递能量,实现对执行元件的控制,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
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具有灵活性、可靠性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领域。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应用范围以及二者在工业生产中的协同应用。
具体目的如下:(1)分析液压系统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2)分析PLC控制系统的特点、控制原理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3)探讨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优势互补性,以及二者在工业生产中的协同应用。
(4)建立一个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验证二者的联合控制效果。
3.研究内容(1)液压系统的特点与应用液压系统是一种通过液体传递能量实现对执行元件的控制的系统。
液压系统具有输出力大、传动效率高、工作稳定等特点,在工程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广泛应用。
本研究将分析液压系统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情况,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应用场景。
(2)PLC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应用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可编程控制器,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PLC控制系统具有灵活性、可靠性等特点,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领域广泛应用。
本研究将对PLC控制系统的特点、控制原理以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应用场景。
(3)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协同应用液压系统和PLC控制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但二者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互相补充,实现更高效的控制效果。
本研究将探讨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优势互补性,并分析二者的协同应用场景和实践案例。
(4)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联合控制实验验证为了验证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联合控制效果,本研究将建立一个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通过设定不同的控制参数和输入信号,对比分析仅使用液压系统或仅使用PLC控制系统与联合使用液压与PLC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从而验证其优势互补性。
基于plc开题报告
![基于plc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f6a99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7.png)
基于plc开题报告基于PLC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工业过程中。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的开题报告,介绍PLC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通过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接收和处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信号,从而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PLC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编程控制,根据预设的逻辑条件和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三、PLC的应用领域1. 生产线控制:PLC在生产线控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并根据设定的条件进行控制。
通过PLC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机械设备控制:PLC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中。
例如,自动化机床、输送带、机器人等设备都可以通过PLC进行控制和调节。
PLC可以实现复杂的运动控制和协调,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
3. 工业过程控制:在化工、电力、石油等行业中,PLC被广泛用于工业过程的控制。
通过PLC可以实现对流程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节,确保工业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PLC还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为工艺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PLC的未来发展趋势1. 网络化和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PLC将越来越多地与其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
通过网络,PLC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2. 人机交互界面的改进:PLC的人机交互界面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PLC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友好、直观的操作界面,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参数设置和监控。
3. 多功能化和模块化设计:为了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PLC将朝着多功能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plc液面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plc液面控制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d3a4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f.png)
基于plc液面控制系统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基于PLC液面控制系统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PLC(可编程控制器)逐渐成为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液位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项控制任务,如液体储罐的液位控制、液体配送系统的液位控制等。
基于PLC的液面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液位的稳定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操作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PLC的液面控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确定液位传感器的种类和合适的安装位置,对不同液位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2.设计液位控制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液位传感器、PLC控制器、执行机构等;3.开发PLC控制程序,实现液体液位的实时监测和控制;4.进行系统验证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5.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拟采用的技术和方法1.液位控制算法: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液位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2. PLC编程: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PLC控制程序的编写,采用Ladder图或者结构化文本编程方法;3.硬件连接与调试:将液位传感器、PLC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硬件设备进行连接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4.实验验证和性能优化: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3周):调研和文献阅读,了解液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第二阶段(2周):确定液位传感器的种类和合适的安装位置,对不同液位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3.第三阶段(3周):设计液位控制系统的硬件架构,包括液位传感器、PLC控制器、执行机构等。
4.第四阶段(4周):开发PLC控制程序,实现液体液位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5.第五阶段(2周):进行系统验证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6.第六阶段(2周):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完善系统功能。
基于PLC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d40e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9.png)
基于PLC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技术。
在众多的工业生产中,液压系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液压传动原理,通过电控技术,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准控制。
它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器,它具有高度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编程设计,以实现对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因此,结合PLC技术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PLC技术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PLC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策略,实现对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和工作效率。
研究意义:1. 改善传统的液压系统控制模式,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2. 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着重研究PLC技术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研究液压系统原理和电液比例控制技术2. 设计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3. 确定PLC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策略4. 设计PLC程序并进行调试实验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液压系统和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PLC技术在控制系统集成中的应用现状和实践方法。
2. 实验方法:采用实验方法验证PLC技术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的可行性,并优化控制策略,得到优秀的控制效果。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通过对PLC技术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预计可以实现对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精细控制,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存在的问题1. 液压传动原理复杂,结构繁琐,难以实现控制精度高的要求。
2. PLC编程过程繁琐,难度大。
3. 实验条件和测试数据量不足。
液位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液位控制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b999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d.png)
液位控制系统开题报告液位控制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液位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践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它通过监测和调节液体的液位,确保液体在设定的范围内保持稳定。
液位控制系统在许多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如化工工艺、石油炼制、食品加工等。
本文将探讨液位控制系统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液位控制系统原理液位控制系统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传感器监测液体的液位,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设定的目标值来调节执行机构,使液位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传感器是液位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常用的传感器包括浮子式液位传感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和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液体的液位,并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三、液位控制系统的应用液位控制系统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化工工艺中,液位控制系统能够确保反应器中的液位稳定,从而保证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液位控制系统可以监测油罐的液位,避免溢出和漏油等安全事故。
在食品加工行业中,液位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液体的流量和混合比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液位控制系统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液位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液体的特性和环境条件会对液位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其次,传感器的选择和校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努力改进传感器的性能,并开发新的控制算法和技术。
例如,利用先进的信号处理和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可以提高液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五、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位控制系统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首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将使液位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
其次,新材料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将提高液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此外,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使液位控制系统更加便捷和易于管理。
六、结论液位控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实践中。
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c4e508e518964bcf847c69.png)
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PLC的多种液体混合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专业机电技术教育学号指导教师姓名所学专业机电一体化职称高级实验师完成期限一、选题的目的意义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适应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产品生产正在向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向发展。
在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液体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而且也是其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由于这些行业中多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介质, 以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不适合人工现场操作。
另外, 生产要求该系统要具有混合精确、控制可靠等特点, 这也是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控制所难以实现的。
所以为了帮助相关行业, 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实现多种液体混合的自动控制, 从而达到液体混合的目的~液体混合自动配料势必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
多种液体混合搅拌用于灌装各种各样的瓶装饮料, 适用于大中型饮料生产厂家。
早期的灌装机械大多数采用容积泵式、蠕动泵式作为计量方式。
它具有效率高、功能强、加工质量高等特点~是当今世界的前沿课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罐装精度和稳定性难以保证、更换灌装规格困难等。
该液体混合系统采用基于PLC的控制系统来取代原来由单片机、继电器等构成的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对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自动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又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使用寿命和质量~减少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波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液体混合自动配料系统就此应运社会工业生产的需要而诞生了。
如何使PLC在饮料灌装中实现控制功能~在相关的研究文献报道中用PLC对灌装机进行控制的研究尚不多见~以致人们难以根据它的具体情况~正确选用参数进行系统控制~也就难以满足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的要求~本设计就是基于以上问题进行的一些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PLC在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
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379b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0.png)
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
它通过对输入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再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逻辑运算,最终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
PLC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探讨PLC控制系统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PLC控制系统的原理PLC控制系统的核心是PLC,它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和通信接口等组成。
PL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扫描循环实现的。
首先,PLC从输入模块读取输入信号,然后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逻辑运算,最后将结果通过输出模块发送给执行器,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PLC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其可编程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程序的修改和调整。
三、PLC控制系统的应用1. 工业生产线控制:PLC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线,如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生产等。
它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智能建筑控制:PLC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智能建筑中,实现对照明、空调、安防等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变化,并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自动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3. 交通信号控制:PLC控制系统在交通信号控制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检测和分析,PLC可以实现智能交通信号的控制,优化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四、PLC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1. 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PLC控制系统也趋向于网络化。
通过将PLC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 智能化:PLC控制系统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PLC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控制,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
3. 安全性: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PLC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智能仪表的液位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智能仪表的液位控制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4af9f2910ef12d2af9e7d0.png)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发展,跨学科的综合设计、高精尖的制造技术使它能更高速、更灵敏、更可靠、更便捷地获取被分析、检测、控制对象的全方位信息,而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应包括理解、推理、判断与分析等一系列功能,是数值、逻辑与知识结合分析的结果,智能化的标志是知识的表达与应用。
根据上述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智能仪器仪表的智能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智能仪器仪表的智能化程度表征着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目前的智能仪表还只是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初级智能化阶段,但在某些特殊的工艺及应用场合则对仪器仪表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智能化理论,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小波理论、混沌理论等已经具备潜在的应用基础,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必要也有能力结合具体的应用需要下大力气去开发更加高级智能化的仪器仪表技术。
(2)智能仪器仪表的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问题有待长期和持续的关注仪器仪表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是用户首要关心的问题,智能仪器仪表也不例外,随着智能仪表技术的不断拓展、新型的智能仪表也将陆续投放市场,这需要我们始终把握一个原则:每一项智能新技术的应用有待实践的检验,是否用户有信心和勇气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就需要在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技术的指标上进行并行开发,使智能仪器仪表在这三个指标上都满足用户的需求。
(3)智能仪器仪表的潜在功能应用有待最大化提高目前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应用尚未将智能仪器仪表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而更多的只是应用了其总体功能的半数左右或者更少,而这一应用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忽略了诸如现场总线等的技术优势,这需要仪器仪表厂商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长期合作,以短期投资促长期效益,通过建立“智能仪表+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强化架构,确立更加优化的投资观念,达成和谐共赢的更高目标。
(4)继续加大国内智能仪器仪表的开发投入与使用智能仪表技术及应用还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成熟发展期,而对于国内智能仪表技术及产品开发已经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种局面召唤着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共同探讨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问题,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担负仪器仪表产业的历史使命,在日益优厚的国家及政府扶持政策下,坚持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并且继续加大国内智能仪器仪表的开发投入,使我国智能仪器仪表技术得到质的提升,使智能仪器仪表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以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5779012c281e53a5802ff33.png)
毕业设计 (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1、文献综述“过程控制”是一门与工业生产过程联系十分密切的科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过程控制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它不仅在传统工业改造中,起到了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正在成为新建的规模大,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位变量是一个常见而广泛的过程参数之一。
液位控制装置具有非线性、滞后、耦合等特点,难以对其进行精确控制.在众多的控制算法中,模糊控制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之一。
但在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存在大量繁琐的工作,如控制器结构的确定,隶属函数的选取、各种规则的获取,参数的调整等.本文利用PID模糊控制。
信号处理是过程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入21世纪之后,社会进入数字化的时代,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正是这场数字化革命的核心。
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专用或通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通过数字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相比数字信号处理具有精确,灵活,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和易于大规模集成等特点。
目前,集成电路的设计由于电流模式电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获得了新的生长点,模拟VLSI的最新进展使得开发和实现电流模式信号处理成为可能.电流模式技术和方法对于诸如放大器、变换器、A/D和D/A、采样数据和连续时间滤波器、自校正系统,编程系统、ANN(人工神经网络)和神经计算机等许多问题提供了最有吸引力的途径,并将对微电子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AI,控制与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信号的获取需要传感器,适用于测液位的传感器有很多种,主要有热敏电阻传感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电感式液位传感器等。
它们各有特点,可根据液面特性选择。
模拟量输入通道因检测系统本身的特点、实际应用的要求等因素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开题报告 液位控制系统
![开题报告 液位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d14336caf1ffc4ffe47ac36.png)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基于S7-300的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系别: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自0x0x班学生姓名: x x x指导教师:x x x 副教授2010年1月15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基于S7-300的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一、主要技术指标1.控制算法选择;2.上位机组态程序的设计;3.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二、工作思路1、工作原理本液位控制系统设计要实现用S7-300 PLC作为控制器,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同时由变送器和四个液位检测开关收集液位信号反馈给PLC来进行进一步控制,从而实现使液位保持在设定值附近的自动控制系统。
控制流程如下图1所示。
其中A/D转换、PLC调节、D/A转换等运算都是在PLC内部执行,同时为上位机提供可用的数据,用以显示。
上位机也可对相应的地址进行赋值,来设定相关参数。
图1 液位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图2 液位控制系统2、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以S7-300 作为控制器,西门子公司的变频器MM 420作为执行器,并利用它的顺序控制功能,输出7个可设定的固定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进水流量达到控制水位的目的。
其中,液位信号由液位变送器LT和水位检测开关传送给PLC,作为控制依据,并由PLC向变频器输出3个开关量信号。
水位检测信号的安置如图3所示,一共设置4个水位检测开关,检测方式为有水时闭合。
除了上、下限位之外,开关1、2的作用是将水位划分为3个状态,状态Ⅰ为水位偏高,Ⅱ为适中,Ⅲ为偏低。
控制要求和策略:1)上限位:点亮上限位报警指示灯,开关输出组合为001(0Hz)。
2)下限位:点亮下限位报警指示灯,开关输出组合为111(50Hz)。
3)状态Ⅰ:延时若干时间后若依然为状态Ⅰ,则开关输出组合减1,使MM420的输出频率下调一个级别,直至水位进入状态Ⅱ,或者开关输出组合为001(0Hz)。
4)状态Ⅱ:输出不变。
5)状态Ⅲ:延时若干时间后若依然为状态Ⅲ,则开关输出组合加1,使MM420的输出频率上调一个级别,直至水位进入状态Ⅱ,或者开关输出组合为111(50Hz)。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b7ec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4.png)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探讨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的控制。
PLC的核心是其程序,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逻辑。
PLC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易于维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三、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1. 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与生产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求,明确所需的控制功能和性能指标。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
2. 硬件选型与布局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模块的确定,进行PLC硬件的选型和布局。
选择适合的PLC型号和数量,并合理安排其在生产现场的布局,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选择适合的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外部设备,以满足控制系统的需求。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在硬件选型和布局完成后,进行PLC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根据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编写相应的程序逻辑,并进行逐步调试和优化。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系统测试与验收完成程序设计和调试后,进行系统测试与验收。
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需求。
同时,与生产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控制系统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
四、新的设计方法基于以上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即基于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设计。
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往往是针对特定的生产过程进行设计,导致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较差。
胡露开题报告
![胡露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a2a164f5335a8102d2208a.png)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组态软件在PLC液位控制系统中的运用题目类别:毕业设计学院(系):电信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 10701学生姓名:胡露指导教师:吴凌云开题报告日期:2011年3月10日组态软件在PLC液位控制系统中的运用学生:胡露自动化 10701指导教师:吴凌云长江大学电信学院一、题目来源来源于实验室建设二、实验目的目的是运用组态软件与PLC联机来实现过程控制,随着大学教学改革进一步的深入和大学本科课程建设的逐步完善,实验建设也显得尤其重要。
学生除了要学好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注重于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一个问题总是可以有多种方法来解决的,但怎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做出最佳的方案选择。
鉴于这种情况,利用学校已有的实验设施,进行二次开发,既能有效的锻炼自己的开发能力,又能够为实验室提供教学环境,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监控组态软件与PLC入门》,人民邮电出版社,严盈富。
[2]《西门子S7-200系列PLC应用与开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戴仙金。
[3]《S7-200PLC编程原理与工程实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李辉[4]S7-200中文系统手册(吴凌云老师提供)。
四、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主要研究内容:组态软件与PLC的联机,并将其运用到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中。
关键问题:在PLC中实现PID算法。
解决思路:简单控制系统(单回路控制系统)是指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测量变送器、一个调节器和一个执行器(调剂阀)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
在工业实践中,一般情况下都能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但当对象的容量滞后较大,负载,干扰变化剧烈时,或工艺对产品质量有更高要求时,一般采用串级控制系统。
副回路的存在,不仅改善了对象的部分特性,使系统的工作频率提高,加快了调节过程,而且对二次扰动具有较强的克服能力,对一次扰动也有一定的克服能力,同时提高了克服一次扰动的能力和对回路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测控1101
学生姓名:吴志祥
指导教师:姚青梅
职称:讲师
2014 年 11 月 27 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题来源生产实践是否实做□
成果形式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内容(可另附页)
见附页
指导教师意见(课题难度是否适中、工作量是否饱满、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工作条件是否具备等)
课题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进度安排较合理,具备工作条件。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专家组及学院意见(选题是否适宜、各项内容是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要求、整改意见等)
专家组成员签字:教学院长(签
章):
年月日
附页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背景意义:
人们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经常会涉及到水箱液位控制的问题,例如锅炉,食品加工,居民生活用水,污水处理等,在这个过程中仅仅靠人工来调节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解决人工控制的控制准度低、控制速度慢、灵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从而我们现在就引入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
在自动化控制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控制参数就是液位。
一个系统的液位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了工业生产的安全与否、生产效率的高低、能源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随着现在工业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自动化控制已经也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控制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又引入了可编程逻辑控制既PLC。
引入PLC使控制方式更加的集中、有效、更加的及时。
液位控制系统它使我们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变化。
它使在控制中更加的安全,节约了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时间。
2. 研究的目的:
熟悉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PLC硬件及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
同时,掌握电气控制系统一般设计过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液位控制系统
2. 实验初步方案:采用的是水箱液位的PID调节,有两级水箱,如果控制一个水箱是单回路反馈PID控制。
单回路系统是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PID调节来保持参数的很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两个水箱的液位通过串级反馈回路来控制。
3.需要注意的是打开水箱的出水阀至适当的位置。
系统通过PLC控制液位的高度,实现的方法是,通过液位传感器把检测到的信号变成相应的电信号传到PLC模拟输入通道中,由PLC经过PID算法计算得出的输出信号,经过信号处理输出到执行器电动调节阀中控制阀门的开度,使得液位达到指定的高度,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输出的信号和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成正比,反之控制
器参数选择不合适,则会使得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PID参数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要很好的去整定,系统可以设定比例积分微分的参数,观察积分的效果,使用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进行试验,将他们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3个环节分别的作用。
系统的控制图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控制图
其中SV给定信号,由用户通过计算机设定,PV为控制变量,它们的差是PID调节器的输入偏差信号,经过PLC的PID运算后输出,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经过PLC的D/A转换成4-20ma的模拟电信号后输出到电动调节阀中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水的流量,使得水箱的液位保持设定值。
水箱的液位经过压力变送器检测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输入到PLC的输入接口,再经过A/D转换成控制量PV,给定值SV与控制量PV经过PLC的CPU的检查运算成了偏差信号e,又输入到PID调节器中,又开始了新的调节,所以系统能实时调节水箱的液位。
三、具体实施的计划时间安排如下: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 吴秋峰.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赖寿宏.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 席裕庚.预测控制.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3
[5] 舒迪前.预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 廖常初.S7-300/400 PLC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 侯志林.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 钟肇燊、冯太合、陈宇驹.西门子S7-300系列PLC及应用软件STEP7,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9] 薛定宇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语言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0] 王万良.自动控制原理. 科学出版社,2001
[11] 张聚才,张宝江.PLC硬件应用的注意事项.电工技术,1998,212(8):16-19 [12] S7-300/400系统和标准功能参考手册
[13] 赵卫东、辛宏、王元、刘和平.PLC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仪器仪表学报, 2001,22(4):470-472
[14] WinCC手册 [15] 周万珍、高鸿斌.PLC分析与设计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5] 陈元杰,汪洋,苏宏业,褚健。
串级控制的PID参数自整定算法,控制与决策,1996,11(5):580-583
[16] Yeager Brent.How to troubleshoot your electronic scale[J].Powder and Bulk Engineering.1995.
[17] Behzad Razavi.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M].20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