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巧记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 学法指导
高考口诀记忆条约
![高考口诀记忆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0555cd1c227916888486d797.png)
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几种记忆方法一、鸦片战争1、中英《南京条约》采用歌诀记忆:五口通商割香港,二千一百万元量。
口岸设置领事馆,英商关税要协商。
注:割香港是指割香港岛,协商关税是指协商关税税率。
2、中英《南京条约》附件采用数字式概括记忆:“二权一待遇”。
即领事裁判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3、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取得新特权采用歌诀记忆:兵船出入通商岸,建立教堂开医院。
建坟传教清保护,列强侵华新鼓舞。
注:前一句是指美国取得的新特权,后一句是法国取得的新特权。
“清”指清政府。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天津条约》采用数字式概括记忆:“二项赔款,二条船,四种人,十口通商口岸”。
即赔偿英国商费和英法军费;外国军舰和商船;外国公使、商人、游人和传教士;汉口、九江等十个通商口岸。
(具体内容略)2、《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采用组合记忆法(就是将相对孤立的人名、地名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字重新组成一句话,形成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记忆):“汉九南头镇,烟台淡州营”即汉口、九江、南京、汕头、镇江、烟台、台湾、淡水、琼州、营口。
3、《北京条约》采用数字概括记忆:“华工出国八九天”“华工出国”指准许华工出国。
“八”是指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九”是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天”即天津,是指《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和增开天津为商埠。
4、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采用歌诀记忆:外岭南,龙江北,割地六十在《瑷珲》。
乌苏东,库页岛,《北京》四十领土搞。
四十四,《北京》《勘》,巴尔喀什东与南。
西北部,《改定》五,强行割占七万土。
注:“五”是指五个勘界议定书,其他数字为割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三、甲午战争中日《马关条约》采用歌诀记忆:辽台澎湖被割让,赔偿白银二亿两。
开放重沙和苏杭,允许日本开工厂。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采用谐音记忆;“外商前进宾馆”“外”指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巧记口诀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巧记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b5f58ec0975f46527d3e1ce.png)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不平等条约工作心得 2009-08-03 10:49 阅读78 评论0字号:大中小据统计,从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定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起,西方列强在1842~1919年间共迫使中国签定了709个不平等条约,其中英国163个,日本153个,沙俄104个,法国73个,德国47个,美国41个,比利时26个,葡萄牙13个,意大利7个,荷兰5个,奥匈帝国5个,西班牙4个,其他国家68个。
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内容却只有一个——侵犯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领土和财富,反映出当时中国处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际地位。
据统计,从1689~1949年,中国共与外国签定了约1182件左右的书面形式外交文件,其中除正式的条约、和约、界约和协定外,还有所谓的:①“专条”:如中日关于台湾“生番”的《北京专条》;②“合同”,大多数是为解决铁路借款、合办铁路及其他经济事务的,如1898年中美订立的《粤汉铁路借款合同》等;③“章程”,如1843年中英签定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④附约(附件):如中日1905年签署的《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及附约》等;⑤证明书。
如中国秘鲁废除苛例证明书等;⑥“租约”,如1898年的《中俄旅大租地条约》、《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等。
这些形式各异的条约及外交文件基本是都是不平等的。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和利益。
这些特权和利益包括:一、驻军权:根据1901年《辛丑条约》第9款的规定,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享有驻兵的特权。
该条款称:“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
今诸国驻守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
”二、内河航行权:帝国主义国家的船只不仅可以在中国领海任意往来,而且可以在中国内河自由航行,如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第10款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具可通商”。
你猜我猜: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些不平等条约,这些就是你要的知识点
![你猜我猜: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些不平等条约,这些就是你要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db06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3.png)
你猜我猜: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些不平等条约,这些就是你要的知识点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是指那些在近代中国与外国列强签订的具有不平等性质的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受到严重侵犯,丧失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参考内容。
1.《南京条约》(1842年):作为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了这个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付巨额赔款,并对英国人在华特权地位进行了确立。
2.《天津条约》(1856年):签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政府被迫签署。
条约规定中国对外商开放更多通商口岸,承认英法两国在华特权,赔偿巨额赔款,并将中国领土香港岛的割让扩大到九龙半岛。
3.《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于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清朝政府被迫签署。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予日本,赔偿巨额赔款,并将中国对外通商关税自主权削弱。
4.《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朝政府被迫签署。
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巨额赔款,并将北京等地开放给八国联军成员国的驻军,丧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
5.《辛丑和约》(1901年):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朝政府被迫签署。
和约规定中国赔款,并将外国使馆掌握的管辖权扩大到中国内地,给外国使馆和驻军以更大权力。
6.《九国公约》(1922年):签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会议上。
条约规定中国重新承认前述不平等条约,并丧失了对外交和安全事务的主权。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参考内容。
这些条约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严重侵犯,并导致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和反侵略斗争的导火索,激发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的追求。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记忆方法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记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6df6e5360cba1aa811da48.png)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记忆方法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记忆方法—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记忆方法—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的记忆方法—“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24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
![2024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f32e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png)
2024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一个注重对外关系的国家。
特别是近现代中国,根据这段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变革,对外关系显得更加重要。
以下是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对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知识点的总结。
1.不平等条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在列强的压迫下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例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等。
这些条约使得中国丧失了主权和领土,并被迫开放多个港口和承认列强的势力范围。
2.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国与日本进行了一场由于对朝鲜独立引发的战争。
中国以惨败告终,签署了辛丑条约,使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
3.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一次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这次革命为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思想和政治结构,并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
4.五四运动:1919年,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在北京发动了一次反对《凡尔赛和约》的示威活动。
这场运动在中国引起了一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潮流,对中国后来的对外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5.国共合作: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产党逐渐在中国社会中崭露头角。
1949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了新中国。
6.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
这场战争被誉为二战东方战场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7.中美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
正式建交后,两国之间开始了一系列的合作和交流,包括贸易、文化、科技等领域。
8.港澳回归:1997年,英国将香港回归给中国,结束了近150年的殖民统治。
1999年,葡萄牙将澳门回归给中国。
这两次回归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的一次重要转折。
9."一带一路"倡议:2024年,中国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
高一历史辛丑条约知识点
![高一历史辛丑条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3a466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8.png)
高一历史辛丑条约知识点辛丑条约是指1895年《辛丑和约》(又称《马关条约》)的简称,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不平等条约。
下面将就高一历史辛丑条约的知识点进行论述。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清朝由于内外交困,国力日渐衰落。
在这种背景下,1894年至1895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清朝无法与日本相抗衡。
因此,1895年1月,辛丑条约在日本驻中国的大使馆中签订,条约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二、割让领土辛丑条约是一份频繁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
根据条约的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对国土完整的严重侵犯。
三、支付赔款除了割让领土,辛丑条约还规定中国支付给日本巨额赔款。
中国需要支付给日本2.6亿两白银的赔款,给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四、开放通商口岸辛丑条约还规定了中国需要开放一些通商口岸给外国。
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扩大了外国势力在中国的影响。
五、开放沿海城市辛丑条约还规定,中国需要开放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给外国。
这一规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屈辱感,也加速了中国社会的不满情绪。
六、不平等条约的启示辛丑条约是中国被迫签署的一份不平等条约,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事件启示我们要重视国家的强盛,要努力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实力,以免被他人欺凌和剥削。
七、著名抵制运动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抵制运动。
这些运动包括了学生运动、商人罢市等,人们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对不平等条约的抗议。
这些运动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
八、倡导民族振兴辛丑条约的签订让中国人民深感屈辱,这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民族振兴的渴望。
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有志于振兴中华民族的思想家和爱国志士,他们为中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九、国际关系的重要案例辛丑条约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案例之一,也为后来的中国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辛丑条约之后积极探索新的外交途径,寻求恢复国家的尊严和权益。
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
![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fecdd078a0116c175e0e4809.png)
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可记作“两口(子)分工”。
“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两亿两;“口”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分”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工”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辛丑条约》内容可记作“兵民禁赌”。
“兵”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4.5亿两。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
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
《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
“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
“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北京条约》内容可记作“天天赔酒(九)”。
第一个“天”指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第二个“天”指增开天津为商埠;“赔”指增加了大量赔款;“酒(九)”指割九龙公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辛丑条约》有赔款,东交民巷划使馆。
大沽、北京、山海关,反帝组织已及官。
改设外务洋人欢,修订商约至此完。
“《辛丑条约》有赔款”是指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东交民巷划使馆”是指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街”,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大沽、北京、山海关”是指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反帝组织已及官”是指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历史条约中考知识点归纳
![历史条约中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efedd1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c.png)
历史条约中考知识点归纳历史条约是历史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标志着不同历史时期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也是国家间权力平衡和利益交换的体现。
以下是对历史条约中考知识点的归纳:1. 南京条约:1842年,清朝与英国签订,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款等。
2. 马关条约:1895年,清朝与日本签订,结束了甲午战争。
条约内容包括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 辛丑条约:1901年,清朝与八国联军签订,结束了义和团运动。
条约内容包括赔款、割地、开放口岸等,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
4. 凡尔赛条约: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
条约内容包括对德国的严厉制裁,包括领土割让、赔款、军事限制等。
5. 九国公约:1922年,由美国发起,九国代表签署,旨在维护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国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6. 慕尼黑协定: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订,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被认为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7. 雅尔塔协定: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领导人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协议,涉及战后欧洲的重建和国际秩序的安排。
8. 朝鲜停战协定: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朝鲜和中国与联合国军签订,结束了长达三年的战争。
9. 日内瓦公约:1864年首次签订,后经过多次修订,是关于战争法规和战俘待遇的国际条约,对国际人道法有重要影响。
10. 联合国宪章: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通过,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结构,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法律文件。
结束语:历史条约作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条约的学习和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利益、国际法以及和平与战争的复杂性。
速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速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7b839a0e844769eae009ed56.png)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1842)(1843)(1844)(1844)2.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58)(1860)(1858)(1860)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895)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901)5.日本侵华战争:《二十一条》(“五九国耻”).《何梅协定》.《淞沪停战协定》注意:1.割地:英国:《南京条约》:香港岛。
《北京条约》:九龙司。
俄国:《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东北100万平方公里。
《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西北50多万平方公里。
日本:《马关条约》:台湾.澎湖列岛。
2.赔款:《南京条约》:2100万元。
《天津条约》:600万两。
《北京条约》:增至1800万两。
《马关条约》:2亿两(实际为2.3亿)。
《辛丑条约》:4.5亿两(本息合计9.8亿)。
3.口岸:《南京条约》:长江口——洙江口的沿海(5个)。
《天津条约》:整个沿海地区.深入长江中游(汉口).台湾也有两个。
《北京条约》:天津。
《马关条约》:深入长江上游(重庆)。
都有割地.赔款.口岸的条约:《南》.《北》.《马》4.宗教:《望厦条约》:在通商口岸建教堂。
《黄埔条约》: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天津条约》:在内地自由传教。
5.关税:《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6. 司法:《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1843—1943,整整100年)不平等条约主要有:一、★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0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巧记口诀为:五亿(议)港元——五口通商、议定关税、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
广福宁夏(厦)上——傻瓜广福到内陆省区宁夏去上海。
中国三大不平等条约手抄笔记
![中国三大不平等条约手抄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80c562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4.png)
中国三大不平等条约手抄笔记一、《南京条约》1842年,清政府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与英国政府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人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二、《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中国清朝政府被迫派遣李鸿章、李经方等人前往日本,与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代表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
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辛丑条约》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开展,致使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决定组织联军再次侵入中国,当年8月,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以及一班亲信大臣逃亡西安,后来我们又把这一年称作“庚子国难”。
历史上不平等条约简记口诀
![历史上不平等条约简记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634e1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4.png)
历史上不平等条约简记口诀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咱们从小学到高中,历史课上肯定都接触过那些让人气愤又无奈的不平等条约。
为了方便记住这些,我给大家总结了个简记口诀,咱们一起来瞅瞅。
“南京马关辛丑约,个个都是大灾祸。
”先说,这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 年,那时候的中国还在沉睡之中,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就打破了我们的宁静。
那时候我去参观一个历史展览,看到了一幅描绘当时场景的画,画面上英国人趾高气扬,清朝官员则一脸的无奈和惶恐。
那画里英国人的眼神,充满了贪婪和得意,仿佛在说:“你们中国不行啦,得听我们的!”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银元,还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这就好比我们家里的好东西被人强行抢走了,还得给人家开门让他们随便进来拿东西。
接着是。
1895 年,甲午战争咱们打输了,小日本可嚣张了。
当时的清朝政府那叫一个软弱无能。
我记得有一次看纪录片,里面讲到签订的时候,清朝的代表李鸿章在谈判桌上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真让人又气又恨。
这个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 2 亿两白银。
这简直就是把咱们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送给别人啊!再说说。
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逼着咱们签了这个超级不平等的条约。
那时候的中国简直就是陷入了深渊。
有一回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老书,里面描述了当时的惨状,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被列强瓜分。
规定赔款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 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这简直就是把中国按在地上使劲儿地欺负。
“南京马关辛丑约,个个都是大灾祸。
”记住这个口诀,咱们可不能忘记历史上这些耻辱的时刻。
咱们得努力学习,让国家越来越强大,再也不让别人欺负咱们!总之,这些不平等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伤痛,我们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近代不平等条约总结
![近代不平等条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ba752accbff121dd36832e.png)
一、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58)(1860)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895)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901)注意:1、割地:英国:《南京条约》:香港岛。
《北京条约》:九龙司。
日本:《马关条约》:台湾、澎湖列岛。
2、赔款:《南京条约》:2100万元。
《天津条约》:600万两。
《北京条约》:增至800万两。
《马关条约》:2亿两(实际为2.3亿)。
《辛丑条约》:4.5亿两(本息合计9.8亿)。
3、口岸:《南京条约》:长江口——洙江口的沿海(5个)。
《天津条约》:整个沿海地区、深入长江中游(汉口)、台湾也有两个。
《北京条约》:天津。
《马关条约》:深入长江上游(重庆)。
都有割地、赔款、口岸的条约:《南》、《北》、《马》4、宗教: 《天津条约》:在内地自由传教。
5、关税:《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6、司法:《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1843—1943,整整100年)二、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几种记忆方法(一)、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采用歌诀记忆:五口通商割香港,二千一百万元量。
口岸设置领事馆,英商关税要协商。
注:割香港是指割香港岛,协商关税是指协商关税税率。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天津条约》采用数字式概括记忆:“二项赔款,二条船,四种人,十口通商口岸”。
即赔偿英国商费和英法军费;外国军舰和商船;外国公使、商人、游人和传教士;汉口、九江等十个通商口岸。
(具体内容略)2、《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采用组合记忆法(就是将相对孤立的人名、地名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字重新组成一句话,形成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记忆):“汉九南头镇,烟台淡州营”即汉口、九江、南京、汕头、镇江、烟台、台湾、淡水、琼州、营口。
3、《北京条约》采用数字概括记忆:“华工出国八九天”“华工出国”指准许华工出国。
“八”是指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高中历史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学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477154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4.png)
word
巧记近代不平等条约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某某条约》、《某某条约》、《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
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
《某某条约》:内容可记作“五亿(议)港元”。
“五”指开放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某某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某某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
“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开”指增开某某、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条约》:内容可记作“天天赔酒(九)”。
第一个“天”指清政府承认《某某条约》继续有效;第二个“天”指增开某某为商埠:“赔”指增加了大量赔款:“酒(九)”指割九龙公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马关条约》:内容可记作“两口(子)分工”。
“两”指赔款给日本某某两亿两:“口”指开放沙市、某某、某某、某某为通商口岸:“分”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某某、澎湖列岛给日本:“工”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辛丑条约》:内容可记作“兵民禁赌”。
“兵”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某某4.5亿两。
1 / 1。
口诀当头记忆不愁——以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为例
![口诀当头记忆不愁——以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c4c79e50975f46527d3e1e7.png)
茧 %
这道题实 际在考《 辛丑条约》 的内容 : 拆 除北京至大沽的炮 台,准许各 国派兵驻守北 京至 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故 日 本可以在此 驻军 。答案选B 。 中国近代史上的条约不仅 内容、时间相 对集 中,而且内容相似性较高 ,单纯机械记 忆, 一来记不住 , 二来容易忘记 , 如能掌握一 些 口诀 , 甚至 咒语 , 助 于更加 牢 固地记 忆 这 有 些知识。这些 口 ,也许能给同学们插上记 诀 忆 的翅膀 :
五个 城市 , 取字 头 抽
想杜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的名句 :安 “ 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风雨不 动安如山!广厦即大房子 , 即享福 ,宁上” ” 福 “ 谐音为“ 您享 ”整个 的意思 就是 , , 住大 房子 这 种享福的好事 由您来享 。
勰
“ 北京” “ 、天津” 交叉相关《 天津条 例题 13 年7 97 月7日,驻 华 北 1 约》 15 年) 3 (8 8 规定“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匕 、 京 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日 条约》16 ̄) (80 规定“ 开放天津为商埠”显然易 , 本在 华 北地 区驻 军始 于 ( ) 见, 进驻北京问题是《 天津条约》 的规定 , 开放天 A .甲午 中 日战 争之后 津问题是 匕 京条约》 的规定, 交叉相关。 B 八 国联 军侵 华 战争之 后 . “ 天堂牌杀虫剂” 《 马关条约》19 (85 c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 年) 开放 的 四个 通商 口岸为 “ 苏州 、 杭州 、 沙 D .九 一八 事 变之后
如何复习中国近代前期的不平等条约
![如何复习中国近代前期的不平等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9ff5af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a.png)
如何复习中国近代前期的不平等条约
龚圣贤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
【年(卷),期】2005(000)01M
【摘要】中国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涉及到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许多章节,内容较
为广泛,学生在复习时感到较难,前后知识点容易混淆。
如何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这些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
【总页数】6页(P42-47)
【作者】龚圣贤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226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中国近代第一组不平等条约与国际惯例 [J], 黄建江
2.顾维钧关于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认识——以其博士论文为中心 [J], 唐金权
3.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多角度思维训练 [J], 童文山
4.对中国近代史前期单元复习的一些看法 [J], 李俊松
5.思维导图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的运用探究--以《中国近代史前期(1840-1919)》为例 [J], 许立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至第六单元重点知识的速记口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至第六单元重点知识的速记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f3a659d8d15abe23482f4d23.png)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一)1、轻松记住清朝皇帝的年号口诀:“顺康雍乾嘉道咸,同治光绪宣统..............三” 。
2、记忆中国近代四次侵华条约内容(1)《南京条约》及附件条约内容:割.(香港岛)开.(通商口岸)皮.(赔款)鞋.(协商关税)。
商口岸:“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先”。
附件内容:领事...(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事裁判权)租房..(租赁土地房屋)最实惠(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956年《天津条约》内容:公.使进京;增开.通商口.岸;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文.化侵略);外国军.舰及商船长江口岸航行(武力);赔.偿英法白银。
(钱)。
记忆:天津“外公”“开口”,要“文”要“武”有要“钱”。
十口通商:“镇南..有一位九.老汉.,口.中叼着云(营)烟.,还有人打扇.(汕),喝了二碗.(湾)琼州..酒,还说有点淡.(淡)”。
说明:①镇江②南京③九江④汉口⑤营口⑥烟台⑦汕头⑧台湾⑨琼州⑩淡水◆ 1960年《北京条约》内容:《天.津条约》有效;增天.津商埠;割九.龙司给英;许华工出国....;赔.偿白银。
记忆:北京华工..陪.(赔)酒.(九)”。
..出国,天天(3)1895《马关条约》内容:一厂(通商口岸设厂)、二亿(赔款)、三岛(辽澎台)、四口(开放四口岸)。
通商口岸:苏杭(牌)杀(沙市)虫(重庆)(剂)。
情景记忆:马(马关)老板95年投资2.亿开厂...,产品远销辽澎台...。
..牌杀虫剂...,生产苏杭(4)1901年《辛丑条约》口诀:赔款本息(钱);禁止反帝(进);武装驻军(兵);使馆设立(馆)。
记忆:“前.(钱)进宾..(兵)馆.出新丑(辛丑)”。
2.中国各阶层反抗(1)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
记忆:洪秀全虽武艺(51)高强,但不知鹿死(64)谁手?纲领:太平天国领导人有“天资..”。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2)中华民国时间推算:七·七事变发生在中华民国何年?(1937—1912+1=26)。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高效记忆方法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高效记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2d0fe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3.png)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高效记忆方法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突出表现,它们对中国近代史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高考常考的重点。
但这些条约的内容易混难记,更易遗忘。
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
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名称的记忆。
方法1: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
方法2: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
二、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
方法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
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三、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巧记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学法指导
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突出表现,它们对中国近代史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高考常考的重点。
但这些条约的内容易混难记,更易遗忘。
为此,笔者在实践中采用缩记法、字头法、谐音法、排比法等方法多管齐下,生动形象,好记难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名称的记忆。
方法1,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
方法2,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
二、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
方法 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三、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
方法 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四、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1)中国割让台湾及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辽、台、澎)、赔款(军费2亿两)、开口岸(沙、重、苏、杭)、设厂免税(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
五、1901年清政府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
(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5)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6)修订商约。
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赔款、划界、拆炮兵、惩官民、改总理、修商约”。
方法 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修使馆赔炮兵,改总理惩官民”。
解释:“修”──修订商约;“使馆”──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赔”──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炮兵”──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惩官民”──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六、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
主要内容:第一号共四条,要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并加以扩大。
第二号共七条,要求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
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延长至99年。
第三号共两条,要求把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中国不得自行处理。
第四号一条,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割让给他国。
第五号共七条,要求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
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内东顾问焊警械、舅舅不让借钢铁”。
解释:“内东”──承认日本在内蒙东部、东北南部的特权,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顾问”──聘日本人为军、政、财顾问;“焊警械”──中日合办汉(焊)冶萍公司、警政及军械厂;“不让借”──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租借或割让他国;“舅舅钢铁”──“舅舅”谐“99年”,“钢”谐“港”,“铁”指“铁路”,即日本延长两港口(旅顺、大连)两铁路(安奉、南满)的租期为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