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电信业务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洞见研报】研报速读:中国信通院——增值电信业对经济社会影响研究报告(2022年)【洞见研报DJya

洞见趋势研判未来微信关注公众号免费领取百篇报告增值电信业对经济社会影响研究报告(2022年)2022年7月研报速读【中国信通院】APP (安卓&IOS)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增值电信业是信息通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电商等领域的迅速发展,行业的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取得巨大突破,资本市场投融资事件活跃,增值电信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该报告从政策、市场规模和收入增长、重点业务发展等角度详细剖析了增值电信业的发展。
01增值电信业政策向好发布时间文件名称主要内容和意义2021年11月《“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行动指引2021年7月《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促进增值电信业与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2020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做好增值电信业务开放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开放相关增值电信业务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02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04各类资本投资踊跃➢民营资本在行业投融资领域占主导,占比95.22%➢行业投融资活跃度较高,持证企业中926家在国内上市➢行业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商投资电信企业809家,同比增长104.8%美国或中国香港上市100家新三板上市631家A 股上市295家03市场总体收入稳步增加➢2021年,全国增值电信业务收入增长833.41%,同比增长13.18%➢其中,23家企业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合计收入占增值电信业务总收入超50%75.11%11.29%7.11%2.31%1.61%2.57%2021年各业务收入在业务总收入中占比(%)信息服务业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其他业务05重点业务内生动力强劲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12-2021年全国增值电信业务持证数量(家)20%25.69%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2021年底共有企业6657家,同比增长43.07%云计算业务成为主要增长点2021年底共有持证企业3871家,业务收入1188.76亿元,同比增长55.24%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国内多方通信业务市场主体加快布局2021年底共有企业2259家,同比增长73.90%支撑消费渠道向线上转型2021年线上零售额占零售总额29.69%市场主体数量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底共有企业35885家,同比增长51.95%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处理业务(电商业务)信息服务业务数量在行业中最庞大2021年底共有企业77251家,同比增长29.40%。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正式启动答记者问

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正式启动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10.23•【分类】问答正文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正式启动答记者问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座谈会,正式启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解答如下:一、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的背景是什么?答: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电信业对外开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扩大电信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放宽电信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电信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为电信业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化电信领域国际务实合作等需要出发,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商相关部门于2024年4月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
根据该通告,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试点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专家评估论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正式开展试点。
此次试点的启动,是对扩大电信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探索,充分展示了我国电信业通过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巩固外资在华发展信心、与全球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态度与决心。
二、目前,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成效如何?答: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电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稳步扩大电信业务开放范围。
加入WTO时承诺开放10项增值电信业务中的4项,现已主动拓宽开放至8项,并取消了其中4项的外资股比限制,推动开放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不断拓展开放地域范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21年第1号)-工信部信管函〔2021〕7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21年第1号)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21年第1号)工信部信管函〔2021〕7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20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情况(一)推动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在老年人生活聚集区保留一定比例的线下营业厅,面向老年人保留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服务模式,增设方便快捷的“一键进入”老年人客服人工专席。
组织开展互联网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推动首批115个公共服务类网站和43个手机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和服务。
(二)推动提升5G服务水平。
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提升5G服务质量的通知》,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在5G服务过程中,健全“四个提醒”机制,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严守“四条营销红线”,切实维护用户权益,统一渠道宣传口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各电信企业积极落实相关要求,不断提升5G服务水平。
(三)扎实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圆满完成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0年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通信保障工作。
组织开展台风、雨雪冰冻等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通信保障工作,及时抢修恢复受损通信设施,有力保障救灾指挥通信畅通,共出动应急通信保障人员近5.3万人次、保障车辆1.6万台次,抢修恢复基站2.8万个,发送各类短信息9578万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1年第4号——2011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1年第4号——2011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情况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文号】工信部电管函[2011]511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1年第4号工信部电管函[2011]511号)为推进电信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11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电信服务基本情况(一)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能力稳步增强。
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2.4亿户,较上季度增长2.5%;3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用户突破1亿户,其中TD-SCDMA用户超过400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亿户,较上季度增长7.1%。
全国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行正常,网络接通率超过97%,通信质量和服务质量主要指标符合电信服务规范的要求。
(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通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与行风建设“服务社会、和谐发展”主题紧密结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质量,通信服务热点问题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二是通信行业及时投入秋汛、山洪、地震等抢险救灾行动,组织应急通信保障80次,累计出动抢修人员5.7万人次、抢修车辆近1万台次、动用汽(柴)油发电机2.1万台次,圆满完成各地抢险救灾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三是通信“村村通”工程有序推进,三季度,全国新增5121个自然村开通电话、7299个行政村开通宽带,全国自然村通电话比例达到94.4%,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81.3%,移动网络已覆盖到我国南沙群岛和东端的黑瞎子岛。
(三)新业务快速发展,新应用加快普及。
各基础电信企业加强新业务基地建设,移动增值新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全国手机阅读用户较上季度增长50%以上,总数超过9000万户,手机应用程序商店注册用户较上季度增长近50%,总数达到1.5亿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的通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的通告【法规类别】电信【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日期】2015【实施日期】2016.03.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的通告(2015年)为适应电信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进一步推进电信业改革开放,促进电信业务繁荣健康发展,扩大信息消费,规范市场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保障用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我部对《电信业务分类目录》重新进行了调整。
现发布《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附件: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目录A.基础电信业务A1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A11固定通信业务A11-1固定网本地通信业务A11-2固定网国内长途通信业务A11-3固定网国际长途通信业务A11-4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A12 蜂窝移动通信业务A12-1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A12-2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A12-3 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A13 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A13-2卫星固定通信业务A14 第一类数据通信业务A14-1互联网国际数据传送业务A14-2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A14-3互联网本地数据传送业务A14-4国际数据通信业务A15 IP电话业务A15-1国内IP电话业务A15-2国际IP电话业务A2 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A21集群通信业务A21-1数字集群通信业务A22无线寻呼业务A23第二类卫星通信业务A23-1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A23-2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A24第二类数据通信业务A24-1固定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A25网络接入设施服务业务A25-1无线接入设施服务业务A25-2有线接入设施服务业务A25-3用户驻地网业务A26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A27网络托管业务B.增值电信业务B1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B11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B12内容分发网络业务B13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B14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B2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B21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B22国内多方通信服务业务B23存储转发类业务B24呼叫中心业务B24-1国内呼叫中心业务B24-2离岸呼叫中心业务B25信息服务业务B26编码和规程转换业务B26-1域名解析服务业务业务界定A1 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A11 固定通信业务固定通信是指通信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主要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固定连接起来,向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通信等服务,进而实现的用户间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不可移动性或有限移动性。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04.08•【文号】工信部通信函〔2024〕107号•【施行日期】2024.04.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通告工信部通信函〔2024〕107号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
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率先开展试点。
四地所属省(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根据《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方案》(详见附件)组织制定试点实施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对四地试点实施方案和实施条件等开展评估论证,并作出批复。
二、在获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互联网接入服务(ISP)、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以及信息服务中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互联网新闻信息、网络出版、网络视听、互联网文化经营除外)、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
三、拟在试点地区开展前述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并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试点批复的规定,接受、配合电信管理机构及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试点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试点的先进经验、模式、典型案例等并宣传推广。
五、根据试点实施情况,适时扩大试点地区范围,有关事项另行通告。
附件: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4月8日。
增值电信企业上报统计数据承诺书

增值电信企业上报统计数据承诺书本增值电信企业向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做出如下承诺: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的有关规定。
二、遵守《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工信部第5号令)》“相关电信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电信管理机构报送相应的监测信息。
”的有关规定。
三、遵守《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工信部运行[2009]374号)》以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有关统计管理的相关规定。
四、按照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京信网发[2009]548号文件的要求,每月5日前按时上报本企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税费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数量等数据资料,并保证填报的数据真实可信,(具体报表及指标解释详见京信网发[2009]548号文)。
五、愿意接受并积极配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监督检查。
六、如有违反行为,愿意接受通信主管部门的处罚。
七、为方便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联系与沟通,我公司联系人为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
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字):公司盖章:日期: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京信网发〔2009〕548号关于布置2010年增值电信企业统计报表工作的通知各增值电信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布置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统计报表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运行〔2009〕211号)文件的要求,增值电信企业的经营状况等指标将纳入通信行业的统计制度中。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从2010年1月开始,对北京地区各增值电信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统计,具体指标见附件。
各增值电信企业应遵照《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工信部第5号令)》的相关规定,向电信管理机构报送相应的监测信息。
具体要求及填报方法如下:一、请各公司确定负责统计报表填报工作的人员,并将该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及Email地址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今后如人员发生变动请及时与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系。
二、统计报表为月报制,统计周期按自然月,每月5日前报上月数据,第一次上报时间为2010年2月5日,节假日按国务院规定的放假天数顺延。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08年第2号)

【发布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文号】【发布日期】2008-04-30【生效日期】2008-04-30【失效日期】【所属类别】政策参考【文件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08年第2号)为推进电信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08年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有关情况公布如下。
一、电信服务基本状况一季度,通信行业行风建设指导小组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信行业的要求,将2008年电信服务和行风建设工作主题确定为“通信服务与社会责任”,要求全行业进一步提高认识,把通信服务工作与对社会的贡献结合起来,把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和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各级电信管理机构的积极推动下,各电信运营企业2008年一季度服务改进工作持续推进,电信网络运行安全平稳,服务质量整体基本保持稳定。
通信质量状况。
一季度,雨雪冰冻灾害致使南方部分地区正常通信受到影响,全国其它地区电信和互联网业务通信状况基本良好,各项网络通信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今年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先后出现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贵州、湖南、江西等20多个省电力设施损毁严重,致使部分地区通信用电中断、设施受损、抢修困难,用户正常通信受到影响。
在各级政府、电信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的有力指挥下,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全力展开抗灾抢险,累计出动抢修人员约138万人次,调动应急通信车和抢修车辆约51.1万台次,动用应急通信设备约46.3万余台,发送各类应急公益短信约27亿条,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抢险抗灾各项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支撑和保障。
截至目前,灾区通信基本恢复正常。
服务质量状况。
基础电信服务方面,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积极响应“通信服务与社会责任”主题,联合发布了“电信企业社会责任宣言”,并结合各企业实际,围绕“优质服务迎奥运”对全年通信服务工作进行部署。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17修订)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17修订)【法规类别】通信【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2号【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日期】2017.07.03【实施日期】2017.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42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已经2017年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3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3月5日公布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同时废止。
部长苗圩2017年7月3日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审批、使用和管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经营许可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电信管理机构)是经营许可证的审批管理机构。
经营许可证审批管理应当遵循便民、高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电信业务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推进经营许可证的网上申请、审批和管理及相关信息公示、查询、共享,完善信用管理机制。
第四条经营电信业务,应当依法取得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经营许可证的规定,接受、配合电信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电信业务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电信业务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经营许可证的申请第五条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并且公司的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二)有业务发展研究报告和组网技术方案;(三)有与从事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四)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场地、设施及相应的资源;(五)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六)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七)公司及其主要投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未被列入电信业务经营失信名单;(八)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1号——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1号——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5.05.19•【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1号•【施行日期】2015.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1号《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经2015年5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30日起施行。
部长苗圩2015年5月19日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通信短信息(以下简称短信息)服务行为,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短信息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使用短信息服务,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全国的短信息服务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短信息服务实施监督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统称电信管理机构。
第四条提供、使用短信息服务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电信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不得利用短信息服务从事违法活动。
第五条鼓励有关行业协会依法制定短信息服务的自律性管理制度,引导会员加强自律管理。
第二章短信息服务规范第六条经营短信息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为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短信息服务的网络或者业务接入服务。
第七条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准确记录接入其网络的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接入代码和接入地点等信息。
第八条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短信息服务规则,并将与用户相关的内容通过服务合同或者入网协议等方式告知用户,不得利用格式条款侵犯用户合法权益。
第九条短信息服务需向用户收费的,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保证计费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电信标准,并事先明确告知用户服务内容、资费标准、收费方式和退订方式等。
电信增值业务的法律法规解读

电信增值业务的法律法规解读【电信增值业务的法律法规解读】一、引言电信增值业务是指在传统的电信基础设施和服务之外,通过利用电信网络向用户提供各类增值服务的业务。
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信增值业务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电信增值业务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以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对该领域的规范和管制。
二、电信增值业务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是我国电信业的基本法规,其中对电信增值业务进行了详细规定。
根据该条例,电信增值业务需取得经营许可证,并遵守相关监管机构的规定,保障用户权益,确保业务安全和稳定。
同时,该条例还规定了电信增值业务的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2.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是我国对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的管理规定。
根据该办法,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者必须依法申请并获得经营许可证,才能开展相关业务。
此外,该办法还规定了经营者的资质条件、申请程序、许可期限等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电信增值业务的运营。
3. 《中国电信管理条例》《中国电信管理条例》是我国电信业的综合管理法规,涵盖了电信增值业务在诸多方面的规定。
它对电信运营商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费用收取、用户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于电信增值业务来说,该条例还规定了对业务安全、信息保护和内容审核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电信增值业务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4.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是我国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管理规定,对电信增值业务中互联网相关内容的提供也具有指导作用。
该办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身份认证、内容审核、用户信息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合法性。
5.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方面的主要法律,也关系到电信增值业务的安全和合规。
该法对于重要网络设施的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国内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情况分析报告(2018.11)

权威发布国内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情况分析报告(2018.1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内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情况分析报告(2018.11)一、全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情况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企业共60721家,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许可的跨地区企业12720家,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许可的本地企业合计48001家,较上一月分别增长0.85%、1.20%、0.75%。
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201712201801201802201803201804201805201806201807201808201809201810201811省颁证企业部颁证企业图1 全国持证企业数量(家)目前,全国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特征突出。
在12720家跨地区企业中,注册地在北京的3768家,广东的2426家,上海的1362家,三地集中了59.4%的跨地区企业。
部分西部地区的跨地区企业数仍停留在个位数字。
在48001家本地企业中,北京10085家,广东5944家,浙江5679,北京、广东、浙江三地的增值电信企业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接下来依次是江苏、四川、上海等,6地集中了全国63.6%的增值电信企业,西部12省份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仅占全国的13.3%。
图2 持证企业按地域分类情况按照2015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增值电信业务分类, 60721家增值电信企业合计拥有74364个许可项目。
其中,37429个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13612个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7095个国内呼叫中心业务,7039个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4515个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以下简称ISP ),2186个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以下简称IDC ),其他业务2488个。
图3 业务分类许可情况本地企业跨地区企业9.47%6.07%2.94%3.35%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国内呼叫中心业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二、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情况从各业务跨地区经营者数量来看,排名前三的业务依次是:7673家企业经营移动信息服务业务,4646家企业经营国内呼叫中心业务,2401家企业经营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详见下表。
一图读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一图读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无所不在,信息无所不在,网络和信息结合起来,就充满了我们生活的空间,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
可是较起真儿来,你真懂了国家是怎么管理网络信息的吗?你真了解了互联网企业应该在运营中注意哪些问题吗?今天,小编就从互联网信息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行政法规讲讲起。
互联网进入中国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一开始对于互联网信息的管理就是一个原则:网下怎么管,网上就怎么管.可是,互联网毕竟有自己的个性,有些事儿还真不是从网下挪到网上那么简单。
于是乎,经过一个阶段的摸索,第一个关于互联网信息管理的行政法规就出台了,那就是国务院于2000年9月25日颁布并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因为是国院院令第292号颁布的,所以业内人士都简称其为国务院292号令。
看了小编这篇文章之后,你再跟别人提起这个行政法规的时候,一定要叫它的小名“292号令”,只要你一说别人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
国务院292号令是我国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行政法规,把它读懂了,关于互联网的问题你就理解大半了。
先看小编制作的思维导图:互联网信息服务大概就讲了六个方面的事儿,下面一一道来。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292号令是这么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
”够简单,够明了,但无所不包,所以只要通过互联网向别人传播信息,无论你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个人,就都归292号令管.不过,这一句话也太简单了,为了进一步说明互联网信息服务是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请看图:互联网信息服务在电信业务里属于B25项,具体有5个方面的内容: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信息搜索查询服务、信息社区平台服务、信息即时交互服务、信息保护和处理服务等。
1.信息发布平台和递送服务是指建立信息平台,为其他单位或个人用户发布文本、图片、音视频、应用软件等信息提供平台的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利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相关业务的通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利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相关业务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文号】工信部电管函[2012]194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利用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办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相关业务的通告(工信部电管函[2012]194号)为进一步优化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变更和备案流程,方便企业快捷、实时的了解相关进程,我部组织开发了电信业务市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综合管理系统),近期将于全国范围内正式上线运行。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系统服务对象综合管理系统服务的对象包括:持有我部《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持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各省通信管理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拟申请相关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
二、系统功能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许可证申请、变更、备案、年检和数据统计。
三、系统使用说明综合管理系统网址为https://。
对于持有我部《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和持有各省通信管理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综合管理系统的登录名为企业的许可证号,初始密码为许可证有效期。
企业初次登陆时请立即更改密码(对于年检时已更改过密码的企业,密码为更改后的密码)。
对于拟申请相关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请通过系统注册的方式获取用户名和密码,并提交相关材料,待获得许可审批后,通过许可证号和许可证有效期登录系统。
详细使用说明可在网站下载,网址为:https:///pages/AttachDownEnt.aspx?id=bc0c43e2-1511-4765-88ca-4d2f3fb5ec82。
四、系统开通时间安排(一)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2012年5月15日起,我部《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变更将通过综合管理系统受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1.06.04•【文号】工信部运行〔2021〕67号•【施行日期】2021.06.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工信部运行〔2021〕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机关各司局,有关单位:经2021年第9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6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工业和信息化统计调查工作管理,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统计调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统计体制、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关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含通信管理局,下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统计调查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统计调查活动是指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满足行业管理、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监测协调等工作需要,经审查机关审批或备案后依法开展的各项统计调查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统计调查对象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生产、经营、研发等活动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和个人。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统计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统计工作法律法规,制定工业和信息化统计调查项目,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公布统计信息,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加强统计监督检查和评估,提高统计调查质量和水平。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统计调查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范围内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21年第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21年第4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1.12.01•【文号】工信部信管函〔2021〕334号•【施行日期】2021.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通告工信部信管函〔2021〕334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21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21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情况(一)组织开展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
2021年7月,启动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对扰乱竞争秩序、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违反资源和资质管理规定等四方面8类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截至三季度末,企业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健全,一些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黑带宽”等违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屏蔽网址链接问题取得阶段性进展,用户体验逐步改善。
(二)强化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整治力度。
统筹全国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力量,持续深化APP综合治理,2021年三季度,组织对国内主流手机应用商店的55万款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公开通报了601款APP存在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及强制、频繁、过度索权等问题,下架163款拒不整改的APP,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基本解决,“乱跳转”误导用户问题发现率大幅下降至1%。
(三)持续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目前,已有158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
老年人浏览新闻更轻松,一些政府官方网站、老年人常用的新闻类应用设计了字体放大、语音播报等功能,页面信息更醒目,老年人看得更清楚;线上购物更简单,一些重点互联网企业的电子商务类应用专为老年人简化搜索、选购、支付等操作流程,帮助老年人网购更便利;购票打车更省心,一些主要交通出行类应用上线“一键订票”“一键叫车”等服务,功能更加简洁,帮助老年人快速购票、安全出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发布日期:2009-03-2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4月10日起施行。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1年12月26日公布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19号)同时废止。
部长李毅中二OO九年三月五日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审批和管理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经营许可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统称电信管理机构)是经营许可证的审批管理机构。
电信管理机构在经营许可证审批管理中应当遵循便民、高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经营电信业务,应当依法取得电信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电信业务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经营许可证的规定,接受、配合电信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电信业务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经营电信业务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二章经营许可证的申请第五条申请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并且公司的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
(二)有业务发展研究报告和组网技术方案。
(三)有与从事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四)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场地、设施及相应的资源。
(五)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六)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
(七)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3年第2号——2013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3年第2号——2013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3.04.24•【文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3年第2号•【施行日期】2013.04.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3年第2号)为推进电信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13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电信服务基本情况(一)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一季度,电信行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国电话用户达到14.2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7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11.46亿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81亿户。
为加快推动“宽带中国”战略部署,启动实施了“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部署了“城市宽带提速计划”、“农村宽带普及计划”、“农村校通宽带计划”、“应用创新推广计划”、“宽带体验提升计划”、“宽带产品研发计划”等六项行动计划。
(二)通信网络安全畅通。
一季度,全国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行安全平稳。
元旦、春节通信高峰时段以及“两会”期间,通信服务质量整体稳定,本地电话接通率、长途电话接通率等各项指标符合《电信服务规范》要求。
一季度,西藏、湖南、吉林等地发生局部雨雪冰冻灾害,南方多省遭遇强对流天气,电信行业累计投入应急值守和保障人员21.1万人次、应急车辆7.1万台次,确保应急指挥及公众通信畅通。
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通信抢险救灾中,经通信全行业共同努力,4月22日21时20分,雅安灾区乡镇以上公众通信全部抢通,通信进入全面恢复阶段。
(三)信息消费快速增长。
一季度,非话音业务快速发展,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接入业务总量同比增长均超过50%;移动智能终端销量保持快速增长,信息服务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手机应用商城用户达到4.4亿户,手机阅读用户达到2.8亿户,各类信息服务应用产品超过10万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元
VC2200
固定资产本期折旧
万元
VC2300
研发费用
万元
三、企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
VC5000
增值电信业务收入
万元
VC5100
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收入
万元
指标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
VC5200
呼叫中心业务收入
万元
VC5300
存储转发业务收入
万元
VC5400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收入
万元
注册属地
VA1120
注册住所
VA1130
联系电话
VA1140
注册资本
万元
VA1150
许可证业务种类
VA1160
企业性质
VA1170
主营业务
VA1180
上市情况
VA1190
企业从业人员总数
人
VA1191
其中:研发人员
人
VA1192
硕士及以上人员
人
VA1193
大学本科人员
人
VA1194
大学专科人员
人
VA1195
万元
VC5547
企业间业务收入
万元
VC5600
电子商务交易额
万元
VC5610
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
万元
VC5620
企业间业务交易额
万元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
VC5600
电子商务交易额
万元
VC5610
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
万元
VC5620
企业间业务交易额
万元
填报单位:省(区、市)通信管理局月报
单位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
一、企业基本情况
VA3000
增值电信企业总数
个
VA3010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个
VA3020
个
VA1195
其中:从事增值电信业务人员
人
二、企业经济效益
VC1000
营业收入
万元
VC1010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VC1100
营业成本
万元
VC12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VC1300
销售费用
万元
VC1400
管理费用
万元
VC1500
财务费用
万元
VC1800
营业利润
万元
VC1900
企业所得税
万元
VC2000
指标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
VC1420
差旅费
万元
VC1500
财务费用
万元
VC1510
其中:利息支出
万元
VC1600
公允价值变动
万元
VC1700
投资收益
万元
VC1800
营业利润
万元
VC1810
其中:增值电信业务利润
万元
VC1900
企业所得税
万元
VC2000
应付职工薪酬
万元
VC2100
固定资产原价
万元
VC2200
固定资产本期折旧
万元
VC2300
研发费用
万元
三、企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
VC5000
增值电信业务收入
万元
VC5100
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收入
万元
VC5200
呼叫中心业务收入
万元
VC5300
存储转发业务收入
万元
VC5400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收入
万元
VC5500
信息服务业务收入
万元
VC5510
外商投资企业
个
VA3030
民营控股企业
个
VA3040
港、澳、台投资企业
个
VA3110
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企业
个
VA3120
呼叫中心业务企业
个
VA3130
存储转发类企业
VA3140
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企业
个
VA3150
信息服务企业
个
VA3151
其中:移动网信息服务企业
个
VA3152
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
其中: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收入
万元
VC5520
移动网信息服务收入
万元
VC5521
其中:SMS短信业务收入
万元
VC5522
MMS短信业务收入
万元
VC5523
个性化回铃音业务收入
万元
VC5530
移动互联网服务收入
万元
VC5531
其中:移动广告业务收入
万元
VC5532
移动游戏业务收入
万元
VC5533
移动搜索业务收入
万元
VC5534
移动视频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0
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
万元
VC5541
其中:网络广告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2
网络游戏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3
搜索引擎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4
网络视频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5
电子商务收入
万元
VC5546
其中:网络零售收入
万元
VC5547
企业间业务收入
万元
指标代码
其中:从事增值电信业务人员
人
二、企业经济效益
VC1000
营业收入
万元
VC1010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VC1020
增值电信业务收入
万元
VC1100
营业成本
万元
VC1110
其中:增值电信业务成本
万元
VC12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VC1300
销售费用
万元
VC1400
管理费用
万元
VC1410
其中:税金
万元
移动游戏业务收入
万元
VC5533
移动搜索业务收入
万元
VC5534
移动视频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0
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
万元
VC5541
其中:网络广告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2
网络游戏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3
搜索引擎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4
网络视频业务收入
万元
VC5545
电子商务收入
万元
VC5546
其中:网络零售收入
VC5500
信息服务业务收入
万元
VC5510
其中: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收入
万元
VC5520
移动网信息服务收入
万元
VC5521
其中:SMS短信业务收入
万元
VC5522
MMS短信业务收入
万元
VC5523
个性化回铃音业务收入
万元
VC5530
移动互联网服务收入
万元
VC5531
其中:移动广告业务收入
万元
VC5532
四、增值电信业务统计
填报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年报
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年报
单位名称:企业类别:(跨地区/省内)
指标代码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实际
一、企业基本信息
VA1000
企业名称
VA1010
组织机构代码
VA1020
法定代表人
VA1030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VA1100
许可证编号
VA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