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综述

合集下载

外军通信抗干扰发展趋势

外军通信抗干扰发展趋势

外军通信抗干扰发展趋势1、跳频通信装备抗跟踪干扰能力日益提高,抗跟踪干扰已由定频通信抗自动瞄准式干扰发展到跳频抗跟踪干扰外军提高跳频通信抗跟踪干扰能力的技术动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适当提高跳速,二是采用变速跳频。

外军大部分20世纪80年代的跳频通信装备为中低跳速跳频,较新的跳频通信装备采用了中高跳速跳频,如美国的HF-2000,CHESS,HA VE-QUICKIIA,JTIDS及MILSTAR,瑞典的TRC-350,法国的ALCALTEL111等。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外军有些跳频通信装备大幅度提高跳速并不是以提高抗跟踪干扰能力为出发点的,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相应的技术体制,由高跳速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如:CHESS系统和JTIDS等。

另外,提高跳速后,还将给交织和纠错带来方便。

当然,提高跳速也会引起其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变速跳频是抵抗跟踪干扰的有效措施之一,外军现役跳频电台中也有所采用,但还多是半自动变速或有限种跳速随机变速,有些是通过信令实现跳速牵引,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速跳频,这里将其称为准变速跳频,如法国的ERM-9000,TRC-9600,南非的TRC-1600,TRC-600以及瑞典的SFH-41等。

2、跳频通信装备抗阻塞干扰技术逐步成熟最初提出跳频抗干扰体制,实际上是基于频率分集原理,并以提高跳速为代价实现抗阻塞干扰为出发点的。

后来由于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常规跳频体制的跳速难以适应,形成了实际上的慢跳频(无论绝对跳速多高)。

因此,抗阻塞干扰能力一直是跳频通信的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很多国家都致力于跳频通信抗阻塞干扰技术的研究,有些成果已得到成功的应用。

外军实用化研究成果主要有短波采用自适应选频与跳频相结合的体制,将经过LQA(链路质量分析)选出的最佳或准最佳频率作为跳频频率表生成的基准,如美国的SCl40、英国PATHER-2000、以色列的HF-2000,TRl78、法国的TRC-350H、南非的HF-6000,TRl78A/B,TR390以及瑞典的TRC-350等;超短波采用具有FCS(free channel searce)功能的跳频体制,在一般窄带干扰情况下,使用常规跳频,在遇到宽带阻塞干扰时,自动转到FCS功能,在当前最佳频点上定频工作,一旦宽带干扰消失,又可回到跳频方式上工作,如法国的PR4G、比利时的BAMS等;UHF波段采用了频率自适应与跳频相结合的体制,即在跳频通信过程中自动检测和删除受干扰频率,使系统在无干扰或干扰较弱的频点上跳频,如瑞典的RL-401系列跳频接力机等,但该跳频机在干扰严重时,无更有效的措施,只是自动回到常规跳频状态。

超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超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前,军事通信传递的信息,已从发送简单的指挥命令发展到诸如雷达探测的数据、计 算机计算结果、高速图像传真信息和数字话音加密信息等一些要求较高的数字数据信息。因 此,对调制解凋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发信设备传输话音信 号时的发射效率,在调制体制、信号检测、传输速率三个主要方面发展了许多新的技术。如 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技术、信号检测的各种软判决技术、自适应均衡、最大似然序列检测、准 最人似然序列估值等。此外,跳频技术、扩频通信系统以及天线自适应调零等多种新技术, 也陆续在军事短波、超短波通信领域发挥作用。
浙江走学硕士学住论吏 的战争,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无线电通信实现片法。
r面给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组织与相应软什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图。其中软件复杂度采刖十 万行代码(LOC)作为评估单位。
网络纽织
扑 删 爨 巅 划 迎
图1 网络组织、信道数据速率与程序复杂度的关系 由幽可以清楚的了解,随着通信网络从点对点通信,到对等网络传输,再到现代多波段、 多模式通信,需要越来越复杂的软件去满足系统的各种控制及空中接[Zl的复杂性要求。这也 意味着通信系统将从单一的硬件实现向通用平台加可重配置的软件实现方向发展。
第三章针对普通跳频电台在新环境下的不足,提出了自适应跳频的思路,综合应用频点 替换,FCS单频通信等自适应措施躲避下扰。在无法避免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差错控制技术 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第四章叙述了自适应跳频的具体实现结构和流程。本章内详细叙述了跳频数据的帧结构 和同步方法,以及各种模式下的自适应处理流程。接着介绍了系统实现的硬件平台,及初步 测试结果。最后指出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avoidless jamming,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raising the system dependability,

军事通信抗干扰原理与应用

军事通信抗干扰原理与应用

2.2.2 对直接序列扩频(DSS)通信的干扰
(2) 单频干扰和窄带干 扰
单频干扰和窄带干扰可取到很好的干扰
效果。
通信方采用自适应调零天线或在接收端
采用窄带干扰抑制,可以大大削弱这种 干扰。
2.2.2 对直接序列扩频(DSS)通信的干扰
(3) 宽带干扰
只要干扰功率足够大,实施宽带干扰能对
2 对短波、超短波军事通信 的有意人为干扰
短波、超短波频段是通信电子战的重要战场。 随着电子战技术和装备的不断发展,有意人为 干扰对传统窄带定频通信系统构成致命的威胁。
即使采用扩展频谱和干扰抑制技术,短波、超
短波通信也会受到严重干扰。
2.1 对传统窄带军事通信的干扰
2.1.1 传统窄带定频通信简介
这种干扰方式无须破译跳频图案,只要出现
载频便快速引导干扰,但只能使每一跳中的 部分时间受到干扰。
2.2.1 对跳频通信的干扰
(3) 全频带或部分频带阻塞式干扰
一般只需干扰跳频电台的 1/3跳频频段,即
可使跳频电台无法正常通信。
宽带梳状阻塞式干扰是对付快速跳频通信
的有效手段。
由于跳频频带较宽,因此全频段干扰时要
通信中应用的主要方式。
它通过载波频率的不断宽带伪随机跳变来
抗干扰。
对传统窄带定频通信威胁较大的瞄准式干
扰很难对跳频通信系统进行有效干扰。
对FH通信的 干扰方式
相关 干扰
频率跟 踪干扰
全频带或 部分频带 阻塞干扰
转发 干扰
对FH同 步干扰
2.2.1 对跳频通信的干扰
(1) 相关干 扰
干扰信号与跳频通信信号的频率集和跳频图案完
对DS通信的 干扰方式

军用跳频电台

军用跳频电台

军用跳频电台军用跳频电台大多是短波或超短波电台。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

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

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

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包括跳频图案产生、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数据终端包含对数据进行差错控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

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

同时,跳频通信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有部分频点被干扰,仍能在其他未被干扰的频点上进行正常的通信。

由于跳频通信系统是瞬时窄带系统,它易于与其他的窄带通信系统兼容,也就是说,跳频电台可以与常规的窄带电台互通,有利于设备的更新。

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好的,同步地按照跳频图案进行跳变。

这种跳频方式称为常规跳频( Normal FH)。

随着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越演越烈,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适应跳频。

它增加了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两方面。

在跳频通信中,跳频图案反映了通信双方的信号载波频率的规律,保证了通信方发送频率有规律可循,但又不易被对方所发现。

常用的跳频码序列是基于m序列、M序列、RS码等设计的伪随机序列。

这些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移位寄存器加反馈结构来实现,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较快实现同步。

它们可以实现较长的周期,汉明相关特性也比较好,但是当存在人为的故意干扰(如预测码序列后进行的跟踪干扰)时,这些序列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在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模糊(Fuzzy)规则的跳频图案产生器。

在这种系统中,由模糊规则、初始条件以及采样模式共同来决定系统的输出序列。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民融合应用中的价值和前景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民融合应用中的价值和前景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民融合应用中的价值和前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军事通信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超短波跳频电台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设备,正逐渐成为军队和民用领域中重要的通信工具。

本文将探讨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民融合应用中的价值和前景。

首先,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军事行动中的通信需求往往十分复杂和多样化,需要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高效、可靠通信的设备。

超短波跳频电台通过频率跳变技术,能够自动在不同频段进行切换和传输,有效避免了信号干扰和窃听威胁。

此外,超短波跳频电台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战时环境中稳定传输数据和指令,确保军队实施高效的指挥和作战。

其次,超短波跳频电台在民用领域中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民用领域对高效通信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超短波跳频电台不仅具备高速、高带宽的传输能力,还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例如,在紧急救援行动中,超短波跳频电台能够提供快速、稳定的通信渠道,为救援人员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援。

在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超短波跳频电台能够通过广播等方式向大众传递重要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和减少人员伤亡。

此外,军民融合还为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军事技术的转化和应用,能够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会。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可以通过与民用领域的合作共享这些技术成果。

例如,在通讯网络建设中,军方可以将自身在网络安全、数据传输等方面的经验与民用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军民融合应用的发展。

同时,民用领域的技术也可以为军方引入更多创新和先进设备,提升军事通信能力。

然而,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民融合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需改进之处。

首先,技术标准的统一和互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军用设备和民用设备在技术标准和频段分配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通过双方沟通和合作,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在兼顾保密性的前提下实现军民设备的互操作性。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

航空通信
超短波通信系统适用于航空领域,为 飞机提供地空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
超短波通信系统支持移动终端之间的 通信,可应用于移动电话、无线局域 网等领域。
04 短波通信系统与超短波通 信系统的比较
工作频段
短波通信系统
工作频段通常在1.5MHz-30MHz之间, 也称为高频(HF)频段。
超短波通信系统
02 短波通信系统
短波通信系统的原理
01
02
03
电磁波பைடு நூலகம்播
短波通信系统利用地球表 面和电离层反射的电磁波 进行信息传输。
频率范围
短波通信系统的频率范围 通常在1.5MHz至30MHz 之间。
无需基础设施
短波通信系统不需要复杂 的基础设施,只需在发送 和接收端设置适当的天线 即可。
短波通信系统的特点
06 结论
短波通信和超短波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
短波通信和超短波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远程通信、广播和军事 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短波通信系统利用电离层反射信号实现远距离通信,具有设备简单、可靠性高、抗 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超短波通信系统利用视距传播实现信号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好、容量大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移动通信等领域。
频谱资源优化
随着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未来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系统将更加注重频谱 资源的优化利用,如采用频谱共享、认知无线电等技术,提高频谱利用 率。
多元化应用
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系统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不仅局限于军事和应急 通信领域,还将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建议
进一步研究短波通信和超短波通信的 传输机制和性能优化,提高通信质量 和可靠性。

超短波在军事中的应用

超短波在军事中的应用

超短波在军事中的应用【摘要】超短波通信由于其天波传播特性,在通信领域具有其它通信手段无法替代的地位,尤其是抗毁性强,组网灵活,成本低廉等特点,决定其在军事通信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是在对于航线覆盖与极地飞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本文浅析了超短波的传播方式及通信特点,阐述其在军事中的应用机遇及挑战。

【关键词】短波通信;传播特性;军事应用;机遇及挑战一、引言短波通信是指利用频率为3 MHz~30MHz(波长为10m~100m)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

超短波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充分利用短波近距离通信的优点,由于短波通信的固有特点,长期以来,短波通信始终是军事指挥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被广泛地应用于外交、气象、邮电、交通等各个部门,用以传送图像、数据、语言、文字等信息。

短波通信能实现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距离的信息传送,因此,一直是远距离通信,特别是洲际通信的主要手段。

同时,它也是海上航行和高空飞行的必备通信方式,在国际通信、防汛救灾、海难救援及军事等领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超短波通信的传播方式及特性超短波传播方式:一是地面波。

地面波是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它沿着半导电性质和起伏不平的地表面进行传播,一方面使电波的场结构不同于自由空间传播的情况而发生变化并引起电波吸收,另一方面使电波不像在均匀媒质中那样以一定的速度沿着直线路径传播,而是由于地球表面呈现球形使电波传播的路径按绕射的方式进行;二是天波。

天波是经过地面上空40~800公里高度含有大量自由电子离子的电离层的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的电波传输方式。

天波是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可实现长距离的传播,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的多次反射,传播距离可以由几百公里达到上万公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

在天波传播的过程中,路径衰耗、大气噪声、时间延迟、电离层衰落、多径效应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畸变与弱化,影响短波通信的效果;三是直接波。

直接波是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之间,不经过任何发射,直接到达,电波就象一束光一样,所以有人称它为视线传播,短波通信由于其天波传播特性,在通信领域具有其它通信手段无法替代的地位。

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引言短波通信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其频率范围通常在3至30 MHz之间。

然而,由于电离层的变化和信道特性的限制,短波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短波跳频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一、短波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短波跳频技术是在20世纪中叶提出的。

当时,军队发现传统的短波通信受到了电离层的干扰,容易被敌方侦测和破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短波跳频技术被引入。

短波跳频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通信过程中频率不断变化,通过频率的跳变来实现抗干扰和抗窃听的目的。

跳频技术最初采用机械式技术,通过使频率机械地跳变来达到通信安全和鲁棒性的要求。

然而,这种机械技术的应用受到了技术和设备限制,不便于大规模使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跳频技术逐渐取代了机械跳频技术。

电子跳频技术通过使用现代集成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使得跳频技术更加灵活、可靠和高效。

同时,电子跳频技术还具备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二、短波跳频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短波跳频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出了当前短波跳频技术的研究现状:1. 跳频序列设计跳频序列是短波跳频系统的关键。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跳频序列的设计和优化上。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合适的跳频序列,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2. 抗干扰技术由于短波通信受到电离层的影响,容易受到干扰。

因此,抗干扰技术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新的信号处理算法和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3. 跳频系统的性能分析性能分析是短波跳频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性能分析,可以评估并改进系统的抗干扰性能、通信性能等。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跳频系统的均衡、解调和干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等方面。

4. 网络化跳频技术随着网络化通信的发展,网络化跳频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网络化跳频技术允许多个跳频设备之间相互配合,实现更高效的通信和抗干扰能力。

通用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研究与实现

通用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研究与实现

通用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研究与实现1. 引言- 超短波跳频电台的概述- 研究背景和意义-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2. 超短波跳频系统的原理- 超短波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超短波跳频系统的原理及其优势3. 超短波跳频电台的设计与实现- 超短波跳频电台的需求与设计思路- 电路设计与电路元件选型- 实现过程及其性能测试4. 超短波跳频电台系统性能测试- 实验平台和测试方法- 测试指标和结果分析- 性能评价和改进措施5.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总结- 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展望- 总结和建议超短波跳频电台是一种新型通信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研究与实现,在实现中结合电路设计和系统性能测试,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为超短波跳频电台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1.1 超短波跳频电台的概述超短波跳频电台是一种基于跳频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设备,跳频通信技术是一种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通信的技术。

在通信过程中,发送端和接收端跳转频率,在各个频率上通信,以避免信号受到干扰。

超短波跳频电台可用于军事、公共安全、民用等多个领域,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通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通信技术一直以来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而超短波跳频电台是一种新兴的通信设备,具有多种优势,如抗干扰性能、保密性强等。

然而,其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原理和性能,在实现中寻找适合的电路设计方案,提高其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本文将围绕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研究和实现展开,内容包括:超短波跳频系统的原理、超短波跳频电台的设计与实现、超短波跳频电台系统性能测试以及结论与展望共四个方面。

旨在分析其通信原理、研究其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评价其性能表现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和未来研究方向。

为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综述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综述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综述王淑波1孙海鹏1梅文华2(1.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38) (2. (2.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76)摘要:本文综述了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特点,预计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短波跳频电台,超短波跳频电台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F and VHF(U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 used in the foreign armies are described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s predic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VHF(V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1 概述短波跳频电台是军事领域中保证远程通信的主要装备。

目前,常规的短波单边带跳频电台与新型的短波自适应跳频电台并存共用,且还将延续较长的时间。

短波自适应跳频电台将迅速发展而成为军事通信中广泛使用的主要装备。

超短波跳频电台是军事通信中应用极广、数量极大的通信装备。

其中机载电台随飞机的发展而得以优先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种繁杂、标准化差、后勤保障困难等问题,在标准化、多功能综合化、多频段组合化和结构模块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美国空军为解决这类技术性问题而推行了发展使用标准型机载电台的举措,从而加快了更新换装的速度。

地面电台普遍发展缓慢,仍然存在着不同年代的产品并存共用的现象。

从技术特征上看,超短波跳频电台在信道间隔、抗干扰能力以及多功能兼容能力等许多方面,都已有很大的改进完善。

从配置使用特征上看,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对空通信覆盖能力与波道分配利用等方面,都已相当完备而达到较高水平。

未来的超短波跳频电台,将在技术性能与战术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机载电台优先发展,地面电台落后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通用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研究与实现

通用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研究与实现

K yW od a tjmmig feu n yh p ig y c rn u ,feu nyh p igpten e rs nia - n , rqe c o pn ,sn ho o s rq e c o pn atr,TO D
Cls mbe TN 9 4 4】 a sNu r 】.
对 跳 速 较 高 的 跳 频 通 信 , 踪 式 干 扰 效 果 不 佳 。当 多 个 跳 跟
跳频 技术是用特定 的跳 频码序 列去进 行控 制频率 合成器 , 使载 波频 率不断跳变而扩展频谱的一种方法 。经跳 频方式
扩频后 的信息信号在较 宽的频率 范 围内跳变 , “ 避” 以 躲 的 方 式 对抗 通 信 中的 干 扰 l 。跳 频 系 统 的优 点 如 下 [ _ 2 ] :
图 2 跳 频 接 收 通 路 框 图 。从 图 中可 以看 出 基 本 上 是 为
发通路 的逆过程 , 唯一不 同的是增加 了相关 同步的判决 。
图 4 伪 码 发 生 器 设 计 框 图
4 3 同步 性 能 分 析 .
4 跳 频 通 信 关 键 技 术
4 1 相 关 器 设计 .
跳 频 同步 的好 坏 对 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 系 统 性 能 有 极 大 的 影 响[ 。 归 4 ]

收 稿 日期 :0 2年 2月 8日, 回 日期 :0 2年 3月 1 日 21 修 21 6
作者简介 : 李胜峰 , , 男 硕士研究生 , 工程师 , 研究方向 : 数字通信 与信号处理 , 跳频通信。


在国际上超短波跳频通信最先进的技术当属美 国国防军事通信技术 , 超短波跳频 电台在各 国军用领域使用广 泛, 该类 电台 目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

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超短波跳频电台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领域的无线通信设备。

它采用了跳频技术,能够有效地抵御敌方的干扰和窃听,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通信安全性和保密性。

本文将探讨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包括其优势、功能和实际运用情况等方面。

首先,超短波跳频电台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军事作战中,敌方常常会采取干扰手段对我军通信进行干扰,从而破坏我军的指挥调度和战术部署。

而跳频技术能够使电台以非连续、具有随机性的信号频率进行通信,大大增加了敌方对信号干扰的难度。

跳频电台能够自动根据预设的跳频序列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通信,敌方无法通过瞄准特定频率对信号进行干扰,从而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其次,超短波跳频电台能够有效地抵御窃听。

保密性在军事通信中尤为重要,任何泄露军事情报的情况都可能对军队造成严重威胁。

跳频电台通过频率的快速切换,使得敌方窃听设备无法在短时间内捕获到完整的通信内容,从而提高了通信的保密性。

此外,跳频序列也可以实时改变,进一步增加了信号窃听者对通信内容的掌握难度。

超短波跳频电台还具备广泛的通信功能。

它可以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类型的通信需求,可以提供实时的指挥调度、情报传递、协同作战等功能。

跳频电台通常配备有高性能调制解调器,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此外,由于其站与站之间的通信距离较远,还可以具备一定的通信遮蔽功能,保证通信信息的安全性。

在实际的军事作战中,超短波跳频电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联合作战中,不同军种之间需要进行高效的指挥与协同,跳频电台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

同时,在特种部队的任务中,保密性是至关重要的,跳频技术能够确保敌方不易窃听到作战指令和谈话内容,从而提高了作战的成功率。

此外,在远距离通信场景中,超短波跳频电台可以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避免信号中断,保证通信的连续性。

除了上述优势和功能外,超短波跳频电台还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跳频的原理与应用

跳频的原理与应用

跳频的应用与发展南山电视转播台 张卫东关键字:跳频,带宽背景:军事无线通信是保障现代作战指挥的主要通信手段,特别是在对飞机、舰艇,坦克等运动目标进行指挥时,是唯一的通信手段,在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通信领域的电波斗争愈演愈烈,惯用的定频通信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证己方正常可靠的通信,一种抗干扰的通信体制—涡濒通信系统应运而生。

如果军事无线通信装备不采用抗干扰措施,在现代战争的大规模对抗环境条件下,就会出现通信中断、指挥失灵,从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最近的几次战争中的高科技电子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可以说,在现代战争中,如果无线通信装备不采用抗干扰措施,就没有生存能力。

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抗干扰通信体制和抗干扰技术的理论研究工作。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部分抗干扰技术都已经陆续应用于新的通信装备和系统中,而且还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跳频通信是现代军事无线通信抗干扰的主要手段,对于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中保障我军畅通的通信指挥,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一 跳频原理与应用跳频(FH )是一种无线通信中最常用的扩频方式。

工作原理是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一组伪随机码PN ,Pseudo-Noise )进行离散变化,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

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信号。

因此,跳频通信在某一特定频点上仍为普通调制技术。

跳频系统根据频率变化的快慢,通常分为快跳频和慢跳频。

目前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了快跳频通信技术。

随着电子对抗的加剧,在快跳频的基础上,产生了自适应跳频,进一步提高抗截获和抗干扰目的。

慢跳频则主要应用于民用领域。

1.1.跳频技术原理跳频系统的原图及跳频信号数学描述:跳频系统的简单原理图如图1-1所示 其数学模型如(1-1)。

外军30-512M陆地战术电台发展现状浅析

外军30-512M陆地战术电台发展现状浅析

外军30-512M陆地战术电台发展现状浅析作者:郭俊杰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21期【摘要】陆地战术电台作为联合作战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装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的指挥控制和后勤通信保障,30-512M陆地战术电台兼容VHF、UHF宽窄带波形,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本文综述了外军超短波战术电台的作用和特点,分析了外军30-512M战术电台的装备情况和技术现状。

【关键词】军事通信外军装备超短波战术电台一、前言在军事通信中,战术通信装备是为保障战术兵团、部(分)队实施战斗指挥而必需的通信设备。

战术通信装备以短波、超短波、微波、卫星等无线通信手段为主,各种通信方式结合并用,共同构建覆盖整个作战区域的高度机动、安全保密、抗毁抗扰、支持多种业务的通信网络,为诸军种、兵种穗行战术作战行动,实施战场信息传送与分发提供基本通信手段。

在超短波无线通信手段中,30-512M战术电台是联合战术通信系统中的必备装备,世界先进国家均研发出了相关系列化装备。

二、超短波战术电台的作用和特点超短波战术电台采用VHF/UHF视距通信,由于受到地面传输损耗、地球形状和地球表面电磁场的影响,其单跳传输距离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超短波战术电台主要用于前沿战地通信。

在敌我双方对阵的战斗前线,部队机动化要求高、电子化程度高、作战环境严酷,不仅要求装备体积小、重量轻、待机时间长、便于携带,还要求装备能够满足各种严酷的作战环境,抗毁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保证各种作战地形和作战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这些都决定了超短波战术电台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防窃听、防破译能力;2)为了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单兵作战能力,电台具备小型化、轻量化、长待机时间、多用途等特点;3)为了适应严酷的战场环境,电台必须抗高低温、浸渍、振动、跌落、盐雾,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性,适用于丛林、山区、河海、平原等各种地形条件;4)通信装备作为战场指控设备,必须具备高可靠性、低故障性、便于维修、拆装便捷等特点,具有较长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5)为了便于使用,电台应配备PDA、耳咪、无线PTT等各种附配件,保证各种使用条件下人机交互顺畅;三、外军30-512M陆地战术电台的装备情况和技术现状外军30-512M 战术电台是在早期的30-88M 窄带VHF电台基础上发展的兼容VHF窄带波形,增加UHF宽带波形、自组网波形、卫星波形以及未来先进波形后的宽窄带战术电台。

SINCGARS单信道陆空无线电台

SINCGARS单信道陆空无线电台

粗同步
NTR端机定期发射入网信息,其他已同
步的端机也发射同样的信息,需要入网 的端机接收入网信息并进行同步,这个 过程即为粗同步。网中所有非NTR的端 机,都要完成这一步。粗同步的误差小 于一个时隙的宽度,网络在完成粗同步 以后自动转入精同步。
精同步
用于消除粗同步留下的时钟误差,在系
统同步的过程中,每个网络成员的精同 步过程要重复进行。有两种方式实现: 主动法(采用RTT)、被动法
包括背负、车载、机载型号
SINCGARS电台概述
背 负 车 载
机 载
SINCGARS电台概述
SINCGARS电台的任务是为作战部队提供可靠的保
密话音通信和数据通信。包括供坦克排和前沿侦察 部队使用的小型单个VHF通信网与主要的战术VHF 通信网,以及进一步扩大通信距离的转播网。这些 VHF通信网常常叠加在连接旅级司令部和一级指挥 部的高频通信网上。SINCGARS电台可装备美军的 师和独立部队,直至坦克、战车、直升机、榴弹炮 和执行任务的排、班或组等小部队。20世纪70年代 中期研制,80年代末期装备部队。
自己的信息投放到信息池中,也可以从信息池中提取自己所 关心的信息。
系统的组成
按计划JTIDS 系统有四种终端: Ⅰ类终端为指挥和控制终端,用于大型的空中,地面和水面 指挥平台,如E-3A空中预警机、地面对空战术控制中心和海 军指挥舰战术数据系统等; Ⅱ类终端为战术终端,用于各种战术飞机、小型舰艇、地面 部队司令部及PJH(PLRS和JTIDS混合系统)的综合通信、 导航、识别终端。 Ⅲ类终端为小型终端,用于导航、遥控飞机、地面车辆及单 兵背负及小型船只等; Ⅳ类终端为自适应地面和海上接口终端,用于地面和海上中 心和指挥所,这种终端将JTIDS的信息转化为指挥和控制中 心使用的通信信息格式,I类终端是这种终端的组成部分 。

短波与超短波

短波与超短波

一、短波通信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unication)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

波长在10 米~100 米之间,频率范围 3 兆赫~30 兆赫。

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

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

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电报、电话、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等方面。

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汰,还在快速发展。

1. 短波传播途径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地波,一个是天波。

如前所述,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取决于地表介质特性。

海面介质的电导特性对于电波传播最为有利,短波地波信号可以沿海面传播1000 公里左右;陆地表面介质电导特性差,对电波衰耗大,而且不同的陆地表面介质对电波的衰耗程度不一样(潮湿土壤地面衰耗小,干燥沙石地面衰耗大)。

短波信号沿地面最多只能传播几十公里。

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工作频率,但要考虑障碍物的阻挡,这与天波传播是不同的。

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

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反射多次,因而传播距离很远(几百至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

但天波是很不稳定的。

在天波传播过程中,路径衰耗、时间延迟、大气噪声、多径效应、电离层衰落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弱化和畸变,影响短波通信的效果。

2. 电离层的作用电离层对短波通信起着主要作用。

电离层是指从距地面大约60 公里到2000 公里处于电离状态的高空大气层。

上疏下密的高空大气层,在太阳紫外线、太阳日冕的软X 射线和太阳表面喷出的微粒流作用下,大气气体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分裂出来,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个过程叫电离。

产生电离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

电离层分为D、E、F1、F2 四层。

D 层高度60~90 公里,白天可反射2~9MHz 的频率。

短波与超短波

短波与超短波

一、短波通信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unication)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

波长在10 米~100 米之间,频率范围3 兆赫~30 兆赫。

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

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

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电报、电话、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等方面。

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汰,还在快速发展。

1. 短波传播途径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地波,一个是天波。

如前所述,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取决于地表介质特性。

海面介质的电导特性对于电波传播最为有利,短波地波信号可以沿海面传播1000 公里左右;陆地表面介质电导特性差,对电波衰耗大,而且不同的陆地表面介质对电波的衰耗程度不一样(潮湿土壤地面衰耗小,干燥沙石地面衰耗大)。

短波信号沿地面最多只能传播几十公里。

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工作频率,但要考虑障碍物的阻挡,这与天波传播是不同的。

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

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反射多次,因而传播距离很远(几百至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

但天波是很不稳定的。

在天波传播过程中,路径衰耗、时间延迟、大气噪声、多径效应、电离层衰落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弱化和畸变,影响短波通信的效果。

2. 电离层的作用电离层对短波通信起着主要作用。

电离层是指从距地面大约60 公里到2000 公里处于电离状态的高空大气层。

上疏下密的高空大气层,在太阳紫外线、太阳日冕的软X 射线和太阳表面喷出的微粒流作用下,大气气体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分裂出来,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个过程叫电离。

产生电离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

电离层分为D、E、F1、F2 四层。

D 层高度60~90 公里,白天可反射2~9MHz 的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机载电台优先发展,地面电台落后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2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特点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大致有以下五个特点:
(1)从国家地区看,美国和西欧国家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长期以来居于各国前列,又以美、
频率范围 跳频速率 输出功率
型 号 生产厂家 信道数 预置信道
[1~9]
高速跳频电台的发展方向。表1列出了一些典型跳频电台的主要参数 。
变速跳频是抵抗跟踪干扰的有效措施,外军现役跳频电台中也有所采用,但多是半自动变速或有限
Southcom
SC-140 2.0-30 280000 9 20 5/20
----------------------- 页面 1-----------------------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综述
1 1 2
王淑波 孙海鹏 梅文华
摘 要:本文综述了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特点,预计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短波跳频电台,超短波跳频电台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F and VHF(U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 used in the foreign armies
小、中间大,这种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3)从工作频段看,基本上覆盖了从短波频率到超短波频率范围,但呈现出两头稀疏、中间密集的
现象,有些跳频电台已将现有的频段进行了拓宽;
(4)从技术体制看,电子技术的许多新技术、新器件和新工艺(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总线
种跳速随机变速,有些是通过信令实现跳速牵引,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速跳频,如法国的
[5]
ERM-9000、TRC-9600、南非的PRC-1600、及瑞典的SFH-41等跳频电台 。
----------------------- 页面 2-----------------------
3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趋向
3.1 抗干扰能力增强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抗干扰能力的增强具有阶段性,从慢跳频到快跳频,从窄带跳频到宽带
代的产品并存共用的现象。从技术特征上看,超短波跳频电台在信道间隔、抗干扰能力以及多功能兼容
能力等许多方面,都已有很大的改进完善。从配置使用特征上看,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对空通信覆盖能力
与波道分配利用等方面,都已相当完备而达到较高水平。未来的超短波跳频电台,将在技术性能与战术
载UHF 电台。BOWMAN系列电台不仅具有语音和大容量数据综合通信能力,还有与英军已装备的“松
----------------------- 页面 3-----------------------
鸡”系统、“贝茨”数据分系统、空军指挥信息系统、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以及计划中的车载综合数
频功能但不符合美军标,具有低速的数据业务功能。1990年代初期,法国Tal公司生产的Sync2000和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Micom-2E都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
力,自适应跳频功能符合美军标,跳频信道都进行了初步数字化。1990年代中期,美国Harris公司的
are described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is predic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VHF(VHF) frequency-hopping radio
1 概述
MHz Hops/s W
Harris
猝发通信也是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且已被用于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中,如美国的SC-140,英
国的VRQ319/BCC39、以色列的HF-2000等短波跳频电台及土耳其的PRC/VRC-9600、比利时的BAMS等
超短波跳频电台。
3.2 综合化加强
优先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种繁杂、标准化差、后勤保障困难等问题,在标准化、多功能综合化、多
频段组合化和结构模块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美国空军为解决这类技术性问题而推行了发展
使用标准型机载电台的举措,从而加快了更新换装的速度。地面电台普遍发展缓慢,仍然存在着不同年
英两国更为领先,它们对多数国家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发展都有较大的直接影响;
(2)从装备水平看,跳频电台中,机载电台发展较快、换装较频繁,而相应的地面电台发展较慢、
更新规模有限。在各种现役电台中,1950~1990年代出厂的电台都有应用,不同年代的电台数量是两头
RF-5800H-MP、以色列Tadiran公司的HF-6000、德国R-S公司的M3TR,在跳频速率和数据传输能力方面
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且都具有自适应跳频功能,抗干扰能力进一步增强。1990年代后期,美国Sanders
公司研制的CHESS系统采用了多项新技术,跳频速率高达5000Hops/s,代表了新一代数字化短波自适应
RF-5000 1.6-30 280000 100 20 25/125/400/1000
(美国)
外军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的综合化主要体现在多频段、多方式和多功能,具体是:
(1)频段综合,在HF、VHF、UHF频段都能工作;
(2)工作方式综合,一个设备中有调幅、调频、单边带等多种工作方式;
(3)功能综合,既作通信用又可作其他功能使用。
年代初超短波跳频电台更多了,几乎所有新的超短波电台都具有跳频功能,但速率大部分保持在
300Hops/s左右。也有把直接序列扩频与跳频混合使用的,如意大利的HYDRA-V 电台、美国的STEALTH
COMM电台。
短波跳频电台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初期。1980年代中期,英国Marconi公司生产的Scimitar-H和Racal
据通信系统接口的能力。
美国的SC-140、俄罗斯的R-161-15等短波跳频电台及英国的Swordfish、南非的PRC-1600等超短波跳
频电台都可以采用AM、FM、SSB等多种工作方式。南非的TR-600跳频电台能提供所有常规的工作方式,
可以满足地对地、地对空、地对海的通信。
跳频,从无自适应功能到有自适应功能,再到具有符合美军标的自适应功能。
超短波跳频电台最早出现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已有低速跳频和中速跳频的超短波电台问
世,并开始在军队中装备使用。广泛使用跳频电台是1980年代VHF频段无线电发展的主要特征[1]。到1990
美国的SINCGARS超短波跳频电台能与GPS结合,综合成SINCGARS/GPS电台,该电台不仅可以通
信,还能向网络中的其他部队报告自己的位置,具有基本的定位报告能力。
表1 外军典型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主要性能表
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自适应技术、扩频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在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中
里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运用;
(5)从应用领域看,除用于航空作战指挥外,在火控、导航(领航)、侦察、识别等许多方面的应用也
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综合型、组合型的短波、超短波跳频电台发展较快。
短波跳频电台是军事领域中保证远程通信的主要装备。目前,常规的短波单边带跳频电台与新型的
短波自适应跳频电台并存共用,且还将延续较长的时间。短波自适应跳频电台将迅速发展而成为军事通
信中广泛使用的主要装备。
超短波跳频电台是军事通信中应用极广、数量极大的通信装备。其中机载电台随飞机的发展而得以
(美国)
Lockheed Sanders
CHESS 2.0-30 512 5000
以上三个方面已在一些电台中各有体现。
1990年代美军装备部队的MBMMR、AN/GRC-206(V)和AN/ARC-210(V)多模式、多频段抗干扰电台,
就代表了这一特点。英国国防部正在着手研制的满足21世纪战术作战要求的BOWMAN系列电台也是其
中的一种,BOWMAN系列电台工作在HF、VHF、UHF频段,包括便携式、车载式的HF、VHF 电台及机
(1.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2. (2.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76)
公司生产的Jaguar-H均为短波跳频电台,二者的跳频速率分别为20Hops/s、10~50Hops/s,具有了初步的
跳频抗干扰能力,但跳频图案随机性差,且没有自适应跳频功能。1980年代末,以色列Tadiran公司生产
的HF-2000、美国Southcom公司生产的SC-140,跳频速率分别为15~20Hops/s、20Hops/s,具有自适应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