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涌突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技术探讨
城市隧道岩溶富水段涌水综合治理

城市隧道岩溶富水段涌水综合治理城市隧道岩溶富水段涌水综合治理城市隧道建设对城市的交通、供水、排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在建设过程中,隧道岩溶富水段涌水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
隧道涌水会对周围环境和工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中如何综合治理,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隧道涌水原因岩溶地带具有强烈的地下水动力作用和比较开放的裂隙系统,因此岩溶区隧道建设中涌水比较常见。
隧道涌水和水源关系密切,隧道周边的水源会向隧道迁移,进入隧道在线水和周边地下水产生作用,引起隧道涌水。
拦截地下水、造成水位下降或改变地下水运动,常使涌水减小或消失。
综合治理岩溶地区隧道涌水综合治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
治理规划应依据工程自身情况,选取技术先进、效果稳定的治理方法。
常用的涌水治理方法有预排水法、推进式隧道拒涌法、安装防涌井、涂层防涌等。
预排水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隧道断面形状和岩层情况选定适宜的工作面,确定合理的排水方案,提前排水,预防涌水。
设立水井,排除岩层底部的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压力,预防涌水。
隧道推进式拒涌法隧道推进式拒涌法是在隧道施工中,结合先进的自流式隧道开挖工法和锚杆支持技术加以施工的。
通过增强隧道围岩的稳定性,防止地下水返涌,从而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安装防涌井在隧道的涌水段安装防涌井,能够收集地下水,降低周边地下水位,从而减小隧道涌水的风险。
通过防涌井的联合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涌水。
同时,安装防涌井也可以利用收集来的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
涂层防涌在隧道内壁涂一层高强度防水涂料,从而阻止水流进入隧道,减少涌水。
涂料的厚度和施工状况直接影响其防水能力。
涂层防涌整体效果好,且经济实用。
结语综合治理城市隧道岩溶富水段涌水问题,是隧道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隧道涌水治理需要根据隧道岩层和地下水环境情况,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理措施,达到控制、减少或消除隧道涌水的目的。
岩溶地区隧道涌水问题,难度较大,治理成本也比较高。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与防治研究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与防治研究一、本文概述岩溶隧道突水灾害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极大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运营稳定以及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成因、机理、预测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将对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定义、类型及特点进行概述,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
深入分析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成因,包括地质条件、水文环境、施工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突水灾害的发生机理,揭示其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接下来,文章将介绍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预测方法,包括地质勘探、数值模拟、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以期实现对突水灾害的有效预警和防控。
重点阐述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治理措施和非工程治理措施,旨在提高隧道的抗灾能力和保障隧道运营安全。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工程实践,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运营稳定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成因分析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因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施工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等。
地质构造因素是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基础。
岩溶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发育强烈,岩溶管道和溶洞分布广泛。
这些岩溶构造的存在为地下水的流动提供了通道,一旦隧道穿越这些区域,就存在突水的风险。
岩溶地区的断层、褶皱等构造也会对地下水的流动产生影响,增加突水的可能性。
水文地质条件是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水压大,且地下水动态变化复杂。
隧道施工过程中,若未能准确掌握地下水的情况,或未能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就可能导致突水灾害的发生。
再者,工程施工因素也是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隧道施工过程中,若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或未能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就可能导致隧道围岩失稳,进而引发突水灾害。
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理实践

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理实践一、引言随着地铁建设的不断推进,岩溶区地铁工程的建设也日益增多。
岩溶区地铁基坑施工中,突涌水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的一大挑战。
由于岩溶地质构造的特殊性,突涌水给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风险。
本文将对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的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探讨相应的处理实践。
1. 岩溶地质特征岩溶地质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构造,其主要特征是地下水侵蚀作用导致地下岩石溶解、洞穴和地下水系的形成。
岩溶地质中的岩层通常是疏松、多孔、水流通道复杂。
当地铁基坑进入岩溶地层时,地下水会受到疏松岩层和地下水通道的影响,从而形成地下水压力,导致突涌水问题的出现。
2. 地下水体特征岩溶区地下水体的特点主要包括水位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地球化学垂直分异、水体流向多变等。
这些特征使得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容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进而引发突涌水问题。
3. 施工活动影响地铁车站基坑的掘进、开挖和施工活动会对周围的地下水体产生影响,使得地下水动力学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引发突涌水的问题。
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的机理主要受到岩溶地质特征、地下水体特征和施工活动的影响。
1. 前期勘察与监测在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的处理实践中,前期的地质勘察和监测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可以为后续施工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位、水质和水压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情况,为突涌水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强化支护措施针对岩溶地质特征和地下水体特点,应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保证基坑周边地质结构的稳定。
可采用地下连续墙、槽槽桩等支护措施,有效减少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
3. 地下水治理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引排水、降水井及降水管网等设施,对基坑周边的地下水进行治理。
通过有效的降水措施,可以减缓地下水动态情况,减少突涌水的发生频率。
4. 应急处理措施在突涌水问题发生时,应设立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及时进行抢险应对。
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理实践

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机理分析及处理实践岩溶是地质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用来形容地下溶蚀作用造成的一种地貌。
岩溶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也容易引发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等问题。
本文将从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的机理分析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1. 地质条件岩溶区域常见的地质条件包括岩溶岩层、岩溶洞穴等。
岩溶岩层具有孔隙和裂隙系统,使得地下水流动迅速,且易于形成地下水悬挂、地下水涌出等现象。
而岩溶洞穴则增加了地下水的流动路径,为地下水突涌提供了渠道。
2. 施工活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活动往往会破坏地下水系统的平衡,导致地下水的突涌。
基坑挖掘、开挖周边土层等作业可能会导致地下水的涌出或悬挂现象。
3. 地下水位在岩溶区域,地下水位往往较高,且存在坡度大、水位不稳定等问题,使得地下水容易突涌至基坑内部。
岩溶区地铁车站基坑突涌水问题主要是由于地质条件和施工活动导致地下水平衡破坏所致。
为了有效处理这一问题,需要结合地质勘察、工程施工等方面,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1. 前期勘察在设计和施工前,应对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状况、地下水渗流条件等地质情况进行充分勘察。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辨别岩溶岩层、岩溶洞穴等地质条件,为后期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2. 设计防渗结构针对岩溶区域地下水位高、渗流快等特点,设计防渗结构是处理突涌水问题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防渗墙、防渗板等结构,有效隔离地下水,避免突涌发生。
3. 合理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合理的施工工艺,控制基坑周边土层的开挖速度,降低对地下水平衡的影响。
要做好地下水的排水工作,及时清理渗水管道,避免地下水积聚。
4. 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地下水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突涌水情况的发生。
5. 处理突涌水事故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发生突涌水事故,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可以采用加固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紧急排水等方式,减少不利影响,保证施工进度。
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

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甚至危害施工人员的安全。
因此,采取有效的涌水处理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隧道涌水的原因、涌水处理的重要性以及涌水处理的技术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涌水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隧道涌水的原因。
隧道涌水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高,地质构造疏松等因素导致。
当隧道施工打入含水层或者裂隙带时,地下水就会向施工面涌入,形成涌水现象。
此外,地下水位波动、水文压力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隧道涌水。
2. 涌水处理的重要性隧道涌水一旦发生,会给施工带来诸多问题。
首先,涌水会导致隧道内水位过高,加大了施工难度,延长了工期。
其次,涌水还可能造成隧道结构的松动、坍塌,甚至影响隧道的使用安全。
因此,采取有效的涌水处理措施,对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3. 涌水处理技术措施涌水处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封堵法:利用注浆、灌浆等工法封堵隧道进水口,阻止地下水进入隧道。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封堵材料和施工方法,以确保封堵效果。
(2)降水法:通过井点排水、泵水等手段将隧道内的水位降低,减少涌水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位较高、涌水量不大的情况。
(3)隔离法:在隧道周围设置防渗墙、挡水墙等隔离设施,将地下水与隧道分隔开,有效减少涌水影响。
(4)排水处理:对涌入隧道的地下水进行排水处理,通过排水管将水排除隧道外,确保隧道内干燥。
总结起来,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是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涌水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涌水处理方法,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隧道涌水处理技术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满足隧道施工的需求,促进工程的进展和发展。
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举措。
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隧道施工涌水处理技术能够更加成熟,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研究

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研究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研究引言:随着交通发展的需要,岩溶地区的隧道建设日益增多。
然而,由于岩溶地质背景的特殊性,岩溶隧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突涌水的严重风险。
突涌水是指地下水在隧道工程中突然泉水涌出并且水量巨大的现象,给隧道施工、运营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因此,对岩溶隧道突涌水的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岩溶隧道突涌水的特点和成因分析1. 岩溶隧道突涌水的特点岩溶隧道在地质背景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如水溶隧道、巨大的溶洞和孔洞形成等。
这些特点使得隧道更容易受到地下水的侵蚀,隧道周围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突涌水的可能性。
2. 岩溶隧道突涌水的成因分析岩溶地区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来自降雨、地表水渗漏和附近水系统的补给。
在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爆破和开挖作业,这会造成地下水体系的破坏和紊乱,增加了突涌水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地下水体系的复杂性,地下水在隧道周围流动时可能会遇到阻碍,导致水压增加并可能引发突涌水。
二、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价方法为了评估岩溶隧道突涌水的风险,可采用下列方法:1. 野外调查和监测:对隧道周围的岩溶地貌进行野外调查,了解地下水体系的分布和流动状况。
通过现场监测仪器,对地下水位、水流速度和水压进行实时监测。
2. 地质勘探和试验:通过地质勘探和试验工作,了解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通过试验和模拟,评估地下水在隧道周围的流动规律和水压增加的情况。
3. 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估:利用数学模型对隧道周围的地下水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预测突涌水可能出现的位置和水量。
根据模拟结果,评估突涌水对隧道运营和施工的风险程度。
4. 安全措施和管理:根据突涌水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方案。
包括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排涌方案、运营期间的水位监测和紧急排水措施等。
三、突涌水风险评价案例分析以某岩溶地区隧道为案例进行突涌水风险评价。
隧道岩溶涌水突泥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隧道岩溶涌水突泥成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摘要] 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时,常遇到突水、涌泥等地质灾害,对人员及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本文将隧洞岩溶涌水突泥的成因分为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两大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不同涌水情况,提出了整治对策,为隧道涌水突泥灾害的分析、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 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整治措施1 前言随着我国隧道、矿山、水利及其它地下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遇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断复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挑战性,特别是高压、富水区高埋深岩溶隧道面临高压突水、涌泥的危险,详细地分析了成因,提出相应措施,对隧道岩溶涌水灾害的防治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2 成因分析隧道岩溶突水的实质是地下水原有的输水网络或存储条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平衡而导致失稳的现象,其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但总体上可分为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两大类。
2.1 地质因素(1)地形地貌。
从多个隧道建设中的突水实例调查发现,整个工程的地形地貌条件与突水的发生密切相关:地表岩溶洼地、沟槽地区为雨水等的汇集提供有利条件,而岩溶洼地、槽谷中的落水洞或漏斗使降雨转入地下,成为地下水的补给区。
在隧道横断面上,地形地貌可分平坦型、凸形、山谷正下方平行型、山谷侧下平行型和单斜面型;在纵断面上,地形地貌可分平坦型、凸型、横贯河流型、盆地型和平凸型。
在横断面地形类别中,山谷正下方平行型和侧下平行型隧道的比突水量最大,凸型隧道的比突水量则最小。
从纵剖面来看,横贯河流型、盆地型和平凸型隧道的比突水量最大,平坦型和凸型隧道的比突水量则相对要小很多。
从中可以看出,突水量的大小与地形地貌有较大的关系,在隧道前期勘察过程中应多注意,尽避开可能发生突水的地段。
(2)地层岩性。
大型突水灾害多发生在灰岩、白云岩等可溶岩地层中,地层岩性越纯、单层厚度越大则岩溶越发育,越易形成大型岩溶管道。
在碳酸盐岩中,除化学沉积,还有碎屑沉积,为发育大型含水岩溶管道创造了条件。
隧道围岩突泥涌水成因与加固处理

隧道围岩突泥涌水成因与加固处理摘要:结合洋碰隧道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整个施工过程,探讨了隧道突泥涌水灾害产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及加固效果。
分析研究表明:(1)岩溶和断层发育修建隧道,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地质钻探是十分必要的;(2)超前周边预注浆结合超前小导管注浆组成的超前支护体系,能够有效实现围岩加固;(3)采用注浆、锚杆、锚索三种技术联合加固方法,能够弥补采用单一加固模式的不足,起到很好的围岩加固止水效果。
关键词:隧道;围岩;突泥涌水;超前支护体系;联合加固引言在岩溶区的隧道修建过程中,突水突泥是造成施工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1,2]。
特别是复杂地质条件、强岩溶富水区长大隧道的安全快速修建技术是当前交通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3~5]。
故加强对复杂岩溶地区的隧道稳定性及施工技术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1 工程概况洋碰隧道是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重要工程之一,位于乳源县乳城镇北西约6km,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向隧道。
隧道左线起讫里程为LK76+287~LK78+340,全长2053m,,高差41.30m;右线起讫里程为RK76+300~RK78+410,全长2110m,高差42.21m。
路线西高东低,坡度为-2%。
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2.1 工程地质条件在区域地质构造上,洋碰隧道位于近南北向大瑶山复背向斜南倾覆端南西部位,隧道出口为寒武系八村群砂岩,北部和南部中低山地段出露泥盆系桂头群砂岩(),少量页岩和砾岩,中部的鞍部山丘缓坡地带为泥盆系东岗岭组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隐晶质灰岩(),如图1。
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以NE走向的F13为主干断层,2km2范围内共有大小断层19条(图1)。
其中F7、F8断层在隧道左线LK76+740~LK76+600段交汇,对隧道施工带来相当严重影响;F12、F16断层在隧道右线RK78+030附近交汇,F12、F13断层在左线LK77+871~LK77+790段左侧70m交汇,造成该段施工发生大量涌水。
岩溶管道突涌水的机理

岩溶管道突涌水的机理嘿,你知道岩溶管道突涌水的机理吗?这可是个相当复杂又超级重要的事儿啊!岩溶管道突涌水,简单来说,就像是地下的一场“洪水猛兽”突然爆发。
想象一下,那些隐藏在地下的岩溶管道,就如同一个个秘密的水道,平时可能相安无事,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就会突然变得汹涌澎湃。
比如说,当岩溶地区的地下水压力增大时,就好像给一个气球不断充气,到了某个临界点,“砰”的一下就爆开了,水就猛地涌出来了。
这就好比你给一个装满水的袋子不断施加压力,最后袋子承受不住就破裂了,水哗啦一下全出来了。
还有啊,地质结构的变化也是个重要因素。
如果地下出现了断裂、破碎带之类的,就好像给这些“秘密水道”打开了一道缺口,水自然就顺着这个缺口涌出来啦。
你想想看,要是你家的水管突然有个地方破了个大口子,那水不就哗啦啦往外流嘛!我给你讲个实际例子吧。
有个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就遭遇了岩溶管道突涌水。
一开始大家都没太在意,觉得应该没啥大问题。
结果呢,突然之间,大量的水就像瀑布一样涌出来了,把施工现场都给淹了,还造成了人员受伤,这可把大家给吓坏了!这就是因为对岩溶管道突涌水的机理认识不足,没有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
再说说水的来源。
这些水可能来自于降雨的补给,经过长时间的渗透、汇聚,在岩溶管道里积累起来。
就像你往一个水缸里慢慢倒水,时间长了,水缸就满了。
然后稍微有点动静,水就溢出来了。
岩溶管道突涌水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它会给工程建设、矿山开采等带来巨大的危害。
那怎么防范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它的机理,做好详细的勘察、监测和预警工作。
难道我们不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吗?我们不能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呀!所以啊,对于岩溶管道突涌水的机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可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呢!你说是不是?。
新探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

新探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在进行隧道开挖时,可能会遇到岩溶地层,其具有高压、富水的特点,通常会揭露隐伏的大型含水构造,如暗河、溶洞及岩溶管道等,从而诱发突水灾害,同时还会伴随有涌泥、涌沙,其会冲毁施工设备和隧道支护结构,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分析和防治尤为重要。
1.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分析1.1岩溶隧道突水会对施工产生影响岩溶水害一般是由于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揭穿了岩溶管道、暗河、岩溶裂隙密集带或溶腔,从而导致大量高压岩溶水突然涌出,对施工进度、施工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岩溶隧道水害一般具有危害性、突发性大等特点,经常会酿成重大灾害事故,导致隧道施工被迫终止,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重大人员伤亡。
1.2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岩溶隧道突水不仅会对隧道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如果预防和处理措施不合理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具体表现为:(1)引起岩溶地面塌陷和沉降。
岩溶隧道突水会对周围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岩溶地面塌陷和沉降。
由于地下水具有地壳表层分布普遍、高度流动性的特点,而且大部分的隧道施工均处于地下水富集带或附近,如果隧道施工触及导水通道,就有可能导致隧道水害。
(2)导致水资源枯竭。
岩溶隧道的开挖,不仅会揭露充水围岩,而且还要对地下水进行疏排。
随着地下水逐渐向隧道涌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并且降落(位)漏斗不断向周围扩展,从而使隧道周围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导致地下水补排关系和渗流场发生明显变化,地表河溪断流,井泉干涸,给人类的用水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岩溶隧道突水防治对策研究2.1岩溶突水超前地质预报由于岩溶隧道地质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岩溶突水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从而对隐伏含水构造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主要是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然后借助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测技术,对断层破碎带、富水地段等重点部位进行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同时还需要加强超前钻探、地质素描及分析工作。
隧道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隧道岩溶突水涌泥原因及处理策略、谈公路隧道防排水关键施工技术…

隧道工程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隧道岩溶突水涌泥原因及处理策略2、谈公路隧道防排水关键施工技术3、谈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4、谈隧道工程软弱围岩检测技术5、谈分离式偏压隧道施工过程仿真全文总字数:20325 字篇一:隧道岩溶突水涌泥原因及处理策略隧道岩溶突水涌泥原因及处理策略【摘要】隧道工程在受到复杂地质条件影响下,极容易导致隧道岩溶突水涌泥等问题的发生。
现阶段,要加强对隧道岩溶突水涌泥原因与形成机理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提高隧道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本文首先对突水涌泥的危害、成因做出分析,并结合工程案例对该问题的处理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岩溶隧道;突水涌泥;原因;处理策略引言在进行铁路、公路等工程的建设期间,经常会遇到岩溶突水涌泥问题。
对于突水问题而言,主要是指水流量超过了0.1m3/s,涌泥指的是地下水中泥沙的含量大于50%。
一旦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突水涌泥问题,不仅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同时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而,岩溶隧道建设前期要加强地质水文勘察,并积极做好风险评估,加强对突水涌泥等病害的防治效果。
1突水涌泥的影响因素与危害性分析1.1突水涌泥问题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导致岩溶隧道施工期间发生突水涌泥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自然因素、技术因素。
对于自然因素而言,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埋深、长度以及地震、暴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突水涌泥问题的发生。
另外,技术因素主要是指勘察、设计、施工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可能会对岩溶隧道的突水涌泥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
1.2突水涌泥的危害性分析岩溶突水涌泥问题的发生,将对隧道的正常施工与后期运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首先,岩溶隧道施工时,出现突发性突水涌泥现象的概率较高,由于突水量大,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因而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存在着设备冲毁的危险。
其次,由于突水涌泥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泥沙,使得土体内部的空洞区域越来越大。
岩溶地区特长隧道突水、突泥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岩溶地区特长隧道突水、突泥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摘要: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之中,不良地质的出现是十分常见的,尤其是处在地下河管道、岩溶地区的隧道,其不仅易诱发坍塌,还有可能出现突水、突泥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给隧道施工带来非常高的安全风险。
笔者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探讨岩溶地区特长隧道突水、突泥机理,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其它隧道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岩溶地区;特长隧道;突水、突泥机理;防治对策前言当施工区域的地质为岩溶地质的时候,无论是开展公路铁路建设还是水利矿产工程,突水突泥的现象都会频频发生,有时甚至会出现塌方冒顶的现象,进而造成地下有害气体泄露等危机事件发生。
在上述列举的现象之中,对于岩溶地质而言,隧道的突水突泥现象是最为常见的,严重危害着工程的安全。
由此,要想顺利高效地建设岩溶地区的隧道,就必须加强对上述灾害的预防与处理工作,针对岩溶区突水突泥现象的预防与解决则更应当成为目前的重中之重。
1 工程概况永福屯隧道是广西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项目的一座特长隧道。
隧道起讫里程桩号左幅:ZK61+220-K66+860,长5640m;右幅:YK61+192-YK66+839,长5647m,隧道最大埋深约301m,洞轴线进洞走向方位角约262°,洞身段走向方位角约289°,出口走向方位角约282°,单幅隧道净空:11.0m×5.0m,左右幅进口洞门、出口洞门均采用削竹式。
永福屯隧道施工过程中,一共发生了4次大规模突水、突泥现象,严重影响隧道的施工进度,同时给项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 突水突泥灾害产生原因2.1地质原因在一定时期,如果水资源过于充足,突泥突水灾害也有可能发生。
故而,在河流或者盆地这样的具有丰富水资源的地区十分容易出现突泥突水现象。
与此同时,地区的地质岩性不同,发生上述现象的概率也不同,碳酸盐丰富的地区较一般地区更容易出现上述现象。
此外,地质易产生裂缝与皱褶的地方也是突水突泥现象的高发区,例如喀斯特地区与一些容易出现承压含水层灾害的地区。
浅诉岩溶隧道涌突水治理施工技术措施

浅诉岩溶隧道涌突水治理施工技术措施摘要:岩溶涌突水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将会对施工的安全、质量、经济损失、甚至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对本文云南省某高速公路热水河隧道涌突水治理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地总结,以减少因岩溶涌突水现象对工程造成影响。
关键词:岩溶;隧道;涌突水;治理Technical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outburst control in shallow karst tunnelsZhang WenboChina Railway First Bureau Group Fifth Engineering Co, Ltd, Shanxi Baoji 721006Abstract: Karst inrush water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safety, quality, economic loss, and eve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uring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water inrush water in a highway hot water tunnel in Yunnan Province in detail, so a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karst inrush on the project.Keywords: rock dissolving, tunnel, water outburst, management.11工程概况热水河隧道是云南省某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隧道右幅长1890米,设计围岩岩性为浅灰、灰白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强~中风化,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呈碎石状。
隧道岩溶涌水突泥病害发展机理及处治方案

隧道岩溶涌水突泥病害发展机理及处治方案摘要:此篇文章对岩溶隧道内出现的涌水实泥之类的情况进行了阐述,之处其会对交通运行造成影响,同时也可能导致人身受到伤害,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大家必须注重此昂面的防治工作。
对岩溶隧道内出现的涌水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同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确保隧道能够在安全状态之下运营。
关键词:隧道;涌水突泥;地下水一、工程概况1.1隧道岩溶涌水突泥病害的发生过程此篇文章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某特长隧道,其形式是分离式的,该隧道所处的位置是在A市到B市之间。
左右两线均有4707m的长度,两线之间具备40米的间距。
在隧道穿越的范畴内,不良地质有岩溶以及煤还有瓦斯,同时还存在硫化氢以及尸六之类的有害气体。
正式运营期间,多次对这一隧道进行了相关的病害处置。
尤其是在隧道病害方面,实施了全方位的整治,整治内容将硫化氢、路面以及结构性病害之类的内容囊括在其中。
这一隧道在2014年8月19日22:10之际,于左线隧道ZK37+ 187的位置出现了涌水突泥现象,具体的位置是在左侧沉砂池上留设了预留孔的位置,因此导致沉砂池满,在涌出的物质里面,不仅有块石还有你傻,同时还有不少含泥量较高的岩溶水,另外在2014年8月22日21:00以及2014年9月20日18:03这两个时间段,同样的位置依然出现了涌水突泥的情况,涌出物一次躲过一次,形状大概是圆球模样,且具备长途搬运的特征。
数次出现这一现象让该隧道无法通车,不过没有造成人员以及车辆的损害。
这一次出现涌水突泥情况主要具备下列特点:①突发性。
该现象属于突然出现的,一旦情况严重,将会有开裂内鼓之类的情况出现,进而大规模影响到隧道的安全;②水量大。
该现象来势汹汹,且具备较远的流程,所涌出的水量不小,加之有不少砂粒蕴藏其中,有很大的几率会把洞内的设施淹没掉;③高压性。
当出现涌水现象之际,可能会有不小的水压力出现。
1.2原设计和施工状况在这一隧道的东侧位置,有一个新增的泄水洞,这一洞口是在一座山的复式背斜东翼,此地是单斜底层,坡度大概是53~59"。
探析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及治理技术

探析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及治理技术岩溶地区的隧道建设一直是一个需要注意涌水问题的难题,如果隧道工程没有控制好涌水问题,将会对隧道的安全和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涌水问题的出现会给隧道建设带来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使得建设难度倍增。
因此,本文将从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和治理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1.本构材料特性因素最直接的原因是构造形式,而构造形式则直接受到本构材料特性的影响。
这是岩溶隧道难以避免的基本问题。
本构材料特性因素是导致岩溶隧道涌突水的重要原因。
岩溶岩石层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和机械性质,如破裂、受力即发生弹性应变、断裂和塑性变形等。
2.大气变量的影响另外,湿度、雨量、气压、气温和风速等大气变量的影响,也是影响岩溶隧道涌突水的重要原因。
在岩溶地区,大气变量的影响能够促进空气和水的流动,加剧洞穴场流的形成和水下流的运动,从而加剧隧道掘进过程中岩层的破碎和冷却、收缩,导致水的渗透、流动和涌出。
3.地下水质变化地下水质也是影响涌突水的重要因素。
地下水的不同化学成分、水位、渗透性、酸碱度和其它化学指标变化,都会对涌突水产生影响。
二、岩溶隧道涌突水的治理技术1.隧道设计在隧道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
一般而言,采用刚性结构和较厚的岩层分界带来加强稳定性,依靠塑性的灵活性来承受荷载,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涌水事故的发生。
2.加固护壁对于已建成的隧道,加固护壁是一个重要的治理措施。
在施工或后期补救性加固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如聚氯乙烯塑料、橡胶坝、钢材等结构材料,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措施。
如果隧道内涌水比较严重,可使用钢梁或混凝土墙体进行隔离、提升隧道的承载能力,并防止岩层的强制隔断导致负压引发涌突水等事故的发生。
3.使用抗涌处理剂抗涌处理剂的使用也是岩溶隧道涌突水治理的一种有效措施。
抗涌处理剂主要通过改善岩石孔隙环境,提高岩石抗损性能和固体防水性能,预防和治疗涌突水等极端影响,提高地基和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避免地基松动等不良现象。
浅谈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及预防整治措施

浅谈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及预防整治措施摘要:隧道突水、涌泥为仅次于坍方的等地质灾害,对人员及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本文对突泥、涌水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不同成因,提出了预防和整治对策,为隧道涌水突泥灾害的分析、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预防整治措施1 前言随着我国隧道、矿山、水利及其它地下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遇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断复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挑战性,特别是高压、富水区高埋深岩溶隧道面临高压突泥、涌水的危险,本人在工作过程中,多次遇到突泥涌水事故,结合工作经验,对突泥涌水成因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相应措施,对隧道突泥、涌水灾害的防治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2 成因分析隧道涌水的实质是地下水原有的输水网络或存储条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平衡而导致失稳的现象,其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但隧道涌水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压力水存在,即一是富水,水量大,二是水有压力,即水头在隧道开挖面上方,这是形成涌水的两个必要条件。
压力水来源主要有承压水层、断层裂隙水、溶洞积水、暗河、地表水经裂隙补充、煤系地层中的老窖水及矿山老积水等;突泥造成的主要不良地质为位于岩溶发育地区的溶洞以及围岩中软弱夹层和淤泥带、煤矿采空区和其他矿洞积存的淤泥带、富水断层破碎带。
突泥涌水聚集在岩层中积聚了一定能量,由于超前探测手段不及时,未进行有效的排放消除积聚的能量,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因为坚硬的不透水层逐步减少,当不透水层承压能力少于水头压力时,不透水层被破坏,大量的水在压力作用下短时间突出,就造成涌水;当水中夹杂大量软弱填充物时,就形成突泥。
当隧道施工时存在以上情况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要探明开挖掌子面前方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方案才能施工。
3 整治措施3.1预防措施隧道突泥涌水爆发时速度特别快(本人施工的云南大五山引水隧道曾爆发三次突泥涌水事故,其速度为15m/s),一旦爆发,人员根本来不及撤离,会带来人员伤害及大量财产损失,因此对突泥涌水主要是预防为主。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引言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地质条件和气候的影响,隧道施工中常常会遇到涌水问题。
隧道涌水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还会对隧道运行和维护带来困难。
因此,在隧道工程中,制定合理的涌水处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隧道涌水的原因及分类,并提供一些常见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案,包括减水、封堵和排水三种主要方法。
这些处理方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以最大程度地解决涌水问题并确保施工质量和隧道的安全运行。
一、涌水原因及分类1.1 涌水原因隧道涌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位较高:当隧道施工深度接近或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渗透作用与弱土层或裂隙进入隧道,导致涌水。
2.岩层裂隙:某些地质条件下,岩层中存在裂隙和断层,地下水可以沿着这些裂隙和断层进入隧道。
3.施工打洞突破水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打洞穿越含水层时,可能会突破水层,导致涌水现象。
1.2 涌水分类根据涌水形式和涌水量的大小,隧道涌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隧道滴水:指隧道内壁、顶板或地面的局部位置出现滴水现象,涌水量较小。
2.隧道渗水:指地下水通过裂隙或土体中的毛细孔道进入隧道,涌水量较大。
3.隧道涌水:指地下水以较大的水量进入隧道,形成明显的涌水现象。
二、涌水处理方案2.1 减水处理减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对隧道周围地下水位进行降低,减少地下水渗透进入隧道的数量。
常见的减水处理方法包括:1.井点式排水:在隧道周围钻探井点,通过井点进行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2.地下隔水墙:在隧道周围埋设地下隔水墙,阻断地下水渗透进入隧道。
3.地下泵站:通过建设地下泵站和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抽到地表并进行处理。
2.2 封堵处理封堵处理是指通过堵漏、灌浆等方法,封堵隧道中出现的裂隙和裂缝,阻止地下水进入。
常见的封堵处理方法包括:1.水泥灌浆:将水泥浆料注入到裂隙和裂缝中,充填并固化,封堵地下水的通道。
2.密封材料:使用具有防水性能的密封材料,如聚合物注浆材料,填充隧道中的缺陷和裂缝。
浅析隧道涌水原因及处理措施

重新进行地质勘察,对涌水区域进行详细了解。根据勘察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 加强衬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设置排水系统等。同时,对施工团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 其对地质条件和防水施工的认识。
某山区公路隧道防水案例分析
隧道背景
涌水原因
某山区公路隧道位于东北地区,全长 8公里,双洞双向两车道。该隧道建 成后,出现了多次涌水事故,严重影 响行车安全。
加强维护,定期清理,保持畅通 ,确保运行
04
详细描述
隧道排水设施需要加强日常维护和 定期清理,保持排水畅通。对于易 堵塞的部位应采取特殊措施进行清 理和维护,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
应急处理措施
总结词
快速响应,科学救援,保障安全,降低损失
详细描述
隧道出现涌水时需要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救援人员需要科学施救,保 障人员安全,同时要尽可能降低财产损失。在事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 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隧道涌水的主要原因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和水文条件、 围岩破碎程度和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等 因素是导致隧道涌水的主要原因。此 外,气候条件和季节性降雨等自然因 素也会影响隧道涌水。
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隧道涌水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处 理措施,如排水、堵水、截水和排水 等。其中,排水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隧 道内部的水位,堵水措施可以封堵水 源,截水措施可以减少水源补给,排 水措施可以及时排出积水。这些措施 在不同情况下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隧道涌水的危害
隧道涌水会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 严重影响。
4. 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地 面塌陷等。
3. 施工进度受阻,工程成本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2
节 ,地层水位迅速上升 ,水压力增大 ,隧道突发涌水的 可能性极大 。 2. 3 施工因素
在隧道施工之前 ,岩体处于自然平衡状态 ,隧道开 挖时扰动了岩体 ,形成临空面 ,并在隧道周边形成松动 圈 ,导致原有裂隙扩张和出现新的裂隙 ,改变了围岩的 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流动状态 ,加速了水循环 ,而岩体 的破裂首先是从围岩内的节理裂隙面开始的 ,当充水 裂隙垂直方向受拉应力作用或者裂隙面上受剪应力作 用时 ,不高的水压即可使其产生破裂 ,从而引起裂隙进 一步扩展 ,水流在扩展方向的流动和劈裂又加剧了裂 隙的扩展 ,从而诱发隧道涌水突泥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 3个方面 。 2. 3. 1 隧道开挖直接诱发涌水突泥
脉管经溶蚀进一步扩大 ,延长 ,形成 较大的管 ,其宽度很大 ,连通性很好 ,一 旦揭示 ,水和泥砂会涌出或喷出 ,一般 管道型 呈有压状态 ,水量和水压较大 ,地下水 大 很大
和泥砂运动状态比较复杂 ,这种形式的 涌水一般具有突发性 ,对施工和运营安 全影响很大
空间体积较大 ,形状不规则 ,有水溶 洞如果内部充满大量的水和泥砂等充
填物 ,甚至可能存在气体 ,则压力很高 , 溶洞型 一旦揭示 ,水 、泥 、气体就会大量涌出和 大 很大
喷出 ,地下水 和泥砂 运动状 态比较 复 杂 ,这种形式的涌水突泥对施工安全影 响很大
过水断面大 ,水中泥砂含量低 ,出水一 暗河型 般为清水 ,其运动状态一般为重力梯常成为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水径流的通 道 ,控制岩溶水的分布形态 。
表 1 岩溶涌突水特征和运动规律及危害性
Table 1 Features, moving pattern and harmfulness of karst water gu sh ing
类型
特征及运动规律
涌突水 几率
危害性
1)可溶性岩石的向斜核部和背斜翼部容易发生 岩溶涌突水 。向斜褶皱核部纵张裂隙发育 ,轴部易汇 水 ,易形成溶蚀裂隙和溶洞 ,发育成强岩溶带或暗河 ; 在背斜褶皱翼部发育的层面裂隙和层间滑动裂隙通常 是过水通道 ,受溶蚀作用 ,易沿岩层走向发育椭圆或扁 平状溶管或洞穴 ;与背斜和向斜褶皱直交的横张裂隙 一般张开性强 、岩石破碎 、胶结程度差 、透水性强 ,容易 起导水和汇水的作用也是岩溶发育带 。
ZHAN G W ei, L I Zhiguo, WAN G Q uansheng
( L uoyang R esea rch Institu te 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Ch ina R a ilw ay Tunnel Group Co. , L td. , L uoyang 471009, Henan, Ch ina)
3)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面 、膏溶面和碳酸盐岩 层间滑动带 ,极易发生强烈溶蚀生成溶洞 ,产生岩溶涌 突水 。很多沿层面走向发育的地下河都处在层间滑动 带上 ,在石灰岩 、白云岩与碎屑岩或煤系地层的接触面 上最易汇集地下水和发生强溶蚀作用而形成岩溶管道 和溶洞突水 。
4)其他含水构造 、含水体涌突水 。如层状隔水层 形成的含水体 、岩溶地层中的孤立含水体等 。 2. 2 气象条件
主要原因是 , 1)爆破或非爆破开挖直接破坏含水 构造周围的地层 ,导致止水岩柱或关键岩块失稳和破 坏 ,岩溶水突然涌出 ; 2)隧道开挖直接揭穿高压 、富水 溶洞或岩溶管道造成隧道涌水突泥 ; 3)为爆破或非爆 破施工导致岩体溶隙或岩溶管道扩张 ,造成岩体局部 应力集中和破裂 ,岩溶水突然涌出 。 2. 3. 2 隧道开挖间接诱发涌水突泥
关键词 : 岩溶隧道 ; 涌突水机理 ; 止水岩柱 ; 裂隙 ; 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 U5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741X (2008) 03 - 0257 - 06
Cause Ana lysis and Coun termea sures for Wa ter Gush ing of Karst Tunnels
可溶岩被溶蚀作用的强弱和突涌水 ,还受气温的 高低 、降雨的多少和强度等气象因素影响 。气候的变 化决定气温的高低 、总降水量 、降水强度和降水量的季 节分配 、蒸发量以及地面径流量与渗透量之间的比例 关系等 。在低温条件下 ,水的溶蚀力 、流动交替和岩溶 作用反应速度都较小 ,岩溶发育过程缓慢 ;随着温度的 升高 ,岩溶作用增强 ,降雨的多少和强度不仅影响水的 渗透条件和水的运动交替 ,而且雨水通过空气和土壤 层 ,形成的游离 CO2能使岩溶作用大大加强 。因此 ,夏 季雨量充沛 ,地表水径流和下渗容易转化为岩溶水 ,且 携带大量泥砂 ,隧道容易发生突水涌泥 ,此外暴雨季
0 引言
近年来 ,随着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及水电基础设 置的大规模建设 ,在岩溶地区修建的高水压 、富水 、 岩溶隧道也越来越多 ,由于岩溶发育的复杂性 ,在隧 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其中涌突水问题最 为突出 ,隧道穿越岩溶区时 ,由于采取爆破或人工开 挖 ,扰动围岩 ,改变地下水的流动状态 ,破坏了围岩 的原始力学状态和岩溶水平衡体系 ,因而导致岩溶 隧道施工中出现岩溶涌突水问题 。岩溶涌突水对施 工安全 、施工质量及周围环境影响很大 [ 1 - 2 ] ,严重时 还将影响运营和环境安全甚至带来工程灾难 ,因此 分析岩溶隧道涌突水原因 ,找出涌突水的关键因素 , 探讨涌突水治理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岩溶隧道涌突 水与隧道穿越的地质构造有关 [3 - 4 ] ,不同岩溶构造 , 涌水突 水 特 点 不 同 , 同 时 还 与 施 工 和 降 雨 因 素 有 关 [5 - 6 ] ,另外岩溶突水还与隧道的位置及安全距离 有关 [ 7 ] ,但以前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具体工程的处理和
一般由构造裂隙经溶蚀加宽后形成 ,
其宽度一般很小 ,延续性较好 ,岩溶水
溶隙型
从地层中缓慢渗出或流出 ,水量和水压 很小 ,岩溶水经过较长距离的过滤和沉
小
小
淀 ,出水一般为清水 ,地下水运动为渗
流 ,符合达西定律
溶隙经溶蚀进一步扩大 ,延长 ,形成 脉管状 ,其宽度较大 ,连通性较好 ,地下 脉管型 水从地层 中股状 流出 , 压力 和水量 较 中 大 小 ,出水一般为清水 ,运动状态以重力 梯度流为主 ,基本符合伯努力方程
2)断层破碎带容易发生岩溶涌突水 。断层破碎 带常因导水 、富水而成为岩溶富水带 ,张性断裂常因张 开性好 、构造角砾胶结松散 、孔隙较大而容易形成具有 较大储水空间和宽大径流通道的强岩溶带和暗河径流 带或管道流 ,张性断裂横切褶皱或挤压性断裂 ,使褶皱 不同部位的地下水互相连通 ,促进岩溶发育 ,共轭出现
根据有关理论 、工程类比和岩溶涌突水现象的观 察和分析 ,可以总结出岩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隧道岩 溶突水主要分 5种类型 ,其特征和运动规律及危害性 如表 1。
收稿日期 : 2008 - 05 - 12; 修回日期 : 2008 - 05 - 22 作者简介 : 张炜 (1963—) ,男 , 198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 ,本科 ,高级工程师 ,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管理工作 。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3期 张炜 , 等 : 岩溶隧道涌突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技术探讨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852
隧道建设 第 28卷
图 1 岩溶管道涌突水 Fig. 1 W ater gushing through karst p ipes
摘要 : 对岩溶发育特征与涌突水的关系作了深入介绍并给出了判断标准 ,提出岩溶涌水与气温 、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施工引起的应
力分布等因素有关 ,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阐述了岩溶突水的止水岩柱受拉破坏 、裂隙剪切破坏 、裂隙水力扩张 、块体失稳破坏
等突水机理 ,并对突水压力和突水量的估算和岩溶治理技术做了介绍 。
第
28卷 第 3期 2008年 6月
隧道建设
Vol. 28 No. 3
Tunne l C onstruc tion
June 2008
岩溶隧道涌突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技术探讨
张炜 , 李治国 , 王全胜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洛阳科学技术研究所 , 河南 洛阳 471009)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karst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the water gushes are p resented in detail and as2 sessment criteria is p roposed; it is p roposed that the karst water gushes are related to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rain2 fall and rainfall intensity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the water gushing m echanism s, such as the tensioning failure of the water2sealing rock columns, the shearing failure of the fissures, the hydrodynam ic expansion of the fissures and the stability2losing failure of the ground, are expounded by means of num erical analysis and theoreti2 cal analysis; the estimation of the water gushing quantity and the water gushing p ressure, as well as the karst treatment technology, are p resented. Key words: karst tunnel; water gushing mechanics; water2sealing rock column; fissure; treatment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