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曾经犀利地批评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有言无文。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先“言”后“文”,甚或有“言”无“文”的教学格局导致了以下不良后果:第一,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性考查,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抹杀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第二,使学生无法穿透文字符号达到与作者情感相通的境界。第三,导致许多附丽于“文”上的文化信息被忽略甚至被抛弃。在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并重,并且有意识地多从“文”的角度加以阐释和拓展,既是避免上述弊端的现实需要,也是新课标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朗读;文言结合;文言并重
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在《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一文中写到:“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作品,以及后世历代文人模仿先秦书面语写作的各类文字作品。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显得十分简约,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是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占多数,二是文言文行文讲究省略,另外,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普遍,虚词更替现象更突出,语序、句式也与白话文有所不同。”
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然几次修改,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始终未变,即“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大纲目标只局限于知识的领域,这对文言文教学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在新课程下文言文教学仍然没有走出教学的误区,本文对于这一问题进
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文”“言”割裂
无论教学大纲如何改革,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育都不可避免地走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的弊端直接造成了教师对于考试大纲的断章取义,这就导致了教师直接按照考试的内容来讲课,把文言文教学当作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只是系统地讲清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弄懂课文,忽视了文章的艺术和人文因素。在此,教师既没有认识到文言文的工具性,更加忽视了文言文的人文性。不能使学生独立阅读,汲取文化精神,这就导致了无论如何改革,都不能做到实现素质教育,文言文教学体现不出它的实际意义。文言文既承载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还承载着古人文学创作上的智慧,比如谋篇布局、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等。对于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像讲英语一样,不厌其烦的讲述语法知识,板书铺天盖地,学生则是做笔记,抄题目,背答案。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的兴味索然。因此,教师“讲”“练”的多少成为评判一堂优劣课的重要标准,以致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追求浅层面上的热闹:不切实际的“戏说”,花拳绣腿的“表演”等。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排练剧本。如此浮躁的课堂方式怎能利于知识的学习?
长期以来,受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束缚,受落后陈旧教学理念的支配,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文言文教学往往是重“言”轻“文”,先“言”后“文”,或是甚至有“言”无“文”。过多强调了“言”的识记与理解,忽视“文”的朗读与赏析,割裂了“言”与“文”承载和表现的亲密关系。实际上也销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的兴趣。
二、如何修补割裂的“文”“言”关系
1.强化学生的朗读,淡化教师的串讲,修补讲与读的关系。朗读可以唤起美感,引起兴趣;朗读可以引发联想,激发想象;朗读还可以增强语感,提高表达;朗读有助于体会内容,把握感情。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说“前人之述备矣”。苏东坡诗云:“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读而不是当作实词、虚词、句式来讲。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学生查工具书完成,但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归到文中去让学生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借助对文章的反复朗读解决“言”的问题,“言”的问题解决了,接着就可以更好地挖掘“文”的内涵,这样“文”与“言”自然而然就结合在一起了。
《陈情表》,若不是含泪诵读,怎能体会“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的至诚至孝?《项脊轩志》若不声情诵读,岂能感受到作品蕴含的“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复杂感情?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减少串讲,必须保证学生
有足够的读的时间和量的积累。
2.强化“文”的赏析,淡化“言”的识记,修补“言”与语境的关系。实际上结合解释文言实词、虚词,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又往往脱离语境,让学生孤单地去记实词的多种意思、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学生辛辛苦苦照着老师的说法去做了,结果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是对“言”的识记理解,脱离了文本和具体的语境,因此只有强化教师因“文”识“言”的教学意识,结合语境去理解“言”才能加强学生的学习认识。
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强化“文”的赏析,引导学生借助语境,因“文”释“言”,就能给具体语境中的“言”以合理、合适甚至更为形象的解释,再通过“言”的解释来透视“文”的文学色彩,将能体会到作品更多的“言”外之意。
3.“添盐加醋”,使文味更浓,修补“言”的不足。文言文有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省略”。特别在先秦文章中这种现象更是做到了极致,而它的“极致”有时会影响对文章的细节的品味:省略了“言”分影响了“文”味。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把不足的“言分”给补足,就会让“文”味浓淡适宜,更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的理解。运用得好,就能把简练的文言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更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对教学如何提问非常有研究,他的教学提问很有特点,他喜欢添加一些辅助成分,经常用迂回的方法提问。比如钱老师在教学《愚公移山》就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提问。“邻
人京城氏那个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一时回答不出,继而一想,恍然大悟的叫起来:“那孩子没有爸爸!”这一问一答,巧妙地检测了学生对“孀妻”“遗男”的理解,要比直接问这两个词的意思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兴趣。把“言”的识记理解巧妙地融在问的赏析中。
学生引文取而关照文本时,就会主动扫除“言”之障碍,就会文言相生相融。教师若能引领学生如此玩味“文”之“言”,在通过“言”来透视“文”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就抓住了文言文教学之柄,比架空的人文讨论不知要强多少倍。
三、“言”“文”结合,“文”“言”并重
总之,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是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强化朗读,通过有声朗读,把“文”和“言”有机结合起来,是学习文言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在文本的阅读中寻找一个语言切入点,在语言点的分析中逐步导向最后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或可以寻找一个人文切入点,使学生在欣赏文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受这些经典文本的语言魅力,把“言”与“文”结合在文章的欣赏中;巧添辅助,把简洁的文言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让学生对枯燥的“言”产生“文”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教科书编写建议要求新教材“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