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培根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培根(3篇)
![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培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0fac37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9.png)
第1篇一、引言培根,英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被誉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著作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历史等多个领域,其中《随笔集》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阅读培根的《随笔集》时,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其中部分篇章的摘抄及感悟。
二、摘抄与感悟1. 《论读书》摘抄:“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感悟:这句话道出了读书、讨论、写作三者之间的关系。
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途径,讨论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写作是表达思想的手段。
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2. 《论友谊》摘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它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不可或缺。
”感悟:友谊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它能给我们带来温暖、支持和力量。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珍惜友谊,用心去维护它。
3. 《论嫉妒》摘抄:“嫉妒是一种有害的情感,它会让人变得狭隘、自私,甚至丧失人性。
”感悟:嫉妒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但我们要学会控制它。
要认识到嫉妒的负面影响,努力提升自己,做一个心胸开阔、大度的人。
4. 《论美》摘抄:“美是一种普遍而永恒的真理,它存在于自然、艺术和人类心灵之中。
”感悟:美是人生的一种追求,我们要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让心灵得到滋养。
5. 《论权力》摘抄:“权力是一种双刃剑,它既能带来荣耀,也能带来灾难。
”感悟:权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但我们要正确看待权力。
要善于运用权力,为人民谋福祉,同时要警惕权力的滥用。
6. 《论老年》摘抄:“老年是人生的另一个春天,它充满了智慧和经验。
”感悟: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我们要学会珍惜它。
在老年阶段,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作出贡献。
三、总结培根的《随笔集》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书、友谊、嫉妒、美、权力、老年等方面的真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不断反思、践行这些哲理,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人。
培根读书笔记15篇
![培根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44e60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62.png)
培根读书笔记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根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培根读书笔记1这个暑假,我读了《培根随笔》虽然只是一些笔录,但让人感触很深。
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倘若因为荣誉问题而出现问题,要么就是学校的评价机制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个人的姿态出了问题,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培根在《论称赞》中谈到:“名誉好像一条河,能飘起轻浮之物而淹没沉重坚实之物。
”这话是何等的分量!所以荣誉面前我们一定警醒,要慎重!慎重!慎重!否则学校就会变成这样一个地方:“一群没有意思的人,做着一些无聊的事情,他们为了荣誉争得不可开交。
”培根追求权力的一生是如此失败;培根追求知识的一生又何等辉煌。
权力能左右荣辱于一时,思想的余辉则能泽及万世。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遗产为此做了最好的注释。
培根读书笔记2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发现了一个培根。
他有着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费兰西斯。
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他被马克思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的真正始祖。
”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
着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在《培根随笔》中培根讲到了爱情、宗教、艺术等一系列的话题,它包括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随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谈读书》培根
![《谈读书》培根](https://img.taocdn.com/s3/m/07ff368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0.png)
《谈读书》培根《谈读书》培根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读书》培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读书》培根记得,我初次读到它,还是在上学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懵懵懂懂,只觉得文章读起来文辞华美,语言典雅。
如今再读,我才发现,原来这篇文章几乎已经将读书的道理讲尽了,讲透了。
这篇文章主要从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关于读书的一些主张。
读书的目的与作用,尽人皆知,所以这里我就不再多写了,重点写一写读书方法上我们容易犯的错误,也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个人感受。
01读死书,全凭条文断事读死书,也就是尽信书,将书本上的内容奉为圭臬,一切都要按照书上的条文去执行。
成语故事“郑人买履”“纸上谈兵”讽刺的就是这一类的人。
书本上虽然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承载了人类的传承,但书本到底还是一时之人所作,受当时的时代限制,或个人情感倾向,知识构成的'影响,难免有不尽不实之处。
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必须常存怀疑的精神,要带着自己的脑子去读书。
这样才能真正读有所得,而不是变成书本的复读机,古人的传声器。
02只顾摘抄好词好句很多学生朋友读书的时候容易犯这个毛病,以为把书中的优美词语,好词好句摘抄出来,写作文的时候用起来,一篇好文章自然就有了。
其实,这是很片面的一种看法。
我们读书,读的是古人的思想,只顾摘抄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收获的只是书里面最细枝末节的内容,而对于书中真正的精华反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我们读书应该注重掌握整体脉络,观其主旨,这样才能真正学到前人思想上的精髓,这样才能得到思想境界上的提升。
03与作者抬杠,存心诘难尽信书不如无书,但一味为怀疑而怀疑也不应该,这样读书反而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这种人本身读书的目的就不单纯,他不是为学习,为扩充自己的见闻而读书。
培根笔记读书笔记
![培根笔记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32b74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c.png)
培根笔记读书笔记培根笔记读书笔记(精选5篇)关于对培根笔记读书笔记,本文将围绕读书笔记,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培根笔记读书笔记篇1《培根笔记》读书笔记《培根笔记》是由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写的一本散文集。
这本书收录了培根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下的思想记录,包括他对社会、政治、哲学、科学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培根作为一位哲学家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深刻见解。
他的笔记中充满了对人类智慧的推崇和对人类理性的呼唤,他强调了科学、理性和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非常契合。
培根在笔记中还涉及到许多主题,包括知识、人类、自然、艺术、宗教等等。
他对这些主题的思考和阐述,让我对这些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他对知识的分类和归纳,让我对知识的获取和整理有了新的认识;他对宗教的思考和批评,让我对宗教的本质和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我对培根对科学和理性的推崇深表赞同,我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价值观。
我也意识到,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和人文关怀,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总的来说,《培根笔记》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培根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启发我们对人类智慧和理性的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培根笔记读书笔记篇2《培根笔记》的读书笔记《培根笔记》是由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写的笔记,内容涵盖了哲学、科学、政治、伦理等多个领域。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思想史的文本,因为它记录了培根对于各个领域的思考和见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培根的思想深度和广度。
他对于各个领域的思考和见解,让我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我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观念上的不足之处,这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精选14篇)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4879b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6.png)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精选14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培根随笔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篇1曾经以培根所写的《论读书》写过一篇口头作文参加过比赛,那次比赛对于我来说使一次新的挑战,记得,那位老师和我说了题目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培根的那篇文章,论读书中讲到读书之用有三:一是:心旷神怡、二是:增趣添雅、三是:长才益智。
这三点我深有体会,但却不觉得如此,我深感的是,我从来不会如此认为,但是这确实真正的原理,爱学、想学那就一定会觉得所讲的没错。
我这次,我所看到的这篇就是人人都有的——愤怒。
培根的笔者翻译得很好,人之所以会有怒是因为人很脆弱,经不起波折,但是易发怒者,脾气就必定会很暴躁,但是大部分人却无法克制发怒的倾向,所以培根就说“愤怒乃人之常情,但不可因发怒而犯罪。
”其实,笔者认为,要克制再一次发怒,就应该反省每一次发怒的原因,从而改变。
到哪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用时间慢慢的改变。
不可急于一时。
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也如此,易发怒,但却从未反省。
也学这就是人吧。
而《圣经》里说人要有耐心。
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要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这样,你一定可以打败愤怒的。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篇2在《培根随笔集》这本书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最适合我这种不喜欢读长篇大论而又想得到多点东西的人看了。
即使在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自己没有钱,没有权,只要有文化,有能力,有健康,遭点厄运也无妨。
因为厄运当中也蕴含着一份让人亢奋的幸福啊!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我觉得这本书就是要细细品尝,慢慢消化的茶。
要读透了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要喝到最后了,才可以尝到甜头。
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是好比一本史书、诗、数学、物理、伦理、逻辑推理般让你明智、灵透、精细、精细、庄重、善辩。
谈学习(读培根《谈读书》后写的随笔)
![谈学习(读培根《谈读书》后写的随笔)](https://img.taocdn.com/s3/m/a80ce80ce87101f69e319551.png)
谈学习(读培根《谈读书》后写的随笔)在前几日上学期间有位朋友曾和我说,现在学习形势太严紧,所以平常只要补课,不用靠自己学就能够轻松了。
对于这种观点,我不大赞同。
补课对于我们来说,其一是要帮助我们在基础之上巩固知识,即为加深印象;其二是要在我们不会的前提下,对新知识进行瓦解,这样在上学时即为之所学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在大脑中学了三遍,加深了印象,也就符合“学而又习”的根本了。
可补课毕竟是学习中不公平的体现,所以,学习还是在个人。
学了知识,我们不能说只一味的学,那样必然会变得机械。
孔老夫子不是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嘛,这位老夫子说得很对,我就很赞同。
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
学了不思考,就会对所学的知识感到迷惑,思考了而不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害处,这样长时间以来,遇到处事辩证之时,必会不知所措。
说到辩证,即为口语表达能力,也一样和学习有关。
有的人自作聪明,不学知识也不做练习,长久下去,他讲话时将会哑口无言,不是说他天生的缺陷,而是后天缺乏语言表达这种能力,而造成他这样的直接原因就是不学习。
恰恰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平常多读书,勤于思考,多做练习,努力认真,坚持不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说的话就会富有文采,言辞就会很华丽。
学习的目的不是在于辩证,然后让你去批驳你所反对的人,而是在于增长知识,提高素养;学习的范围不是在狭窄的小图书里,而是在古今中外名着,古文现代文的文章当中,这样学习的范围也就体现着学习的目的,可是既然已找到了学习的范围,也已有了学习的目的,那么没有好方法又怎可学呢?其实,学习方法也很简单,第一,要端正态度,不要把那些不良之风带到学习上来;第二,要学会钻研,书籍就像一把锁,如果你不找到思考这把钥匙,你又怎么打开它呢?第三,则要持之以恒,坚定信念,因为一旦放弃,那么一切将毁之于旦!综上所述,我本着朋友的身份告知天下的朋友,我们学习,不要只为了走捷径而偏弃了那些足以带给我们磨练的曲路!辽宁朝阳凌源市凌源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三:毛春玲。
培根《谈读书》读后感
![培根《谈读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fc383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9.png)
培根《谈读书》读后感
《培根谈读书》这本书是培根的一部文集,其中包含了他对读书和学习的思考和观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培根对知识和学识的重视,以及他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
培根在书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能
够帮助我们提升认知能力、丰富人生经验。
培根还谈及了阅读时应该如何选择好书和
方法,以及如何深入理解和思考书中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读书和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也受到了培根对知识
的热爱和信仰的启发。
这本书让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让我更加珍惜
和热爱读书。
总的来说,读完《培根谈读书》后,我更加坚信读书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阅读对自
我提升和成长的重要作用。
这本书让我更加热爱读书,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希望通
过不断学习和阅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博学。
谈读书培根读后感
![谈读书培根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3e9246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a.png)
谈读书培根读后感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更是一种人生的财富。
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读书对于人的重要性。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还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素质,使人更加全面地发展。
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读书的好处更是不可估量的。
培根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其宏大的思想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他的作品中,他不仅表现出对于人生、社会和政治的深刻思考,更是对于读书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充实,还可以使人敏捷,使人精确。
这句话不仅是对于读书的肯定,更是对于读书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阐释。
读书使人充实,这是无可置疑的。
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对于世界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同时,通过阅读,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财富。
读书可以使人充实,这种充实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到心灵的滋养,使我们更加充实和丰富。
读书使人敏捷,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更加敏捷和灵活。
阅读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得到充分的锻炼,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和灵活。
同时,通过阅读,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可以使我们对于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
读书使人精确,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精确和准确。
同时,通过阅读,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可以使我们对于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精确和准确。
总之,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加丰富和充实。
培根随笔全集读书笔记(通用10篇)
![培根随笔全集读书笔记(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fa3f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b.png)
培根随笔全集读书笔记(通用10篇)培根随笔全集读书笔记篇1对读书的方法,培根说得比较抽象,没有说出那些书应该如何?他只是提醒人们,“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
浅尝不就是蜻蜓点水吗?有些知识只要知道就行;狼吞不就是鲸吞吗?有些知识要求迅疾、新鲜;细嚼烂咽,如经典思想需要品读,要品读,需要把心静下去,需要把时间投入进去,使之消融于我的精神之中。
初次的阅读经典,可能给你的感觉就像一盏很小的路灯,照亮你的脚下,光圈也不见得范围很大,不过,只要坚持下去,又会迎来第二盏路灯……一盏盏路灯延续到未来的路上。
等到走过漫长的道路,远离你熟悉的环境时,你若是回头遥望,尽管是山重水复,烟雾迷茫,但你会从心底里发现第一盏路灯的意义。
培根进一步的提醒很有必要,“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浏览,有的书却必须全部精读。
有些书不必去读原本,读读他们的节本就够了,但这仅限于内容不大重要的二流书籍;否则,删节过的书,往往就像蒸馏水一样,淡而无味。
”不过,这里原则的话说了一大堆不行,对实际的操作没有意义,按照我的观点,只能选择简洁、便捷。
要我的做法便是选读古诗词,浏览的可能是小说,精读的,就是那些有一定思想意蕴的著作,如《蒙田随笔录》、《培根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理想国》、《叔本华随笔》、《尼采随笔》、《西方哲学史》等;还有《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幽梦影》、《菜根谈》等等。
读书的问题,有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问题在书中无法解决,只能在书外化解。
培根的阅历,使他谈读书有了更厚的底子,更广阔的视野,谈吐就变得非常精妙,“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
”培根随笔全集读书笔记篇2在了无生气的黑夜里,总有一弯明月,陪伴着我走完崎岖的前路。
——题记在历史的长河中,书作为文明的使者,在一分一秒流逝的时光中停留了下来。
而面对密密麻麻的书籍,我却抽出由著名的`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写的《培根随笔》,在这处处充满哲理的世界里遨游了起来。
培根随笔《谈读书》
![培根随笔《谈读书》](https://img.taocdn.com/s3/m/6859ff2cbb68a98271fefac9.png)
培根随笔《谈读书》【篇一:培根随笔《谈读书》】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培根著名的关于读书的一篇美文——论读书,并奉上另外两个版本的译文。
对于好的书,可以多加研读,对于普通书籍,知其大意即可,就像在中,阅读是弹性的,你可以选择对内容把握程度的深浅。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生吞,而有少数书应该细嚼慢咽,融会贯通”——谈读书——王佐良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笔记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b24244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d.png)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笔记咱今天来聊聊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的那些事儿哈。
培根这家伙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他对于读书的见解那叫一个独到。
一、读书的好处多着呢。
培根觉得读书能给咱带来好多好处。
就比如说,读书可以开阔咱的眼界呀。
咱平常生活的圈子就那么大,能接触到的事儿也有限。
但是通过读书,咱就好像一下子能穿越时空,去到不同的地方,见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儿。
就像咱读那些描写古代历史的书,能了解到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遇到的那些大事小事,感觉就像自己也经历了一遍似的,特别有意思。
读书还能让咱增长知识。
这可不是吹的,现在这个社会,知识就是力量嘛。
咱通过读书,能学到好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比如说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像天文地理、生物化学啥的,这些知识能让咱变得更聪明,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也能更有底气,不会人家说啥咱都听不懂。
而且呀,读书还能提升咱的思维能力。
当咱读一些有深度的书的时候,就需要咱去思考里面的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
这样一来,咱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以后遇到啥问题,咱就能更有条理地去分析解决,不会脑袋一团乱麻啦。
二、读书的方法也有讲究。
培根也提到了读书的方法,这可是个关键。
咱不能盲目地读书,得讲究点策略。
咱得有选择性地读书。
现在市面上的书那叫一个多呀,啥样的都有。
咱得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要是咱对文学感兴趣,那就可以多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要是咱想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那就得找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来读。
不能看到啥书都拿来读,那样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啥都学不到。
然后呢,读书的时候要学会做笔记。
这可是个好习惯哦。
咱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觉得好的句子、段落,或者是自己有了什么感悟,都可以记下来。
这样以后咱再回头看的时候,就能加深印象,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比如说,咱读一本哲学书,里面有一些特别深刻的观点,咱把它记下来,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说不定会有新的理解呢。
培根随笔论读书
![培根随笔论读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3a9e3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2.png)
培根随笔论读书
培根的随笔《论读书》是他的一系列短文的结集,主要探讨了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读书对个人的重要性:培根认为读书是人类精神的重要活动,通过阅读可以获取知识、扩展思维和提高智慧。
他强调它有助于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2. 选择读什么书:培根提倡选择有价值和有深度的书籍,而不是被一些琐碎的作品所迷惑。
他认为读书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行为,可以使人变得更加有见识。
3. 阅读的方法:培根提供了一些阅读方法,包括有目的地阅读、注重理解和分析、有选择性地记录所读内容等。
他强调了积极的阅读态度和专注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4. 关于阅读时间的优化:培根建议人们利用闲暇时间来阅读,例如在旅途中、等待时间和休息时间。
他还提出了长时间集中阅读和短时间碎片化阅读的优劣势,并指出这两种方式在不同情况下都有其适应性。
总而言之,培根的《论读书》对于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方法和效益,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来阅读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建议。
培根随笔读后感论读书(精选3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论读书(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45b1f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a.png)
培根随笔读后感论读书(精选3篇)培根随笔论读书篇1前几天翻开了很久没看的培根随笔集,记得我曾经以培根所写的|《论读书》写过一篇口头参加过比赛,那次比赛对于我来说使一次新的挑战,记得,那位老师和我说了题目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培根的那篇文章,论读书中讲到读书之用有三:一是:心旷神怡、二是:增趣添雅、而三是:长才益智。
这三点我深有体会,但却不觉得如此,我深感的是,我从来不会如此认为,但是这确实真正的原理,爱学、想学那就一定会觉得所讲的没错。
我这次,我所看到的这篇就是人人都有的——愤怒。
培根的笔者翻译得很好,人之所以会有怒是因为人很脆弱,经不起波折,但是易发怒者,脾气就必定会很暴躁,但是大部分人却无法克制发怒的倾向,所以培根就说“愤怒乃人之常情,但不可因发怒而犯罪。
”其实,笔者认为,要克制再一次发怒,就应该反省每一次发怒的原因,从而改变。
到哪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用时间慢慢的改变。
不可急于一时。
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自己也如此,易发怒,但却从未反省。
也学这就是人吧。
而《圣经》里说人要有耐心。
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要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这样,你一定可以打败愤怒的。
培根随笔读后感论读书篇2谈这本书感想,个人感觉我必须说说培根本人背景、所处时代、他的地位。
培根,1951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父亲尼古拉。
培根是伊丽落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文艺复兴时代一位博学多才的贵族妇女,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再加上才华出从,培根本人已是1584年入国会,1596年被伊丽莎白女王任命为特别顾问,1617年被任名为掌玺大臣,1621年卷入受贿案被捕,1626年因风寒去逝。
如些显赫的人生背景,我们可以感觉到,怎本书的出发点与目的,个人感觉里面谈到国家与政治的随笑,都不是我喜欢的文章,大多数文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众的前提来写,所有的思想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女王,我个人比较喜欢从人性本生来写事的书;本书不喜欢有三,一是基于培根的背景,所处时代,当时所处地位,写本书的基调,都是为了国家,把女王利益高于一切的基调;二是培根本人已是律师职业,职业和权位使然,需然环环紧扣,所有文字都是在找证据一样;三是文中太多的小论题,都是在谈大道理,教人如何为国,出发点是为国家上层人士,与如现实的生活相距甚远,我更喜欢发自普通人心底的书籍,描述人心灵的故事。
培根随笔《谈读书》
![培根随笔《谈读书》](https://img.taocdn.com/s3/m/6859ff2cbb68a98271fefac9.png)
培根随笔《谈读书》【篇一:培根随笔《谈读书》】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培根著名的关于读书的一篇美文——论读书,并奉上另外两个版本的译文。
对于好的书,可以多加研读,对于普通书籍,知其大意即可,就像在中,阅读是弹性的,你可以选择对内容把握程度的深浅。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生吞,而有少数书应该细嚼慢咽,融会贯通”——谈读书——王佐良译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鄙读书,无知者慕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读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五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谈读书培根读后感
![谈读书培根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59fec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e.png)
谈读书培根读后感读书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它能够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智慧。
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读书对人的影响。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从而受益匪浅。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著作《新工具》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这本书中,培根通过对人类知识的探索和思考,阐述了自己对科学、哲学、政治和艺术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展现了他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
读完《新工具》,我深受启发。
培根在书中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可以赋予人们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才能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这种观点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另外,培根在书中还谈到了“实用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知识必须要有实际的用处,才能够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
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明白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成果,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此外,培根在书中还对人类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思维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它们决定了人类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世界,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这种观点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思维和语言对人的重要性和影响。
总的来说,读完《新工具》,我深受启发。
培根在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知识、实用主义、思维和语言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读后感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d30dc8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1.png)
谈读书弗朗西斯培根读后感
培根这老哥一上来就把读书的好处说得那叫一个透彻。
他说读书能让人充实啊,就好像我们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脑子饿了就得读书。
我就想啊,这读书可不就是精神食粮嘛。
以前我总觉得读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是培根告诉我,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这可真是个新鲜的说法。
就像你看那些侦探小说看久了,感觉自己都变得更加敏锐、善于思考了。
要是老读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传记,说不定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坚毅、有志向。
他还说读书要讲究方法,不能死读书。
这就像是你吃美食,不能一股脑儿全塞嘴里,得慢慢嚼,品出个滋味来。
他说读书的时候可以做笔记、可以讨论,这可太对了。
我有时候读书读到一些特别精彩的地方,就想拿个小本本记下来,然后找朋友去显摆显摆,哦不,是讨论讨论。
这样一讨论啊,就发现自己原来没理解透彻的地方突然就豁然开朗了。
不过呢,培根老哥说话有时候也有点文绉绉的,我得费点劲儿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
但这也让我觉得,读书就像一场探险,在理解这些古老而智慧的文字的过程中,我就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岛。
每读懂一点,就像挖到了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而且啊,他让我意识到读书是一件特别个性化的事情。
不同的书适合不同的人,就像不同口味的冰淇淋,有人喜欢巧克力味的深沉,有人喜欢草莓味的甜蜜。
有些人适合读那些深刻的哲学书,去探索人生的意义;有些人可能就更适合轻松的小说,在忙碌的生活中找个休闲的小角落。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精选9篇)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66d31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b.png)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精选9篇)培根随笔篇1读过很多小说,培根随笔的每一篇小文章让我眼前一亮。
《培根随笔》这本书语言简洁,而且很富有哲理,令我受益匪浅。
我挑一篇来说吧!“谈读书”这篇讲的是读书有三个用处: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又说了有些书可以前尝辄止,有些可以囫囵吞枣,但是少量书则须细细品尝,慢慢消化。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精细,伦理使人庄重,逻辑推理使人善辩,句句都是经典哲理和名言,短小精悍,令人遐思!在“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
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
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
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并且如果我们取得成功,如果我们品德高尚,也不至于会被人所嫉妒。
还有很多“论”、“谈”、“说”,蕴含着丰富的这人生哲理。
还有许多论点比如论美、论友谊、论家庭……其中句句都是,可是要做到这些可不容易,也可以说是很矛盾。
其实,人无完人,一句老话: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这样我们才能逐渐达到培根随笔中那些思想境界。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篇2论求知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技艺。
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5篇)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24a71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48.png)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5篇)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对于我们来说,弗兰西斯·培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至少,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听说过他的那句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这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出生于1561年,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
他在一系列著作中批判了欧洲中古经济院哲学和唯心主义,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践隔绝,被教条和权威束缚,他还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
培根的散文随笔共有五十八篇,他心目中的读者是世家贵族子弟。
他的文章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
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章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体验,他力图不带入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包括“背叛”),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的批判是非。
英国文学专家王佐良先生说培根对每一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平心而论,且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这是中肯的评论。
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培根是其中之一,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理。
读经典作家的作品,最正确的态度也许还得用那句老话概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2弗兰西斯·培根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思想家,他有句名言我们并不陌生:“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散文随笔共58篇,文章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比较集中地表现出他的“人生哲学”。
在他其中的一篇随笔《谈美》中,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但是,这篇随笔举例的美德兼备者都是男性帝王,我觉得这是由于他的男权视角与贵族视角在支配着他的“笔头”吧!在谈《论厄运》中,他写道:“幸运中并非没有诸多的忧虑与灾祸,而厄运中也不乏种种的慰藉与希望。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922c9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a.png)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培根随笔读书笔记(通用30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培根随笔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篇1有这样一本书,写着不胜枚举的名言警句;有这样一本书,细细地品读它时,眼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有这样一本书,就算合上书本,不知不觉中有着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
它的名字就叫做《培根随笔》。
“知识就是力量”,一句话便鼓舞了多少人发奋读书而成为精神的强者,知识的巨人;“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是他教会我们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也就等于拥有了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与决心;“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是他让我们明白分享的快乐和真谛,友谊的崇高和珍贵。
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美文犹如一线微小的光亮,穿透层层迷雾之后,引领我们通向一扇隐形的生活大门,发现另一片焕然旖旎的风景。
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话莫过于此。
作者用幽默诙谐地风格诉说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只要一个人在一切来临时都表现得无所畏惧,那么所有事将都不成问题。
虽然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不愿发生的事情,还有那无法改变的生命的终结,但我们都要学着慢慢去无所畏惧地面对。
当你可以用一颗平常心微笑着看待世事的种种,那么你的人生,将是无可限量的。
初看《培根随笔》时,确实有些枯燥乏味,但其中的精妙绝伦只有慢慢欣赏之后才能发觉。
对我而言,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精神上的富足,它从优美的字字句句中指导我们领略人情世故,对待人生态度,改善处事方式。
倘用这本书来看世界,待世界,就仿若是一滴雨落在心上,温润了,净化了,升华了,而心轻曳了一波静影,沁染了一缕幽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读书有感不久前我看了一篇培根写的《谈读书》,从中收益非浅。
感觉里面句句都是真言,使我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
培根简介但是读书又不能费时太多,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不易太盛,太盛则矫。
因此我们要善于挑选,只因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还可以补先天的不足,而经验又能补读书的不足,盖天下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任何事的,都是经过慢慢积累,以补先天的不足之处。
而积累的经验多了又能补读书时所不能学到的东西。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句话说,有只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而且不可尽信书中所言,也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该仔细推敲思考.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对各个领域都要有所涉猎,盖因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皆因以上所叙之诸多好处,我强力推荐大家看看这篇文章.《谈读书》读后感读书,我个人认为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看书,看一本或一篇从未看过,也可以是重新看的书,第二,学习,上学校,多用于现代社会中,孩子出门前,都说一句:“我读书去了!”不想读书不爱读书的人如果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读书(指课外书),80%的孩子都会回答没时间,我想换成是我,也会那么说的。
其实,生活中,空闲的时间是很多的,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在书桌前发呆的时候,玩疯了需要平静一会的时候,一个人闲着无聊的时候,……那些细小的时间,要靠你去拾掇。
有一个作家说得很好,每天你就是再忙,看三、四页书的时间总是有的,慢慢积累起来,将是一个很惊人的数目。
“读书”也就是“学习”,那“学习”又得分开说:“学”是学习新的知识,只有学了,才将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习”便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学了,转而又忘了,那等于白学,白学又不如不学,所以温习不可少。
学习后还得“思”,“思”便是思索学过的知识,不思,便不理解,不理解学来也无用。
读书必是自愿,只有自愿做的事情才更快乐,更有效果。
别人逼你,你本身不愿意,只怀着满肚子的气读书,脑里便不能“思”了。
比如说我吧,一本《家》,看了一个月还没看完四分之一,我自己也火了,看不下去有何办法?但同样厚薄的儿童小说,仅一小时,便半本“下肚”。
那时我还想:人生还有比这更快乐的事吗?在我眼里,暂时没有。
我想,看书是需要耐心的,名著的确不同于其他小说,慢慢琢磨,才其乐无穷。
既然我早已读过这篇文章,还写了,就不能光说不做。
走,看书去啦!方航《谈读书》有感“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我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不是培根说的,我只是觉得这句话说得太过肯定了。
谁说读史就一定会使人明智?历史上的伟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拿破仑就是位历史爱好者,但他在对俄国进行侵略时,还不是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着误区,这也使70余万法军被打得不到5万,正是这次惨痛的失败为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是位众所周知的历史爱好者,他常用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以此来鞭策自己不要犯那些可能的错误。
但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还不是犯了历史性的错误,这还差点让我们国家在世界历史上的倒退变成现实,幸好“文革”过后,新中国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谁说读诗一定使人灵秀?南朝的陈后主应该是位读诗和作诗方面的高手了吧?!但结果却是祖辈辛苦打下的江山毁在了他的手里。
读诗的确使他在文学方面变得更加灵秀,但没有使他在治理国家这方面变得灵秀。
试问:江山社稷与读诗作诗哪个更重要?这也使我更加坚信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谁说数学一定使人周密?1968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到73秒时突然爆炸,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在事后的调查中发现是因为一个“o”型圈由于计算不够精确,导致在低温下失效造成的。
人和计算机都没能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所以数学和周密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
谁说科学一定使人深刻?现在所谓的科学家们天天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中工作,他们是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新的东西。
但这些东西也各有利弊,以至于现在的人类生活好了,全球气温变暖了,海平面升高了,冰山也融化了……以后如果有天灾降临在我们后辈的身上,那时人们才会记忆深刻。
但现在的人不会,因为他们总是在灯红酒绿的“美好”生活中挥霍着自己的生命。
谁说伦理学一定使人庄重?如果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那么现在我们国家乃至世界就应该是儒家所提倡的“大同社会”了,也就不会有作奸犯科的人和监狱了。
可见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紧密相连的。
谁说逻辑修辞之学一定使人善辨?现在社会中不乏有着高智商的众多罪犯和黑客,他们一般都是有着高文化和高科技的。
所以,逻辑修辞之学应该是“善变”而不是“善辨“吧!学会合作也许,仅仅读书还是不够的,“用书”也不可少吧!篇二:培根论读书读后感培根《论读书》读后感姓名:赵雅琴学号:2011134057 专业:2011级汉语言文学力量之始,精神之源——培根《论读书》读后感有一份心情,我们从未停下脚步去追寻;有一份梦想,我们从未放下翅膀去采撷。
读书之梦、之乐。
关于读书,我们保存着心情,娱情,写实以记录精彩人生。
——题记“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文章一开始就指出读书的目的。
“消遣、装饰、增长才干”。
犹如站立在一片浩瀚大海之前,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清新空气与灿烂阳光。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唯物主义哲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是经历过生活坎坷磨难的贵族子弟,生活的磨难使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
她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非宗教的,她崇尚理性主义,是一位经验论者和现实主义者。
《论读书》是培根较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提出了读书的重要性等。
其实一个学生似乎已然对读书这一名词并不陌生,而读书之好、之乐、之用,我们却如婴孩,仍在认识世界里处于感知阶段。
怎样去读书?培根在文章中将书籍比作食品,或浅尝、或吞咽、或仔细咀嚼、或请人代读,都是较为科学且蕴含哲学意味的方式了。
读书的重要性,培根则是较为重点的进行论述了。
他指出:“读书可作为消遣,可作为装饰,可增长才干。
”实际静心、专心,莫不是如此!我们的世界里,书书本本并不是什么难见之物,似乎它们已是如同空气分子一般的存在。
而我们,是不是有一份心情,一份追求去对待阅读呢?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林语堂也曾发文特指出阅读的好处,其实文人是应该最了解读书的好处的罢。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等等关于知识,关于教育的口号,亦已显出读书作用了。
或许,我们读书,是为了它的作用,而更多的,这是一份关于人生漫步的幽静小道,不是么?生命之源,源于力量;力量之起,起于精神;精神之始,始于我们思想文化内涵,而读书则真如一片浩瀚之海,拥有无尽的能量了。
篇三:谈学习(读培根《谈读书》后写的随笔) 谈学习(读培根《谈读书》后写的随笔)在前几日上学期间有位朋友曾和我说,现在学习形势太严紧,所以平常只要补课,不用靠自己学就能够轻松了。
对于这种观点,我不大赞同。
补课对于我们来说,其一是要帮助我们在基础之上巩固知识,即为加深印象;其二是要在我们不会的前提下,对新知识进行瓦解,这样在上学时即为之所学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在大脑中学了三遍,加深了印象,也就符合“学而又习”的根本了。
可补课毕竟是学习中不公平的体现,所以,学习还是在个人。
学了知识,我们不能说只一味的学,那样必然会变得机械。
孔老夫子不是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嘛,这位老夫子说得很对,我就很赞同。
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
学了不思考,就会对所学的知识感到迷惑,思考了而不学习,就会有一定的害处,这样长时间以来,遇到处事辩证之时,必会不知所措。
说到辩证,即为口语表达能力,也一样和学习有关。
有的人自作聪明,不学知识也不做练习,长久下去,他讲话时将会哑口无言,不是说他天生的缺陷,而是后天缺乏语言表达这种能力,而造成他这样的直接原因就是不学习。
恰恰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平常多读书,勤于思考,多做练习,努力认真,坚持不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说的话就会富有文采,言辞就会很华丽。
学习的目的不是在于辩证,然后让你去批驳你所反对的人,而是在于增长知识,提高素养;学习的范围不是在狭窄的小图书里,而是在古今中外名着,古文现代文的文章当中,这样学习的范围也就体现着学习的目的,可是既然已找到了学习的范围,也已有了学习的目的,那么没有好方法又怎可学呢?其实,学习方法也很简单,第一,要端正态度,不要把那些不良之风带到学习上来;第二,要学会钻研,书籍就像一把锁,如果你不找到思考这把钥匙,你又怎么打开它呢?第三,则要持之以恒,坚定信念,因为一旦放弃,那么一切将毁之于旦!综上所述,我本着朋友的身份告知天下的朋友,我们学习,不要只为了走捷径而偏弃了那些足以带给我们磨练的曲路!辽宁朝阳凌源市凌源市第三初级中学初三:毛春玲篇四:培根论读书读后感bacons essay for the well-know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ish thinker, statesman and philosopher francis bacon written by empiricism. the bookis divided into on the quest for knowledge, on beauty, on the good, on truth, on health,on family, on friendship and many essays. in on the quest for knowledge, the bacon said: mans nature is like thewild flowers, seeking knowledge, learning is like pruning transplanting. visiblequest for knowledge can change peoples destiny, in our lives is very important. onfriendship, the bacon said: if you bring happiness to tell a friend, you will gettwo happiness; and if you sad to confide in a friend, you will be minutes away halfthe sadness. this shows friends an essential role in around us, you can add colorto our lives. in dozens of suibi in impressed me most is on beauty. this is one ofamerica in classic, language simple, profound message is full of philosophy. americaitself is a very broad 谈读书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