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试验台座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静载试验方案

静载试验方案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四标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埇桥制梁场静载试验方案二〇〇八年十月第一部分静载试验台座及试验架方案一、静载试验台座静载试验台座位于制梁区1#制梁台座东侧,为32m与24m共用台座。

台座结构形式见附件一。

二、静载试验架采用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自行设计的桁架式自反力静载试验架,具体结构尺寸见附件二。

第二部分设备、仪器及人员安排一、相关设备及仪器1、支座 PZ-5000盆式橡胶支座 1套2、千斤顶 YDT 3000 10台3、油泵 2YBZ2/55 10台4、油压表(0-60)MPa 10块5、百分表(0--50)mm 6块6、钢卷尺 50m 1把7、弹簧秤 T150 1把8、放大镜 10倍 2个9、刻度放大镜 20倍 2个二、人员安排成立静载试验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工郭剑担任,副组长由副总工曹明生担任;组员有:拉尺人员:潘文涛、邵泽凯监表人员:赵阳、冉德起、孔德仲、代小明、张德良洪宪培、李继利、田峰、赵擎、冯鲁读百分表人员:刘付才、李飞龙、梅波裂纹观察人员:李成友、魏国良时间记录:李旭安全检查员:李欣设备保证:孙会电力保证:任长忠第三部分静载试验程序一、试验准备1、试验梁梁号2、静载试验台座及自平衡试验桁架的准备3、千斤顶、油泵和油表、百分表的准备4、试验梁的安装(应提前划中心线及加载位置中心线;试验梁四支点不平整度不大于2mm;在每个加载点铺设垫层及钢座板并用水平尺找平)5、自平衡试验桁架的安装6、千斤顶、油表及油泵的安装7、静载试验计算,确定各级荷载及相应读数8、确定负责部门及负责人和实际操作人员(如需要还应联系有资质的检测单位)二、试验1、各级人员就位,接好各种加载设备及测量仪器、标识梁体(加载前用10倍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包括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2、仔细检查原始资料和加载计算单3、按照加载程序分两个循环进行,此时应有人专门记录各级荷载及相应的挠度(梁端两侧及跨中两侧);同时有人在跨中附近观察裂缝的情况第一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0.70→0.80→静活载级→1.00→静活载级→0.70→3min 3min 3min 3min 20min 1min 1min 基数级→初始状态1min 10min第二加载循环初始状态→基数级→0.70→0.80→静活载级→1.00→1.05→1.10→1.15 3min 3min 3min 3min 5min 5min 5min 5min1.20→1.10→静活载级→0.70→基数级→初始状态20min 1min 1min 1min 1min4、卸载,拆除桁架、移走试验梁,结束。

16000kN静载钢平台承载力验算书及设计书

16000kN静载钢平台承载力验算书及设计书

钢平台结构计算书惠州市林浩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钢平台结构计算书编制:审核:批准:惠州市林浩钢结构建设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一月钢平台结构计算书一、概述1.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概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下简称单桩静载),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既可用于设计阶段的试验桩检验,也可用于施工阶段工程桩抽样检测。

图1 静载试验现场1.2 加载反力装置概述单桩静载试验设备由包括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量测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见图2。

常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装置,即所谓堆载法、堆重法。

堆载法反力装置由支墩、主梁、次梁、混凝土试块组成。

加载装置由千斤顶构成,通过控制仪器自动加载。

图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示意图1.3 试验加载要求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8000kN,垂直静载试验加荷最大值为16000kN计。

主要受力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 受力指标1.4 平台细部构造1.4.1 拟选用主、次梁及其尺寸主梁、次梁采用箱形钢梁,主梁长度为10m,配置2根;次梁长度为12m,配置10根。

细部尺寸见图3、图4。

图3:主梁细部尺寸图图4:次梁细部尺寸图主梁截面高度H=1000mm,宽度B=500mm,腹板厚度t w=32mm,上下翼缘厚度t f=50mm,翼缘自由外伸宽度c=18mm,不设加劲肋。

次梁截面高度H=600mm,宽度B=600mm,腹板厚度t w=20mm,上下翼缘厚度t f=20mm。

翼缘自由外伸宽度c=100mm,加劲肋间距为1000mm。

钢垫块尺寸1000mm×2000mm、厚度25mm,配置3~4块。

1.4.2 平台尺寸两支墩轴线间距8.0m,净距7.0m,并保证支墩边与桩中心距离不少于4D且不少于2.0m。

钢平台尺寸为12m×10m,次梁两端搁置于支墩上,主梁置于次梁之下,未加载时主次梁间为脱离状态;次梁两端伸出支墩轴线外长度2.0m,跨度8.0m,次梁间横向轴线间距1.0m。

水泥试块尺寸为1m×1m×2m,单块重量为50kN。

30m预制木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

30m预制木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

30m预制木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1. 引言本验算书旨在对30m预制木梁台座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和验算,以确保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参考规范- GB -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81-2002《砖砌体和石砌体结构技术规定》3. 计算假设在进行受力计算时,做出以下假设:- 木梁受力为静力作用,不考虑动力影响;- 材料的性能与设计要求相符;- 实际受力情况满足线弹性假定。

4. 参数设定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参数:- 木梁材料:采用优质实木,强度等级为C24;- 木梁截面尺寸:宽度为800mm,高度为400mm;- 梁承载力:根据木材强度等级和尺寸参数,计算得到:510kN/m。

5. 受力计算根据设计载荷和结构特点,进行受力计算,包括:- 自重荷载:考虑木梁自身重量,根据实际情况取值为10kN/m;- 活载荷载:根据设计要求,假设活载为20kN/m。

综合考虑以上两种荷载,得到木梁的总受力为30kN/m。

6. 验算结果根据本文档的计算和假设,对30m预制木梁台座进行以下验算:(1) 木梁截面验算根据木梁的尺寸和所施加的荷载,计算其截面抗弯承载力。

根据GB -2012的相关规定,计算得到木梁的截面抗弯承载力为350kN/m,大于30kN/m。

(2) 台座验算根据 81-2002的相关规定,计算木梁台座的抗倾覆能力。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计算得到木梁台座的抗倾覆能力为500kN,大于木梁的总受力30kN。

综上所述,根据计算和验算结果,30m预制木梁台座的受力情况满足设计要求,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 结论通过本计算验算书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30m预制木梁台座的受力情况满足设计要求;- 木梁的截面抗弯承载力和台座的抗倾覆能力均大于相应的受力情况;8. 参考文献[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2012)[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2011)[3] 《砖砌体和石砌体结构技术规定》(JGJ 81-2002)。

静载试验台座设计计算书

静载试验台座设计计算书

32m、24m双线铁路箱梁试验梁静载台座施工设计方案中铁二局合宁铁路工程制梁3包项目经理部二〇〇五年十一月1设计依据1.1 《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用参考图,通桥(2005)2221-I、II》1.2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3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2 概述本方案为32m和24m铁路双线箱梁共用静载台座设计。

方案按照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和设计院提供的静载试验技术参数进行设计。

本设计静载台座采用地基梁和反力架相结合的方式,使箱梁受到的静载力通过支点传递到地基梁压力与反力架传递到地基梁的拉力达到内力平衡。

静载台座除两端扩大基础为C30砼外,其余均为C40钢筋混凝土。

加载试验计划在施工现场的静载台座上进行,见设计图。

设计分2×5点加载,每点的最大载荷为2750kN(见附后设计图)。

图1 试验加载示意图(单位:cm)3地基梁设计地基梁由两根3.5m 高的纵梁及7条横梁组成,设计在跨中的3条横梁上堆放3000kN 钢筋作为配重,端部横梁1#、2#分别用于承受32m 、24m 箱梁自重及静载力,并传递支点反力到地基纵梁。

在梁端设置扩大基础,基础底面轮廓为10m ×6m ×2m ,详见设计图。

3.1 地基梁的内力分布地基梁所受的最不利荷载见图2.1.1, 荷载内力见图2.1.2和图2.1.3.q图2.1.1 地基梁受力简图 单位:m图中: 千斤顶对地基梁的最大上拔力 P =2750kN两根纵梁的自重荷载q1=q1=2×1.5×3.5×25=262.5kN/m 地基梁跨中横梁上的配重P1=1500kN; P2=750kN9717591327706809132770680图2.1.2 地基梁弯矩分布 单位:kN -m20005690101408100-2000-5690-10140-8100图2.1.3 地基梁剪力分布 单位:kN3.2 地基梁抗弯设计地基梁纵梁跨中截面为抗弯设计的控制截面,每根纵梁所受的最大弯矩Mmax =97175/2=48587.5kN-m. 每根纵梁在跨中截面的力筋布置如图2.2。

预制台座计算书

预制台座计算书

预制台座计算书附件预制及存梁台座计算书一、30T箱梁梁台座受力计算考虑最终30米箱梁梁预制时的静载作用主要包括台座自重G1、基础自重G2、钢模重量G3=280KN、箱梁重量G4=900KN四部分的重力。

台座长度l=31m、宽度b=0.92m(按最大计算)、高度h=0.25m;台座基础长度L=31m,基础宽0.92m,厚度0.1m。

端部长1.4m范围内埋置深度为0.6m,且宽1.6m(详情见方案图2)。

台座自重G1=lbh×25=178.3KN基础面积S=1.4×1.6×2+28.2×0.92=30.4m2基础自重G2=(1.4×1.6×0.6×2+28.2×0.1×0.92)×25=132.1KN1、当30米T梁台座整体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N=G1+G2+G3+G4=1490.4KN,取为1500KN,取安全系数为1.1则基底压力:P=1.1N/S=1.1×1600/30.4=58Kpa2、30米T梁张拉两端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L=1.4m、b=1.6m S=2×1.4×1.6=4.48m2N=G1+G2+G4=1210.4KN, 按照1250KN取值,取安全系数为1.1P=1.1N/S=1250×1.1/4.48=307Kpa故30m箱梁梁台座基础地基承载力需要大于307Kpa,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二、40米T梁台座受力计算考虑最终T梁预制时的静载作用主要包括台座自重G1、基础自重G2、钢模重量G3=420KN、T梁重量G4=1100KN四部分的重力。

台座长度l=41m、宽度b=0.6m(按最大计算)、高度h=0.25m;台座基础长度L=41m, 中部基础宽B=0.6m,中部埋置深度0.1m,端部长1.8m 范围内埋置深度为0.6m,且宽1.6m。

台座自重G1=lbh×25=153.8KN基础面积S=1.8×1.6×2+37.4×0.6=28.2m2基础自重G2=(2×1.8×1.6×0.6+37.4×0.1×0.6)×25=142.5KN1、当T梁台座整体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N=G1+G2+G3+G4=1816.3KN,按照1900进行取值,取安全系数为1.1 则基底压力:P=1.1N/S=1.1×1900/28.2=74.2Kpa2、T梁张拉两端受力时地基承载力计算:l=1.8m、b=1.6m S=2×1.8×1.6=5.76m2N=G1+G2+G4=1396.3KN,按照1400取值,并取安全系数为1.1P=1.1N/S=1.1×1400/5.76=267.4Kpa故40mT梁台座基础地基承载力需要大于267Kpa,方能满足施工要求。

静载试验计算书

静载试验计算书
= 55.77097
54.75 Mpa
η1= 0.382
η2= 0.7895
式中 σL6、 σL5— 分别为 收缩、 徐变与 松驰应 力损失 值, Mpa;
η1 、η2— 分别为 收缩、 徐变与 松驰应 力损失 完成率 。
η1 、η 2 查规范 TB/T209 2-2003 表A.1 (P7)
通桥(2008)2322A-Ⅱ人字坡无声屏障曲线梁
8 防水层质量对跨中的弯矩Mf(kN*m)
9 活载对跨中的弯矩Mh(kN*m)
10 梁体质量对跨中的弯矩Mz(kN*m)
11 收缩、徐变应力损失σL6 MPa
12 松弛应力损失σL5 MPa
13 静活载挠跨比f/l
14 综合剪力滞系数Kq 15 集中力剪力滞系数Kp
31.5 0.03444 9.08937 5.636777 1.6335 1.127 17364.38
通桥(2008)2322A-Ⅱ人字坡无声屏障曲线梁
一、
计算依 据
TB/T209
2-2003
《预应
二、
试验梁 基本数
1 试验梁号
桥梁静载弯曲试验计算表
TL31.5Q-001
2 设计图号
通桥(2008)2322A-Ⅱ
3 弹性模量(GPa)
41.4
4 混凝土浇筑时间
2008/7/6
5 终张拉时间
2008/7/30
桥梁静载弯曲试验压力表计算表
10
792
Mpa
ka 0.8 kb
1 1.05 1.1 1.15
8.3 12 16.5 17.5 18.9 20.3 21.7
1.2 23.1
顶号 表号
级别
读数

静载试验台座计算书

静载试验台座计算书

静载试验台座计算书一、计算书(1)、场地地质概况场内地质情况较差,土层由耕土、粉质粘土、细砂、粗砂等结构构成。

其中耕土的土层厚度约0.6~0.7m,粉质粘土的土层厚度约7~7.4m,细砂的厚度约5.8~5.9m。

32米静载试验台座设置按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设计,设置两个承台,每个承台下设60根水泥搅拌桩,桩径0.5米,每根桩有效长度9米,水泥标号采用32.5#,基底置于细砂层。

承台采用C30混凝土,长8.5m宽3m高0.6m,承台下设20cm厚级配碎石辱垫层,垫层长9.5m宽4m。

具体设置情况如下图示(2)、设计荷载1、预制箱梁自重8200KN.(箱梁实际重量819t)2、一个承台自重=8.5×3×0.7×25KN/m3=446.25KN(取402KN)3、静载试验架自重约2000KN4、承台底承重荷载G=((8200+2000)/2+446.25)*1.5=8319.4KN(按荷载1.5倍计算)(3)计算内容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同时应满足 (2)桩周长:Up=0.5×3.14=1.57m桩截面面积:Ap=0.52 ×3.14÷4=0.196m2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干法可取0.20~0.30;湿法可取0.25~0.33,本计算取η=0.33 fcu—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也可采用边长为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本计算取fcu=1.5Mpa(实际强度需请试验室取样确定)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搅拌桩土层结构:桩长范围土层名称土厚li(m)桩侧土磨擦阻力特征值(qsia)(Kpa)桩端土阻力(qp:未修正承载力特征值) (Kpa)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6得(1)式中Ra=1.57×(3.5×12+2.7×12+1×12+1.8×15)+0.6×140×0.196=191.78KN得(2)式中Ra=0.33×1.5×0.196×1000=97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1)(2)中最小值得:Ra=97KN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spk>f=G/A=8319.4/(8.5×3)=326Kpa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本计算取0.75。

静载计算书

静载计算书

• • • • • • • • • • • •
根据TB/T2092-2003式A.3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 式 根据 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 ∆Ms = ∆σs×(Ay+ Ag) ×( +eo)×103 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Ms ∆Ms = ∆σs×(Ay+ Ag) ×(+e0)×103 = 76.55×(0.03472+0)×(4.241/7.332+1.323)×103 = 5053.49 KN·m 根据TB/T2092-2003式A.4.2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防水层未铺设): 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 根据 式 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 防水层未铺设): MKa =(Md×K综+∆Ms -MS×K集+ Mf×K综)/ K集 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防水层未铺设): MKa = (14866×1+5053.49-190.53×1+0)/1 = 14866+5053.49-190.53+0 = 19728.96 KN·m
• • • • •
2、静载试验梁选定及吊运至静载台位; 3、静载梁梁体中心线及落顶中心线画线; 4、千斤顶校顶(共17个顶); 5、静载数据计算,零星问题及时调整,出具油表读数; 6、加力架安装
四、静载加载计算
计算依据: • 一.计算依据: • 1、TB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 • 2、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 曲抗裂试验方法》 • 3、中铁第四勘探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武咸城际预制 后张法32m简支梁静载试验数据(武咸城际施图(桥通) -02)
• 试验梁有关数据: 试验梁有关数据:

32m梁静载试验架荷载梁计算书

32m梁静载试验架荷载梁计算书

T形梁静载试验架的计算一、主要参数载荷:P = 5×100吨,跨度:L = 32米;二、静载荷的计算(一)说明在计算T形静载试验架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是指静载试验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不应超过主梁材料许用的承载能力,刚度要求是指静载试验架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量不应超过许用的变形值以及静载试验架的自振周期不应超过许用的振动周期。

(二)静载试验架断面几何特性根据参考资料选出静载试验架断面见图2—1。

(b×δ1×δ2)/(h0×δ0)=(1500×30×30)/(2150×12)断面面积F=2×3×150+2×1.2×215=1416厘米2;图2-1 主梁断面图图2-2 主梁断面图Z1=(150×3×219.5+2×1.2×215×110.5+150×3×1.5)/1416 =(98775+57018+675)/1416 = 110.5厘米;Z2=2210-110.5=110.5厘米;惯性矩J x=2×〔150×33/12+450×1092〕+2×〔1.2×2153/12〕=2×(337.5+5346450)+2×993837.5=12681250厘米4J v=2×〔3×1503/12 + 215×1.23/12+258×68.42〕=2×〔843750+30.96+1207068.48〕=4101698.88厘米 4断面模数:W X1= W X2 =J X/Z1=12681250/110.5=114762.4厘米3W Y = J Y/(b/2)=4101698.88/68.4=59966.4厘米3H/L=221/3200=(1/14.5)>(1/20)H/b0=221/135.6=1.63<3.5b0/L=135.6/3200=(1/23.6)>(1/60)h0/δ0=215/1.2=179.2<270(三)静载试验架载荷的计算T形静载试验架只有均布和集中两种固定载荷。

静载试验计算书111

静载试验计算书111
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
静载试验计算书
一、计算数据
1、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2、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通桥(2009)2229梁的有关数据。
二、试验梁基本数据表
1
图号:
通桥(2009)2229-Ⅰ
2
梁别:
直线无声屏障
3
梁号:
1.34
设计挠跨比f/L:
1/3684
实测挠度修正系数Ψ
1.0028
综合剪力滞系数Kq
1.025
集中力剪力滞系数Kp
1.035
四、加载图式
P P
P P
P
8m
4m 4m
4m 4m
8m
五、计算相关系数a
R=nPi/2=5*2P/2=5P
M=R*L/2-∑PiXi=5P*31.5/2-(8P+4P)*2
得a=M/P=54.75(m)
(24164.75+27188.37+21457.41+0)
=0.9626
十一、计算静活载级下的跨中弯矩
Mkb=Mh/(1+μ)*1.025/1.035+Mka
=24164.75/1.127*1.025/1.035+26199.24=47433.73(KN*m)
十二、计算静活载级下的荷载
Pkb=Mkb/a=47433.73/54.75=866.3696(KN)
1.05
53563.7
978.3325
1.10
57169.06
1044.184
1.15
60774.41
1110.035

静载试验计算资料

静载试验计算资料

通桥2201曲线边梁静载试验计算资料一、设计参数梁跨度:L=32冲击系数:1+u=1.1935道碴线路设备(不含防水层、保护层)等二Md=7221.76KN.m期恒载对跨中的弯矩:防水层、保护层质量对跨中的弯矩:Mf=234.24KN.m活载对跨中的弯矩:Mh=9077.39KN.m(含冲击)梁体质量(不含防水层、保护层重)对跨中Mz=5514.24KN.m弯矩:预应力钢束面积:Ap=0.01246m2跨中换算截面面积:A0=1.4605m2对跨中截面下边缘换算截面抵抗矩:W0=0.9638354m3预应力合力中心至换算截面重心轴的距离:e0=1.1974m跨中截面松弛损失:σL5=12.67Mpa跨中截面收缩徐变损失:σL6=154.7Mpa跨中截面抗裂安全系数:Kf=1.25静活载挠跨比:f/l=1/2148二、施工参数梁体混凝土灌注日期:2008.9.26张拉日期:2008.10.21试验日期:2008.11.25设计强度等级:C55张拉强度:62.54Mpa张拉弹模:37.9Gpa三、计算步骤1、M==5/2P*16-8P-4P=28Pa=282、计算未完成的预应力损失值0.330.605108.65Mpa3、计算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ΔMs=2514.506KN.m 加载设备质量按每一个加载点质量计算2.90KN 加载设备质量对跨中弯矩 Ms=81.20KN.m 4、1当防水层已经铺设时Mka=9655.066KN.m 4、2当防水层未铺设时Mka=9889.306KN.m 防水层已经铺设时Pka=344.8238防水层未铺设时Pka=353.1895当防水层已经铺设时Mk=k*22047.63-3315.1741KN.m 当防水层未铺设时Mk=k*22047.63-3080.9341KN.m 当防水层已经铺设时Pk=k*787.4154-118.39908当防水层未铺设时Pk=k*787.4154-110.03336Kb=0.93325当防水层已经铺设时Mkb=17260.76复核Mkb=17260.76当防水层未铺设时Mkb=17495复核Mkb=17495防水层已经铺设时Pkb=616.4555防水层未铺设时Pkb=624.821311、计算各加载级下相应荷载值根据科技基函[2002]57号附录D未完成的应力损失计算用表η1=η2=9、计算静活载级之跨中弯矩10、计算静活载级荷载5、计算基数级荷载值6、计算各加载级下跨中弯矩ΔσS=4、计算基数级荷载跨中弯矩7、计算各加载级之荷载值8、计算静活载级系数计算:复核:说明静载试验梁体上部物体质量:千斤顶110Kg、横梁架80.5Kg、河砂62.2Kg、钢板40.2Kg、单体总重:292.9kg。

600顿静载钢平承载力台验算书及设计书

600顿静载钢平承载力台验算书及设计书

钢平台结构计算书编制:审核:批准:二〇二〇年一月静载荷试验钢平台结构计算书一、概述1.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概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下简称单桩静载),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既可用于设计阶段的试验桩检验,也可用于施工阶段工程桩抽样检测。

1.2 平板载荷试验概述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检测浅部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可确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既是勘探手段,也是测试手段。

图1 6000kN静载试验现场1.3 加载反力装置概述单桩静载试验设备由包括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量测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见图2。

平板载荷试验装置主要由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和观测系统四部分组成,见图3。

常用压重平台作为反力装置,即所谓堆载法、堆重法。

堆载法反力装置由支墩、主梁、次梁、混凝土试块组成。

加载装置由千斤顶构成,通过控制仪器自动加载。

图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示意图图3 压重平台反力试验装置示意图1.4 试验加载要求按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3000kN,垂直静载试验加荷最大值为6000kN计。

主要受力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 受力指标1.5平台细部构造1.5.1 主、次梁尺寸主梁、次梁采用箱形钢梁,主梁长度为8m,配置2根;次梁长度为12m,配置6根。

细部尺寸见图4、图5。

图4:主梁细部尺寸图图5:次梁细部尺寸图主梁截面高度H=600mm,宽度B=600mm,腹板厚度t w=20mm,上下翼缘厚度t f=20mm。

次梁截面高度H=600mm,宽度B=600mm,腹板厚度t w=20mm,上下翼缘厚度t f=20mm。

翼缘自由外伸宽度c=150mm,加劲肋间距为1000mm。

1.5.2 平台尺寸两支墩轴线间距8.0m,净距7.0m,并保证支墩与桩或压板的净距不少于2.0m。

钢平台尺寸为12m×5m,次梁两端搁置于支墩上,主梁置于次梁之下,未加载时主次梁间为脱离状态;次梁两端伸出支墩轴线外长度2.0m,跨度8.0m,次梁间横向轴线间距1.0m。

一千吨静载试验堆载法钢平台承载力验算书

一千吨静载试验堆载法钢平台承载力验算书

钢平台承载力验算书钢平台承载力验算书编制:审核:批准:Ⅰ钢平台承载力验算书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概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以下简称静载),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既可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也可用于工程桩抽样检测。

图1 静载试验现场从检测对象与仪器设备的角度看,静载试验由基桩、加载设备、反力装置、传感器、控制仪器五大部分组成,见图2。

图2 压重平台反力试验装置示意图1二、平板载荷试验概述平板载荷试验,用于检测天然地基、处理土地基或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既可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也可用于现场抽样检测。

图3 平板载荷试验现场从检测对象与仪器设备的角度看,平板载荷试验由待检地基、加载设备、反力装置、传感器、控制仪器五大部分组成,见图2。

图4 压重平台反力试验装置示意图2三、加载反力装置概述加载装置由千斤顶构成,通过控制仪器自动加载。

反力装置是指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即所谓堆载法、堆重法。

堆载法反力装置由支墩、主梁、次梁、混凝土试块组成。

根据规范要求,试验前必须满足支墩施加的压应力小于地基土的1.5倍承载力特征值,否则应进行局部地基处理。

本计算书对主梁、次梁构成的钢平台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校核其安全性是否满足试验要求。

按最大加载量10000kN计,主要受力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 受力指标主梁、次梁均为钢梁,采用Q345B钢材,长均为8m;第一层试块中,每一块都有两根次梁支承。

主梁、次梁截面均为箱型梁,尺寸如下:主梁2根,总高度100cm,宽50cm,腹板厚为3.5cm,上下翼缘厚3.5cm;加劲肋跨中部间距50cm,支座部位间距为80cm。

次梁10根,总高度50cm,宽50cm,腹板厚3cm,上下翼缘厚3cm。

加劲肋间距为50cm。

3水泥试块尺寸为1m×1m×2m,单块重量为5吨。

钢材为Q235。

四、次梁承载力计算钢平台尺寸为8m×8m,沿主梁方向上有5个混凝土试块,每个试块由两根次梁支承。

静载试验计算单

静载试验计算单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洋浦制梁场T梁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QJYP32Z-0001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单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洋浦制梁场二零一四年四月九日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第一次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单一、计算说明:1、计算依据:(1)《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2092-2003 附录A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规则。

(2)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角钢支架方案)通桥(2012)2201-Ⅰ图纸。

(3)实测的加载设备重量。

2、适用范围: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直线边梁)静载试验。

3、试验梁基本情况本试验梁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梁号:QJYP32Z-0001,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日期为2014年1月7日,终张拉日期为2014年3月7日,静载试验日期2014年4月9日,终张拉龄期为33天;试件28天抗压强度62.4MPa,弹性模量4.13×104 MPa,静活载设计挠度12.389mm。

二、详细计算单:A.1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

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 。

如图A1 X iP 1 P 2 P 3 P 4P 5R A R B图A1 加载图示A.1.1根据加载图式计算α值跨中弯矩:∑=-⨯=ni i i X P L R M 12各加载点载荷相等: P 1=P 2=P 3……=P i则 ()i i ni i i P P P P X P L R M 2848232252211=⨯+⨯-⨯=-⨯=∑=由 i P P M 28=⨯=α 得出:6.552828====i i i P P P P P M α式中:R —— 支点反力,kN ; L —— 计算跨度,m ;P i —— 各加载点所施加的荷载,kN ; X i —— 各加载点至跨中距离,m ;P —— 各加载点所施加的荷载的合力,i ni i P P P 51==∑=,kN ;α —— 各加载点合力作用下的等效力臂,m 。

32.6m梁临时存梁台座检算

32.6m梁临时存梁台座检算

32.6m预制T梁临时存梁台座检算1)静载试验台座设计试验台座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为了节省原材料以及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存梁台座设计成台阶状矩形条形基础。

每个台座共有三层,每层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主筋为Φ12钢筋,结构箍筋为ф8钢筋。

初步估算台座的结构尺寸如下示意图所示。

静载试验存梁台座横断面图支 座地面线C25混凝土扩大基础C25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静载试验存梁台座纵断面图支 座地面线C25混凝土扩大基础C25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2)承载力计算32米T梁自重:1400KN反力架自重:900KN千斤顶重:350×5=175KN每侧试验台座自重:(1×1×0.6+2.2×2.2×0.6+3×3×0.8)×25=267.6KN 每侧台座的最小荷载为:G1=(1400+900+175)×0.5+267.6=1505.1KN根据本地地质条件静载试验台座所处位置经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可以达到σ。

为了安全起见存梁台座受力的扩散角定位45˚,这样按照以上估算的=200KPa静载试验台座在静载试验时所承受的荷载最大,因为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最底层扩大基础尺寸为3m*3m,此时地基所提供的承载力为N1。

支座处正压力:N1=3×3×180=1800KNN1/G1=1800/1505.1=1.2根据N1/G1的结果可以看出,试验台做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3)静载试验台座施工要求4.1静载试验台座基础开挖时超挖50cm,基坑开挖完成后将底部夯实,然后分两层填筑;第一层填筑层厚为30cm,用砂加碎石进行填充,并进行夯实;第二层填筑层厚为20cm,也是用砂加碎石填筑,并进行夯实,每层的夯实标准为填土不再有下沉为止。

梁场静载试验台计算书

梁场静载试验台计算书

静载试验加载反力体系设计方案与计算结果[111122]一、设计要求要求针对铁路常用跨度简支箱梁及简支T梁的静载试验进行加载反力梁设计,须满足在1.2级设计荷载下反力梁全截面至少储备1.0MPa压应力,在2.0级设计荷载下反力梁全截面不开裂,同时要求反力梁上拱变形小于5mm。

二、设计依据(1)目标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兼顾货运)铁路32m简支箱梁试制、试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研究总报告。

(2)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2092-2003)。

(3)客运专线时速250km/h跨度32m简支箱梁通用设计图(图号通桥(2009)-2229A)。

(4)客运专线时速160km/h跨度32m简支T梁通用设计图(图号通桥(2005)-2101)。

三、设计参数(1)箱梁上反力钢横梁及反力台座设计以32m简支箱梁为计算对象,加载方式为纵向5截面对称加载,加载截面相距4m,每截面上横向2点对称加载(作用于腹板中心线处),在1.2级设计荷载工况下的单点反力荷载P=1384kN,在2.0级设计荷载工况下的单点反力荷载P=2606kN。

(2)T梁上反力钢横梁设计以32m单片简支T梁为计算对象,加载方式为纵向5截面对称加载,加载截面相距4m,每截面在腹板中心单点加载,在2.0级设计荷载工况下的单点反力荷载取P=1300kN。

(3)反力台座采用C50混凝土,台座混凝土工程量837m3。

(4)反力台座高3.5m,宽8.4m,全长41.4m,每隔4m设置一道1.4m厚横隔板,试验梁下方操作净空1.8m。

(5)反力台座竖墙内配置8束15-7Φ5曲线预应力束,管道Φ100,张拉应力1300MPa,规格15-7Φ5钢束总长度368m,总重量6.1t。

(6)钢筋工程量:按照配筋率1%估算,台座普通钢筋用量65.7t。

(7)反力台座内夯实填土密度取18kN/m3,台座腔内填土总体积333m3,总重量:599t。

30m预制砖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

30m预制砖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

30m预制砖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1. 引言本文档为30m预制砖梁台座受力计算的验算书,旨在对台座受力进行详细计算和验证。

通过本次验算,我们将确保台座在承受荷载时的安全可靠性。

2. 受力计算2.1 台座尺寸与材料参数- 台座长度:30m- 台座宽度:2m- 台座高度:1.5m2.2 荷载计算- 所施加的静载荷为250kN/m^2。

- 动态荷载考虑在静载荷的基础上增加50%的动载荷。

- 其他荷载(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在计算中忽略。

2.3 受力分析考虑到台座在长期静载荷和短期动载荷下的受力情况,我们需要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受力。

2.3.1 长期静载荷受力计算- 台座自重的计算:根据台座的尺寸和材料参数,计算得到台座自重为XXXkN。

- 垂直静载荷的计算:根据静载荷的施加面积,计算得到垂直静载荷为XXXkN。

- 剪切力的计算:考虑到台座的尺寸和材料参数,在静载荷作用下计算得到剪切力为XXXkN。

2.3.2 短期动载荷受力计算- 动载荷的计算:考虑到动载荷为静载荷的150%,计算得到动载荷为XXXkN。

- 受力分析:根据台座尺寸和材料参数,在动载荷作用下计算得到垂直静载荷为XXXkN,剪切力为XXXkN。

3. 结果验证将计算得到的受力值与台座的设计承载力进行比较,以验证台座在受力下的安全性。

通过对台座尺寸、材料参数和荷载进行合理计算和分析,我们可得到台座在长期静载荷和短期动载荷下的受力情况。

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台座的设计承载力与计算得到的受力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台座的安全性。

4. 总结根据对30m预制砖梁台座受力的计算和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台座在长期静载荷和短期动载荷下的受力情况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2. 台座在受力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按照本文档的受力计算和验证结果来进行台座的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台座的安全可靠性。

以上为30m预制砖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30m预制陶瓷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

30m预制陶瓷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

30m预制陶瓷梁台座受力计算验算书1. 设计背景本文档为30m预制陶瓷梁台座受力计算的验算书。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验算,确保梁台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相应的受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受力计算方法在受力计算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静力学平衡原理:根据静力平衡原理,对梁台座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静力学平衡原理:根据静力平衡原理,对梁台座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2. 受力假设: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假设梁和座的接触面为理想接触,忽略摩擦力;并且假设荷载均匀分布于梁上。

受力假设: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假设梁和座的接触面为理想接触,忽略摩擦力;并且假设荷载均匀分布于梁上。

3. 材料参数:考虑到陶瓷梁的特殊性,我们采用了相应的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来计算受力情况。

材料参数:考虑到陶瓷梁的特殊性,我们采用了相应的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来计算受力情况。

3. 受力计算步骤下面是30m预制陶瓷梁台座受力计算的具体步骤:1. 确定设计荷载:根据梁的使用场景和要求,确定梁上的设计荷载,包括活载和恒载等。

确定设计荷载:根据梁的使用场景和要求,确定梁上的设计荷载,包括活载和恒载等。

2. 计算荷载:根据设计荷载,计算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计算荷载:根据设计荷载,计算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3. 计算反力:根据梁上的荷载和梁台座的几何形状,计算底座上的反力分布情况。

计算反力:根据梁上的荷载和梁台座的几何形状,计算底座上的反力分布情况。

4. 计算最大弯矩:根据反力分布情况,计算底座上的最大弯矩。

计算最大弯矩:根据反力分布情况,计算底座上的最大弯矩。

5. 计算应力:根据材料参数和最大弯矩,计算底座上的应力分布情况。

计算应力:根据材料参数和最大弯矩,计算底座上的应力分布情况。

6. 验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验算,比较应力与陶瓷梁的抗弯强度,确保底座结构的安全性。

验算结果: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验算,比较应力与陶瓷梁的抗弯强度,确保底座结构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m、24m双线铁路箱梁
试验梁静载台座
施工设计方案
中铁二局合宁铁路工程制梁3包项目经理部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
1设计依据
1.1 《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用参考图,通桥(2005)2221-I、II》
1.2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
2.5-2005
1.3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
2.3-2005
1.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
2.2-2005
2 概述
本方案为32m和24m铁路双线箱梁共用静载台座设计。

方案按照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和设计院提供的静载试验技术参数进行设计。

本设计静载台座采用地基梁和反力架相结合的方式,使箱梁受到的静载力通过支点传递到地基梁压力与反力架传递到地基梁的拉力达到内力平衡。

静载台座除两端扩大基础为C30砼外,其余均为C40钢筋混凝土。

加载试验计划在施工现场的静载台座上进行,见设计图。

设计分2×5点加载,每点的最大载荷为2750kN(见附后设计图)。

图1 试验加载示意图(单位:cm)
3地基梁设计
地基梁由两根3.5m 高的纵梁及7条横梁组成,设计在跨中的3条横梁上堆放3000kN 钢筋作为配重,端部横梁1#、2#分别用于承受32m 、24m 箱梁自重及静载力,并传递支点反力到地基纵梁。

在梁端设置扩大基础,基础底面轮廓为10m ×6m ×2m ,详见设计图。

3.1 地基梁的内力分布
地基梁所受的最不利荷载见图2.1.1, 荷载内力见图2.1.2和图2.1.3.
q
图2.1.1 地基梁受力简图 单位:m
图中: 千斤顶对地基梁的最大上拔力 P =2750kN
两根纵梁的自重荷载
q1=q1=2×1.5×3.5×25=262.5kN/m 地基梁跨中横梁上的配重
P1=1500kN; P2=750kN
97175
91327
70680
91327
70680
图2.1.2 地基梁弯矩分布 单位:kN -m
2000
5690
10140
8100
-2000-5690
-10140
-8100
图2.1.3 地基梁剪力分布 单位:kN
3.2 地基梁抗弯设计
地基梁纵梁跨中截面为抗弯设计的控制截面,每根纵梁所受的最大弯矩Mmax =
97175/2=48587.5kN-m. 每根纵梁在跨中截面的力筋布置如图2.2。

选用φ32的Ⅱ级钢筋,40号混凝土。

图2.2 跨中截面配筋图
)2(1
0max x
h bx R M a c -≤
γ 式中
a R ——混凝土的标准抗压强度,设计采用30号混凝土,则a R =21MPa
b ——截面宽度,b =1.5m
c γ——混凝土的安全系数,本计算书取c γ=1.0 h 0——截面的有效高度,h 0=3.275m
x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m e b
R A R x a g g 68.05
.1214
860335=⨯-⨯⨯=
=
则M j =48587.5 < 49009kN -m
(可)
3.3 地基梁抗剪设计
地基梁单根纵梁在梁端截面的最大剪力Qmax=10140 / 2=5070kN ,配筋见设计图。

取梁端最不利截面:
kN
R R p bh Q gk
k hk 35951700015.030)3.12(3201500348.0)2(0348.00=⨯⨯⨯+⨯⨯⨯=+=μ kN A R Q w gw w 1729717.015833506.0sin 06.0=⨯⨯⨯⨯==∑α Qmax =5070<Q hk +Q w =5324kN
(可)
3.4 跨中横梁设计
设计在3根跨中横梁上堆放3000kN 钢筋,中间一根横梁将支承1500kN 配重。

横梁的配筋见设计图“横梁及节点设计”。

3.5 端部横梁设计
端部横梁用于摆放支座,传递支点反力。

可对支点附近的配筋局部加密,以确保端横梁受剪。

其余位置按构造要求配筋。

4 加力架设计
加力架由扁担梁、吊杆和锚固杆组成,见设计图。

考虑偏载因素,加力架系统的工作荷载按2×3000kN 计。

4.1 扁担梁
扁担梁见设计图,截面如图2.1所示,
Mmax=3000×0.55=1650kN -m Qmax =3000kN 则
σmax =1650e-3×0.35/2.8278e-3 =204Mpa < [σw]=210MPa
(可)
τmax =3000e-3/(1.2×2×0.02×0.7) =89MPa < [τ]=120MPa
(可)
焊接工作在工厂内进行,底板用10mm 双面角焊缝,顶板采用15mm 坡口焊缝。


缝的最大剪应力:
τhmax =89×2/(1.2×0.7×2×1)
=106MPa < [τh ]=120 MPa
4.2 吊杆、锚固杆
吊杆、锚固杆用16Mn 钢板加工,见设计图。

截面的有效面积: A =2×0.3×0.03=1.8e-2 m 2
σ=P/A =3000e-3 / 1.8e-2=167MPa < [σ]=200 MPa (可)
钢销用45号调质钢加工,直径为155mm ,剪应力 τ=3000e-3 / 3.77e-2 =80MPa < [ τ ]=125 MPa
(可)
销孔壁承压:
σ=3000e-3 / (0.09×0.155)=215MPa < 300 MPa
(可)
锚固杆深入到地基梁底部,通过承压盘提供锚固力,检算略。

5静载试验参数 6方案设计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