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03(鲁迅)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教育部佥事,“特 约撰述员”。) 2主要创作: 早期:《新生》杂志,与其弟合办,未果。
文言论文《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回国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文言小说 《怀旧》写辛亥革命爆发时,一个小镇上的 骚乱。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孤独者》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 远离我了,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 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 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 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 的悲哀。
——《故乡》
挪威 印象 派画 家爱 华·蒙 克的 名作 《呐 喊》
1 生平: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于 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A 童年、少年家道中落 B求学生涯(1898江南水师学堂;1899转入江
南陆师学堂路矿学院,1901年毕业。) C东渡日本与弃医从文(1902.2-1909.6,日本
留学。1904.8,仙台医专。) D回国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中学堂学
现代白话小说集《呐喊》《彷徨》,1936年 出版历史小说《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朝花夕拾》 1930――1936出版8本杂文集,《坟》《华盖
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 等 以及《中国小说史略》学术著作,译著,如 加入左联后,翻译了普列汉诺夫《艺术论》, 培养大批左翼文艺青年,与左联内部的左倾 倾向进行坚持不懈地批评斗争,提出了很多 珍贵的意见。
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郁达夫
他不仅攻击旧时代,而且也不宽恕新时
代。
——[日]竹内好
鲁迅度过的文坛生活的十八年,时间上并不长。
不过,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那是现代文学的全
部历史。
——竹内好
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 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 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 了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
第二讲 鲁 迅
一、生平与创作、地位与贡献
几件大事:从小康坠入困顿;南京、日本 求学;结婚;回国一再受挫;兄弟失和;学 生倒戈;左联。
三个小说集、两本散文集、十六本杂文、 一本书信集、多种学术著作、译著。
现代中国“民族魂”;二十世纪文化巨人 之一;开启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文学 奠基者和开拓者。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 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现代小 说的伟大开端。
茅盾:“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思
想深切,格式特别,小说更多体现是一种横向移 植,而不是纵向继承。”
《呐喊》(1918-1922)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孤独者》
讲故事:几个片段。 故事的趣味性是主人公命运的几次扭
转——不断地扭转产生了小说的张力。 (转与不转:转的是人物命运,不转的 是魏连殳的精神世界与周遭的环境。) 艺术特色: A.沉重、压抑和悲怆的情感氛围。 B.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C.环境描绘具体、真实而又具有典型。
鲁迅是用一种大悲哀的笔调在写这个人,写 他的人生充满了吊诡与悖论,这里面寄托了 鲁迅的大失望:中国人的人生充满了苍凉的 况味,想找一条路,然而到了近处去不是, 最后无路可去,魏连殳这种人生很有代表性,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所以,他宁愿选择死 去。
——鲁迅《忆韦素园君》
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 些教徒难免要恐慌。对于他们的行为, 真不知道教主先生怎样慨叹。
所以,如果活着,只得迫害他。
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 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鲁迅《无花的蔷薇》
二 、《呐喊》与《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1918年5月《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
《彷徨》1926年8月北平北新书局初版。
《彷徨》记忆口诀:
弟兄在酒楼上捡肥皂, 孤独者举起了长明灯示众, 祝福高老夫子离婚, 幸福的家庭瞬间伤逝了。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 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1、独特的题材(题材的突破性)
(1)知识分子题材:
旧知识分子有两类:
A.孔乙己、陈士成(《白光》):屈从于封 建文化意识,又被封建科举制度所抛弃。 批判之际充分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B.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 子》):“昌明国粹,力挽颓风”的伪道学, 新思潮冲击下的封建怪胎。
新知识分子也有两类: A.狂人、疯子(《长明灯》):具有时代
精神的代表性,是整个时代先驱者愤激思 潮的艺术象征。
B.魏连殳(《孤独者》)、 N先生(《头 发的故事》)、吕纬甫(《在酒楼上》)、 涓生(《伤逝》):辛亥革命时期先觉的 知识分子,但后来纷纷迷失了方向,陷入 彷徨中。
迷途者在黑暗中孤独的绝叫,惨伤者在敌阵 里悲愤的呼喊。
彻底绝望:对人、社会、未来与希望、自己。 以觉醒的知识者的清醒的目光去审视现在自
己正“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 切”, 他胜利了,但“真正的失败了”。 觉醒的灵魂与沉沦人格的激烈交战,分裂人 格灵魂深处的猛烈冲突。
大殓便在这惊异和不满的空气里面完毕。 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但连殳却 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 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 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 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模样,是 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 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迟疑了一会,就有 几个人上前去劝止他,愈去愈多,终于 挤成一大堆。但他却只是兀坐着号啕, 铁塔似的动也不动。
《孔乙己》
《端午节》
《药》
《白光》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风波》
《鸭的喜剧》
《故乡》
《社戏》
《呐喊》1923年8月北平新潮社初版。
《彷徨》(1924-1925)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
文言论文《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 《摩罗诗力说》
回国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文言小说 《怀旧》写辛亥革命爆发时,一个小镇上的 骚乱。
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孤独者》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 远离我了,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 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 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 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 的悲哀。
——《故乡》
挪威 印象 派画 家爱 华·蒙 克的 名作 《呐 喊》
1 生平: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于 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A 童年、少年家道中落 B求学生涯(1898江南水师学堂;1899转入江
南陆师学堂路矿学院,1901年毕业。) C东渡日本与弃医从文(1902.2-1909.6,日本
留学。1904.8,仙台医专。) D回国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中学堂学
现代白话小说集《呐喊》《彷徨》,1936年 出版历史小说《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朝花夕拾》 1930――1936出版8本杂文集,《坟》《华盖
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 等 以及《中国小说史略》学术著作,译著,如 加入左联后,翻译了普列汉诺夫《艺术论》, 培养大批左翼文艺青年,与左联内部的左倾 倾向进行坚持不懈地批评斗争,提出了很多 珍贵的意见。
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郁达夫
他不仅攻击旧时代,而且也不宽恕新时
代。
——[日]竹内好
鲁迅度过的文坛生活的十八年,时间上并不长。
不过,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那是现代文学的全
部历史。
——竹内好
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 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 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 了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
第二讲 鲁 迅
一、生平与创作、地位与贡献
几件大事:从小康坠入困顿;南京、日本 求学;结婚;回国一再受挫;兄弟失和;学 生倒戈;左联。
三个小说集、两本散文集、十六本杂文、 一本书信集、多种学术著作、译著。
现代中国“民族魂”;二十世纪文化巨人 之一;开启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文学 奠基者和开拓者。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 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现代小 说的伟大开端。
茅盾:“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思
想深切,格式特别,小说更多体现是一种横向移 植,而不是纵向继承。”
《呐喊》(1918-1922)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孤独者》
讲故事:几个片段。 故事的趣味性是主人公命运的几次扭
转——不断地扭转产生了小说的张力。 (转与不转:转的是人物命运,不转的 是魏连殳的精神世界与周遭的环境。) 艺术特色: A.沉重、压抑和悲怆的情感氛围。 B.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C.环境描绘具体、真实而又具有典型。
鲁迅是用一种大悲哀的笔调在写这个人,写 他的人生充满了吊诡与悖论,这里面寄托了 鲁迅的大失望:中国人的人生充满了苍凉的 况味,想找一条路,然而到了近处去不是, 最后无路可去,魏连殳这种人生很有代表性, 生有何欢,死又何惧!所以,他宁愿选择死 去。
——鲁迅《忆韦素园君》
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 些教徒难免要恐慌。对于他们的行为, 真不知道教主先生怎样慨叹。
所以,如果活着,只得迫害他。
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 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鲁迅《无花的蔷薇》
二 、《呐喊》与《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1918年5月《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
《彷徨》1926年8月北平北新书局初版。
《彷徨》记忆口诀:
弟兄在酒楼上捡肥皂, 孤独者举起了长明灯示众, 祝福高老夫子离婚, 幸福的家庭瞬间伤逝了。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 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1、独特的题材(题材的突破性)
(1)知识分子题材:
旧知识分子有两类:
A.孔乙己、陈士成(《白光》):屈从于封 建文化意识,又被封建科举制度所抛弃。 批判之际充分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B.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 子》):“昌明国粹,力挽颓风”的伪道学, 新思潮冲击下的封建怪胎。
新知识分子也有两类: A.狂人、疯子(《长明灯》):具有时代
精神的代表性,是整个时代先驱者愤激思 潮的艺术象征。
B.魏连殳(《孤独者》)、 N先生(《头 发的故事》)、吕纬甫(《在酒楼上》)、 涓生(《伤逝》):辛亥革命时期先觉的 知识分子,但后来纷纷迷失了方向,陷入 彷徨中。
迷途者在黑暗中孤独的绝叫,惨伤者在敌阵 里悲愤的呼喊。
彻底绝望:对人、社会、未来与希望、自己。 以觉醒的知识者的清醒的目光去审视现在自
己正“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 切”, 他胜利了,但“真正的失败了”。 觉醒的灵魂与沉沦人格的激烈交战,分裂人 格灵魂深处的猛烈冲突。
大殓便在这惊异和不满的空气里面完毕。 大家都怏怏地,似乎想走散,但连殳却 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 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 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 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模样,是 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到, 大家都手足无措了,迟疑了一会,就有 几个人上前去劝止他,愈去愈多,终于 挤成一大堆。但他却只是兀坐着号啕, 铁塔似的动也不动。
《孔乙己》
《端午节》
《药》
《白光》
《明天》
《一件小事》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风波》
《鸭的喜剧》
《故乡》
《社戏》
《呐喊》1923年8月北平新潮社初版。
《彷徨》(1924-1925)
《祝福》 《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 《肥皂》 《长明灯》 《示众》
《高老夫子》 《孤独者》 《伤逝》 《弟兄》 《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