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关联(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取代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B项
正确;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没有加强中央集权,秦统一后推广郡
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是巩
固奴隶主统治,而秦代“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是巩固新兴地主
阶级的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B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个 人的享受和“人”的价 值尊严,反对专制
后世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 同时,最终成为社会发 展的桎梏
雅典民主为近代西方政 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 初的基础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西方相同时期的法制观念对比 [典题领悟]
向近代时,其命运又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
并指出它们产生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前两部法律命运不同的原
因。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解析:第(1)问,从“因风俗教化未能博施”“一切人生而自 由”两句话中概括立法思想;从政治、经济、思想等三方面分 析产生的背景所在。第(2)问,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两方面分 析原因。 答案:(1)思想:唐律:德主刑辅,礼法结合。 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理性、正义、自由、平等)。 背景:唐律: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德政”意识浓 厚;社会相对安定,农业经济发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
的典型代表。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
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
律,房强应当因为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
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
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二)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类别
中国
西方
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
经济 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 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国家

转变
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着眼点 不平等
对自然科学 的研究态度
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 例如,亚里士多德研究 自然讲究实事求是的科 学思维方法
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 研究的主题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宋元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和16世纪西方 “商业革命”的比较
A.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相同的经济基础 B.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强硬的政治手段来实现 C.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一定偶然性 D.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解析:从材料可知政治制度取决于掌权者的主观欲望和客观统 治手段,故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由掌权者决定,有一定偶然 性,故C项正确。 答案:C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 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随着新航路的开 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世界历史资料选辑》 (1)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原因。 (2)试从科技、文学、艺术、思想等角度,指出材料二中宋文化 具有的“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特点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商业革命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其对欧洲的主要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影响不同于欧洲的社会 原因。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中外关联(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一)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世纪中西方社会发展的比较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中 国
(1)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制、宗法制和 分封制逐渐瓦解。 (2)秦朝:开始确立 封建的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体制。 (3)汉武帝时期: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得 以加强。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
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
由)”。但《法学阶梯》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
亡,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2.不同点
古希腊人文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
对人的属性 强调“个体”的人,即 强调“社会”的人,即
的关注点 以个体(个人)为中心 以集体(社会)为中心
处理个人与 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
社会关系的
育、财产、种族方面的
强调社会等级秩序,高 度重视伦理道德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
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生
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教材内
容,归纳宋代在科技、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第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归纳总结] 比较古希腊人文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例如,古希腊先哲强调人的尊严 和价值;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提 出“人之性恶”等。 (2)都强调道德的作用。例如,古希腊思想家主张改善人们 的灵魂,以德教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 以德治民。
[典题领悟] 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说:“华夏民族 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材料一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 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 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 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 业。……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 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 易量。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
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
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A.推动了社会转型
B.打击了贵族政治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思想
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 文字狱,厉行文化专制
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和启蒙运动洗礼,人文主 义兴起并发展
外交
实行闭关锁国、海禁政策, 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
几乎与世界各国隔绝
扩张
科技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
近代科学产生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
来,这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美洲的许
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
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
和文化特点,而烟草的传播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麦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解析: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只是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形成,没有改
变雅典奴隶制社会性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推动社会转
型,故A项错误;“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
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秦“用郡县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wk.baidu.com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1)公元前5世纪, 雅典的民主政治 呈现繁荣局面。 西方 (2)公元前5世纪以 来,罗马法律制 度不断发展,形 成体系。
古代希腊和 罗马的奴隶 制工商业繁 荣,对外贸 易兴盛。
(1)古希腊文化空前繁 荣,成为西方文明之 根。 (2)古希腊人文主义思 想起源,成为西方民 主思想的滥觞。
(1)随着铁器、牛耕 的推广,井田制逐 渐瓦解,封建土地 所有制开始确立。 (2)原来集体耕作的 奴隶制经济解体,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 济开始确立。 (3)重农抑商政策推 行。
(1)春秋战国时期: 科技文化繁荣,居 于世界先进地位; 思想领域出现“百 家争鸣”的局面, 思想活跃。 (2)秦汉逐步走向思 想文化专制统治, 出现“大一统”局 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材料二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宋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
的活力,熠熠生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生存的宋文化,明
显地具有过渡性、义理性、务实性、普及性、兼容性和整合性
等特点。
——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存背景及其特点》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归纳总结] 比较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
国家 项目
古代中国
古代雅典
政权结构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皇帝制、皇权至上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四百人议事会(参政),陪审 法庭(司法、监察)
人民地位 及权利
符合一定条件者享有公民资
专制统治下的人民无 格,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
参政权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罗马法制的不同
[典题领悟] 1.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说:“实际上,让
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 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 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 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观 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下面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 )
(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
通起来”“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以及美
洲、非洲与欧洲粮食经济作物的交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概括即
可;第二小问,从推动欧洲社会转型角度思考。第(4)问,依据
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
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
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
他国家所接受。
——摘编自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
材料二 《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
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
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Gaius)、
保罗(Paulus),乌尔比安(Ulpianus)以及其他法学家弗洛伦丁
(Florentinus)和马其安(Marcienus)的同名著作。简要阐明了法学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罗马法:受古希腊人文精神影响;众多法学家对法律思想的研 究与发展;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2)《唐律疏议》:中国小农经济发达;中国及东亚均为君主专 制政体;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法学阶梯》:罗马帝国分裂,出现封建割据,阻碍了法律的 统一执行;基督教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
会、陪审法庭的成员均来自
公民群体
生产方式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 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 的小农经济
农业落后,粮食缺乏,工商 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比中外“史实”和“背景”
辨中外“差异”和“联系”
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结 束
国家 项目
古代中国
古代雅典
文化特色
宣扬“忠君”思想,重 视封建道德教育,颂扬 个人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