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装结构设计》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装结构设计》考试卷及答案
一、考试形式与方法
《男装结构设计》课程考试方法分理论、实践两部分进行。

1、理论部分的考试采取闭卷答题形式。

2、实践部分的考试采取实际操作动手的形式进行。

3、考试成绩按各占50%计算。

二、考试试卷实例
《男装结构学》考试试卷理论部分闭卷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二.我国成年男子和女子的体型是如何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三.什么是原型?原型有哪些特点?
四.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中的“B”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用B/6来进行结构制图?
五.日本文化式男装原型有哪些特点?
六.日本文化式童装原型有哪些特点?各时期袖型有哪些差异?
七.什么是童装,儿童服装分哪几个阶段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八.通过结构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
《男装结构学》考试试卷实践部分开卷
请设计一件年龄定位在25-35岁之间穿用的上衣,男女款式不限,然后再用1:5的比例和1:1的比例将结构图绘制出来。

三、考试试卷分析
1、命题及阅卷
《服装结构设计》男装结构设计课程考试方法分理论、实践两部分进行。

理论部
分的考试采取闭卷答题形式。

实践部分的考试采取实际操作动手的形式进行。

组卷方式:题库或由任课老师单独命题、单独阅卷。

2、试卷质量评估
试题覆盖面为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基本知识占60%,较难题占30%,难题占10%。

与大纲要求相比,试题难度适中。

3、考试成绩
《服装结构设计》男装结构设计考试成绩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各占50%计算。

四、考试试卷标准答案
《男装结构学》考试试卷理论部分闭卷
一、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原型方法除外至少还要
答5项以上)20分
1、立体裁剪法
立体裁剪法是一种靠视觉与感觉造出形状的裁剪方法,最适合表现设计师的感性技术。

立体裁剪法是日本特有的取名,它是为了区别平面结构设计方法而设立的,在英国和美国称为“覆盖裁剪”,在法国,称为“抄近裁剪”。

欧美服装强调立体性,多以这种方法为主。

这种方法是在人模上直接用白坯布披挂好后,依设计者的设计构思,应用捏、别、画、剪等手法,得到一款所需的立体的服装初样,然后作出相应的标记,最后展开调整得到平面结构裁剪图,经过试制、调整、认可后,再用所选面料正式制作。

2、短寸法
短寸法是我国服装业的前辈们在60、70年代使用的一种方法,即:先测量人体各个部位尺寸如衣长、胸围、肩宽、袖长、领大,然后加量胸宽、背宽、背长、乳宽、乳间距、腹围、肚围等多种尺寸,并依据这些所测尺寸逐一绘制出衣片相应的各个部位。

由于短寸法测量的部位尺寸很多,非常适合做门市加工,特殊体形量身定做,绘出的纸样经过各个部位的平衡以后,做成的衣服显得更为合体。

3、定寸法
由于以前服装业的老师傅们大多数没有文化,他们经过短寸法长期的工作实
践总结出了一种更简单、快捷的心算方法——定寸法。

他们无论是裁上衣还是裤子,其胸围或臀围的尺寸总是以3市尺(我国传统的竹尺, 3市尺=100㎝)来计算,只需要按经验记住每1市寸(3.3㎝)的变化所产生的差量就可得出其他各部位的尺寸。

而这些数字都是在10以内进行的加、减法的运算,所以特快。

4、比例分配法
比例分配法就是以服装成品某部位尺寸为依据,按一定比例公式并加、减一定的调剂数推算出其他各部位尺寸的方法。

服装按成品胸围尺寸为依据推算出其他各部位尺寸的方法称胸度法。

比例分配法在我国服装行业内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原因在于比例分配法计算简单,容易掌握。

只要记住每款服装各部位比例公式,就可以直接在布料的反面划线,工业纸样在纸上画。

一般有三分法、四分法、六分法、八分法、十分法等,即按成品胸围尺寸作不同等分的方法。

三分法适合裁三开身裁法的服装,如西服。

四分法适合裁四开身裁法的服装,如衬衣、西裤等。

六分法则是三分法的细分,八分法是四分法的细分,十分法应用最为普遍,因为十是整数,计算起来方便,经常只需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即可。

5、基样法
基样是根据不同的服装品种特征与穿着目的加放有松量和运动量的基本纸样。

基样法以经常用的服装标准纸样为基础样板,再根据需要在局部稍加修改,变成新的款式,基样法方便、快捷,在很多中、小型服装厂广泛采用。

如衬衣、连衣裙、西服、大衣基础样板。

6、围式裁剪法
围式裁剪法是日本的称法,在我国称为直接注寸法,常用于宽松休闲服装类服装的纸样设计,它是将立体裁剪或其他方式得到的服装衣片全部用数据直接以平面结构形式标注在图上,没有计算公式,此法一般用作资料保存,便于交流。

7、基本矩形法
基本矩形法的特点是,紧紧围绕人体各部比例关系,以艺术造型理论为基础,对服装制图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进行数理分析。

在确定人体部位的三个(总体高、胸围、臀围)模数量基础上,用1:√ ̄1;1:√ ̄2;1;1:√ ̄3;1:√ ̄5;1:√ ̄7……基本矩形法则,推导服装整体与部件的计算规律。

因此,把这种方法叫基本矩形法。

由于基本矩形法中用了根号、数列、三角函数等理论,
让人感觉复杂,因而不太普及。

8、列比例式法
由于某些服装款式好,板型也不错,但尺码不合做中间标准样板。

想得到形似而“神”也似的服装纸样,故创立了此法。

它是将想要得到的衣服某部位的尺寸设为X,求未知数,然后选出已知的与其相对应的有关尺寸,列出比例式,计算出X的尺寸的方法。

服装基础纸样的设计方法很多,以正式出版过的书为准,还有折纸法、梅式法、傻瓜法、、黄金分割法等等,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千个师傅千个法”,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你设计出的板型能为广大消费者青睐,有良好的销售业绩,能提高服装的附加值,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那就是大家所希望的。

二、我国成年男子和女子的体型是如何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试举例说
明。

16分
答:我国成年男子和女子的体型是根据胸围和腰围的尺寸差来表现体型的。

在我国新号型中,主要依据人体胸腰差的大小,将人体划分为Y、A、B、C四种类型,即瘦体、标准体、微胖体和胖体四类体型。

体型分类
单位:cm
举例说明:成年男子:总体高170cm,净胸围90cm,腰围76cm,90cm-76cm =14㎝,14㎝这个数据在16~12之间,体型特征为“A”型。

号型表示方法为:上衣170/90A,下装170/76A,标准体型。

三、什么是原型?原型有哪些特点?14分
答:原型是人体基本形态的平面展开图。

一般常见的有美国式原型、英国式原型、法国式原型、日本式原型、韩国原型、等等。

仅日本就有五种原型(文化式原型、登丽美原型、田中原型、伊东式原型,拷梯丝式原型),其中日本文化
服装学院创立的文化式原型,在我国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普遍采用。

原型裁剪最大的优势在于省道的转移。

不论多复杂的款式,都可以用剪开推放、剪开捏合的手法完成,这是其他很多方法都不能相比的。

原型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广泛的通用性和体型覆盖率:对于很特殊的体型,如较瘦或较胖的人,还有特体的变化原型。

制作出来的原型实质上就是把立体的人体表皮平面展开后,加上基础放松量而构成的衣服基本型。

换句话说,就是将复杂而立体的人体衣服,平面而简单化。

原型在每款服装的结构图中代表着立体的人体地位,显示着人体与服装的关系,保障服装结构最基本的合体性。

这是原型法的重要特点。

原型的特点之二是量体尺寸少:由于原型的设计理论比较严谨,拥有大量的数据基础,所以制作原型时所需要测量的体型数据较少,仅需要胸围、背长、袖长、腰长、腰围、臀围7个数据。

使用原型设计衣服结构时,所需要的体型数据也很少。

量体尺寸少:
原型的特点之三是容易记忆:仅制作原型时需要记忆的不到10条公式,易学易记。

在以后使用原型设计服装结构时,不再需要公式,不会束缚设计思维。

原型的特点之四是适应变化快:这是文化式原型法突出的优点。

掌握了应用原型的方法,无论何种类别的服装(内衣、外衣、大衣),无论何种造型的服装(从最紧身的到最宽松的),只要人体号型一样,均可使用同一号原型进行设计。

在原型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减数据,不断地从立体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反复思考,便可获得不同的造型,从而把设计师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中的“B”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用B/6来进行结构制
图?5分
答: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中的“B”指的是净胸围尺寸,用B/6来进行结构制图,其主要含义是将人体胸围分成六个面进行整体造型,比四个面更切合接近圆柱形的人体。

五、日本文化式男装原型有哪些特点?10分
答:1、日本文化式男装原型画的是左半身。

2、原型依胸围尺寸和背长尺寸而绘制,细部按胸围尺寸比例得到,属胸度式结构制图方式。

3、日本文化式男装原型的袖原型直接从特定袖子结构入手,不经过基础纸
样。

在造型组合上有很强的合理性,吻合点将袖子和袖窿在特定位置固
定。

六、日本文化式童装原型有哪些特点?各时期袖型有哪些差异?10分
答:日本文化式童装原型是以1-12岁的男女儿童为对象。

从婴儿期到幼儿期儿童体型均以挺身体为主带圆润感的体形。

学童期随着成长而男女差异也会显现出来。

日本文化式童装原型经过多方考察,满足各种条件,主要特点是适合不同年龄层的男女儿童任何的体形动作,量身部位少,制图方便,容易操作。

袖子原型是以衣身袖孔尺寸与袖长为基准而计算出来的。

在袖山高度的确定中,1-5岁AH/4﹢1,6-9岁AH/4﹢1.5,10-12岁AH/4﹢2。

七、什么是童装,儿童服装分哪几个阶段时期?各有什么特点?20分
什么是童装?童装是以儿童时期的各年龄的孩子为对象的服装的总称。

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至12岁为止。

儿童与成人所不同的重要之处在于:儿童是在不断的发育成长,孩子在形态方面和机能方面都不是大人的缩小体,而是随着成长,体形也在变化,而逐渐的接近成人的。

儿童发育时期大体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小童期、中童期、大童期。

①婴儿期:是指从初生儿到一周岁左右,体高在50~55厘米以内,一周岁为70厘米左右。

体长大体是四个头高,也就是说,头高是总体高的四分之一。

一般来说,婴儿头大身小。

在头围、胸围、腰围、臀围当中,头围是最大的。

婴儿的服装造型可以简单一些,颜色则要嫩淡一些。

如果用小点花布做衣料,更使婴儿显得幼稚可爱。

婴儿前期(即三、四个月左右)的上衣,要适合婴儿横卧生活的特点,避免胸部有压力,最好做得宽阔一些,不要做领子,领脚也不能太高,致使衣服易穿易脱。

冬天为了给婴儿保暖及保护皮肤,可以做连手套上衣及连袜裤子。

有些家长喜欢用小块布料拼起来给婴儿做衣服,这要注意车缝接口要尽量小些、薄些,布料要选用柔软的或吸湿性的织物。

婴儿后期(即七、八个月到一周岁)开始学坐、爬、站、走,上衣裤子的设计,就要相应地在后幅开襟及开裤
裆,尽量不用骨质扣子,因为婴儿抓到东西,都喜欢往嘴里送,为了避免意外,衣服用绑带为最好。

装饰性的贴花、花边,要柔和美观,不要用凶狠、丑恶的形象。

②幼儿期是指1~3周岁。

体高大约75~85厘米,每年长高8厘米左右,体形比例大体为4个半头,身子比婴儿大一些,头部稳定。

头、胸、腰、臀部周围的体积大体相同。

特点是:喜欢活动,要求学走路、学讲话,还模仿大人的动作,开始有自己各种要求等等。

根据这些特点,上衣一般可用前边开襟(后幅开也可以),前身要尽量减少硬性或有碍活动的装饰,胸、腰围要宽阔一些,夏季穿的衣服可以不要领子,如果设计有领子的衣服,领脚要低。

女幼童在夏季里,适宜穿松身裙。

由于幼童衣服面积小,贴花图案不应太大。

配色要调和明快,不要暗淡低沉,这才能表现出幼儿天真活泼的可爱性格。

③小童期是指4~6周岁,又称学龄前儿童。

体长约92~108厘米,每年长高6厘米左右,头高为体长的五分之一。

头围、胸围、腰围、臀围的宽窄基本相等,肩部开始发育,下半身长得比较快。

这时期的小童,开始学习自己料理生活,如食东西、穿衣、大小便等;走路稳定,有的还能跳舞、唱歌、写字、画画等等,智力发展很快。

从外观看来,小童不象幼儿期头大身小,但站着时仍显得肚子突出。

这时期的服装设计,要较为讲究,因为学龄前儿童已经有吸收外界事物影响的能力和智力,穿什么样的衣服,都会在小童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了方便小童的生活,上衣的前幅应以开襟为主,使衣服易穿易脱,尽可能配上口袋,让孩子能盛放手帕之类的东西。

由于衣服面积比幼童的大,花纹图案的装饰也可以稍大一些,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花草、动物、优美的自然风马牛不相及光以及儿童的游戏活动等,都可以创作成各种装饰图案。

衣料和装饰图案的颜色调配,要特别讲究调和和鲜艳。

④中童期是7~12周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总体高大约114~144厘米,每年增长6厘米左右,体形比例为五个半头,中腰开始收细,胸、腰、臀三大部分的围也起了变化。

11~12岁男童肩部比女童的宽大,女童的胸部和臀部比男童的丰满,逐渐显示出男、女的不同特征。

7~10岁女童的上衣,色彩要明朗,图案要活泼,不适宜于用动物变形等图案,色彩也不要太复杂,以调和大方为好。

10~12岁高小学生,无论男女衣服,都要简单大方,相互美观,色彩要清雅,式样
以轮廓造型为主,领形和袋子的设计,要讲究实。

中童体高增长较快,所以一般服装应把上衣、裤子或裙子分开缝制,衣脚、裙脚的折叠口要预备深一些,以适应中童身体长高的要求。

同时,尽可能用不同色调的布料缝制衣、裤,穿着时,可以调换衣服的组合,显得变化多样。

⑤大童期是13~15周岁,初中和高中学生。

大童体高约150~160厘米,体高增长较快,但发育的早、晚不同,体形变化也不一样。

发育早的高中生可以接近成年人的体形,男的健壮有力、女的活泼健美,男、女的不同的体形特征,已经基本上显示出来。

他们主要的生活还是学习,也逐渐进行一些脑力或体力的劳动,服装设计要适应他们的生活特点,以经济实用为主,色彩要调和大方。

八、通过结构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