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育集团章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育集团章程

集团性质:该集团系鼓楼区教育局领导的非法人合作办学实体。集团内各成员学校秉承琅琊路小学办学思想,依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组建。集团宗旨:将琅琊路小学“小主人教育”成功的办学经验、管理模式辐射到集团内其他学校。各成员学校在“小主人教育”思想引领下,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一流名校。

集团运行模式:集团采用“统一+分散”的模式运作。“统一”即集团内各学校在学校管理上执行相对统一标准。“分散”即集团内各学校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师资独立,自我管理、自主发展。通过采用“统一+分散”的模式进行集团化运作,缩小校际差异,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集团设立董事会。董事会设董事长1名,秘书长1名,董事若干名。董事由集团各成员学校法人担任,秘书长由董事长聘任。原则上每月召开一至两次董事会,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召开董事会由董事长决定。

集团成员学校的权利:

1.参与集团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利;

2.充分享受自主办学的权利;

3.资源共享的权利;

4.办学中遇到困难,要求协调、支援、帮助的权利;

5.对集团工作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集团成员学校的义务:

1.执行董事会决议;

2.积极参加集团组织的活动,完成集团交办的任务;

3.提供师资、教学、设备等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4.学校之间加强交流、沟通、协作,促进校际间均衡发展;

5.按规定交纳会费。

——摘自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网站《琅琊路小学教育集团章程》对名校集团化办学若干问题的辨析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施光明

2002年12月,杭州市成立了第一个公办教育集团——杭州求是教育集团,到2009年底,全市已有教育集团150个,成员单位549个,其中六个城区已有64.4%的中小学和30.03%的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学。当集团化办学上升为一个区域内的行为时,就会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出现质疑、争论,这些都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如何对这些质疑做出理性的思辨,以减少制度创新带来的风险。

一、来自市民群众的担忧:“牛奶会不会被稀释”?

在名校集团化发展过程中,最令家长担心的问题是:“牛奶会不会稀释”?即当一所名校扩张后,随着班级的增加,缺少足够的优秀教师,结果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应该承认,“牛奶稀释”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优秀教师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名校快速扩张后,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但是,也应该看

到,今天的教师成长方式已经与以往有了很大区别。传统的“师徒式”“传、帮、带”的教师培训方式早已不再适应今天的教师成长特点,而更多的依靠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同样,今天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因素,也不再仅仅取决于某一位或几位“好教师”,而是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师水平、学习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名校在集团化办学后,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师间的联合备课、教学会诊、教学研讨等活动,发挥名校优秀教师的领衔作用,促进子体学校教师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名校向子体学校输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以保证教育质量不受影响。退一万步,即便有“牛奶稀释”的现象,也是暂时的,从整体上看,一所名校在进行适度、有序的扩张后,不会出现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

二、来自子体学校的担忧:学校文化是否会趋同?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不论这种文化是否深厚、优秀。名校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优秀文化传播给集团内的子体学校,并逐渐成为集团共同的文化,而子体学校的原有文化则逐渐消失。由此,便带来一种担忧:名校集团化加剧了文化趋同,使得一批学校丧失个性。

毫无疑问,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是凝聚学校成员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名校之所以有名,正是因为有着深厚积淀的优秀文化。在名校集团化的过程中,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播、认同,带动子体学校的发展,提升教育水平,成为优质学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文化“趋同”带来的是一个好结果,是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实中,子体学校的文化并不会简单地消亡。因为文化传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融合、再生的过程,子体学校原有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会在新的文化中得到体现,消失的则是那些与现实发展不相吻合的文化因子。同时,集团化办学为学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空间,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民主、兼容的集团文化。

当然,就名校而言,确实需要关注集团内校际之间的文化差异,切忌把文化传播的过程变成文化兼并的过程,而应努力遵循学校文化发生、发展的规律,兼容并包,广采博纳,形成既能体现集团理念,又能体现子体学校个性的新的集团文化。

三、来自同行的担忧:名校集团化会不会异化为名校的“圈地运动”?

名校集团化办学也使一些同行学校产生担忧:名校在集团化办学中获取更多的资源,使其他学校边缘化,从而成为一场教育领域中的“圈地运动”。毋庸讳言,一些名校确实具有“扩张”的内在冲动欲,希望通过把学校做大,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尤其是更好的生源。

当对教育公平的要求已成为全社会的呼声之时,教育必然要做出相应的回应,于是,均衡发展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理念和追求目标。名校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是在社会、政府多方扶持和支持下,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而逐渐形成的稀有公共资源,推进优质教育大众化是名校的历史责任。如何让这种宝贵的公共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比如一所新建学校,如果走“爬坡式”的发展道路,往往收效太慢,但如果将名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优秀师资等教育资源迁移进来进行整合共享,那么它的成长肯定会实现“跑”的速度,缩短新校的发展周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扩张,满足群众

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显然,问题并不在于名校集团化办学本身,而是政府如何调控名校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各方的利益,真正践行“办好每一所学校”的承诺。

四、回应担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名校集团化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公共事业,政府不仅是投入主体,而且要为公共教育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并加强监管,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满足广大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就集团化办学而言,政府的作用应该是:1.注意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使教育集团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与产业集团有别,教育内部资源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政府应考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不因为名校集团化的推进,使得未进入名校集团化的学校受到利益伤害。

2.注意名校集团的办学规模——名校集团的边际效益是否递减。家长和孩子对名校的渴求,是因为在名校中学习可以享受优质教育,一旦优质教育资源因快速扩张受损,就会降低名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一方面,名校在集团化办学时必须把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平衡,遵循“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确保质量提高,在质量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规模”的原则,不断修炼内功,丰富自身的内涵。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宏观调控,以免因过快扩张而导致名校品牌受损。

3.加强政策行为,帮助有典型意义的教育集团的健康发展。经验表明,集团化办学中的很多问题需要边实践、边研究。要不断完善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机制和质量督导机制,推动集团化办学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集团,有关部门应及早研究,帮助集团规避发展中的风险,以防教育集团发展中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时,相对公办教育集团而言,政府对民办教育集团应该在更大程度上加强监管和制度安排,以使营利性教育组织获得提供教育服务的合法性,保证教育的公益性。

4.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制度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规则,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名校集团化健康发展的保证。具体而言,一是建立新型政、校关系。政府及其教育行政职能部门需要从具体的指令性行政管理转变为宏观性调控管理,强化名校集团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自我进行制度设计、制度安排的职能,打造现代教育集团。二是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教育改革最可靠的办法是赋予学校及其领导们作重要决策的自由和权力,学校一旦掌握应有的自主权,才能主动解决学校中不适应社会要求,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调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的问题,才能主动投入改革。因此,政府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使名校集团具有更大的活力。三是加强校本治理和专业治理。走名校集团化发展之路,意味着需要构建新的管理机制、运作模式、文化等等,这些,都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而要摆脱“路径依赖”,就需要加强校本管理和专业治理。

南京琅琊路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于2007年11月16日,由琅琊路小学和芳草园小学、汉江路小学、天正小学四所学校组成。2010年,鼓楼区教育局又组建了四个新的小学教育集团,并对琅小集团成员校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将芳草园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