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重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建筑外部形态重构手法的导出

建筑师在旧建筑改造时必须先对原有的场地予以充分的了解,分析其外部形态的保留价值,通过对旧建筑本质要素及深层结构关系的研究,充分发掘原有建筑的潜在价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何重构旧建筑形态。事实上,这要求建筑师有更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所谓“改园更比改诗难”(陈从周)。以下是建筑外部形态重构中的几种常见手法:

1质地重构

质地是表现建筑个性与丰富性的重要方面。在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时,引入新材质也是一种形态重构的方法。正因为质地的多样性使得建筑师拥有更多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一些新的饰面材料被大量运用于老建筑改造和翻新中,通过这些材质本身的色彩组合和各种材质间精细的构成对比,可以获得良好的艺术表现力,使旧建筑变得更加生动,更具现代感。法拉利公司总部的立面改造就是将织物与现代化的玻璃材料相结合,满足了建筑本身的通透性,实现了室内外环境之间的一种“对话”。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卷起织物系统于结构内,这样既不会遮挡室内人们的视觉需求,也不会破坏建筑的整体风格;当织物展开时,建筑物外观即呈现出一个“柔性”的立面,通过这种处理手法,旧建筑的形态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图1)。

但在对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形态重构时,必须注意采用的新材料数量尽量要少,尽量选用轻质、通透的材质,尽可能显示出旧有的建筑部分,从而唤起人们对时间连续统一的体验。2002年,安藤与日建设计合作完成了上野公园附近的一个国际儿童图书馆扩建方案。这个图书馆始建于明治39年。新建部分以钢、玻璃及混凝土等新材料并应用新手法来处理,而不去模仿古建筑的砖石结构。改造后的图书馆,新旧对比强烈,体现了建筑的历史连续性。设计者用新颖的材料、严谨的手法,将老建筑的许多经典部分以博物馆陈列方式保护起来,创造了一个典雅的氛围(图2)。

2色彩重构

色彩是建筑形态的另一重要表现特征,它作为感知要素很容易被人感觉。有分析认为,人在空间中首先感觉到的是色彩,其次才意识到形。

位于德国南部的劳芬堡是一座建于1950年代的公寓。改造前建筑整体为浅黄色调,立面造型简单,视觉效果单调苍白。2000年这栋建筑被整修翻新。在不改变原有造型元素的情况下,为打破建筑单元的简单重复带来的视觉疲劳感,设计师仅应用色彩设计,将每一单元通过橙、紫、绿加以对比,使建筑获得新的视觉效果。为了在强烈的冷暖对比中求得统一,三种颜色采用了同一明度,从远处看,这栋建筑仍是一个整体(图3)。

3尺度重构

“在建筑学中,尺度感这一特性能使建筑物呈现出恰当的预期的某种尺寸,这是一个独特的似乎是建筑本能上所要求的特性。”●[2]

在旧建筑改造中尺度重构是较为常见的手法。当将建筑的功能转化为一种全新性质的功能时,由于其新功能的要求,必须重新组合外部形态的开口方式,改变其尺度感,使形式能反映功能。但尺度的变化会使改造后的建筑给人陌生感和错觉。因此对于有一定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形态改造必须慎重。

图4为BEW AG事务所的一项工程改造实例。他们将一座历史上的办公建筑改建成一个100 kv变电站,由于功能转变,新建筑不需要保留原立面上的窗户,如此一来,立面配置了一种全新的开口组合——10多个不同形式的开口构图,使立面的尺度发生了变化,具有了新的雕塑般的尺度。

4立面层次重构

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在建筑改造设计中对原有旧建筑的结构主体很难做出大的变动,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借助界面的重组构成,使建筑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1)化体为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打破建筑围护结构的二维构成,利用面的凹凸,形成体量交叉的效果,在立面上重构层次。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但的确可以使建筑物的外貌焕然一新。墨弗西斯(Morphosis)为洛杉矶赛立克卫生保健大楼所作的改建设计(图5),体现了建筑师处理形体和阴影的独到能力,通过对转角区域的改造,丰富了呆板的建筑形象,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2)“双层表皮”结构。建筑物的墙面,就其功能而言,主要起维护空间的作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单层的,但是在改造设计中可以尝试用“双层表皮”结构,即双层墙体结构。一层是旧建筑真正的围护结构,另一层是改造后的附加层。这种“双层表皮”的存在,使空气的流通和视觉流通充满了变化。因为有了外部的这层表皮,使立面造型的轮廓与比例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如果在旧建筑外层表皮上种植藤蔓植物,还可减小西晒的程度,将生态理念引入旧建筑中。

在深圳坪山镇的改造中(图6)。设计师将原先养鸡场的农舍改造为地方的国土办公楼。这座旧建筑有两层高,由于大部分的墙为承重墙,基本不能动,这给改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于是设计者大胆创新,在原有建筑的外围又加建了一层“表皮”——构架,它将建筑立面统一在这一附加层内,建筑形态产生了奇妙的效果。介于两层表皮间的灰空间,提供了一种休憩和安放空调设备的场所。

另一个实例是瑞士卢则恩某马厩的改造(图7)。改造前的建筑只剩下残破不堪的砖石结构框架和木质的屋架。建筑师丹尼尔·马克力图将一个新的木质实体塞到一个老建筑的外壳里,使之成为整体。马厩充当形体的基础,而内部的容器是新的元素,建筑师通过将粗糙的旧马厩和精致的新容器相结合,成功地建造了一个非凡的建筑。改造后的建筑立面完整而有秩序,各时代的建筑语汇共同组成一幅有感染力的画面。

5穿插入新的功能要素

这种手法比较常见的是在旧建筑的外立面上加建阳台和卫生间。在比较老的公寓中,特别是小型公寓, 一般没有阳台和独立的洗浴单元。然而,阳台的加建会对外观的美化起很大的作用,它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改善建筑室内的通风和效果。一栋建于1930年的公寓改造设计时,在整个建筑的框架外安装了预制阳台和洗浴单元,利用这种手法将原先平淡无奇的立面变得层次丰富,同时改善了居住单元的功能标准,大大加强了公寓的可居住性(图8)。

另一常见的手法是在旧建筑中加建电梯,一方面因电梯的缺乏,给老年人、有行动障碍的人和有小孩的家庭生活造成困难;另一方面在形态上加装电梯对立面垂直的装饰起着很大的构图作用。具体处理上,电梯可以安装在一个大的楼梯井或预留的井道内,或者在建筑本体之外加建一个全新的电梯井。在楼梯井里建造电梯的好处是建筑的立面可以保持不变;而在建筑外部加建电梯一方面对于建筑的承重结构没有特别要求,而且可以对整体外观在构图上起到垂直统领的作用,丰富整个建筑群的构成效果(图9)。

6屋面形式重构

屋面是外部形态的构成元素之一,其形式影响着整体效果。随着现代建筑设计语言和空间的有效利用两个建筑理念的传播,平屋面获得广泛的普及,但从城市景观的观点来看,这种情况造就了乏味的千篇一律。在欧洲,对旧建筑改造时,通常将屋顶改造为新的塑性屋面形式,如斜屋面、四坡屋顶、单坡屋顶等。一来,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